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开始喝茶、制茶是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大茶是什么茶 黑茶是什么茶 红茶是什么茶

大茶是什么茶。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神农·食经》之中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陆羽据此得出“茶之饮,发乎神农”的结论。据说在上古时期,神农为治病救人而日行于深山,遍尝百草,其中不乏毒性强烈的植物。有一天他吃到毒草,浑身乏力,不能行动,偶然闻到身边茶树上散发的清香,取了几片茶叶放入口中,竟然就奇迹般地解了毒。鉴于古人对茶叶的热爱,很难说这个故事不是后人的附会。尽管如此,陆羽的《茶经》还是煞有介事地记载了它:“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如此看来,茶的功效近乎灵丹妙药,也难怪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热爱了。

《诗经》之“荼”

唐朝以前,中国是没有“茶”字的。那时候的茶被人写作“荼”,或者“槚”、“设”、“茗”、“荈”。《诗经》之中常见的“荼”字,据说最早是用来指代苦菜的,后来又衍生为苦菜上的白色绒毛。成书于西汉的《尔雅》在解释槚字的时候说:“槚,苦荼。”这便是以菜代茶了。大概因为茶和苦菜同样味苦,“荼”字就有了这样一个引申义。

“烹茶尽具,武阳买茶”

出自西汉辞赋大家王褒的《僮约》,这是关于饮茶习俗最早的文字记录。烹茶,是说当时的人已经学会烹煮茶叶作为饮料,而“卖茶”则说明茶叶已经作为商品流通。此外,长沙西汉马王堆墓葬中也曾出土关于饮茶的竹简记载。所以今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饮茶之风是从西汉开始的。

贫富之分,南北之隔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的流行是有阶层和地域之分的。当时茶叶产量少,只有王公贵族、官僚和世家子弟能够喝到,普通百姓是无缘得见的。茶树多生长于山区丘陵地带,且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因此南方产茶而北方罕见。南朝时,老庄的隐逸、淡泊和静观之思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茶叶清淡苦涩的口感恰好符合时人以清雅恬淡为美的审美趣味,于是便在文人墨客,官僚士大夫中间流行起来。

而北朝以少数民族居多,仍未完全摆脱游牧民族的习俗,虽不至于茹毛饮血,却也是北方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性子,茶叶苦涩清淡的口感不合他们的胃口。于是,那时便出现了南方人嗜茶,北方人目之为怪的奇妙现象。

茶民的圣书——《茶经》

有唐一代,饮茶之风蔚为壮观。继陆羽的《茶经》之后,《茶述》、《茶酒论》、《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书相继问世,《封氏闻见记》中辟有专章《饮茶篇》,《四时纂要》中有关于茶树种植和栽培技术的记载。除此之外,唐人大量写作茶诗,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元稹著有《一字至七字茶诗》,说明茶叶已融入唐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唐代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官家贵族,寻常百姓也开始把饮茶当做一种日常习惯,茶叶成了和柴米油盐一样的生活必需品。

《茶经》还对当时各大产地出产的茶叶品级做了划分和评价:“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足见唐人对饮茶的热爱和讲究。

“一朝团焙成,价与黄金逞”

说的是宋代官家茶园献给皇帝的贡茶。贡茶来自于芽茶中最珍贵的“白叶茶”,每年惊蛰前后,于日出之前、露水未消之际,取茶株最上面的一两片嫩芽,经过复杂的工序制成茶饼,再在上面涂抹珍贵的膏油,最后精心装潢一番,进贡给皇帝品尝。贡茶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拥有十分动听的名字,比如“龙团”、“胜雪”无不使人联想起茶汤青白的色泽和醉人的香气。但是,由于从种植、采摘到烘制的过程过于复杂精细,耗时长久,所需人力物力极大,贡茶的价格也一路飙升至让人乍舌的高度。除了帝王本人和极少的一部分士大夫,他人再难品尝此种人间美味。

宋代文人中还出现了专业的品茶社团,宋太祖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有宋一代,饮茶吃茶之风已然及鼎盛,喝茶的习俗已就此成为中国人的传统。

为什么要喝茶?

