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因缘:花的心思,只有茶最懂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只有杆的茶 黑茶花卷茶 黑茶的花

只有杆的茶。

茶,脱俗尘世;花,优雅悦目。茶有茶言,花有花语。当茶、花相遇时,花的心思,只有茶最懂。

自古花与茶便难舍,四时的茶,四季的花,氤氲的茶气,若隐的花香,袅袅交织在一起,如岁月,似浮生。

茶艺衍生出茶艺插花,茶艺与插花,好似一对孪生姐妹。

花,是大自然的笑脸;

茶,是大自然的信笺。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细品轻拨,闲弄的杯盏,浅逸出醉人的芳香。“茶鼎夜烹千古月,花魂晨动九天风”。

那时的月,似有似无的风,都让这一份茶与花的因缘变得不可言语。“花引茶香,相得益彰”,这浅浅一杯的茶,因由花的融入变得妙不可言。

这一份茶与花的念想,谁人可知。

不同的花,有着不同的花语,不同花语又传递出不同的意境。

有茶、有花,居陋室茅屋,房前屋后四季花开,更有兰花、菊花这样高洁之花,点缀简单的生活,丰盈精神世界。

有兰,有菊,有茶,有雅兴。这样的人生有“自觉常年心自宁”的宁静与淡泊和儒家思想、茶道精神,都是相通的。

一个茶室,一座茶台,甚至只是一张摆放着简单茶器的桌子,如果加上一件和茶道相契合的插花,都会让饮茶变得更加雅致。

每一种茶,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历史与传承,更有着不同的泡法,不同的精神演绎。

每一个不同主题的空间、不同主题的茶席,与之呼应的插花选择便各有不同。

追本溯源,“茶花”形成于明代弘治、万历年间(1488年-1595年),茶花之旨,趣在比美茶趣,重视品位,“纯真”的“情”是茶花的精神,“清远”的“趣”是茶花艺术的特质。茶花的插作及摆饰,在古代以斋房室内行之。

明袁宏道在《瓶史》一书中谈到花与茶的关系说:“茗赏者上也”,主张烹茶插花、插花品茗,花茶交映,相得益彰,更能提升花艺的品位。

从品赏的态度而言,如《岩栖幽事》里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品赏茶花亦然,宜雅静、忌人多。

独立一人玩味,与花谈心,最易深入领略器上花草的甘苦情状与花草的意向神态;

二人谈赏品论茶花,最宜领略花木常态之美与插作结构及插作心得之趣;

三人赏玩茶花,将各领花味风情之余,互表花间妙趣与玩赏心得,足可体会茶花插作的个中况味;

至于人多嘈杂,众目睽睽下,对小巧可怜的茶花而言,实有无法消受之感,既无趣味可言,更难领略茶花的真义。

寻一处静谧舒适之地,泡上淡茶一壶,与花相伴,细细品,慢慢饮,看世间人生百态,觅得内心的宁静。

Cy316.com延伸阅读

懂茶的,怕只有水了


茶在未遇见水之前,它是干瘪的树叶标本。

水让它重生,让它有有了第二次生命。

喝茶,是简单的事;

喝茶,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回归简单。

想品尝古人茶碗里的味道,并不需要搭乘时光穿梭机。

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古老的茶依然存活着,优雅、朴素,

那是让现代人陌生的,缓慢而温暖的时光。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

打开精致的茶盒,金色的纸托上,三粒茶珠小小的圆润。

轻轻展开棉纸,条索清晰,银毫隐约,闪着淡淡的光泽。

炉上的水,是深山里的山泉,密封在桶里半年之久,清澈如初。

常说流水不腐。她容身方寸,稳稳地静默,却无半点改变。

我十分讶异她的表现,这或许源于她本质的纯净才能得以恒久。

讲究煮茶的水,源于那本红楼梦。

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出世的妙玉,搜集梅花上的静雪,

存储五年,依旧冰清。

是何等样的茶才有幸与之相融,成就一段芬芳?

