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到底好不好?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喝红茶到底对身体好不好 白茶好不好 红茶好不好

喝红茶到底对身体好不好。

不知不觉间,《左手咖啡右手茶》已做了一年,其间得到许多新老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每每想起,心存感激。秋月、季兰丫头等几位朋友直接支持了几篇稿子,没有任何要求。谢谢昆明信息港、啡言食语、未名咖啡推荐,凭借咖啡和茶的共同爱好,结识的一些年轻或不年轻的茶人、咖啡师,还包括一些单纯的“吃货”,相互交流学习分享,不亦乐乎,受益菲浅。

我仍然渴望认识理解茶与咖啡的文化,以及它所包含的一切,通过茶与咖啡的媒介,去理解这个社会与人,像追寻真理一样追寻一些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你们要认识真理,真理必让你们得自由。”

说了那么多冷水泡茶、冷萃咖啡,撺掇好多人DIY了,反馈确实不错,窃喜之际,有些心虚:按照中医理论,夏天不宜贪凉,最消暑降温的方法,还是热饮为宜。

潮湿的季节,暖暖的一碗老茶下肚,发一身轻汗,逼出体内的湿气,会感觉舒服通泰得多。所以时有朋友相邀:赶紧来,煮着老茶等你呢。

一把老铁壶,一只红泥炉,几位老朋友,几泡老普洱,时光倒流,心潮平复……

煮茶是中国饮茶源流之首。

唐之前,茶作饮用之后,一直都是将茶叶加入椒姜桂皮等佐料煮过饮用。

我对此存疑,疑惑唐之前四百多年时的东晋,杜育的《荈赋》中,描写茶汤有“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颜色,能不因为加入椒姜桂皮打折扣?

至陆羽倡导清饮,视添加佐料的茶汤为“沟渠之弃水”(虽然他仍要加入一小撮盐。茶圣也试过真正不加盐的“清饮”,然而尝过之后,觉得只是那些喜欢淡盐寡味的小众才会钟情)。

陆羽的煮茶法为当时各界顶礼膜拜,他的《茶经》详细记述了煮茶法的细节——包括风炉样式、茶具配备、茶叶选取、炙茶手法、碾茶方式、筛茶要求、候汤情景、投茶时机、击拂要领、分茶规定、饮茶人数,甚至还包括环境设计、挂画位置等等。

这么讲究的煮茶法,为什么会为宋人抛弃?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宋朝举国上下崇尚茶芽细嫩的“龙团凤饼”,更适于低温点泡;

二是宋朝社会发展程度更高,文人社会,文人们的审美取向已成为时尚,生活臻于精细,点茶法除对茶味的追求之外,还有对茶器茶具精致纤巧的追求。

明清以来的瀹泡法,是茶叶最基本最便捷的制作方式,最能喝到茶的本味,长期以来,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接受,流传至今已成了日用而不知的生活习俗。

目前,茶界还发展出各种茶叶深加工创新产品:速溶茶、茶可乐等层出不穷,但有一部分复古的人,却想着老祖宗的煮茶、点茶,穿唐装、生炉子,煮茶吃。

煮茶究竟好不好?我们要不要都来煮茶?

普洱老茶和一些乌龙茶、老白茶需要较高水温来冲泡,所以好多人都喜欢用铁壶烧水,铁壶壁厚,有利于保温。有人茶泡至将尽,将叶底投入铁壶烹煮,有人干脆直接一开始就煮上,要的是茶汤的甜稠、厚滑。对普洱老茶,煮茶常常能欣赏到它的参香、樟香及枣香等。

但是,从健康饮茶的角度看,煮茶有一些弊端:

一些重金属及杂质,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进入茶叶,比如从土壤中吸收,从农药化肥、大气沉降、加工时引入。其中从土壤中吸收的进入茶叶内部,其余的留在茶叶表面。

有科学研究表明,洗茶过程中,茶叶表面的重金属会洗掉大部分,在冲泡过程中逐渐递减。但是,茶叶内部的重金属却会在一段时间后才浸出。

据2013年第六期《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刊载,针对老茶叶(普洱茶选择鲜叶相对其它茶粗老)的研究表明:

老茶叶泡10分钟时,铅的浸出率为10%和15%,之后浸出量很少,但超过40分钟时,又会有所增高。

其它如锰、铬、钴、镍、镉、铝等,虽浸出时间、比例不同,但均呈同样的变化趋势。

另外还有一篇来自2015年《福建农业学报》的

cy316.com扩展阅读

儿童饮茶到底好不好?


