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砖历史及发展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黑茶茯砖 茯砖黑茶 茯砖黑茶功效

黑茶茯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茯砖历史及发展介绍”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茯砖历史及发展介绍”相关知识!

茯砖茶

茯砖茶是一个最具特色的黑茶产品。“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茯砖茶属黑茶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泾阳茯砖茶因茶品中生长繁殖有“金花菌”,极大地改变并提高了茶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这是茯砖茶的品质比其他茶品独特的原因所在。

泾阳茯砖茶是历史上历朝各代用于“茶马交易”的主要茶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泾阳位于岭北,本不植茶,但泾阳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自古是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因而,从汉代始泾阳就成了“官引茶”到塞外的集散地。官茶到泾,另行检做,制成茯砖茶后,才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遂形成加工制作输运中心枢纽。在漫长的集散、加工、制作岁月中,茶商在不经意情况下偶尔发现加工之茶中长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发酵中生长繁殖、代谢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质,从而形成了茯茶独有的风格。茶商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制作工艺、定型,形成了泾阳独有的茯砖茶品。

泾阳是历史上唯一的茯砖茶加工基地,茯砖茶能在泾阳筑制延续近千年,自然有其历史的必然。“金花菌”孢子是原茶自身就带有的,为什么在其他地方长不出来,而到泾阳就长出来呢?一是泾阳的水质,酸碱度和水中的矿物质适宜“金花菌”生长发育的条件需求。二是泾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位于冶峪河和泾河两河下游之间,北有嵯峨、北仲两座山系,南有终南山,地势低洼,形成了一种既具有关中气候特点又具有湿地气候特征的独特自然环境。这一独有气候条件,恰好适宜“金花菌”生长、发育、繁殖。三是技术因素,也是人为因素。包括制作工艺,炒茶的火候及水分含量,发花的温度,筑制砖体的松紧度等。古时没有温度计和干湿仪,全凭工匠的经验和感知来把握。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曾想把泾阳茯砖茶制作技术引进到泾阳之外去,均未成功。也说明历史上的“三不离”——离了泾阳水不能制,离了泾阳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是有道理的,泾阳是茯砖茶最佳筑制生产地位也是不可动摇和替代的。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发展历史及传播介绍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巴蜀产茶,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将茶列为贡品之一。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14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其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米砖历吏及发展


米砖产于中国青米砖茶之乡 - 湖北赤壁羊楼洞。米砖的生产历史较长,仅次于青砖。湖北砖茶,原是山西帮经营,先在鄂南设庄收购毛茶加工砖茶,19世纪中叶,咸宁县羊楼洞产80余万斤。进入19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清道光年间宜红问世,至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国去汉口设立洋行,大量收购红茶,转运英国和转手西欧各国。

此时俄商收买砖茶,1863年前后俄商去羊楼洞一带出资招人包办监制砖茶。1873年在汉口建立顺丰、新泰、阜昌三个新厂,采用机械压制米砖,转运俄国转手出口。主要原料来自湘、鄂、赣、皖四省红茶的片末茶,还从印度、锡兰时口部分茶末。俄国在红口生产和收购的砖茶,一般是从汉口经上海海运至天津,再般运至通州,再用骆队经张家口越过沙漠古道,运往恰克图,最后由恰克图运至西伯利亚和俄国其他市场。

后来还动用舰队参加运输,经海参崴转运欧洲。据《海关通商贸易总册》统计,1876年至1879年,米砖出口中汉口总出口量的13.4—26%,1879年出口米砖7232.8吨,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7.28%,1888年上升到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2.91%,为米砖生产和出口的全盛期。

