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茶园,实现茶树害虫的持续控制

发布时间 : 2019-11-13
中茶黑茶园 老茶树的茶叶 观音茶树

中茶黑茶园。

建立生态茶园,实现茶树害虫的持续控制

每一生物都以种群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它们的种群在自然界都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在以茶树为中心的茶园生态系统中,茶树、病虫及其天敌等以茶树为中心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它们通过营养循环的形式同时存在,互为依存、互为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因此,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茶树病虫种群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本文拟就建立生态茶园、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实现茶树害虫的持续控制谈点看法。

1 茶树害虫发生危害的成因

与其它农田作物或果树的害虫一样,茶树害虫的发生发展必然也会受茶树品种、栽培管理技术、气候条件和天敌因素等的影响。气候不但直接影响害虫的生殖潜能和生存能力,同时也通过营养和天敌而间接影响害虫。一般情况下,适合茶树生长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现有的茶树品种都能为大多数茶树害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和充足的营养条件,因而茶树害虫的种群数量主要受茶园栽培管理技术和天敌因素等制约。茶树是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虽然茶园的环境比其它一年生作物田间稳定得多,茶树害虫的群落组成也相对比较稳定,但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包括品种搭配、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科学用药和采摘修剪等等,既能影响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能影响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近40多年来,人们为了从茶叶生产中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普遍对衰老茶树进行改造,改丛植为条植、改零星为成片,并尽可能密植茶树、清除其它植物,使茶园生物相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造成茶园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优势病虫种群突出。另一方面,茶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以后,在保证茶叶高产稳产的同时,也给茶园的生物群落带来影响。尤其是不合理地使用高毒、广谱、高残留的化学农药,破坏了茶园生态平衡,削弱了茶园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导致化学农药越用越多,害虫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因此,近年来茶树病虫的优势种群不断演变、频繁成灾,就与茶园环境单一和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有关。

2 茶园立体种植、建立复合生态系统的可行性

从害虫防治的角度说,通过提高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护茶树病虫群落的稳定性,使有害病虫的优势种群不突出,达到避免或减轻病虫发生为害的目的,对于实现病虫的持续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茶园立体种植、间作套种,是建立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提高茶园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茶园间作套种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据文献记载,我国早在唐朝就有茶园间作套种的先例。近年来,国外对林茶间作也有研究,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都已推广林茶间作的经验。林茶间作可以有效地利用营养空间,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因此,茶园立体种植,建立复合生态系统是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常见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有如下几种:

茶-农复合型: 即在茶园内套种花生、大豆、甘薯或蔬菜等作物,特别是在幼龄茶园套种较多。这一类型茶园既可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又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经济收益,深受茶农欢迎。如能在梯壁上加种绿肥植物(如苜蓿、鸡眼草等)或黄花菜等,效果将更好。

茶-果复合型:在茶园内合理套种一定数量的果树(如梨、芒果、柿、葡萄、银杏)或中药(如杜仲)、桑树等,使茶园不仅有茶叶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有果、药、桑的效益。茶-林复合型:在茶园周围或梯壁上种植山苍籽、泡桐、乌柏、橡胶及火炬松等林木。一方面利用林木的遮荫作用,改善茶园的生态条件,使之有利茶树生长;另一方面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使生物群落保持最大的稳定性;林茶间作还能净化空气,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

农-茶复合型:即梯壁种茶,梯面种农作物(如豆、薯、菜、花生等)。这一种植形式为古老的、不以茶叶为主要经济收入的耕作方式,经济效益较低。现在除了一些古老的山地之外,已较少见。

上列几种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类型,在我国茶叶生产史上不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不过,随着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茶园间作套种的要求也要有所提高。首先,要应用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种间生态位,使间作套种的作物品种能与茶树长期共存、共生互利。其次,要求间作套种的作物与茶树没有主要的共同病虫害。