茶叶能止渴生津,利尿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而且具有药效。饮茶可安定心神、陶冶情操,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茶叶物美价廉,普通百姓和农民也喝得起,消费基础十分广泛。

至于少数民族为什么也热爱饮茶,自古以来的传统看法是,边民喜食牛羊肉和奶制品,而饮茶有助于消食解热,是他们饮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了茶叶,茹毛饮血的蛮夷之族就会生病折寿。于是,为了统御少数民族、维持边疆的太平,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茶叶供给,控制了茶叶,也就控制了少数族政权的命脉。对于历代帝王和士大夫来说,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大概只有饮茶人自知了。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茶道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习惯也会有差异,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共同的爱好,无论茶的饮用方法有什么不同,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珍爱的。 如今,茶夷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从宫廷传到民间后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博学的勃莱迪牧师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是核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 《茶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茶经》共十章。除四章是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的。“四之器”详细描述了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茶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茶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茶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茶、五人饮茶和七人饮茶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茶典故与名人逸事;“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茶经》所写的茶事活动绘成图,挂在茶席一角,使参加者能在场看明白。对于的思想内涵,《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作者这里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思想内涵。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与陆羽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诗中两次提到了一词。此后,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饮茶”一章又写道:“有常伯熊者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大行”。从上述文献可知:是《茶经》确立了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精神;而释皎然和封演赋予了“”名称。 《茶经》问世之后,相继出现了多种茶文化专著,形成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唐代苏?0的《十六汤品》专门评论茶汤优劣;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和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大明水记》《浮槎山水记》(槎音茶)则是评论煎茶用水优劣的专著;宋·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记述了宋代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从《大观茶论》中可以看出,宋代不再用釜煎茶,而是将碾磨好的茶叶粉末直接放在碗内,把煮沸适度的水先灌进汤瓶,然后冲入茶碗,再用一种状如小炊帚的竹制“茶筅”搅拌均匀,称为“点茶”。《大观茶论》对点茶技法做了精辟而详尽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赵佶还把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深刻的专著同明清时代的茶文献一起,构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华茶文化宝库。 古代众多的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为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国要求:(一)茶具必须清洗洁净;(二)主张用轻清之水煎茶,有条件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讲求水沸适度。刘禹锡在一首煎茶诗中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茶便煎好了。苏东坡则更加形象地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嗖嗖欲作松风鸣”(蟹眼形容水沸时的小气泡,鱼眼指随后出现的大些的气泡);(四)要求使用名贵优质茶具,并规定首先要将茶碗烫热或烤热,以便于茶汤香气充分升扬。 为继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北京茶叶学会和北京茶叶总公司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组建了供内部进行茶文化交流的《北京馆》,以“俭、和、敬、美”为本馆精神。“俭”俭朴,返朴归真,提倡清茶一杯;“和”和平,祥和安定,和睦相处;“敬”尊敬,互敬互爱;“美”美好,提倡真善美。使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寓于活动之中。 2.中国的基本精神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 第一节 什么是 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尽管“”这个次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呢? 一、日本对的解释 日本人把是位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近几百年来,在日本致力于研究的人层出不穷,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给下定义。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的美学》一书中,将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面对博大精深的文化,如何给下定义,可难为了日本学者。 二、我国学者对的解释 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吴觉农先生认为: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引导七种义理,中国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的理解为:“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其实,给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下一个定义,把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待续) 

中国人的购茶攻略


中国人对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和嗜好。在唐代甚至更早以前,当时的人们就在世界上首先把饮茶当成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说:“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到了今天,在大众心目中,饮茶除了养生,更成为一种文化,一种陶冶性情的休闲。

茶叶品类多样,每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初习品茗或收藏者有必要了解一番。

香茗的家族成员

中国茶可分为六大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它们分布在我国的四大茶区,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

绿茶

以茶树的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属不发酵茶。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有板栗香、花香等清香味。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代表茶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碧螺春等。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唐代起我国便采用蒸汽杀青的方法制造团茶,到了宋代曾出现蒸青散茶。宋代后期,蒸青法传到日本,日本一直保留到现在。到了明代,我国又发明了炒青制法,此后便逐渐淘汰了蒸青法。

红茶

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属发酵茶。汤色以红色为主调,所以取名红茶。上等红茶的汤色红浓、透亮,用白瓷杯冲泡,杯壁上会出现金圈,味道醇和甘甜。

