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若君子散文花甲读出律师来

发布时间 : 2019-11-28
来月经可以喝黑茶吗 康来颜白茶 康颜来白茶

来月经可以喝黑茶吗。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若君子散文花甲读出律师来”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若君子花甲读出律师来

2009年是陈楚筌的第五个本命年,花甲之年自学考试通过、于春光明媚之季获得见习律师资格,在全省也是第一人。知道他获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我已经认识他多年了。当初是通过他们一中同班也是搞写作的同学认识他的,一个仗义执言又率真平和的同时代人。那时他还在乡村教书,就听说已经有不凡的成绩。

应该说他早就是个人才:1949年出生儒商家庭,兄弟六人都以优异成绩进入芜湖一中。他从小爱读书,文革后第一次高考成绩就高于录取分数线一百多分,连北京大学也达线了。中学老校长惜才,硬要他进芜湖教育学院。1981年毕业担任易太中学外语老师,自己掏钱买书送给学生参考,能将成绩只有5分的学生提高到70多分,成为当地很有欢迎的老师。当一个个学生考取大学时,农民买鞭炮迎接陈老师进村喝酒,那时,他特别感到有成就。

隔了几年见到他,居然在我住家附近的镜湖区法院当法官了。当上司法人,源于认识了北京政法学院毕业的唐大森,这个后来央视“法眼看天下”的嘉宾,介绍他认识了市法院的几个法官,突然一天问他是否对法律感兴趣?对文革的反思,增强了他以法制建设国家必要性的认识,1983年,在他们帮助下调进了镜湖区法院。

他爱读书,勤思考,能力提高很快,很快从书记员干到审判员。那年芜湖北门大牌坊被风吹倒,被砸死者的家属起诉,他依法办事,判决为诉讼责任退赔,写下了《牌坊倒塌至人死亡归责问题的思考》,四千多字论文在《法庭透视》杂志发表,引起较大的反响。

但是,他也经常遇见当事人因投诉无力影响到法律的公正判决,产生了作为民间法律代言人的想法,想通过诉讼方式督促执法者依法办事,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和法律的尊严。从专业角度出发,律师更需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识、具备能言善辩的能力、掌握随机应变的技术,这些都富有挑战性,符合他的进取精神。于是,向安徽大学法律系陈主任请教,得到的回信却是“好好把法律书再读十年!”

后来,他们法院迁走了,2002年单位人事变动,他也提前退休,见面的机会少了,我想他大概在安度晚年吧。没想到,再见面时,他居然在积极地自学,想要考律师,连我这并不懒散的人也觉得他异想天开。

有时间回归读书、练书法、搞音乐的爱好中有什么不好?他却又捧起自考律师的书本。其间,某地政府把农民承包的山林开发成旅游胜地,却只给很低的经济补偿。为保护农民的利益,他与另一人出面打官司,开庭时千多人到场,轰轰轰烈烈的审判惊动了各个方面,但直到农民上访才取得相对胜利。他们没收农民一分钱,当地给予的“荣誉公民”待遇也没享受,只是更坚定了给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心。

当一个正直的司法人才能主持公道,但那是需要律师资格的,要通过“天下第一考”。他已经年过半百了,哪有青年人记忆力强?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颈椎病,看一阵书就头昏眼花手发麻,只有把书竖立起来,看一会休息一会。但是年老记忆力差,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只好从头再看,就这样边忘边看,比别人多付出十倍的时间。为强化体质,他每天早上四点多钟起来锻炼来身体,白天家务活干完再读书,晚上也拒绝交际与娱乐,经常学习到零点以后。他的视力本来就差,只有一只眼睛管用,就这还患了白内障,往往看得眼前一片模糊,只有靠眼白金药水起润滑作用。八十多元一瓶,一周用完再换一瓶。他记得一句名人名言:“累不苦,死不苦,只有肩负起沉重的责任才是最苦的人生。”既然定了要为老百姓办事的决心,就要承担那份吃苦耐劳的责任。

自学中,仅法律三本教材就有两百来万字,考题中有大量的判断题,每题只有一分钟回答时间。几百万字看完,上千题目做完,他还是屡战屡败,但依然不改志向,继续屡败屡战。他靠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扎实的功底,攻克了大量难题。但是,一直考到2007年,仅因一分之差又被无情淘汰。这回遭到家庭强烈反对了:妻子体弱,常年多病,每月自己支付的药费就要千多元。女儿年纪小,补课要接送,生活要他管理,他当好后勤部长全家才有安稳日子。

他却依然坚持学习,2008年考试后自我感觉并不好,结束四场考试,眼前一片昏黑,摇摇晃晃地摸索出考场,让同考大学生怜悯:“老爷子,我扶您走吧。”他摇摇头让别人先走,扶着墙壁歇了二十多分钟才重见光明。

回家以后,他默默收拾书本打算送人,因为花甲之年来到,命运安排他只有在家买菜烧饭了。11月10日突然接到司法局电话:“你已经考取了,超过录取线76分,为什么不来填表?”妻子也不相信,说有人冒充司法局的人欺骗他,直到有人说看见录取名单了,他才流下激动的热泪。共和国的同年人,终于在共和国六十华诞才拥有履行在法庭上为民申诉的资格,连一些领导也说:“这么大的年纪考取真不容易。”

陈楚筌在欣慰的同时,也深知肩上的责任:从根本上来讲,律师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但又是代表私权利的力量对公权力的一种制约,他的志向就是伸张公理,保障人权,处理问题,减少纠纷,为和谐社会出一点力,他认为,这是值得为之付出后半生全部力量的。

小编推荐

茶若君子散文 芜湖小燕央视飞


芜湖小燕央视飞

张颖,是小名叫小燕的芜湖姑娘,认识她的时候,她还在上大学,与她的朋友段南雁要买我的书,在她们一对小才女面前,我是自惭形秽的。后来,她们也到我家玩过,没想到,几年后,她就到北京去发展了。

她奔赴北京时才25岁,当时已经完成了从市业余电台主持人、中学教师、省电视台出镜编导的三级跳,想破釜沉舟到中央电视台独自闯荡,在火车上还忐忑不安。而今,她已是从事电视新闻工作近十年的资深记者,在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道德观察》、《中国法治报道》栏目都有不凡的业绩。仅获得的一等奖就有好几个,三个年度被评为“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先进个人”,可以说,她把青春都投入到电视传媒的法治建设中了。青春都投入到电视传媒的法治建设中了。

一个芜湖电台的业余主持人,怎样走进了国家一级电视中心还扛起了大旗的?

从市有线台《百花园》到省电视台《时事追踪》

从小学到大学,张颖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当过小记者,用“依然”的名字主持过芜湖电台的“月亮船”、芜湖有线台的“百花园”,拥有安徽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及北京广播学院中文新闻双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被安徽省教委与人事厅评为“品学兼优”大学毕业生。21岁毕业后进二中教语文,获得过四个全国大奖,却舍不得放弃有线电视台百花园的主持工作,开家长会时,一群家长跑来跟她说,每天吃饭时电视上一出现她的节目,孩子们就会喊“妈妈快来看,我们张老师又出来了。”孩子们都喜欢她主持式风格的讲课,跟着她玩游戏就把知识掌握了。

在兼职的电视新闻工作时,她想多学点业务知识,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广播学的新闻二学历。1999年听说安徽卫视招聘记者,老师建议她去报考,在近千名考生中,竟然考了前十名,被安徽电视台录取,在市委大礼堂成功地讲完全国观摩教学课后,流着眼泪写下辞职报告,告别了教学生涯。

进了省台,就成为大型新闻评论栏目《时事追踪》创业者之一。艰苦的采访是对她体力的考验:为纪念希望工程十周年,她参与了采访希望工程的焦点姑娘,与大眼睛苏明娟同吃同住,送钱给她买鞋子,随着她从小学、中学、大学的路线在大山里走了一天。苦尽甘来,与人合作的《希望之路》,不仅获得观众好评,还被送往美国十几家中文电视台交流播放。

这远远没有在电台主持娱乐节目轻松,形形色色的拦路虎都会干扰客观公正的报道,她与同事经常遇阻力、受监视,有时简直像搞地下工作。

在《大桥往事》的采访中,到商店里去买药出来,采访车窗户就被打坏,采访包丢了,三千多块钱摄制费没了,费九牛二虎之力拍摄到的原始资料也没了。她一边哭一边寻找,一个老太太在阴沟里捡到被小偷扔掉的包给她,挽回了部分资料,其余她只有补拍。

采访对象的特殊经历经常让她心潮难平:面对在母腹中被动吸毒的小健健时她心痛极了,三天的脱毒治疗后,张颖才松了口气,在画外音中欣慰地说:“小健健再也不能称为毒娃了!”在《毁灭的爱》节目采访时,面对那个被男友用硫酸烧烂后变得狰狞的脸,张颖胆战心惊,但为了采访与尊重对方,不得不正视那可怕的容颜,从中她也看到,被人们同情的弱者原本就有不甚体面的别情,张颖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儒雅亲切中绵里藏针。一个正直青年记者编织着社会的法治经纬,展示了她的非凡身手。

在省台,她参与制作了22个节目,其中独自编导的就有16个,第66期《彩票纠纷》被送到中央电视台交流,并与77期《走进大山的自愿者》被国家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收录光盘。