由是,连带着宝琴折红梅的图画也深深地烙在脑海中。

每待冬来,飞雪妆江南,一片银装素裹时,

遥想那小园梅林中的女儿们,将一瓣瓣梅红之上的晶莹,收拢在掌心,

看她融成泪滴,成为这茶的最好知己。

水成鱼眼,收回思绪,温杯洗茶。

看茶珠得以水的滋润,渐渐柔软舒展,轻轻舞动。

浅浅的橙色晕染着一壶碧泉,渐成明黄。

我看着她们优雅的曼妙,想着人事的际遇,就像这茶与水一样,是一段缘分。

水不经茶,终是浅白。

茶不遇水,也枉受蚀骨的炙炼。

可是,不管如何,他们终有一逢,也算是不解之缘吧。

但愿,“金风玉露一相逢”时,

水得茶之馨香,茶得水之滋养,演绎出彼此最美好的绝唱。

选一只洁白通透的瓷碗,徐徐注入澄澈的茶汤,端起至鼻端,

一股清凉的香气冲开鼻窍,直抵灵台。

一千多年来,东方人在一碗茶汤中,

感悟生命的真谛,唐朝人煎茶,宋朝人创造了点注的喝法,

明朝人一改吃茶的传统,品味到茶叶泡水的清香,熏陶着本民族的心灵。

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茶艺茶道如何传承,不论是生普的苦香,还是熟普的醇厚;

亦或是绿茶的清淡,花茶的芬芳,红茶的馥郁,

其实全凭一口水的浸润与释放,茶与水有着不能言语的联系。

其实,我不懂茶;懂茶的,怕只有水了。

茶树之花(茶花)简介


1.茶树花简介

茶树的花为两性花,由花芽发育而成,属于异花受粉的植物,它的花是虫媒花。花芽于每年的6月中旬形成,10-11月为盛花期,花一般为白色,少数为淡黄色和粉红色。花冠5-9片,发育不一致,分两层排列。

茶花授精发育后,直到第2年霜降前后,果实方才成熟,所以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时间约一年零三、四个月。在一个年周期里,每年从5-11月,人们可以在同一株茶树上,既能看到当年的花和蕾,又能见到上年的果实和种子,这就是茶树“带子怀胎”现象,是茶树的重要特征之一。

茶树开花的早迟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小叶种开花早,大叶种开花迟;当年冷空气来临早,开花也提早;另外,短日照亦能促进茶树提早开花。

可能有些人这时候会有疑问,为什么早春时节也能看到茶树开花?其实也有少数花芽在早春开花,这是由于某些花芽形成期较迟,遇冬季低温,花芽呈休眠状态,待春季气温上升,就恢复生育活动,继续开花,但是,这种花发育不健全,很快就会脱落。

2.山茶花简介

值得注意的是山茶花与茶树花虽同属山茶科,并非同一种。

山茶花(学名:Camelliajaponica),山茶科植物,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等别名,又被分为华东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山茶花原产我国西南,分布在重庆、四川、云南、广东等南方各省。

山茶花可分单瓣类、复瓣类、重瓣类。单瓣类花瓣1~2轮,5~7片,基部连生,多呈筒状,结实。复瓣类花瓣3~5轮,20片左右,多者近50片。重瓣类,大部雄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片以上。

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50以上,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墨色均有,十分鲜艳。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成熟后,果实开裂,种子自行脱落。

有时候,只有茶懂人心


以前,有位地理老师常和我们说:“我们总喜欢祝愿别人一帆风顺。其实,我们知道,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是的,人生那么长,不如意的事占了一大半。许多时候,当我们心情低落、十分失意时,陪伴着我们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杯茶,一杯最懂我们心思的茶。

当我们彻夜难眠毫无睡意,却众人皆睡、环境寂寥孤清时,没有知己与你把酒言欢,也没有深交和你举杯邀明月。这时候,别忘了,我们还有茶。我们可以戳少量茶叶,烧一壶开水,半夜提壶温杯,沏茶冲泡。细啜一口清茶,与茶相伴,任时光滴答流去,毫不吝惜。

