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道:养颜

发布时间 : 2019-11-13
红茶可以养颜吗 黑茶老茶 黑茶散茶

红茶可以养颜吗。

桃花茶——干桃花(在干花店和出售香薰的商店均可买到)4克,冬瓜仁5克,白杨树皮3克。将这三样置于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10分钟后饮用,每日可反复冲泡3-4次。这种茶能祛除黑斑,白嫩肌肤。 红花茶——红花、檀香各5克,绿茶2克,红糖30克,沸水冲泡后,加盖闷5分钟即可饮用。每日一剂,会让你的皮肤变得干净透亮。 柠檬茶——将柠檬去皮后切成片(一定记得要去皮,因为柠檬皮汁会令黑色素沉淀),依个人口味添加冰糖,泡水饮用。常饮柠檬茶,会让你的肌肤回复光泽与弹性。 ·美肤茶 绿茶末适量,软骨素1克。先用沸水冲泡浓绿茶一杯,然后将软骨素与茶水调和。经常饮用可健美皮肤,使皮肤富有弹性。 ·护眉茶 隔夜茶适量,蜂蜜少许。在隔夜茶中加入少许蜂蜜调匀,洗洗眉面,可润眉。长期使用可使眉毛浓密,富有光泽。 ·灵芝茶 灵芝草10克,绿茶少许。将灵芝草切成薄片,用沸水冲泡,加绿茶饮用。既补中益气,又增强筋骨,能保持青春,白嫩肌肤。 ·葡萄茶 葡萄100克,白糖适量,绿茶5克。先将绿茶用沸水冲泡,葡萄与糖加冷水60毫升,与绿茶汁混饮,可抗衰老和保持青春活力。 ·珍珠茶 珍珠粉、茶叶各等份,用沸水冲泡茶叶,以茶汁送服珍珠粉。有润肤、葆青春、美容颜功效,适用于开始老化的皮肤。

精选阅读

花草茶之道


爱喝茶的人,对于花草茶泡起来浪漫优雅的外观,多半有特别的情感及充满绮丽的遐想,如果能在闲暇时泡上一壶,欣赏花叶及果实在热水中舒展开来的样子,又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享受。 如何挑选花草茶的材料? 首先,要选择茶叶完整、果实颗粒较大,带有一点光泽者。此外,可以用鼻子闻一闻,香味浓郁的材料泡起来味道自然较好,假如可以试喝的话,喝起来清爽甘甜的,也必是顶级的花草茶了。 如何保存花草茶的香味? 买回来的干燥花草茶材料,只要没有农药的污染及添加防腐剂,便容易发生潮湿并招来小虫子,所以花草茶拆封后,最好在三个月内冲泡完毕。平时存放时,应装在密封式塑胶袋或真空保存罐中,并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或冰箱底层的冷藏室存放,才能延长花草茶的原色及原味。 如何泡出好喝的花草茶? 一壶好看又好喝的花草茶,在茶叶分量、茶水的比例,以及冲泡的时间上,可是相当讲究的。  诀窍一:茶水的比例 花草茶有单一材料及混合材料的两种冲泡方式,在分量的拿捏上,单一的花茶材料,如用500CC的沸水来冲泡,应取分量为5~10克;混合式的花茶,则每一种材料各取2~3克,就可制造出一壶色彩缤纷的花草茶了! 诀窍二:味道的拿捏  一般来说,1人份的花茶材料约1小匙,可搭配2小匙的冰糖或蜂蜜,或是不含热量的甜菊叶来调味。调味时最好也浸泡2、3分钟,再用汤匙来搅拌均匀,味道较佳;如要泡分量较多时,以一整壶茶500CC来看,理想的茶叶和冰糖比例为3:2,平均的冲泡时间则不宜超过5分钟。 诀窍三:先冲后泡的方法 1、先冲后泡最基本的冲泡方式,是将花茶材料放入壶中,倒入热开水。  2、待花茶冲开,闷3至5分钟,待茶汁入味再添加其它调味料较好。

饮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 . 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