从省电视台到中央一套《社会经纬》

张颖很幸运,在安徽台的努力与施展的才华,被中央电视台老牌法制栏目《社会经纬》的领导看中。《从“时事追踪”节目实践看隐性采访的舆论监督功能》论文,是她进入央视的书面答卷,教学与采访训练出熟练的口头表达能力,小记者经历与热爱文学使她具有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干部锻炼出她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她有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心,又有顽强的战斗作风,同时,女性编导性格沉静、谦和有礼、独有的细致敏感、善于挖掘被采访者心灵深处的素质……都在两个月内奠定了她被正式留用的基础。

2002年,她来到中央电视台,进入了《社会经纬》这个老牌法制栏目,开始很吃力,《退房》节目她曾八易其稿,到做《第一公诉人》节目时,她已经能独立地、全方位地报道了,其节目还荣获了“金鼎奖”一等奖。

2003年“非典”后,《社会经纬》改版为《道德观察》,要求记者以道德方式纠正不道德,弘扬优秀的先进文化,揭露和批评种种不文明、不道德、不守法的现象,创造更符合人性的氛围,张颖又开始了记录、观察、反思、行动,与观众用心交流。

非典没有解禁时,张颖就与摄影师带着三个选题到长沙了,一路上量了七次体温,到站也不准下飞机,原来前面一个70多岁的老人体温高了,只有在机舱又闷又饿等两个多小时,直到有汽车将老人接走并排斥了非典可疑性,他们才得以解放。

更难的是采访,谁愿意接受负面报道?当事人都采取自我保护态度,甚至有人还找到当地法院,说此类情况“不宜报道”,千方百计要灭他们的片子。张颖经常自己冲第一线,出于一个职业记者强烈的责任感据理力争。为证实一个女孩是为救人死亡的,她不会游泳也下水模拟拍摄现场。

为采访“5月9日跳楼——生命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飞落坠地”事件,她带人偷偷去跳楼者家中,对旁人说他们是死者大姨家的人,拍摄机器放包里,开出租车带去采访。但要找煽动死者跳楼的人更不容易,都说不知道。死者朋友透露出叫得最起劲的人姓黄,在菜场早市卖水果。第二天一早她去守株待兔,为让隐藏在身边起劲的人姓黄,在菜场早市卖水果。第二天一早她去守株待兔,为让隐藏在身边的摄像机便于偷拍,她挑肥拣瘦选芒果,趁机问摊主知道跳楼的事件吗?对方突然警觉起来,一口回答不在现场,小张只得找证人来,说他当时喊得像高音喇叭似的。姓黄的还不承认,张颖当过电台节目主持人,口才好,应变能力强,七绕八绕,终于迫使对方吐露心态:“从中午11点多钟等起,连午饭都没吃,等到下午两点多钟,人们肯定会起哄啊……他又不是一条狗,我叫他跳他就跳吗?……”不打自招,张颖智斗获胜,欣喜若狂,又赶到他家采访。她母亲说了实话,当时听邻居讲了这事,儿子回家便教训了他……如审讯多日得到了供词,记者还没有回北京,台里面已经传开来他们成功的消息。就这样,小张与同事在非典阴影中克服重重困难,拍回三个三十分钟的节目,完成了三周播出任务。

张颖工作做得细致,每小时原始片有30盘都要做出场记,自己一天只能记两盘,自己来不及就要母亲帮助记录,每个节目的文稿都能写本书,重新组稿后才能给制片人编辑,到台里制作经常弄到夜里两三点钟。当她第一次独立制作出的片子编辑出来时,三天三夜没睡觉,双脚全都肿了,又麻又痛。

在《道德观察》栏目开播一年半中,她独立制作了18期节目,是全栏目工作量最高的记者。一半节目拿到最高分A+,得的高分也是全栏目之最。

2004年底,为筹备“社会与法”频道开播,她一肩二任,接受任务制作样片,在西安拍摄《地狱天堂》时下雨路滑,从楼梯上滚下,把自己摔进了医院,但精心制作的节目让台领导在审片时感动得流泪,不仅该片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她还完成了《道德观察》日播版的样片《爱的谎言》。

在《中国法治报道》报道“社会与法”

“社会与法”频道开播后,她又被调到了频道的旗舰栏目《中国法治报道》。

2005年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在中国召开时,她采访了数十个国家的首席大法官及大法官,一个月时间每天一期,现场连续报道二十多个法律热点议题。

2006年4月初,《中国法治报道》栏目接到了群众对一起发生在20年前悬案的举报,她和另一路记者历经20多天艰苦调查,克服了被有关人员跟踪、电话恐吓等困难,从4月26日到5月25日,先后播出六集独家调查——“死于派出所”。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转载了其文字稿后,半天时间内留言就突破了2000条;新浪网5分钟的文字稿点击超过万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这起20年未解之悬案作了专门的批示,郏县检察院也迅速组织包括控申、纪检监察、公诉和反渎职侵权等相关部门,对该案展开重新调查。

从2005年“十一”开始,《中国法治报道》栏目推出黄金周假日新闻品牌“移动七昼夜”,作为采访记者,她在上海迎接巴厘岛爆炸事件后紧急返程的游客。作为记者组长,她又带领主持人在行进中体验式完成整个报道,让主持人每天给出“城市评语”。

2007年12月4日,她拍摄的《大法官开庭》成为“12·4”法治宣传日大型媒体行动“法律服务你”之中的一大亮点,这也是中国电视史上首次“大法官开庭”纪录,持续两年的诉讼争执在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十八年的家庭恩怨得以化解。节目播出之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2008年“5.12”大地震后,她深入北川、什邡、江油、绵竹等重灾区探访法律工作者群体,记录司法工作在灾后面对的各种新问题,及解决和援助途径,反映灾后制度重建这一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全新法制实践,以法治理念为灾后制度重建总结经验,在第一时间制作了系列报道“灾后与法同行”。

大地震中,北川法院遭受建国以来最惨重损失,全院43人仅存16人,她所在的《中国法治报道》采编了《北川法院的守望者》、《废墟中崛起的北川法院》等节目,报道了幸存者的坚守,现场报道了灾区法院通过“院坝法庭”、“帐篷法庭”、“车载法庭”开展巡回审判、方便群众诉讼的法律工作。在灾难中逝去4位至亲的王莉遭遇遗产纠纷官司,通过司法局和法院的法律援助,最终在案件立案十天内通过调解结案,灾后遗产纠纷第一案成功播出。

2008年11月,张颖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联合举办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中因报道中成绩突出,被授予最佳报道奖。

每年栏目的两会节目《小撒探会》都有张颖的身影,她用不同的方式解读两高报告,生动形象地诠释枯燥的法条。2008年两会期间制作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更弘扬了中国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精神,得到了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好评。

2007年,大型项目“长江行动”中,她是“长江行动第一人”,穿着羽绒服只身去湖北谈项目,穿着短袖回北京汇报,从5月22日正式启动,张颖负责重庆和上海的四期节目。在重庆,她和主持人撒贝宁调查出史上最酸的排污口,在上海,他们专访了上海市长韩正,都制作出了项目中可圈可点的好节目。现在,她又在参与中宣部和中央电视台建国六十年大型系列节目《辉煌六十年》的拍摄。

为当一个电视人,张颖曾在求职申报书上写了她美好的企盼:“请为我打开一扇窗,我将给你一道最美的风景”。没想到,在进入电视台后,摄像机给她打开了无数扇窗,聚焦的却多是道德丧失、社会失衡的人类疽痈……道德与法制的大旗很沉重,但是,张颖知道,将这些人间丑恶暴光与鞭挞,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无论是采访政府高官,还是问讯平民百姓,她都努力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客观地记录着事情真相,理性地分析事件原因,公正地担当起新闻事件的见证人。张颖面对重重阻力,与黑暗斗争,有时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工作,却当仁不让地担起新闻记者惩恶扬善的道义。

芜湖飞出的这只燕子,成为记录历史的明亮眼睛,带给人们的是和谐社会的春讯。

来源摘取:李幼谦散文集

茶若君子散文我的校长金庭柏


见这题目,有人会说我高攀。金庭柏何许人?担任过五年芜湖市委副书记,四年芜湖市委书记及安徽省委委员,五年安徽省政协常委,怎么是你的校长?

一点没错,他就是担任过我的校长嘛!八十年代初,他担任市委副书记时兼职的,凭借这校长的身份,有年出访美国还起了大作用。我毕业于安师大夜大学时,“金庭柏”三个洒脱而秀丽的签名至今赫然呈现在我的毕业证书书上。而且,他还在我们大学毕业典礼上做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其中,特别解释了他对夜大学同学录的题词“大器晚成”,说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你们受高等教育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成功较晚的往往是大材;再一层意思是你们的学业都是晚上完成的。在报告中他还两次表彰了我这个“身残志坚、坚持学习”的学生。可惜,那天正是漫天风雪,郊区停车,我意志再坚强,也不能插翅飞出十几里路到会场,无法聆听校长的训导,也不能一睹他的风采。

电视没普及时,只能偶尔在报纸上看见他英俊而儒雅的形象。没能目睹他动态身姿,却先求助于校长了。那时我还在园林消防子弟学校教书,是一个集体所有制的民办教师,郊区给我不便的行动更增加难度,教学又限制了我的业余创作,丈夫调到市水利局,分的新房也在市区,以后怎么能每天到郊区上班?

