晒红——云南传统红茶工艺揭秘

发布时间 : 2019-11-12
云南晒红茶 晒红茶的工艺流程 红茶工艺

云南晒红茶。

欢迎大家来到茶经网,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晒红——云南传统红茶工艺揭秘”的精彩内容,希望丰富的“晒红——云南传统红茶工艺揭秘”知识能够对各位茶友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茶知识!

晒红,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是长期在民间流传的“云南传统红茶”。它的工艺,与红茶工艺更为接近,故被归为红茶。晒红的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是云南传统晒青,与白茶工艺的融合,衍变而诞生的一个新茶类,其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某些工艺特点;在普洱茶于当代复兴之后,又汲取了后期陈化技术,从而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工艺特点。

普洱晒红的诞生

提出“普洱晒红”全新概念的,是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忠华,他在就任普洱市茶叶局文化品牌科科长时,就致力于普洱市茶产业的整合推广。他在调查了全市的茶资源后,提出了“普洱晒红”的概念。即以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日晒工艺而成“普洱晒红”原料,再加工成型为普洱晒红产品。

传统红茶最后一道工序是高温烘干的,而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这样一来晒红就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红茶24个月保质期的限制,是一种能够长期存放,越陈越香的茶。其最大特点是苦涩不显,香甜滑,回甘强,口感别具特色与风味。

制作要点

1、收鲜标准

鲜叶必须有一定成熟度,以一芽二叶为主,不必要高档的芽口、一芽一叶,适合于茶农粗放式管理采摘的茶园。

2、自然萎凋

晒红萎凋程度远超绿茶、普洱茶(晒青),因各地气候不同而萎凋工艺细节有差别,以青草气去,花香显,鲜叶柔若无骨为佳,当叶片变黄,变红,萎凋工序即告完成。

3、发酵

晒红偏重于有氧发酵,有学者甚至认为偏向于氧化,轻于发酵,而其他红茶(滇红、内地红茶)都采用渥堆无氧发酵。无氧发酵的茶,叶底枯,僵,死,堆味,各类物质过快失去活性(全发酵),缺乏后期储存变化空间,不适合长期储存。

各地根据季节变化、气候条件、鲜叶特点灵活掌握发酵时间,以“变色生香”这一主要指标来判断是否发酵到位。通过“天下普洱茶国”在普洱全市的推广实践来看,以五到八个小时之内为宜。

4、晒干

跟普洱晒青毛茶工艺相似,但毛茶水分要低于晒青毛茶,即晒得更干。晒后,捡剔不协调的老梗老叶,清除碎末与杂质,存放于相对隔离干净干燥的环境之中,可用纸箱、袋子装。

CY316.com延伸阅读

晒红和传统红茶的区别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基本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典型环节。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干燥”也叫“提香”,即利用高温迅速停止茶叶发酵,钝化酶的活性,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体积缩小、使外形固定。同时茶叶在这种迅速干燥的过程中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这种干燥过程一般采用机器烘干或炭火烘焙完成。

而“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发酵比较偏重于有氧轻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

正因为晒红使用区别于红茶的有氧轻发酵才使得晒红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其最大特点是苦涩不显,香甜滑,回甘强,口感别具特色和风味。

因为晒红选择日光干燥就像晒青毛茶一样保存了茶叶活性,未失活的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后期转化,能长期保存,突破了普通红茶常规条件下只能保存两三年的问题,成为一种可以像普洱茶一样长期存储的红茶,并且有后继陈化越陈越香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红茶,普洱晒红虽然新茶略带淡淡青涩气,但却有股晒青茶特有的太阳味,幽香内敛,犹如茶中君子。摆放一年之后则青涩气渐除,茶香愈显,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醇滑甘甜,生津丰润,韵味悠长。而陈放多年的普洱晒红,茶性愈加温和,青气尽退,陈香与药香浓郁,口感饱满醇厚,滑爽。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汤色越存越好,口感越来越温润。

当年新制的晒红略带淡淡的青涩味,花香自然,留杯不张扬,茶汤橘黄透亮,叶底黄褐鲜活,甜滑顺口。陈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带甜味的花香更显,汤色加深。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橙红,此时茶黄素与茶红素得到有效转化,品饮效果非常不错。有一定年份的晒红香气陈中带甜,汤色深红,口感醇滑。

从存放后口感变化上看:晒红香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晒红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

晒红目前有二种类型的原料

1、放养茶

内含物质积淀不够,做出来口感不够饱满,和台地茶一样不耐泡。香气飘浮淡薄,苦不化,涩更显。现在很多茶农意识到台地茶的弊端也开始对茶园进行改造,也就是通过生态留养、乔木型放养,采用传统的采养模式,这样改造后的生态茶园所制的晒红从香、甜、滑,耐泡,存后变化丰富,品饮效果佳。从使用这种放养的生态茶做的晒红质量上要好于台地茶。如今放养茶成为晒红的主要原料。

2、古树茶

古树原料也适制晒红,但价位太高。但古树晒红内含物质丰富,有梗带马蹄,存放后茶汤饱满,甜度高,更具品饮性。由于古茶树属于稀缺资源,市场需求大相应的制作晒红的原料就少。一些名气不大,价位不高的古树茶区的古树茶是晒红的顶级原料来源制成晒红后却成为晒红圈里的贵族。

正因为晒红采用了更自然、态的茶叶作为原料才使得晒红的口感更加特别。也因为这样才使得追求健康的都市人更加喜爱云南晒红,才使得晒红成为了茶中新贵。

晒红和传统红茶的区别?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基本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典型环节。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干燥”也叫“提香”,即利用高温迅速停止茶叶发酵,钝化酶的活性,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体积缩小、使外形固定。同时茶叶在这种迅速干燥的过程中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这种干燥过程一般采用机器烘干或炭火烘焙完成。

而“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发酵比较偏重于有氧轻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

正因为晒红使用区别于红茶的有氧轻发酵才使得晒红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其最大特点是苦涩不显,香甜滑,回甘强,口感别具特色和风味。

