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传播:茶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交流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时事背景之下,茶业界正在实现产业升级,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福建是国家倡议“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山海侨优势凸显,大有可为。在茶世界里读懂茶,从茶里看世界。

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海陆交通发达,政治、文化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国界。所以,中华茶文化丰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茶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历史。

一、茶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交流

朝鲜半岛在4~7世纪中期,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时代。632-646年间(相当于唐贞观年间),新罗逐渐统一了朝鲜半岛,开始从中国引进饮茶习俗。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百济、新罗与中国的往来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关系也较密切。特别是新罗,在唐朝有通使往来120次以上,是与唐通使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新罗人在唐朝主要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将茶文化带到了新罗。

公元828年,新罗使节金大廉将茶籽带回朝鲜,种于智异山下的双溪寺庙周围,朝鲜的种茶历史由此开始。朝鲜《三国本纪》卷十《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云:

“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智异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

二、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交流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极为深刻,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戚戚相关。

唐朝,大批日本遣唐使来华,到中国各佛教圣地修行求学。当时中国的各佛教寺院,已形成“茶禅一味”的一套“茶礼”规范。这些遣唐使归国时,不仅学习了佛家经典,也将中国的茶籽、茶的种植知识、煮茶技艺带到了日本,使茶文化在日本发扬光大,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并赋于新的精神内涵。

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最澄禅师来中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师从道邃禅师学习天台宗。唐永贞元年(805),最澄从浙江天台山带去了茶种归国,并植茶籽于日本近江(今滋贺县)。

根据弘仁五年(814)闰七月二十八日的《空海奉献表》(《性灵集》第四卷)记载,日本延历二十三年(唐贞元十年),留学僧侣空海来到中国,两年后的大同元年归日时,空海带回了大量的典籍、书画和法典等物。其中,奉献给嵯峨天皇的《空海奉献表》中提到:

“观练余暇,时学印度之文,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

有关茶的确切文字记载出现在《空海奉献表》以后的第二年——嵯峨天皇弘仁六年夏季问世的《类聚国史》中,记载了嵯峨天皇行幸近江国、滋贺的韩崎,路经崇福寺,又在梵寺前停舆赋诗时,高僧都永忠亲自煎茶奉上。

最澄之前,天台山与天台宗僧人也多有赴日传教者,如六次出海才得以东渡日本的唐代名僧鉴真,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天台宗的教义,而且也有科学技术和生活习俗,饮茶之道也是其中之一。

宋代时期,宋代的制茶、饮茶方法先后传人日本。目前,日本还保持中国蒸青“碾茶”的生产特点。生产高级“抹茶”的原料和玉露茶(高级绿茶)相同。方法是将茶叶(鲜叶)蒸热后,稍加揉捻,直接烘干再用机械碾成粉末,拣去素梗,制成“抹茶”。因此,保持了茶叶本来的真香、真味、真色,清香味醇,翠绿艳丽。

径山坐落在今浙江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属天目山北麓。唐时,即以法饮所建的径山禅寺而闻名于世,为江南禅林之冠。径山历代多产佳茗,相传法钦曾“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手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后世僧人常以本寺香茗待客。久而久之,形成一套行茶的礼仪,后人称之为“茶宴”。

日本荣西禅师曾两次到中国留学,回国后写下《吃茶养生记》一书,这是日本最古老的一部茶叶专著,他对茶叶的倡导,促进了当时日本茶业的发展,所以荣西被誉为日本的“茶祖”。

日本圣一国师于1242年将浙江余杭径山茶种子以及径山“研茶”传统制法带回日本。

1259年,日本南浦绍明到杭州净慈寺、余杭径山寺,拜径山寺虚堂和尚为师,学习佛经。据《本朝高僧传》记载:

“南浦绍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

而日本著名的“天目茶碗”,则是由入宋的日本僧人到天目山径山寺、禅源寺学习归国后带回日本的,被奉为日本国宝。

三、茶文化在土耳其的传播交流

公元473-478年,突厥商人以蒙古边界为中界地,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与我国进行茶叶贸易。

1888年,土耳其从日本传入茶籽试种,1937年又从格鲁吉亚引入茶籽种植。经过不断开发,特别是在国家采取多种鼓励性举措之后,茶业生产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

