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中觅茶魂

发布时间 : 2019-11-28
乐峰绿茶 茗峰绿茶 松峰绿茶

乐峰绿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妙峰山中觅茶魂”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妙峰山中觅茶魂”相关知识!

妙峰山位于湖州原南埠乡(今属妙西镇)。在南埠,有传为皎然、陆羽采茶处的“茶窠”(后辟为“浙北名茶良种母本园”)以及白龙潭、黑龙潭等优质水源,而葱茏毓秀的妙峰山,则是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认定的“唐代杼山”。

从古刹栖贤寺西行,经依山傍涧的滋坞村,抵达桑茶满园的妙峰山。踩着新铺的青石阶上行,一座云头柱高耸的石牌坊跃入眼帘,行楷“慕羽坊”横额为茶绿色,系韩国著名茶人朴权钦先生题写,1999年,“慕羽坊”由中韩茶界合建。柱上,为吴兴宿儒严在宽、武林诗翁戴盟撰写的楹联:“深入幽林,茶圣诗僧留胜迹;崇登三癸,惠风朗日聚群贤。”“苕水长流,璀璨茶经传四海;妙峰矗立,辉煌圣迹耀千秋。”

不远处,有一块行草书“茶艺”刻石。再前行,又看见“新加坡和中国茶人的友谊常青”纪念碑,字迹出自淡茶斋寇丹老人手笔。拾级而上,山道旁,为“日本国茶道里千家十五世家元中国哲学博士千宗室”所立“三癸亭”碑。

山冈上,顶呈葫芦尖、四角飞檐的“三癸亭”悄然玉立。亭额为赵朴初居士墨迹,书风清隽素雅,隐涵松雪遗韵。亭周围,苍松相伴,尽显高古。亭西北,有堵“诗墙”,刻有颜真卿、皎然流传的“三癸”篇章。

公元773年春,颜真卿到任湖州刺史不久,浙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袁高巡湖并与颜氏、皎然等会于杼山。其后,为庆贺这一盛事,并表彰大型类书《韵海镜源》的竣编,遂兴工筑三癸亭,杼山也成为“江东名士”的雅集胜地。

颜氏对陆羽可谓器重:“欻构三癸亭,实惟陆生故。”有关“三癸”亭名之由来,《杼山妙喜寺碑铭》谓:“陆处士以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因名之曰三癸亭。”原来,恰逢“三癸同干”,故名“三癸”。可是,自南宋嘉泰《吴兴志》误读肇始,近千年来,世人均将“三癸”解析为“癸年、癸月、癸日”,以讹传讹,一错再错。至今,不仅绝大多数书籍报刊沿袭宿谬,三癸亭的景点指示牌亦仍作此解。其实,“癸卯朔”的真正含义为干支“癸卯”的农历初一,唐大历八年冬十月的干支根本未提及。

据传,由于三癸亭和颜真卿、皎然、陆羽三位名士的渊源,民间还称之为“三绝亭”。“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起始于南朝梁时,从金斗山移来杼山之妙喜寺遗迹何在?招隐院、温阁又在哪里?当初,颜氏那句“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是在这里吟出的么?这条简朴的小径,是袁高走过的“御史径”么?这些散落山间的野茶,是陆羽采撷过的么?

抚危崖俯瞰,自天目山逶迤西来的苕溪默默流淌,颇有“巍峨倚修岫,旷望临古渡”意境。远方,古邑湖州及弁山云峰依稀可见。当年,杼山禅伯皎然以清丽湖州水煮茗,三饮悟茶道。此刻,若是煎茶于妙峰,想必能品出几分茶情来。

离开三癸亭,向西折入一条山径。发现一块不显眼的“吃茶来”碑刻,起首章为“和平”。原来,这是韩国“茶星”崔圭用先生的遗墨,“吃茶来”是其平生参禅悟道所得。据说这位遐龄期颐的老人在世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茶经》故里湖州立上“吃茶来”碑。后来,他终于在妙峰山圆了茶梦。

下行十数步,青樾下,肃立着“大唐妙喜寺皎然上人之灵塔”。东南侧,修篁成林,内置竹亭,此间,无疑是“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的绝佳所在。“霅之昼,能清秀。”皎然,这位开创“杼山诗学”、才华横溢的大德高僧,倘若遗舍利于如此清雅澹泞之地,往生西方、禅心不灭的他岂不拈花微笑?

往南越溪涧,来到清静肃穆的陆羽墓。只见茶陵坐西向东,弧形碑墙环立其后,上镌《茶经》及茶诗文。墓碑为行楷书题刻:“一九九五年冬建大唐太子文学陆羽之墓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立”。追思鸿渐,景仰之余,不由心生感慨。也许,杼山仍将是一个谜,但山水清远的湖州孕育了《茶经》,更造就了陆羽,“一代茶圣”羽化仙去,夫复何憾?

