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农“打造品牌+茶旅结合”力保持续增收

发布时间 : 2019-11-30
浙江黑茶 浙江乌龙茶 浙江绿茶

浙江黑茶。

茶产业是浙江最具特色的农业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浙江的茶农们坚持走“打造品牌+茶旅结合”的路线,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茶旅游和茶文化的有机融合,做到了持续增收的效果,推动浙江省由传统茶业大省向现代茶业强省转变。

坚持品质打造品牌

“别小看这一片小叶子,我们一亩地可以赚到一万多块,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来自湖州安吉56岁的柏德林说出了安吉茶农的心里话。今年,他家360亩茶园的青叶总量会达到5万斤,净利润将近300万元。而在十年前,他家的茶园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茶叶很难打开销路。

安吉白茶园

2008年开始,安吉县引导农户就近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安吉白茶生态茶园建设统一标准,通过引导农户规范化生产,打造“安吉白茶”品牌。去年实现产值22.58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

安吉县宋茗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万富对记者表示,最近几年他们跟订单农户相互合作得很愉快,农民口袋里有钱了,就会都按企业的要求来管理茶园。

“坚持品质、打造品牌”,是浙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路径。2014年起,浙江启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茶产业提升项目,每年安排中央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元,对重点产茶县进行集中扶持。其中,首批11个县提升项目已完成建设,共建成高品质标准茶园3.44万亩,带动110多万亩茶园提质增效。各地通过开展茶树品种与技术创新,不断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共培育国家级茶树新品种4个,省级新品种3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县19个,涌现出了安吉、武义、新昌、余杭等一批亩产超8000元的高效示范县。

茶旅结合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在做大做强茶叶生产的同时,浙江各地积极推进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及茶体验等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形成了一、二、三产联动的新局面。

“现在我自己想做出一个手工茶的制作,包括采茶体验,给游客一个游玩的体验。到我这里可以住宿可以玩,茶旅结合。”丽水市松阳县农户李贤高的想法,正是当地茶旅融合的最好体现。李贤高家位于茶园的民宿,平均每个月接待游客800余人次,光旅游年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

安吉县境内的12万亩茶园,也摇身一变,不仅是茶叶产地,同时也是天然景区。游客观赏风景的同时,还能亲自体验茶叶采摘炒制等全过程。

茶山变风景,在浙江全省茶叶主产区,茶庄园、茶博园、茶主题公园等遍地开花,2016年全省涉茶第三产业产值52.4亿元。

cy316.cOM编辑推荐

西藏易贡:砖茶产量大幅提高 茶旅融合助茶农增收


易贡是西藏东南部最著名的地方,境内有西藏自治区唯一的茶场——易贡茶场。随着近两年茶园的扩建,砖茶产量大幅度提高,以砖茶工艺改造为切入点,细化制茶工艺,诠释“易贡康砖”新内涵。为了打造易贡茶场旅游项目,引入市场力量推动发展,预计每年可获利润分成52万元。

易贡茶场

易贡,藏语意为“美丽的地方”,因地处深山之中,风景别样秀丽静美。平均海拔约2000米的易贡茶场所在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机茶叶生产基地。

上世纪90年代,这里出产的茶叶曾蜚声区内外,是西藏名茶。然而后面却因种种原因导致经营不善,难以为继。2010年,易贡茶场被列为广东省佛山市对口支援单位,由此,新的发展篇章在易贡茶场徐徐展开。

自2016年进驻易贡茶场以来,广东援藏易贡茶场工作组便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工作组发现茶场每年茶叶产量约11万斤,其中砖茶10万斤,占90%以上。