因为晒红选择日光干燥就像晒青毛茶一样保存了茶叶活性,未失活的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后期转化,能长期保存,突破了普通红茶常规条件下只能保存两三年的问题,成为一种可以像普洱茶一样长期存储的红茶,并且有后继陈化越陈越香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红茶,普洱晒红虽然新茶略带淡淡青涩气,但却有股晒青茶特有的太阳味,幽香内敛,犹如茶中君子。摆放一年之后则青涩气渐除,茶香愈显,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醇滑甘甜,生津丰润,韵味悠长。而陈放多年的普洱晒红,茶性愈加温和,青气尽退,陈香与药香浓郁,口感饱满醇厚,滑爽。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汤色越存越好,口感越来越温润。

当年新制的晒红略带淡淡的青涩味,花香自然,留杯不张扬,茶汤橘黄透亮,叶底黄褐鲜活,甜滑顺口。陈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带甜味的花香更显,汤色加深。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橙红,此时茶黄素与茶红素得到有效转化,品饮效果非常不错。有一定年份的晒红香气陈中带甜,汤色深红,口感醇滑。

从存放后口感变化上看:晒红香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晒红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

晒红目前有二种类型的原料

1、放养茶

内含物质积淀不够,做出来口感不够饱满,和台地茶一样不耐泡。香气飘浮淡薄,苦不化,涩更显。现在很多茶农意识到台地茶的弊端也开始对茶园进行改造,也就是通过生态留养、乔木型放养,采用传统的采养模式,这样改造后的生态茶园所制的晒红从香、甜、滑,耐泡,存后变化丰富,品饮效果佳。从使用这种放养的生态茶做的晒红质量上要好于台地茶。如今放养茶成为晒红的主要原料。

2、古树茶

古树原料也适制晒红,但价位太高。但古树晒红内含物质丰富,有梗带马蹄,存放后茶汤饱满,甜度高,更具品饮性。由于古茶树属于稀缺资源,市场需求大相应的制作晒红的原料就少。一些名气不大,价位不高的古树茶区的古树茶是晒红的顶级原料来源制成晒红后却成为晒红圈里的贵族。

正因为晒红采用了更自然、态的茶叶作为原料才使得晒红的口感更加特别。也因为这样才使得追求健康的都市人更加喜爱云南晒红,才使得晒红成为了茶中新贵。

浅谈晒红与传统红茶的区别!


红茶,一种全发酵的茶,基本上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个典型环节。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晒红与传统红茶的区别!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干燥”也叫“提香”,即利用高温迅速停止茶叶发酵,钝化酶的活性,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体积缩小、使外形固定。同时茶叶在这种迅速干燥的过程中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这种干燥过程一般采用机器烘干或炭火烘焙完成。

而“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发酵比较偏重于有氧轻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

正因为晒红使用区别于红茶的有氧轻发酵才使得晒红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其最大特点是苦涩不显,香甜滑,回甘强,口感别具特色和风味。

因为晒红选择日光干燥就像晒青毛茶一样保存了茶叶活性,未失活的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后期转化,能长期保存,突破了普通红茶常规条件下只能保存两三年的问题,成为一种可以像普洱茶一样长期存储的红茶,并且有后继陈化越陈越香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红茶,普洱晒红虽然新茶略带淡淡青涩气,但却有股晒青茶特有的太阳味,幽香内敛,犹如茶中君子。摆放一年之后则青涩气渐除,茶香愈显,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醇滑甘甜,生津丰润,韵味悠长。而陈放多年的普洱晒红,茶性愈加温和,青气尽退,陈香与药香浓郁,口感饱满醇厚,滑爽。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汤色越存越好,口感越来越温润。

当年新制的晒红略带淡淡的青涩味,花香自然,留杯不张扬,茶汤橘黄透亮,叶底黄褐鲜活,甜滑顺口。陈放一年左右,青涩味渐去,带甜味的花香更显,汤色加深。存放三年后,香气馥郁,汤色橙红,此时茶黄素与茶红素得到有效转化,品饮效果非常不错。有一定年份的晒红香气陈中带甜,汤色深红,口感醇滑。

从存放后口感变化上看:晒红香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晒红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

晒红目前有二种类型的原料

1、放养茶

内含物质积淀不够,做出来口感不够饱满,和台地茶一样不耐泡。香气飘浮淡薄,苦不化,涩更显。现在很多茶农意识到台地茶的弊端也开始对茶园进行改造,也就是通过生态留养、乔木型放养,采用传统的采养模式,这样改造后的生态茶园所制的晒红从香、甜、滑,耐泡,存后变化丰富,品饮效果佳。从使用这种放养的生态茶做的晒红质量上要好于台地茶。如今放养茶成为晒红的主要原料。

2、古树茶

古树原料也适制晒红,但价位太高。但古树晒红内含物质丰富,有梗带马蹄,存放后茶汤饱满,甜度高,更具品饮性。由于古茶树属于稀缺资源,市场需求大相应的制作晒红的原料就少。一些名气不大,价位不高的古树茶区的古树茶是晒红的顶级原料来源制成晒红后却成为晒红圈里的贵族。

正因为晒红采用了更自然、态的茶叶作为原料才使得晒红的口感更加特别。也因为这样才使得追求健康的都市人更加喜爱云南晒红,才使得晒红成为了茶中新贵。

古树晒红不等于传统工艺滇红


一、滇红的创制

据《中国茶叶》期刊1981年06期《滇红茶史略》中滇红茶创制人冯绍裘记述:“从1938年秋到1941年秋,创制“滇红”经历了调查,创制,建厂成批生产三个阶段。”

冯老1938年秋到达云南时,云南茶叶生产的状况是这样的:“经了解,云南各茶区当时只生产青毛茶,属绿茶一类,高温杀青后,揉捻、晒干而成,然后由茶商到产区高站收购,驮运到茶叶集散市场,设厂压制各种‘紧形茶’以便运销,其中饼茶侨销,‘紧茶’(心形)边销,沱茶内销,从来没有生产过红茶。”