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代表茶有滇红、宜兴红茶等。

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 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又有绿茶的清芬香,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的色香味也不一而全。种类很多,如冻顶乌龙,发酵程度低,味道接近绿茶;凤凰单丛则有浓郁的兰花、栀子花的香气。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的代表茶,有文山包种茶、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茶、武夷大红袍等。

白茶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关键在于萎凋。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爽,冲泡时有浓郁的清香和淡淡的甜味,汤色淡黄。

白茶有很好的清热消炎作用,俗语说“三年是茶,七年是宝”。近年流行于欧洲,星巴克最近推出茶系列,首推的白牡丹就是白茶的一种。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省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等。

黄茶

属发酵茶,是我国特产。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上等黄茶如君山银针,沏泡时茶叶会三起三落,汤色金黄,滋味淡中带甜,香气不明显。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代表茶有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黑茶

这是一种生产历史十分悠久的特有茶类,最早始于明代,历史悠久,销量很大,是我国边疆藏族、蒙古族和维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黑茶在加工过程中鲜叶经渥堆发酵变黑,故称黑茶。

黑茶既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茶,如各种砖茶。砖茶适合制作奶茶,将熬制好的砖茶加入热牛奶,颜色棕红,不用加糖就有天然甜味。黑茶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因主要销往边疆地区,故以黑茶制成的紧压茶又称边销茶,代表茶有湖南紧压茶等。

再加工茶

六大茶类之外,茶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即再加工茶。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基本茶类的原料经再加工而成的产品称为再加工茶,它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和药用保健茶等,分别具有不同的品味和功效。代表茶,花茶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紧压茶有沱茶和六堡茶。

茶叶的真伪辨别

相信不少茶人初涉茗界都曾踩到“地雷”,买到了假茶或是以次充好的劣质茶。其实,只要掌握一些辨别的方法,挑中好茶并没多难。

简单来说,要判断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辨别。

1、看色泽

新茶外观干硬疏松,色泽新鲜。陈旧的茶叶则紧缩暗软。在选购茶叶时,外观颜色应以纯而泽为好,杂而暗为次。茶叶的汤色以明亮清晰为优,暗而深为劣。

2、辨香气

大多数茶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香气程度会减弱,香型也会由清香馥郁变为低闷混浊。不过,对于乌龙茶和黑茶来说,若保存得当,反而时间越久越显香气馥郁。

3、品滋味

除乌龙茶和黑茶外,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茶叶的伪劣,除了有因存放过久而造成的质劣,也有不法商贩采用非茶类的枝叶加工或掺杂在真茶里。鉴别时,可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闻其气味。有茶叶固有清香的当为真茶,带青腥气或其他异味的则为假茶。用火灼烤后,真茶与假茶的气味更易识别。

此外,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将其摊开细加观察,色泽纯正、统一的是真茶,颜色杂乱不协调或不正宗的,就应当怀疑其是假茶了。

如果通过颜色和香气仍然无法辨别,那么建议冲泡后观察叶底。虽然茶树叶片的大小、色泽、厚度各不相同,并因品种、季节、树龄、产地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不同而有差异,但某些形态特征却为各种茶叶所共有,而为其他植物所不备:

茶树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7 ~ 10 对侧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脉系统。

茶树叶片背面的茸毛,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除主脉上的茸毛外,大多基部短,弯曲度大,通常呈45°~ 90°角弯曲。茶树叶片在茎上的分布呈螺旋状互生,而其他植物叶片在茎上的分布,通常是对生或几片叶呈簇状生长。

茶树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而其他植物叶片多数叶缘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

茶和中国人的生活


既然我国是最早开始利用茶的国家,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这样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了茶对普通老百姓的重要性:“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

中国人不论是饭后、休息或者招待客人,茶是不可缺少的。客来敬茶已经成为我国标准的待客基本礼仪,否则就会被视为对客人的不敬。在许多的重大仪式上,茶亦是必不可少的。在结婚大喜的日子里,新娘子一定要给介绍人、男女双方的长辈和亲友们递烟、敬茶。

在西方国家,人们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往往互赠名片,问候你好。而中国人的风俗却不然,不论彼此是否认识,先奉上一杯茶(当然,这是在普通老百姓家里,如果是在公共的社交场合中,寒暄几句后必定是邀请对方去茶楼或茶园一坐),这种习俗在南方表现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广东人,当地开设许多茶楼,朋友们一见面便互相问候:“饮茶么?”南方人习惯上茶楼憩坐,不只是为了喝茶而是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