而随着近两年扩建茶园相继投产,2017年茶叶产量将增加到16万斤,到2018年茶叶产量可达20万斤,砖茶产量也会大幅度提高,有可能滞销。加之易贡砖茶加工生产线比较落后,包装比较普通,难以提高价格,目前砖茶价格约25元/斤,而西藏市场上同类黑茶达100多元/斤。考虑到易贡砖茶价廉物美,藏区供不应求,广东业内也有一定的需求,工作组找准切入点,以砖茶工艺改造为切入点,积极组织茶叶加工厂骨干“走出去”学习取经,引进砖茶模具,细化制茶工艺,同时邀请专业人士设计茶叶包装,诠释“易贡康砖”新内涵,为下一步开拓旅游和内地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易贡茶场游客中心也是广东国资系统重点打造的旅游项目,但通过市场调研,工作组发现中心位置偏远,自驾游及团体游客源不足,装修风格缺乏民族特色,自营优势不明显,而茶场又缺乏相关的管理开发经验和资金。因此,工作组利用毗邻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知名度”,找准契合点,充分发挥茶场内“将军楼”、“自治区党校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集中的优势,紧紧围绕游客中心开展营运规划等工作。此外,工作组还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聘请商业公司承包经营、规划开发,引入市场的力量推动茶场旅游产业发展,预计游客中心一期工程每年可获利润分成52万元。

雅安茶产业:实现产业增值,茶农增收


在今年上半年雅安茶产业实现了产业增值、增效,茶农增收,茶产业综合产值达95亿元,茶叶鲜叶收入达25.14亿元。其中,“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评估为14.81亿元,在全国黑茶类茶叶品牌中排第四位。今后,雅安将继续牢牢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推动雅茶产业转型升级、再上台阶。

雅安茶产业

截至今年6月底,雅安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总产量4.91万吨,较去年减产0.11万吨;茶叶鲜叶收入25.14亿元,较去年增收2.17亿元,增长9.46%;茶产业综合产值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亿元。总体上,雅茶产业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产业增值、增效,茶农增收。

在茶产业整体发展方面,今年4月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公布的“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上,“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评估为26.66亿元,位居全国第9位,被评为“最具发展力品牌”;“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评估为14.81亿元,位居全国第40位,被评为“最具资源力品牌”。同时,“蒙顶山茶”品牌持续保持四川省茶叶品牌第一的地位,而“雅安藏茶”品牌也在全国黑茶类茶叶品牌中排第四。

另外,在“2017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百强排行榜”上,雅安市皇茗园茶业、味独珍茶业、吉祥茶业、友谊茶叶4家茶企进入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由农业部组织评选、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公布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蒙顶山茶”成功入选,这是对雅茶产品发展的极大肯定。

今年雅安市雅茶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7年年底,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产量8.8万吨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60亿元。

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雅安市将继续牢牢抓住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以农业部《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为指导,坚持以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为统领,以茶旅深度融合为突破,以发展茶业康养产业为方向,创新驱动,精准发力,强力推动雅茶产业转型升级、再上台阶。

重庆大足:茶园改造升级 茶农增收致富


近些年,重庆大足已经完成了对大部分茶园的改造升级,年名茶产量可达408吨,总产值近7526万元左右,以茶叶为生的茶农们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还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茶旅融合,推进茶产业链一条龙建设。

重庆大足

笔者日前从重庆大足区农委获悉,目前,大足共种植茶叶面积达1.12万亩,年产名优茶408吨,产值3087万元,总产值达7526万元,成为当地不少种植户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我们最近正在对整个茶山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对道路进行了升级,还对茶树的品种进行了筛选。”日前,大足区古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广林正为改造茶山“奔波”。他介绍,这些年,当地大部分茶园经过改造升级,茶叶上市时间比原来提前了20天,鲜叶亩产提高到110公斤,春茶最高单价达200元/公斤,茶叶质量更优更精。

近年来,大足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利用巴岳山脉海拔雄奇、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峦叠翠、山青水秀、森林茂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探索茶叶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大力推进现代化精品茶园建设,茶农收入大幅提升,亩均增收2000多元,户均增收3200元。现已基本建成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茶叶产业链条。

目前,大足茶叶总面积达到了1.12万亩,主要分布在古龙、拾万、玉龙、邮亭等镇。现有古龙茶叶有限公司、新颖制茶厂、玉丰有限公司、恒绿茶叶有限公司、佛耳岩茶叶有限公司五家龙头企业。其中,绿色认证基地已达2个、0.4万亩;注册古龙、石都、梵玉3个商标2个名牌,开发“大足龙芽”“大足松茗”“石都茗芽”“石都松茗”等11个产品,年产名优茶408吨,产值3087万元,总产值7526万元,茶树不仅变绿了荒山,还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四川旺苍第七届米仓山采茶节开幕 茶旅渐成茶农增收利器


