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著名茶场及历史发展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浙江红茶历史 浙江绿茶 名茶产地

浙江红茶历史。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浙江省著名茶场及历史发展介绍”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浙江省著名茶场及历史发展介绍”相关知识!

浙江省茶场

十里坪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龙游县湖镇。建于1952年。有土地2000公顷,其中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干菜250吨。下设农业大队和工厂。生产茶类有红茶、炒青、烘青和花茶。

十里丰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衢州十里丰。建于1955年。有茶园330余公顷,年产干茶500吨。下设茶叶生产专业队、茶叶加工厂、砖瓦厂、水泥厂等附属企业。产品有炒青绿茶、茉莉花茶、红条茶以及“塔山银毫”、“浙江龙井”、“毛峰”等名优茶,其中“塔山银毫”和三级茉莉花茶为部优产品。_九峰山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金华汤溪镇九峰。建于1980年。有茶园150余公顷,年产干茶42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以生产烘青、珠茶为主。

上虞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上虞章镇。建于1958年。有茶园80公顷,年产干茶200吨。主要茶类为珠茶。

长兴县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长兴和平镇。建于1978年。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干茶250吨。下设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炒青、烘青为主。

龙井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杭州两湖区龙井村。建于1950年。有茶园约70公顷。分布于龙井、狮峰、梅家坞、五云山、虎跑等5个产制区,年产茶50吨。以生产龙井为主。1958年并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石门农垦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金华婺城区定业新村。建于1955年。前身是浙江省金华专署石门农林牧试验场,198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80公顷,年产干茶800吨。下设公司和精制茶厂。以生产茉莉花茶和红茶为主。

龙游凤凰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龙游十里坪。建于1955年。有茶园30余公顷,年产茶100吨。建有初、精制茶厂,以生产炒青和龙井为主。

平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杭长乐镇。建于1960年。前身是杭州市下城区人民公社农场,199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茶275吨,以生产眉茶和茉莉花茶为主。

东白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东阳东白山。建于1955年。初期称东白山茶叶试验场,1977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30公顷,年产干茶120吨。下设初、精制茶厂,主要生产平炒青、长炒青、茉莉花茶和“东白春芽”。

兰溪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兰溪马达镇。建于1980年。前身为兰溪县上华农垦场。有茶园130余公顷,年产干茶300吨。以生产烘青和茉莉花茶为主。

余姚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姚余姚镇。建于1952年。有茶园50余公顷,年产茶叶210吨,每公顷平均单产250千克,是目前全国茶叶产量最高的单位之一。茶场下设初制茶厂、精制茶厂和茶叶机械厂,以生产珠茶和煎茶(均为外销)为主。

奉化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奉化西坞镇。建于1965年。前身为国营新建农场,1968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茶400吨。下设3个厂,以生产外销珠茶和蒸青煎茶为主。

杭州茶叶试验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余杭彭公乡石濑村。前身是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茶叶试验场。建于1952年。1972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40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眉茶和蒸青煎茶为主。

绍兴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绍兴皋埠镇攒宫。建于1964年。前身为绍兴县攒宫茶场,1984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公顷,年产干茶300吨。下辖公司和工厂,以生产珠茶和煎茶为主。

茶山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浙江宁海力洋镇。建于1958年。有土地约2000公顷,其中茶园70余公顷。年产茶150吨。下设茶叶与林业区、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外销珠茶为主,兼产部分名优茶。

南充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象山茅洋乡。建于1967年。有茶园约70公顷,年生产茶叶100吨。设有茶厂,以生产烘青和花茶为主。

南湖林场国有林场。位于浙江安吉高禹乡。建于1952年。前身是安吉农场,1963年改为现名。有土地330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约670公顷,年产茶叶1000吨。下设分场和茶厂,主要茶类有妙青、煎茶、红茶和烘青等。

蒋堂农垦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金华蒋堂。建于1954年。有土地1300余公顷,其中有茶园227公顷,年产干茶230余吨。下设茶叶基地和茶厂,以生产外销煎茶和花茶、长炒青为主。