同学们纷纷给我出主意:校长那么表扬你,怎么不请他给你解决实际困难?我想是啊,他把我作为学生的榜样,我也应将他作为我调动的靠山啊!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创作成绩与当前困难申述了一番,提出想调动到市里工作。信邮寄出去只有个多星期,突然人事局干部进厂了解我的情况,核查无误后,说金书记在我的信上作了批示,先将我转为国家干部,才能方便调动到市区工作。就这样,我没请客,没送礼,甚至都没见上校长一面,就转干调动成功,跟着住进新房,儿子也能进一中上学。好事一桩桩接踵而至,彻底改变我命运的就是金庭柏校长。

我无以为报,只有以出色的工作及业余创作的成果献给他。所以,有人说看他办公桌上放着我的书时,知道他笑纳了我微薄的礼物了,为使他不为提携学生后悔,更兼校座有形无形的榜样,我也“不用扬鞭自奋蹄”了。

调进市区后,看报看电视的机会多了,经常看见他的政绩,经常听见百姓的口碑。弟弟李郁夏生前是《芜湖日报》记者,就在《人民日报》报道过他实事求是、勤政为民的好作风。说他得知下面报来的农民收入数字有水分,亲自带领一个工作组深入农村,“大到粮食,小到鸡蛋,逐一登记,认真摸清农民收入的底子,为指导农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另外,他作为芜湖第一个捐血的市委领导,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党组书记亲自致电感谢:“感谢金庭柏书记和参加献血代表的这种无私奉献和救死扶伤精神……”弟弟说起他深入抗洪抢险一线的事迹更动人,亲眼看见他睡地铺,吃咸菜,哪里危险到哪里去,确保了一方平安。

我在机关搞政工时,发现报纸上《从傻子瓜子看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文章,是谁把芜湖的“傻子瓜子”当着一种现象来研究的?一看署名,原来是金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写的,全国多家报纸从《理论月刊》转载,对统一思想认识很有作用,就把它当作职工的学习材料,不仅对促进思想解放,增强群众开放意识有作用,也佩服他严谨的态度、敏锐的视觉、犀利的文笔。

不久,他担任了芜湖的第一把手,电视中出现的镜头更多了,多是关于他致力于芜湖改革开放的报道,最壮丽的镜头,是芜湖开发区建设的大手笔,暴雨中开发区奠基仪式的场面有点悲壮,他亲自为开发区开工剪彩并说:“这个开发区是在风雨中诞生的……”真是千真万确,我不知道他顶住了多大的压力,只知道他严峻与果敢的神情。这一成果,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芜湖争取了国家级开放城市;朱家桥也成为国家级对外开放港口,奠定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基础,有几人得知金书记为此付出的代价?

这些真实的记录,都是校长言传身教,在继续教导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办事。所以,不仅我受益,我们夜大同学都以他为榜样。从政至县处级、地市级的干部不少,均在勤政爱民中做得不错。

后来在会议中见过他,他在台上报告时不看讲稿,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干部们都爱听他的报告。当然,也有人恨他的,一个文友说当初外省要调他,就是金书记不放,因此当着他面说:“金书记,我恨你!”文友是带笑说的,金书记也笑着回答:“芜湖人民要感谢我,因为我给他们挽留了一个史学家。”由此可见,他是个爱才的人。

真正与他面对,是2000年采写《世纪金桥》的长篇报告文学,分配我写前半段——大桥的立项。查看资料,是在我们的金书记手里办成的,但他在安庆我在上班,怎么了解情况?电话联系后,他很爽快地答应到芜湖来,一个星期天在铁山宾馆接受了我的采访。面对过去的老书记,面对尊敬的老校长,我没有一点拘束,因为他谈笑风生、如数家珍,两个小时飞快地过去,让我知道大桥立项的艰难:

孙中山提出建设芜湖长江大桥的设想近百年了,大桥的蓝图还在纸上,铜陵长江大桥已经立项并开工的消息,使时任市委书记的金庭柏彻夜难眠,他一改计划经济下的“等项目”,变成市场经济中的“找项目”、“跑项目”、“争项目”。一方面大做舆论工作,把长江大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写成长篇报告,送到国务院所有有关部门;把一部情景交融的新闻记录片《车到芜湖过江难》抓住一切机会放映:每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他都提案,对每一个视察芜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申报芜湖长江大桥的内容。

1991年6月12日,在铁山宾馆会议厅汇报时,在侧面专门架起芜湖长江形势图,他对着地图详尽地汇报有关建设芜湖长江大桥的问题,得到李鹏总理的肯定。

1991年11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过江的汽车轮渡上感慨:“万里长江真是浩荡啊。”站在他身边的市委书记金庭见机行事,马上说:“总书记,万里长江少一桥!”总书记立即领悟到了:“你是说芜湖要造长江大桥吧?”金书记第二天专门带他考察沿江15公里基础设施,在汇报会上,从芜湖的区位讲到建长江大桥的意义,从当前的经济发展讲到建桥的紧迫性,从建国初期的动议讲到大桥筹建工作的全过程,一直讲到总书记颔首。

1992年1月26日,身兼国家计委主任的邹家华副总理等来到了芜湖,金书记特意安排了小游艇,从芜湖港一号码头顺流而下,一共经过了4道直航船与渡江船的平交线,渡人的,渡汽车的,渡火车的,如穿梭织网,川流不息。邹家华副总理和陪同人员听他指着现场介绍,情不自禁地说:“太不安全了!”金书记趁势介绍了安庆死亡173人的江难事故。

第二天早上,茫茫大雾横锁长江,副总理等了两个多小时只有强渡。金书记特意安排他们一行中巴车穿越长江路,看见路旁待渡的汽车排成长龙,从长江路——团结路——轮渡路——直至江边,司机们笼着手在寒风中徘徊,发出了“车到芜湖过江难”的哀叹,给中央领导很深的印象,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芜湖桥要尽快上了。金书记在向机关报告邹副总理视察经过讲到“大雾阻江”时,还笑着大声说了一句:“天助我也!”

金书记是长子,也是孝子,母亲生病,都是他送医院并梳洗喂汤药的。在跑长江大桥项目时,突然母亲病危消息传来,他心急如焚,赶紧坐飞机、转火车、赶汽车再步行到老家,母亲临终却没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他大恸,但处理好母亲丧事后,又马不停蹄地返回北京。

1992年4月1日,金庭柏带领其他领导先后拜见了有关部门后,来到交通部却吃了闭门羹。他压抑不住胸中的闷气疾呼:“我一个市委书记上北京,好比是一个生产队长进城,好不容易呀,来到你们国家机关,难道屋子都不让进吗!”惊动了交通部办公厅主任,为他们联系了副部长,但也要排队等候。金庭柏心中郁闷,步入走廊透气,发现了新上任不久的黄镇东部长,立即上前自报家门,得到接见,争取了支持。

回到宾馆,金庭柏书记亲自为省政府起草了代拟稿,电传合肥。第二天,一份《关于要求建设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的紧急报告》就送到了国家计委和邹家华手里。两天后得到国家计委的通知:——国务院批准了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兴建!他们立即将《关于审批芜湖长江大桥项目建议书的请示》上报国务院。三个月后,国家领导纷纷同意建设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立项,金书记也终于在他离任前夕,圆了芜湖人民百年大桥梦,使芜湖长江大桥能在2000年胜利竣工。

在长江大桥通车典礼上,他只是默默地站在后排,在繁华的步行街开街仪式上,他只在家里看电视,市民们大多不知道,功成身退的老书记,离任前主持制订的中山路“三岛一线”的改造规划,正是中山路步行街和鸠兹广场的雏形……

再一次采访他,是为了写《芜湖名人录踪》,这是芜湖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我们写的文化丛书之一。按道理说“活人不列传”,但对早已经退隐的金书记,大家一致认为他应该“入册”。很多人说:“没有金书记,就没有芜湖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繁荣……”我受命写军政人物,理所当然应为校长记录,自然需要对他全面了解一番。

知道校长与时俱进,早就运用电脑了,还经常看见他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文化浓郁,文采飞扬,让号称作家的学生汗颜,心想他最好已经写就个人自传,我不仅省事,还能为我的系列添彩。谁知,就因为写的他个人,远不如他谈长江大桥那么爽快,再三推辞,电子邮件的回复使人忍俊不禁,他说:“其实我自己认为,我只不过是一个在偏僻乡村土生土长的人,一个因家贫辍学初中没有毕业的人,一个不懂政治却从政了几十年的人,一个热爱文学而对文学理论一窍不通的人,一个左眼失明却盲目乐观说自己是一目了然的人,这就是我!”

这时,正是他因患“青光眼”动了手术,致使一只眼睛近乎失明的时候,他还依然那么乐观风趣,豁达大度如初。而且,就是他眼病很厉害的时候,还给我们先出版的那套《芜湖风光揽胜》题写了书名,秀丽的变形隶书,与我们毕业证书上签名的行草、与后来他题写的《芜湖名人录踪》字迹各有风采,她书法功底也十分深厚啊。

为协助学生工作出发,金书记才勉强同意,发来了他母校校庆时李杏林老师写的材料,那是根据2004年版《金氏家谱》《金庭柏传略》一文所提供的资料及其它相关材料整理而成的文字,从中,我才知道,出生于安庆潜山县黄泥镇中医世家的金庭柏,学养深厚是有遗传的。可惜幼年丧父,兄弟六人都靠寡母带大,一个贫困的农家子弟,却凭借自己的力量从文书、组织干事、乡长、民政区员、县纪检委干事、秘书、地委办公室主任、县委书记、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市委领导、省委成员……步步扎实,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为官场场,造福方方。

他以自己的业绩与人格魅力征服了这片土地,芜湖人民忘不了他,2003年的一天《大江晚报》上,就有记者以《金庭柏人走茶不凉》为题,用两个版的篇幅报道了他心系芜湖、退而不休的生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民声民意的网络诗如是写道:“金声玉振慑群雄,/庭院回音绕太空。/柏树青松峰顶立,/钢筋铁骨傲苍穹。”藏头诗概括出“金庭柏钢”,这是对芜湖改革开放领头雁的怀念,也是对这个意志坚定、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老书记的肯定。他却谦虚地说,在芜湖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思想解放方面做了一点推进的工作。二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做了一点铺路的工作。”

何止是“一点”工作?这是他敢为人先、改革开放的豪举!他不仅是我们夜大学生的校长,也是芜湖干部群众的校长!这个校长以身作则,教我们学会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建设新生活的思维与能力!