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让不少人表现出对茶的情有独钟。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很少见到儿童饮茶,一来孩子可能不喜欢茶的苦涩味,但较“严重”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茶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利孩子的生长发育,会伤儿童脾胃。其实,这些认识是片面的。

01.科学依据

《人民日报》曾报道,儿童喝适量的清茶是有益的。《喝茶的智慧》中赵英立老师也说,“年龄大小与饮茶的关系很大,首先儿童和老年人可以喝茶,但不适宜大量饮茶。大家都知道喝茶会引起少量的钙流失,这对需要补钙的儿童和老人会有不良的影响。”

“其实饮茶引起的钙流失很少,通过其它食品,比如牛奶、豆制品、钙片等,完全可以补回来。茶中含有很多对老人和儿童有益的成份,如多种维生素,所以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关键是要适量饮茶,依时选茶。”

02.喝茶的益处

1.补充营养

茶叶中含有: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无机矿物质元素及蛋白质、氨基酸、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有机化合物,能够提供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部分营养。

2.增进食欲

由于儿童自控能力差,容易产生厌食、偏食、挑食、不肯吃饭,饭量小等不良饮食习惯。儿童饮茶,可以消食去腻,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3.防止肥胖

据有关调查,我国大城市学龄儿童中五分之一以上有不同程度的营养过剩,出现了不少小胖墩和高血压、高血脂儿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适量饮茶,可以去腻减肥,轻身健体,防治心血管病。

4.排除毒素

现代生活中,电视机、电脑、微波炉、手机等电子辐射源及城市的环境污染,都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类化合物、脂多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综合作用,可防辐射。同时龙脑茶本身能够清除呼吸系统的有害物质,预防雾霾,从小保护儿童的呼吸系统。

5.预防疾病

茶叶含氟量较高,加上茶多酚类化合物的杀菌作用及茶叶中的皂甙的表活性作用,共同形成了茶叶的防龋作用。另外,饮茶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不足,防止牙龈出血;茶叶中的胡萝卜素可代谢合成视紫质以保护儿童视力;茶叶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避免儿童大便干结,造成肛裂。

6.预防龋齿

饮茶儿童较少发生龋齿,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抗酸防腐物质———氟。茶叶中氟含量比其它植物高,绿茶含氟量比红茶多,老茶含氟量又比嫩茶多。茶叶在冲泡时,大约有2/3的氟溶入茶中。氟是一种化学元素,具有预防龋齿的功效。

茶叶放冰箱到底好不好?


平时爱喝茶的朋友,家里都会备有很多茶叶。

一些朋友就会把茶叶放在冰箱里储存,甚至会专门买个小冰箱用来储存茶叶。

其实,这是个误区,茶叶是否放冰箱,也要区别对待。以下为大家细说一下:冰箱保存茶叶的一些常识。

01.适合放在冰箱储存的茶叶

绿茶和清香型乌龙茶。

六大茶类中,绿茶最容易变质,保存时候需要额外注意。

可以将茶叶装进茶叶罐里封口,用密封袋套好放入冰箱内。

还有清香型铁观音以及凤凰单丛茶中的抽湿茶,都可以放进冰箱储存。

02.不适合放在冰箱储存的茶叶

黑茶、普洱茶、传统工艺乌龙茶、陈年老茶和白茶。

普洱茶、白茶和黑茶,讲究的是后期陈化所体现出来的饮用价值。

将这类茶放在冰箱里,除了以上所说的受潮问题,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下,茶叶当中生物酶的活动也会下降,从而影响茶叶转化的效率。

