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第一课:狠抓茶叶质量安全 促品质提升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叶的质量 茶叶质量鉴定 茶叶质量检测

【www.cy316.com - 茶叶的质量】

这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愈加强大,同时市场配置的缺点也愈加显现出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度牵动着消费者纤弱的神经。怎样做好食品安全,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的责任。

“我想通过这次培训,回去以后,对木耳山的茶园按照专家和老师讲的要求,一步一步的落实好。按照全域有机的要求,做到切实把农药农残降到最低,达到“全域有机”的最终目的。”木耳山党支部书记刘柏芝表示。

2018年2月24日,鹤峰县鑫农茶业有限公司举办了茶业质量安全与品质提升培训会。为130户茶叶加工户、大户及贫困户送去了“开年第一课”。

培训邀请了县茶叶局及县疾控中心负责人,以茶叶质量提升为重点,从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形成、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及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农残对策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强调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力求把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做细、做实,控制在源头。

朴实生动的语言,接地气的知识对策,让在场接受培训的对象对2018年有了明确的规划。

“我要按照今天培训的内容,改善我的茶园管理技术,在2018年,把我的50亩茶园经营的更好,质量更高。”参加培训的茶叶加工大户刘岩清表示。

今年,鑫农公司围绕全县“全域有机”创建的总目标,多措并举,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有机创建,在保障茶叶质量提升、价格上涨的基础上,群众有可观的收入,促进企业发展和村民致富同步推进。

鑫农茶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符家胜说:“鑫农公司2018年的经营总目标,一是大力发展有机茶园建设,打造有机茶、提升茶叶品质,二是发挥农业龙头的社会责任,继续深化161+产业扶贫模式,带领广大茶农以茶而兴,因茶而富。”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叶食品安全质量知识


饮茶是我国饮食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价廉物美的天然保健饮品,历来深受大众喜爱。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关于茶叶的营养成分、药理特性、养身价值等知识逐渐得以普及,全民饮茶、爱茶已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的传统茶文化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世界众多茶叶中,云南普洱茶作为茶叶领域的一朵奇葩,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品质独特、功效显著而名扬内外。当前,健康问题和食品安全受到高度重视,多项科学实验表明,普洱茶在以下几方面有显著的保健功能。

1、降血脂

高脂血症即脂质代谢紊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高脂血症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诱发急性胰腺炎以及导致肥胖、脂肪肝等病症。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能够预防高脂饮食所致SD大鼠高脂血症的发生,且普洱茶(熟茶)的作用更显著。法国国立健康和医学研究所、巴黎亨利伦多医院贝纳尔?贾可托教授、巴黎大学营养生理学实验室主任吕通教授等对云南普洱沱茶临床试验表明,普洱茶可降血脂。法国巴黎安东尼医学系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用云南普洱沱茶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洱沱茶对减少类脂化合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昆明医学院也对云南普洱沱茶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作了55例临床试验,并与降脂较好的药物安妥明治疗的31例作对比,发现普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

2、抗氧化

脂质过氧化是游离或结合状态的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内自由基作用而发生有害的过氧化反应。大多数自由基都是细胞正常活动的副产品,人体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氧化脂质、糖类、蛋白质、DNA等,使之发生变性、交联、断裂等氧化伤害,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水浸提物能显著清除H2O2,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均可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的含量,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有学者以5份云南不同产地(云南红河、西双版纳、大理下关、思茅、临沧)的3年发酵普洱茶(熟茶)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5份供试的普洱茶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以云南大理下关产普洱茶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EC50=8.88mg·L-1,EC50是评价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常用指标。EC50值越小,样品清除自由基能力越强,即抗氧化活性越强)。

3、减肥功能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障碍性疾病,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常表现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肥胖会导致机体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等指标的升高,这些指标的升高会引发一系列的代谢综合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均能抑制因高脂饲料引起肥胖的大鼠的体重增长。长期饮用普洱茶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而且有辅助治疗肥胖症的功能。普洱茶能使小肠收缩幅度下降,收缩频率减慢,意味着对食糜的消化较不充分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较少。普洱茶能使肠壁舒张,故每个蠕动波可以把食糜的推进距离加大,因而缩短食糜在肠内停留时间。

4、抗疲劳

疲劳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长时间或过度紧张的体力或脑力活动而引起的劳动效率趋向下降的状态。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均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中普洱茶(生茶)以中剂量作用最明显,普洱茶(熟茶)以高剂量效果最好。普洱茶可延缓疲劳产生,提高机体对负荷的适应性。