听说我又一本新书出版时,他在电话中乐哈哈地说:“正看电视剧一个中校的

茶若君子 感受辉煌


无数次遭遇渡江的艰难,尤其深夜在裕溪口或二坝下火车之后,步履艰难的我从来没赶上过当班的轮渡,几次在凄风苦雨中面对长江等候到黎明。当长江大桥建设的喜讯传来,我认为这是理所当得、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为它捐赠了自己两百本书的销售款,以寄托对它早日建成的企盼。

2000年5月2日,作协组织我们采写《世纪金桥》的纪实文学,分配我5万字的任务,写芜湖的人文地理到开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可以找点资料来“编辑”一下就可交差。一接触材料,才发现开工不是简单的必然,百年一座九曲桥,是多少人前仆后继的争取,争取其中有汗水也有泪水。于是开始了业余时间的采访,走近大桥才理解,事业的辉煌,蹦是因为有了那些艰难的铺垫。

第一个采访的对象是时任市水电局副局长的朱诚,在滔滔不绝的三个小时介绍中,只字不提他任职大桥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所作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大桥人的谦虚谨慎与精明干练。把时,没想到大桥指挥部寒酸得只有3排平房,我亲眼看到王名轸副市长疲惫不堪而焦头烂额地应付着方方面面的矛盾,听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亲眼看到了北京及芜湖人都称之为丁大桥的原大桥办主任丁庆龙,那开膛破肚的手术遗留的伤疤下从胸口拐弯到腹侧,酷暑天背后也垫着个大垫子,为跑立项而摔断的腿给他留下了终身残疾。就连黄世巧副主任在女儿考大学期间也没时间照顾她,这也未必不是他们为大桥建设所作的另一种牺牲。

前任老市长刘健农更是功臣,30多岁时就参与了筹建芜湖大桥的建设工作,年过古稀时任芜湖政协主席,又担任了大桥筹备小组组长。他却说工作都是别人做的,头天采访后,第二天他就打电话给我,严谨地纠正了一些口误。

原市委书记金庭柏同志风采依旧,专程从安庆来芜接受我们的采访,他回忆了一波九折的大桥立项过程,他为此没能赶上老母亲临终的最后见面。他深感内疚的却是:在芜湖任职的8年中,没有加快大桥建设的立项,退休前夕才了却这一心愿。

鸠江区委书记章传几终于接受了采访,还派车让我们参观了安置拆迁农民的乡镇企业和农民住宅区,看到了为大桥作出牺牲的农民崭新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还有:当年全市第一个组织小学生为大桥捐款的大队辅导员邬丽娜;以身作则带头拆迁的广福村晋书记,面对通车后即将减员分流却仍然顾全大局从容不迫的轮渡所凤副所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匆忙的采访中,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长虹卧波的世纪金桥,比大桥更辉煌的是芜湖人创造的事业,比事业更辉煌的是大开放中的芜湖人。因为巍峨大桥的立体诗篇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书写的,他们就是构建大桥的钢筋铁骨。受到这一精神的感昭,三个月中我白天上班,星期天采访,夜里写作,写下了6万多字的文章还言犹未尽,在即将出版的书中留下许多遗憾。当我们可以悠闲地“走过长江”时,还要为我的拙笔向大桥人深表歉意。

茶若君子散文集甘当领袖守陵人


在我们那班高中毕业的同学中,大家一致公认王善德混得最好,当个不担多少担子的馆长、做个不费多大力气的处级干部,工资高,待遇也不错,真是“呆人有呆福”。年事与身份都高了,他却没那么张狂,大嘴裂得跟荷花一样,貌似谦虚地说:“我哪是什么领导?就是一个革命领袖守灵人。”

俗话说,“大个子不呆是个宝”,他至今还乐于称呼自己是“王大呆子”,那是因为他憨直、因为他厚道、因为他善良,名如其人嘛。在我们那时,哪家不是四五个子女?只有他独龙过江,十分娇惯,上小学三年纪还要父母背着上学。但,中学能考进我们重点班也不是凡人,不是最冒尖,也不是最差,从不见他用功,也从不见他挂红灯,似乎总在玩,总见他听人家高谈阔论,总是笑得没心没肺的。有时候,还充当恋人中的电灯泡,让他到别处玩去,他还傻傻地仰着脸:“没地方好玩,我就要跟你们玩!”让当事人哭笑不得。我那时候当班干,接受任务动员他靠拢组织,写入团申请书,他大嘴一裂:“我这个样子你们还能要我入团?”说完居然跑了,可能,那就是他呆名的由来吧。

高中毕业后,他却离群索居了,偶尔在街头巷尾遇见,他都目不斜视,只有镜片闪出两个高光点,不知是真没看见还是眼睛长到天上去了。再以后,就见他名字出现在媒体上,就见他高大的个子出现在荧屏上,谁也没弄清楚他当的什么官。

四十年一次的同学会将他与大家拉近了,才发现他依然那么随和乐观,一点没有庸官目中无人的臭架子,同学一喊,他千方百计应声而来,与哪个都说得来,对那些普通工人同学更亲切。人际关系好,大约也是他步步高升的绝窍吧。其实不,在官场上他可是有名的坏脾气,敢为百姓讲话,在两个地方长期工作都是副职,单枪匹马主持工作多年也难磨正。

与同学关系好,却是他读书就业顺利的保证。原来,高中毕业后他上的一师班,1966年毕业。哪个不想留在芜湖市工作?他父母都是普通市民,没有后台,留市更难。没想到,全班同学一致同意他留市里,说他是独子,父母年纪大了,应该留在芜湖,而且还主动到教育局反映,说王善德应该分配到当时最好的新芜路小学去。

他心里那个感动啊,不是眼镜遮着,泪水一定喷涌而出了。其实,大家都说,他与父母不一定是亲生骨肉。稍微懂事他也怀疑过:一方面他们年纪大很多,另方面,善德没有他们的一点遗传基因,左邻右舍都说他是抱养来的孩子但他从没打听过什么,甚至不问父母。他想,即使不是亲骨肉,养父母也同样恩重如山。因此,他感恩并竭力回报。

后来调动到8中,教中学的日子还不长,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开始推荐,教育系统只有两个名额,各校老师眼睛望得几乎出血。他闹着玩似地,顺口喊了一句:“我也想上大学!”有当无,没找校领导也没跑教育局,偏偏稀里糊涂成为其中的二分之一,莫名其妙就上了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

那时文革还没结束,同学们不是忙于“斗私批修”,就是忙于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他觉得没意思,只是看他自己的书。于是有同学说他孬,不关心国家大事。他却说同学上窜下跳,不务正业。一天兴致上来,顺口作了首打油诗:“赭山下面一群猴,上起课来翻跟头。要学当年孙大圣,大闹天宫主任愁。”同学起哄传开来,校革委会主任得知大发雷霆:这学生得了?!居然批评我们没好好上课,他还想造反让我发愁?立即组织大会批判,要他当众检查。还是政治教师说他年幼无知,把毛主席诗词“今日欢呼孙大圣”用得不是地方,才使他免于开除团籍处分。那时他胆小,放暑假不敢玩,出主意与几个闹事同学商量,主动到光华玻璃厂劳动改造。热得要死,累得要命,暑假结束厂方给个证明,说他们劳动好,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表现不错,开学回校才心安理得。

没想到这又是“歪打正着”,毕业时,老干部看他学习成绩不错,文革中又没参与“造反”,都想让他直接进革委会,但军代表要他到基层锻炼,他二话不说就去了四褐山区。后来老领导怪他:“你怎么忙着去报到了?我们正在给你想办法留市革委会。”王善德只是憨憨一笑:“我不能让你们为难。”

在四褐山区革委会当秘书时,离家很远,每天在公共汽车上的时间就有两三个小时。但他为人老实,工作认真,文字功夫也不错,当时机关干部中有点名气的大王小王,小王指的就是他,能干且愿意出力,吃得苦受得累,为公家不为小家。女儿才56天他照样出差,为赶材料几天几夜不睡觉,眼睛红肿得像桃子一样,他依然任劳任怨。

这样的干部入党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入党第二天,就让他主持党的会议,组织上真是放手培养他。文革结束后,有几个省领导了解他,知道他,要进一步培养他,建议他去北京上党校,同事都说是好机会,可以鲤鱼跳龙门了。他却不为所动,认为父母年事已高,尽孝为大,自己好好工作就行了,何必去镀金?