目前产千余吨,主销东口(指张家口)、西口(指包头)及新疆各地。少量销欧美与苏联。由于米砖外形美观,有的西方家庭给米砖配以精制框架放入客厅,作为陈列的艺术品欣赏。

荷香茯砖茶的历史意义及发展


近年来,随着安化黑茶的保健功能和历史文化底蕴逐步挖掘和被人们所认识,安化黑茶受到了广大消费者追捧,市场迅猛发展。在安化县,茶产业提供的税收,五年涨了三十多倍,这在益阳产业发展史上,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在市场上,除了人们所越来越熟悉的安化黑茶传统产品三尖、三砖和一花卷外,企业在产品开发上,做了大量文章,黑茶紧压的外形款式上,有了圆饼式--小到钱币,大到巨型工艺饼茶;在饮用形式上,有了时尚版--便捷式袋泡黑茶和速溶式袋泡黑茶;传统的紧压款式,也有了细分:千两系列除千两、百两外,有了十两、五十两、三百两、五百两、五千两、至于万两;砖茶款式也有了万两砖等。外形款式创新容易,但黑茶要在内在上创新,是不敢随便造次的。因此,近几年,有人在黑茶内在的,如工艺上、内难原料上创新,都是不成功的。原因很简单,黑、红、黄、白、青、绿六大茶的分类,是按加工工艺的不同来区分的,你把几百上千年千人摸索确立下来的黑茶工艺改变,那你做出来的茶,还会是正宗的黑茶吗?传统的安化千两茶工艺和益阳茯茶工艺,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了,还容得你来改吗?

创新,必须是科技的进步,不是改头换面,忽悠百姓。

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化县茶叶公司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保健砖茶-荷香茯砖茶,才是被认可的黑茶内在上的创新。它受到了权威部门肯定,收到了国际市场认可,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那么,荷香茯砖茶为什么算是创新?它的特性如何呢?

该产品是1993年由湖南省安化县茶叶公司蒋明高、喻德育、黄德开与湖南省中医研究院中医专家联合开发研制的,是针对我国西北地区人们食用含脂肪较高的肉类食品,容易导致人体血脂高、肥胖等不良症状而开发出的一种有利于降脂、减肥的保健茶,属国内首创产品,并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新产品证书。当年,拿到国家发明专利证书的人,一共是十个。这是安化茶叶技术人员与湖南省中医研究院中医专家的集体智慧结晶。产品出来后,发明人之一的黄德开,以《保健茶喜添新成员》、《荷香茯砖茶投放市场》等为题,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商报、新疆经济报、内蒙古经济报、湖南日报等全国30多家报刊上发表。这年底,黄德开牵头,又将荷香茯砖茶项目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贸易部,获国内贸易部科技进步奖。不久,又获得了蒙古乌兰巴托国际博览会金奖。

获奖后,黄德开以《荷香茯砖茶获国际金奖》为题在全国30多家报刊上发表。荷香茯砖茶由于黄德开的不断宣传,知名度不断提高,在国内国外获奖后,深受我国大西北牧区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也受到日本茶叶爱好者追捧。1994年夏天,日本一游客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窟旅游时发现了该产品,饮用后对该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回日本后,又引起了日本茶商的关注。当年,日本国千叶县船桥市日湘贸易有限会社董事长木下中四郎专程到安化采购,并大批量出口到了日本。1997年春,香港商人在日本发现后,到县茶叶公司定制了大批量荷香茯砖茶投放到了港澳和东南亚市场。

这时,黄德开利用这一机会,又以《安化茶饮来日本客》为题,在安化报、益阳日报、湖南日报、中国商报等十多家报刊上继续宣传荷香茯砖茶。在黑茶滑坡最厉害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荷香茯砖茶成了一个奇迹。

荷香茯砖茶,简单的讲,就是在茯茶原料里加进了荷叶等。专家的说法是,荷叶的加入,强化了茯茶降脂功效,丰富了茯茶的口感,但没有破坏茯茶的内在品质。

茯茶或者说安化黑茶,内在品质的核心是什么?是有益微生物群体。

黑茶为什么能够长期保存?为什么时间越久,口感越独特?答案--有益微生物群体的存在和繁衍,抵御了其它微生物的入侵,有益微生物群体的存在和繁衍,使黑茶内在成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发展。

专家认为,只有荷叶,在茯砖茶里,不影响茯茶有益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其它物质,加到茯茶里或其它黑茶里,都会影响茶的口感,影响有益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黑茶迅速变质。

荷香茯砖茶是一个奇迹,因此,它的创新,在安化黑茶发展史上,意义就显得非同寻常。

宋元茶吏饮发展及历史介绍


宋代因承唐代,饮茶之风更加普及。宋代梅尧臣《南有嘉茗赋》说:“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鲞铺”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宋代开始,茶就真正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代饮茶,基本上仍因循唐代的准则,将这—高雅的享受更加发扬光大,这和宋代理学的清谈有一定关系。文人士大夫对茶品、火候、煮法及饮效等津津乐道。宋代茶法中已经不再于茶中添煮薄荷、茱萸、橘皮等物了。当时存在着“茶礼”及“奠茶”两种习俗,这使得茶特别为民间所重视,至今,民间相亲时,还流传着宋代时就已形成的习俗——让女方奉茶给来为男方相亲的亲友。

