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上)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 茶树和白茶树 观音茶树

【www.cy316.com -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茶树栽培的发展历史与世界茶树栽培历史密切相关,长期的不断传播和交流,中国的茶籽、茶苗、栽培技术等直接或间接地传入世界主要产茶国,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现今的世界茶产地。

茶树的栽培与茶的发现、利用密切相关,消费是生产的推动力,考证茶树栽培历史,就必然涉及人类发现利用茶树的历史。由于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有关茶树发现、利用、栽培等活动,往往只能凭借历史上的一些文化遗迹和史料对古代的史实进行推论。而古籍记载总是迟于当时的事实,且许多古代记载辗转流传、有遗漏甚至有以讹传讹,因此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一直是科学研究所极力探求。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茶树栽培发展历史可以规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1、茶树栽培的起始时期

秦以前(公元前220年以前)是发现、利用茶和茶树栽培的起始时期。在漫长的上古原始社会中,先民们结绳记事,由于没有文字,故当时的史情无法记载,只能靠人们一代代相传下来,有些则被后人补记,并且从局部地区渐渐流传开来;更多的是人们通过一些神话和传说,作为残索去研究、了解和推测当时的人类活动。唐朝陆羽在《诗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于将炎帝传说成是神农,因此将公元前2737—前2697年作为发现茶的时代,距今已4000~5000年历史。《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即为茶,即在公元前的神农时代就发现了茶。这样,茶的发现利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甚至上万年历史。

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便开始对野生茶树进行驯化、人工栽培以满足需要。东晋常璩于公元347年著《华阳国志》记载,“园有芳蒻、香茗”,“涪陵郡……惟出茶、丹、漆、蜜、蜡”,“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等,都证当时巴蜀诸郡县都有种茶之举。

而《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集,约出自公元前1134年至公元前597年间,其中有“谁谓荼苦,其苷如荠”的诗句,是最早出现“荼”字样的古籍,联系唐陆羽《茶经》“啜苦咽甘,荼也,”许多专家考证这个“荼”就是茶,由于先秦古书中没有茶字,《诗经》中的荼既指茶,亦指苦菜、茅草等,一字多义。指茶则表明当时人们在利用茶的过程中,已对茶的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并在诗歌中反映出来。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西汉时期,记载茶的文献逐渐增多,茶的利用日广,茶树栽培区域亦渐而扩大。据《四川通志》记载表明西汉时已有人在蒙山种植茶树。我国最早的一部辞书——《尔雅》的《释木篇》中有“槚,苦茶”。东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蜀人名之苦荼。”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说“荼,苦荼也。”把茶列于辞典并且加以注释,表明当时茶与人类生活已有较密切的关系,亦表明当时人们对茶的特性认识和利用又前进了一步。

“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四川地区在上古时代为茶叶生产中心,秦统一中国后,茶叶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逐渐传播开来,茶树栽培技术也开始向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陕西南部和河南南部成为最古老的北方茶区之一。其后,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茶树栽培又逐渐向长江中下游扩展,传至南方各省。

汉代佛教传入,到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徒坐禅诵经,饮茶更能镇定精神、驱睡;同时,两晋、南北朝时,道教兴起,道家修炼重气功打坐,更喜欢茶具轻身提神等功效。因此,在南方的一些名山寺院都陆续种植茶树,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北魏杨衔之《洛阳咖蓝记》有南方普遍饮茶的记载,长江中下游地带均已广泛种植茶树。而且梁时任昉《述异记》已对茶有一定的认识;“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

Cy316.com延伸阅读

中国茶树栽培40年:茶树栽培技术发展展望(二)


一、茶叶绿色生产技术发展

茶叶绿色生产是茶产业发展的未来,生态茶园建设是推动茶叶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各地对生态茶园、低碳茶园等的建设和生产技术进行了许多实践探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生产的多功能效应日益扩大,美丽茶园、茶旅融合的发展加速,需要加强生态茶园或美丽茶园建设的理论、技术、模式等研究。

茶叶绿色发展同时还包括提高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技术和效率。我国生产茶园施肥中还存在过量施肥、茶树专用肥占比少、有机养分替代率较低和施用方法不当等现象,造成养分损失大、生产成本升高、环境风险增大等问题,在技术上表现为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当前生产需求,适宜茶园土壤条件、养分吸收特性的新型功能性肥料产品研制滞后,施肥机械缺乏,土壤培肥技术创新不足等。