据说,“谢”、“陆”有通家之好。陆羽与皎然,这一俗一僧,生前为“缁素忘年之交”,谢世后,“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依然在茗香弥散中夹谷相望。这,岂非超越生死的旷古情缘?如果苍天有灵,或许,因一曲“高山流水”成为知音的伯牙、子期也将为之赞叹呢。

茶之魂,归来兮。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马古道背夫魂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有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最早。

茶作为蜀中特产与藏区的贸易由来已久。茶马古道像网络一样密布在川、藏、滇之间的山岭中,最艰辛的一段古道系古代天全杨王与泸定沈村刘王间竞争茶叶贸易所开。陡窄艰难,骡马不能行,加上四川没有善走山地高原的骡子和马。于是,在那条道路上,出现了一种奇特的运输方式:人背。用体力背运的人被称为背子或背二哥,汉源、天全、荥经等地的农民都参与其事。

冥冥中,我看见:碧绿的茶叶连枝带叶被倒进早已烧得通红的铁锅里,反复烘炒。茶叶渐渐变为暗绿色,边缘开始澎卷,叶面冒出一层油汁,顿时,一股浓香直扑鼻孔这一过程,在雅茶故地甘溪坡演绎千年。甘溪坡位于四川茶乡雅安市天全县境内,自古就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地区的交通要道。茶马古道甘溪坡距县城的山道15余华里,也就是背茶工一天的路程。

蜀山之险,世人皆知;蜀道之难,恐怕只有背夫们在三百多斤重荷之下举步艰难时才能深深体会。

天色未明,一阵阵低沉的人语和杂沓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打破了碉门的宁静。阵阵犬吠声在黑暗里远远近近地此起彼伏。一群身材并不高大的古蜀先民聚集在黑暗中等待背茶,夜风习习吹着,天黑得不见一丝光,只有一豆灯焰来回晃动,在浓浓的黑夜里划着不定的弧线。人们默默地依次向前,走到那豆灯焰处,将一包包捆成条状的茶砖往背架上叠放

不知谁在黑暗中生起了一堆火,火苗随风跳动,照亮周围的一小块空间,那些结实亦或瘦小的身影在火光里影影绰绰移动着。背夫沉默着,周围都是起伏的、和天一样黑的山岭,森森地包围着这群火光照见的生命。背夫们彼此间没有多少交流,心中只有一个地名--打箭炉。

沉重的茶包垒堆在背架上。每个茶包重约16斤,体强的背20包左右,中等体力的背10包上下。有的把茶包直接叠放在架上;另一些把茶包一层层重叠,用竹签贯穿,再用细篾编成背系,套在两肩上,每人手里握住一根丁子形拐子,拐子尖镶着铁杵,叫墩拐子。茶包一旦上身,就不能轻易放下,背夫门只能在崎岖的山道上用墩拐子支撑,双腿岔开直立,两肩紧勒细篾背带,稍事休息再继续前行。

背夫途中将盘绕迂行在山岭壑谷、崇山峻岭间,一道道峭壁悬崖如一道道命运之门向他们缓慢打开,这一趟,或生或死,或侥幸闯过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地带:禁门关、鬼招手、风斗口、乱石窖最后翻越风雪弥漫的二郎山口,经半个月的艰苦卓绝的跋涉后到达边茶集散地打箭炉。那些窄得骡马不能行,靠人攀岩,凿栈连接而成的,如灰白色的布条把山箍紧了连向天边的古道,漫漫的古道,在天地间飘摇,在山雾迷茫中诡秘地伸缩,连接背夫们无法把握的所有希望和担忧

古道上,一群着杂色粗布短衫,麻布裤,脚穿麻窝子草鞋的先民在山道上蚁行,每一根脚趾都死死扣住地面,高耸的茶包遮住了脸庞,遮住了弯得像弓一般的身体,小腿粗壮的肌肉纠集着、绷紧着、一步步攀缘,生怕与前面的人拉开一段距离。辗转挣扎、跌跌撞撞走到目的地,有些人不慎跌下悬崖雪窟,当场毙命;有些人被凛冽的寒风吹死、冻僵,被拖进位于康定附近的万人坑,经年累月,洞内触目惊心的累累白骨,昭示古道的昔日辉煌和岁月掩埋不尽的沧桑。

茶乡女人在农闲时放下针线,也走进了背夫的队列,她们背负约百把公斤的茶包,和男人一样行进在崎岖山道上,在队伍中你甚至能发现半大的孩子身影。一条奇迹般的山道就这样被总重量达五百斤的负荷和一双双草鞋开凿出来,深深嵌进了大山的肩膀天长日久,成串成排的拐子在古道中央的石头上杵出一个个圆坑,密布的石窝窝,至今还隐现在因荒弃而覆满青苔的石道上。古代背夫们星星一样遗落的一路的生命痕迹串起了古道和岁月,从起运点到著名的康定(打箭炉),一路传承,从阴湿滑腻的溪谷到海拔4000多米高的二郎山山口到东关和康定。深陷的杖窝,犹如一双双含泪的眸子,凝望着岁月深处那些不知姓名的背夫们,一张张沉默而隐忍的脸、粗粗的喘息,目送那些鲜活的生命与沉重的负荷拽了像一枚灰色的枯叶,让恣虐的风掀起,漂向百丈悬崖

背夫不哭,有的只是怎么也擦不干、拭不尽的汗水;杖窝无泪,只时常积满盈盈雨水,忧伤地凝望着这群生命如蝼蚁的背夫。

暮色中,背夫们卸下小山样的茶包,靠在避风的崖窝里休息。他们将被风吹得坚硬难咽的玉米粑粑取出,和着一碗苦苦的粗茶,艰难地咀嚼。被汗水浸淫了一天的双眼疲惫地凝视着篝火。他们也许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就像熟悉手心里的掌纹。火焰舔噬着鼎沸的茶壶,沸腾的茶水洒进火里哧哧作响。山崖下,风在行进,风在回旋,风在自由地玩耍升腾起的火焰和夜半淅沥的山雨。火光勾勒出尚未成年的小背夫稚嫩的小脸,他们漆黑的眸子星星般闪烁。