5、防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俗称脂肪肝,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根据引起脂肪肝的病因,脂肪肝又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酒精性肝病。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具有延缓和减轻的作用,普洱茶(熟茶)可有效的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四川乐山:举办茶叶病虫害防控培训 促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我们都知道,茶叶是我国另一重要名片,不仅是很好的解渴饮料,还是重要的保健饮品,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是,在茶叶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各种病虫害的干扰,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茶农们就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使用多种农药化肥以减轻危害,殊不知对茶叶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近日,在四川乐山,为了促进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举办茶叶病虫害防控培训,一起来看看吧。

开班仪式现场

9月14日,2017年全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夹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全国重点产茶县代表、茶叶企业负责人齐聚夹江,就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展开培训交流。农业部植保首席专家张跃进,四川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肖小余,市委常委阿刘时布,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阿刘时布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本次培训班在乐山举办,为大家提供了巧用生态平衡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质量安全的宝贵学习机会。乐山将积极吸纳、认真运用本次培训成果,推动乐山茶叶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有效供给,为乐山奋力建设现代茶叶强市和四川旅游首选地,为四川打造“千亿川茶产业”、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阿刘时布致辞

有着“名山、名佛、名人、名城”美誉称号的乐山,是“中国绿茶之都”、全国名优绿茶最适产区、全国茉莉茶产业核心区,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24万亩,茶叶综合产值居四川前列。近年来,夹江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全县共有茶叶24.6万亩,茶叶产量2.23万吨,综合产值12.5亿元,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四川省第二位,曾前后被授予“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展开培训

据悉,此次培训将持续两天,内容包括茶叶病虫草害生态防控技术研究与实践、灯光诱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茶叶质量安全与病虫害防控、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与应用、茶叶绿色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交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交流、观摩夹江“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

菌肥能有效提升茶叶品质


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聚焦三农》报道05年-07年茶叶售价创新高,能以几十元至一百多元价格售出,茶农有利可进,直至07年下半年形势突变价格跌至十元至四元不等,茶农为另辟新路,开始种起了咖啡,有些人不太赞成此种做法。普洱市做为以茶叶为经济支柱的重要产地,还是应该坚守原业,为让茶叶流入市场售出高价,用有机肥种植能提升茶叶品质,这样能售出好的价格。茶叶转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而施用有机肥只是有机种植的一部分,怎样能确保能升茶叶品质呢?

好品质的茶叶出自好山好水,普洱市因盛产普洱茶而闻名天下。可是再好的茶叶也需要科学种植和管理。最早产出的普洱茶是靠天然长成后人工采摘,其生存环境优越可谓是吸天地精华而生长自然茶叶品质好,可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和茶农对茶树的开发以及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导致茶叶品质的低劣。所以价钱自然低廉,一直不能使茶农收入,还怎么谈普洱茶品质。

那么,怎样的茶叶的种植完全接近自然生长状态呢,下面对茶树的种植做下介绍。

1、做底肥: 底肥也叫基肥,树生长的健壮与否和施入底肥有很大关系,那么一亩地茶树可用有机肥8000斤,金宝贝菌肥5公斤。其目的是通过有机肥补充茶树的营养物质,保证有树的健壮,而菌肥则通过微生物在其根部活动,疏松土壤透气性以及调节植物体生长各种营养分配。

2、根外追肥可采用叶喷和沟施方法,同时配用增添着色剂,其可通过枝叶和茎部吸收使茶叶口感更沁香。

想想,单用有机肥也有严重不足,如简单自然发酵(有的根本不经发酵)的畜禽粪便、厩肥,其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共生,“坏蛋影响好蛋”,易引发多种病虫害,而且还很容易出现烧根、烧苗,危害苗木健康。建议在使用有机肥的同时使用微生物菌肥。因为微生物菌肥不仅能培肥地力、活化土壤,减少养分流失,消除或减轻化肥污染,还能提供微量元素及分泌生长激素,促使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和抗寒、抗重茬等能力。市场上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有效功能活菌数高出国际数倍,全芽孢,含有超强固氮解磷解钾菌,生态环保,效果极佳。

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九大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有着悠久的茶史和繁荣的茶文化,我国也是世界上的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茶叶在我国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及三者兼用的发展过程,因此,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方面更具特别意义和必要性。

首先,有助于保障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涉茶人员的就业、增收与全面小康。其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茶叶营养与保健功能的消费需求。第三,突破茶叶进口国日益高涨的贸易技术壁垒,增强茶叶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第四,促进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虽然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是安全隐患依然不少,局部不稳定状况仍不时发生。那么,茶叶质量安全应该从哪儿抓呢?