中国茶叶种类之多,在世界上可说首屈一指;而中国茶馆之多,恐怕也无别国能及。在茶馆中与好友叙旧谈心,沏上一壶好茶,一边喝,一边聊天,茶水喝到只剩半壶,再继上开水,其乐融融。

中国人的好茶是有一定根源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饮食大国,对吃的讲究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中国人饮茶喜欢“清饮”,因为喝茶可去油腻,尤其是吃炖肉以后,喝杯浓茶还可以帮助消化,去口臭,特别是“铁观音”茶具有较强的助消化能力。所以,当以美酒肴款待客人时,再敬上一杯好茶,更可博得客人的欢心。

喝茶,是中国人的一种情调!


“苦”为中药五味(酸、甜、苦、辛、咸)之一,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阈值极低。

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常见食物如苦瓜、百合等,饮料如苦丁、菊花等,这些苦味的东西,人们的本能是排斥的。

茶根本的味道也属于苦味的。

因为茶多酚是茶叶的核心物质,尽管茶叶中含氨基酸等鲜甜味物质,但核心还属于苦味的。

这个苦味的饮品,如果说人们一开始就喜欢,纯粹是假话,懵懂的小孩,可以用一点茶水试一试,他绝对是拒绝的。

青少年为什么喜欢可口可乐而不喜欢茶,也是这个道理。

在茶没有成为饮茶习俗之前,人们本能是拒绝的,如边疆少数民族饮茶,会加奶、加糖烹煮,如西亚、北非饮茶会加薄荷、香料、糖等调饮,本质上是不能接受其苦。

那为什么中国人能忍受茶的苦味呢?

中医药里讲苦入心,能泻火、燥湿等,人们在食用苦味的食物和饮料时,可能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某种功效,实现清热解毒或者其他需求,尽管是苦的,但乐于接受,长期以后形成习惯。

中国人长期受道家影响,茶是作为道教的服食饵药逐步被更多人群接受:

从一开始的与其他药材配伍成为方剂,到唐代陆羽倡导在茶汤里只放上盐巴调味,直至宋代徽宗以后,茶才实现清饮。

这也说明直至此时,整个社会饮茶风俗才稳定下来,对于茶的苦味已经逐步普遍接受,真正成为一种嗜好品。

再到明代利用炒青大面积取代蒸青,茶的香味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掉茶的苦味,使茶更易于平常人接受。另外现代制茶技术,绿茶的摊凉,乌龙茶的摇青等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都减少了茶的苦味,让人更易于接受。

综合来看,茶确实是苦的,但由于其某种功能性,人们愿意接受他;

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制茶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其苦味;

另外茶的氨基酸等物质,在苦味之后确实能化开,逐步回甘,给人味觉和精神的愉悦;

人们在利用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味觉依赖和习惯,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嗜好品,苦已经不是问题。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有人喝茶


关于茶艺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的仪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

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

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中国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明代起便开始流行泡茶。

关于茶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饮茶习惯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

唐朝中叶,陆羽完成了全世界第一本有关茶叶的著作——《茶经》,从那以后,饮茶风气很快吹遍中国大江南北,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嗜茶。

十七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中国的茶输入欧洲,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在英国贵族社会中,“饮茶”已成为一种时尚风范。

在中国,“茶”因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两种发音方式,在北方发音为CHA,在南方发音为TEE;这也是为什么由中国北方输入茶的国家,如土耳其的发音是HAY,俄国是CHAI,日本是CHA;而由中国南方经海线输入茶的国家,其发音则不相同,如西班的发音是TE,德国的是TEE,而英国则是TEA。

关于喝茶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料。

茶饮的正式记载,要从《三国志》开始,才有较可靠的依据。此时茶饮仅流行于部分南方上流阶层间,一般社会对于茶饮抱持着存疑态度;而部分北方人尚不知茶为何物,嗜茶者多被视为“漏扈”、“厄”、“酪奴”等轻蔑的字眼。

