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发展史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茶文化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源地,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今天与大家分享中国茶简史,作为爱喝茶的中国人,知道了这些才敢说真的懂中国茶。

一、茶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

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清静、静心的精神象征。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唐代饮茶文化盛行。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成了一种风潮。

7、元代:700年以前,开始出现散茶。民间则以散茶为主,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开始出现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为明代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8、明代:600年以前,朱元璋废团改散,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10、近代:

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二、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品饮。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以为火生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场一样,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1、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从食用到饮用,是出于对茶之本味的追求。现代仍然有食用茶的风俗,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三、饮茶方式的转变

1、唐代煮茶法

煮茶前,先把茶叶碾碎,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唐人煮茶一度喜欢往茶汤里添加调味料,如盐、葱、姜或橘皮等等,中唐时陆羽极力反对这一煮茶的方式,煮茶的时候最多加一点盐调味。此后唐人饮茶开始提倡茶汤的原味,为茶道之兴奠定基础。

2、宋代点茶法

宋代的饮茶方式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到达了极致。他们在茶饼上装饰了很多龙凤的花纹,十分精致,叫做“龙凤团茶”。

先将饼茶碾成细细的粉末,用沸水冲点茶。为了使茶末与水融为一体,用茶筅快速击打,茶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

到了明代,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朱元璋大力推广散茶导致了茶类的异化,以前只有绿茶,后来慢慢又出现了别的茶类。

明朝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茶叶冲泡的方法也延续到了今天,泡茶不加任何调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时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简化了很多,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

cy316.com扩展阅读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巴蜀茶文化的形成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中唐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烏龍茶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部《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烏龍茶。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直至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方大行其道。《茶经》的问世,不但使天下益知饮茶矣,陆羽亦因此名扬天下,并为朝廷所知而召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仕途,竟不就职。晚年他由浙江而至江西上饶隐居.《茶经》是一部论茶专著,它对当时盛行的各种茶俗作了归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由陆羽开始的茶的这种划时代的变化,正是当时茶风盛行,人们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体现。宋代茶业的发展 宋元茶叶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由团饼为主趋向于以片茶、散茶的为主。北宋前期,茶叶生产主要是以团茶、饼茶为主,这是属于紧压茶类,特别是在北苑贡茶中,这类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和技巧,日趋精湛,不断创新,无论是在外形和内质上,都达到了团饼茶的最高峰。由于宫廷用茶要求,煮茶方式和品饮方式与民间乡饮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团饼茶在作为宫廷之用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团饼茶的制作工艺和煮饮方式都比较繁琐,对于一般的普通饮用者来说,则多有不适合的地方。因为一般的劳动者的饮茶,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不可能去购饮价值昂贵的团饼,而且也无暇去精心烹制。他们总是希望价值低廉且煮饮方便。于是,在过去团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就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宋朝时,对那些团状、饼状的紧压茶常称之为“片茶”,而对那些散状的茶叶,在当时又称为“草茶”,或“散茶”。 明清茶文化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现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张大复则在次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化境,一种天、地人心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中国茶叶利用和茶叶制作的发展史


从发现茶树以来,茶叶的利用经历了采食、生煮、羹饮、品饮(茶叶利用经历另一种说法:食用——药用——饮用)。茶叶的制作从饼茶到散茶,从蒸青到炒青,从绿茶到多类茶,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

一、茶叶的利用史

1、采食

从成书东汉的《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和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来看茶叶的利用开始于神农时代的说法广为流传,也可看出茶的最初利用是采食鲜叶。(中国上古时期的炎帝,号称神农氏,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见图1))

2、生煮

生煮,类似现在的煮菜汤。《晏子春秋》记载,晏子在齐景公时代做相国的时候,饮食简单朴素,吃糙米饭,几样荤菜外就只有用茶叶做的“茗菜”了。即今人所谓的“粗茶淡饭”。

3、羹饮

茶叶作为羹饮的记载见于西晋郭璞注解的《尔雅》:“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中也有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依然还有吃茗粥的习惯。

4、品饮

南朝鲍令晖《香茗赋》,提出香茗的概念。唐朝陆羽《茶经》更是全面论及茶叶的起源、形态、加工、审评、茶史、茶区、茶文化。唐宋期间,贡茶逐渐兴起,喝茶、品茶随之流行。

二、茶叶的制作史

三国时,魏国已经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摘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1、蒸青团茶到龙凤团茶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的《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由于用鲜叶直接加工的饼茶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后人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法。虽然去了青气,但苦涩味还是很重,于是后来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的苦涩味大大降低。

唐宋期间,贡茶逐渐兴起,朝廷成立了贡茶院,研究制茶技术,促使茶叶制作不断改革。唐代蒸青团茶逐渐完善。宋代制茶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研膏茶、蜡面茶,并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即龙凤团茶。

