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茶花病害

发布时间 : 2019-11-13
识别乌龙茶 乌龙茶识别 大红茶花

【www.cy316.com - 识别乌龙茶】

茶花病害也有两类。 一是由于温度、湿度、土壤、肥料的不适宜或缺乏微量元素等环境因素造成的生理失常,久生病害。这叫做生理病害。 二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侵入茶花体内而发生的各种病变。其中以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多。这种病变就叫寄生性病害。 茶花得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显示的特症叫“病症”;受害植株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叫“病状”;造成病害的病原物在茶花植株中侵染的过程,叫“病程”。识别茶花的病害,就要从这3个方面去识别。如茶花炭疽病,一般侵害成叶。发病初期叶正面呈湿润状暗绿色斑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病斑颜色由褐色渐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其上着生黑色小点,叶片不久凋落。茶花叶斑病,危害成叶与老叶。病斑多从叶缘发生。发病初期先形成褐色小点,然后扩大成为不规则或圆形的斑纹。病斑为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交界处无明显边缘。在湿度大的雨天或清晨,病斑表面可见灰色霉层。病源为低温高温性病害,以雨季发病为盛。凡排水不良、生长势弱的植株,易染此病。茶花“溃疡病”,是空气中一种溃疡病菌侵入叶面后引起的。开始时,叶面出现圆形的斑点,进而逐步扩大,严重时叶面穿孔,叶绿素消失,最后导致叶片脱落。茶花黄叶病,因植株长期缺铁、缺镁,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或发育不良而引起的。其症状是叶片部分或全部发黄、发白,枝叶生长缓慢。一般多发生于夏季。

cy316.com扩展阅读

如何识别茶花的单瓣和复瓣种


单瓣花的茶花,大多属于原种,叶面的形状变化不大,叶面多数叶肉较厚,叶形基本为长椭圆形,个别品种有呈倒卵形的。其叶脉、叶纹模糊不清,叶缘锯齿钝,且叶色多为深绿,尤其是叶片大小基本一致。重瓣茶花因经过引种驯化和园艺培育,叶片形状随花型变化而变化。具体识别茶花单、重瓣种的方法可从以下十个方面考虑。

1.叶脉、叶纹十分清晰,如花鹤龄、赛洛阳等品种。

2.叶缘锯齿粗、清晰,东洋茶等多数重瓣品种的锯齿均有参差不齐的现象。

3.叶尾有长短尾,诸如花宝珠、花槟榔等名种在叶片形状上皆具有长短尾。

4.叶背侧纹隆起或脉纹清晰。

5.叶质较薄,如花芙蓉、花佛鼎等。

6.叶面扭曲,如胭脂莲、雪塔等。

7.叶片的形状大小不一,甚至有椭圆形,也有卵圆形。

8.叶表有明显黄斑,如白斑胭脂莲、皇冠等品种。

9.少数品种叶面出现粗糙发泡等现象,例如凤冠、粉霞、粉芙蓉等品种。

10.新叶叶面、新梢枝间呈现血丝、血斑、血块,也是复色重瓣花的特征,有此现象的,不是粉底红线就是白底红条的复色茶花,比如花宝珠、白十八、花芙蓉等品种。

如何识别“翻新茶”


“茶要新,酒要陈。”

又是一年春茶上市时,不少茶行纷纷打出"春茶上市"、"第一批春茶"等形式多样的广告。

如何辨别新春茶与"翻新茶"呢?

一般主要从茶的颜色、香气、味道进行辨别。

观其色

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中泛亮。这些特征是新茶的标志。

茶叶在贮藏过程中,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会在光、气、热的作用下被缓慢分解或氧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分解、氧化,会使绿茶的色泽变得枯灰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则会使绿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失去原有的新鲜色泽。

闻其香

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物质。它们在茶叶贮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浓变淡,由新茶时的清香而变得浑浊。

品其味

因为在贮藏过程中,茶中的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构成味道的物质,有的分解挥发,有的缩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可溶于茶汤中的有效物质减少了。因此,不管何种茶类,新茶的味道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喝起来淡而不爽口。

