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与绿茶的分类。

发布时间 : 2019-12-02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茶文化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与绿茶的分类。”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与绿茶的分类。”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享誉世界。其中,绿茶又是一个大“家族”,绿茶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是十分悠久的,制作方式不同,绿茶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炒制方式,绿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十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一一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依据不同的加工工艺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杀青方式有加热系青和蒸汽杀青两种,以蒸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干燥依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最终炒干的绿茶称“炒青”,最终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最终晒干的绿茶称“晒青”。

炒青是我国绿茶中的大宗产品,包括长炒青、圆炒青和细嫩妙青等。

长炒青:顾名思义是长条形的炒青绿茶,主产于浙江、安、江西三省,其次是湖南、湖比、江苏、河南、贵州等省。产于江西省婺源县的“婺绿炒青”,外形粗壮、色绿、香高、味醇是长炒青中品质最好的,精制后的出口绿茶称“婺绿”,早在1915年,“婺绿”就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优等金牌奖。

主要产于安徹休宁、屯溪的“屯绿妙青”、产于浙江淳安、开化“遂绿炒青”也是长炒青中品质较优秀者。此外,还有产于安舒城的“舒録炒青”,浙江州地区的“杭绿炒青”、温州的“温绿炒青”,江西上饶一带的“饶绿炒青”,湖南的“湘绿炒青”,河南的“像绿妙青”,贵州的“跨绿炒青”等。

长炒青绿茶经过精制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眉茶,分特珍、珍眉、凤眉、秀眉、贡熙、片茶、末茶等花色。眉茶主销摩洛哥等非洲国家,欧亚各国也有一定销量。

圆炒青:最主要的圆妙青是珠茶。被誉为绿色珍珠的珠茶。

长炒青绿茶紧结浑圆,香高味浓,耐冲泡,主销西、北非,美国、法国等也有一定市场。珠茶是浙江省的特产,主产于嵊州、绍兴、上虞、新昌、诸暨、余姚、那县、奉化、东阳一带,历史上曾以绍兴县平水镇为珠茶主要集散地,因而常把珠茶称为“平水珠茶”“平绿”,至今仍将珠茶归为“平绿炒青”。天坛牌特级珠茶曾于1984年9月在西班牙马德里第二十三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荣获金质奖。

细青:凡采摘细嫩芽叶加工而成的炒青绿茶都属细妙青,因产量不多,品质独特,物以稀为贵,又称特种妙青。细嫩的特种炒青品类繁多,品质优异,均为各产茶地区颇有名气的茶叶,因此又统称为“炒青名茶”。妙青名茶外形千姿百态,有扁平、尖削、圆条、直针、卷曲、平片等多种,冲泡后,多数芽叶成朵,清汤绿叶,香郁味鲜醇,浓而不苦,回味甘甜,是各地妙青绿茶中的佼佼者。

炒青名茶分布密度较大的是安、浙江、江苏、江西四省,此外,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福建、湖北、河南、陕西等省区也有一定数量。细敬炒青中产量较多的要数杭州的“西湖龙井”和苏州的“碧螺春”。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不仅风景名胜称奇,而且所产佳茗亦令人叫绝。

细嫩炒青品类甚多,除西湖龙井和碧螺春以外,还有南京的“雨花茶”,安六安的“六安瓜片”、体宁的“松萝茶”、歙县的“老竹大方”,湖南安化的“安化松针”、古丈的“古丈毛尖”、江华的“江华毛尖",河南信阳的“信阳毛尖”,陕西镇巴的“秦巴雾毫”,广西桂平的西山茶”、凌云的“凌云白毫”,贵州都匀的“都匀毛尖”,福建南安的“南安石亭绿”,江西庐山的“庐山雾茶”、井网山的“遂川狗脑”、婺源的“婺源若眉”,四川峨眉山的“峨眉峨蕊”,湖北宜昌的“峡洲碧峰”浙江云和的“惠明茶”、长兴的“顾渚紫笋”、普陀山的“普陀佛茶”、淳安的“千岛玉叶”,江苏金坛的“茅山青峰”等等。