近年来,四川广元市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展了不少扶贫项目,也扶持了不少富民强县、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旺苍更是将茶叶发展成了支柱产业,4月18日,中国•旺苍第七届米仓山采茶节在木门镇三合村茶叶基地举办。

采茶节

当天,广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光志出席活动并宣布采茶节开幕,旺苍县委书记刘亚洲出席活动并作重要讲话,旺苍县委副书记、县长余飞宇主持开幕式。四川首批100位优秀企业家精准扶贫采购团现场采购茶叶147万元,订制茶园45亩,225万元,十五人订制茶叶十年30万元,当地特色土特产约60万元,同时进行合作伙伴开发夏秋茶5吨,预计产值400万元。

近年来,旺苍将茶叶作为富民强县、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抓整合、夯基础,强龙头、重示范,树品牌、促转型,成效显著。目前,旺苍茶叶已牢牢占据川内、西北和东北市场,远销俄罗斯、匈牙利、加拿大等17个国家。旺苍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四川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四川省茶叶产业基地强县和中国名茶之乡。“米仓山茶”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特别是黄茶品种迅速崛起,以旺苍黄茶为龙头的广元纯黄茶、广元黄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纯黄茶还获得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16年,全县茶叶产值突破12亿元,茶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专家鉴别茶叶

刘亚洲表示:“旺苍将以本次采茶节为契机,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努力把旺苍建成‘中国高山富硒富锌绿茶之乡’、川陕甘毗邻地区茶叶加工贸易中心和茶文化旅游胜地。”

“米仓山茶鹅黄色,板栗香,入口有回甘。”中国茶叶研究院所茶叶茶树资源与改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新超对米仓山茶叶作了介绍推广。仪式上,旺苍县府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白堃元和四川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朱万成“旺苍县荣誉市民”称号。

当天,来自高阳镇、木门镇、五权镇、桃源茶业、旺苍职中、米仓山茶业等11支队伍参加了此次采茶大赛,米仓山茶业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

政府打造公共品牌


浙江新昌县位于浙江东部山区,总人口43万,八山半水分半田使得茶业成为新昌农业的主导产业。上世纪90年代之前,新昌以生产珠茶为主,曾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珠茶在国际市场的滞销,茶农生产效益低下,有的年景还出现了“卖茶难”的状况。据说,曾经有一年,有位茶农将卖不出去的 100多公斤珠茶扔到了县政府的大院里,这件事引起了县政府一班人马的巨大震动。面对此情此景,新昌县政府经过考察,又到周边县、市调研,决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龙井茶。政府调集县里一些专业的科研人员,让他们研究、试种。经过3年的研究,成功开发了龙井茶。

就在新昌茶业遇到困难后开发名优茶的同时,浙江各产茶县也面临着大宗茶产业的衰退,纷纷改种龙井茶。一时间浙江龙井遍地开花,不同产地的原料,千家万户的炒制,导致品质良莠不齐,消费者眼花缭乱,龙井茶市场一团混沌。当时新昌县的龙井茶生产也无自主品牌,主要为西湖龙井提供原料,市场价格完全受经销商控制。新昌县政府针对名茶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和全县茶叶品牌乱、小、散的现状,及时组建了名茶协会,并决定将新昌生产的龙井茶命名为“大佛龙井”,并由名茶协会统一注册“大佛龙井”这个公共品牌。新昌县政府命名当地的龙井为“大佛龙井”也非凭空而作的子虚乌有,而是依托新昌大佛寺在全国宗教界和旅游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根据茶禅一味之说以及大佛寺与茶的深厚渊源历史。大佛龙井品牌注册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谁来打响大佛龙井这个公共品牌?这事儿在县里引起较大争议。作为全县共享的品牌,如果由企业来经营,基于当地茶叶企业的实力弱小,无法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利益与茶农利益较难取舍。经县政府多方协调,最终达成共识,由政府来打造品牌,名茶协会来管理品牌。基于名茶协会是服务性的民间团体,便于品牌管理的公正性、公平性,有利于形成品牌建设合力,促进茶业经济发展。