四、茶文化在印度的传播交流

印度很早就从西藏传去了饮茶法。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引进茶籽入印度加尔各答等地试种,但因种植不当而没有成功。1834年,印度组织了一个研究中国茶在印度种植问题的委员会,并派遣委员会秘书戈登来中国调研,引种了大批武夷茶籽,并雇用了中国工人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培植。1950年后,印度茶业迅猛发展起来。今日的印度已经是世界上茶叶的生产、出口、消费大国。

五、茶文化在斯里兰卡的传播交流

斯里兰卡在4~5世纪就与中国有文化交流。1841年,中国数株茶树种于斯里兰卡的咖啡园中,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东方星殖公司发展种茶。1875年,斯里兰卡在1000多英亩咖啡园遭遇病害后,转而种植茶树替代,茶叶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六、茶文化在其他亚洲国家的传播交流

茶叶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等其他亚洲国家地区传播。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泉州一带,这里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海外交通大商港之一,与世界上百个国家地区有通商往来。宋、元时期,泉州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而当时毗邻泉州的茶叶产地不少,茶从此向东南亚传播。

1780年前后中国广东珠江流域的外国商馆,大量的中国茶叶通过他们运到欧美各国

南亚诸国是中国从海上通往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的中介地。元、明代以后,中国茶经过这些国家传向西方,形成了一条海上的“茶叶之路”。正是通过这条途径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才开始遍及欧美各国。

清代前期,中国的茶叶生产有了惊人的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前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茶叶更以大宗贸易的形式迅速走向世界,曾一度断了整个世界市场。

1684年清政府取消海禁,茶叶海运贸易迅速发展,先后与中东、南亚、西亚、西欧、东欧、北非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建立了茶叶贸易关系。中国茶叶大量外销欧洲,引起欧洲贸易逆差。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通过贩卖鸦片来达到商业目的。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后,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更为迅速;同时,由于清政府允许大量鸦片和工业品进口,致使贸易入超与年俱增。为了平衡贸易逆差,抵制白银外流,清政府大力发展农业,从而使这一时期的茶叶产销呈现一片兴旺景象。据史料记载,1886年出口茶叶量达13万~41万吨。

在英、法等国家资本家的扶持下,越南于1825年、缅甸于1919年开始建立茶园,生产红茶。

公元1684年,德国人由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试种,没有成功。1731年,从中国输入大批茶籽,种在爪哇和苏门答腊,自此茶叶生产在印度尼西亚开始发展起来。

小编推荐

唐宋茶在日本的传播


唐宋茶在日本的传播

在唐宋,喝茶是件风雅之事。

唐人喝茶,我们从陆羽的《茶经》中可管窥一二,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唐真身宝塔地宫出土的文物中,我们看到了一套完整的黄金茶道具,惊悉皇室御用茶道具的谱系讲究奢华,而唐朝壁画或仕女图的闲适样式则是宫中品茶的很好注脚。

宋人开始普及喝茶,品茗分茶,在文人中间极为流行,引车卖浆者在市井大卖大碗茶。有李清照多首“分茶”诗为证,女词人喝完了小酒就会想茶,所谓“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据说苏东坡一人就有80首饮茶诗,可谓茶痴,茶也给这位政治上颠沛的老人太多慰藉,著名诗句如众人熟知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唐宋是日本人派遣使者来东土求学最频繁之际,适逢中国最好的时候,他们将这份风雅带回了日本。日本人喝茶的起步,应该是茶文化的最高点,如今唐宋茶风在日本依旧留有遗韵。

日本人初识茶德

最初,茶是作为药品,被鉴真带到日本的。那时的茶,可能是被称为砖茶的中国古茶,边咀嚼边喝热水,因为是咀嚼茶,所以叫作“喫茶”。这样的砖茶,传到日本以后,被日本人研磨碎了,作为抹茶喝。平安朝的日本人大都喝这种抹茶。

因为是鉴真和尚带到日本的,所以喝茶首先在寺院流行,喝茶就成了禅师修行的法门,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到中国留学的僧人弘法大师,从中国带回来茶种,于是,有了本土化的山城栂尾茶和大和室生茶。《日本后记》卷二十四,言嵯峨天皇于弘仁六年(815)四月葵亥(22日),路过崇福寺、梵释寺,大僧都(僧官)永忠率众僧奉行,皇帝降舆、升堂、礼佛、赋诗,大僧都永忠亲手煎茶奉御,此为日本最早的饮茶文献。