我还看见:遥远的山茶花无羁地绽放在从茶乡到藏地的崇山峻岭中,漫山遍野、灿若朝霞,与高高的二郎山交相辉映。布谷鸟没入花丛中,和山谷对鸣。一阵细雨后,山谷中云雾萦绕,白鸟放鸣,苍翠的竹林与那些不知名的参天古木掩蔽了蜀山蜀道不可测知的去向。

他们没有名字,淹没古道的萋萋荒草和路上零星的野花铭记了他们的苦难。我们惊叹于他们每天藉一

块玉米粑粑加一点豆花一点盐茶的能量,传承了千年茶马文化。

呵,我的古蜀先民们!

我看见,古蜀先民的后人们在茶马古道指指点点,在茶嗣楼坊里轻啜慢品,反复细化茶文化,在楼台亭阁上抒情颂古

或许你一言不发。你手中的拐杖和这山一样重的茶包,像一块块碑立在我眼前,脸上写满我再也无法读懂的表情。我凝视着你,渐渐地,眼眶湿润了,而你已经融入这山川中,无处辨别。惟有此古道与精神裹挟着藏地骏马的嘶鸣和亘古山风的啸声,在这山岭呼唤着你蹒跚远逝的身影。

而你和我之间,只有一只盛满殷红茶水的碗,那是我敬献给你的敬意,蜀山背夫!

景迈山的茶风俗——祭茶魂


苏国文起来时,天还没亮开,普洱市景迈山帕岩冷寺广场坝子一角,几只盛水的铁桶发出叮叮声响,宕起的水花唤醒了湿漉漉的空气。其他人也起来了,这倒不完全是因为苏国文这个更丁(唯一尊敬的人)早起的缘故。今天是布朗族群原始宗教的传统节日茶袒节。

苏国文,最后一位世袭土司苏理亚之子,当地民间依然尊称65岁的他为布朗王子。当苏国文穿上他的杏黄色对襟衫时,我们赶往帕岩冷寺。

从景迈山下到山上的帕岩冷寺,一路五彩缤纷,热闹异常,人们身着粉红色、嫩黄色、水蓝色的布朗族长衫、长裙和长裤,赶往帕岩冷寺广场。据说,茶魂是茶祖的化身,有着人和神的灵性,呼唤、祭拜茶魂,能够保佑幸福吉祥,今天就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日子。

帕岩冷寺广场坝子中央的茶魂台上,人们摆放上各种供品,然后点燃手中的蜡条,双手合十,虔诚地跪在祭台前,面对古老茶山顶礼膜拜。在一位长者诵完经文之后,人们把一位蒙面的黑衣神灵围成一圈,族人们敲起欢快的象脚鼓,边歌边舞,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在帕岩冷寺前,人们高举手里的树枝(据说在古代是用茶树枝),有节奏地欢呼着,从我的这个角度看过去,就像是一个茶树的海洋。

景迈山布朗族每家茶农的茶林里,都有一棵高大的茶魂树,树干上捆绑着用竹篾编成的小篓子,用来盛放祭祀品。茶农们采摘茶魂树上的鲜叶时,都要先祭拜茶祖,供奉茶神。每年春天,家家户户把各自茶林里的茶魂树鲜叶采摘下来后,制成茶魂茶,供奉在祖先帕岩冷的雕像前,祈求年年茶叶丰收。

茶魂茶必须由家庭中的年长者来采摘,采摘前要斋戒、沐浴、更衣,然后跪拜在茶树下,献上泡好的茶和饭菜,点上蜡条并开始诵经,诵经完毕方可上树采茶。每棵茶魂树的茶全部是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杀青、揉捻、晒青都以树为单位独立进行。

茶魂茶自古以来仅作进奉傣王或供养高僧大德之用。如今,上好的景迈茶已香飘海内外,景迈山上祭茶魂,这一基于原始自然崇拜的习俗,依旧在延续。

茶如人生,优秀女人的一杯归觅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如人生,优秀女人的一杯归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少时,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腔热血地在这个世界寻觅,寻觅更好的生活,更贴心的爱人,和更好喝的茶。繁华的都市里,五光十色的广告牌,宣传的茶品也好像诱人的霓虹。

在这个花花世界寻觅的时候,我最爱那些包装精致的茶包,看起来盒子精致,使用起来方便便捷,冲出来的茶水闻着也蛮香。可是却不耐泡,再添水就没了滋味。生活也是如此,时间久了,才明白对于这个繁华世界来说,自己不过是个路人甲乙丙丁,心倦而思归。

