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茶壶怎么泡茶?宜兴茶壶泡茶法的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30
宜兴绿茶 怎么泡茶 绿茶壶

宜兴绿茶。

宜兴的茶壶其造型装饰为广大茶友所喜爱,可以说是艺术品,国内外都有爱好者,而广东闽南功夫茶用的小壶多为宜兴茶壶,那么宜兴茶壶怎么泡茶?宜兴茶壶泡茶法的介绍。

宜兴茶壶泡茶准备的茶具有茶盘、茶巾、煮水器、茶壶(宜兴县出产陶制小茶壶)、茶杯、茶船、渣匙、茶盅、闻香杯等。

宜兴茶壶泡法第一步:烫茶具,以沸水冲泡茶壶,茶具以待卫生。

宜兴茶壶泡法第二步:放置茶叶,用茶荷将茶叶取出适量放入壶中。

宜兴茶壶泡法第三步: 冲泡,冲入开水,并使泡沫溢出,随即加盖,并将茶汤倒入茶船之中;再次冲入开水。

宜兴茶壶泡法第四步: 冲壶,即刻从壶盖上冲浇开水使茶壶里外保温,藉以充分浸出滋味发挥香气。

宜兴茶壶

宜兴茶壶泡法第五步: 冲泡时间,冲泡时间由短而长,第一次短而后逐次增长。泡茶之时间长短不同,茶汤中可溶物的量与质亦是不同,因此冲泡茶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茶汤品质。

宜兴茶壶泡法第六步: 倾倒茶汤,将茶倒入茶盅,然后倒入闻香杯,随即将闻香杯置于鼻前吸气数次,闻其香味。其目的为了品尝"杯底留香","温香"、"次香",愈是好茶,留香愈久,香气愈富变化。所以,也只有上等好茶才经得起这个考验。

宜兴茶壶泡法第七步: 品茶,先闻其香,次观水色,进而察其味,及至喉韵之感觉,细细品尝。金萱乌龙茶,是精心研制出的特级调味茶,清香持久、生津解渴、兼具奶香味,滋味特别清香。cy316.COm

这些就是宜兴茶壶简单容易上手,而且效果非常不错。

cy316.com扩展阅读

用茶壶怎么泡茶 2020用茶壶怎么泡茶


泡茶的方法有很多,一般茶壶泡茶的步骤为温具、置茶、冲泡、倒茶、奉茶、品茶这些流程来进行冲泡。

1、温具:

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同时冲淋茶杯,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温度过快下降,这对较粗老茶叶的冲泡尤为重要。

2、置茶:

按茶壶或茶杯的大小,往泡茶的壶(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置入茶叶后,可以观赏壶(杯)里的茶叶形状与颜色。如果所用来泡茶的是白色盖碗,则茶色与白色相映成趣,极具观赏价值。

3、冲泡:

置茶入壶(杯)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冲水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泡,可以特别注重欣赏的细嫩的茶叶,冲水也以七八分满为度。冲水时有凤凰三点头的讲究,就是将水壶下倾上提三次,这既是主人向宾客点头致意,也能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

4、倒茶:

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品茗杯)中。茶海又称公道杯,取分茶公道之意。

5、奉茶:

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奉茶的时候,主人还须用空余的手做出请茶的姿势,此时客人可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以表谢意。

6、品茶:

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赏味时,应让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如此反复二三次,以留下茶汤清香甘甜的回味。

常言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壶。在盛产好茶的中国,对于爱喝好茶的中国人来说,拥有一把好茶壶,是顺理成章的事。

泡茶的方法介绍:宜兴泡法


泡茶方法之宜兴泡法

泡茶方法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宜兴泡法:这个泡法集百家所长,合乎于道行云流水间最讲究水的温度。

冲泡步骤: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

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

泡茶

温杯烫盏: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

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注意时间以所泡茶叶的品质而定。

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壶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壶底的水滴。

倒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将公道杯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洗壶、去渣:先将壶中的残茶取出,再冲八水将剩余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将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备再用。