在我们遇见无法排解的烦心事儿,把一切烦恼往脑袋猛塞,让自己沉默寡言默不作声时,我们总想找人吐槽,但是翻开手机却不知道该找什么人。这时候,别忘了,我们还有茶。泡一壶清茶,茶叶能够安静地倾听你的诉说,所有的烦恼烟消云散,心情随着茶香由阴转晴,开朗许多。

在我们觉得百无聊赖、好友又无法抽身陪伴之时,不安分的我们总在不大的房子中进进出出,或取出书本想要阅读,或打开电视想看节目,却都无法入心。这时候,别忘了,我们还有茶。起身,烧水,取出玻璃茶具,倒水沏茶,透过玻璃杯,赏茶叶优美的舞姿。

有时候,只有茶最懂人心。只要我们想起茶叶,泡上一壶,茶都会默默地从我们的神态读懂我们的内心,它静静地听着我们的喃喃自语,感受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我不懂茶!懂茶的,怕只有水了!


茶在未遇见水之前,它是干瘪的树叶标本。

水让它重生,让它有有了第二次生命。

喝茶,是简单的事;喝茶,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回归简单。想品尝古人茶碗里的味道,并不需要搭乘时光穿梭机。

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古老的茶依然存活着,优雅、朴素,那是让现代人陌生的,缓慢而温暖的时光。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

打开精致的茶盒,金色的纸托上,三粒茶珠小小的圆润。轻轻展开棉纸,条索清晰,银毫隐约,闪着淡淡的光泽。

炉上的水,是深山里的山泉,密封在桶里半年之久,清澈如初。

常说流水不腐。她容身方寸,稳稳地静默,却无半点改变。

我十分讶异她的表现,这或许源于她本质的纯净才能得以恒久。

讲究煮茶的水,源于那本红楼梦。

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出世的妙玉,搜集梅花上的静雪,存储五年,依旧冰清。是何等样的茶才有幸与之相融,成就一段芬芳?

由是,连带着宝琴折红梅的图画也深深地烙在脑海中。每待冬来,飞雪妆江南,一片银装素裹时,遥想那小园梅林中的女儿们,将一瓣瓣梅红之上的晶莹,收拢在掌心,看她融成泪滴,成为这茶的最好知己。

水成鱼眼,收回思绪,温杯洗茶。看茶珠得以水的滋润,渐渐柔软舒展,轻轻舞动。浅浅的橙色晕染着一壶碧泉,渐成明黄。

我看着她们优雅的曼妙,想着人事的际遇,就像这茶与水一样,是一段缘分。

水不经茶,终是浅白。茶不遇水,也枉受蚀骨的炙炼。可是,不管如何,他们终有一逢,也算是不解之缘吧。

但愿,“金风玉露一相逢”时,水得茶之馨香,茶得水之滋养,演绎出彼此最美好的绝唱。选一只洁白通透的瓷碗,徐徐注入澄澈的茶汤,端起至鼻端,一股清凉的香气冲开鼻窍,直抵灵台。

一千多年来,东方人在一碗茶汤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唐朝人煎茶,宋朝人创造了点注的喝法,明朝人一改吃茶的传统,品味到茶叶泡水的清香,熏陶着本民族的心灵。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茶艺茶道如何传承,不论是生普的苦香,还是熟普的醇厚;亦或是绿茶的清淡,花茶的芬芳,红茶的馥郁,其实全凭一口水的浸润与释放,茶与水有着不能言语的联系。

其实,我不懂茶;懂茶的,怕只有水了


茶在未遇见水之前,它是干瘪的树叶标本。

水让它重生,让它有有了第二次生命。

喝茶,是简单的事;喝茶,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回归简单。想品尝古人茶碗里的味道,并不需要搭乘时光穿梭机。

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古老的茶依然存活着,优雅、朴素,那是让现代人陌生的,缓慢而温暖的时光。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

打开精致的茶盒,金色的纸托上,三粒茶珠小小的圆润。轻轻展开棉纸,条索清晰,银毫隐约,闪着淡淡的光泽。

炉上的水,是深山里的山泉,密封在桶里半年之久,清澈如初。

常说流水不腐。她容身方寸,稳稳地静默,却无半点改变。

我十分讶异她的表现,这或许源于她本质的纯净才能得以恒久。

讲究煮茶的水,源于那本红楼梦。

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出世的妙玉,搜集梅花上的静雪,存储五年,依旧冰清。是何等样的茶才有幸与之相融,成就一段芬芳?