第三,还要求间作套种之后的人工复合系统易于调控,能更大地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提高生物多样性、实现茶树害虫持续控制的可能性从生态学的原理上说,提高农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实现病虫持续控制的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在为多食性害虫提供广泛食物资源的同时,也为天敌提供了广泛的食物和补充寄主,丰富了食物链的结构,有利于天敌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另一方面,植被复杂、结构多样的生境,有利于淡化或免除害虫寻找寄主集中产卵繁殖,甚或复杂的生境条件改变了害虫的运动行为,迁出率高而定殖率低,从而减轻害虫的种群数量。在立体种植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大,群落的稳定性也较强,具体表现在生物的物种数较多,而个体数量较少,生物间的天然食物链多数处在动态平衡状态,有益的天敌种类丰富,有害生物的优势种群不突出,从而抑制了害虫的发生与为害。因此,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实现茶树病虫的持续控制。

翁友德(1988)、杨国礼等(1990)、陈代顺(1993)、魏国雄等(1993)、汪松能(1994)、徐赛禄(1997)、杨如兴等(1998)、汪红明(1998)、刘步瑶(1998)等人的大量研究报导一致表明,茶果间作、茶农间作和茶菌间作的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收到种间互利、有益共生的效果。有利于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单位茶园内的生物总量和生物多样性,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和有利于美化茶园、维护生态平衡等等。从茶树害虫的发生发展上看,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一方面不利于茶树主要害虫,如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丰富的天敌也抑制了害虫的种群数量。因而达到害虫持续控制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小编推荐

茶树害虫生态调控技术


1、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 识别 该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成虫体长3-4毫米,全身黄绿至绿色。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若虫附近翅尚未形成外,体形与体色与成虫相似。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被害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为害严重时幼嫩芽叶呈枯焦状,无茶可采,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虫多栖息于茶丛层中,无趋光性,卵产于嫩梢组织中,若虫怕阳光直射,常栖息在嫩叶背面。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9-12代,以成虫越冬,翌的早春,成虫开始取食孕卵,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习性,尤其是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期可长达1个月之久,因此各虫态混杂和世代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全年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6月份和10月份。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调控要点 a、分批及时采茶或轻修剪能采除大量的卵,抑制其发展;b、喷施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c、叶蝉发生较大年份,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 2、茶毛虫的防治 识别 成虫体长6-13毫米,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卵近圆形、集产。幼虫黄褐色,各节的背面与侧面有8个绒球毛瘤,上着生黄色毒毛、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有群集性,3龄前群集性强,常数十头至数百头挤集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表皮呈半透明黄绿色薄膜状。3龄后开始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叶片呈缺刻。幼虫老熟后爬至茶丛根际枯枝落下或浅土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发生规律 一般一年发生2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幼虫开始孵化,为害期分别在4-6月、7-9月之间。 调控要点 a、利用茶毛虫的群集性,结合田间操作摘除孵块和虫群;b、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年份,收集虫尸,喷施病毒;c、灯光诱杀成虫;d、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3、茶橙瘿螨的防治    识别 成螨体小,桂红色,呈胡萝卜形,卵球形,白色透明,幼虫螨体色浅体形与成螨相似,但腹部环纹不明显。成螨和若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   发生规律 一年约发生25代,以卵、幼若螨及成螨在叶背越冬。世代重叠严重。成螨常在叶正面活动,幼若螨几乎全栖息为害在叶背面。夏茶受害最重,秋茶其次。高湿多雨和高温干旱对其发生均不利。 调控要点 a、及时分批多次采茶,能一定程度抑制该虫的发展;b、喷施浏阳霉素;c、发生较多年份,秋季用石硫合剂封园。 4、茶黑刺粉虱的防治 识别 该虫一生经过成虫一卵一幼虫一蛹四个发育阶段。成虫灰白色,栖息在茶丛中,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卵产于成叶和新叶的背面。卵经过一段时间后孵化为幼虫。幼虫是黑刺粉虱为害茶树的主要虫态。孵化的幼虫固定在叶背刺吸茶树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煤病,阻碍光合作用,影响茶树的发芽和树势。幼虫经过3龄后在原处化蛹。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3月化蛹,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于4月下旬开始发生。第1-4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下旬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发生,在茶丛中的虫口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调控要点 a、结合茶园管理进行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b、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或人工助迁罹病茶枝;c、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 5、茶尺蠖的防治 识别 成虫体长9-12毫米,体翅灰白色,卵短椭圆形,堆积呈卵块,幼虫有5个龄期,蛹长椭圆形。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1-2龄期形成发生中心,3龄后分散取食,4龄后开始暴食,虫口密度大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食尽。 发生规律 一般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茶丛根际土中越冬,翌年3月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卵堆产,幼虫1-2龄多在叶面,3龄后怕光,常躲于茶丛荫蔽处,幼虫具吐丝下垂习性,老熟时入土化蛹。 调控要点 a、结合秋冬深耕,消灭虫蛹;b、灯光诱杀成虫;c、利用雌成虫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d、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e、在低龄幼虫时喷施Bt制剂。