没去北京学习,机会却接踵而至:由于他大学学的是外语,工作表现也好,成立外事办后调了他来,先是当秘书,后当接待科长,为建几个友好城市,费劲心机。访日时不卑不亢,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提出“中日友好要从娃娃们抓起”上了日本电视和报纸。没想到外办第一次职称考试他傻眼了,考英语他不怕,那是大学专业,考第二外语日语,他一个字母也不认识。“我好歹还是大学外语系毕业的,不能打退堂鼓啊”,他给自己鼓劲,半个月起早摸黑,捧着书死记硬背,考试居然第二个交卷,还得了84分。开始有人怀疑他作弊,后来知道他强记能力惊人,给他取个外号叫“王电脑”。

当芜湖要组建旅游局时,又调他去筹建并主持工作。领导都认为:“王善德是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既然搞旅游,首先要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及人文历史了解,于是参与编写了《中国长江风光赏析大辞典》。他是发起人之一,被定为编撰委员会副主任,可是后来发现他只是副职,不够县级干部资格,只能是委员,工作照样做,安徽、江西两省由他统稿,资料还特别丰富。

他多次呼吁长街改造,保留科学图书社、城隍庙等名胜古迹,而且搞了总体发展规划,请专家论证,可惜长街还是没保留住,使他郁闷了一段时间,只有在业务上加强学习了。考高级导游时,他每天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钟,结果一举成功,不仅成为芜湖当时唯一考中的,在全国范围内,至今特才有500多个高级导游。

发现自己居然是个考才,他又犯傻了,自己去考了天津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这回可是白费力气,领导认为他已经有高级职称了,还是个副研究员,不同意他再读什么研究生。不同意就不去就是了,他继续工作,一干就是七年。

他这个人就是傻,与下面关系处理得不错,一点架子也没有,连司机也可以骂他笨,直到现在,他当年部下还经常找他。到纪念馆工作后多少人劝他要注意形象,起码把头发染一下,他不愿意,说:“一张老脸,头发染黑有什么用?我就要以本来面目示人,不染。”家里的房子只有77平方米,几十年如一日住着没挪窝,吃着别人的乔迁喜酒常犯糊涂:“他们又不比我工资高,哪来那么些钱买那么大的房子?”他收入也不低了,钱哪里去了,他说“要钱不要人,要人不要钱”,直白点就是说,钱是用来交结朋友的。他到别人家去,看见景况不如自己的,都不要别人掏烟泡茶。

有车的时候,妻子就在他上班的路途中,他可从来不捎带一下。外面吃饭的机会多,他也不带妻儿老小。但是有舞会等活动,他是非带妻子不可——便于成双入队呀,监督自己不出轨,也让同事们不自在,但他就是屡教不改。在生活上不谋私利,在工作中却固执己见认死理,不唯上,不唯书,牛脾气犯了,敢顶撞领导、敢斥责权贵,有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下属,有时忍气吞声,赤膊上阵据理力争……为这些不可能不影响仕途。但是,他控制不住,觉得人不能压抑自己天性,不能委屈自己的情绪,只是找个理由释放出来而已。但是,尽管与过去的领导产生过非常严重的矛盾,当对方因犯过错受到处分时,别人都认为他应该出口气了,他却说:“我不高兴,我为他惋惜,也为组织上疏于管理郁闷。如早点对他提醒挽救,他不可能走这么远……”因此同事们都说:王善德,厚道啊!

再一次调动性质全变了,让他主持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他依然是副职,王善德呆性不改,既不跑官也不讲价钱,总在想,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气馁,是人生比较高的境界,只要做一些事情就对得起人了。

他可算是旅游专家了,却放弃自己的专长另起炉灶,开始有点恼火,认为失意了。后来一想,是黄金哪里都发光。没几天气消了:失意不失志,研究党史,真是学习的好机会哩。每天看书的时间多了,接触老领导时间多了,给自己补上一课吧。走近他们,少了光环,却多了一份亲切,就像长辈一般,他们丰富的阅历,正是自己人生的欠缺,吸收他们的能力,借鉴他们的言行,设想他们是怎么能工作怎么处理问题的,悟出经验来给自己充电!

他安心工作了,梳理现有记录,挖掘芜湖党史材料时,发现有家乡的不少革命先辈,王善德与过去的工作结合,想用现实的东西发挥党史作用,把芜湖的资源利用起来,于是编辑出版了《芜湖党史大事记》、《战斗在沿江地区》等史料。其间看到,作为中国共产党要纪念的38个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革命领袖王稼祥,早年读书及革命活动都是在圣雅阁学堂(今芜湖十一中)开展的,但王稼祥纪念馆场地小,没有大门对外开放,根据大形势,需要对青少年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很好的载体。

老馆长带他去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家里,老人已经耄耊之年,却依然睿智贤达,很看重这新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提供了王稼祥很多新的资料,增加了王善德的深度了解,以后两代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引起他崇高的敬意。每年节日都去北京陪她看她。

王善德看见,原来王稼祥纪念馆不能反映其斗争的一生,便想扩大规模,建设成红色旅游胜地,征得了领导们的同意。2006年,中央投资了1930万改造建设资金,他和同志们费尽心机收集资料、布置展览。当年8月,在王稼祥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正式开馆了,被纳入国家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点之一、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还被评为4A级景区,不仅给芜湖乃至安徽人民提供了精神财富,也给国家开创了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而今,这里接待了数万全国各地来瞻仰的人,连给政治局讲课的专家也评价:“在全国人物纪念馆的布展中是比较超前的”。2007年王善德被评为全国红色十大旅游人物,全省党史先进工作者。

2006年,他正式接任王稼祥纪念馆馆长,他深入研究后决定,当好馆长,不仅要管理好纪念馆,更要研究人物,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情操,这样人物才有生命力,纪念馆才有后劲,当官一场,能留下历史资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主持王稼祥纪念馆工作后,他与老一辈革命家接触多了,认识许多开国元勋.将帅家属及子女,有的把他当晚辈,有的把他当哥们。有人说他攀上高枝了,他却只是笑笑,因为从来没想到要找谁给自己谋利益,也不需要谁给自己个人解决问题。反而多了些人来人往的接待,他也是一般饭菜,不成负担,在他看来,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的平常人,只有平等相待才便于沟通。到是为王稼祥纪念馆争取了一大笔建设资金,扩大知名度。有资金有人建议他来掌管与使用,王善德坚决不粘边,为了避嫌,也为了公正,有权不用权,只愿意当跑腿办事的,在他的心目中,清正廉洁的王稼祥是所有干部的榜样,自己更应该学习。纪念馆名声远扬,媒体要来采访他,他出语惊人:“采访我,要给纪念馆资金!”“我们给你宣传,你们不给资金还问我们要钱?”他傻笑道:“我就是我,自己份量自己清楚,你们宣传我,浪费精力不值得,宣传纪念馆免费开放可以,要钱免谈。我们要把纪念园建设好,更需要资金。”

但是,对历史负责,对先烈负责,他是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的。虽然王稼祥夫人对他不错,又是老革命,但对一些早有定论的问题,他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比如说“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投了关键的一票”的说法王善德就认为不是那样的,因为王稼祥是策划了那次会议,提出建议,得到大家支持才开了遵义会议,毛主席才确立军事领导地位。王善德坚持党史也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老革命们共同探讨问题,保留自己的观点,最终统一了意见。

因此,他坚定了信念,守馆不是目的,他的责任更应该发掘革命领袖的价值,因此写下了建国后的王稼祥文章,5000多字鲜为人知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坚持真理的革命者的高风亮节,为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正党风,让后人学习与敬仰。

今年清明,老同学都在马鞍山聚会,他要赶到北京去为领袖扫墓,却先与同学相聚。我们依然拿这个呆同学取笑,他也不恼,与所有人平等相处。他说他是独子,同学就是他的兄弟姐妹,没什么混得好与差的区别,当官只是一时,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只是,当大家说他是个清闲干部时,他说他要做的事情很多:为省纪委“党风廉政教育”资料片正撰写王稼祥资料片脚本;打算重走王稼祥长征路发掘新资料再现长征精神;加大文物征集力度扩大展示面积和内容;策划成立王稼祥思想研究会……这时我才明白,他守卫的不仅是一个英灵,更是守卫着一片圣洁的历史天空,这对今天干部的党性教育党风廉政建设,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具有多么大的作用啊。

明白了这点,我对老同学肃然起敬。

茶若君子散文集用《周易》的智慧开创人生


茶若君子用《周易》的智慧开创人生

初次相识李保正

2007年的高中同学聚会时,我去北京开会了,住合肥的校友李群带给我一本有关周易的书,被王稼祥纪念馆馆长王善德接了二把,我并不在意,因为国学基础不好,看不懂《周易》,而这男同学尽管是政府官员,但对于《易经》感兴趣,他留着也物有所值。今年的同学会上见到这个女同学,说书是她哥哥写的,她哥当过铝制品厂厂长,海南办事处主任,曾经在芜湖响当当的企业当领导,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怎么会写这样“唯心”的著作呢?我顿时来了兴趣。可是书已经要不回来了,李群就让他哥给我送来一本,这样我才见到了书的作者李保正。

书做得很雅致,淡黄的封面上,一个古人仰卧榻上,似乎是编者的代表人物,悠闲而大度,书名是《大众周易160问》,竖排,古色古香透着典雅之光。封面人物当然不是《周易》的编撰者,但书的作者李保正坐在我面前,与我设想的干巴枯瘦、神秘莫测的人完全不一样。

长期以来,算命的,看风水的,看手相的,因《周易》的名声很大,所以都拿它做招牌,使人觉得它是一本宣传封建迷信的书。通过这本书,我走进了《周易》,走近了

早就听说,李群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有知识的文化人,但是在唯成分的年代,父母的不幸遭遇也给他们求学的道路铺上了阴影。然而,哲学是讲究辩证唯物论的,充满了变数,对于他的人生也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不可能为之而为之,使他的人生之路也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奇迹。奇迹之一,是他居然还能考上大学。