茶树病害--


症状 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茶苗。多在1—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部发生,主根、侧根上生出瘦瘤状物,又称虫瘦。大的似黄豆,小的似油菜籽,黄褐色,表面粗糙,有的几个瘦瘤聚在一起,须根少或无,病根畸形。扦插苗染病,病根多密集一团,组织疏松易折,地上部瘦小,叶片逐渐变黄,严重的落叶,造成全株枯死。病原 Me10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称南方根结线虫和M.arenaria Chitwood 称花生根结线虫,均属植物寄生线虫。为害茶树的根结线虫,我国已发现4种,其中主要是上述2种。 形态特征 参见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二龄幼虫侵入花生的幼嫩根尖,形成不规则形根结,线虫钻入花生根部中柱造成根液渗流,损耗养分,易引起次生病害。根结线虫定居取食旱刺激根细胞增生,连续为害新根根尖,使次生根结成团(根结团),吸收养分困难。病株生长缓慢或萎黄不长,植株矮小,始花期叶片变黄瘦小,叶缘焦枯,提早脱落。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线虫还可侵害果壳、果柄和根颈,果壳受害形成乳白突起的小瘤,后虫瘤呈褐色疮痂状,但较少见。果柄和根茎形成葡萄状虫瘤簇。 病原 花生根结线虫主要有两个种:Me10idogyne hapla Chitwood 称北方根结线虫和M.arenaria(Neal) Chitwood 称花生根结线虫,均属植物寄生线虫。前者雌虫梨形或袋形,排汇孔位于口针基球后,会阴花纹圆至卵圆形,背弓低平,侧线不明显,近尾尖处常有刻点,近侧线处无不规则横纹。雄虫蠕虫形,头区隆起,与体躯界限明显,侧区具4条侧线。头感器长裂缝状。幼虫体长347-390μm,头端平或略呈圆形,头感器明显。排泄孔位于肠前端,直肠不膨大,尾部向后渐变细。花生根结线虫 雌虫乳白色,梨形,大小405-960μm,口针基部球向后略斜,会阴花纹圆 或卵圆形,近尾尖处无刻点,近侧线处有不规则横纹,有些横雠伸至阴门角。雄虫细长灰白,头略尖,尾钝圆,导刺带新菜,大小1272-2226×35-53(μm)。幼虫体长448(μm)。幼虫体长448μm,半月体紧靠排汇孔前,直肠膨大,尾部向后渐细,末端较尖。 )此外还有从M.javanica Chitwood 称爪哇根结线虫及M.thamesi Chitwood 称泰晤士根结线虫。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幼虫在土壤中或卵和雌成虫在根瘤中越冬。翌春气温高于10℃,以卵越冬的在卵壳内孵化出1龄幼虫,蜕皮进入2龄后从卵壳中爬出,借水流或农具等传播到幼嫩的根尖处,用吻针穿刺根表及细胞,由根表皮侵入根内,同时分泌刺激物致根部细胞膨大形成根结。这时2龄幼虫蜕皮变成3龄幼虫,再蜕1次皮成为成虫。雌成虫就在虫瘦里为害根部,雄成虫则进入土中。幼虫常随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土温25—30℃,土壤相对湿度40%一70%适合其生长发育,完成一代约需25—30天。生产中砂土常比粘土发病重。三年以上茶苗转入抗病阶段。防治方法 (1)选择未感染根结线虫病的前茬地建立茶园,必要时先种植高感线虫病的大叶绿豆及绿肥,测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2)种植茶树之前或在苗圃播种前,于行间种植万寿菊、危地马拉草,猪屎豆等,这几种植物能分泌抑制线虫生长发育的物质,减少田间线虫数量。(3)认真进行植物检疫,选用无病苗木,发现病苗,马上处理或销毁。(4)苗圃的土壤于盛夏进行深翻,把土中的线虫翻至土表进行暴晒,可杀灭部分线虫,必要时把地膜或塑料膜铺在地表,使土温升到45℃以上效果更好。(5)药剂处理土壤 育苗圃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m22—5kg,与细土拌匀,施在沟里,后覆土压实,有效期1年,但采茶期不准使用。此外还可选用98%一100%棉隆微粒剂,每667m2用5—6kg,撒施或沟施,深约20cm,施药后覆土,间隔15天后松土放气,然后种植茶苗。

如何防茶花僵蕾


一、疏蕾。茶花孕蕾后如不疏蕾,就会因营养供应不足而使部分花蕾自然僵萎,无法开放。茶花5—6月开始花芽分化,入秋已形成花芽,当花蕾和叶芽可区分时就可疏蕾,留蕾多少应根据树势强弱来定,对树势强的成年植株,5叶以上的壮条每条留蕾1个,余者去除。树势弱的要少留,5龄以下的苗,一般情况下不留最好,以免影响长势。留下的花蕾在树冠上分布要均匀,观赏效果好。但如花蕾大小不一,则花会次第开放,花期相对延长。留蕾时,花牙和叶芽要分清,凡是枝梢顶端靠近叶柄的第1个芽多为叶芽,第2个才是花芽;另外,花芽肥圆饱满,叶芽瘦尖。

二、肥水管理。北方入冬后茶花要移入大棚中防寒,此时花蕾已十分膨大,开春后很快会逐步开放。为了减少僵蕾,使花朵开得大而鲜艳,开放前应10天左右施一次肥,直到花蕾露色为止。但肥料要薄而淡,且要以含磷的有机肥为主。对花朵不能同时开放的植株,在前一批花谢后,后面的花未展时,再及时补充养分,可保证后面的花开得好,开得全,但开花时不要施肥。

冬季气温低,水分消耗少。要勤观察,保证盆土干湿得当,以六至七成墒为宣,当然花期水量可稍大。另外浇水宜在中午前后进行。

三、防寒。茶花虽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江淮以北地区能露地越冬的品种不多,故仍以岔栽欣赏为主。每年10月底应将茶花移入温室或塑料棚中防寒越冬。入室后不要放在风口处,以免因冷风吹袭造成僵蕾。无风的晴天中午前后,开窗换气,室内干燥时还应向植株和地面喷水增湿。越冬期间昼夜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花蕾不能正常开放。特别是塑料大棚,晴天棚内温度可达30℃,这时尤要注意打开通气口通风降温,下午4时左右闭好通风口。

四、固定位置。越冬植株要给予良好的光照,花期植株不要经常移动,否则会引起树体感光错位或对环境变异有所不适,造成僵蕾和落蕾。如确需移动,要注意环境差异不能太大,移动后植株的方位要与原来一致。还需注意大棚中的冷凝水如经常滴在花蕾上,也会造成花蕾未开而生锈,只要及时发现并稍加挪位就可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