茶园害虫生态调控的原理


茶园害虫生态调控的原理就是在了解茶园这种特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从害虫、天敌、茶树及其他生物和周围环境整体出发,在充分调查、掌握茶园生态系统及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结构的前提下,研究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联系;掌握各种益、害生物种群的发生消长规律及相互关系;全面考虑各种措施的控制效果、相互联系、连锁反应及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的,以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调控作用。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准则:无公害茶叶浙江省地方标准 为规范无公害茶叶生产过程,促进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由浙江省植保总站起草的“无公害茶叶系列标准”浙江省地方标准已于2000年10月23日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于2000年11月18日开始实施,现将标准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DB33/T290.2-2000)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准则”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1、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草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2、农业防治 2.1选用品种: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向外地引种时,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种苗带入。 2.2适时采摘:采摘对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病虫如假眼小绿叶蝉、叶螨类等及芽叶病害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提倡机械化采摘。 2.3合理修剪:修剪既可培育树冠,又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合理控制茶树高度,可明显地减轻毒蛾类害虫的危害;春茶后进行树冠改造,可减轻长白蚧、黑刺粉虱的危害;秋末轻修剪可明显地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 2.4茶园翻耕: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耕翻,可减轻次年象甲类发生,对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5及时清园: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减轻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的发生。 3、物理防治 3.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田间点灯诱杀,减轻田间的发生量。 3.2人工捕杀: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 3.3提倡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4、生物防治 4.1保护和利用当地主要的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控制使用杀虫谱广的农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及农药用量。 4.2提倡使用生物农药 5、农药防治 5.1加强茶树病虫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 5.2按防治指标防治。按制订的主要害虫防治指标,严格掌握防治适期施药,降低农药用量。提倡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 5.3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提倡侧位低容量喷雾。

茶园害虫生态调控的主要技术措施茶园害虫生态调控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强茶园自然调控能力

进行茶园害虫生态调控必须首先全面调查茶园的生态条件,包括气象、土壤、植被、动物等的基本情况,系统了解当地气候因素、土壤条件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对害虫发生的影响。一般来说,山区和半山区茶园自然条件较好,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素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对于这样的茶园要注意维持和保护生态平衡。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的丘陵和平地茶园,要采取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荫树,增加茶园周围的植被。部分茶园还应该退茶还林、调整作物布局,使茶园成为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增强自然调控能力。

二、保护茶园生物群落结构,维持茶园生态平衡

生态学原理提示,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推动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的第一个因素都表现了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进行茶园害虫的生态控制,必须全面调查茶园及周围环境中各种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明确主要种群的动态及群落间的相互联系。其中,尤其要掌握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与害虫发生的关系,茶园害虫、天敌亚群落的特征及消长规律,茶园土壤微生物亚群落、茶园杂草亚群落与茶园害虫发生的联系等。生物群落结构一般可用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数来分析。生物群落还涉及其稳定性与生产力、与茶叶生产紧密相关。一般来说,茶园这种特殊生态环境里,生物群落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也越大。因此在设计生态控制措施时,应以维持茶园生态系平衡为目标。