次年,永忠和尚便圆寂。而嵯峨天皇却留下饮茶诗篇:“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便宜听雅弹”;“避景追风长松下,提琴捣茗老梧间”。天皇、永忠一行于长松老梧间,吟诗弹琴,山木之烟火,山泉之水汽,山茶之香味袅袅然,化作茶烟,远离市井,起于林泉寺院。

当时,茶作为时尚,还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平安京东西市贩卖的物品目录中,没有茶。茶被看作是风雅之事,茶的药效还鲜为人知,被淹没在流行的“大抵闲人只爱茶”里了。平安时代的公卿、学者、文人菅原道真有诗云:“茗叶香汤勉饮酒,莲花妙法换吟诗。”

可见,作为唐风之一的茶文化,主要还是在文人和僧人的小圈子里开花。唐亡,遣唐使中断以后,在日本国,唐风稍息,而国风兴起,茶文化就更难以大众化了。到了宋代,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增加,日本僧人又复兴了唐风。

荣西禅师,从南宋归国时,再次带来茶种,种在背振山的灵仙寺;接着,还有僧人弁元,也从南宋携茶种归,种在骏和国,种出了骏河茶。荣西71岁时,用中国古文体写成《吃茶养生记》。他在书中说道,茶是养生的仙药,延龄的妙术,不可不知。茶若生于山谷中,则为其地之神灵;若采之人伦间,则可以长人命。他还说,天竺、唐土都以茶为贵,我朝亦嗜爱之,乃古今之仙药。作为仙药的茶,当然还是抹茶,荣西著《宋朝焙茶样》,言及台州末茶,有人遂以为日本抹茶来自中国台州。荣西在中国,足迹所至按顺序是杭州、明州、台州,台州为末,因而称台州茶为末茶,使人误以为如日本人自制的粉末状的末茶。

镰仓初期,荣西再兴吃茶之风,提倡“茶德”,而有了寺院教化茶,为僧人受戒方便使用,还向庶民施茶,用茶的药效救济病人。镰仓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因烦恼害酒,久醉不醒,荣西进茶一盏,并献上《吃茶养生记》,实朝醒来,心中感悦,便推广“茶德”,此为武士喝茶之始。荣西劝茶曰:“肝脏喜好酸味,肺脏喜好辛味,心脏喜好苦味,脾脏喜好甘味,肾脏喜好咸味”,如服用含有苦味的茶,心脏就会变好,病气自然消散。从此茶文化便在武士的心中,开出了苦涩的“茶德”之花。

从茶德到茶道

荣西禅师宣讲“茶德”,认为“饮茶可使人高尚”。他说,修禅有三大障碍:一为睡魔,二为杂念,三为坐相不正。不除掉这三大障碍,禅便难以修成,尤以睡魔为甚,欲驱除之,饮茶是个良法。

把饮茶从功利性的茶德,提升为艺术化的茶道,在日本是以一段禅宗公案为契机的。大茶人村田珠光也是一位僧人,他听说了“赵州茶”公案,顿悟“禅茶一味”,由茶入了禅的法门。

所谓“赵州茶”,其实是一段公案,起于“赵州古佛”从谂。据说有一次,两人来参访禅师,从谂问:“来过这里吗?”一人答,来过。从谂说:“吃茶去。”另一人回答,没来过。从谂又说:“吃茶去。”后来,有僧人不明白,问道,为什么来过和没来过的,都让人吃茶去?从谂叫道:“院主”,僧人回应。从谂还是那句,“吃茶去。”有人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他还是回答:“吃茶去。”

客来了,请“吃茶”,乃尽主人本分;“吃茶”了,客要走,也是平常心。佛法教人的,就是要尽本分,用平常心,使人的存在,像“吃茶”那样单纯。

珠光和尚,由于参禅时经常瞌睡,听从了医师建议,用饮茶来疗治,果然见效。后来,又读了荣西禅师《吃茶养生记》一书,而受了启发。他觉得饮茶非同小可,便打算为喝茶立些规矩,一休和尚闻知,问他:你自己知道应该以怎样的心情喝茶吗?珠光答道:如荣西所言,为了健康。一休听后,便讲了“赵州茶”的公案,问珠光有何想法,珠光一时语塞。一休命人上茶,村田珠光刚想接,突然茶碗掀翻,一休喝道:“不管心情如何,为喝茶而喝茶,还立规矩做什么用!”珠光顿悟,欣然曰:“柳绿花红。”珠光以花喻禅,悟出了茶道的根柢,从此,放下万念,“吃茶去。”