不是上天有意关照,就是他从小就吸取了母亲灌输的《周易》教育,尤其是出自《周易》的成语“自强不息”给他极大的鼓舞。母亲给他说过,原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意思就是说: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应当学习天道,永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父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父亲在交通大学学无线电专业,开始在国民党南京政府伪国防部工作,抗战时到重庆成为总统侍从室特别电台台长,在国民党上层工作。解放后,由于政治历史原因,以历史反革命罪被判刑8年,留场管制5年。

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艰难度日,每天粗茶淡饭,却都有一个保留节目:那就是在默默无语的晚饭以后,连碗筷也不收拾,大家围坐在桌子边听母亲讲话。不仅点评他们各人的表现,也给他们灌输《周易》的人生的哲理,她用八卦卦象歌诀“乾三连,坤六断”,教儿子绘制八卦卦象,《周易》中的名言就成了他们的人生格言。在这些充满睿智的《周易》哲理影响下,李保正人生的道路没有走偏,以后他上大学,进入社会,始终没有放弃对《周易》的研究,随着阅历的增多,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其哲理既能充分发挥其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也对以后事业的启示影响也十分显著。

事业在工厂起步

李保正在芜湖一中读的高中,品学兼优,却不敢做考入大学的美梦。但幸运还是降临到他的身上,尽管是安徽农学院,尽管学的木材机械加工专业,尽管分配到集体所有制的芜湖第二机床厂,但大学里学得扎实,小厂分工不细,特别锻炼人,从设计到工艺,几乎所有的机械设备他都摸过,自己的技术都能用上,工作兢兢业业,技术全面专业,在厂里得到群众的赞誉,两次当上市人大代表,一次当上区人大代表。一个背着家庭历史问题的技术人员,依靠自己的努力成长起来,命运第二次给他打开第二道大门。

1981年,芜湖铝制品厂因大型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生产流水线不能正常运转,市经委在全市寻找能够解决流水线生产的技术干部,将已经是高工的李保正一纸调令,调去当铝制品厂管理技术的副厂长,他顿时有“否极泰来”的感觉。新产品、新设备,他运用大学的专业与在二机床的实践经验投入生产,以果敢的行动来培训自己的优良品德,“果行育德”,脱颖而出,杰出的才干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勤政奉公的良好口碑得到职工的拥戴,命运第三次向他微笑——提拔他担任企业的第一把手。

那是1987年,正是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可也正是他家庭内外交困的时候,父母已经年老体衰,两个儿子正在毕业考试的当头:一个即将参加高考,一个正要中考,而妻子患了脑瘤,需要到上海手术,恨无分身法,何况还是千多号人的一个中型企业,他应该请假照顾家人,哪里有精力为企业挑大梁?

大家都说企业需要他,否则“群龙无首”啊。他心中有数:在《周易》里,原来的意思正好相反,“见群龙无首”是说天空中出现了一群龙,但都不以首领自居,比喻一群能干的人,没有领导也是可以的。但是,他也知道,企业是不可以的。在担任副厂长的四年中,他早已经诊断出企业的弊病,也有发展生产的规划。他想起了出自《周易》清华大学校训为“厚德载物”这几个字,原句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突然有了启发:应该学习大地的厚实和顺气势,载育万物。

在个人的困难与单位的需要平衡中,他力量的天平倾斜到事业一边。匆匆把妻子送到上海,手术结束后,托付单位驻上海办事处的小吴和他的家人照顾病妻,他赶回芜湖,投入到企业的管理中。那段时间,家里厂里学校医院,几处牵肠挂肚,睡觉时间都只能在车上,那种疲于奔命的感觉几乎让他崩溃,但通过那段时间的考验后,再大的困难也能抵抗过去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老子的哲理,他认为“小鲜”是小鱼,烧小鱼是不能频繁地翻来覆去,折腾多了一定会一团糟。所以,在百废待兴中他只是循序渐进,慢慢地作一些微调,保持企业的平稳发展。也希望能够有一天做到《周易》中倡导的“贤德善俗”那样,以自己的优秀品格改善企业的不良风气。生产发展了,利润增加了,厂房建设起来了,职工宿舍也盖起来了,一改过去那破破烂烂的形象,千人企业,税利百万以上,铝制品厂成为二轻系统屈指可数的明星大户、优秀企业。担任厂长不到几年就彻底改变了面貌,他应该有功成名就的自豪感了,但他越来越不看好自己的产品,一天需要铝几十吨,只是一个熔化加工的过程,而且加工链太长,产品将被淘汰,是个夕阳工业,他1987年就写下了《铝制品行业关键设备最佳更新时期的探讨》,被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三等优秀学术论文,1989年,他写下了《铝制器皿毒性分析及其正确使用》,被评为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那个时候就开始考虑到企业设备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童年时受到母亲的教育就有“物极必反”这条辩证法,因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周易》中“否极泰来”这是好的走向,但反过来说呢?“盛极必衰”也时刻提醒他居安思危。

他认为:“智慧与知识不一样,知识可以爆炸式地增长,但人生的智慧却远没有那么多,能够产生火花光华、给人震撼与启示的智慧就更少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一种大智慧,只有不断变革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987年,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李保正也发现了商机:那时尽管用电还处于控制阶段,但洗衣机、电冰箱已经开始普及,下一步家电应该是空调了,它一定是朝阳产品,能够尽快大批量生产一定有生命力。

他到外地参观,各地都刚刚起步:格力空调还在楼梯档里安装,科龙空调的简易生产线也是安放在竹棚下的泥巴地里,而当时李保正企业的起步比起它们还算正规:他一个老师跟日本人干了三年,拥有全套的正规的软件资料,这是技术的可靠支持。他的厂房与车间改造后颇具规模,硬件符合条件。那时候合肥的小天鹅空调已经上马,可批量很少,他想去取经,但那是军用企业,不让人参观。他带着技术人员找老师帮忙,趁中午职工吃饭的时间溜进车间偷偷摸摸地看,对那里流水线生产现场有了概念,回来改造了厂房,调配了四个大学生,专门负责空调的生产与技术。带着技术人员投入空调的试制。1992年12月,他开发的“KC—15A小型窗式空调器”获得了芜湖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因他在促进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也得了芜湖市政府的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被国家轻工业部评为全国轻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这两项奖励后来使他的退休工资增加了5%。

他取名“普利”,就是想普及空调,给普通老百姓点带来利益。窗式空调只生产了一千多台,但至今有的家庭还在使用,下面就向壁挂式空调发展,后续加工的批量将越来越大,加工链条也很长,能带动很多企业。因此想引进日本大金株式会社的流水线,上规模生产,一定会成为芜湖市的支柱性产业。然而,那需要三千万资金哪里来?他向市里要求扶持。但是,那时候的企业都处于发展状态,有限的资金花露水一样到处洒,宏观决策没到位,他的发展计划也落空了,他很苦闷,难道真如人们说的那样,“普利”与“不利”谐音吗?

他不甘心。如《周易》云的“君子豹变”,他内心如斑豹之势企图发动变革,于是又看中了铝卷材涂塑层项目,这也是一种前景好的朝阳工程,当时如果搞成,用途极其广泛,他全心全意想为企业上项目,也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没搞成。而重庆一家企业三年后上马,形成23亿的产值,虽然《周易》有“曲成万物”之说,但作为一厂之主,看准产品却因体制与机制的垢病,不能左右企业,发展新产品得不到支持,产品更新换代不能上去,他觉得十分苦闷,要求调动到市里,换一个工作环境。

就在市委常委开会的前一天,市长肖尚忠还打电话劝他:“你是个很能干厂长,办企业离不开几个骁将……”他带着深深的遗憾与眷恋,无奈地说:“这是体制上的问题,也许过一阶段政策变化,工厂就可以完全自主发展了。”市委考虑海南办事处新成立需要当家人,尽管有多人竞争,但最合适的人选还是李保正。又考虑他在工厂十多年来的辛苦和业绩,级别由副县级一步到位定为正处级。于是市里直接下了调令,让他领队组建芜湖市海南办事处,筹集500万办了成达实业公司,其任务是:招商引资、承办姐妹城市的往来、接待有关部门的考察、解决到海南的许多芜湖人的有关问题……

海南的艰难发展

那时候的海南刚起步建设,虽然海口、三亚灯红酒绿,表面看起来很繁华,但实际经济比较落后,农村尤其贫困,男孩子们有的还光屁股,男人泡茶馆女人干活,一天煮一锅饭,饿了就用冷开水泡饭就咸菜。海口如一个大工地,几乎各省市都进驻了人马,带了资金到海南进行房地产投机。开始他也筹划了多种方案,但那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中,各项工作都步履维艰。

当初开饭店,但情况不熟悉,饭店太多,生存不了,几个月后放弃。后来想搞农业,但农垦华侨生存都很艰难。搞工业是他的强项,铝制品片成型加工他有现成的技术及设施,但天涯海角之处,工业配套能力差,想给机械配个轴承和配件也要渡过海峡到广州。尤其是劳动力素质较差,当地工人都有喝早茶的习惯,一天只有半天的效率。

企业没有办成,却有企业打他的主意,因为有人要他贡献技术。当年去珠海购买压缩机时认识了一个企业家,老总李天送靠自己力量发展起来,办了28个企业,资金雄厚,但有钱没好项目,到处挖人。把武汉一个无线电厂厂长挖去,只要人去就行,什么都不需要带的,安定好了再给他把家小接去。知道李保正因为在原来企业没资金发展才来海南,大喜过望,在百忙之中花一天时间陪他参观,动员他带项目到他的麾下,要他负责帮助铝卷材涂塑层项目上马,资金雄厚,厂房也是现成的,企业办起来,个人也可致富。