这便是宜兴泡法了大家可以试试看和自己平时的泡法有什么区别

逻辑泡茶:宜兴式茶艺冲泡法


宜兴式茶艺是融合各地的泡法,然后研究出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选择适用的茶具,讲究用水的温度是其最大的特色。这种泡法较适合泡高级包种茶,轻焙火类的茶;焙火重的茶,可利用缩短时间来冲泡。

冲泡步骤:

1.赏茶:由茶罐直接倒茶入茶荷,利于我们观赏茶叶。宜兴式泡法将用手抓取茶叶的方式改进,用来赏茶的茶具叫"茶荷",取其清新脱俗之意。

2.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池中。

3.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置入)壶中。

4.温润泡:注水入壶至满,盖上壶盖后立刻倒入茶海或茶盅。(目的是让茶叶吸收温度和湿度,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有助于第一泡的茶性展现。

5.温茶海:将温润泡的水倒入茶海中温热。

6.温杯:利用茶海中的茶水温茶杯。有温杯跟没温杯,会影响倒茶汤温度,温度约相差3-5℃。

7.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时间依所冲泡之茶叶而定。

8.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沾去壶底的水滴。

9.倒茶:将茶汤倒入茶海(茶盅)中。

10.分杯:将茶海(茶盅)中的茶水倒入茶杯中之八分满为宜。

11.去渣:(一)先清洗壶盖;(二)以渣匙将壶中之茶渣清出。

12.洗壶:冲水入壶约二分之一,将剩余茶渣清出。

13.倒渣:将余渣倒入池中。

14.倒水:将茶池中的水倒掉。

15.还原:客人离去后,去渣、洗杯、洗壶,一切归位,以备下次再用。

茶壶冲泡茶叶的方法与技巧简单介绍


壶泡茶艺

要泡好一壶茶,不仅要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泡茶茶艺中,器皿的选择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古代用来泡茶的器皿很多,陆羽在其著作《茶经》里列举了用来煮茶和饮茶的器皿共24种,包括取水用具、煮水用具以及饮用茶具等,而现今的器皿主要指的就是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壶泡茶艺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所选用的壶器也是有所不同的,我国东北、华北一带,较为流行。该地区的大多数人都喜喝花茶,通常用容积较大的瓷壶进行泡茶,然后将冲泡好的茶汤斟入瓷杯中饮用;而江南一带,人们普遍对绿茶十分偏爱,周此江南一带泡茶多采用有盖瓷壶;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的人们特别喜爱饮用乌龙茶,因而用紫砂壶具泡茶较为适宜。

茶壶泡茶,一直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选择用大瓷壶、有盖瓷壶或是紫砂壶器泡茶,都各得其境,各有千秋。茶壶泡茶所需要的主要器具有茶盘、茶壶、茶杯、杯托、茶匙、茶荷、茶样罐、水盂、开水壶、盖置、茶巾、泡茶巾。值得注意的是,泡茶的茶壶宜小不宜大,因为“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温”,所以才有“独自斟酌,愈小愈佳”的说法。这里以茶壶冲泡绿茶为例,就茶壶冲泡茶叶的方法与技巧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备具,泡茶台上居中摆放茶盘,备水,尽可能选用清洁的天然水。分宾主入座后,泡茶者揭去泡茶巾,折叠放于泡茶台右侧桌面。将所选用的茶壶在冲泡茶叶之前进行温壶,温壶的过程中需要讲究一系列的手法和技巧,双手同时协调完成不同的动作是温壶的动作要领。其次采用茶先水后的下投法进行茶叶的投放,每克茶加50毫升的水。茶壶泡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茶叶的冲泡过程了,因此这一步骤需要详细讲解一下:双手取茶巾放在左手手指部位(此时左手手心是向上的),右手提开水壶,左手用茶巾托茶壶底,右手用逆时针的回旋手法向茶壶内注入开水,约为总用水量的1/4左右,水壶复位时放下茶巾,同时盖好茶壶盖。右手握茶壶把左手托茶壶底,逆时针转动茶壶,进行浸泡,约20-60秒后茶壶复位;左手揭盖右手提开水壶用回转手法向茶壶内高冲注入开水,小半壶时停止。盖上壶盖,静置片刻,同时进行温杯。约15秒后提壶向倒掉热水的茶杯中先斟出一杯,随后仍将倒出的一杯茶倒回茶壶中以均匀茶汤。再等待15秒,依前法倒出一杯,仍倒回茶壶内以决定何时酾茶,依旧倒回茶壶中。等待酾茶时,进行温杯的操作,随后就是奉茶等步骤了。

茶壶用的不对,泡茶纯属浪费!