Cy316.com编辑推荐

诸暨绿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绿茶是Xi石的故乡诸暨市新创制的名茶。其品质的特点是绿色的形状,嫩绿色的颜色,醇厚的味道,清晰的香气,清汤的颜色和明亮的绿色芽叶底部。酿造时,芽头笔像一簇绿色的剑,栩栩如生。仔细欣赏,杯中的绿茶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喝了一口,觉得轻松愉快,回味悠长。

绿茶主要产于诸暨市西部的龙门山和东南部的东巴山。龙门山和东白山的主峰都有1000多米高,四周都是起伏的山峰。云又深又密。白云终年卷曲。有很多漫射光。清澈、清澈、干净的山溪一年四季都在流淌。土壤由凝灰岩、流纹岩、花岗岩等形成。它的质地主要是粘壤土。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有机物含量丰富。茶区分布在这个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生产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5℃,全年寿命230天。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绿茶的色泽、香气、口感和形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诸暨恢复生产名优茶,发展迅速。生产出的名优茶在国内各种名茶比赛中获得许多奖项。1994年,诸暨市在总结名优茶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创新,成功开发了绿茶,创造了一种集观赏和饮用于一体的高档名茶。自开发生产以来,绿剑茶以其优异的品质赢得了茶业的认可。

用来制作绿茶的茶树品种主要是上述的叶品种,通常在三月下旬开采。采摘标准是尚未开发的强芽头。要求芽头肥壮均匀,色泽浅绿,无害虫芽、紫芽、冻伤芽、无带鱼叶,芽头完整、新鲜、干净。采摘下来的茶芽及时薄薄地涂在干净的竹板或窗帘上。绿茶由手工和机器制作而成,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杀青、烤两个青菜、再油炸和烘干。

绿建茶自开发生产以来,市场很好,发展迅速。起初,生产面积只有100亩,产量为51公斤。经过几年的努力,绿茶已经成为诸暨市的主要名茶品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区农民通过生产绿茶走上了致富之路,为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绿茶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形成了一种有趣的魅力,其产地毗邻百里无邪风景区。百里无邪风景名胜区已建成国家森林公园,以壮观的瀑布、美丽的山峰、古老的寺庙和幽静的风景而闻名于省内外。百里无邪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为绿茶增添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绿茶是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塑造了诸暨人平静的举止。当人们来到Xi石的家乡,坐在武邪风景区雅致古朴的竹楼里,和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畅谈天地,他们沏了一杯著名的绿茶,看着杯中淡淡的雾气,看着茶芽婀娜多姿。在浓郁的茶香氛围中,人们感到平静祥和、愉快舒适。诸暨市政府选择绿茶作为代表诸暨市的礼品茶。同时,绿茶的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产品远销小海、北京、山东、广东、江苏、宁夏等省市。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有机茶、国家无公害茶、浙江绿色农产品认证,产品远销全国大中型城市和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湄潭翠芽茶文化历史发展,《茶经》有记载!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

湄潭翠芽茶文化历史发展 

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海内外遐迩闻名,其地理条件之优越、茶树品种之独特、茶叶产量之大、名优产品之多、茶人传播之广,其面积为全省的十分之一,产量为四分之一、产值为三分之一.为全省之冠,在全国茶界占有重要地位。

湄潭地处“夜郎之间,山无瘅毒”之鄨国。春秋时为、濮(苗、仡佬)集居之地,其野生古茶50年代遍及全境。唐代陆羽著《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夷州、费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其播州、夷州即今湄潭一带)。北宋《太平环宇记》、明万历《黔记》、清康熙《贵州通志》、乾隆《贵州通志》等史书记述,湄潭当时即是主要产茶区之一;《平越州记》载,“黔省各属皆产茶……得之不易,石阡茶,湄潭眉尖皆为贡品。”此外多有记述湄潭佳茶的方案流传于世,为湄潭茶在明未清初走俏国内,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古今名茶,无不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精煁的加工工艺,集自然之精华和人的智慧,汇成天然融和的内质外形。除了必须的三个基本条件外,更需要一定的文化含量注入,名茶之所以名副其实,与名茶品牌的文化取向至关重要。

湄潭是当代茶圣吴觉农认定的世界茶树的原生地之一,境内地势西北部较高,中部,东南部较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800~900米之间,其中丘陵、坝地占80.44%,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00C,年平均降雨量1141毫米,年平均日照1163小时,无霜期284天。其充沛的雨量,温和的气候,理想的日照和属于南方黄壤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且硒含量较多的土质。有机质含量在2.9~3.1之间。

