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大白茶发酵出来的红茶制品口感、滋味如何?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大白茶与小白茶的口感 如何描述白茶的口感 红茶的口感如何描述

大白茶与小白茶的口感。

说到政和,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政和大白茶,确实,政和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白毛猴和莲心等白茶品种,已经在市场上逐渐走俏,尤其是老白茶,这些年更是以其独特的消暑、退热、降火、解毒、止泄、杀菌和降血压等功能,走进千家万户。

其实,除了白茶,政和的红茶也是别具一格。最近,有朋友专门给我带了一罐政和的红茶,谓之“醉红岩”。这个富有诗意的茶名,让我一下子联想起冷漠的那首歌《醉红颜》:“我无法忘记你动情的双眼,总似梦似醒若隐若现,等待花开花谢岁月的变迁……”

我对流行歌曲并无兴趣,却不知为何记住了这首歌,是因为歌者的名字叫冷漠,还是那悲伤的曲调总是催人泪下,总之,我记住了这首歌,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这款茶。

醉红岩的底料主要源于政和大白茶,当然还平拼了当地一些花香、果香味浓郁的野茶,然后借鉴正山小种茶的工艺,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被称为“政和功夫”。这种制茶工艺最早出现于清朝同治十三年,也就是1874年,当时江西的茶商来政和,要求用当地的大白茶,用正山小种的工艺,制成全发酵的工夫红茶,出口欧洲。于是当地的茶农就根据江西茶商的要求,定制了一批红茶出口。没想到这种茶迅速在欧洲打开了市场,因为要区别于桐木关的正山小种,因此人们就称之为“政和功夫”。

二十多年后,当地有一位叫杨作揖的茶商,为了提高“政和工夫”的香度,又在里面加入了少量花果香浓郁的小叶种野茶,经发酵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紫罗兰香气,茶品由此大大提升,成为闽红三大功夫茶之首,在英伦半岛首先火了起来,几十年间,供不应求。以至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伦敦茶叶市场上仿冒“政和工夫”的闽茶屡禁不止,杨家还专门远赴英国打假。

有道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由于多年来,政和工夫一直作为外销茶,虽然在欧美市场风生水起,但在国内竟很少有人知晓了。直到本世纪初,杨家后人杨茂旺,用祖传秘方,做出了这款条索肥壮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毫芽金黄显露、汤色红艳醉人、裹着花香果香的“醉红岩”,政和功夫才慢慢拨开云雾,见了天日。

2010年,杨茂旺带着他的“醉红岩”,来上海参加世博会,这款色如琥珀、香浓醇厚的“醉红岩”,以其充满异域风情的紫罗兰香气再次征服了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地的茶商和游客。

遗憾的是中国本地的茶人,似乎感兴趣的不多,也许是因为中国是茶的原乡,全国各地来参展的名茶、好茶太多,醉红岩被淹没在芸芸众茶里了。这也就是我在世博会上采访多日,竟对此没有一点印象的缘由,不过今宵这一口,却让我沉醉,尤其是那红艳诱人,晶莹透亮的茶汤,和那特殊的挂杯,不是兰香,也不是蜜香,但却香的让人沉醉。

不知不觉中,我又想到了冷漠的那首歌:“叹世间情深缘浅,曾经永恒誓言犹如风中花瓣,渐渐飘远……”于是就想再续上三个字:“香犹在!”

精选阅读

白茶的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又称政大。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混倍体。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GS13005-1985。原产于政和县铁山乡高仓头山。据传说,在清光绪5年(1880年)由铁山人魏年老将此茶树移回家中种植,后因墙倒,无意压条数十株,逐渐繁殖推广。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东部茶区。20世纪60年代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省有引种。 植株高大,树势直立,自然生长的树冠高度可达3~5m,树高1.5~2m,幅宽1~1.5m,为小乔木型。分枝部位较高,一半里地20cm,分枝少,节间长。嫩枝红褐色,老枝灰白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突尖,基部稍钝,叶面隆起,叶肉厚,叶质脆,叶缘略向背,通常大14cmx6cm,长宽比平均为2.3.叶面浓绿或黄绿、具光泽。叶脉明显,7~11对。锯齿粗而深,29~68对。叶厚、较脆。芽叶肥壮,茸毛特多,一芽二叶长6.4cm,白牙重50~76g,一芽三叶百芽重123g。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1月中旬,花量多。一般开花不结果,或仅结少数单位茶果,插后亦不易出土,故用无性繁殖。育芽为弱,发芽率低。芽头稀疏。发芽期迟,一般在4月上旬,停止生长较早,一般在10月上旬,生长期较短,全年约6个月左右。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受寒冬,虽在零下3~4摄氏度亦少受冻害。产量中等,同时产量较集中于秋茶,对小绿叶蝉、螨类的抗性差。春茶含氨基酸2.37%、茶多酚24.96%。

制白茶色稍黄,以芽肥壮、味鲜、香清、汤厚最为特色,制白毫银针,颜色鲜白带黄,全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清甜。

国家审(认)定茶叶品种--政和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简称政大。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混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政和县铁山乡,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东部茶区。20世纪60年代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省有引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5-1985。 特征:植株高大,树姿直立,主干显,分枝稀,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锐深密,叶质厚脆。芽叶黄绿带微紫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23.0g。花冠直径4.3-5.2cm,花瓣6-8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芽叶密度较稀,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较高,每亩达15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合氨基酸2.4%、茶多酚24.9%、儿茶素总量12.l%、咖啡碱4.0%。适制红茶、绿茶、白茶,品质优。制工夫红茶,条索肥壮重实,色泽乌润,毫多,香高似罗兰香,味浓醇,汤色红艳,金圈厚,是制政和工夫之优质原料;制烘青绿茶,条索壮实,色翠绿,白毫多,香清高,味浓厚,是客制花茶的优质原料;制白茶,外形肥壮,白毫密披,色白如银,香清鲜,味甘醇,是白毫银针、福建雪芽、白牡丹的优质原料。抗旱性较强,抗寒性较强。抒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江南茶区。 栽培要点:宜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种植。缩小种植行距,增加种植株数,压低定剪高度,增加定剪次数,促进分枝。采摘茶园增施有机肥,及时分批留叶采摘,适度嫩采,采养结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