关于滇红的试制成功,冯老是这样记述:“我到顺宁第二天即商请凤山茶园试采“一芽二叶”样品,以观察其品质的优劣,找出问题之所在。一切都很如意,两个茶样,看去一红一绿,宛如一金一银,使人不胜欣喜。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其它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

滇红的命名与滇池相关。冯老的文章中回忆“‘滇红’创制出来了,当时,我拟定名为‘云红’意即安徽“祁红”,湖南红茶称‘湖红’,故云南所产红茶亦可称‘云红’也,同时又想借天空早晚红云喻意其中,但旧中国云南省茶叶公司方面提议用‘滇红’雅称,即借云南简称‘滇’,又借得巍巍西山龙门瞰下秀丽的滇池一水,也别有妙处,我则不违众人之意,最终以‘滇红’定名。”

关于滇红的试制工艺,文中叙述为“使用人力手推木质揉茶桶,脚踏烘茶机,竹编烘笼烘茶等办法”。

由冯老的这篇回忆文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九三八年前,云南没有红茶制作与销售。2、滇红茶产生于一九三八年,云南的民国传统工艺红茶即冯绍裘所创“滇红”。3、传统滇红的生产工艺包括高温杀青、人力机器揉捻、发酵、竹笼烘干等,干燥是高温烘干。

二、云南日晒红茶的由来

晒红,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有人认为是长期在民间流传,不入主流法眼的“云南传统红茶”。它是云南传统制茶工艺的一种嬗变,跟上世纪30年代传入云南的现代红茶制作技术——滇红有着极大的区别,但因其跟红茶工艺更为接近,故被归为红茶。云南晒红茶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各有依据和道理。

(一)云南日晒红茶起源于“红汤茶”。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云南日晒红茶起源二十世纪上半叶云南销售给藏区经过“潮水”发酵的红汤茶。

1939年李拂一记载勐海地区的做法,已经有了初步定论,并验证这种工艺的有效性。这种工艺,可以说发挥民间制茶的很多经验。

“佛海茶叶制法,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

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tuo,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

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

(二)日晒红茶为茶农自创。在云南茶山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近几年因农户个体缺乏烘干提香的设备和技术,采用普洱茶日晒干燥的工艺加工红茶,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工艺红茶,这就是日晒红茶。因工艺不甚完善与规范,没有形成生产标准,所以农家日晒红茶的口感各异。而且近几年还出现了山头古树纯料制成的日晒红茶,因其原料价高所以产量极低,基本处于小规模订制状态。

(三)古树日晒红茶为民国时期传统制茶工艺。持此类观点茶人的依据为《中国热带植物第一编》这本民国古书。但关于这本书的相关资料,笔者一直没有查询到,希望有相资料的茶友能将资料提供给笔者,笔者将不胜感激。

(四)日晒红茶起源于“太和甜茶”。太和甜茶是太和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结合地方茶资源、民俗文化、气候特征而独创的茶,至今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其最大特点是“甜”。现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

太和先民在制茶过程中发现:茶鲜有适当的成熟度,可使茶汤饱满、甜滑,可增加耐泡度。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采摘,用不同的载体长时间摊浪、搓、团、抛等手法可增香变色,通过重复制作,用不同载体装捂,可进一步除杂润色。在天气不理想时通过加温、加湿、延时等辅助手段,便于成形、除杂醇化、稳定茶品质,经晴天晒足干,可保茶香茶味;通过缸存、箱存、袋存,可久不失真;通过蒸压成不同形状便于运输、保存,可运到驻防点或更远的地方,可进一步延长茶的保存。大家对如何制出香甜滑的茶形成共识,其陶氏、李氏、段氏、罗氏、刀氏等几大家族生产的品质就更为佳,那些有经验的制作者也被划分出来专门从事茶业生产,供给族人、满足盟友、赠予来吏、换给客商,太和一带是家家制、人人用,因此茶产于太和、盛于太和、出于太和,味甜、他方无,而被称为“太和甜茶”。

太和甜茶虽具有普洱的日晒干燥、耐存耐泡,有青茶类的花果飘香,还有红茶的汤明艳、底红均等各类茶特点,但专家考察品饮后认为它总的来说应归红茶类。

太和甜茶的主要特点为:干茶乌润亮泽,藏头收尾、自然曲卷成环,茶香浓郁;开汤色明艳、香幽长、甘爽滑、底均柔;日晒定形无高火、性温和,可鲜喝也耐存用,淡冲可品香甜柔和、重泡可饮浓艳醇厚,煮可调饮、韵味无穷,适宜更多人群饮用。

2013年太和甜茶制作工艺列入普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滇红与晒红的异同

滇红与日晒红茶在制作工艺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干燥方式:滇红在发酵后采用高温烘干的方式干燥,并起到提香的作用。曰晒红茶在发酵后釆用太阳光日晒的方式干燥。

滇红与日晒红茶的共同点有:都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茶青为原料,都采用红茶的发酵工艺发酵,都在云南加工生产。

从存放后口感变化上讲:日晒红茶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日晒红茶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滇红则是刚生产出来时香气最盛,香气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古树晒红”与“传统红茶”的优势区别


红茶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类,茶品因高香甜润、鲜浓醇和的品质特征,几百年来受到全球饮茶者的推崇和喜爱。不同于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的高香甜润,滇红(云南红茶),滋味浓强鲜爽、厚重耐泡、独具特色,曾两度被作为“国礼”赠给酷爱红茶的英国王室中人,受到王室的热爱及推崇。近年来,滇红不断创新,以“古树晒红”为首的高品质滇红,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红茶爱好者的追捧喜爱。

传统滇红的时代还是以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为主,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滇红工艺不断创新。自2013年以来,滇红开始了原料、初制(即从鲜叶到毛茶的制茶阶段)、后发酵的革命。到现在伴随着古树红、野生红、晒红等的出现,滇红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我们知道,传统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典型环节。最后一个环节“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以达到保质干燥的过程。