对于一个搞技术出生的干部来说,能把心目中的蓝图变成现实,简直就如想登天的人有了阶梯,反正原来的企业无法实施,闲置就是一种浪费,如果连项目带人一起去,对社会也是个贡献。但,“君子顾其本”,这本就是他的为人的底线,不能作对不起原单位的事情,当初两万元搞出的可行性报告是属于原企业的,而他个人是属于芜湖市的干部,他无权送出那些资料,更无权私自离队。那个老总相邀加盟,他还是婉言拒绝了。

他又一次想到《周易》中的经典名句:“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李保正是个讲究廉政的人,每天审批几十万元经济开支的条子,都只是他手中流淌的企业资金,自己清廉如水。他在工厂始终坐一辆旧车,离开企业前,却给后任买了新车,留给他们千万家当。他对下手干部要求很严格,保持了一个企业班子的集体清廉。他离任后两年,厂级几个领导干部却因经济问题触犯了法律。

他走时企业干部职工都依依不舍,说他懂管理又正派,这样的厂长难得。是的,他是清贫的,而孩子都很争气,儿子媳妇都德才兼备,独当一面地从事经济工作,都是银行的中层主管干部,如果当初贪污受贿,孩子们必然不会上进,不可能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

当时他带了政府的五百万到海南,即使拿一半钱逃到国外,也可以在异国他乡发展,去海南的干部就那样席卷资金逃跑出国的很多。他坚持自己的传统道德,他坚守一个共产党人的立场,丢下自己多病的妻子与未成年的两个儿子,在海南工作了六年,做好了各项工作,为芜湖招商引来企业,投入房地产开发尤见成效,曾创造了四个月挣得利润183万的良好业绩。1994年,他成为海口市人民政府外地驻海口办事处先进个人,芜湖市政府驻外机构先进个人。他于1998年调回芜湖市招商局工作。

潜心研究 普及《周易》

退休后的李保正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汶川大地震以后,他以为,对人民的生命负责是重于泰山的严肃使命,写下了《负责的力量》刊发于《大江晚报》,倡导一种“老老实实干事,做人要有良心,要干就好好干”的精神。大桥镇里的扁担河桥梁征集桥名,他命名为“步康桥”,一举中选,他希望大家的生活都能大步迈入小康。

他很庆幸自己人生的道路没有走偏,认为得益于《周易》的哲学启示。他认为,《周易》与其它儒家经典的许多智慧、哲理并未因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而落后,它们已经成为人们加强修养、规范行为言论和思想的原则,只要真正掌握了它,对人生和事物的看法都会是准确的。所以,让古典哲学走向百姓很有必要。

为使人们亲近《周易》这部经典,他写下了《生活中的周易》、《周易与算命》,《出自周易的成语》等文章发表于报刊,让人们知道,《周易》并非就是算命,生活中到处有《周易》的智慧:真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由于工作关系,他接触了各种人群包括一些知识分子,发现他们对《周易》也很有兴趣却知之甚少,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它。李保正于是想,是否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周易知识,写一本通俗读物,给大家提供实用的学习辅导书。

初稿拿出来后,朋友看了说他写得太繁琐了,抓不住问题的答案,还是改写成设问解答方式。但要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还真不容易,有时实在写不下去了,在妻子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通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在2006年9月完成书稿,起名为《大众周易160问》,能使一般的读者都能够受惠于我国古代经典人生哲理了。

为了撰写这部书,李保正认真地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他自己购阅了七十多册有关研究〈周易〉的书籍,他还又到省市图书馆、师大和安大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研究《周易》的书,并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还与哲学上颇有造诣的安师大张茂新教授、安大孙以楷教授进行了多次有关《周易》的谈话交流。以求厚积薄发,保证写作质量,哲学硕士、社长、责任编辑汪鹏生是抽查了该书十几个历史的事件的人物、地点、时间均正确无误,他说:“这本书写作是十分认真严谨的。”

《周易》是我国影响广泛而深刻的传世经典,但难懂难学。他把读者可能遇到的疑问梳理成一百六十个问题,设问解答,并对六十四卦逐卦解读,全书25万字,不仅简洁易懂,而且全面准确,非常适合目前快节奏工作人员的快餐式阅读需要,成为《周易》初学者和爱好者较好的入门书或参考书。

本书2006年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五千册书已在各地新华书店销售完毕,是安徽人民出版社当年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年,在全国版权贸易洽谈会上,台湾的“国家出版社”买去了该书的繁体字本版权,成为芜湖市海峡两岸参与文化交流的成果。台湾的出版社将其书更名为《周易答问》,内容文字也由简化字改为繁体字,面向台湾和东南亚发行。

2009年,他又将书捐赠给安徽图书馆与芜湖市图书馆,均已制作成电子版,可供更多的读者阅读。

而今,他正着手整理有关《周易》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资料,以期成书后为《周易》普及大众做点努力。

茶若君子雪中茶


难得遇见,相约喝茶,在这浮华的中等城市里,只有知识女性才有这雅兴。霞说她请客,彼此也不客气,四个女人上了陆和村茶楼。

雨打芭蕉的筝声幽幽弥漫,如雪青色的水墨颜料洇入肌肤,每寸空间都氤氲着古典风韵,我们仿佛穿行于时光隧道,有些恍惚。进了间古绣像散页装饰的房间,风风火火的三个女人也跟着淑女起来,似乎要撩起裙裾才能落座。可是,我们只有羽绒服,暖气袭人中,一个个脱去了涨鼓鼓的包裹,也没见哪个苗条起来。

玲漂流在外,动多静少,身影比较灵巧点,一盘盘端来各式茶点,干果水果、各种小菜,卤肉拌菜。小小碟子,花样繁多,看着就令人胃口大开。

霞是公务员,明公正道,明目浩齿,爽利干练,颇有语言天赋,为人为文都有点侠气。娜是大学教授、总是眯着眼睛笑不露齿,看起来文静斯文,在慢条斯中冒出一句话使人回味,带着入木三分的哲理。玲是自由撰稿人,有才却总是没用好,漂流在外多年,也没学会人情世故。只有我比她们痴长几岁,从学场、商场、官场中退休下来,共同语言只在文学中。年轻时都没想到,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脂肪也积累起来。据说茶可以减肥,但大家都不喝茶,起码不如公务男人那样一本正经地把喝茶当正经事,不会优雅而恬淡地品,要么牛饮,要么白水,集中消费,只是聚会的借口。

茶僮来点茶,只认识几种茶的名字,于是点了个颇有传奇色彩的茶——猴奎。问要28的还是38的,都不会喝茶的人,高出十元价格没来由地拒绝执行,似乎,大家对小吃更感兴趣,茶只是消化吸收的溶剂。

已经过了三个女子一台戏的年龄,四个女人坐的太师椅铺着垫子,空调暖暖地散发热气,心也热起来。人生哲学、社会现实、泛泛而谈,就是不谈家常里短与风流时尚。有人说,文化人在一起谈钱,有钱人在一起谈文化,我们不谈文化也不谈钱,那就是说,我们既没钱也没文化。喝茶只是一种集聚方式,喝什么吃什么都不重要,谈什么也不重要。大家信口开河,只是为了抒散工作与生活的郁结。似乎进入什么敏感话题,我们激愤起来,各执己见,声音也大了,喉咙也粗了,小吃糙口了,茶也没有热气了……

突然,向北的女人轻轻地喊了一声“下雪了——”有的抬头,有的扭身,一起望着窗外,果然,彤云密布的天穹厚厚地垂压着,雪白的飞絮一片片散下,在窗外飞舞着一幅动漫,落在对面青瓦的屋顶上,一会就铺出雪浪。

顿时,大家沉默寡言了,我们看见的雪景,是那么洁净,难道,白絮下就没有肮脏?刚才看见的那么些污垢,只是被白雪伪装与掩盖了。于是,我们有些压抑,有点感伤,世上哪有绝对的东西?谁能说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大家马上心平气和起来,茶又温暖了,小吃也可口了,还带点回味甜。天阴着,心暖着,下面的话语竟然平和多了……

天色渐晚,出了门来,车垫上已经厚厚一层“白絮”,这时才觉得冷风刺骨,谁也没带雨具,一个个只有勇敢地冲进漫天飞舞的寒彻中。我已经出了一天门,后面隐隐约约传来呼叫声。谁?回头一看,是霞,她邀的人,离开也惦记着大家。与我并不同行,专门来看我的状况,要叫车,可路上只有一片茫茫,她要送我,没有任何意义。她也如半个雪人了,偏不回家,非要陪我一阵,直到我发脾气,她才消失在雪夜中。

雪的阴冷顿时消散,茶的暖意在心头涌起,突然觉得,茶楼是一个抚慰人生的心灵驿站,友情的温暖不仅是人性的高贵,更是生命的安慰。

来源文摘:李幼谦散文集

茶若君子“寻找名人”


当接受了为芜湖文化名人撰写小传的任务时,我还在窃笑:芜湖有名人吗?耳熟能详的不是匆匆过客,就是籍在他乡。连文友也说芜湖没出大家。但是,名人少负担也少,于是领命,2007伊始启动寻找工作。

文化名人靠文化传播,多是公众人物,声名远扬,一搜索,土生土长的、外地来发展的、在芜湖工作过学习过的文化人的也不少啊:东晋历史家、晚唐大诗人、北宋大学士、明末大画家、清朝方志家……更有后来的国学家、文学家、出版家、书画家、语言家、翻译家、电影制作家、宗教名人……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都如群星灿烂,辉映了芜湖、安徽、乃至全国的天空。

资料丰富也是难题,颠三倒四的、三重四复的、彼此矛盾的……收集、整理、归纳、考证还不行,许多史实往往只有当事人才能说得清楚,如何取舍呢?