此时有关茶的著作主要是宋代蔡襄的《茶录》,另外“工书画、通百艺”的宋徽宗也以帝王之尊,亲著《大观茶论》二十篇,虽然它和蔡襄的《茶录》有多雷同,但仍不失为研究茶道的珍贵文献资料。

宋代文人中有很多品茗行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司马光等,都著文立说来赞茶。此时关于茶的吟咏可谓藻墨丰富、举之不尽。其中苏东坡与蔡襄“斗茶”,与司马光的“墨茶之辩”更是茶史上的一段佳话,而民间也常以斗茶为乐。

“墨茶之辩”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司马光问苏东坡:“茶与墨相反,茶欲白(白茶),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此二物?”苏东坡脱口而出一句:“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可谓妙人妙语。还有一段关于蔡襄品茶识茶功夫的故事:福建建安能仁寺的和尚制作了8个茶饼,并以雅号“石岩白”命名,其中4个送给了蔡襄,另外4个赠与京城的翰林学士王禹玉。一年之后,蔡襄自福建返回京城造访王禹玉府第,王禹玉以最好的茶招待他,蔡襄品过后很诧异地问道:“此绝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以得之?”蔡襄真可谓此道中的行家。

此外,宋代时,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留学,总结出了“吃茶养生法”,日本的茶经自此诞生,日本的茶道开始发扬广大,到了江户时代形成了无数流派,并且融人到了日本人的精神中,并和宗教与礼教相结合发展出了“日本茶道”。

宋朝带给“茶文化”最大的影响,应是把“茶”的范围扩大到了四大汗国空前广大领域中。当时,蒙古人的势力范围北抵北冰洋,西达西亚以及地中海以东之地。虽然并无元代茶事的史料记载,但在元曲之中却可见“坐烧丹忘记春秋……淡饭一杯茶去”之类的语句,可见茶在当时寄托了隐逸之情,其普遍性已达到和酒、饭并列的程度。

中国制茶起源及历史发展介绍


中国制茶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

(2)黑茶的出现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

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六)从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

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珠兰花茶历史渊源及发展介绍


珠兰花茶以清香幽雅、鲜爽持久的珠兰和米兰为原料,选用高级黄山毛峰、徽州烘青、老竹大方等优质绿茶作茶坯,混合窨制而成,是我国主要花茶产品之一。窨制珠兰花茶的香花有两种不同科的香花,即米兰和珠兰,它们花形虽同,但香型却略有差异,故不少人把两者混淆在一起。根据产地的不同,珠兰花茶有歙县珠兰花茶、江苏珠兰花茶、江西珠兰花茶、云南珠兰花茶、金华珠兰花茶之分。各地所产珠兰花茶虽大致品质相同,但各地所产具有各地的特色。

珠兰花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明代时就有出产,歙县的珠兰花生产历史较为悠久,据《歙县志》记载:“清道光,琳村肖氏在闽为官,返里后始栽珠兰,初为观赏,后以窨花。”清《花镜》载:“真珠兰……好清者,每取其蕊,以焙茶叶甚妙。”《益闻录》记载:“建德(今安徽东至县),产茶之区,绿叶青芽,茗香遍地,向由山西客贩至北地化城一带出售。”

江苏珠兰花茶,产于江苏苏州、南京、扬州等茶厂。早在明代,苏州虎丘山前的山塘街一带,就已经出现了窨制花茶的茶行、茶栈。江苏珠兰花茶选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生产的烘青茶坯,烘青茶坯需要先进行烘干候用。

江西珠兰花茶,产于江西南昌,又称双兰花茶、特级珠兰花茶。江西珠兰花茶所选茶坯原料茶自庐山地区。

云南珠兰花茶,产于云南宜良茶厂,它选用由滇烘青毛茶精致而称的茶坯,配以珠兰鲜花,经拼和窨花、通花则散热、干燥等工序窨制而成。

恩施玉露茶历史文化及发展介绍


恩施玉露

历史渊源及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方式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曾被称为“玉绿”,相传是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一蓝姓茶商研制的。晚清至民国初期,是茶叶发展的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苍翠绿润,毫白如玉,外形条索紧圆光滑,故改名为“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了茶人的赞赏。

品质特点

恩施市五峰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此外,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该茶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的消费要求。

经沸水冲泡,恩施玉露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乌龙历史及发展


乌龙茶简介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

形成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首先是选择优良品种茶树鲜叶作原料,严格掌握采摘标准;其次是极其精细的制作工艺。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三个亚类。商业上习惯根据其产区不同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亚类。乌龙茶为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