而传统工艺的乌龙茶,像武夷岩茶、凤凰单丛、焙火铁观音,在经过焙火之后,茶品的稳定性已经很好了,也不需要放到冰箱中存放。

茉莉花茶由于自身香气原因,如果放在冰箱里会使它的香气逐渐变得淡薄。

但这里有一个特例,就是碧潭飘雪。

碧潭飘雪在制作工艺的后期又加入了茉莉花,将它适当的放在冰箱里,有利于鲜花的香气得到保存,但长期存放香气也会有所散失。

03.视情况而定放在冰箱储存的茶叶

有研究表明,温度对红碎茶贮藏品质影响很大。茶叶在较低温度(0-5℃)条件下贮藏一年,品质成分变化较小,水分也只增加2.11%。

而常温处理的茶叶,经过一年贮藏,茶黄素含量减少幅度竟高出低温处理的18倍之多,而茶褐素的增幅却高出2.76倍。

这就使得低温贮藏的茶叶依然保持鲜爽、浓醇,而常温保存的茶汤色变褐,香味变钝。

红茶由于是全发酵茶,多数情况下常温保存是允许的,对茶叶的品质影响不大。

一些品质较高、原料较细嫩的红茶(例如金骏眉),通常茶黄素含量也较高。

在密封的情况下,是可以在冰箱低温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这样有利于减慢红茶的褐变速度。

04.冰箱储存茶叶的注意事项

家庭中,如果不是专门用来存茶的冰箱,一般都会放一些其他食物。

而茶叶又是极其容易吸味的,所以在储存的时候,一定要把茶叶密封好。

如果是散茶的情况,建议把茶叶先装进干净、无味的密封袋中,再放入冰箱存放。

如果是非散茶,建议先检查下茶叶包装的密封性是否良好,再套一个干净的密封袋,这样就能避免茶叶与其他东西的味道混在一起了。

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茶叶储存方法么?

喝茶到底对牙齿好不好?


喝茶对身体有益相信是很多人的共识。确实,茶叶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与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防治心肌梗塞、提神、消除疲劳、抗菌、促进新陈代谢等等作用。

然而,尽管喝茶有益,但是有些人在喝茶时仍会存在顾虑。其中喝茶对牙齿的影响就是很多人关心的。有人说,以茶漱口可以去污杀菌,也有人说经常喝茶会喝出牙渍。那么喝茶对牙齿到底好不好呢?

一、喝茶

1、对牙齿好?

要论喝茶对牙齿的影响,就不能不从茶叶的成分谈起。经过多种实验证明,茶叶对我们的牙齿,确实是存在许多强护作用的。

2、预防龋齿

茶叶对牙齿的养护作用首先就是表现在对龋齿的预防上。我国学者高全富等(1978年)也曾对8~9岁儿童进行过试验,令其每晨用茶水漱口一次。两学期后,儿童的龋齿率减少了70%〔1〕。另有实验显示,当受试者用红茶每隔3分钟漱口5次,每次30秒,牙斑细菌就停止生长和制造酸性物质〔2〕。

茶叶之所以能防龋,主要归功于其含有的氟和儿茶盼等物质。当茶内的氟与牙表面接触时,氟可涂敷或沉积在牙齿上,从而促进牙齿的再矿化,强化牙齿结构。而儿茶盼等物质则可抑制口腔,内变形链球菌(即致龋菌)的增殖,从而降低龋齿发生的几率。

2、清新口气与预防口腔溃疡

现代研究指出,茶水含有的碱性物质具有除污解腥、消腻之功效。目前许多欧美国家已将饭后饮茶,作为解决由于饮食肉类较多而引起口臭的措施之一。

此外,茶叶中还含有能够收敛、止血、杀菌、中和碱性食物的成分。我国口腔医务工作者曾从红茶中提取出茶色素,这种茶色素能加速口腔溃疡面的愈合,也对预防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一定效果。

此外,茶叶对牙齿遇冷、热、酸、甜等而感觉酸痛的过敏症,也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3〕。

3、减少致癌物质

茶叶中含有一种叫做鞣酸成分,而鞣酸中又含有一种活性成分。经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活性成分有抗癌的作用。因此常用茶水漱口,还有利于对抗日腔内可能存在的致癌物质。

二、喝茶,有害牙齿?