记者在这里不得

不说说“新昌县名茶协会”。新昌县名茶协会与其他地区的协会有很大不同,他是完全代表政府来扶持茶业,会长由主管茶业的副县长担任,其他工作人员由政府从其他职能部门中抽调,日常开支由政府全额拨款,完全代表政府来管理“大佛龙井”这个品牌。

在新昌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名茶协会的努力下,新昌县经过10年的时间通过一系列展示活动和事件营销将“大佛龙井”打造成了一个业界知名的品牌。从1995年新昌县政府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名茶之乡展示会开始,先后组织了近百次多层次、多地域、多形式的以茶叶为重点的展示推广活动,其中在业界引起轰动的有:1999年在山东济南泉城广场举办的“万人品饮大佛龙井”活动,同时也首开茶界万人品茶活动先河;2003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暨大佛龙井之春文艺晚会”在新昌举行,全国各地的茶人第一次集体走进了新昌;2004年,新昌县政府组织北京老字号茶叶企业老总走进新昌,还和北京老舍茶馆共同主办了“老舍茶馆——大佛龙井茶文化节”;2007年,“大佛龙井佛茶拍卖会”在西湖灵隐寺举行,200克大佛龙井“佛茶”拍下了8.8万元的价格。近几年,新昌县政府还积极通过特色事件营销“大佛龙井”。2003年“非典”期间,大佛龙井赠送北京佑安医院白衣战士;2006年,大佛龙井参与哥德堡号回归广州庆典,成为百年享宴的指定用茶;2007年,大佛龙井赠送奥运会鸟巢工程的建设者。通过这些成功的展示展销和事件营销活动,大大提高了大佛龙井品牌知名度,有力拓展了全国的消费市场。为确保名茶展示展销活动的顺利进行,新昌县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新昌县农业招展办公室,负责全县农产品的展示展销活动。

新昌县政府除进行展示、展销和事件营销外,还积极在有关媒体上宣传“大佛龙井”。邀请国内名记者、名作家到新昌采风,协办《农民日报·中国名茶专刊》,在《中华合作时报社·》推出《新昌茶叶特刊》,与

阳光卫视共同主办茶旅天下开机仪式,并拍摄了茶旅天下——新昌篇,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效果。同时,新昌县政府积极调动该县的宣传资源与力量,组织编著了新昌茶业发展专著《大佛龙井》等书籍与宣传画册,资助创办了大佛龙井网站,鼓励新昌各界人士踊跃在全国各地媒体投稿,并按投稿量的多少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以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大佛龙井。

为打造“大佛龙井”品牌,新昌县政府多次出台了茶叶产业政策,建立了每年30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从2005年开始,新昌县政府根据茶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出台了文件,重点从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大佛龙井专卖店、良种茶园发展三大块进行扶持。经验收合格,每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补助5万元,每家大佛龙井专卖店补助3万元,新发展良种茶园每亩补助300元。

为打造“大佛龙井”品牌,两任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几乎都变成了“茶县长”。程晓帆,曾在农业副县长的职位上干了两届,父亲是茶农,他大学里学茶,爱茶干茶。大佛龙井从品牌注册到市场规范、前期营销,都是他亲自策划、上阵。徐良平接任副县长后,继承了程晓帆的优良作风,继续将新昌茶业推向高潮,而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在前任领导的基础上做些锦上添花的事。

经过全县上上下下的努力,“大佛龙井”已经成为茶叶行业的知名茶叶品牌。2007年,全县大佛龙井茶产量达3800吨,产值4亿多元,大约占浙江省龙井茶产量的18%,产值的19%。而茶农的人均年收入从1990年的731元增长到2005年的6489元。

记者在采访新昌县常务副县长徐良平时,他说: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需要转换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在打造茶叶公共品牌上,政府必须有所为。茶业与别的产业不同,只有政府才有实力来做,推给企业不现实也不公平。

点评:

>许多茶乡政府到新昌去取经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每年县政府在打造品牌上投入多少资金?而新昌县的回答是:只有300万。投入300万能在打造品牌方面起到那么好的效果?大部分人似乎有点不大相信。而事实是新昌县确实每年只花了那么些钱。主要问题是新昌县政府在勾勒新昌茶业的蓝图时,不仅仅满足于充当设计师、决策者的角色,更是身体力行地承担了策划、建设品牌的角色,将政府行为企业化。因为他们知道:让千家万户的茶农去打造品牌是不现实的,政府有责任引导、规范茶农生产符合品牌质量的茶叶,让茶农成为品牌的受益者。而最终是茶农确实成为了品牌的受益者。

重庆武隆:千亩牡丹茶助茶农增收


重庆武隆地处中国西南山区,这里多山多水,风景秀丽,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当地政府结合当地地理以及环境资源优势,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产业,除了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外,茶产业将作为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点进行发展。

“我家亲戚种了四十几亩茶,据说效益挺不错的。今年,政府又给我们很多优惠政策,所以,我参加了‘有机茶园新技术’培训,对种植新品种金牡丹茶我是很有信心的。”正在地里种茶苗的牡丹茶种植户冉正芳对笔者说。连日来,在武隆县大山深处的后坪乡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据了解,金牡丹茶(新选203)属灌木类、中叶类,是从铁观音和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采用单株育种发育成的早生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重实,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爽,“韵”味显。海拔在500-1600米之间的后坪乡山高林密,峰峦层叠,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不需要施化肥、农药,非常适合金牡丹茶的生长。

该乡党委政府依靠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政府+技术”的生产方式,引进种植新品种金牡丹茶树1000余亩,并对挑选的有种茶经验的96户农户进行新技术培训。同时,由合作社统一免费供茶苗和技术指导。对与合作社签订合同的低收入农户,合作社就向其支付土地租金、负责茶叶的种植和抚育;剩余劳动力还可就地打工。

据悉,到2012年,1000余亩金牡丹茶树预计产优质茶叶约80000斤,实现产值100万多元,将助首批通过有机茶园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的96户茶农实现户均增纯收入10000元左右。

依托茶文化和茶园发展茶旅 湄潭县打造特色茶旅度假城


时下最热门的旅游,当属茶文化旅游啦,游客可以一边欣赏茶园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谓一举两得啊,不仅能够舒缓身心,还能陶冶情操。近期,在湄潭县,依托茶文化和茶园,发展茶文化旅游,打造特色茶旅度假城,助推茶产业升级转型。

茶旅

9月2日下午,以“中国茶海·休闲湄潭”四季游之“清凉一夏·茶缘之旅”为主题的贵州湄潭旅游推介会在长沙举行。本次长沙推介会是湄潭县针对全国十大高温城市开展的“清凉一夏·茶缘之旅”系列活动的收官之站,湄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行向长沙市旅游界、新闻界介绍了湄潭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地理气候环境、丰富的旅游商品、旅行社优惠政策等。

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全县现有中华茶文化博览园和湄潭茶海生态园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湄潭茶文化体验游、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浙大西迁文化体验游等精品游正蓬勃发展,各地游客慕名茶海之阔,千里迢迢纷至沓来。

茶旅

湄潭以茶立县,被称为贵州茶叶第一县,中国第二大产茶区,拥有“茶海”、“茶壶”、“茶汤”、“茶城”、“茶村”5张名片。其中“中国茶海”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片茶园,面积达6万亩,在2010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之一。而“天下第一茶壶”“实物造型,壶高73.8米,壶最大直径24米,为目前世界最大的茶壶实物造型。有“茶汤”之称的湄潭国际温泉度假城,是集度假酒店、度假公寓、温泉洗浴、配套商业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型旅游地。而“茶城”是指中国茶城,耗资10亿元打造,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绿茶交易中心。“茶村”指拥有“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美誉的核桃坝村,全村茶园户均约10亩、人均2亩以上,该村与周边金花、龙凤、德隆等茶叶专业村连成一片,构成国家AAAA级景区“茶海生态园”。村内“千壶园”为主格调的“黔北民居”新村更是村内的一道湄潭旅游靓丽景观线。