在北朝,达官贵人宴饮中有时也陈设茶饮,但多抱持着「耻不复食」的心态,只有江表残民至北朝投顺者,一时改不了在南方的喜好,因此仍习惯茶饮。及至隋代南北统一,以迄大唐的太平盛世,渐渐南方的饮茶风尚,使嗜吃乳酪的胡人,也开始习惯茶饮。

因嗜茶人口日增,风气逐渐形成,久之茶便成为日常大众化的饮料。此即为由尝试至肯定的过渡时期。

当时出现几个承先启后的现象:

一、茶叶由最初的药用性质,至于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到了隋唐时代,茶已成为纯粹的饮料;

二、从原本要到人烟稀少的山区,到引进茶树于山坡地栽种,以茶谋利的茶农也逐渐有其重要的角色;

三、从原本不讲究焙制、烹点、水质等方法的“茗饮”(当时的陆羽被他人视为玩物丧志而讽为“茶博士”),到人们逐渐重视茶道,而真正拥有饮茶的知识。

中国人的敬茶礼仪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总之,敬茶是国人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己的修养。

中国人的喝茶方式自古至今的演变


饮茶方式的转变

首先来说,古人喝茶的方式其实是经历过三大的阶段。

吃茶→煮茶→泡茶

古人最早饮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这是真“吃茶”。

之后开始用火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汤一样。

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一直到唐代陆羽,才把茶的格调提升为一种独立的饮品,成为一门生活艺术。

时间表

一、神农时代:神农时代利用含嚼茶叶鲜叶,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二、西周、东周:开始把茶叶当菜食。

三、秦代: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四、汉代:茶开始商业化,茶叶的简单加工出现,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五、唐代:受经济、文化的影响,唐代饮茶文化盛行。

唐代陆羽的喝茶方式

煎茶+茶碗

中唐以前,人们在煮茶的时候,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

这被陆羽深深嫌弃,“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沟渠的废水。

所以,他在《茶经》中,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唐代这样的喝茶方法,就叫做“煎茶”:

先将饼茶碾末,置于锅中煎煮,而后再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

|碗“陆羽《茶经》记载: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

茶碗,品鉴茶水之用

以越州出产的最佳,鼎州、婺州、越州出产的也不错,寿州、洪州出产的则次之,北苑团茶是在唐宋间流行的饼茶基础上精加工成型的。

值得注意的是,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主要是做成茶饼形状的,称为“团茶”。

那个时候可还没有什么绿茶、红茶、乌龙茶之类的茶类哦。

宋代的喝茶方式

点茶+建盏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积淀下来的成果,在宋代完成了升华。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宋代把“品香、斗茶、插花、挂画”,称为“四大雅事”。

把饮茶真正地变成了一种艺术潮流。

宋代的喝茶方式,称为“点茶”,步骤如下:

点茶的要点:

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工具搅动茶汤,使之产生饽沫,乃至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之类现象。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击拂无力,茶不发力。

宋徽宗认为要注汤击拂七次,每一次需要使用的力度和方式都不一样,直至浓度适中、乳花汹涌则止。

点茶完毕,如果只是一个人欣赏,未免寂寞。

如果一下就喝下去了,未免浪费了之前那么多功夫。

于是,”斗茶“这项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娱乐应运而出。

明代的喝茶方式

散茶+紫砂壶

明代开始,因为朱元璋废团改散,出现了大量的散茶。

于是,民间饮茶,开始以散茶为主。

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都是因为废团改散,制茶工艺改良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改散。

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

因此,明代的茶壶是专用泡茶的。

这只有在散茶形成主要饮用方式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而紫砂的种种优势,使得紫砂壶在明代的茶器中大放异彩。

清代的喝茶方式

散茶+盖碗

清代的喝茶方式,也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

清代不仅出现了如今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茶类,而且还有几位热爱喝茶的皇帝。

比如,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清朝盖碗的流行,就与爱茶的乾隆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书画中就可窥见史实。

而且,爱茶的清帝经常将历史名茶画中的主角换成自己,投入其中。

盖碗泡茶,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

同时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简化了很多,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

而且在品尝中可以欣赏茶的色、香、味、形,慢斟细啜时领略幽雅闲逸、洒脱自然的情趣。

至此可以说,我们如今的泡茶方式,已经是把茶的生活化、大众化和品饮艺术结合为一体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