由是,连带着宝琴折红梅的图画也深深地烙在脑海中。每待冬来,飞雪妆江南,一片银装素裹时,遥想那小园梅林中的女儿们,将一瓣瓣梅红之上的晶莹,收拢在掌心,看她融成泪滴,成为这茶的最好知己。

水成鱼眼,收回思绪,温杯洗茶。看茶珠得以水的滋润,渐渐柔软舒展,轻轻舞动。浅浅的橙色晕染着一壶碧泉,渐成明黄。

我看着她们优雅的曼妙,想着人事的际遇,就像这茶与水一样,是一段缘分。

水不经茶,终是浅白。茶不遇水,也枉受蚀骨的炙炼。可是,不管如何,他们终有一逢,也算是不解之缘吧。

但愿,“金风玉露一相逢”时,水得茶之馨香,茶得水之滋养,演绎出彼此最美好的绝唱。

选一只洁白通透的瓷碗,徐徐注入澄澈的茶汤,端起至鼻端,一股清凉的香气冲开鼻窍,直抵灵台。

一千多年来,东方人在一碗茶汤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唐朝人煎茶,宋朝人创造了点注的喝法,明朝人一改吃茶的传统,品味到茶叶泡水的清香,熏陶着本民族的心灵。岁月酿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茶艺茶道如何传承,不论是生普的苦香,还是熟普的醇厚;亦或是绿茶的清淡,花茶的芬芳,红茶的馥郁,其实全凭一口水的浸润与释放,茶与水有着不能言语的联系。

茶花不是茶树的花吗?到底究竟


冬春时节,当大部分花朵还在沉睡,有一种花依然有碧绿厚实的叶片,层层叠叠团聚在一起的花瓣,花朵中央金黄的花蕊,优雅而有生机。这种花就是茶花。

一些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茶树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点疑惑,茶花就是我们平常用它的叶子来泡茶喝的茶树开的花吗?

其实,我们这里说的“茶花”和“茶树开的花”还真不是一回事哦。

那么,茶花和茶树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市场上火热过一阵的茶树油跟茶花又是什么关系呢?

茶花≠茶树的花

我们通常说的茶花,其实并不单指茶的花,而是一个特别的混合体。凡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花朵都可以“使用”茶花这个名字。不过,整体而言,真正有漂亮花朵的是山茶、滇山茶和茶梅这三个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种类。它们是名副其实的观赏植物。

茶花的颜色已经变得十分丰富,从纯白到淡粉,从绛红到艳紫,应有尽有。茶花赋予艳丽色彩的是花青素(以矢车菊素为主),这也是月季、牡丹等绝大多数花朵呈现丰富颜色的基础。

而茶花之所以有丰富的颜色变化,除了花青素种类和数量的差异之外,还有花瓣细胞中的pH值、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因素,都会对花瓣的颜色起到调节作用。

而茶,在贡献花朵这件事情上并不出色。毫无疑问,茶是一种有中国味道的植物,它们的嫩叶片经过加工就成了我们熟悉的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叶饮料。

这些特别的饮品在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茶叶贸易真正地连接了东西方世界。而茶的花朵却很少有人会关注,那些瘦小的白色花朵并没有登堂入室的机会。

茶树油跟茶花没有关系?

茶树油主要来自油茶的种子,虽说山茶的种子也有油脂,但是远不如油茶种子的含油率和出油率高。在湖南、江西一带,这些开着小白花,长着大茶果的植物,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为人们提供了食用油。

所以,茶叶、茶花、茶树油都不是出自同一种植物,你都搞明白了吗?