高温能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以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也就是所谓的提香。这种干燥过程一般采用机器烘干或碳火烘焙完成。

而创新滇红中“晒红”的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氧轻发酵)、晒干(日光干燥)。

古树晒红与市面上的红茶在制作工艺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干燥方式:大多数红茶在发酵后采用高温烘干的方式干燥,并起到提香的作用。

而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发酵比较偏重于有氧轻发酵,使其在发酵的同时伴随着部分氧化作用,在发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红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质,形成介于乌龙茶和主流红茶之间的独特风味。

当然古树晒红除了日晒工艺,原料也更为讲究,茶品精选云南百年以上古树鲜叶制作,成品稀少珍贵,品质更高端精良。

相对其它红茶,古树晒红的优势:

1、古树晒红茶香气更浓郁

很多提香红茶在品饮时可以立马闻到浓郁的香气,但喝下过后香气在口腔内保留的香气程度并不高,香气不持久。正宗的古树晒红茶,有阳光的晒香味,越存放越好喝,香气喝下去之后再从喉部涌出,停留在嘴里的香气持久且清悠,就算喝一段时间的白开水,嘴里都弥留香气(花香、蜜香、原野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2、古树晒红茶茶汤厚度更佳

普通的红茶汤质偏薄,茶味整体偏淡,而对于古树晒红茶来说,茶味会更加浓醇厚重一些,除了有明显的花果香外,还有蜜糖般的甜味,茶汤入口浓强鲜爽,具有古树茶特有的山野气韵。一般对比喝过之后,对古树晒红茶的口感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3、古树晒红茶比普通红茶更加耐泡

古树晒红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比普通的红茶更加耐泡,一般普通红茶冲至5-6泡便没了味道,而古树晒红茶连续冲泡10多泡口感依旧甜醇,因为古树通常是数百年以上树龄,根系非常深,吸收大地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冲泡的时候释放内含物质更持久,所以耐泡。

4、茶性更温和、口感接受度更高

相较主流红茶,晒红的茶性更温和。高温烘焙后茶的火气太盛,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就尤为明显,晒红经由日光干燥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缺陷,也形成了温润的口感,适合更多人的体质。

5、具有一定活性,成品在一定时间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

有别于高温烘焙,日光干燥保留了茶叶里的部分活性物质,凭借百年树龄丰富的内涵优势,古树晒红具有持续性的成长能力,而且相较于烘焙型红茶随时间递减的品饮口感,古树晒红可以更长期的保存,一定时间范围内,和普洱茶一样具有越陈越香的品饮特点。

“古树晒红”,因口感优越,可饮可藏的特性,一度成为高端饮茶者的偏嗜品,是近年来茶友推崇的对选料、工艺都更高要求的高品质红茶!

云南有一种红茶叫“普洱晒红”


晒红,是长期在民间流传的“云南传统红茶”。其是云南传统制茶工艺的一种嬗变,与20世纪30年代传入云南的现代红茶制作技术——滇红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因其跟红茶工艺更为接近,而被归为红茶。

晒红是“云南传统红茶”

表面上看,包括滇红在内的现代红茶工艺主要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而晒红的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晒干,除了晒干以外跟滇红没有什么区别。这会让许多人误以为,晒红是滇红的一种衍生工艺,是1939年云南制作出凤庆滇红后,现代红茶工艺跟云南传统晒青工艺结合的产物。

但是,深究云南制茶历史,尤其是产于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一带的“太和甜茶”,我们会发现在现代制茶工艺传入云南之前,云南主流的制茶工艺为晒青毛茶及其紧压技术,但还存在许多旁枝末叶,比如竹筒茶、烤茶(如彝族的罐罐烤茶)、苦聪人的冷水泡茶等等。

就拿熟茶来说,按照教科书的说法,是源自1973年到1975年的泼水渥堆试验,但随着考据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与茶人指出,勐海一带至少在民国年间就存在洒水工艺,做出来的茶带有红汤红叶。

由此可见,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前,云南很可能存在类似于红茶的工艺,我们将之命名为“云南传统红茶”,并根据其工艺的最大特性——是一种晒干的红茶,能够在一定期限内越陈越香,将之称为“晒红”。

我们知道,红茶诞生于三四百年前的武夷山桐木关一带,现在风靡全国的“金骏眉”,就出自最古老的一种红茶——“正山小种”。如果说,红茶始祖“正山小种”是由绿茶与白茶工艺演变而来,比如萎凋就是白茶工艺,烘干是绿茶工艺,那么晒红的工艺,就是由云南传统晒青和白茶工艺演变而来。

说晒青好理解,因为晒红最后一道工序是阳光晒干,明显就来自晒青。云南传统制茶,除了晒青、紧压茶、烤茶、竹筒茶,白茶也是云南的一种传统制茶方法。从工艺方面的起源与流变来考究,晒红的起源真相也就明朗了,萎凋其实来自白茶,晒干来自晒青工艺,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后期陈化技术。至于发酵,白茶属于轻发酵的茶,而如今的晒红发酵要重得多,很可能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发酵工艺。

一言以蔽之,晒红是云南传统红茶,其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其工艺最开始是晒青与白茶工艺的融合衍变,而诞生的一个新茶类,其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某些工艺特点,在普洱茶于当代复兴之后,又汲取了后期陈化技术,从而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工艺特点。

探秘云南最古老的红茶

“太和甜茶”是“云南传统红茶”起源的活见证,堪称最古老的“云南传统红茶”。如今提出的晒红茶类体系,就是通过对“太和甜茶”进行多年挖掘与整理而来的。

据太和甜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段苹、李琨介绍,云南镇沅县振太镇过去被称为太和。

从云南的茶山地理及云茶发展史来看,振太位于的是著名的“景景镇”茶区。就普洱市而言,景东、景谷与镇沅三县连在一起,拥有面积达数万亩的古茶区,而穿境而过的无量山与哀牢山是世界茶树起源的核心区之一,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王树就位于这里;这里为南诏国的银生节度府故地,云南茶叶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茶出银生”的发祥地。