未来,应深入茶树养分高效吸收和利用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矿质营养对茶叶品质成分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加强土壤过程特别是养分在茶园土壤中的循环转化特点的研究,建立品质导向的养分供应施肥技术指标和营养诊断技术,研制新型高效生物和控释肥料等产品,加强高效施肥新技术研究,促进茶园水、肥、光等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

提高茶园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减轻劳动强度是茶产业高效发展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区劳动力大量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茶园耕作施肥、采茶等田间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沿海发达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均出现茶园管理用工紧缺,造成茶园管理技术不能到位,茶叶无法及时采摘或弃采现象十分普遍。受制于茶园种植模式、名优鲜叶采摘标准要求,茶园机械种类少、动力不足、作业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滞后。

未来,应加强名优茶机械采摘技术的研究,如选育、筛选适合名优茶机采的茶树品种,争取在提高新梢生长发育整齐度的树冠培养和肥培管理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发具有选择采摘功能的智能采茶机等。同时也需继续强化茶园作业机械的研制,重点解决茶园耕作、施肥、植保机械动力,提升与茶园条件的匹配度和作业效果。

三、智慧茶园精准生产管理技术

精准农业生产进行定量决策、变量投入并定位精确实施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系统,体现了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的思想理念,可以最大限度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实现农业生产要素高效利用,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精准生产或智慧茶园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建立我国茶园土壤信息、茶树生长信息库,加强茶树生长诊断与动态调控技术、作物养分诊断与施肥调控模型、精准茶叶生产设计与管理决策模型技术、精准茶业技术集成平台研究与开发,提出适宜于不同品种类型、生态区域和生产系统的模型参数,实现由传统茶树栽培向信息化栽培的技术转变。

内容详见:《中国茶树栽培40年》,中国茶叶,2019,41(7):1-7,作者:阮建云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


茶树的人工栽培,是茶叶生产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飞跃。如果说茶树的栽培是由于茶被人们用作饮料以后的事情,那么,茶之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和专业生产,则是茶树为人们栽培以后历史发展的结果。采集野生茶叶,受到野生茶树分布和资源的严格限制,栽培茶树以后,人们就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把茶树引种到一切适于种茶的任何地方,从而赢得发展茶叶生产的某种主动。关于茶树栽培技术对茶叶生产、茶业以至整个茶叶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可惜我们的古人,在我国的古代特别是上古的文献中,并没有因为重要而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所以,本文对我国茶树栽培早期的历史受史料的限制,不得不作些推测。

(一)茶树栽培之始和最早的栽培技术 记载茶树栽培技术的发生、发展,是和饮茶的需要与制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我国饮茶,大概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尝试栽培茶树,可能也出现在随后的原始时期①。

在原始阶段,提出栽培茶树的希望是容易的,但从试种到成功地把茶树培育为一种作物,关山迢递,倒可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为对原始人来说,他们试种茶树,开始只能是蹈常袭故,其结果,往往是使他们的试种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一人一次的失败,不可能框束其他人或后人对栽培茶树的强烈希望;可能在这种偶然情况下,人们的实践,最后终于取得了栽培多年生茶树的经验。掠夺经营的原始农业,往往是通过搬迁住所的办法,来解决他们种植与地力枯竭的矛盾的。在一次他们试验播下茶种以后,又适巧遇到迁移,使他们播种的茶苗,免遭了毁灭性的采摘。几年后当他们路过旧址,发现他们播种的茶树生长十分茂盛时,便悟出了幼龄茶树不宜滥采的重要,从他们过去失败的教训中,摸索出了栽培茶树的原始方法。上述假设不错的话,我国是在原始末期就掌握了栽培茶树的简单经验。但在原始乃至整个奴隶制社会阶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茶树的栽培,最多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和作为野生采集的补充,所以,它始终是闭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到了也只有等到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制造采用了铁锅以后,由于制茶能力和茶叶质量的提高,随着饮茶人数和社会对茶叶需要的日益增加,茶树栽培,才作为一桩新的生产事业迅速向外传播开来。

上述推论,没有任何文字的直接记载,主要是根据有关传说及考古和民族学资料所作的可能推测。这一茶树栽培的发生和最初发展情况,我国古籍虽然未能为其提供直接的论据,但它记载的早期茶叶史料所反映的奇怪现象,倒可作为上述推论的某种印证。秦汉以前,我国古籍中关于茶的记载很少,有也是一字半句,对当时的茶业,根本看不出什么眉目。可是到西汉王褒《僮约》,可以说是豁然开朗,所记“武阳买荼”,“烹荼尽具”,一下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四川茶业生气盎然的情景。我国早期茶叶史料这种断缺又突乎其来兴盛的这种情况,与我们上面所说的我国茶业最初长期局限在边陲一隅,秦汉时随封建经济的发展首先在四川兴起的论点,是互可印合的。