湖州农垦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湖州南埠龙泉坞。建于1975年。前身是吴兴农场分场,1977年始种茶,改为现名,1989年浙江省农业厅和湖州市农业局确定该场承担浙北地区茶树良种繁育任务。有茶园约50公顷,年产茶50吨。下设分场、名茶加工厂和茶叶初制厂,以生产杭炒青和“温山御茶”为主。

嵊州市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嵊州三界镇。建于1937年。前身是浙江省茶叶改良场,1960年更名为嵊县茶牧场,1996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140公顷,年产茶275吨。下设分场、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以生产珠茶为主。

新昌县茶叶良种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新昌大市聚镇西山村。建于1979年。前身是新昌县红旗茶叶良种场,1991年改为现名。有茶园约20公顷,年产茶20吨。下设分场和茶叶加工厂,以生产“浙江龙井”和珠茶为主。

福泉山茶场国有茶场。位于浙江宁波鄞县东钱湖镇。建于1958年。前身是畜牧场,1975年改为现名。1979年被农业部定点为中国北方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有茶园约240公顷,年产茶500吨。下设茶厂,以生产外销珠茶为主,兼产“东海龙舌”、“云雾春”等名茶。建有茶树良种母本园20余公顷,收集无性系茶树良种30多个,每年出圃良种茶苗数十万株。

茶文化精选阅读

浙江省茶叶改良场


浙江省茶叶改良场是浙江省第一个茶叶改良场。因地址在嵊县三界,又称三界茶场。1936年正式建立。场长是当代茶圣吴觉农。浙江以产珠茶闻名,俗称平水茶。三界是平水区产茶中心,有龙藏寺房屋及茶园可以利用,所以选择三界龙藏寺作业为场址,由吕允福负责筹备将寺舍改建为茶场办公室,将附近的茶园作为试验基地,并在舜皇山设立高山茶试验点,洪了省内外茶界知名人士:徐方斡研究红茶,傅宏镇研究绿茶,吴昌济研究病虫害,吕允福研究栽培,并担任场长的的代理人,刘河洲协助筹备及培训工作等。浙江省农业推广人员养成所首届毕业生厉菊仪、蒋季雄、周士祥,王松筹等,经过培训,成了骨干力量。建场后当年春,举办了第一期茶叶技术人训练班(简称茶训班),招收初中毕业生20人,边上课、边实习,学用结合,二年毕业培养出了首批茶叶技术人员。

同年,成立了实业部茶叶产地检验监理处,吴觉农先生兼处长,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分设办事处,负责茶叶产地检验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茶叶不能从这里出口,检验工作暂告停顿。吴先生将各地茶检人员集中在三界茶,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邢子陶同志曾多次到茶场指导工作。茶场成了抗日救亡活动的据点,张朴君(骆宾基)经胡愈之介绍,担任该场抗日活动领导,并出了一种《茶人》的油印宣传品。嵊县沦陷后,茶场一度迁至新昌澄潭。

1937年底,吴先生率部分茶检人员经武汉去重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暂时结束。茶叶产地检验工作亦告停顿。

1938年,浙江省农业改进所在松阳成立,三界茶场和茶叶产地检验工作统归农业改进所领导。茶场改名为嵊县农业推广区。1941年又改名为浙江省茶场。茶叶检验办事处改名为宁绍台、金衢严、温处茶叶检验处,除担任茶叶研究试验及推广工作外,继续举办了三期茶训班。茶识破班学员现已成为茶叶界的骨干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嵊县三界茶场改成三界茶厂,部分职工及一些图书转到后来成立的余杭茶叶试验场。

信息来源:《茶博览》

你知道浙江省、四川省、重庆市、江西省等地的名茶吗?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标志性的建筑,茶也不例外,今天,小编带领大家领略浙江省、四川省、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地的名茶。