三、坚持以农业技术为基础,加强茶园栽培管理措施

茶园栽培管理既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又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害虫的作用,在设计和应用上既要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又要充分发挥其对害虫的调控作用。

1、合理种植,避免大面积单一栽培

众所周知,大规模的单一栽培,无疑会使群落结构及物种单纯化,容易诱发特定害虫的猖獗,茶叶生产的实践也说明了一点。凡是周围植被丰富、生态环境复杂的茶园,虫害流行和扩散的机率就大。如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等在大面积茶园中往往发生较多。因此,有机茶园最好向生态环境较复杂的山区和半山区发展,避免大面积单一种植,周围以保持较丰富的植被为宜。

2、重施基肥,适量追肥,配合使用叶面肥

秋冬季节,茶树处于休眠状态,茶园可进行翻耕施肥。基肥应以农家肥、沤肥、堆肥、枯饼等有机肥为主,适当补充磷钾肥。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茶园的产量予以确定,以补足因采叶而损耗的氮素量为标准,过多使用会造成氮素过量而有利吸汁性害虫的发生。

3、及时采摘,抑制芽叶害虫的发生

芽叶是茶叶采收的原料,营养物质高,害虫发生也严重。达到采摘标准,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明显地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细蛾、茶跗线螨、橙瘿蟥、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为害。经过采摘,可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早开园采摘。夏秋季节尽量少留叶采摘。秋季如果害虫多,可适当推迟封园。

4、适当中耕,合理除草

中耕可使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入土觅食。但一般以夏秋季浅翻1~2次为宜。对丽纹名象甲、角胸叶甲幼虫发生较多的茶园,也可在春茶开采前翻耕地一次。对于茶园恶性杂草可采取人工除草。至于一般杂草不必除草务净,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可调节茶园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四、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在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长期存在的。当然,并不是各种天敌都能够控制害虫在经济为害损失水平之下。但是充分发挥并利用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效能则是害虫生态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1、茶园天敌的类型

茶园天敌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寄生性、捕食性和病原性天敌三大类。

寄生性天敌主要指寄生性天敌昆虫。这类天敌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比较明显,一方面可以使那些潜在性害虫长期受到控制而不造成为害。如茶白青蛾幼虫期受到一种青蛾瘦姬蜂的为害,长期处于零星发生;茶硬胶键性害虫控制在发生为害造成经济损失之前。象茶尺蠖绒茧蜂对茶尺蠖种群的寄生率可达到70%,使幼虫在3龄前死亡。

捕食性天敌包括鸟类、蜘蛛、瓢虫、草蛉等,一般都是多食性的,对寄主害虫的选择范围广,其种群相对地比较稳定,因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远较寄生性天敌为大。在捕食性天敌中蜘蛛种群占80-90%,由于蜘蛛具有数量大、繁殖率高、种类多的特点,其对茶园害虫种群的控制更为显著。据研究报道,在一定的猎物范围内,每头蜘蛛可捕食害虫6-10头,其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可达60%以上,除蜘蛛外,捕食性螨对害虫的捕食作用也很大。

病原性天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黑刺粉虱真菌对黑刺粉虱的控制作用十分突出,经分离和繁殖,施用后其防效可达83-87%。圆孢虫疫霉对茶尺蠖具有较高感染力,自然致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茶园昆虫病毒资源较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从茶树害虫中分离出50种以上的病毒,一些主要害虫都受到病毒的自然制约。如1977年和1981年秋,茶尺蠖、油桐尺蠖在安徽、浙江等茶区先后两次受到病毒的流行而被控制。扁刺蛾常年于霉雨季节受扁刺蛾NPV的流行而大量罹病死亡。试验研究表明,利用病毒治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生物防治手段。目前我国已有病毒制剂生产。