茶旅

本次推介会吸引了长沙市旅游界、新闻界的朋友、广大市民等近千人参与,在推介会上表演极富湄潭特色的文艺表演、展示茶艺品茗、通过微信摇一摇、有奖问答等互动体验节目,吸引了众多长沙市民参与互动。在湄潭旅游商品展区,咨询湄潭旅游信息、购买旅游商品的市民络绎不绝。

长沙作为湄潭县旅游的重要客源地之一,近年来前往湄潭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在本次旅游推介上,湄潭县推出了对长沙各旅行社的优惠政策,以吸引长沙游客。同时在推介会上,来自新闻界、旅游行业的嘉宾们分别就感兴趣的问题向前来推介的湄潭县政府领导做详细的了解。长沙市旅游界、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湄潭旅游资源、旅游商品等给予肯定,并表示近期将组织业内人士来湄考察参观,为下一步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础。

茶园机械化管理 采茶机助茶农增收


5月2日讯 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了,现在茶园管理也越来越机械化了,茶叶采收也都用上了采茶机,这种农业机器取代采茶女成了采茶的主流,也帮助茶农提高了采茶效率,促进茶农增收。

茶农用采茶机采茶

4月30日,正值五一劳动节期间,休宁县商山镇1.96万亩茶园进入高峰采摘期,休宁县上井村茶农程四十正在忙着采摘春茶。

“五·一期间正值春茶采摘时节,相比往年手工采摘,机器采摘效率提高很多,现在一天可以采摘鲜叶2000左右斤”茶农程四十高兴地说道。据了解,休宁县商山镇作为中国眉茶第一镇和茶产业加工集聚专业镇,眉茶是当地群众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国家对茶农购置采茶机进行政策性补贴,当地茶农纷纷购置采茶机来采茶,逐步走上机械化采茶的新路,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率,缩短了采茶周期,保证鲜叶品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也不断促进当地茶叶产业的发现。

采茶机采茶

5月1日上午,在章镇镇的上虞茶场,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上工人们正在用采茶机采制茶叶。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采茶工荒”成为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机采茶叶的方式,不仅加速了茶产业的提速增效,更有效解决了人工荒的难题。

湘西茶旅营销推介会圆满举行 拟打造古丈特色茶旅全域之路


生态环境优美的“名茶之乡”古丈一直以其独韵之美沉醉于世人,爱茶之人往往难以割舍这座小城独有且美誉中外的“古丈毛尖”,如今,古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茶旅融合发展营销模式。昨日,湘西州古丈县在长沙举行的茶旅营销推介会取得圆满成功,今后古丈将开始打造一条独具古丈风情特色的茶旅相融全域发展之路。

推介会现场

24日,由湘西州古丈县政府举办的茶旅营销研讨暨旅游资源推介会在长沙举行,古丈县向来自全省30余家旅行社、自驾机构的负责人推介古丈旅游资源,共话古丈茶旅营销模式发展之路。

古丈的美,从地质奇观红石林、坐龙峡,高山自然湖泊栖凤湖,到享誉中外的“古丈毛尖”,这座飘满茶香的小城正以茶旅融合的新面貌向世人崭露头角……

“发展古丈旅游,重要的是整合各路资源,将产品落地,把古丈的旅游产品摆上旅行商的货架上。”“古丈风景独特,可以打造户外品牌赛事,比如利用栖凤湖资源打造家庭皮划艇大赛,在坐龙峡举办世界徒步大会分会场活动。”研讨会上,旅游达人们纷纷建言献策,畅谈经验,为古丈茶旅发展支招献计。

古丈县县长邓晓东推介古丈茶旅资源

“去张家界看山,到凤凰看古城,看茶园、看水景应当去古丈!”古丈县县长邓晓东表示,古丈县森林覆盖率超70%,将古丈的山水和健康的茶叶产品融合在一起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优势明显。

目前,已有不少旅行社、自驾机构对古丈独特的茶旅文化资源兴趣浓厚,并表示将推出古丈专项特色旅游路线。未来不久,富有古丈独特茶旅风情的旅游产品将面世。

近年来,古丈县将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主导产业来培育,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力求立足古丈的茶产业和特色旅游资源,走出一条颇具古丈特色的茶旅相结合营销模式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