1.浙江省

西湖龙井茶、旗枪、珠茶、余杭径山茶、金华双龙银针、婺州举岩、嵊州泉岗(火军)白、长兴顾渚紫笋、缙云惠明茶、天台华顶云雾茶、乐清雁荡毛峰、临安天目青顶、东坑茶、临海蟠毫、兰溪毛峰、银毫、淳安千岛玉叶、建德苞茶、普陀佛茶、桐庐天尊贡芽、雪水云绿、开花龙顶、遂昌银猴、江山绿牡丹、泰顺香菇寮白毫、温州黄汤、奉化五岭茶、新昌雪芽、大佛龙井、盘安云峰、宁海望湖茶、望湖银毫、永嘉乌牛早、余姚瀑布仙茗、云和仙宫雪毫、淳安鸠坑毛尖、清溪玉芽、庆元碧玉春、三门龙毫、武义武阳春雨、常山银毫、富阳茗绿、安吉白片、仙居碧绿、松阳银猴、越红功夫。

2.四川省

峨眉山竹叶青、雅安峨嵋毛峰、峨眉山峨蕊、蒙顶黄芽、蒙顶甘露、石花茶、邛崃文君茶、文君毛峰、都江堰青城雪芽、永川翠毫香茗、永川秀芽、平昌北山翠茗、南江云顶茗兰、广安松针、香山贡茶、开县龙珠茶、雷马坪宝顶雪芽、通江天岗云雾、银毫、宜汉九鼎雪眉、九顶翠芽、城江鸡鸣贡茶、雅安竹叶茗、万源巴山雀舌、江油匡山翠绿、荣昌天岗玉叶、南江玉水银针、北川苏香春露、屏山龙湖翠、宜宾天宫翠、自贡龙都香茗、珙县鹿鸣雾茶、峨嵋牌早白尖、川红功夫红茶、南川大叶红碎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雅安康砖茶、雅安金尖茶、都江堰方包茶、成都锦城露芽、成都蟹目香珠、成都三花牌茉莉花茶。

3.重庆市

巴山银毫、江津翠芽、龙佛仙茗、雾都香茗、沱茶。

4.江西省

遂川狗牯脑茶、庐山云针茶、庐山云雾茶、上饶白眉、信川龙翠、宁都小布岩茶、大沽白毫茶、武化云雾茶、古迹翠峰茶、上犹梅岭剑绿、井冈碧玉茶、井冈翠绿、南昌梁渡银针、云雾仙茶、福寿茶、靖安佛峰茶、石城通天岩茶、婺源婺绿、婺源茗眉、婺源墨菊、丰城周打铁茶、大嶂山云雾茶、南城麻姑茶、修水功夫红茶、修水双井绿、高安瑞州黄檗茶、吉安龙舞茶、遂川新江羽绒茶、安源九龙茶、修水山谷翠绿、南康窝坑茶、金溪云林茶、永修攒林茶、修水龙须茶。

5.安徽省

黄山毛峰、黄山翠兰、黄山银芽、黄山情侣茶、歙县老竹大方、修宁松萝、六安瓜片、六安碧毫、太平猴魁、华山银毫、宣城敬亭绿雪、泾山涌溪火青、舒城兰花茶、皖西早花、潜山天柱剑毫、宁国黄花云尖、岳西翠兰、岳西翠尖、霍山翠雅、霍山黄雅、休宁屯绿、祁门功夫红茶、皖西黄大茶、冬至天鹅云尖、甘露青峰、寒山横龙翠眉、寒山月芽、金寨齐山翠眉、石台银剑、仙寓香芽、九山翠芽、庐江白云春毫、万山春茗、康安潜川雪峰、旌德信川龙毫、旌德毫芽、青阳九华毛峰、霍山菊花茶、珠兰花茶。

6.江苏省

南京雨花茶、无锡太湖翠竹、无锡毫茶、无锡二泉银毫、苏州碧螺春、宜兴阳羡雪芽、溧阳南山寿眉、溧阳前锋雪莲、沙河桂茗、荆溪雪片、江阴暨阳雁翎、金坛茅山青峰、金坛雀舌、镇江金山翠芽、连云港花果山云雾茶、江宁翠螺、江宁梅龙茶、苏州天池茗毫。

茯砖历史及发展介绍


茯砖茶

茯砖茶是一个最具特色的黑茶产品。“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茯砖茶属黑茶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泾阳茯砖茶因茶品中生长繁殖有“金花菌”,极大地改变并提高了茶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这是茯砖茶的品质比其他茶品独特的原因所在。