最容易混淆的茶知识,你懂几个?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不经过几年的苦学精进,很难成为高手。有些在茶圈混迹多年的朋友,也会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今天就整理部分最容易混淆的茶知识来跟大家分享,看看这些知识你是不是错了好几年呢?

1、大红袍不是红茶,铁观音也不是绿茶,它们同属于青茶,也叫做“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著名的大红袍和铁观音,其实都属于乌龙茶。

2、普洱熟茶才是黑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汉族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判断黑茶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黑茶有一个后发酵环节。“后发酵”即是将己制成的晒青茶,在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库中渥堆,洒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之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

熟普的加工工序更加接近黑茶种类的评定,因此,一般将熟普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

3、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绿茶。

安吉白茶是一种汉族名茶,产自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区分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最大的区别是:安吉白茶是干茶绿色,叶底白色;而真正的福鼎白茶(白毫银针)是干茶白色,叶底绿色。

4、君山银针不是绿茶,而是黄茶。

我们都知道白毫银针是白茶,因此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君山银针也是白茶。但实际上,君山银针是黄茶。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黄叶黄汤是其主要特点。

5、洞庭碧螺春的产地不是湖南洞庭湖,而是江苏洞庭山。

碧螺春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6、抹茶不是磨碎的绿茶,而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粉。

抹茶是由汉族人发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覆盖的、蒸青的绿茶。绿茶采摘前10-30天进行覆盖遮阳,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抹茶更多的用于加工业。

7、black tea 不是黑茶,是红茶。

为什么红茶叫black tea呢?一种说法是因为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叶的颜色越来越深,逐渐变成黑色,因此得名Black(黑)茶。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在17世纪英国从福建进口茶叶时,在厦门收购的武夷红茶茶色浓深,故被称为Black(黑)茶。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西方人相对注重茶叶的颜色,因此称之为“Black(黑)”,而中国人相对注重茶汤的颜色,因此称之为“红”。

8、花茶不是花越多越好,毕竟是茶不是花。

品质好的茉莉花茶一般含花量很少,只闻花香,不见花干。桂花茶窨制时不起花,花和茶叶混在一起。有些花茶含花量很多,多数是拌花茶,有时在销售时,也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适量拌花。

窨制花茶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捡剔。现在多数使用机器风选,将花瓣剔除,如果花瓣较多,说明捡剔不干净。

国易道茶小二提醒您:花茶不是花瓣越多越好。在泡花茶的时候,请将花瓣再捡剔出来,以免影响茶汤口感。而且这些花瓣经过窨制后,已经没有营养价值了。

9、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越好,顶级红茶金骏眉就是金黄色。

看红茶的品质优劣,鉴定红茶的好坏不是看红茶颜色越红就一定越好的。看红茶的好坏质量的鉴定要看其外形,颜色及香气的。

武夷山桐木关是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产自这里的正宗红茶,汤色都不是深红色的,而是金黄色的,正山小种的的颜色略深,而其顶级品金骏眉的颜色则是纯正的金黄色。而市场上很多外山的仿制金骏眉,却是红色的。

10、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马上喝茶,会使胃中未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单宁酸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叶妨碍了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降低50%,长此以往,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铁性贫血。

此外,茶中的大量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使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延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导致便秘。

11,所有的茶是不是越新鲜越好?

即使是绿茶,也最好不要刚做出来就喝,新茶会给胃黏膜带来比较大的刺激。另外绿茶有一定的寒气,最好等它的寒气退去一些后再喝。如果要喝新鲜绿茶,最好是在制成后半个月左右再喝。

而除了绿茶之外,其他茶类的最佳饮用期,几乎都是第二年。因为这些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有炒制或烘焙的过程,要等到火气褪尽后,口感才会变得更好。有些茶,例如黑茶,则是越陈越香,年份久的老黑茶对于改善肠胃疾病及痛风有一定的帮助。

好啦!茶知识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今天就介绍到这儿。若想成为高手,大家还是要在日常的品茶生活中多学习,多体验。

白居易:因缘我是茶人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白居易:因缘我是茶人》内容,感谢阅读!