之前给大家说过一个关于茶壶的故事,茶壶在品茶是很重要的点,茶壶用的不对,一壶好茶可能就打了几分折扣。

中国人喝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作为生活中的常见饮品,茶味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养生,是很多人的挚爱。虽然大家都爱喝,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在正确的使用泡茶容器。

泡茶一定要选对容器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外,还离不开好的器皿。日常生活中,选择使用什么茶具,需要根据茶叶的种类、人数以及各地饮茶习惯而定。

绿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的名贵绿茶,适合用透明玻璃杯泡饮,便于观察茶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茶舞”。

一二级炒青、珠茶、烘青之类的中高档绿茶,重在品味或解渴,可用瓷杯泡饮。中低档绿茶含纤维素多、耐冲泡、茶味浓,适合用茶壶泡饮。如果用茶壶泡饮细嫩名茶,因水多,不易降温,会闷熟茶叶,使茶叶失去清新的香味。

红茶:一般情况下,冲泡高档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等一般选用白瓷或者玻璃盖碗,一方面高档红茶汤色要求红艳,白色或者奶白色的瓷器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红茶的汤色,便于茶客观赏。另一方面,使用盖碗冲泡可以发挥红茶固有的香气和滋味,无损于茶叶品质,对于品茗闻香都很方便。

泡茶

对于条形红茶来说,紫砂壶冲泡是不错的选择,可使红茶滋味更加醇厚绵长。另外,长时间使用同一把紫砂壶来冲泡同种红茶还能够增加香气,使其香气更加浓郁。对于红碎茶或者片末茶来说,不妨用白瓷壶,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发挥茶叶浓鲜的滋味,但是壶泡法对香气不利。

乌龙茶:乌龙茶主要分为四类:闽南乌龙(如铁观音)、闽北乌龙(如大红袍)、广东乌龙(如单丛)、台湾乌龙(如冻顶乌龙)。对于闽南乌龙尤其是铁观音来讲,除了品茶汤,闻香、赏叶底也很重要,用盖碗冲泡特别方便茶客观察叶底和闻香。

对于闽北乌龙和广东乌龙来说,用盖碗冲泡能凸显茶叶原本的滋味、香气,便于观察叶底,用紫砂壶来冲泡,能使茶汤醇厚,香气不散。一般建议存放的老茶选择壁厚扁圆的紫砂壶,以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滋味。紫砂壶冲泡,宜专壶专用,不可一把壶冲泡几种茶,否则茶味不正。

注意事项

不宜用沸水冲泡

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冲泡次数不宜过多

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泡茶不喝头遍茶

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泡茶,除了上好的茶叶,精挑的水,更需要有匹配的茶具。真正的品茶,很是讲究。

宜兴紫砂壶知识介绍


宜兴紫砂是一种茶具,该茶具泡出来的茶要比正常的茶具泡出来的茶好喝的多。

宜兴紫砂

紫砂壶不仅能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因为其制作原料的极度缺乏,成品的唯一性能所带来的升值和投资的空间。收藏一把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紫砂壶,要从“泥”、“形”、“工”、“款”、“功”、 这几个方面来着手。明代中期之后,我国逐渐盛行用茶壶去泡茶的习惯,而宜兴紫砂壶因其具有“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的实用优势一跃成为饮茶的专属具皿。紫砂壶不仅含有泡茶烹香的实用价值,并且其用材特殊又比较考究、做工也非常的细致精巧、外形不俗不媚、内涵含蓄而又委婉且具有很高的把玩收藏价值。从明代开始,紫砂壶就已经成为追索求藏的对象。