2、生物防治的优点

①持久性 由于生物防治是利用知的物体,一经施入田间后,能逐步适应田间的生态条件,成为生态系中的一个成员。只要条件合适,它们就可以长期起作用,经久不衰。

②安全性 由于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来控制害虫,它与化学防治比较,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一般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现在提倡有机食品如水果、蔬菜、茶叶等,宜通过生物防治途径来实现。

③同步性 害虫天敌是伴随害虫的发生而发生,它的作用大小,随着环境条件而变化。环境条件对它发生有利,它们控制害虫的作用就大,反之则小。因此,要使天敌发挥作用,必须注意天敌的同步性,使在敌的发生时期与害虫一致。另外,天敌与害虫还要保持一定折比例,才能控制害虫的大发生和有利于天敌的生存繁殖。例如,扑食蚜虫的瓢虫,据研究表明,瓢蚜比保持1:280为宜,若瓢虫多,蚜虫少,当蚜虫被食光后,成虫可飞迁他处寻食,但幼虫多因食料少互相残杀而大量死亡。为了维持生态系统中的平衡,许多专家认为:可以人为的保留一部分害虫,以保证天敌与害虫的同步性。

④专一性 在生防中,应用一种天敌只能控制一种害虫或一类害虫,对其他害虫却无能为力。因此,应用生物防治茶树害虫时,须注意多种天敌的配合,以控制多种害虫;同时与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等协调配合起来,以发挥生物防治的威力。

3、生物防治的方法

①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茶园周围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龄茶园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少天敌的损伤。在生态环境较简单的茶园,可设置人工鸟巢,招引和保护大山雀、画眉、八哥等鸟类进园捕食害虫。

②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

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人工采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均有不少天敌寄生,宜分别放入寄生蜂保护器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羽化飞回茶园后,再集中处理。

③人工助迁天敌

在茶园中,害虫、天敌常伴随而生,特别是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昆虫更是如此。害虫大发生时,天敌种群数量也逐渐上升;随着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多,害虫数量减少时,则天敌因食料缺乏,常互相残杀,使天敌数量减少。因此可从天敌密度大的地块,成对地移放天敌到天敌少、寄主多有地块中去发挥其控制力,扩大繁殖。

④引进微生物治虫

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极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可从茶树害虫的病尸上分离苏云杆菌等各种病菌,再释放到茶园中去均能很好地造成再感染和流行。从全国各地引进的白僵菌、虫草菌、苏云杆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均能在茶园很好地建立种群和扩散。

⑤建立天敌昆虫的中间寄主和补充营养基地

部分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进行产卵繁殖。因此为了延长天敌昆虫的寿命和增加产卵量,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和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可以美化茶园环境。

五、强调新技术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应用,发展生物合理防治制剂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环境的日益重视,要求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呼声高涨,一些对人畜及生态环境相对安全的生物合理防治制剂相继被开发出来。目前,可作为有机茶园使用的苏云杆菌(Bt)制剂对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均有一定的防效。植物源农药如苦楝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等具有杀虫活性,对鳞翅目害虫和假眼小绿叶蝉等有一定的作用。利用病毒防治茶尺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白僵对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也提到了证实。

与此同时,用来诱杀和干扰昆虫正常行为的昆虫性信息素已成为害虫管理的重要手段。国外通过使用棉红铃虫性信息素防治棉红铃虫可达到100%干扰交配。棉田卵量减少50-70%,效果十分显著。茶园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已有多年,在日本已开始利用茶卷叶蛾的性外激素干扰和防治茶卷叶蛾;尽管目前国内应用不多,但在今后害虫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由于灯光诱杀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杀虫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选用了能避免天敌习性,但对植食性害虫有极强的诱杀力的光源、波长、波段。因而对天敌相对安全,而对害虫诱杀量大,种类多,杀虫谱广,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这项技术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茶园害虫生态调控应遵循的原则


害虫种群生态调控既服从自然规律,又服从社会经济规律,它要遵照下述几个原则:

1、要坚持高效性原则 营养物质循环,是一切自然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基础。有机茶园生态控制系统内要保证营养物质的最佳循环和系统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与机械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系统,如果没有活性,系统也就不存在。因此,保持活性状态在系统中的循环和发展,才能使该系统的功能持续繁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废物”(如修剪枝叶)的返回循环再生,合理地适当补充一定的营养物质(如N肥、P肥、K肥)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的最佳循环。这一原理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害虫管理时,在栽培管理中,应考虑系统的活性状态的发展,调控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使系统输出最大的能量,提高第一性生产的生态效率,以最小支出,收取最大的产值。

2、要坚持低耗原则 自然界中生态平衡,共生是不同的有机体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现象,共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的利用状态,使之表现出高效、和谐,并达到持续发展。生态亚系统内各组分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相辅相成,使各个有机体都大大地节约物质与能量,以获得最大的功能效益。为此,要求我们用价值流来支配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在经济原则的目标下,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光、温、热、水、能),因势利导地将系统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和条件转到可利用方面,为系统整体服务,变对伉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化害为利,因位制宜。

3、要坚持持续发展的原则 生态系统作为自组织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的稳生机制,其反馈作用总是大于正反馈作用,其演变的目的在于整体机能的完善,它要立足于未来的发展,而不光是眼前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对茶树生长发育,害虫与天敌的种群动态,土壤及土壤微生物的肥力与活力,以及茶树――土壤――害虫――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监测,运用调控的功能,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的负馈机制与自我调控能力,能使茶叶持续发展。

4、要坚持优化的原则 茶叶生产的目的在于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值要最小,而获得的产品值最大,要做到这一要求,我们在进行害虫管理时,来获得优化调控对策。

总的来说,害虫的生态调控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协调共生,和谐高效,相争相克,协同进化,自我协调,持续调控,有序发展等原则。

生态茶园必须建立在生态条件适宜区


茶树及配置在生态茶园中的其他作物,大多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其经济年龄均可达数十年。因此,在茶园建立时,必须认真做好规划设计,严格以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为依据,根据茶树生育规律及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的特点,妥善考虑决定。茶树为长寿常绿植物,一年种,多年收,有效生产期可持续四五十年之久,管理好可维持更长年限。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不断改善和满足它对外界条件的需要,能有效地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达到早期成园、高产优质的栽培目的,为此,建园时必须重视园地的选择。

我国植茶的生态条件适宜区域 生态茶园必须建立在生态条件适宜区。我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起对农作物的种植区划进行了研究,关于中国茶叶区划,于1979年6月在杭州组成了全国茶叶区划研究协作组,其任务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研究茶树的生态适应性,茶类适制性,划分适宜生产区域,并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和发展趋势,以及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研究提出合理生产布局和建立商品茶基地的依据,至1982年底,该协作组提出了全国和各省的茶叶区划意见,这为我们建立生态茶园的适宜地域提供了依据。据陈文怀等研究,根据茶树对气候生态条件的要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大约260万km2的地区是适合茶树经济栽培的。其中又可分为最适宜区和适宜区。

最适宜区:

南岭以南、元江、澜沧江中下游的丘陵或山地。行政区域包括滇西南、滇南、挂中南、广东、海南、闽南和台湾,适宜于乔木型大叶类茶树品种的种植。

适宜区:

长江以南,四川盆地周围以及雅鲁藏布江下游和察隅河流域的丘陵和山地。行政区域包括苏南、皖南、浙江、江西、湖南、闽东、闽西、闽北、鄂南、贵州、川中、川南、川东、藏东南等,适宜于小乔木、灌木型中、小叶类茶树品种的种植。

在适宜区域内,由于地形、地貌、植被、水文条件的差异,气候和土壤均不相同;即使在相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由于生产者的素质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生态茶园的成功与否。因此,对生态园地的选择,特别是生产绿色产品和有机(天然)产品,要严格进行环境的调查和检测。