虽然诸多实验证明,茶叶中确实含有很多有益于强健牙齿的成分,但是也有人会质疑,喝茶也是导致牙渍出现的根源。

其实不正确的饮茶方式,尤其是饮浓茶,确实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牙齿变黄变黑,这就是所谓的茶渍,又叫茶垢。

喝茶与吸烟一样都能使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染色,形成茶渍,特别是在不易清洁的隐蔽部位,如牙齿的舌腭侧面。茶渍牙是外源性色素牙中的一种,而错误的饮茶方式,正是导致茶渍牙出现的主要原因〔4〕。

此外,我们的每一颗牙齿表面都覆盖一层牙釉质(珐琅质)。虽然牙釉质非常坚硬,但是茶水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皂素、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虽然药用价值很高,但其茶酸性也较强,长期饮用很容易腐蚀牙釉质。

不过,虽然喝茶有可能会导致牙渍出现以及腐蚀牙釉质。但只要刷牙到位,这种情况也是可以减轻或杜绝的。正确的刷牙应是竖刷法,每天至少两次,并且每次不少于3分钟。尤其是晚上睡前认真刷牙后,就不要再喝茶和食用其它食物了。

总体来看,喝茶对牙齿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我们完全不用因为担心会出现牙渍,而对喝茶避而远之。只要饮用茶后仔细清洁牙齿,经常喝茶一样能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美牙!

茶叶上的茸毛到底好不好?


为什么茶叶上会有很多茸毛?茸毛是好还是坏?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吧。

碧螺春

其实这些茸毛是来源于茶树嫩芽的上面,我们也称之为茶毫。

茶毫主要长在幼嫩芽叶的下表皮,内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碱等品质成分, 对干茶风味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因此幼嫩芽叶茸毛多,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

茶毫不仅是茶树品种特性的表现,而且对茶叶的外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能增进茶汤品质。

君山银针

茶毫多的芽叶,是茶叶幼嫩和优质的标志,成茶毫的多少及隐显亦是评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茶毫溶于茶汤中,因茸毛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其它有效成分,也从而增进了茶汤香气和滋味。有一定的茶毫,茶汤也会比较鲜爽。

比如高档名优茶( 如碧螺春、君山银针等) 的茶汤滋味醇厚,香气清高,除茶鲜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外,茸毛多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黄山毛峰

当然,茶毫太多的茶,冲泡出来的茶汤也会有一些浑浊,这常常会让大家误以为这样的茶叶不好。要如何辨别呢?

一般来说,茶毫多的茶,前两三泡会稍显浑浊,之后茶汤就会变清澈了。而茶质不好的茶,茶汤则会一直很浑浊。这样冲泡两三泡,就可以区分开两者了。

饭后喝茶的习惯到底好不好


中国喝茶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而在我们现在生活中许多人都是在饭后喝茶,但是饭后喝茶的习惯到底好不好呢?

不建议饭后立即喝茶

刚吃完饭就喝茶,尤其是喝浓茶的话,大量的水进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冲淡了胃液,会影响胃对食物的消化。而且,茶叶中所含的大量单宁酸与没有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会合成一种不易消化凝固物,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还有,茶叶中的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会使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导致大便干燥;再者茶叶容易妨碍机体吸收铁元素,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引起缺铁性贫血,日后埋下贫血的隐患。

饭后多久喝茶比较合适

饭后要喝茶的话最好过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后,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时间约为半个小时,甚至更长,茶水含碱较多,长期饭后喝浓茶,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营养障碍和贫血的不良后果,而且茶叶中的鞣酸进入肠胃道,抑制了肠液和胃液分泌,影响消化功能。

饭后喝茶宜喝淡茶

饭后喝茶妨碍消化,刺激肠胃,还会妨碍铁的吸收,这是根据喝的数量多少而言,饭后要喝茶的话,不妨喝点淡茶水,淡茶水中含的茶碱和咖啡因没有那么浓,适量的喝一点,只要不会感觉到胃里不舒服即可。但如果是肠胃有疾患的人群就不建议喝茶了。

饭后喝什么茶比较好

1、绿茶

绿茶中中含有能刺激中枢神经的咖啡碱,有助于提神醒脑;所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果胶,维生素和唾液起化学反应,有助于滋润口腔,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绿茶最好在吃过饭一小时再喝。

2、红茶

晚饭后喝茶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属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高,刺激性强,太晚喝茶容易引起失眠;红茶性温,属全发酵茶,刺激性弱,晚上喝的话对身体健康影响没那么大。

边吃饭边喝茶,到底好不好?