在故乡等待着我归来的,是母亲的姜茶。母亲总说,女儿家最受不得外面的风寒。新鲜的生姜拍碎和红茶一起煮,驱散归觅途中的霜露。我也曾买过某些品牌的姜母红茶,买回来泡好,入口那甜味儿,啧啧,好似吞下去一大包劣质的糖精,齁得人鼻子酸酸的,整个喉咙都好似被糖腌渍了一遍似的。我很难想象,这样的姜红茶,怎么也能够有那么多人喜欢?转念一想,是了,就好像这世上有很多和我们经历不一样,现状不一样,想法不一样的人,所以他们对人生的规划也和我们相差很远。与其用力过猛,单方面执着地去改变他们的心境与未来规划,还不如及时转向、修正、提高,准备好在另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归觅香姜红茶完全没有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原汁原味天然的味道,清香而自然。留给自己在生活的小憩里,一丝安闲。

偶尔会回想起自己的归来和寻觅,兜兜转转,每个女人都在找很Man的男人,结果发现最Man的是自己。原滋原味的归觅香姜红茶,就好像最真实而朴素的生活,毫无媚眼的修饰,以红茶为基底,添加姜片以及佛手柑。真实的材料,看得见,更品得到。零添加的姜茶,就算是血糖偏高的人也不妨碍饮用。年事渐长的母亲,可以一同品味,女人更能懂得女人的需要。

但是女人多么优秀都不要觉得自己不可替代,优秀都是相对的,比自己漂亮、优秀的女人大街上一抓一大把。女人在某些情况下要懂得退让才能维持和谐相处。归觅香姜红茶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暖心暖胃的红茶座位基底,添加姜片和佛手柑。姜片的辛暖、佛手柑的酸甜滋味都被包容在红茶的醇厚中,成为一种美妙的和谐。

随着年纪的渐长,在一杯一盏的袅袅茶香里,感受过铁观音的天生兰花香、普洱天生陈香、龙井天生豆香。大红袍有股淡淡花香,金骏眉沾染荔枝木的香气,英德红茶有地瓜香,赛珍珠更是干茶炒米香、茶汤果味儿甜香,滋味兰花香。可是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仿佛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纯简的人。茶香固然宜人,滋味更是哄开心了味蕾,可是只有暖胃的香姜红茶才是舒适地贴心。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没有足够的体验,永远都不会明白什么是必须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只有健康,才是必须的,暖胃的归觅香姜红茶,更暖心。

关于本文《茶如人生,优秀女人的一杯归觅》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为席魂,心饮为上


茶,解渴清心,以品为上。茶滋于水,水籍乎器。茶汤无形,无器不盛。器,为茶之父,道由器传。由茶和器而入的茶道,是一门生活化的细致的艺术,茶席则是茶道有规则、有秩序地具体表现。《道德经》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讲得非常贴切。这里的“有”,是指具体的茶席,通过茶器,为我们构建一个舒适便利的品茗空间。“无”是指,茶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可以窥探传统之美的诗情画意的窗户,藉由茶席的画意、茶汤的色彩、茶汤的香气、茶汤的滋味、茶汤的气韵,让我们神态安然的平静下来,真切地用心去感受茶的“幽薄芳草天真气”,感受茶的“人生百味寓其中”,进而提高我们品饮的境界,以及中正淡和的审美体验。

茶席,是为品茗构建的一个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它以茶汤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组合。

茶席,不是刻意地“摆”,是用心地去“布”。应天之时,载地之气,加以材美与工巧,藉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茶地融合沟通、协和相亲。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地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茶席是实用且美着的艺术,二者不可孤立与分割。它首先是实用,其次才是美。茶席营造衍生出的美感,是为实用去服务的。日本的工艺大师柳宗悦说过:“随着使用,器皿之美与日俱增。弃之不用,器皿便会失去意义,美亦将不复存在,故而美是用的表现。”所以说,茶席是有思想,有表达,有诗情,有画意的茶道艺术组合。

既然茶席是一个以茶为灵魂的茶道美学空间,那么这个空间里的所有载体与构件,都要服从和衬托于茶这个主体,而不能喧宾夺主。故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知蓄书史,能亲笔砚,布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曰清致。”茶席的清致与美,与陈眉公所言又是何等的相似!

茶的品饮,又以汤色、滋味、香气和气韵为主,而感受这四个要素,必须依靠和调动我们的感觉和知觉,去细细体会与品味。“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只有不断减少茶道空间里,影响眼、耳、鼻、舌、身、意的干扰因素和信息冲击,我们的身心才能变得松驰和沉静,我们的直觉和感觉,才会更加敏锐与精准。因此茶席的设计,力求简古通幽、质朴素雅。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美丽与否,在于你如何剔除那些影响美丽的因素。这个观点,与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不谋而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心的愉悦沉静与否,还与茶席平面的大小,泡茶人的坐姿,泡茶人在水平作业区域内的最大伸展能力,以及身心能够承受的负荷,茶席的色调,煮茶器、泡茶器、品茶器把持的舒适性,泡茶、分茶的逻辑秩序等因素紧密相关。

方干《山中言事》作品茶诗


方干(809—888),字雄飞,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新定(今浙江建德)人。很有学问,但因其貌不扬,加上生性耿直,一直考不取功名,隐居会稽镜湖,终生坎坷,贫困而死。死后十多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朝廷破例追认他为进士及第。这种追认历史上很少见到,和诸多死后仍未得到社会承认的怀才不遇者相比,方干算比较幸运,但这种幸运毕竟来得太迟。所以,清诗人袁枚有诗感叹说:“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身后识方干。”