泾阳茯砖茶是历史上历朝各代用于“茶马交易”的主要茶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泾阳位于岭北,本不植茶,但泾阳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自古是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因而,从汉代始泾阳就成了“官引茶”到塞外的集散地。官茶到泾,另行检做,制成茯砖茶后,才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遂形成加工制作输运中心枢纽。在漫长的集散、加工、制作岁月中,茶商在不经意情况下偶尔发现加工之茶中长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发酵中生长繁殖、代谢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质,从而形成了茯茶独有的风格。茶商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制作工艺、定型,形成了泾阳独有的茯砖茶品。

泾阳是历史上唯一的茯砖茶加工基地,茯砖茶能在泾阳筑制延续近千年,自然有其历史的必然。“金花菌”孢子是原茶自身就带有的,为什么在其他地方长不出来,而到泾阳就长出来呢?一是泾阳的水质,酸碱度和水中的矿物质适宜“金花菌”生长发育的条件需求。二是泾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位于冶峪河和泾河两河下游之间,北有嵯峨、北仲两座山系,南有终南山,地势低洼,形成了一种既具有关中气候特点又具有湿地气候特征的独特自然环境。这一独有气候条件,恰好适宜“金花菌”生长、发育、繁殖。三是技术因素,也是人为因素。包括制作工艺,炒茶的火候及水分含量,发花的温度,筑制砖体的松紧度等。古时没有温度计和干湿仪,全凭工匠的经验和感知来把握。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曾想把泾阳茯砖茶制作技术引进到泾阳之外去,均未成功。也说明历史上的“三不离”——离了泾阳水不能制,离了泾阳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是有道理的,泾阳是茯砖茶最佳筑制生产地位也是不可动摇和替代的。

茶发展历史及传播介绍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巴蜀产茶,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将茶列为贡品之一。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14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其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宋元茶吏饮发展及历史介绍


宋代因承唐代,饮茶之风更加普及。宋代梅尧臣《南有嘉茗赋》说:“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鲞铺”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宋代开始,茶就真正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代饮茶,基本上仍因循唐代的准则,将这—高雅的享受更加发扬光大,这和宋代理学的清谈有一定关系。文人士大夫对茶品、火候、煮法及饮效等津津乐道。宋代茶法中已经不再于茶中添煮薄荷、茱萸、橘皮等物了。当时存在着“茶礼”及“奠茶”两种习俗,这使得茶特别为民间所重视,至今,民间相亲时,还流传着宋代时就已形成的习俗——让女方奉茶给来为男方相亲的亲友。

此时有关茶的著作主要是宋代蔡襄的《茶录》,另外“工书画、通百艺”的宋徽宗也以帝王之尊,亲著《大观茶论》二十篇,虽然它和蔡襄的《茶录》有多雷同,但仍不失为研究茶道的珍贵文献资料。

宋代文人中有很多品茗行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司马光等,都著文立说来赞茶。此时关于茶的吟咏可谓藻墨丰富、举之不尽。其中苏东坡与蔡襄“斗茶”,与司马光的“墨茶之辩”更是茶史上的一段佳话,而民间也常以斗茶为乐。

“墨茶之辩”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司马光问苏东坡:“茶与墨相反,茶欲白(白茶),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此二物?”苏东坡脱口而出一句:“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可谓妙人妙语。还有一段关于蔡襄品茶识茶功夫的故事:福建建安能仁寺的和尚制作了8个茶饼,并以雅号“石岩白”命名,其中4个送给了蔡襄,另外4个赠与京城的翰林学士王禹玉。一年之后,蔡襄自福建返回京城造访王禹玉府第,王禹玉以最好的茶招待他,蔡襄品过后很诧异地问道:“此绝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以得之?”蔡襄真可谓此道中的行家。

此外,宋代时,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留学,总结出了“吃茶养生法”,日本的茶经自此诞生,日本的茶道开始发扬广大,到了江户时代形成了无数流派,并且融人到了日本人的精神中,并和宗教与礼教相结合发展出了“日本茶道”。