宜兴紫砂的知识介绍

收藏一把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特性的紫砂壶,还需要从“泥” 、“形、“工”、“款”、“功”、“名”这六个字去着眼考虑。“泥”是紫砂壶价值的根本所在,只有用宜兴纯正的紫砂泥做出来的壶才具有使用、投资、收藏的价值。紫砂壶它具有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 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等特点; 经得起温度冷热巨变的特点。这些特点都由于紫砂泥所具有的其他泥所没有的双透气孔结构,正是这种结构使得紫砂壶能比其他材质的茶壶泡出更浓,更香的茶来,与此同时它还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茶水而不变质。在国内,目前只有在宜兴的丁山才能够开采出这种具有双透气孔结构的紫砂泥。因此在中国,紫砂泥是唯一的,用唯一的泥做出的壶自然也是无可取代的。除了构造上的差异,纯正的紫砂泥还由于其“色不艳,质不腻”的特点给人视觉上的享受; 同时其原矿中也富含大量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在泡茶的同时还能提供人体所需。而与其他泡茶工具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每经过一段时间在水里的滋养,紫砂壶能表现出“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从此紫砂便有了紫玉金砂的名头,其浑身散发的黯然之光使得品茶人对紫砂壶的感情“一发不可收拾”。

由于越来越多的壶友对紫砂壶的钟爱,使得几百年来从不间断地对紫砂泥的开采,使得紫砂泥的矿藏越来越少。直至清朝末年,红泥中的极品--朱泥就已经绝迹了。而现代工业化的大规模开采更加速了紫砂泥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消失。紫砂泥在减少,紫砂泥中泥质最好的泥,如“底皂”泥,由于开采量及使用量大于其他泥种,便以更快的速度在减少。根据紫砂界人士的介绍,我国紫砂已经面临紫砂原矿减产、消失的尴尬局面,宜兴的紫砂矿层只能提供最多50年的原矿开采,以后,人们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紫砂原矿,而用纯正紫砂泥做的紫砂壶,由于它在使用和保存中不可避免的被消耗掉,现存于世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因此,现在加入用纯正紫砂泥做的紫砂壶市场是极具投资或收藏意义的。

紫砂壶的“形”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因为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紫砂壶都是由纯手工做成的。紫砂壶不仅汇集了手工艺人创作的心血和智慧,更体现出了手工艺人们对紫砂壶的理解与期望。虽然紫砂壶“方非式,圆不一相”, 作为我国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紫砂壶它所追寻的意境,应当与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等意境想融合,所以具有“古拙韵味”造型的紫砂壶才能被我国的传统文化所接受。根据“越时髦越容易被淘汰,越传统越容易被流传”的规律,古朴传统造型的紫砂壶比造型奇特的壶更加具有收藏的意义以及升值的空间。

“工”是紫砂壶价值的灵魂所在。一把好的紫砂壶是要经过几十上百道工序才能够最终成型的。只有每道工序都去精心制作,才能够使壶恰如其分地体现紫砂泥的温润,使“形具有考究的基础,才能够让不同紫砂壶的“款”和“功”有了相互较量的根本。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以外,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一定要交待得清楚、流畅。在整体上,紫砂壶形态端正,无别扭感觉之处; 在细节上紫砂壶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须则须,当毛则毛”,有丝毫含糊。做工精良的紫砂壶或给人高昂情绪的激发,或人气质内敛的含蓄,不仅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更具有区别于其他壶的“神”、“气”、“态”。

“款”是指镌刻在紫砂壶上的诗词书画及印款,这些也计算在了紫砂壶的价值之内。好的镌刻甚至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镌刻,会大大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收藏性。宜兴的一位壶商,曾经邀请一位知名人士在一壶上刻下“品茶论道”四个字,此壶的价值就立即赶超了同类茶壶的收藏价值。

紫砂壶的另一价值体现是在紫砂壶的使用“功”能上。紫砂壶的功能主要还是体现在容量要适度、高矮要得当、口盖要严密以及出水要流畅这四个方面。“功”好的紫砂壶在一定的程度上比“功”不好的紫砂壶更加的具有价值。一般来说,精细的做“工”可以使紫砂壶具有比较好的使用“功”能。但是有些紫砂艺人自身不喜欢喝茶也就缺乏了对用紫砂壶泡茶的理解,不清楚不同茶叶要求紫砂壶在做工细节上的区别。所以做出来的茶壶就算做“工”较好的、“功” 能不错,可壶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茶叶的特点,使得品茶就变得乐趣全无。这样的紫砂壶的价值当然也就不会很高了。