而今文化人风起云涌,名人,以什么为标准?写谁不写谁?演艺明星是浮在水面上的莲花,而知识名流往往低调如埋在水下泥中的湖藕,“名”的价值如何比较?数易其稿,反复讨论,难分难舍,我是坚决主张“活人不列专”的,不是说他们没有以前的人有名,而是有的名人没文化,有的名人没品位,即使有德艺双馨的,何必与英灵争书面?也还是留待日后专门为他们出一本专辑为好。

文化名人刚完工,又接到更艰巨的任务——收集军政人物资料!亲朋好友劝告我不要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但自己心太软,本事不大毅力大。想想,谁能否认军政人物是名人呢?在政治集权年代,他们一跺脚能使地动山摇,即使实行民主集中制领导,也经常在公众场合露面,传媒的发达更让他们家喻户晓、妇幼皆知。

尽管,有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长期的政治磨练,也塑造了一批具有卓越胆识与智慧贤达的政治家,他们不仅有叱咤风云的气势,更有光芒四射的才华,为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芜湖的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这工作总要有人做吧?

另方面,通过翻阅资料、上网搜索、走亲访友,我被浓厚的历史氛围包裹感染,更认识到——记录他们不是为个人树碑立传,而是通过展示领导的建树,可以对一个时期地区政治文化形态包括生存形态检索,对廉政建设也是有利的。

原以为有档可查,工作时才发现,除了进入中央的领导公布了简历,地方志的年鉴仅仅有十几个一把手的资料,其他没有可以依靠的查询方式。盖了地方志公章的信函发出近百封,没有部门回复,个别领导邮来一点情况都让我感到喜从天降。

好不容易找到家属子女,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其余的都只能自己找。一年来的时间,不可能像以前写报告文学那样逐一采访(那样十年也完不成任务),但几乎每天都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里搜索,在堆积如山的故字堆里查询,在茫茫人海里找人提供线索,甚至打许多长途电话寻问……

感谢陈寿,写下了《三国志》,一下推出三个春谷长与一个芜湖侯。而后近两千年中,还有多少领导过地方的名人?他们大多在历史的尘埃中淹没了。仅仅是老街残留的古代官衙,就工作过许多任“一把手”。当黄墓渡、欧阳河等以地名的方式缅怀地方官吏时,就是树立起为官一场、造福一方的丰碑。虽然在历史的误区中,既有受命运捉弄、毫无道理地被剥夺了行政权利的;也有人性沉沦、道德坠落、提前出局的;更有抓住历史长河中的机缘,超越时代局限的……他们多数功成名就,在人生舞台的高潮谢幕。

岁月每天都在抹去生命的流痕,千古留名的往往是两个极端的人,只是,有的是千古留英名,有的是千古留骂名。

我们不能还原历史,但有价值的历史人物应该在文字中永生。检验历史的正误靠时间,检验文字的正误靠读者,只能说,一年来我尽力了,不仅付出了时间精力,耽误了自己出书,连报刊也少见我的文章,而且一向引为自豪的视力也在这一年中急剧恶化,双目竟然生出了阴翳……但是,能让后人清楚地看见为这片土地带来影响的名人,我想,付出也就有几分值得了。

茶若君子 不了情缘


不了情缘

为了答谢在大学给我帮助的同学,请了一次客,时间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在一个类似贫民窟的大排档里。地点寒酸点,菜肴可不能寒酸:野猪肉、老鳖汤、煮对虾、长江鳊……不是大家一致反对,梅花鹿也上桌了。主菜是一盘最具江南特色的螃蟹。日前购买的螃蟹,卖主信誓旦旦说他是渔业队的,捕捞的绝对正宗长江野生蟹,于是不计成本,一口气买了八斤多。谁知,第二天早上就死了两只,下午又死亡四只,还都是大个的,赶紧又去市场补充两斤,发现居然便宜一半价格,也不管是哪里养的,先送到饭店加工。

都是委托一个老同学请的同学,也知道我这人要求环境可以不高档,但是环境要绝对安静,于一个很难找到的地点,居然到了10个同学,不是大腕就是大款,平时在全市重点会议都作为四大班子领导坐主席台的高官,居然也拥挤在这间破破烂烂的小屋子,我说,就权当在我寒舍吃饭吧。因为狭窄,没有距离,就因为我们是曾经风雨的同学,一起渡过了五年中文系的读书时光。

一个副市长同学还特别在电话里道歉,说他在基层单位,实在不能来。我大可以原谅他,因为早在我第二本书出版时,他就给我长足了面子。那是一家企业读书会购买了我一百本书,并大张旗鼓地开读书会。一应就绪,听说副市长要来,厂一把手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比这重要得多的会议也没请来大人物,副市长居然正点到达这个“不务正业”的小会。在全体起立的夹道欢迎中,这同学却把热情的手伸向坐着的老同学,直言不讳地对一旁尴尬伸着手的企业领导说:“我就是来看李幼谦的,上午还有两个会议,马上要走。”于是坐下就滔滔不绝地表扬我的作品,然后又车不停轱轳地赶回市里去。

来的都是曾经或者现在的头面人,什么场合没见过?什么东西没吃过?在他们即便平淡的宴会中,这大约是最低规格的一次宴请,可是环顾四周,我感叹,这些同学不仅真待我不薄,而且都是好人啊:生意人仗义疏财,当官的清正廉洁,为文的侠肝义胆……即使在本市最显赫的媒体掌握财权的同学,也都是纪检干部出生,有文品有人品,才能在这满目混浊的大浪中陶冶成真金,我为他们自豪。

吃得不好他们讲得好,说见我的书自然比吃了什么都高兴。他们有所不知,不是他们的扶持,我哪里能有今天的成绩?转眼一算,我们同学三十年的纪念日就要到了,二十年前的聚会却历历在目:

十年一聚的同学会,我迟到了。会前,我千里迢迢回了一趟老家重庆,没有住上一个月,因为牵挂着同学会,不顾亲友再三劝阻,毅然踏上回芜的道路,不惜多花100多块钱买加急船票,就为了能及时赶回来参加同学会。

到家的第二天傍晚,我就接到了筹委们要我献辞的指令。劳动节一大早,我便开始了脑力劳动。五年聚会,十年离散,该有多少话要说啊。可是,千言万语涌心头,又怕学友嫌啰索。绞尽脑汁,直到下午两点,才凑出了几张写得压韵的句子,草草收尾,赶到会场,却已经晚了半个会。

《今生有缘》诗名一报,全场作一片哗然,一个个以为我跑题了,是不是为一个新婚的同学做的?没有搞错!难道“情”只为爱而生?亲情与友情难道不是情?全诗念完,才知道我歌颂的是五年大学的不了友情,于是掌声雷作,出乎意料的热烈反应,我也只道是礼仪的需要。

那担任党委书记的老同学说,他听的时候,泪水都涌出来了。(都是学过中文的,夸张的修辞是最好的捧场。)

担任总经理的老同学连夸三声“写得好,写得好。写得好!”表情丰富,鼓励有加,(这是对我迟到报愧羞涩的安慰。)

怎么?中文系主任也夸赞了,才使我得意忘形起来:“师高弟子强嘛!”(捧老师也捧了自己。)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以词和答了,这简直是对我的一次颁奖,我受宠若惊,飘飘荡荡——当然,诗言志,有感而发嘛。

在我的字典中,“同学”是最温馨的字眼:是加省略号的情缘,是没有功利的友谊,是不带政治色彩的情份……岁月匆匆,人生几何,能有几个10年?人海茫茫,同窗五载,有多少人能够共处同一空间?

“同”字的半包围结构,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空间,在那一同度过的两千多个时空里,我又享受到了最惠待遇。

我们参加的是文革后的第一次招考,耽误了上大学的十多届毕业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我没有健全的身体,也没有全民职工的身份,不符合他们起码的报名跑线上竞争,我没有健全的身体,也没有全民职工的身份,不符合他们起码的报名条件,死磨烂缠地报上名,中举才知路途遥。幸亏有缘遇到好同学,一双双温馨的手扶持我走过了那么多坑坑洼洼的坎坷道路。

“嘿,书包给我,我搀着你走。”那浅浅的微笑,一进学校便和我形影相随,走到哪里都有那温暖的手。

“晚上要接着上课,我给你带饭。”等他把饭盒从怀里掏出还烫手,绿菜红肉上,两个黄亮亮的荷包蛋是特意为我加餐的。

“来,快坐下,我带你去赶最后一班车。”一辆加重永久的书包架,就成了我放学的坐骑,有时候赶不上汽车,竟然来回三十里路送我回家,那宽厚的背脊,为我承受了多少劳累……

还有她、他、她、他……个个同学,桩桩往事,段段情缘,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记忆的存折熠熠生辉,温馨的冲击波,给我带来终身的甜蜜。

这就是同学情缘——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相帮相助相安相成。它不是情爱被欲望支配,它不是亲情与血缘相连,所以更无私、更高尚、更纯粹。而今,当我们共同咀嚼那沉甸甸的苦辣酸甜时,拿什么奉献给你们——我的学友?言为心声,只有我拙劣但赤诚的诗行:

不了亲缘,高悬七彩风帆,

情缘不老,凝聚永恒的挂念……

李幼谦散文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