茶树常见害虫及其生态调控


1、假眼小绿叶蝉 识别 该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成虫体长3-4毫米,全身黄绿至绿色。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若虫附近翅尚未形成外,体形与体色与成虫相似。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被害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为害严重时幼嫩芽叶呈枯焦状,无茶可采,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虫多栖息于茶丛层中,无趋光性,卵产于嫩梢组织中,若虫怕阳光直射,常栖息在嫩叶背面。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9-12代,以成虫越冬,翌的早春,成虫开始取食孕卵,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习性,尤其是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期可长达1个月之久,因此各虫态混杂和世代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全年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6月份和10月份。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调控要点 a、分批及时采茶或轻修剪能采除大量的卵,抑制其发展;b、喷施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c、叶蝉发生较大年份,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 2、茶毛虫 识别 成虫体长6-13毫米,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卵近圆形、集产。幼虫黄褐色,各节的背面与侧面有8个绒球毛瘤,上着生黄色毒毛、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有群集性,3龄前群集性强,常数十头至数百头挤集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表皮呈半透明黄绿色薄膜状。3龄后开始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叶片呈缺刻。幼虫老熟后爬至茶丛根际枯枝落下或浅土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发生规律 一般一年发生2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幼虫开始孵化,为害期分别在4-6月、7-9月之间。 调控要点 a、利用茶毛虫的群集性,结合田间操作摘除孵块和虫群;b、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年份,收集虫尸,喷施病毒;c、灯光诱杀成虫;d、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3、茶刺蛾 识别 成虫体长12-16毫米,茶褐色、趋光性强。卵散产于茶丛中、下部老叶背面的锯齿附近。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幼虫共6龄,低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表皮渐转为枯焦状半透明斑块,3龄后自叶尖向内取食叶片成平直缺刻,一般食去半叶左右即移至另一叶为害,虫口密度大时常将全叶食尽,每头幼虫可为害10张叶片。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一般每年的第2代发生较多。 调控要点 a、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人工捕捉;b、喷施球孢白僵菌;c、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5、茶橙瘿螨 识别 成螨体小,桂红色,呈胡萝卜形,卵球形,白色透明,幼虫螨体色浅体形与成螨相似,但腹部环纹不明显。成螨和若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 发生规律 一年约发生25代,以卵、幼若螨及成螨在叶背越冬。世代重叠严重。成螨常在叶正面活动,幼若螨几乎全栖息为害在叶背面。夏茶受害最重,秋茶其次。高湿多雨和高温干旱对其发生均不利。 调控要点 a、及时分批多次采茶,能一定程度抑制该虫的发展;b、喷施浏阳霉素;c、发生较多年份,秋季用石硫合剂封园。 6、茶黑刺粉虱 识别 该虫一生经过成虫一卵一幼虫一蛹四个发育阶段。成虫灰白色,栖息在茶丛中,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卵产于成叶和新叶的背面。卵经过一段时间后孵化为幼虫。幼虫是黑刺粉虱为害茶树的主要虫态。孵化的幼虫固定在叶背刺吸茶树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煤病,阻碍光合作用,影响茶树的发芽和树势。幼虫经过3龄后在原处化蛹。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3月化蛹,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于4月下旬开始发生。第1-4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下旬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发生,在茶丛中的虫口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调控要点 a、结合茶园管理进行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b、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或人工助迁罹病茶枝;c、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 7、茶尺蠖 识别 成虫体长9-12毫米,体翅灰白色,卵短椭圆形,堆积呈卵块,幼虫有5个龄期,蛹长椭圆形。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1-2龄期形成发生中心,3龄后分散取食,4龄后开始暴食,虫口密度大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食尽。 发生规律 一般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茶丛根际土中越冬,翌年3月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卵堆产,幼虫1-2龄多在叶面,3龄后怕光,常躲于茶丛荫蔽处,幼虫具吐丝下垂习性,老熟时入土化蛹。 调控要点 a、结合秋冬深耕,消灭虫蛹;b、灯光诱杀成虫;c、利用雌成虫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d、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e、在低龄幼虫时喷施Bt制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