第一,落实政策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行政及监督管理机构要从自身职能出发,严格参照《食品卫生标准》、《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法律法规,从政策上和执法力度上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第二,优化茶园生态环境,保障茶叶源头质量安全。

科学合理地在茶园四周及道路两旁种植与茶树相适宜的树木,营造防护林;实行以茶为主,间作其他作物,不同层次的立体结构和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在构筑良好防护屏障的同时,有效抵御部分工业废气的污染,起到遮荫、防风抗寒的作用,并调节和改善茶园小气候,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使茶园环境得到优化,也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此外,也为鸟类和天敌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为生物防治茶树病虫害奠定基础。而在树木或间作品种选择上,要考虑不同株高、不同根深、不同营养特性的作物相搭配。高层林木宜选择生长快,树冠宽大,叶片稀疏、冬季落叶、根系深生、无共同病虫害,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果树,如枣、李、梨等果树和湿地松、相思、桂花树等经济林木,低层以套种不影响茶树生长的矮生、豆科作物、绿肥等。

第三,科学合理施肥,种植优质茶叶。

科学合理使用肥料,推广配方施肥。如通过测土配方计量施肥方法,根据茶园的目标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值,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等。改单一偏施为复合配方施肥,以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避免盲目施肥,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改良土壤结构,活跃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生态活力。推广应用精制有机肥及缓、控释肥料,大力发展和施用微生物肥料,以减少对化肥的需用量。

第四,综合治理病虫害,优化茶叶质量。

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在防治策略上,以保持生态系的平衡为目标,将有害生物用生态调控的方法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而不是消灭有害生物种群;在防治措施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各种生物防治措施为核心,同时发挥物理防治的优势,适量运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有机茶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一般无公害茶园也要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有限地选用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按无公害茶标准施用,严格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以改善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第五,整洁茶叶加工环节,减少茶叶加工污染。

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有条件的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茶叶的加工设备应选用环保型的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大力推广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按产品标准化、连续化生产工艺要求,做到茶叶加工过程付制品不落地。茶叶加工过程中,更应保持车间清洁卫生,防止一切污染物的进入。农户加工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有阻止家禽、家畜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抽烟和随地吐痰,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大力引导提倡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统一按标准加工。

第六,建立茶叶质量追溯制,全程监控茶事活动。

实行茶叶栽培、加工、销售记录制度,实施标识管理,在包装上张贴包括品名、原料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厂名、厂址、联系方式以及商标和“三品”认证标识等内容的信息标志。

第七,完善行业自律运行机制,树立茶叶质量安全意识。

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是当前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主要举措有: 1、 把茶农组织起来,成立茶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生产资料购买等统一管理,通过示范推广先进茶叶科学技术和无公害生产管理模式,带动所有茶农按照质量标准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实现生产、质量与市场的对接。2、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并发挥其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与品牌意识,在基地选址、规范生产、清洁加工、诚信经营等方面往往较为自律。一方面,要坚决淘汰部分厂房、设备及工艺较落后的小茶厂;另一方面,要重点扶持一批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的茶企。使之壮大成为区域龙头企业,促其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与清洁化生产加工水平。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 + 基地+茶农”运行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安全水平。3、发挥茶叶行业协会功能。

第八,建立技术培训体系,实施新型茶农科技培训工程。

建立茶叶技术培训体系, 实施新型茶农科技培训工程, 培养造就茶叶技术骨干和实用人才, 可以切实提高茶农的安全用药、科学用肥、清洁加工技术水平,为茶叶食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人才保障。建立茶叶专家库,定期组织农科教单位专家轮回进村人企为茶农、茶企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及相关信息服务。接受对象以地方农技人员、企业主及生产管理人员、种植大户及有关人员为主;传授内容以产地环境选择,农药、肥料、设备等生产资料的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清洁化加工等先进实用科技,无公害茶叶生产管理模式,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认证要求、程序及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和退市制度等。形式可以多样,如采用讲座授课、现场观摩、图册标本展示、技术资料发放、电视专题片及远程网络教学等。

第九,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集中示范, 具有辐射带动效应。挑选一批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在有代表性茶区选择科技意识强的大中型茶叶企业,进行集中展示。通过基地示范,树立样板,以增强科技显示度,更好地发挥科技引领与带动作用,加速成果推广转化进程,切实提高茶叶科技的贡献率。

茶叶质量安全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事关涉茶人员的就业和茶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严格保障。

茶叶的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有茶园面积118万ha,茶叶产量2003年为75.2万吨,出口量2003年为25.99万吨,茶叶及与茶有关的产业总产值在320亿以上。茶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有6亿人口饮茶。尤其是茶与健康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此茶产业在新世纪中已经有很大发展并将继续以较大的速度发展。新世纪来,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引起广泛重视。所谓安全质量实际上包括量的安全和质的安全问题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茶叶的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