我国古籍对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一般都是晚于现实,低于现实的,从它们的产生到见诸记载,往往要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所以,古籍中关于某项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并不是这项技术形成和产生的最早年代;它不是源,而是流,可以也只能作为当时社会所达到的水平的一种根据。

三国以前,我国古籍中没有任何茶作知识和栽培技术的记载。如果把对茶树外部形态的认识,也可纳入茶树栽培技术知识的范畴的话,那么,我国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可上溯到西晋的《广志》。广义地说,我国古籍对茶作技术知识的记载,是从描述茶树的形态特征开始的。但是,可能是因为我国古代种茶人没有文化,文化人不谙种茶,古籍中最初对于茶树形态的记载,从西晋开始,一直到唐朝陆羽《茶经》才叙说完整。这里,不妨将这方面的资料摘录于下。

①《广志》(西晋郭义恭著,原书佚):“茶,丛生”;②东晋郭璞《尔雅》苦荼注:“树小如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③桐君录》(原书佚,约成书于5世纪):“茶花状似子,其色稍白”;④《述异记》(传说为梁天监时任。著):“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⑤《魏王花木志》(据考,可能是后魏元欣撰,原书佚):“茶,叶似子,可煮为饮”;⑥《茶经》(唐陆羽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揲担ト缍∠悖绾摇!?引述上刊史料,不在指出我国古籍最初对茶树认识的迟缓发展过程,而主要在于说明陆羽及其《茶经》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因为,《茶经》从整体说到局部,从花叶一直说到种子、根、茎,完成了前代许多学者四五个世纪要说而没有说完整的茶树形态问题。

陆羽《茶经》在茶叶科学技术上的贡献还不只这些,此外,它还对茶树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栽制技术和饮用方法,也都作了最早的记载。但关于茶树的栽培,陆羽只说“法如种瓜”。可惜太简单了。我国茶树栽培的具体记载,首先见于唐末五代之间的《四时纂要》。《四时纂要》说,“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敝嗪屯痢C靠又至呤?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恚ㄛ眨┲徊娌豢商啵指酃室病4蟾?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每科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茶一百二十斤。茶未成开(时),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收茶子: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笸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

显而易见,《四时纂要》所说的这些内容,基本是唐朝后期群众栽培茶树经验的记录,陆羽《茶经》,加上后来《四时纂要》记载的有关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朝茶作学说和栽培技术的实际情况。

有人根据上述一些现象,认为“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到唐朝经陆羽的倡导,才开始纷纷种植茶树,才有茶树栽培法的记载。”这显然是反因为果。不错,唐以前的确未见茶树栽培的记载,栽培茶树的方法最初是见之于《茶经》。但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不等于唐朝以前就不会栽培茶树和不存在栽培技术。另外,恰恰相反,不是陆羽的倡导群众才纷纷种茶的,而倒是唐朝茶业的发展,由于社会和生产的需要,才促使陆羽编纂《茶经》的。当然,这样说,决不是否认陆羽及其《茶经》在当时和之后对促进我国茶叶生产发展上的巨大作用。

唐以前有茶树栽培,那为什么我国古籍中直到陆羽时才有具体栽培方法记载呢?这可能主要是由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决定的。在唐以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新的茶区,茶园面积有限,茶叶生产只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交流自给,这时北方除少数统治阶级以外,尚不知道饮茶,南方一些文人虽都嗜茶,但当时社会还不存在引起他们关心生产技术的前提,所以无人搜录。到了唐朝,特别是开元年间因北方大兴禅教,晚上坐禅不睡、不吃,只准喝茶,饮茶的习惯才迅速在北方流传。随着北方对茶叶需要量的不断增加,南方的茶叶生产也日甚一日地扩大,在这种饮茶、种茶大发展的形势之下,社会需要有关茶叶的知识,生产希望有具体的栽培记载,陆羽适应形势的需要,撰写了《茶经》;出于同样的情况,韩鄂把茶树栽培作为一项重要生产技术,编进了他的《四时纂要》。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这个高级阶段以前,所保持的仍是手工生产与原始技术,这种技术的进步纯粹是自发的,极端缓慢的。”①根据列宁所说的这一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可以明显看出,唐朝记述的茶树栽培技术,绝不是唐朝某个人或一个短期内一蹴而就的创造,而是对前人在这方面的智慧和劳动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尽管缓慢,但每隔一段时间以后,在栽培技术的某些方面,总还是有所突破和发展的。