据育种专家刘其志先生考证,贵州全省生长的380余个茶树品种,湄潭境内生长200余个,可谓全省之冠。抗战开始民国中央农业部实验茶场就在湄潭开始了茶叶的科学繁育工作,之后,浙大农学院部分专家加盟科研队伍,为湄潭茶叶创造名优品牌奠定了基础。

6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贵州省茶科所几代科技工作者和全县数以万计茶农的潜心培育和创造下,党“湄江翠片”“贵州银芽”、条型茶“遵义毛峰”“龙泉剑茗”“湄潭银峰”“清江绿”等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品牌,这不仅是大自然赐与湄潭人民的财富,更是几代科研工作者和广大茶农的心血结晶。

品日照绿茶 感受齐鲁绿茶文化


产自山东省的日照绿茶在世界上都是十分出名的,而且日照还是世界茶学家所公认的三大海绿茶城市之一。日照绿茶还有着“北方第一茶”的美誉。那么大家了解日照绿茶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日照绿茶的相关知识。

2013年,日照绿茶产量和效益均创历史新高,“北方绿茶之乡”品牌在全国打得更响。茶园总面积稳定在20万亩,投产茶园达到15.7万亩,茶农直接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加20%。其中干毛茶年总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达到了1.07万吨,总产值达18.7亿元,比上年增加29%。

2013年7月,第四届“日照绿茶节”举行,此次展会旨在搭建一个茶文化展示和茶叶购销平台,把日照建设成为了全国名优茶加工交易中心和茶文化的交流中心。绿茶节的举办,对于提高日照绿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北方绿茶之乡”城市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日照绿茶的品牌内涵。

现如今日照绿茶已经成为了齐鲁绿茶文化的一个代表了,虽然日照绿茶最先是从南方引进的,但是现在也是北方人引以为傲的茶叶了。常喝绿茶对我们身体是有好处的,那么有专家就建议我们每天可以经常饮用一杯红茶因为绿茶具有排毒的功效,对于电脑一族的年轻人来说至少每天要饮用三杯绿茶,因为绿茶具有抗辐射的功效与作用,能明显的减少计算机荧光屏X射线的对我们身体的辐射的危害。

安吉白茶的传统茶俗与茶文化


茶俗,为有关茶的风俗。风俗,则是一个地方所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方面的总和。唐代以降,茶文化日益兴盛。尤其是陆羽《茶经》问世后,茶道大行,茶宴、茶会、茶集比比皆是,从而使茶俗更加完备。历来安吉人饮茶之风盛行,在民间也留传着许多茶俗,安吉茶俗更是五彩缤纷,延绵不绝。笔者根据实地走访,对安吉老百姓口述的茶俗进行了整理编辑。

一、岁时茶俗

“元旦出拜亲友谓之‘拜年”亦谓之‘贺节’。家设果茶、蒸糕,以待客至,茶毕,即留饮酒,俗云‘拜年三钟”,。(引自清同治十三年《安吉县志》)

安吉作为礼仪性的岁时茶俗,首推“三碗茶”。

“三碗茶”,在安吉也称“安吉三道茶”,是指一次敬奉甜茶、咸茶和清茶。旧时,湖州逢年过节,又特别是“拜年”,盛行“三碗茶”茶礼。

客人进门,主人向客人敬奉的第一碗茶,是镬糍茶(也叫镬糍汤)。选用当年上好的纯白糯米,煮成油光烁亮的糯米饭,再在镬子中摊搦。烧火用糯米稻草把,或干燥的松毛丝,火要匀和,文火,用锅铲摊摊榻榻,做成厚薄匀称的镬糍。将镬糍放人小饭碗中七成满,配以白糖,再用沸水冲泡。一碗热气升腾,清香洋溢,软糯滑溜,甜儿不腻的镬糍茶就泡好了。

第一碗茶落肚,主人又捧上第二碗茶,也即枨子芝麻烘豆茶(或称熏豆茶)。以烘豆与茶为主料,以枨子皮、家野卜子、丁香萝卜、老姜、桂花等为辅料。这碗咸茶一般喝10~20分钟,然后将碗(杯)内主料、辅料一并吃掉,故名“吃茶”。