宋朝带给“茶文化”最大的影响,应是把“茶”的范围扩大到了四大汗国空前广大领域中。当时,蒙古人的势力范围北抵北冰洋,西达西亚以及地中海以东之地。虽然并无元代茶事的史料记载,但在元曲之中却可见“坐烧丹忘记春秋……淡饭一杯茶去”之类的语句,可见茶在当时寄托了隐逸之情,其普遍性已达到和酒、饭并列的程度。

中国制茶起源及历史发展介绍


中国制茶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古代著名茶人李渔介绍


李渔(1611—1680年),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在李渔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

《明珠记·煎茶》的剧情中,三十多名宫女去皇陵祭扫,途经长乐驿。这个驿站的驿官叫王仙客,听说他的未婚妻亦在其中,便乔装打扮,化装成煎茶女子,打探消息。王仙客坐拥茶炉煎茶,待机而行,恰逢其未婚妻要吃茶,他便趁机而得到了会面。在其中,煎茶和吃茶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茶,成了促进王仙客和其未婚妻情感的重要媒介。

李渔小说《夺锦楼》第一回“生二女连吃四家茶,娶双妻反合孤鸾命”。说的是渔行老板钱小江与妻子边氏有两个极为标致的女儿,可是夫妻俩却像仇敌一般。钱小江要把女儿许人,专断独行,边氏要招女婿,又不与丈夫通气。两人各自瞒天过海,导致两个女儿吃了四家的“茶”。“吃茶”,就是指女子受了聘礼。明代开始,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吃了“茶”,就算是定了亲。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述了不少的品茶经验。其卷四“居室部”中有“茶具”一节,专讲茶具的选择和茶的贮藏。他认为泡茶器具中阳羡砂壶最妙,但对当时人们过于宝爱紫砂壶而使之脱离了茶饮,则大不以为然。他认为:“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

他对茶壶的形制与实用的关系,做过仔细的研究:

“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幽便可忧,再幽则称弃物矣。盖贮茶之物与贮酒不同,酒无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论。茶则有体之物也,星星之叶,入水即成大片,斟泻之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觉闷人。直则保无是患矣,即有时闭塞,亦可疏通,不似武夷九曲之难力导也。”

李渔论饮茶,讲求艺术与实用的统一,他的记载和论述,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

珠兰花茶历史渊源及发展介绍


珠兰花茶以清香幽雅、鲜爽持久的珠兰和米兰为原料,选用高级黄山毛峰、徽州烘青、老竹大方等优质绿茶作茶坯,混合窨制而成,是我国主要花茶产品之一。窨制珠兰花茶的香花有两种不同科的香花,即米兰和珠兰,它们花形虽同,但香型却略有差异,故不少人把两者混淆在一起。根据产地的不同,珠兰花茶有歙县珠兰花茶、江苏珠兰花茶、江西珠兰花茶、云南珠兰花茶、金华珠兰花茶之分。各地所产珠兰花茶虽大致品质相同,但各地所产具有各地的特色。

珠兰花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明代时就有出产,歙县的珠兰花生产历史较为悠久,据《歙县志》记载:“清道光,琳村肖氏在闽为官,返里后始栽珠兰,初为观赏,后以窨花。”清《花镜》载:“真珠兰……好清者,每取其蕊,以焙茶叶甚妙。”《益闻录》记载:“建德(今安徽东至县),产茶之区,绿叶青芽,茗香遍地,向由山西客贩至北地化城一带出售。”

江苏珠兰花茶,产于江苏苏州、南京、扬州等茶厂。早在明代,苏州虎丘山前的山塘街一带,就已经出现了窨制花茶的茶行、茶栈。江苏珠兰花茶选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生产的烘青茶坯,烘青茶坯需要先进行烘干候用。

江西珠兰花茶,产于江西南昌,又称双兰花茶、特级珠兰花茶。江西珠兰花茶所选茶坯原料茶自庐山地区。

云南珠兰花茶,产于云南宜良茶厂,它选用由滇烘青毛茶精致而称的茶坯,配以珠兰鲜花,经拼和窨花、通花则散热、干燥等工序窨制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