茶文化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路径,只有社会经济的繁荣才能带动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所谓的“盛世兴茶”。

据段苹、李琨介绍,其先祖从大理来到振太避难之后,向当地原住民——彝族等少数民族学习种茶技艺,并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太和甜茶”这种地方独特工艺。其无疑反映的是,多种文化的大融合,互相影响,最终诞生了“太和甜茶”这朵云南制茶史上的奇葩。

无量山的海拔1700~2600米,山里湿度大、气温低、海拔高,粮食种植生产落后,屯兵补给不便,经常采摘野菜野果度日。许多屯兵、逃难的外来人来此定居,时间长了怕寒怕冷、气胀、便秘、全身乏力等严重影响健康。但原住民却生活得很好,渐渐发现他们不但家家种茶、户户制茶,而且做菜用茶、娱乐用茶、祭祖用茶、敬神用茶,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一切都要用茶。

原住民的茶确实有效,驱严寒、促消化、提精神、解疲劳。但此茶太苦涩、味太酽,不习惯饮用,妇女儿童就更不适饮用。经过交流学习借鉴,其先祖制出了弃苦涩、香甜爽、耐储存适宜更多人饮用的茶,该茶采用当地茶叶鲜叶,通过长时间摊晾、搓揉、装捂(发酵)、日晒干,通过缸存、箱存、袋存而成。不久,这种茶在太和一带得到推广,家家制、人人用,大家对如何制出香甜滑的茶形成一套工艺,其中陶氏、李氏、段氏、罗氏、刀氏等几大家族生产的品质更佳。

因此茶产于太和,出于太和,盛于太和而被称为太和甜茶。只可惜后来这种茶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制茶的工艺也濒临失传。

用晒红做大“云南传统红茶”产业

“太和甜茶”研制出来以后,因为能降苦涩,具有香甜滑之口感特色,而深受市场欢迎,也就以镇沅太和一带为中心沿着澜沧江中下游两岸的产茶区广为传播,云南许多茶山的茶农通过学习会做类似“太和甜茶”的茶,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云南传统红茶”这一特殊的品类。

“云南传统红茶”虽然诞生至今已有百年以上,但一直在民间默默流传。2013年太和甜茶制作技艺被列入普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太和甜茶”也由此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晒红是区别于滇红与普洱茶的“云南传统红茶”,其兼具滇红与普洱茶的优点,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可以将之提升到新型茶类的角度,进行深入开发与大力推广,使之成为普洱市茶产业的一个新亮点。

2014年,“普洱晒红”命名者与理论体系构建及传播人包忠华先生发表了《普洱晒红:一个茶界的新概念》,这是“普洱晒红”这一全新的品类在茶界的首次正式与系统性的亮相,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

“传统红茶最后一道工序是高温烘干,而晒红采用普洱茶的阳光自然干燥,这样一来晒红就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红茶24个月保质期的限制,是一种能够长期存放,越陈越香的茶。晒红是针对云南最具特色的普洱茶的一个颇具特点的补充与完善,能丰富云茶品类体系,为云南茶叶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份额。”包忠华认为,晒红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第一,加工方法简单原始,易于掌握,便于大规模推广;

第二,适用于各种粗放式原料,增加鲜叶采摘量,节约采摘人工;

第三,节省燃料,改烘干为晒干,不用砍树,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相对于传统普洱茶,苦涩不显,消费者更易接受;

第五,方法得当,可长期储存;

第六,目前世界茶叶消费红茶占65%左右,用晒红开拓国际市场优势大。

晒红能省工省燃料,有利于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它不太选择原料,对精细度要求不高,粗放型茶园的鲜叶都可以拿来加工,减轻了普洱晒青毛茶的销售压力。因其适口性好,消费者接受度高,而深受市场喜爱。

云南滇红和晒红的区别


晒红,顾名思义是经由晒制所得的红茶。它的工艺,与红茶工艺相似。

晒红的由来

据传晒红的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当时的晒红标准不一)。结合了云南传统晒青工艺,衍变的一款新的工艺品种。40年代开始汲取了滇红工艺特点以及传统晒青工艺,使得所制出来的红茶具有后期陈化的可能。标准化后晒红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PS:晒红制作工艺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太阳暴晒而不进行任何的烘焙。

一般红茶毛茶的工艺为传统四大步骤:萎凋——揉捻——发酵(渥堆无氧发酵)——烘干;

而晒红毛茶的工艺则为:萎凋——揉捻——发酵(偏重于有轻氧发酵)——晒青。

两者区别在于后面两个步骤

晒红的外形和口感特点

刚做好的晒红成品,会有较淡青涩味,这是发酵过程所致,摆放陈化几个月之后,青涩味会消除。晒红的口感特点随着陈化的年限会发生转变,汤色也会加重。

新制的晒红口感幽香,茶汤橘黄。

以新茶为例的特点是

条索:乌润有光泽、显豪;

滋味:馥郁幽香、略带青涩;

汤色:橘黄。

PS:晒红的陈放的转化速度要高于普洱生茶。陈放多年的晒红,红汤红叶,陈香药香显,性温和,利尿,暖胃效果好。

制作要点

晒红对于茶青的要求并不会太高,鲜叶需要有一定成熟度,以一芽二叶为主即可,不必要高档的芽口、一芽一叶

1、自然萎凋

晒红萎凋程度要高于普洱生茶(晒青)。当叶片变黄,变红,则萎凋工序完成。以青草气去,花香显,鲜叶柔若无骨为优。

2、揉捻

破坏叶片组织,揉出茶汁,使茶叶成条。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发酵,以及后期的条形、色泽、香气等。(揉捻一般大约经过两到三个小时,视青叶的老嫩而定)

3、发酵

晒红偏重于有氧发酵,大部分红茶(滇红、内地等其他红茶)都采用渥堆无氧发酵。全发酵茶缺乏后期储存变化空间,不适合长期储存。

各地根据季节变化、气候条件、鲜叶特点灵活掌握发酵时间,以“变色生香”这一主要指标来判断是否发酵到位。通过“天下普洱茶国”在普洱全市的推广实践来看,以五到八个小时之内为宜。