镰仓时期的斗茶

镰仓时期,日本民间就流行聚茶斗茶,日语叫“茶寄合”。

以茶会友,淡化了平安贵族刻意风雅的诗趣,游兴反而活泼起来。当时,有一种时尚叫作“无礼讲”的茶聚形式,也叫作“破礼讲”、“随意讲”,也就是不分贵贱、不别上下的饮茶聚会,有点像我国魏晋时候的“清谈”。这种茶会,由茶人轮流做东,因此,也称为“顺茶事”、“顺事茶会”、“巡立茶”。

一开始,茶会只是营造一种谈话的氛围,讨论一些日常事务。话题有祭祀、分配用水、纳税等等,也可能会涉及政治。后来,它竟然发展到了令政府担忧的程度。到了日本的南北朝时代,足利尊氏终于在建武三年(1336)十一月颁令禁止“茶寄合”,禁止令出于足利幕府统治的《建武式目》。其中第二条言明,因群饮佚游,“及于莫大之赌,其费难胜计者乎!”所以禁之。

所谓“莫大之赌”,有人曾经描绘了当时的情形。一大堆人,先在客殿大吃一顿,接着就到吃茶斗茶的奇殿异栈之地,眺廊四方,望月兴叹。缅怀一通佛法后,便陈列无数赌资。接着,主人的儿子以建盏赐客,左提汤瓶,右握茶筅,从上位至末坐,献茶次第有序。然后评茶,茶少汤多则说“脚散”,茶多汤少则说“粥面聚”等等。参与斗茶的人无不喟叹曰:“诚以有兴有感,谁不玩之哉!”茶礼将终,则退茶具。再调制美肴嘉馔,劝酒飞杯,豪饮无羁,以至于主客醉颜如霜叶之红,狂状似风树之动。或歌或舞,增一座之兴;又弦又管,惊四方之听,极尽食色之美。

斗茶的过程,略言之,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专门辨别本茶和非茶,另一类则不论本茶非茶,都要一一加以分辨,而非仅在本茶和非茶之间进行区别。种茶本是因地制宜,饮茶为何有本非之分?

此分别缘自栂尾茶的来历。《异制庭训往来》说:我朝名山者,以栂尾为第一也。当年是荣西将茶籽赠与栂尾高山寺的高僧明惠上人,种出了日本闻名遐迩的栂尾茶。栂尾山,也因其自然条件宜于种茶,且与佛有缘,而成为日本茶的圣地。因此,斗茶上,茶人皆以栂尾茶为本茶,而其他地方产的茶,均为非茶。本茶与非茶,悬殊很大,当时人纷说:如以玛瑙比瓦砾,如以黄金对铅铁。

参与斗茶的几种本茶与非茶被一一点完、喝完、作答,然后分别记录下来。猜对的,就在答案右侧画一条微向右斜的线,这个记号就叫作“合点”,错了就不记,最后,在表的下方统计得分,算出胜负来。这一过程,就是“茶寄合”。

对于“茶寄合”即斗茶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要有所区分。如农民斗茶,基本是为了赌输赢;文人斗茶,同样是赌,但要表现为流连诗画之风雅上的赌;武士斗茶,则是一掷千金的竞豪奢。其奢华程度,日本的军记物语《太平记》中有记载。战国时代,武家之族,以刀发财,富贵日来百倍,虽有锦绣铺地,却无片刻安心。因此,战时的“杀”,也是赌,是战场上之赌;平时的“赌”,也是杀,乃赌场上之杀。精神沉沦于黑暗里,日日在“杀”与“赌”中,循环不已。

“杀”与“赌”的代表者,是一名大将军佐佐木道誉,物语说他天天结众以茶会,日日“寄合”,极尽奢侈。调百味之珍膳,饮百服之本非,挂轴宝物如山堆积。吸引人的不是茶,而是为数几千万堆积如山的赌物或赌资,此外,醇酒美女,不一而足,这就是《建武式目》第二条为何要禁止“茶寄合”的原因了。