【山中言事】

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

池塘月撼芙蕖浪,窗户凉生薜荔风。

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挦多鬓欲空。

【释义】

芙蕖(qú),即荷花。

薜(bì)苈,即薜荔,植物名,常绿藤本。

书幌(huǎng):书房。

挦(xún),拔。

【详解】

此诗写诗人隐居山中的情况,“日与村家事事同,烧松啜茗学邻翁”。表明诗人与隐居地的山村老百姓无论从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都融为一体了。

布朗茶魂茶,凝聚布朗族人民的祝愿


9月25日,苏国文带着布朗族人民的重托,到北京向胡锦涛总书记敬献布朗族古茶魂茶,因胡锦涛总书记出国访问,礼物由国家民委主任杨晶代为接收。

布朗族自古以来将茶视为珍贵的礼品,同时也视为和平的象征。布朗族人每当开辟一块新茶园,就把茶园里最粗最大最茂盛的那棵茶树作为茶魂树,每年都要隆重举行祭祀茶魂树的活动。

茶魂茶的制作是在每年开春,由布朗族各家各户的年长者在自己家茶园里祭祀茶魂树,然后把采摘的鲜叶拿到缅寺供奉茶祖,之后由佛爷或头人在缅寺手工制作。茶魂茶制作完成后要诵经供奉在缅寺。

茶魂茶既是供品也是最珍贵的礼品,只送给布朗族最尊贵的客人。

这次苏老师献的茶,是芒景全村500多户布朗族群众从500多棵茶魂树上采下,经过念经、滴水祈福,精心做出的国庆60周年献礼茶。苏老师动身到北京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出动,把茶送到村口,又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滴水、念经祈福,郑重地把茶托付给他。

这次苏老师献的茶,是芒景全村500多户布朗族群众从500多棵茶魂树上采下,经过念经、滴水祈福,精心做出的国庆60周年献礼茶。苏老师动身到北京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出动,把茶送到村口,又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滴水、念经祈福,郑重地把茶托付给他。

茶马古道上永远鲜活的魂 鲁史古镇


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深处,澜沧江平缓沉静地向南流去,一路留下了无数迷人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尤其在流经一个叫鲁史的小镇时,她微微地一逗留,竟成就了一个奇迹--灿烂的鲁史古镇文化。那条从大理一路而来的古驿道,在这里更是走出了一部独具风格的文明史,鲁史这个名字从此便日益响亮起来,在滇西茶马古道历史上烙上了一个鲜明的记忆。每次回味这段记忆都能深切感受到历史的深邃、沉重和力量。

鲁史,原称阿鲁司,由历史上土著民族语演化而成,被"夹"在凤庆县城东北部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鲁史是个小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仅有43万平方米。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曾一度成为滇缅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号称"茶马古道第一镇"。是当时滇南通往蒙化(今巍山县)、下关、昆明,北上丽江、西藏,直达印度等国家,南到缅甸的重要驿站。据资料记载,这条古驿道开辟于1328年,当时山道艰险,江河险恶,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澜沧江青龙桥建成,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鲁史成为顺宁(今凤庆县)通省驿道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的必须的住宿驿站。600多年了,不知有多少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运进百货、运进中原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运出药材、运出山风野俗。也不知有多少商人、官员、墨客骚人与马帮结伴而行感受古道艰难,或在此驻足、留宿,给这里留下进步思想、优秀文化和传播经商意识、开设商号,极大地促进了鲁史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最终使鲁史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徐霞客老人就是其中之一。翻开《徐霞客游记》,我们可以看到,1693年农历八月初六,徐霞客从现在的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境,于八月十四日从凤庆县城出发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当晚住在大寺乡德乐村高枧槽一位梅姓老人家,八月十五日一早便与马帮一起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澜沧江边一个非常陡峭的山坡)来到鲁史。他在日记中写道:"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司……是夜为中秋,余先从顺宁买胡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

铃声清脆。

茶香悠远。

清晨,我们就在这样一片片清脆的马帮铃声和一股股茶叶酽香中醒来。眼前,一条小街宁静详和,沟通着南来北往的百姓生活,长长的青石板路上,马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历史的记忆。由于历史演进的原因,现代化交通工具早已替代了往日马帮的意义,但在鲁史,人背马驮依然是村里村外的主要运输方式。走出下榻的政府接待室,怀着对鲁史历史文化的虔诚和好奇,把自己融进缓缓移动的马帮之间,思绪也随着时重时轻,有节奏的马蹄声、铃铛声、赶马汉子的吆喝声起起伏伏。

街巷纵横交错,铺面鳞次栉比,打铁的、酿酒的、染布的、裁缝的、照相的、压面的、熬酱油的等等手工作坊应有尽有。楼梯街的早市显得更为热闹,一大清早,就有驮柴的毛驴、担菜的农妇从四面八方的小路上聚拢来,你接我我挨你,青菜、萝卜、豌豆粉、苦荞糕、毛豆腐、腊猪肉、鲜鱼虾……早市贸易就此拉开。山里人赶集虽然不善叫卖,但也不乏讨价还价。那石板镶嵌的街道你来我往,热热闹闹。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这是对鲁史的一个再确切不过的概括。