白居易是唐代写茶诗最多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了不少于65首茶诗。他的茶诗堪称茶文化的瑰宝,内容丰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对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一句“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不仅写出了收到好友李宣寄来的忠州新茶,犹见知己故旧,跃然纸上的欣喜之情,还写出了诗人那份对茶的痴爱。

立马起身,遂迫不及待地亲自动手碾茶、勺水、候火、下末……品饮。

题施山人野居

得道应无着,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春暖的花开时节,白天插秧种田,晚上品味茶香,临水而居,高山结庐,远离尘嚣,守望日月。

这是白居易年轻时候想象的归隐生活,茶香陪伴着清闲的日子,安逸而满足。

咏意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身心无一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诗中没有看不见被贬之后的苦闷,看见的是他看淡贫贱富贵的坦然之心,看见他在茶、诗之间徜徉,身心无念,怡然自得的闲适生活。

这样的心境表现了与世无争,忘怀得失,达观超脱、乐天知命的境界。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无由持一碗,寄于爱茶人。”

“冷咏霜毛句,闲烹雪水茶。”

“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白居易一句句的茶诗词,写出了唐代茶文化的兴盛,同时也写出了他对茶无尽的欢喜。

关于本文《白居易:因缘我是茶人》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世间最懂茶者,莫过于苏东坡也


董卿提及在众多的人文作品中,苏东坡的诗词值得反复诵读,其短小精悍又立意深远。

苏东坡的诗词中,茶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苏东坡看来,品茶即品味人生,上下浮沉的茶叶映射出他曲折的仕途人生。

读苏东坡的诗,我们会发现,茶在苏东坡生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苏东坡对茶,不仅仅是爱,更是懂。

1.驱除疾病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苏轼认为饮茶有去除疾病的功效,甚至在生病以后,卢仝的“七碗茶”却比这“一丸药”神奇,他不需要求医看病,香茶可以充当祛病秘方。

2.托物寓意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抒写了苏东坡自己类似的经历和当时的局促不安。没有茶叶,自家院子栽种的卢橘尚未成熟,略带酸涩,难以上桌待客,希望客人与自己心心相印,体谅自己的尴尬,多多包涵。

3.热络友情

“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铜。轻圆白晒荔,脆配红螺酱。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

苏东坡在梦中与杭州故人相见,共饮浙江西庵茶,重温往日的温馨与欢乐。

梦醒时分,恰好杭州朋友来信问候诗人,故友的问候在苏东坡心里激起阵阵涟漪,使他赋诗一首,答谢友人对自己沉甸甸的关怀。

4.激发灵感

“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

茶引文人思。饮茶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大有益处,品饮香茶使苏东坡保持大脑的清醒,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状态下,几杯清茶即刻使人困倦的大脑变得豁然开朗,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创作天地。

5.理清思路

“苏轼调诗腹,今夜睡应休。”

东坡文思不畅时,为理清思绪,他求助于清茶,饮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喝了几盏清茶,东坡茅塞顿开,思如泉涌,于是激情笔战,彻夜挑灯写诗,难以歇息。

6.释怀过去

“渺渺疏林集晚鸦,孤村烟火梵王家。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只疑归梦西南去,翠竹江村绕白沙。”

苏东坡饮用了江西焦坑茶后,感受到先苦后甜的滋味。

使其联想到充满苦涩与艰辛的九曲回环人生道路,又隐约看到一抹明净平和的夕阳光景,感悟苦涩人生也略带丝丝回甘的意蕴。

从苏东坡的诗中,我们读到了茶对苏东坡来说,不单单是一味饮品,茶更像是他的知己和密友。

他醉心于茶的魅力,善于发现茶的妙处,自然地将茶融入自己的生活。

苏东坡对茶的理解,对茶的妙用,拓宽了当下我们对于饮茶价值的思考。去创造性地挖掘更多茶的价值,让茶更贴切地陪伴我们,使我们更加知足悦纳地去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