4、晒干

跟普洱晒青毛茶工艺相似,但毛茶水分要低于晒青毛茶,但要晒得更干。

两者对比

1.传统滇红茶发酵程度更高,茶叶内含物质转化更为充分,后期转化空间较小;晒红发酵程度低,内含物质转化程度低,还具有较大的转化空间。

2.传统滇红茶经过高温烘焙之后,酶的活性被破坏,多酚物质的转化停止,其他活性物质遭到破坏,活性丧失或钝化,内含物质再次转化的可能性基本丧失。但这样做可以激发茶叶中良好的香气成分。蒸发水分,紧缩条索,这就造就红茶茶汤红亮,高而浓的香气,和口感的甜厚。

晒红,采用自然日光干燥,有别于高温烘焙的是,日光干燥,茶叶内活性酶以及其他活性物质活性得以保留,仍然具有转化可能性。它还具有持续性的成长能力。

晒红采用普洱茶工艺当中的阳光自然(阳光生晒),使得晒红兼具了红茶与普洱茶的特点,成为一种能够长期存放,越陈越香的茶。

最后说一下,晒红选料不像绿茶、红茶那么强调等级与嫩度,也不用追求古树,老树,适合人工大面积种植茶树的茶园。其特有的“自然味道”(说白了就是带点阳光气息)也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而且因为原料要求并不高,其价格也是相当亲民的,适合大众消费市场。

总结起来,晒红和普通红茶的区别在于:发酵程度(以及方式),干燥环节这两个步骤的区别。

详解古树晒红茶与传统工艺滇红茶之间的区别


一、滇红的创制

据《中国茶叶》期刊1981年06期《滇红茶史略》中滇红茶创制人冯绍裘记述:“从1938年秋到1941年秋,创制“滇红”经历了调查,创制,建厂成批生产三个阶段。”

冯老1938年秋到达云南时,云南茶叶生产的状况是这样的:“经了解,云南各茶区当时只生产青毛茶,属绿茶一类,高温杀青后,揉捻、晒干而成,然后由茶商到产区高站收购,驮运到茶叶集散市场,设厂压制各种‘紧形茶’以便运销,其中饼茶侨销,‘紧茶’(心形)边销,沱茶内销,从来没有生产过红茶。”

关于滇红的试制成功,冯老是这样记述:“我到顺宁第二天即商请凤山茶园试采“一芽二叶”样品,以观察其品质的优劣,找出问题之所在。一切都很如意,两个茶样,看去一红一绿,宛如一金一银,使人不胜欣喜。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其它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

滇红的命名与滇池相关。冯老的文章中回忆“‘滇红’创制出来了,当时,我拟定名为‘云红’意即安徽“祁红”,湖南红茶称‘湖红’,故云南所产红茶亦可称‘云红’也,同时又想借天空早晚红云喻意其中,但旧中国云南省茶叶公司方面提议用‘滇红’雅称,即借云南简称‘滇’,又借得巍巍西山龙门瞰下秀丽的滇池一水,也别有妙处,我则不违众人之意,最终以‘滇红’定名。”

关于滇红的试制工艺,文中叙述为“使用人力手推木质揉茶桶,脚踏烘茶机,竹编烘笼烘茶等办法”。

由冯老的这篇回忆文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一九三八年前,云南没有红茶制作与销售。2、滇红茶产生于一九三八年,云南的民国传统工艺红茶即冯绍裘所创“滇红”。3、传统滇红的生产工艺包括高温杀青、人力机器揉捻、发酵、竹笼烘干等,干燥是高温烘干。

二、云南日晒红茶的由来

晒红,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有人认为是长期在民间流传,不入主流法眼的“云南传统红茶”。它是云南传统制茶工艺的一种嬗变,跟上世纪30年代传入云南的现代红茶制作技术——滇红有着极大的区别,但因其跟红茶工艺更为接近,故被归为红茶。云南晒红茶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各有依据和道理。

(一)云南日晒红茶起源于“红汤茶”。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云南日晒红茶起源二十世纪上半叶云南销售给藏区经过“潮水”发酵的红汤茶。

1939年李拂一记载勐海地区的做法,已经有了初步定论,并验证这种工艺的有效性。这种工艺,可以说发挥民间制茶的很多经验。

“佛海茶叶制法,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

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tuo,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

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

(二)日晒红茶为茶农自创。在云南茶山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近几年因农户个体缺乏烘干提香的设备和技术,采用普洱茶日晒干燥的工艺加工红茶,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工艺红茶,这就是日晒红茶。因工艺不甚完善与规范,没有形成生产标准,所以农家日晒红茶的口感各异。而且近几年还出现了山头古树纯料制成的日晒红茶,因其原料价高所以产量极低,基本处于小规模订制状态。

(三)古树日晒红茶为民国时期传统制茶工艺。持此类观点茶人的依据为《中国热带植物第一编》这本民国古书。但关于这本书的相关资料,笔者一直没有查询到,希望有相资料的茶友能将资料提供给笔者,笔者将不胜感激。

(四)日晒红茶起源于“太和甜茶”。太和甜茶是太和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结合地方茶资源、民俗文化、气候特征而独创的茶,至今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其最大特点是“甜”。现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史称太和。

太和先民在制茶过程中发现:茶鲜有适当的成熟度,可使茶汤饱满、甜滑,可增加耐泡度。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采摘,用不同的载体长时间摊浪、搓、团、抛等手法可增香变色,通过重复制作,用不同载体装捂,可进一步除杂润色。在天气不理想时通过加温、加湿、延时等辅助手段,便于成形、除杂醇化、稳定茶品质,经晴天晒足干,可保茶香茶味;通过缸存、箱存、袋存,可久不失真;通过蒸压成不同形状便于运输、保存,可运到驻防点或更远的地方,可进一步延长茶的保存。大家对如何制出香甜滑的茶形成共识,其陶氏、李氏、段氏、罗氏、刀氏等几大家族生产的品质就更为佳,那些有经验的制作者也被划分出来专门从事茶业生产,供给族人、满足盟友、赠予来吏、换给客商,太和一带是家家制、人人用,因此茶产于太和、盛于太和、出于太和,味甜、他方无,而被称为“太和甜茶”。