我们可能一直有个疑问,一方面传统的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边吃饭边喝茶不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蒙古族和藏族等以肉食为主的民族,不仅边大量吃肉、喝牛奶,同时还喝大量的茶。

他们不仅身体没有病,还可以称为世界上最健壮的民族之一。其实,这一现象和生活习惯对我们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启发。因为,我们吃肉多,吃高能量的食物多,运动少,吃蔬菜少,喝甜饮料多,喝茶少,所以导致代谢性疾病大量增加。

是否可以边吃饭边喝茶?对这个问题传统的主流观点是认为边吃饭边喝茶不利于身体健康。事实果真如此吗?接下来,我们看一场正反双方的辩论吧:

正方:一边吃饭一边喝茶对身体不好。

第一,一边吃饭一边喝茶会把胃酸冲淡,这样的话会影响消化,会造成消化不良;

第二,茶叶中尤其是浓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对铁的吸收起到了抑制作用,长期如此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第三,一边吃饭一边喝茶时,因为大量的饮水,是事物咀嚼不够就匆匆下咽,这样的话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因此,一边吃饭一边喝茶对身体是不好的。

反方:一边吃饭一边喝茶,身体照样健康如常。

事实上,一边吃饭一边喝茶的人依然很多很多,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放心地边吃饭边喝茶吧朋友,只要掌握茶艺基础知识,一定能使生活更有品味,一定能吃喝出健康,吃喝出好心情。

时代在发展,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常常觉得“今是而昨非”,这就是进步!

一切都要不唯书、不唯上、更不为权威之言所惑,要对照活生生的现实去判断是非。牧区群众、茶区群众、英国等嗜茶国家的群众都习惯边吃东西边喝茶,如果自身器官没毛病有人喝坏了身体吗?香港群众更是嗜茶好茶,一早起来便是“一盅两件”,到餐厅吃饭,都是点一壶茶和几样茶点边吃边喝,结果去年香港的人均寿命男性81.2岁,女性87.3岁,超过了日本,居于世界第一。

结合茶人“林治老师”,看看林老给出的一些建议:

认为一边吃饭一边喝茶对身体不好的意见者,第一个理由是其理论根据是茶中含有草酸,草酸别称乙二酸,化学式H2C2O4,它能和食物中的钙结合生成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长期会造成骨质疏松,还容易导致结石症。这种理论把实验室的试管化学等同于生命化学,并且忽视了量的计算,所以根本经不起深入剖析,更经不起实践检验。

首先,在各种植物中普遍含有草酸特别是绿色蔬菜、甘薯、芋头等,其中菠菜、苋菜、芹菜等草酸的含量是茶的多倍,我们喝茶一杯投茶三克左右,而吃蔬菜一餐通常要吃数百克,如果不可以边吃饭边喝茶,那么能不能边吃饭边吃菜?

其二、牧区的牧民、茶区的茶农,林治老师说,采访过的许多百岁老人都有边吃饭边喝茶茶的习惯,例如116岁央视直播无人扶着能健步登上长城的刘彩容老太、110岁下地锄棉花的新疆于田县老大爷艾买提……都习惯边吃边喝茶,他们怎么没有骨质疏松?这些现象说明,有的物质含量并没有达到危害身体健康的地步,只要注意正确的饮用方法,不用太担心。

认为一边吃饭一边喝茶对身体不好的意见者,第二个理由是认为茶中的茶多酚会和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结合影响消化吸收。确实如此,大量的小白鼠实验也表明这个说法正确。实验时两组小白鼠喂同样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饲料,一组的饲料中掺入茶粉,对照组不掺茶粉。饲养一段时间后不掺茶粉小白鼠身材滚圆肥胖并普遍患有脂肪肝,而掺了茶粉的小白鼠体重较轻,肝脏正常。做糞便化验发现喂茶的这一组小白鼠食入的脂肪和蛋白质有一部分与茶多酚结合没有被吸收,而是随粪便排出了体外。