紫砂壶的“名”是指壶的作者自身的名气,作者的名气直接对紫砂壶构成了附加价值。名头越响亮的人做出的自然比一般艺人的壶卖价卖得更高,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的一款石瓢就曾经被拍卖到90万元的天价。

所以在壶友们在投资收藏紫砂壶时侯,还是非常有必要考虑制壶之人的名气的。但这也需投资者具有“慧眼识真”的本领,名气越大的人所做之壶,被仿冒的几率也会更大了。而仿冒的名家壶一旦被拆穿了也就会变得一文不值了。只有在对紫砂壶和制壶人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投资名家壶才不失为安全之举。

相较于资金并不太宽裕的紫砂壶爱好者们来说,也可以去关注和挖掘用料真实,做工精细,有自己独特制壶风格,但现今名气还比较小的制壶者。这种人就如同“黑马”一样,他日名气及口碑长足发展起来的时候,其壶的附加价值的增长也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极为丰厚的回报。经过了10年左右时间的调整,人们对紫砂壶的投资已逐渐的趋于理性,紫砂壶的价格也开始从谷底向上攀升。所以现在进入到紫砂壶的投资与收藏行当应该是比较好的一个时机。

不同烧制次数的茶壶泡茶对味道的影响


好的茶壶泡茶味道更妙,据说不同烧制次数的壶用来泡茶对味道也有影响,那么,同样的烧制方法,同样器型和大小,不同的进窑烧制的次数对于泡出来的茶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茶壶

在茶人圈子里,拥有一把老岩泥的品茗壶,是不少资深玩家的心头之好。这种始于1999年的,一种由岩矿砂粒与陶土特殊配方烧制而成的泥料,是台湾一种带有浓厚地域特性的原料。

因为经过多次的高温氧化、还原、多重烧制,老岩泥会形成类似麦饭石的内质结构,一些并未完全瓷化的不规则气孔。而这些海绵性气孔,则更有利于水质口感的细腻,也更能体现茶汤香气的纯正清扬。特别是表面颗粒状的胎质,散热慢,因而有一定的聚温性。对于一些重发酵的茶类,有一定的修饰效果。

而这次做出的三把不同细微差别的老岩泥茶壶,就是要尝试把老岩泥壶与不同茶类的搭配,做一次细分。这个实验,连资深老茶鬼看了都在感叹,“只有疯子才会做这个事情!”

▲一次烧,底款书【火】;二次烧,底款书【炎】;三次烧,底款书【焱】

三把壶,能否穷尽老岩泥的可能?

老岩泥三次烧茶壶套组,一套共三把壶,是以同种材质(台湾老岩泥)、同一器形(三弯梨式壶型),三把壶同时进窑以约1250度高温烧制,而区别在于——第一把只烧一次;第二把烧制二次;第三把烧制三次。每一次的烧制时间及温度差不多,仅透过多次烧制产生的氧化还原效果改变壶身的质地。

而烧制完成后,三把壶仅在我们肉眼可见之处,就有了明显的区别,烧成次数较多的器皿,壶身质地较为密实,颜色更为深暗,体积上亦会稍稍紧缩,所敲出的声响则较清脆。

而从理论上说,烧成次数较多者,相对密实,导热亦较为快速。反之,烧成次数较少者,因孔隙较多,空气易于留存,导热则较和缓。而归根结底,这三把壶要验证的,就是当所有其他的变量都全部统一,唯一的变量只剩下“密度”的时候,茶器对茶汤的影响。

关于“一二三”次烧以器引茶的一个实验

为了对三把壶对茶汤的不同影响,有更公平的呈现,茶语专业组分别选择了——熟普、乌龙、生普,这三种特点不同的茶叶,来进行尝试。

当一样的茶叶、一样的投茶量(7g)、一样的冲泡方法(日常品饮冲泡方法)、一样的出汤时间,用这三把看似一样的壶冲泡开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1.熟普(2016年、佤山映像、“陈韵”)——

实验记录:在熟普的冲泡过程中,第一泡几乎喝不出区别,而第二泡的时候,“焱”字壶汤色明显变浅,味道转柔和。而到了第三泡,“火”字壶汤色最深,而且茶汤的厚度、稠度亦明显高于后两者,这样的区别一直延续到尾水。