“日常茶饭事”的茶之心

日本人把常见不稀奇的事儿,叫作“日常茶饭事”。

茶和饭,本为两事,也能合在一起,如有名的“奈良茶饭”。茶饭,将煎茶注入饭里,再加以豆类、陈皮、栗子、野芋芽等。为坐夜船的旅人卖茶饭的奈良茶船,还有一字排开的“御前奈良茶”招牌的茶店,在日本都很有名,连俳句都要抬举它们,以为奈良茶里有灵感。

据说,松尾芭蕉曾戏言:“奈良茶吃三石,而后始知俳句之意味。”为什么俳句师会喜欢奈良茶饭?原因有两点,一是茶饭平常,二是茶饭朴素,如果有人不甘于这平常而朴素的奈良茶饭,那就意味着此人不是俳句师。“寂月澄清寂斋里,奈良茶饭唯一哥。”这是芭蕉有名的俳句,要从百姓日用中,用平常心去感受“寂”,因此,奈良茶饭就是“寂”的象征。

寂,是时间凝寂在空间中,一瞬间,感受生命之不动。那是忙里求闲一样的“闲寂”,是从天天要做要吃的茶饭中求“闲寂”,而非无聊之“寂”。“闲寂”在生活中带有审美的意味。

吃茶和吃饭一样,正是日常生活本身,日本人便从日常茶饭中寻思。喝茶有茶道,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茶道要用花来点睛,而花则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要据其名望、地位、辈份,来选择合适的花。

茶道的核心是禅,是世俗化的禅,它把禅从寺院里解放出来,带到露地、草庵和世俗生活,把脱俗的禅僧,转化为在家的茶人,使禅亲近庶民。

“茶禅一味”,是由村田珠光悟出来的。而珠光本人,便是个还了俗的和尚。他11岁时,到奈良出家。20岁时,因厌倦了出家生活而还俗,漂泊了10年。他30岁时,来到京都,投在一休门下习“禅”。一日,珠光用自己心爱的茶碗点茶,一休突然用铁如意棒击碎之。珠光不动声色,一休叹曰:禅也在茶中!一休圆寂时,便将他收藏的宋代高僧圜悟克勤手书的墨迹传给珠光。珠光将墨迹挂在自家茶室,供奉于壁龛,而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中”。

他用平常心,将茶与禅、庶民茶和武家茶以及茶的“和汉之界”调和起来,使唐物庄严的书院式武家茶,变成了日本化的庶民之“日常茶饭事”。

室町时代,足利氏政权开始了日本和明朝之间的勘合贸易。贸易中,大量“唐物”渡来,其中包含了书画、茶碗等茶道具。日本将中国传过去的宝物统称为“唐物”。

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和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尤好唐物,他们的藏品一览表——“君台观左右帐记”中,记述了大量的书画上品和精美的陶瓷器茶道具。其名贵之茶碗,竟令人叹为观止,有“曜变,建盏之内无上也”、“油滴,第二之重宝”的记录。珠光与足利义政交往很深,但珠光却主张淡化唐物。他认为,茶之达人,其理想应趋于淡然之境,趣味盎然于心或诉求审美,而非“唯物”。

审美之眼,从以唐物之豪奢为极致之美,而转向内心,珠光没有主张两者对立,而是强调,与其以圆满具足、完美无缺的唐物庄严的世界为人世最高之理想,还不如将就一个属于“日常茶饭事”的不完全的、不具足的、有欠缺的美的世界。

正是这种内心的美和日常生活的美,启发了千利休发明草庵茶。那时,许多人都认为,茶之汤一定要使用古老器物,要注重该器物为何时何人所做,以及何时何人曾用过,总是把古老的文物摆在自己面前,千利休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说:“水与汤可洗净茶巾与茶筅,柄杓可以洗净内心”。在真正的“日常茶饭事”实用领域和内心世界里,古董无足轻重。

唐茶在日本的本土化

村田珠光病逝那一年,武野绍鸥出生了。

绍鸥,是当时的堺(大阪府)之町众,即商人。作为一名著名的商人,以其财力拥有数十种唐名物,尤其是茶道具,被时人誉为风雅者。然而,他却把物风雅放下,将歌心举起,开始吟诗品茶。他觉得自己的灵魂里有一种珠光式的美,那是幽玄空寂之美,这种美,有些苍茫和萧瑟,如秋之夕暮,枯叶飘飘落在茅屋上。