鲁史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1598年设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辟街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今透过落满灰尘的蜘蛛网,当年耗费万金雕刻的门头和金壁彩梁还在顽强地显现着英姿,仍在回味着古道的沧桑。鲁史古镇是滇西片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从整体上看,民居建筑风格受大理白族文化以及江浙一带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南诏建筑风格。全镇以"三街(上平街、下平街、楼梯街)七巷(曾家巷、黄家巷、十字巷、骆家巷、魁阁巷、董家巷、杨家巷)一广场(又称四方街)"为中心,呈圆状分布。鲁史至今还保存有一段烙满马蹄印的青石板道,3米多宽的路道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民居以一颗印状般的四合院和一正一厢一照壁式的三合院为主,形成"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独特风格。楼层上下各三间房间,土木结构,屋顶用当地产的青瓦铺盖,墙体和椽柱相接处用麻布石或青石板密封以防火患。屋脊均向两头翘起,房檐设有勾头瓦,其上都雕刻有各种精美图案,或龙或凤,或狮或虎,栩栩如生,神气活现。临街和靠路的墙体还请文化人或者自己亲自提笔作画题诗,以示高雅。照壁是充分显示主人景况的窗口,是书香门第,还是豪门富宅,或者是普通人家,都可以从造型和上面的画面看出来。宽敞的院落内,人们植树栽花,叠石造景,煞是典雅别致,怡情养性。仅仅从这里的房屋建筑及陈设上,每一个走进鲁史古镇大街小巷的人,无不降服在鲁史深刻的文化烙印里。

鲁史人民是非常聪慧的,他们能够从来往的中原客人身上捕捉到文化的信息,并将之与自身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鲁史文化。鲁史人民对知识也是非常有觉悟的,他们异常重视教育,自古就建有牛街馆、阿鲁司馆、松林塘馆3个义学馆以及私塾。尤其现在,鲁史完小、鲁史中学的教育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繁荣。

行走在楼梯街,小心地迈过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马蹄印,心里总有种说不明道不白的物什在不停地冲撞着,像疾风刮动湖面,又像澜沧江里被急流搬动的石头。街道两旁,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孩童在嘻闹耍乐,有满脸皱纹白发苍苍胡须飘逸的老人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前石阶上,宁静地看着来往人影,孤独地咀嚼心思。

禁不住好奇,我信步迈入巷道深处一古老破旧的四合庭院。院内正对大门的厢房屋檐下,一白须老人正围炉独坐。炉上铜壶在烈火的熏烤下呼呼呼冒出白气,老人右手却在不停地上下抖动着一个灰黄的土制茶罐,罐里不时泄出股股茶叶焦黄时的煳香。我没有打断老人,悄悄拿了椅子挨着老人坐下,静静地欣赏老人的"表演"。老人虽然年纪大了,手脚没有了年轻人的灵活精巧,但老人对完成这一项"茶道"的虔诚却是舞台表演者永远也禅透不了的。冲上了滚烫的山泉水,吮吸足了清茶的芬芳,老人方才发现了我这个不速之客。老人并没有因我的冒昧惊讶,而是热情地招呼我与他共同品饮他的"杰作"。老人很是健谈,语句中不时流露出对古镇古道古人的怀念和沉醉。老人告诉我,他今年81岁了,年轻时他是个出色的马锅头,走南闯北,他曾将马帮的故事唱得凄凄婉婉也轰轰烈烈。妻子早几年就离开了人世,儿子到昆明读书去了,家里就他一人,靠着同院居住的邻居帮助度日。说到邻居,老人的眼里满是感激和欣慰。老人所居住的院子里共有4户人家,都是土改时分房入住进来的,大家都是穷苦人出身,心地善良,和和睦睦,一家有难全院共担,一人有喜全院同贺。

走出老人居住的四合院,玩味着一直在舌间旋动的余香,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茶叶上,不,准确说应该是鲁史茶上。靠着路人的指点,我停留在楼梯街"俊昌号药店"。店主明白我的来意后,热情地邀我进屋,给我捧出了他家珍藏的照片。店主姓骆,他指着手里早已发黄的照片打开了往事。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种茶为生,其父骆英才凭着勤劳和智慧成了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茶人,先后开挖种植发展茶园400多亩,并开设了"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的精制和贸易。回忆父亲的往事,骆老还记忆犹新。初次生产茶叶时,骆英才老人靠的是民间善用的传统人工揉茶法,支口大铁锅,将新采的茶叶用火来杀青,然后将热茶倒入自制的竹蔑簸箕不停地揉晒。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费时费力。后来通过来往马帮,茶庄引进了木制的揉茶机,方才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当时由骆英才带领茶民研制的"明前春尖"和"雨露谷花"两个茶叶品种曾成为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英名传遍省内外甚至邻国。在鲁史镇镇政府,我看到一份鲁史境内的茶叶调研报告,报告中详尽记录了鲁史古茶园状况。鲁史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1000多亩,其中人工栽培的古茶园有500多亩,分布在鲁史镇金鸡、古平、永发等村社。茶史可鉴,茶俗可见,鲁史人民种茶制茶喝茶,更将茶深深融汇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不断常来客,围炉消夜寒;有茶堪对饮,无酒亦盘桓。"远道而来,好客的主人定会泡出杯杯热情洋溢的茶饮款待你,浓郁的芳香、温情的话语为你消暑解渴,驱净远途的苦累;亲亲戚戚礼尚往来、小伙子上门说媳妇,大包小包的礼品中茶叶是必不可少的"四色礼"之一,仿佛只有这些芽芽叶叶才是最能抒情表意的,是最能讨得岳父岳母的欢心;评价一个小伙姑娘是否"成才",不看他(她)外貌长相,而是看他(她)种茶、制茶的质量如何。茶马古道的馈赠让鲁史拥有茶叶的繁荣,茶叶的发展又反过来成就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今天,我们能够徜徉在古道并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的杰作,我说不清这是一种偶然,一种缘分,一种幸运,还是一种责任。