2.乌龙(2016年、映聪茶业、岭头单丛)——

实验记录:冲泡乌龙的时候,在第一泡,“炎”字壶的汤色和香气,就突出于“火”字壶与“焱”字壶;第二泡,“火”字壶的涩度开始明显于“炎”字与“焱”字壶;到了第四泡,整体来说,“炎”字壶闻到的香气更扬、更好,整个汤感的协调度最高。

3.生普(2014年、斗记、“回天运斗”)——

实验记录:生普冲泡环节,从第二泡开始,“火”字壶汤色要更浓,香气略差于另二者,“焱”字壶会更甜柔一些;第三泡,表现差别更加明显,“火”字壶味道更粗野,“炎”字壶汤感优于“火”字壶,但若论汤感的细腻度还是“焱”字壶最佳,水含香也更好。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三者在这三次的冲泡表现和区别基本非常明显,哪怕是口感知觉并不敏锐之人,也能很快喝出端倪。由此,关于如何“以器引茶”,根据自己平日的品饮倾向,来选择一把最适合自己的老岩泥品茗壶,也有了答案。

一次烧(火)

特点:壶身气孔分布绵密,保温性相对为佳。

适合茶类:口感强烈而滋味醇厚的茶品。

最佳搭档:普洱熟茶、黑茶、老茶(老白、老六堡、老乌龙等)

二次烧(炎)

特点:壶身气孔分布适中,导热性温和。

适合茶类:韵味别致,香气突出,能彰显茶汤的厚度与滑顺感。

最佳搭档:乌龙类半发酵茶

三次烧(焱)

特点:壶身质地相对密实,近似于陶朴茶具上釉后,导热较佳之特性,能展现茶汤多样风味。

适合茶类:具有重水含香、重汤质细腻和富有层次变化的茶品。

最佳搭档:普洱生茶

老岩泥三次烧茶壶套组,众筹开启!

宜兴红茶|宜兴红茶简介


宜兴红茶|宜兴红茶简介

说起红茶,大家都知道祁红、滇红,再深入一些的是宜昌的宜红和小种红茶。而知道宜兴红茶还比较少。因为有宜(昌)红在先,所以宜兴的红茶就被称有些朋友为苏红,看来还是叫宜兴红茶为好,不容易产生歧异。其实宜兴红茶很早就有了,只不过人们都只注意了阳羡雪芽之类的绿茶罢. 宜兴产红茶,也叫阳羡红茶。宜兴红茶的等级也是分的很细的,来源有野山茶和园地茶,制作有手工茶和机制茶之分.不同等级之间价格落差也很大,从几千元一斤到几元钱一斤的都有.上品宜兴红茶高香甜润,汤色明亮红黄,清澈透底,叶底纯净,一芽一叶,喝过以后不躁不热,心境平和.知道宜兴出红茶的人不多,知道宜兴红茶是好茶的人更不多。说到喝茶,时髦话题是这茶多少钱一斤,昂贵成了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最新,最嫩,更要包装好看。一个朋友告诉我,如今的茶农都知道往茶树上喷药,这药作用神奇,能让茶树立刻长出新芽,结果吃新茶犹如喝春药,得了病,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人往高处走,话往大处说,宜兴红茶价格便宜,便宜了反而无人问津。

听说最初喝红茶的都是些窑工。所谓窑工,就是烧紫砂壶的人,由此可见红茶本来已有民间基础。老茶客让我好好琢磨琢磨,仔细想想紫砂壶与红茶的关系。绿叶衬红花,骏马配好鞍,凡事都要考虑一个合适。紫砂壶泡龙井碧螺春,那是暴殄天物,是老牛吃嫩草。紫砂壶天生是为红茶准备的,要用紫砂壶,就得喝红茶。要想品味好红茶,必须是紫砂壶。