2、团饼茶到散茶

陆羽《茶经-六之饮》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唐代制茶以团饼茶为主,也有其他非团饼茶,只是饼茶最为盛名。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主要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

宋元两代,饼茶、龙凤团茶、散茶同时并存。到了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3、蒸青到炒青

使用蒸青方法,茶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炒青技术。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记载:”斯须炒成满室香“,”自摘至煎俄顷余“。可见炒青技术唐代就已经出现。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与现在炒青制法已十分相似。

“日本茶人之都” 堺市的茶文化发展史


[摘要说明]“日本茶人之都” 堺市的茶文化发展史

一、“亚洲海都” 堺市的概况

堺市素有“亚洲海都”之称,是一个建于14世纪后期日本南北朝动乱时期的国家贸易港城市。据考古发掘,中世纪至近代的堺市遗址(代号为SKT-)是一个南北约3公里,东西约1公里的环濠城池,地处沙丘之上,自然排水性能好,抗震能力也比较强。堺市距离当时的国都京都较近,加上对面与淡路岛相望,港湾的两个入口处都是海峡,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障,因此,作为亚洲地区的国际贸易城市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古发掘资料告诉我们,从1596年庆长伏见大地震层到1615年大阪夏季之战火灾烧土层是“亚洲海都”堺市的全盛时期。

二、“茶人之都” 堺市的茶文化发展史

堺市茶文化是日本茶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堺市茶文化的发展和贸易形式、历史变迁、禅宗僧侣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我们不妨先对堺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作一个概观。一般来说,堺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4世纪后半叶。这一时期因南北朝战乱而有许多达官贵人和禅宗僧侣从京都移居到堺市。在参与遣明船贸易的海会禅寺(建于1332年)等禅宗寺院频繁地举行禅院茶礼是这一阶段堺市茶文化的主要特征。

15世纪的后50年是堺市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堺市茶文化受到了因应仁之乱(1467—1477年)而来堺市避难的达官贵人和禅僧的影响。在堺市海商借1469年遣明船的首次入港和1476年承包遣明船贸易之机开辟了绕道土佐的东海太平洋贸易航线之后,堺市海商便获得了直接从宁波吸收中国茶文化的机会。1567年明朝政府解除海禁之后,中国的民间贸易船来堺市港贸易,同时也给堺市带来了中国的茶文化。这一阶段是堺市大茶人武野绍鸥、津田宗伯和北向道陈为代表的时期。

第三阶段从1580年代前期到千利休、丰臣秀吉死亡的1591、1598年。在这一阶段,使用天目茶碗的禅院茶礼已日趋消亡,把茶碗置于榻榻米之上的“近世茶汤”的形式开始萌芽。引领“近世茶汤形式”①发展的大茶人是千利休、山上宗二、今井宗久等有政治靠山的商人。

第四阶段是集文化之大成的“近世茶汤形式”得以确立的阶段。1596年到1615年是堺市作为国际贸易都市的全盛期,这一时期堺市茶文化的主角不是诸侯茶人古田织部,而是堺市的被称为“堺众茶人”的富商茶人和被称作“堺町人茶人”的小商人茶人。

这一时期有三种形式的茶室。一种是大茶人和“堺众茶人”所喜欢的草庵茶室,另一种是“堺町人茶人”的“三阶藏茶室” ②。第三种就是和“三阶藏茶室”相连接的书院茶室。堺市的草庵茶室和“三阶藏茶室”的样子,我们可以从1605年绘制的《堺住吉祭礼图屏风》窥知一二。

1577年来到日本的耶稣会传教士罗德格里斯在他的《日本教会史》中,对堺市的被称作“市中之山居”的草庵茶室有所描述。文中所描述的“草庵茶室”、“市中之山居”以及“侘”或“寂”的理念,应是从宁波通过堺市海商传入日本的中国茶文化。

堺市的草庵茶室的源头在宁波。绘有草庵茶室的绘画,主要的有元代钱选的《浮玉山居图卷》(上海博物馆藏)、元?赵原《陆羽烹茶图》、明?文征明《惠山茶会图》、《品茶图》、《林榭煎茶图卷》以及明代唐寅的《事茗图》和《品茶图》。

这一时期的堺市茶文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抹茶法,一种是煎茶法。据《南方录》记载,大德寺第117世古溪宗陈禅师曾向千利休提议能否进行“茶汤形式”的煎茶法。考古发掘也曾出土过仿宜兴窑的备前茶注2个、福建广东窑的茶注1个和景德镇窑的小碗,为我们了解堺市的煎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堺市的“茶汤形式”的煎茶法,作为“风炉饰” ③或“炉坛饰” ④的形式一直传承至今。