晚饭是鲁史镇党委政府接待的,他们还特意请来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作陪。他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驿站马店,给过往客商端过洗脚水,为劳苦马匹喂过草料食物,还帮镇党委政府编写过志书资料。老人70多岁了,提及古道,他能从每一块石板每一个马蹄印中给你讲述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从鲁史到黑惠江犀牛渡口的古驿道上,还有许多"降孟获,安置于庆甸"("庆甸"是凤庆的古城名,如今尚存遗址)的记载(《汉经》),以及与孟氏相关的地名和物名。比如"孟家桥"、"孟家花园"、"蜢璞寨"、"孟氏石城遗址"、"蜢璞灵岩"等等。徐霞客在从鲁史到蒙化(今巍山)途中见到"蜢璞灵岩"时,在日记中写下精彩的一笔:"忽涧北一崖中悬,南向特立,如独秀之状,有僧隐庵结飞阁三重倚之。阁乃新构者,下层之后,有片峰中耸,与后崖夹立,中分一线,而中层即覆之;峰尖透出吐烟云,实为胜地"。正因为有了这些史料记载和地名物名,以及当地流传的有关诸葛亮南征的故事作为佐证,所以便有人大胆推断,认为《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之地就在鲁史境内。再看凤庆的历史沿革:"唐属姚州,宋归永昌。元泰定二年(1325年),夷长孟氏,请求内附。泰定四年内附后设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这似乎与推断确有不谋而合之处。这些又给鲁史增添了一层神秘面纱,一直吸引着无数有识之士去探究,去揭示。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盘踞半坡、依山傍水的鲁史地灵人杰,自古以来,文官武将层出不穷。仅就载入史册的人物而言,龚彝、赵又新、陈大宣、毛健等人皆被后人所传颂。龚彝年轻时曾在"蜢璞灵岩"的小楼上刻苦攻读,明天启四年(1624年)考中举人,天启五年考中进士,崇祯年间,官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后升兵部郎中,永历三年四月,永历帝封他为兵部侍郎,后转户部尚书。被朱德元帅和孙中山分别题为"护国之神"、"砥柱南天"的赵又新将军,被人们称为乡土水利专家的陈大宣,留下许多诗词楹联的清末文生毛健,现还遗存有诗集《子声拟句》手抄本的黄应中,创办鲁史完小的甘玉春等人,都是受鲁史浓厚文化氛围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他们每一个都是一部动人的篇章,都是一本生动感人的教科书。

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段辉煌的历程却被不经意地搁浅在了历史的深处。6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觉醒了,为自己曾经的失误而深深自责,并努力作出弥补。于是,在"滇红"之乡,一场拯救历史文化,重树"滇西茶马古道上第一镇"雄风,开发古道旅游文化的大戏就此围绕鲁史小镇拉开帷幕……

曹现舟老人讲得如数家珍,讲得头头是道,我们听得如醉如痴。讲不完的是历史,理不清的是思绪,来吧,先尝尝咱们鲁史的风味小吃。镇领导的话却打不断老人的话匣子。老人指着满桌的佳肴无限深情地说:"鲁史山高水清,居住着汉、彝、白、苗、壮、傣、回、拉祜、普米、傈僳等1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智慧勤劳,多年来,充分吸收并发扬内地先进文化和经验,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在精心做好粮食作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茶叶、泡核桃、烤烟、畜牧业等产业,以及酱油、毛豆腐(臭豆腐)、腊火腿等副食品加工,极大地促进经济收入。而今,走进鲁史到处茶绿烟黄核桃香,尤其是酱油、毛豆腐(臭豆腐)、腊火腿更是名扬县内外。"

晚饭就在这样热情洋溢的氛围中结束。饭后,镇党委政府还别出心裁地为我们安排了精彩的节目。节目地点在四方街至今尚遗存的古戏楼上。四方街的露天广场可容纳3000多人。戏楼初建于民国二十八年,当时每年节庆都由街绅富户出资点戏,邀请外地戏班子唱戏,民众可自由入场观看。后来历经浩劫,戏楼屡遭损害,但整体形象却得以保存。近几年,当地党委政府对其进行了重修,戏楼再现了当年的雄姿,还时不时邀请县文工团演员进行演出。那晚,为我们准备的是滇剧《铡美案》《杨门女将》《打金枝》。人们早早就放下手头的活计聚集在了戏台前,那积极劲绝不亚于球迷对世界杯的钟情。随着锣鼓声敲响,人们立刻停止了说笑,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戏台上来回穿梭的演员,并跟着情节的起伏或喜或悲或笑或怒。鼓声浑厚,锣声纯正,铃声清脆,我不是戏迷,对戏剧没多少感觉,但我的灵魂却还是飞出了我的身体,我仿佛回到了远古,回到了那历史,那古道,那马帮,那马嘶,那栓马柱,那饮马泉……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在驿站得以稍事休整,黑夜里突然响起这振奋人心的旋律,这旋律犹如久违的乡音,犹如悬崖峭壁间叮咚的山泉,犹如母亲的召唤,几天的劳苦疲惫、孤独寂寞、惊心动魄顿时烟消云散,浑身舒畅精力充沛欲望喷吐。云南众多少数民族的意识里,大地上万物都是有灵魂的。现在我有所觉悟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著,就是马锅头们的灵魂。戏后,人们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自发地围聚在广场,燃起篝火,吹起竹箫弹起弦子打起了歌来。大直歌、小半翻、二退四、箐鸡摆尾、毛朝里毛朝外,各种舞型交叉变化,男女老少齐声舞动,脚步整齐有力,声势雄伟壮观,一夜通宵达旦。