这就好比生了周瑜,就应该再有个诸葛亮,否则拔剑四顾无对手,只能孤独求败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紫砂壶非常风光。台湾商人一窝蜂涌向宜兴,一时间,好多人暴富,有把好手艺的趁机赚钱,闷声大发财。紫砂壶和红茶,按说应该共生共灭,共同繁荣和发展,事实却是,紫砂壶成了白天鹅,红茶仍然还是丑小鸭。紫砂壶孤军深入,名声越来越响,价格越来越高。高不一定是好事,爬得高,摔得也重。谁都知道,现在的紫砂壶市场已经惨不忍睹。

一把紫砂壶可以卖出天价,卖了也就卖了。人们大约不会想到忽视宜兴红茶的恶果,唇亡而齿寒。紫砂壶在台湾能够风光,显然与乌龙茶的冲泡方法有关。我不明白宜兴人为什么不隆重推出自己的红茶?江南人爱喝绿茶,这不错,爱喝并不意味着只喝。茶有许多种喝法,非明前雨前不喝,一味追求尝鲜是时尚,用紫砂壶泡红茶,同样可以赏心悦目。价廉而物美,又有古风,何乐不为。

忍不住要为宜兴红茶吆喝一声。“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是好事。酒香也怕巷子深,西施不是进了吴宫才成为美女的,要是不被夫差宠幸,她到死也只能是个默默无闻的浣纱女。

宜兴茶道


宜兴茶史

宜兴,濒临太湖,层峦叠嶂,风光绮丽,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不少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在饱览了宜兴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后,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阳羡茶”来品尝一番。泡出来的茶汤清色浓,味香而甜,堪称茶中佳品。

宜兴产茶历史久远,古时就称之为“阳羡贡茶”、“毗陵茶”、“阳羡紫笋”和“晋陵紫笋”。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就名弛江南,当时称为“国山茶”。“国山”,即今之离墨山。据《宜兴县志》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到了唐代,被称为“茶圣”的陆羽,为了研究茶的种植、采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阳羡(今宜兴的古称)南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为撰写“茶经”一书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陆羽在他的《茶经、一之源》中记及:“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陆羽在品尝同僧进献的佳苟后,认为“阳羡茶”确是“芳香冠世,推为上品”,“可供上方”。由于陆羽的推荐,“阳羡茶”因此名扬全国,声噪一时。从此,“阳羡茶”被选人贡茶之列,故有“阳羡贡茶”之称。

大致在唐代肃宗年间,常州剌史李栖筠开始,每当茶汛季节,常州、湖州两地太守集会宜兴茶区,并且唐皇特派茶吏、专使、太监到宜兴设立“贡茶院”、“茶舍”,专司监制、品尝和鉴定贡茶的任务。采下来的嫩茶,经焙炒好后,立即分批通过驿道,快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赶上朝迁的“清蝗宴”。当时称此种茶为“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误。

诚可知,江苏宜兴距京城(今北京)有数千里之遥,不知累坏了多少驿役?累死了多少骏马?……正如唐代诗人李郢(茶山焙焙歌)诗曰:

“凌烟触露不停采,官家赤印连贴催,……驿路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里皇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阳羡贡茶”,产于宜兴的唐贡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岭等地。“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赞曰:“阳羡茶”以“淡黄不绿,叶茎淡白而厚,制成梗极少,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无之外”。

至于“阳羡茶”的始源,据《宜兴县志》载,饮茶的创始人却是一位叫潘三的农民,后来被尊之为宜兴的“土地神”。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引“重修义兴茶舍记”:有一位和尚把阳羡山中产的野茶送给当时的常州太守李栖筠,经他请陆羽鉴定后,建议当作佳物进贡给唐代宗皇帝,时间是大历年间(766年左右)。仅次于陆羽的第二位“茶圣”。诗人卢仝,写下了“天子爱喝阳羡茶,百昌不敢先开花”的咏茶名句,明末清初刘继庄的《广阳杂记》记有“天下茶品,阳羡为最”。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评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药味,龙井茶有豆味,而阳羡茶有‘金不味’,够得上茶中上品”。东邻日本十分慕名“阳羡茶”。

宜兴茶艺

1、特色:此种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讲究水的温度。

2、冲泡步骤: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

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

温杯烫盏: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

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注意时间以所泡茶叶的品质而定。

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壶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壶底的水滴。

倒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将公道杯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洗壶、去渣:先将壶中的残茶取出,再冲八水将剩余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将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备再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