如宋朝在茶叶采摘和茶园除草方面,就较《茶经》和《四时纂要》的记载,更加具体并有所发展;明朝前期,主要在茶园的经营管理方面,后期,突出在茶树育苗和修剪方面,又较过去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和创造;清朝,可能由于贸易对名贵茶叶的特需,又在花卉无性繁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茶树的压条繁殖法。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就是这样不断汇集劳动人民的一点一滴的创造,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向前发展的。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各项技术的具体发展


严格说,我国茶树栽培技术,也确实是从陆羽《茶经》,始有记 载的。但《茶经》及其后《四时纂要》关于种茶的记载,出现虽迟, 但面对的是一个技术成熟的现实,所以是一个高起点。

因为这样,在我国唐和五代以后的茶书、农书和有关文献中,对 于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一般都是抄引《茶经》和《四时纂要》的内 容,除个别技术的补充发展外,很少有全面超出和高于上述二书者。 基于这一实际,在唐以后的文献中,既然在总体上很难一代代阐说清 茶树栽培技术水平的差异,下面,我们不妨就唐以后茶树栽培的各项 具体技术,分别谈谈它们的发展。

1。茶树生物学特性。从我国古籍记载的情况来看,我国古代对 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主要也就是讲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而这方面的记载,最早也是从唐朝开始的。如《茶经》说:“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阴山坡谷者 ,不堪采掇。”这些,明确指出了茶的品质与外界环境条件有较大关 系。《四时纂要》载:种茶开坑以后,要“熟”保,两年以后“耘 治”,要用小便、稀粪和蚕沙浇壅;茶宜种在一定坡度的山坡,平地 “须于两畔开沟垄泄水”,等等。综合上面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关 于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至少在唐朝时就认识到这样几点:① 茶树是一种喜温湿的作物,寒冷干旱的北方不宜种植;②茶树不喜阳 光直射,具有耐阴的特性;③茶宜种于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粘重 的黄土不利茶树生长;④茶树根系对土壤的通透性有一定的要求,耘 治能促进茶树生长;⑤茶地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更不 能积水。

宋朝关于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的记载,既多又具体,如苏东 坡诗句:“细雨足时茶户喜。”《东溪试茶录》载:“茶宜高山之阴 ,而喜日阳之早。”宋徽宗《大观茶论》说:“植茶之地,崖必阳, 圃必阴”,“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赵汝砺《北苑别录》讲: 每年六月要锄草一次,“虚其本,培其土”,“以导生长之气,而渗 雨露之泽。”但这些记载,除“细雨足时茶户喜”,说明茶树特别在 芽叶生长旺季,要求空气中湿度要大以外,其他都只是对唐朝提到的 认识作些补充而已。宋以后的记载,多数是抄袭唐朝或宋时的资料, 当然在某些方面也有所发展。

2.茶树选种。茶树是由野生经我们先民驯化、栽培以后才成为 栽培种的。在茶树栽培和形成一定的茶树栽培品种以后,人们对栽种 的茶树个体,渐渐就出现和产生按照社会需要来选优汰劣的活动和技 术。从我国现存的文献记载来说,西晋《神异记》所载的余姚人虞洪 ,至瀑布山经常采集大叶种茶的故事,可能是我国有关茶树良种的最 早记载。在陆羽《茶经》中,不但第一次提到了茶有灌木和乔木等不 同品种,而且指出生长在“阴山坡谷”的茶树,由于其生境有逆茶树 的植物学特性,品种不好,“不堪采掇”。但是,对茶树品种及其性 状的系统介绍,还是到宋代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中,才明确提出 。如其载:“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培 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 瑞。……次有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茶厚而圆,状类柑橘 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类柑 叶,发常先春,民间采制为试焙者。四曰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 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日稽 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曰晚茶,盖鸡茶之类,发比诸茶晚 ,生于社后。七曰丛茶,亦曰蘖茶,丛生高不数尺,一岁之间,发者 数四,贫民取以为利。”这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份也是整个古代有关 茶树品种最为详细的调查报告。在900多年之前,我国对一地的茶 树品种能介绍得如此全面,对某种品种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产地 分布、栽培要点和制茶品质能描写得如此具体,不说古代,就是在今 天,也应算是一篇难得的有价值的报告。不过,东溪沿岸栽种、生长 的这些茶树品种,不是人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一般只是对野生变异 的一种发现和利用。以白茶为例,如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称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 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 造止于二三胯而已。”有意识的选种,如茶树无性系的育种,则是明 清以后因茶的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方面情况,在 下面茶树繁殖中介绍。3.茶树繁殖。要讲茶树的繁殖,当从茶树的 栽培讲起。我国古代最早种茶的情况已不清楚,从陆羽《茶经》“凡 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的记载来看,唐朝是采取丛直播, 当时种瓜就是穴播;另外,说明唐朝一般不用移植,但也不认为茶树 是不能移栽的。可是到宋朝以后,可能是由于茶被用作婚姻礼仪的关 系,慢慢以讹传讹,便把茶说成是不可移栽的了。