一、我国茶产业发展的特点

1、生产持续发展,出口稳步增长

我国茶叶产量在1950年为5万吨, 1980年30.3万吨, 2000年67.6万吨,2003年为76.2万吨。以2003年产量与1950年相比,增长14倍,目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茶园面积90年代来基本保持稳定,2003年茶园面积119万ha,居世界第一。我国茶叶出口量从1950年为1.13万吨,到1980年超过10万吨,1995年起超过20万吨,2000年22.8万吨,2002年为25.99万吨,目前出口量已超过肯尼亚居世界第二位。尽管在世纪之交的年份,由于国际茶叶市场疲软和绿色壁垒的压力,但我国出口量仍保持增长趋势。

2、名优茶仍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核心

90年代以来名优茶的迅速发展是我国茶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近十年来各地茶园面积保持稳定,生产量增长也不显著,但产值有明显增加。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为1.7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3.4%,产值4.3亿,占茶叶总产量的14%。95年增至6.9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1.9%,产值23亿,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21%。2003年名优茶产量20.39万吨,产值达70亿元。名优茶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

3、无公害茶、绿茶色食品茶、有机茶成为中国茶业的主流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茶叶中的安全质量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2000年农业部作为政府行为提出了无公害作为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并要求在2005年达标,这样无公害茶就成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安全最低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也在九十年代在我国出现,尽管上述几种茶在技术要求上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属生态安全型食品,这也使得我国的茶叶生产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茶业结构发生巨大调整,产品多样化已初见端倪

一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茶业属竞争性行业,在经济结构上国家所有制企业已大量转变为股份制或其他公司制企业,国有小企业改变为私人企业或集体企业,非国有企业有很大发展。

二是茶类结构调整,名优茶增加,大宗茶减少。2003年76.2万吨中,名优茶有20.39万吨,比2002年增加9.0%,目前有的省份名优茶产量已占茶叶总产量的70%,已成为高效农业,是区域性经济发展和茶区强县富民的支柱茶类。在茶类结构上也发生明显变化, 2003年的76.2万吨中绿茶为55.96万吨,比2002年增加2.3%,乌龙茶7.7万吨,与2002年持平,花茶9.0万吨,比2002年减10%,红茶4.39万吨,比2002年增1 .0%。

三是产品多样化初见端倪。除了各种传统茶类外,茶饮料近几年来增长非常显著,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1997年起步时不足20万吨,到2003年已发展至400万吨,6年时间增加了19倍。其他如果茶味茶、加香茶、泡腾茶、药茶、抹茶、速溶茶也都有一定增长。袋泡茶目前只占茶叶总量的3%,约2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旅馆业和餐饮业,而世界上袋泡茶约占23%。此外有效组份的提取在我国也已有五十余家之多,并具有一定规模。

二、我国茶叶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安全性评价

1. 茶叶安全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农药残留

欧盟从1999年来已先后颁布了四次茶叶农残标准,有如下几个变化:

A、检验农药的种类越来越多,由99年前的7种扩大为2003年的193种,不仅有农药,目前已包括有增效剂,如八氯二丙醚(S―421)。

B、MRL标准日趋严格化,用食品最小检出量(LOD)作为MRL标准由99年的0%至2003年的93.8%。

C、从2003年7月25日起规定了第一批320种农药停止在市场上销售,其中也包括一些我国茶叶应用的品种,这些农药的MRL估计都将按LOD标准执行。

目前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由于各级部门的重视,目前情况有所好转。总体超标率已由1999年的>80%,降到2003年的18%左右。从不同茶类来看,乌龙茶、花茶高于红、绿茶。超标的农药种类目前以氰戊菊酯、S421、甲氰菊酯居前三位。

但还存在如下问题:

※ 氰戊菊酯仍然居超标农药的首位,2003年与2002年相比,超标率有些回升。

※ S421的超标率要引起重视,由于它的MRL标准非常低(0.01mg/kg),因此只要有检出,就会超标,对于S421的来源问题还须进一步研究后予以控制。

※ 乐果的MRL标准在新标准中已由过去的0.2mg/kg降至0.05mg/kg,在我国茶叶生产中应予停用。

②铅。是一项在茶叶中问题日益突出的重金属,由于我国的茶叶国家标准规定得过严,为2mg/kg,因此超过2mg/kg的茶样仍然较高,但最近国家标准将改为5mg/kg,国际上的标准大多为5mg/kg,因此铅的污染来源问题将会有明显改善。铅在不同地区的污染源并不相同,应加以明确,然后采取措施控制。

③细菌污染。这在欧盟、日本、美国等茶叶进口国有的已列入检验标准,有的即将列入标准,我国茶叶中超标率很高,应引起重视。

④其他污染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