太和甜茶虽具有普洱的日晒干燥、耐存耐泡,有青茶类的花果飘香,还有红茶的汤明艳、底红均等各类茶特点,但专家考察品饮后认为它总的来说应归红茶类。

太和甜茶的主要特点为:干茶乌润亮泽,藏头收尾、自然曲卷成环,茶香浓郁;开汤色明艳、香幽长、甘爽滑、底均柔;日晒定形无高火、性温和,可鲜喝也耐存用,淡冲可品香甜柔和、重泡可饮浓艳醇厚,煮可调饮、韵味无穷,适宜更多人群饮用。

2013年太和甜茶制作工艺列入普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滇红与晒红的异同

滇红与日晒红茶在制作工艺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干燥方式:滇红在发酵后采用高温烘干的方式干燥,并起到提香的作用。曰晒红茶在发酵后釆用太阳光日晒的方式干燥。

滇红与日晒红茶的共同点有:都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茶青为原料,都采用红茶的发酵工艺发酵,都在云南加工生产。从存放后口感变化上讲:日晒红茶是隔年香,具有类似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刚加工完成的日晒红茶有青涩味,口感不是最佳,经陈化后,香气口感会有明显的提升。存放几年后,还会产生陈香,别具特色。滇红则是刚生产出来时香气最盛,香气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云南红茶篇之古树晒红与滇红的区别


古树晒红云南有种红茶最后一道工艺是用阳光晒干的红茶,不似一般的滇红那样香气高扬,它口感沉稳,香气内敛,且还有一个其他红茶没有的特点:具备陈化条件,历久弥香。它就是云南大叶种晒青红毛茶,俗称古树晒红。下面我们来说说普洱古树晒红和云南滇红有哪些方面的区别。1.古树晒红和晒青生茶的区别晒青红毛茶,其实是云南的传统红茶(红茶工艺),它的历史可考证的至少有百年以上。古树晒红和晒青生茶主要的制作工艺区别如下:古树晒红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晒干;晒青生茶工艺是萎凋-杀青-揉捻-晒干;晒红不用杀青,但必须发酵;晒青生茶不用发酵,但必要杀青,这是它们制作工艺上的根本区别。2.晒红和滇红的区别滇红和古树晒红在制作工艺上前三步是一样的都是萎凋-揉捻-发酵,最后一步滇红是高温烘干,晒红是阳光自然晒干。发酵上一般的滇红采用渥堆无氧发酵(使叶底变枯,叶内细胞死,或有堆味)、高温烘干可以提香,是茶叶香气比其本身更浓郁,但高温烘焙大大的降低了茶叶里面酶的活性,甚至直接杀死了茶叶里内含的一些有机物,所以香气虽浓郁但不适合长期保存,或可以说没有长期保存的意义,这样的滇红(包括国内的大部分红茶)保质期一般在3年以内,有些甚至放上一年半载就香气全无了。而古树晒红发酵则是采用轻氧发酵,然后再日光自然晒干,很好保留了茶叶内的活性物质,使其宜长期保存。保存过程中活性物质再与氧气发生自然发酵,这就是具备了陈化条件,像普洱生茶一样,越陈越香。滇红的选料一般都是采用小树茶(以前说的台地茶)或现代茶园生态茶来制作,这些茶料茶树龄较小,内含物质积淀不够,所以不耐泡、香气淡薄苦味重涩不化,所以在制作时需要高温烘焙提高香气来弥补。且小树料也不耐储存。古树晒红选料一般都是采用古树茶或荒地古树茶,这些茶树大多生长在高山上,茶树休眠期长,生长环境很好,茶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所以茶叶内含物质累积丰富,成品茶叶耐泡,且香甜度高,茶汤顺滑,还耐储存。关于选料茶叶等级,之前的云南红茶篇里已介绍过,这里就不在重复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看!3.滇红和古树晒红的冲泡要点滇红冲泡水温不宜过高,个人认为控制在85℃左右即可,由于制作过程就已破坏了茶叶活性,加上原料本身也不耐泡,高温冲泡香气茶气几泡就没有了,茶汤寡薄,对于习惯普洱古树的茶友来说品饮感不会很好!古树晒红因阳光干燥,会更耐高温,冲泡水温可控制在95℃左右,茶汤滋味醇厚柔滑,汤水甜度高,香气内敛(不会有烘焙红茶那么香),茶汤颜色橙红明亮。这是属于古树晒红的独特的自然阳光的味道!4.总结VS吐槽作为一款清饮型的红茶,古树晒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茶友喜爱,但是市场上高香的红茶(包括工业提香红茶)品类太多,大多数不懂茶或喝过几年茶却半懂不懂的人都喜欢这种高香或香精提香的工艺,毕竟香气好能吸引人嘛!古树晒红的销量远远不及这些品质低劣的红茶。而中国永远不缺人傻钱多的主,总认为越香的红茶越高档,因此拿香精高香红茶吹嘘卖高价的比比皆是!喜欢红茶爱喝红茶没错,但遇到特别香,香到已经超出茶叶这个植物本身自然味道的时候大家就要特别注意了!