如明朝《七修汇稿》还说:“种茶下子

中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


茶树的人工栽培,是茶叶生产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飞跃。如果说茶树的栽培是由于茶被人们用作饮料以后的事情,那么,茶之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和专业生产,则是茶树为人们栽培以后历史发展的结果。采集野生茶叶,受到野生茶树分布和资源的严格限制,栽培茶树以后,人们就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把茶树引种到一切适于种茶的任何地方,从而赢得发展茶叶生产的某种主动。关于茶树栽培技术对茶叶生产、茶业以至整个茶叶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可惜我们的古人,在我国的古代特别是上古的文献中,并没有因为重要而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所以,本文对我国茶树栽培早期的历史受史料的限制,不得不作些推测。

(一)茶树栽培之始和最早的栽培技术 记载茶树栽培技术的发生、发展,是和饮茶的需要与制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我国饮茶,大概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尝试栽培茶树,可能也出现在随后的原始时期①。

在原始阶段,提出栽培茶树的希望是容易的,但从试种到成功地把茶树培育为一种作物,关山迢递,倒可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为对原始人来说,他们试种茶树,开始只能是蹈常袭故,其结果,往往是使他们的试种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一人一次的失败,不可能框束其他人或后人对栽培茶树的强烈希望;可能在这种偶然情况下,人们的实践,最后终于取得了栽培多年生茶树的经验。掠夺经营的原始农业,往往是通过搬迁住所的办法,来解决他们种植与地力枯竭的矛盾的。在一次他们试验播下茶种以后,又适巧遇到迁移,使他们播种的茶苗,免遭了毁灭性的采摘。几年后当他们路过旧址,发现他们播种的茶树生长十分茂盛时,便悟出了幼龄茶树不宜滥采的重要,从他们过去失败的教训中,摸索出了栽培茶树的原始方法。上述假设不错的话,我国是在原始末期就掌握了栽培茶树的简单经验。但在原始乃至整个奴隶制社会阶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茶树的栽培,最多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和作为野生采集的补充,所以,它始终是闭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到了也只有等到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制造采用了铁锅以后,由于制茶能力和茶叶质量的提高,随着饮茶人数和社会对茶叶需要的日益增加,茶树栽培,才作为一桩新的生产事业迅速向外传播开来。

上述推论,没有任何文字的直接记载,主要是根据有关传说及考古和民族学资料所作的可能推测。这一茶树栽培的发生和最初发展情况,我国古籍虽然未能为其提供直接的论据,但它记载的早期茶叶史料所反映的奇怪现象,倒可作为上述推论的某种印证。秦汉以前,我国古籍中关于茶的记载很少,有也是一字半句,对当时的茶业,根本看不出什么眉目。可是到西汉王褒《僮约》,可以说是豁然开朗,所记“武阳买荼”,“烹荼尽具”,一下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四川茶业生气盎然的情景。我国早期茶叶史料这种断缺又突乎其来兴盛的这种情况,与我们上面所说的我国茶业最初长期局限在边陲一隅,秦汉时随封建经济的发展首先在四川兴起的论点,是互可印合的。

我国古籍对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一般都是晚于现实,低于现实的,从它们的产生到见诸记载,往往要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所以,古籍中关于某项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并不是这项技术形成和产生的最早年代;它不是源,而是流,可以也只能作为当时社会所达到的水平的一种根据。