这种现象如果在食物不足时,由于降低了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率自然会造成营养不良而影响健康,但是,对目前营养过剩特别是脂肪、蛋白质、糖类摄食量过剩的成功人士而言善莫大焉。边吃饭边喝茶既饱了口福,也有效降低了过量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这样可以避免体重激增,预防脂肪肝和“三高”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养生的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在目前大部分人营养过剩的情况下(请注意,是脂肪、糖类物质、蛋白质过剩,但是总体上营养尚不平衡),以营养不良时代的理论谈“边吃饭边喝茶”有些落伍了。

另外,茶与餐的巧妙配合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能提升餐饮的品味和质量。例如吃罢海鲜后啜两口高山乌龙茶,可祛腥味并激活舌面的味蕾,吃下一道菜一定更可口。吃重口味的肉类宜品武夷岩茶,吃肥腻菜的宜喝热的熟普洱茶或黑茶,患有“三高”的人宜边吃边喝金花茯砖茶……总之美好的生活靠自己打破束缚思想的我执和法执去创造。

写在后面

边吃饭边喝茶,这个话题我们也没有完全找到答案。

对于每一位爱喝茶、无茶不欢的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综合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还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来看,譬如有些情况下,本身是不宜多喝茶的:

胃溃疡的人群,浓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影响愈合。同时,服药期间喝浓茶会降低胃药的疗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孕妇人群,尤其是不宜喝浓茶,避免茶中的咖啡碱等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可以少饮或不饮茶;

肝脏病人群,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发烧生病人群,一边吃药一边喝茶,也会降低药效。

等等……

终究,喝茶不仅让人学会懂得:拿起和放下;在喝茶的交流中学会懂得:知道和知足;在喝茶的过程中,也会渐渐明白: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时候不该喝。

带“涩”感的茶,到底好不好?


很多人喝茶,仅凭一口,就妄下定论。入口苦涩,他就觉得这不是好茶,这是冤枉了茶的“苦涩”。也有人会说,不苦不涩不是茶?

其实茶之苦涩是原味,只是工艺不同,加工到位的茶,可能被其他滋味所代替,或者叫忽略比较准确。茶的苦涩味只不过是茶的一种本味,从来都存在,但从来都不是唯一或者一直存在。

带有“苦涩味”的茶,不一定是不好的茶,往往还是好茶,这是因为茶叶苦涩味的浓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所决定。

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

茶汤的苦味常常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

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

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

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正常情况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叶的茶品,其苦涩味比采制一芽三、四叶的厚重得多。所以,带有“苦涩味”的普洱茶往往是高嫩度、高级别的茶品。这亦是中低档茶滋味比较淡薄的原因。

就普洱茶而言,凡茶品嫩度高、陈香显露、苦涩味低淡的,必是陈年老茶,是茶叶长期存放后,苦涩味物质大量降解、转化消失使滋味变得醇和的结果。

当然,也有其他原因造成茶的苦,采摘病虫危害严重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苦涩味往往比正常芽叶重,甚至出现“恶苦”、“腥臭”。这样的苦和茶本身有的那种苦味,是完全可区分的。同样,无论茶质优劣,涩的存在是茶叶“与生俱来”的。

茶之涩主要是由茶多酚类(主要是儿茶素、酚酸、缩酚酸等物质)、醛、铁等物质对人的味觉作用的结果。尽管人们总是把苦与涩相提并论,但涩与苦仍然分属于不同味觉。

涩是一种给人感受甚强却难以言表的东西,在味觉世界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它不是“麻”却略有“麻”意,并非苦而与苦相近,涩味像吃青柿子一样,与滑润呈相反状态,具有收敛作用。

涩,在茶的诸味中常常处于不受待见的地位,甚至不及苦。苦尚可清火解毒,有所谓“良药苦口”之说。而涩则令人难以下咽,味何以堪?所以茶人们制作茶品时,往往为祛除涩味而竭尽努力。

在茶叶制作中的“杀青”环节,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会造成茶叶具有较重的“青涩味”。普洱茶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陈化,经过氧化聚合过程,茶汤的涩味可能大大降低。

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坏茶,但苦涩化得快的茶一定是好茶。苦涩其实可以说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苦涩化得快,证明制茶工艺好,是好茶。

所以,你可千万别冤枉了茶的苦涩,反而要懂得鉴赏与分辨它,这样才不会错过了那些好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