第五阶段是日本为了避免中国明末清初的混乱局势的影响而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1630年代。这一阶段的堺市茶文化的情况,可由描绘有抹茶制茶法的1630年代前期的《画屏风》(堺市小谷城乡土馆所藏)见其一斑。《画屏风》是祖籍京都相乐郡,后移居金泽的中黑家作为嫁妆而传到堺市南区丰田的小谷家的。

三、遣明船的东海太平洋贸易航线

1465年从日本出发的遣明船于1468年到达宁波。返程为避应仁之乱所造成的混乱局势,1469年绕道经土佐(8月13日到达),首次驶入堺市港停泊。此后,1476年、1483年、1506年?、1520年从堺市港启航的遣明船,都是通过这条绕道土佐的东海太平洋贸易航线驶往宁波的。

1469年以前,遣明船的经营实权是掌握在博多海商和大内氏手中的。自从1469年遣明船第一次进入堺市港以后,遣明船的经营权便为堺市海商和细川氏所掌握。1476年4月11日从堺市港出航的三艘遣明船于1477年到达宁波,并于1478年返回堺市港。承包这三艘遣明船的是堺市海商汤川宣阿、小岛三郎左卫门,以及和泉海商小岛林太郎左卫门尉等人。乘1483年的遣明船前往中国的金子西,于1485年坐民间贸易的商船回到堺市。此外,还有从中国回来的民间贸易船于1485年的5月15日和8月9日返回日本的记录(《蔗轩日录》)。

《蔗轩日录》中也有关于宁波府的记录。

1486年3月14日条:“……宁波府南门金湜家有日本等扬所画《三笑图》、《商山四皓图》,壁之左右挂之。”

1486年4月26日条:“……金子西至。宁波府者,古之鄞也。鄞江,浙江。猪肉之内,重其头。日本人‘ブタ’ト云也。”

1486年6月2条:“……宁波府南门金湜(集曰《皇华》),以诗鸣天下。以文鸣者,洪大人也(在宁波府也)。昏招梅侍者,料理子西事。”

1486年7月6日条:“……话及了庵之语、唐人作之事,宁波府之大人作之云云……”

在1567年明朝解除海禁以后,明朝的核心贸易国由琉球国转向了台湾。在堺市SKT3遗址出土的16世纪后期的“三阶藏茶室”墙基砖上刻画着海禁解除后来堺市的两艘中国船的形状。

四、甬堺之间的贸易商品

如前所述,宁波和堺市之间的遣明船贸易始于1469年。在此之前,博多海商进口的是龙泉窑的青瓷,但是,堺市海商掌握了遣明船贸易权以后,便转而开始进口景德镇的青花。1483年从堺市港启航的遣明船于1484年抵达宁波,1486年7月4日上午11时至下午1时之间回到堺市港。船上所载贸易商品,见于堺市临济宗东福寺派海会禅寺的季弘大叔禅师于1484年至1486年所记日记《蔗轩日录》。兹摘数则如下。

1486年正月8日:“……,皈舟多载医昏云云,圣徒(明麟)之塔……”

1486年7月9日:“……寅上主投以唐纸、唐笔、唐墨,可喜可喜。精公投以火筋一双云。……紫色北绢一端半、四角之墨一挺、笔三管之内一挺。”

1486年7月12日:“……,东归墨一挺、鍮盏子十枚、达公墨。”

1486年7月13日:“……,是药屋五郎次郎送以北绢一端(色黄)、大茶碗皿二十个。”

被禁止从宁波运往堺市的商品之中应该是有茶叶和茶树的。当时,茶叶是贵重物品。

《蔗轩日录》1485年2月29日条有“以茶二十包为赠与”、“又送抹茶一器于仁木次郎殿”的记载。根据《大乘院寺社杂记》的记载,日本濑户内海沿岸运往宁波的主要是铜、硫磺等物资。

以长崎为贸易港的《河盛家世界地图屏风》(绘制年代为1591至1615年之间)上,明代的贸易港被标记为“南京”、“福州”、“障(漳)州”和“天川”(即澳门港——译者注)。笔者认为,地图上所标记的“南京”应为明代帝都之名,其贸易港应是宁波。屏风上有以下题字:

大明国之内,南京,此国ヨリ白丝、纶子、缩缅、纱绫、缎子,色色卷物、染付皿碗、ついしゅくり、花入、万手之□物并药种书籍出。日本ヨリ铜药鑵水风□渡也。

文中所说的“染付碗皿”指景德镇窑产青花瓷器,是作为的果盘或“怀石料理”器皿用的。堺市海商从景德镇购入瓷器时,是整窑整窑地购买的。堺市出土的景德镇窑白瓷垫饼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根据。

屏风上还记有从漳州月港出口的物资。其文曰:

障州…白砂糖、黑砂糖、皿、茶碗之手之恶物出。

所谓“皿、茶碗手之恶物”,即漳州窑系的陶瓷。由此可见,制作用的点心所使用的砂糖和怀石料理用的器皿、闻香用的香盒、点心盘、插花器等漳州窑陶瓷曾是堺市进口的主要商品。还必须一提的是,堺市海商伊势屋在1592年就获得了丰臣秀吉的朱印船贸易的许可。

五、甬堺之间的禅林组织网络

中日两国的海商之所以要归依禅寺,是为了通过中日禅林的组织网络获得有关国际信息和国际信誉。

众所周知,宁波是中国的“东南佛国”, 而堺市在日本则有“泉南佛国”之称。从堺市到宁波之间的东海太平洋贸易航线上的沿线港口,禅宗寺院犹如灯塔般地一个接着一个。从堺市南下,阿波的抚养港有胜瑞馆的见性禅寺,土佐的浦户港有吸江禅寺、雪溪禅寺,日向的油津有安国禅寺,坊津有海印禅寺。这些禅寺均为临海济宗。

在宁波港附近,有被称为“东南佛国”的宁波临济宗天童禅寺、舟山地区的普济禅寺和杭州径山万寿禅寺。日本的圆尔辨圆禅师于1235年至1241年7月在径山万寿禅寺师从无准禅师学禅,回国后创建了京都临济宗东福禅寺和博多承天禅寺,并把京都万寿寺改成禅宗,更名为“万寿禅寺”。

1465年由兵库起航的遗明船于1467年抵达宁泼,同船的日本僧有临济宗的桂庵玄树和同为临济宗的相国寺画僧雪舟等杨。雪舟乘同船于1469年回到了堺市港,而1473年乘民间贸易船回国的桂庵玄树却于1478年接受了承包了琉球贸易的管理权的萨摩、岛津氏的邀请。琉球的禅宗寺院圆觉禅寺,是1458年8月8日到达琉球的京都临济宗南禅寺禅僧芥隐承琥,在琉球国王尚真皈依佛门后于1492年创建的。

《蔗轩日录》还记裁了海会禅寺参与遣明船贸易的情况。包括堺市港在内的东西约321米,南北约856米的范围内,土地都是海会禅寺的庙产。乘坐1476年由堺市港出发的遣明船前往宁波的堺市海商金子西,曾是临济宗建仁寺天润庵掌管事务的禅僧,法名宗悦。他和海会禅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坐1483年堺市港出发的遣明船的禅僧东归光松、东曜利寅、光精待者和堺市海商药行老板五郎次郎,都和海会禅寺有着密切的关系。五郎次郎的儿子出家在建仁寺福聚院当和尚。由此可见堺市海商和禅宗僧侣之间的盘根错节的关系。

禅宗僧侣之所以能代替海商来撰写贸易文书,是因为日本当时处于册封体制下的汉字文化圈的缘故。1391年生于堺市的瑞溪周凤曾以京都临济宗相国寺禅僧的身份起草过外交文书。另外,据《蔗轩日录》1486年2月7日条,在堺市海商中,有人往来于堺市和九州平户之间,能“妙解唐里之语音”。

六、亚洲的大茶文化圈

东海海域是海商贸易和茶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这样的交流中,宁波和堺市的禅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临济宗禅僧的作用尤为重要。受到中国茶文化影响的堺市海商,既是被称为“茶人”的文化人,又是从事海外贸易的经济人。堺市的大茶人都是有政治靠山的大商人,是他们在堺市普及了茶文化。这就是在明代被禁止的抹茶的茶文化之所以能在日本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这么说,宁波和堺市在构筑亚洲的大茶文化圈中,具有重要地位。

注释:

①近世茶汤形式,指和现代那样把茶碗直接放在榻榻米上的一种新的方式。中世茶汤形式继承了禅院茶礼的做法,是把天目茶碗放在天目茶碗托上饮用的。

②三阶藏茶室,本是商店用来存放商品的三层楼瓦房,后转用为一楼准备茶水,二楼饮茶,三楼吃“会席料理”的茶楼。

③风炉饰,指的是煎中用风炉和铁制茶釜烧水的方法。

④炉坛饰,是煎中用地炉和铁制茶釜烧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编:《蔗轩日录》(大日本古记录),岩波书店,2001

2.伊藤幸司:《中世日本的外交和禅宗》, 吉川弘文馆,2002年。

3.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科学出版社。

4.森村健一:《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堺市的煎茶的出现》,(《喜谷美宣先生古稀纪念论集》), 喜谷美宣先生古稀纪念论集刊行会,2006年。

5.森村健一:《15世纪后期的福建海商和日本堺市的贸易商人》,《海交史研究》,2006年第2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