三国以前,我国古籍中没有任何茶作知识和栽培技术的记载。如果把对茶树外部形态的认识,也可纳入茶树栽培技术知识的范畴的话,那么,我国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可上溯到西晋的《广志》。广义地说,我国古籍对茶作技术知识的记载,是从描述茶树的形态特征开始的。但是,可能是因为我国古代种茶人没有文化,文化人不谙种茶,古籍中最初对于茶树形态的记载,从西晋开始,一直到唐朝陆羽《茶经》才叙说完整。这里,不妨将这方面的资料摘录于下。

①《广志》(西晋郭义恭著,原书佚):“茶,丛生”;②东晋郭璞《尔雅》苦荼注:“树小如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③桐君录》(原书佚,约成书于5世纪):“茶花状似子,其色稍白”;④《述异记》(传说为梁天监时任。著):“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⑤《魏王花木志》(据考,可能是后魏元欣撰,原书佚):“茶,叶似子,可煮为饮”;⑥《茶经》(唐陆羽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揲担?ト缍∠悖??绾?摇!?引述上刊史料,不在指出我国古籍最初对茶树认识的迟缓发展过程,而主要在于说明陆羽及其《茶经》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因为,《茶经》从整体说到局部,从花叶一直说到种子、根、茎,完成了前代许多学者四五个世纪要说而没有说完整的茶树形态问题。

陆羽《茶经》在茶叶科学技术上的贡献还不只这些,此外,它还对茶树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栽制技术和饮用方法,也都作了最早的记载。但关于茶树的栽培,陆羽只说“法如种瓜”。可惜太简单了。我国茶树栽培的具体记载,首先见于唐末五代之间的《四时纂要》。《四时纂要》说,“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敝?嗪屯痢C靠又至?呤?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恚ㄛ眨┲?徊娌豢商?啵?指?酃室病4蟾?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每科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茶一百二十斤。茶未成开(时),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收茶子: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笸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

显而易见,《四时纂要》所说的这些内容,基本是唐朝后期群众栽培茶树经验的记录,陆羽《茶经》,加上后来《四时纂要》记载的有关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朝茶作学说和栽培技术的实际情况。

有人根据上述一些现象,认为“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到唐朝经陆羽的倡导,才开始纷纷种植茶树,才有茶树栽培法的记载。”这显然是反因为果。不错,唐以前的确未见茶树栽培的记载,栽培茶树的方法最初是见之于《茶经》。但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不等于唐朝以前就不会栽培茶树和不存在栽培技术。另外,恰恰相反,不是陆羽的倡导群众才纷纷种茶的,而倒是唐朝茶业的发展,由于社会和生产的需要,才促使陆羽编纂《茶经》的。当然,这样说,决不是否认陆羽及其《茶经》在当时和之后对促进我国茶叶生产发展上的巨大作用。

唐以前有茶树栽培,那为什么我国古籍中直到陆羽时才有具体栽培方法记载呢?这可能主要是由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决定的。在唐以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新的茶区,茶园面积有限,茶叶生产只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交流自给,这时北方除少数统治阶级以外,尚不知道饮茶,南方一些文人虽都嗜茶,但当时社会还不存在引起他们关心生产技术的前提,所以无人搜录。到了唐朝,特别是开元年间因北方大兴禅教,晚上坐禅不睡、不吃,只准喝茶,饮茶的习惯才迅速在北方流传。随着北方对茶叶需要量的不断增加,南方的茶叶生产也日甚一日地扩大,在这种饮茶、种茶大发展的形势之下,社会需要有关茶叶的知识,生产希望有具体的栽培记载,陆羽适应形势的需要,撰写了《茶经》;出于同样的情况,韩鄂把茶树栽培作为一项重要生产技术,编进了他的《四时纂要》。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这个高级阶段以前,所保持的仍是手工生产与原始技术,这种技术的进步纯粹是自发的,极端缓慢的。”①根据列宁所说的这一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可以明显看出,唐朝记述的茶树栽培技术,绝不是唐朝某个人或一个短期内一蹴而就的创造,而是对前人在这方面的智慧和劳动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尽管缓慢,但每隔一段时间以后,在栽培技术的某些方面,总还是有所突破和发展的。

如宋朝在茶叶采摘和茶园除草方面,就较《茶经》和《四时纂要》的记载,更加具体并有所发展;明朝前期,主要在茶园的经营管理方面,后期,突出在茶树育苗和修剪方面,又较过去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和创造;清朝,可能由于贸易对名贵茶叶的特需,又在花卉无性繁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茶树的压条繁殖法。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就是这样不断汇集劳动人民的一点一滴的创造,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向前发展的。