武野绍鸥开始改革日本茶道,对唐物开始了“草体化”运行,或者叫本土化的开始。茶道的“草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像书法一样,从楷书向行书、从行书向草书渐进——从禅院茶向书院茶、从书院茶向草庵茶,越来越“草体化”。

“草体化”的姿态,就人而言,是自由之姿的展示;就物而言,是本土自然化的还原。日本追求自由的展示,是以隐喻的方式,通过本土自然化的还原,来显现自己的超越。而本土自然化的还原,则先将水墨画还原为白纸,再将白纸还原为泥土,一旦回到了作为原料的泥土,自然而然就显现了“墙”的本质。因此,茶室的墙,要回到它的原材料,与此相似,茶道具也应回到用竹木材料制成的原生态。

清晨,雪花飘落,堆积枝头,绍鸥踏着积雪,步入茶室,从容地将盛满清水的容器置于榻榻米上,点一支香,燃起木炭,煮水沏茶,开始了唐茶本土化的演绎,茶道的日本样式由此确立。

茶在国内起源和茶的传播


茶的起源与何处?何时传播到全国各地?如何传播的?小编与你一起揭开茶神秘的面纱。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茶的传播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综上所述,到了宋代,也就茶文化的巅峰时期,那时候茶区,和如今茶区范围相茶不多了。往后的朝代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上场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黔台在湄潭举办首届茶文化产业交流会


近年来,贵州加大了与台湾的茶产业交流,学习和借鉴了不少台湾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近日双方联合在在湄潭召开了首届黔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座谈会,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

10月16号,台湾妇女菁英联盟会会长、两岸女性创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黄喜惠率台湾妇女菁英联盟会相关成员及部分企业代表33人走进湄潭考察该县茶产业发展情况,并在湄潭召开首届黔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座谈会。遵义市台办主任祝华静、省台办副调研员胡珊珊出席座会议,湄潭县相关部门、部分茶企、茶专家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湄潭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昕主持。

会上,两地茶企、茶专家围绕茶产业进行发言,从田间地头的栽种、采摘加工过程、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品牌升级打造、现代茶园管理、生态有机茶、茶服文化、茶道、茶产业发展趋势以及茶产品营销成为交流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对下一步合作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

遵义市台办主任祝华静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本次参访交流,两地茶专家分享各自经营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理念、经验模式,相互借鉴学习彼此好经验好做好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沟通,对两地茶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希望台湾妇女菁英代表团一行带动更多台胞到遵义,以茶为纽带、以茶话发展,促进两地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祝华静还建议湄潭县组织当地茶企负责人到台湾参访交流,学习借鉴台湾茶叶产业经营发展模式。邀请台湾茶企、茶专家、茶艺爱好者到湄潭参加在湄潭县举办的国际茶博会。湄潭茶企、茶专家要借助本次交流会搭建的平台,与台湾茶企建立沟通联系实现深度融合。希望台湾妇女菁英代表团一行通过本次直观感受,回去后带动更多台胞来遵参访交流。着力以茶会友、深化情感交流,为两岸一家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茶医药的起源与传播


对茶药用功能的认识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领悟到,茶具有解毒、清火、提神、消食等治病和保健功效。虽然此阶段的探索是零星的、随机的、很不系统的,但毕竟积累了大量有关茶治病的感性认识,并且这种探索逐步由偶然走向自觉,直到中医对茶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此便进入了对茶医药自觉、系统的研究发展阶段。

茶作为医药及健康饮料早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向世界各国传播。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在中国天台山国清寺学习佛教,回国时从天台山将茶籽带去,引种茶树于日本贺滋县获得成功,从此开始了茶树在日本的繁衍。同时,茶的医学应用和茶文化也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明、清时期,随着中国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特别是郑和7次下西洋,中国的茶树和茶文化也传播到了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茶叶的医疗和保健作用是促使茶叶在这些国家传播的主要契机。

15~16世纪期间,中国的茶叶被传播到远东地区,进而16~17世纪开始传人欧洲,在上流社会中消费,开始时也主要是用作医疗和保健。1657年茶首次在伦敦作为饮料公开销售,以后逐步形成了英国的午茶、早茶习俗,1700年起茶已取代啤酒而成为英国最主要的饮料。

在茶的全球贸易中葡萄牙商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517年葡萄牙海员从中国带茶叶回国,1607年荷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印度尼西亚,1910年中国茶叶开始销往欧洲。通过这些贸易活动,中国的茶叶及茶医药文化也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