揭秘红茶工艺的灵魂——发酵


发酵是红茶形成的关键工序,对红茶的品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酵过程中,经过萎凋、揉捻的茶叶,会进行酶促氧化的过程,液泡内的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在液胞膜受损伤之后与多酚氧化酶系充分接触进行酶促氧化,主要多酚类物质——儿茶素氧化聚合和缩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一系列氧化产物,与此同时伴随着其它化学反应,揉捻叶由绿变红,综合形成了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

1.红茶品质与发酵的关系

红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鲜叶原料所含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分,其中多酚类物质及其氧化产物对红茶风味的影响最为重要。红茶经过“发酵”,多酚类化合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物质。

茶黄素是影响红茶汤色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高低的重要因素,红茶汤色的明亮度决定于茶黄素的含量;茶红素是决定红茶汤色红艳程度的主要因素,而且其收敛性、刺激性较小。茶黄素与茶红素的比值是判断红茶品质的关键指标,如果比值过高,则茶汤虽然刺激性强,亮度好,但汤色不够红浓,形成不了“金圈”;如果比值过低,则不够鲜爽,汤色不够亮,暗淡。茶褐素是一种暗褐色的高聚合物,是导致红茶汤色暗的主要原因,含量过高将会导致汤暗味淡,叶底也会发暗。

茶黄素和茶红素不仅对红茶的汤色和滋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是一起构成红茶独特保健功能的“灵魂”。在茶的多酚类物质中研究最多的是绿茶多酚,如儿茶素类的抗氧化作用。近年来,作为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类,红茶的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结果也表明,儿茶素在经酶促反应生成的茶黄素及茶红素所起的生物学活性并没有降低,仍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等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强于儿茶素。此外,具有收敛性的茶多酚的减少,而能促进人体消化的茶黄素、茶红素等增多,使得红茶成为养胃的首选之茶。

因而近些年来,茶色素类成分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大量的研究报告证实了红茶色素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突变、抑制病原菌、抗病毒,对心脑血管疾病等多方面的预防以及治疗作用。

红茶的香气特征也在发酵中形成,随着发酵的进展,醇类、醛类、酮类等芳香物质增多,而酸类、酯类、酚类等减少。正是这些芳香物质的增减、转化,才使鲜叶中的“青草气”消失,而产生浓郁的“果甜花香”。

此外,氨基酸、咖啡碱、多糖等物质都在发酵的过程中起着不同层次的化学变化,逐步形成红茶色泽红润、香气高爽、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的品质特点。

2.发酵程度的掌握

随发酵叶内部的化学变化,外部表征也呈现出规律的变化:绿叶红变,青涩气味减少,并发生浓郁香气。红茶从揉捻开始到发酵结束,整个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变化。

香气和叶色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生产中必须结合发酵叶的香气和色泽的变化,同时结合发酵时间的长短来综合判断发酵是否适度,从而掌控整个红茶发酵的进程。

发酵适度的叶子,青草气消失,出现发酵叶特有的香气——一种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味。春茶叶色黄红,夏茶为红黄色。如果发酵不足,干茶色泽不乌润,滋味青涩,带有青气,汤色欠红,叶底花青;若发酵过度,则干茶色泽枯暗,不油润,香气低闷,滋味平淡,汤色红暗,叶底暗。

在实际生产中,发酵程度常需“适度偏轻”。因为若发酵适度,茶叶在干燥时,叶温的升高过程还会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和湿热作用下的非酶促氧化,这样就会使发酵过度,降低品质,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发酵程度要“宁轻勿过”。

由此可见,发酵程度的掌握,是把握发酵质量的重要环节,否则就会影响红茶品质。

云南晒青红茶冲泡方法(视频)


投茶:量5-8克左右

洗茶:有两种方式,沸水置入盖碗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沸水置入盖碗中,水位注至碗口并溢出,使漂浮物流出,即可倒去。

冲泡(手法讲解):嫩茶(特级、1-3级)注水时尽量避开茶叶,可采用沿壁注水或定点注水方式,水线细,水温不能过高;老料茶(梗多、老叶、老黄片、7级以上料)注水方式及水线没有过多讲究,水温可稍高;嫩老度适中的茶,注水时尽量避开茶叶,可采用沿壁注水或定点注水方式,水线细,水温不能太高。手法要诀“多透少闷”。

出汤:第1-3泡茶在注水之后,不盖盖,让水在碗中停留3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第4-7泡茶在注水之后,不盖盖,让水在碗中停留5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第8-10泡茶在注水之后,不盖盖,让水在碗中停留7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10泡

以上视情况、个人口味而定出汤时间。以上为普遍出汤时间,具体情况可按个人喜好、耐泡度有所调整。

分茶:分茶时要注意“低堪”,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别均匀分入品茗杯中。

品饮:先观汤色(视觉);其次闻香(嗅觉);然后茶汤入口(味觉),仔细感觉舌头、两颊、喉咙;最后体感(生理、心理)。

交流:与同饮之人进行产品性价比讨论和感受的分享。

     

工夫红茶及传统红碎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当前我国十九个省产茶(包括试种地区新疆、西藏),其中有十二个省先后生产工夫红茶。我国工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按地区命名的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浮梁工夫、宁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含但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红工夫、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按品种又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大叶工夫茶是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小叶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工夫茶。

红碎茶:我国红碎茶生产较晚,始于本世纪的50年代后期。近年来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红碎茶的制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类。       传统红碎茶:以传统揉捻机自然产生的红碎茶滋味浓,但产量较低。非传统制法的红碎茶:分为转子红碎茶(国外称洛托凡(Ro tO va ne)红碎茶);C.T.C红茶和L.T.P(劳瑞制茶机)红碎茶。如以C.T.C揉切机生产红碎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揉切方法。萎雕叶通过两个不锈钢滚轴间隙的时间不到一秒钟就达到了破坏细胞的目的,同时使叶子全部轧碎衣颗粒状。发酵均匀而迅速,所以必须及时进行烘干,才能达到汤味浓强鲜的品质特征。以不同机械设备制成的红碎茶,尽管在其品质上差异悬殊,但其总的品质特征,共分为四个花色。 (1)、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 (2)、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 (3)、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 (4)、未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未,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暗红。红碎茶产区主要是云南、广东、海南、广红茶为中国第二大茶类,出口量占中国茶叶总产量的50%左右,客户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销量最多的是埃及、苏丹。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英国及爱尔兰、加拿大、智从德国、荷兰及东欧各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