茶树栽培·【栽培技术】


民国时期,闽东的茶园均是丛栽稀植,每亩植茶苗200~300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科学种茶,要求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单条双株或双条双株,行距12—15十,穴距03—04十(每穴2株),亩植菜苗2600—5200株,不超过6000株。栽植时间在立春至惊蛰间(春栽),寒露至霜降后(秋栽)。闽东茶园传统一般不施肥。每年的2~3月、5—6月、7—8月各进行耕锄一次。即春茶、夏茶、秋茶采摘前结合开沟排水,各深耕锄草一次。深耕时将表上、杂草与落叶翻入下层作基肥。山地茶园,特别是老茶园保持套种的传统习惯,有的套种马铃薯、甘薯,有的套种小麦、豆类、萝卜和药材。

树冠培育的方法主要是修剪,包括幼龄期茶树的定型修剪和青壮龄茶树的轻修剪与重修剪。定型修剪,一般在定植后一年即开始,二年内连续定剪2—4次,每次定剪均是在上次定一基础上递增10~15厦十。轻修剪,进人正式采摘期后的茶树,每年秋后或春前均进行一次树冠表面的轻修剪,以保留当年春梢的一部分为度。重修剪,剪去影响树液输送、阻碍芽梢萌发的鸡爪枝层,使茶树恢复萌芽能力。轻修剪与重修剪需交替进行,才能培育好茶树树冠,达到高产稳产。

1953年起,茶园施肥被列为茶叶增产的主要措施。施肥多在茶叶采摘前后,每年l—2次。较普遍是在春茶前施化肥(尿素、三十烷醇、磷钾肥等)和原肥。1958年后,区内茶农开始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灭草。60年代茶园以厩肥为主,化肥为辅。60年代中期,境内曾一度引进大叶猪屎豆、小叶猪屎豆、羽扁豆、印尼红豆、茗子、紫云英等绿肥在茶区试种。此后,由于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逐步减少。70年代后,以化肥为主,厩飞为辅。

制茶工艺的发展简史


在没有发明用火烤煮食物之前,茶的利用只能是咀嚼鲜叶,这种最原始的利用方法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便是生煮羹饮,生煮类似现代生活的煮菜汤。后来人们将茶叶晒干收藏,可随时取作祭品或作药用和饮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便是采叶作饼。

中唐以后,采叶做饼茶的制茶工艺得到逐步完善,进行系统总结记载的便是陆羽《茶经·三之造》。唐朝时,茶叶制造是以蒸青团饼茶为主,茶叶采来后,先放在甑釜中蒸一下,然后将蒸饮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捣碎的茶末放在铁制的规承(模)中,拍压制成团饼,将茶饼穿起来烘焙至干,封存。

到了宋朝,制茶技术发展很快,而且由于贡茶制度的形成,团饼茶的制作力求精益求精,饰面花纹出现龙凤之类,龙凤团饼由此逐步产生。宋朝团饼茶称片茶,其制造工艺较唐朝有了改进。宋时,除团饼茶(即片茶)之外,还有散茶叶生产,散茶是蒸青后直接烘干呈松散状故名。到宋朝后期,散茶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取代团饼茶之势。

元代制茶逐渐发展为以制造散茶、末茶为主。

到了明代,团饼茶逐渐被淘汰,采摘细嫩芽叶制造散茶已是大势所趋。因制造团饼茶既费工耗时,且经水浸、榨汁有损茶叶香味,散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正式废团茶兴叶茶,促成这种变革的重要人物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十六日下了一道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从此,停止制造团茶饼,蒸青散茶叶大为盛行。

茶树的栽培


集约式的茶园耕种是先行育苗再行移植,育苗方法已从过去的播种法(有性繁殖)改为扦插育苗法(无性繁殖),以维护品种的纯正。茶树成行种植,以利人工或机械耕种与采收。

茶苗种植三年以后方可采摘茶青,太早采收将影响以后的收成。茶树枝芽被采摘后,会从侧腋再行长出新芽,就是下次采摘的对象。为使采摘面整齐,而且控制茶树高度,每季采摘后会修剪采摘面。如此一次又一次的采摘与修剪,枝芽长得愈来愈密,叶子长得愈来愈小,品质就下降,这时补救的办法就是从根部离地不远的地(如二十公分)给予砍除(即所谓之台刈),使茶树从基部重新长出新枝,这样就有如新种的茶种一般,又可采收好长的一个周期。茶树从种植到一年左右可达盛产期,待产量衰退后可用台刈让其恢复,几次后茶树若已老化,就得挖掉重新种植。