含笑看人生,平心尝世味。

一个地方的显赫或者一个人群的光荣,可以发表在白纸黑字之中,不过一段历史的延续和一种记忆的生长却是记录在每一个细节上,鲁史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让我们重新走进这段历史吧,用我们的眼、耳、鼻、手、足,用我们的灵魂去深切地感受这座灿烂和辉煌的历史文化宝库吧!

尤其是那阵阵清脆悦耳的马蹄声、铃铛声,粗犷豪放的赶马调,从山间小道青石板路上悠悠传来,勾起人无尽的遐想和感慨。

信息时代里的生活是无限的,我可以把整个世界紧握在手心,历史的记忆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彻底地将它读透和准确地将它把握。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有个事实不容我们置疑,那就是,任何时代的辉煌终究是要被新辉煌所忽视,甚至淘汰,最终成为历史,比如茶马古道,比如古埃及,比如古罗马帝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鲁史也无可避免地遭劫,现在展现在我们眼里的古镇,由于遭政治的、民间的因素破坏,已是残缺不全。但鲁史,之所以至今还能如此充满魅力,就在于它的内在里依然灵动着一种魂,这种魂就是今人对古人的推崇与好奇,就是现代文明对古文化的思索与需求。

为什么说“茶马古道”是普洱茶之魂?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形态最为险要与复杂的:

——文化传播古道

——商品交换渠道

——中外交流通道

——民族迁徙走廊

——佛教东渐之路

在现代,源于对普洱茶的爱屋及乌,很多人对“茶马古道”会有所耳闻,但却了解不深。

其实,人们口中常说的“茶马古道”,在国内有很多条,诸如「陕甘茶马古道」、「滇藏茶马古道」、「安化茶马古道」等,甚至还会有规模小且无法考证的古道遗存。

这些都是在历史发展的推进下,必然的产物,是具有历史诉求与时代色彩的。

虽然现代化的脚步,已经将“茶马古道”的人影蹄印侵蚀得干干净净,但“茶马古道”的历史风骨与文化意义,依然可敬!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在这些古道之中,云川地区的“茶马古道”知名度最广,影响也最为深远。横断山脉与三江源在这里交汇,自然风光优美,但同时地势也十分险要,是“茶马古道”中形态最为复杂的地区。

却也正是这条古道上的人和马,将普洱茶从名不经传的茶品,一步步带其走出了大西南的山区,走向了世界,甚至成为了代表一方的“文化标签”,在历史的舞台大放异彩。

云川地区的路线基本有两条:

一条是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公里。

另一条是从四川雅安--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萨--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公里。

从一个高原到另一个高原,从一座雪山到另一座雪山,茶马古道上的马帮翻山越岭,将云川的茶和藏区的马、骡、羊毛、羊牛皮、麝香、药材等,进行互换。

在那个交通落后的时代,古道连通了南北,马帮带来的茶,在西藏人民眼中“是肉、是血、是生命”。既是奢侈品又是必需品。有句藏区谚语说的好“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

在上个世纪的《藏族社会生活调查》中,僧人的饮茶开支占到了收入的11%以上,普通人家也占到了8%。

可见,从茶马古道中驮运而来的茶,对于藏区人民影响和改变。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条道路,普洱茶才有机会走进千千万万人的藏族人家中。

穿过西藏地区,茶叶继续西进,经过尼泊尔、印度,远销到中亚和欧洲。至此,普洱茶的脚步开始迈向国际,其影响也愈发深远,逐渐成为了“东方国度”的特色标签之一。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中,甚至也有能看到关于喝普洱茶的描述,且毫不掩饰对普洱茶的喜爱。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茶马古道”。

可以说,“茶马古道”是普洱茶的“引路人”,是普洱茶之魂。但其真正内核却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商品贸易交换,而是在一来二往中所产生的文化碰撞与交流。

从最初的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流,到往后的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而这一切普洱茶都全程参与其中。

绵延近千年,贸易之路带来文化接触,对于普洱茶与“茶马古道”而言,不仅仅是一段可供考究的历史,从某些角度来讲,它所反映的是冥冥之中,世界变迁的缩影。对于研究中国与世界的茶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茶马古道”的影响还有很多,比如民族迁徙、佛教东渐等,若要深究怕是很难说的通透,但对普洱茶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它给予了“裹足不前”的普洱茶以新生与脉络,可以说,“茶马古道”就是普洱茶之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