茶树是长年深根作物,善加照顾是可以陪伴我们一辈子的。所谓善加照顾包括尽量不要使用化学肥料除草与农药,也就是推行所谓的永续农法,这样茶树的有效寿命才会增长,茶青品质才会良好。

茶树品种

茶树有数百品种,台湾常看到的也有三、四十种,理论上是各种品种都可制成各类茶,只要制造的方法不同即可。但什么品种比较适宜制造成那一类茶是有经验可供参考的。有些品种的特质非常明显,我们就特别为它制做成一种茶,而且就以茶树品种的名称作为制成茶的商品名称,如铁观音、水仙、佛手等。

茶树品种有些是传统性品种,有些是新近改良的品种,如在台湾常听到的青心乌龙、青心大冇、硬枝红心、铁观音、水仙、佛手等,都是移植自大陆的品种,阿萨姆则是移植自印度的品种。另外为了增产、耐害、早采、质优等理由,也自行培育新品种,如金萱(或说台茶十二号)、翠玉(或说台茶十三号)等。这些新品种可以制成冻顶,也可以制成清茶,所以不能向茶行老板说:「我要买金萱!」,除非他知道您喝那类茶,否则老板还要问您:「您要是金萱制的冻顶还是清茶?」

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特别大,大到像小婴儿的手掌,我们就称它为大叶种,如阿萨姆。相对地,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比较小,就称为小叶种。有些茶树品种可以长得很高,属乔木型。有些品种不会长得太高,属灌木型。但一般我们看到的茶园,茶树都只长到膝盖的高度,那是我们故意将之修剪成的,因为这样的高度比较方便采收,如果不加以修剪,一般可以长成一楼的高度。

茶树发源于中国的西南一带,云南至今尚有千年的老茶树,乔木型的原始茶林分布甚广,但至今量产的茶园也都已经改成矮欉型。

福建茶树栽培·【茶树品种】


闽东种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茶树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驯化和人工栽培,形成丰 富的品种资源。一般可分为地方品种、引进品种与野生品种3大类。这些品种的命名,习惯 上多以原产地为名,有“坦洋菜茶”、“天山菜茶 等。

据普查,区内多处发现野生茶树。福鼎太姥山、宁德霍童小坑村、宁德虎狈姑娘坪、寿 宁平溪路后坑、屏南成溪往里村等地都生长着野生茶树的大小群体,均属于乔木或小乔木型,树高3—7十,主干直径18—25厘十,时大而长,花型亦大。往里大茶树茶叶人口味苦,亦称“苦茶”。野生茶树为茶农进行良种选育和优质茶生产提供种质资源。

50年代,开始引进云南大叶种、祁门楮叶种、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毛蟹、梅占。黄淡 大叶乌龙、本山等全国性茶树良种。

60年代各县茶农还从群体品种中选出单件运用短插培育出一批良种茶,如福鼎早逢春,霞浦四季春,宁德吴山清明茶,福安岭路大白茶,福鼎歌乐茶,柏柳乌龙茶等。80年代后,部分国营与集体茶场、茶叶专业户又引进肉桂、八仙茶等高香品种,为区内名优茶制作和多种茶类的开发生产奠定基础。1992年,大面积种植的引进品种有福云6号、福云7号、毛蟹 梅占、政和大白茶等。

坦洋莱条 原产地福安坦洋,灌木型,小中叶类,中芽种居多数。60年代曾出国移植马里共和国并试种成功。

南阳菜茶 原产地寿宁南阳,灌木型,中叶类,中芽偏迟种。系早年制作“坦洋工夫’的主要原料。

天山菜茶 原产地宁德洋中,灌木型,/J’中叶类,中迟芽种居多数,系“天山绿茶”的主要原料。

福鼎大白布 原产地福鼎点头,系无性系全国良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适制绿茶、白茶、红茶,产量比福安大白茶高出两成。

福安大白茶 又名高岭大白茶,原产地福安康出上高山,系无性系全国良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早芽偏迟种。适制红茶、绿茶,品质优良。

福云6号 原产地福安社口,系福建省茶科所(设福安社口)于1962年自母本福鼎大白茶与父本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第一代群体中单株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品种,为无性系全国良种,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芽种。春茶开采特早,芽梢生长整齐,但易形成对夹叶,易老化,适制绿茶。

福云7号 品种来源同福云6号,系无性系全国良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种。适制红茶、绿茶,品质优民

相云10号 品种来源同福云6号,系无性系全国良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抗性较强,适制绿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