客人迟了甜茶品了咸茶后,主人又热情地捧上第三碗——清茶。在瓷白的茶盅或透明的玻璃杯中放一小撮鲜嫩的绿茶,先闻一闻茶水的清香,然后慢慢品饮,宾主边喝边聊,亲情、友情、乡情不知不觉间融入清茶之中。

正月里“拜年”做客即便没有“三碗茶”,也要“两碗茶”,客人进门落座,主妇先端上一茶盅白糖汤,内放置两三粒去衣的长生果(花生粒)。

笑口开言:“正月里,甜介甜。”客人必须全部饮完,将花生粒细嚼吞下。

寓意:一年甜到头,健康长寿,长生不老。

二、茶与婚姻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在安吉地区婚姻中的茶俗,则更为丰富多彩,列举如下。

1.毛脚女婿茶

年轻姑娘出嫁之前,家里总要备些特级的安吉白茶,对看中的小伙子,姑娘就会以最好的茶,招待来客中的“未来女婿”。目前,在安吉梅溪一带最为普遍。

2.订亲茶

一旦男女双方爱情关系确定下来后,就要行定亲仪式,除聘金外,并用红纸包上茶,互赠各自的亲朋好友,俗称“订亲茶”。

3.亲家婆茶

安吉民俗,女儿出嫁后的第三天,父母亲要去看望女儿,称谓“望朝”。望朝时,父母亲要随身带去1两(1两=50g)左右安吉白茶的明前茶、半斤烘青豆、2两橙子皮拌野芝麻,这种茶称为“亲家婆茶”。

4.新娘子茶

望朝之后,婆婆要到新娘子的娘家请亲家的亲属好友和长辈们都新娘子家去喝“新娘子茶”。

5.请新娘子茶

新娘子家的亲戚、好友和客气的老邻居,都要在新娘子出嫁的当年请新娘子去喝茶。如系远亲,也可在下一年的正月里,新娘子回娘家做头趟时补请。

三、祭祀茶俗

(祭礼)家祭土地、家堂、灶司、太君、门神、五圣等神……太君,俗称娘娘,祭用茶果、糕圆,谓之“烧茶”。(引自清同治十三年《安吉县志》)

安吉茶俗旧惯中,以茶祭祀,供奉祖先记载很多,通常茶作为祭品之一

必不可少。

四、客来敬茶

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礼节。唐白居易《翅生访宿》诗云:“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宋徐积诗《谢蒋颖叔》二首之一:“便著青衫迎谢傅,更无茶果荐杯盘。”宋释•帷晤《次韵和酬仲灵<嘉公济冲晦见访>》:“诗书共喜灯前论,茶果翻疑梦里逢。”李彭《寄陈无惑》:“不忘茶果期,烟扉聊一访。”汪藻《浮溪集•同张昌时宿高明寺》:“茶果话畴昔,新晴报钟鱼。”宋.洪迈《夷坚支乙》卷《焦老墓田》载“焦氏以此候之,倾家出迎,具茶果延泞,经岁常然。”都说明了“客来敬茶”在中国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现代,实际上客来敬茶,客人喝不喝,已无关紧要,但对主人来说,敬茶时不可省的。客来敬茶,要体现出文明与礼貌。应做到饮茶场所窗明几亮,整洁有序,是环境优雅可亲。至于泡茶的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主人应一边陪同客人饮茶,敬茶是,必须恭恭敬敬双手奉上。讲究一些的,还会在饮茶杯下配个茶托或茶盘。奉茶时,双手捧住茶托或茶盘,举止胸前,轻轻道声,“请用茶!”,这是客人也应稍稍向前移动一下到一声“谢谢”,通过敬茶,体现安吉人重情好客的礼仪。

泡茶用水必须是清洁无异味的。泡茶时,不宜一次将水冲得过满,也可分两次冲水,第一次冲至三分满,待几秒钟后,再冲至七分满,这叫洒下的是“七分茶”,留下的是“三分情”无论用盖碗还是玻璃杯泡茶,切不可将碗盖或杯盖沿口朝下放在桌上,以免玷污,送茶时,也切不可单手用五指抓住碗口或杯沿提与客人,这样既不卫生,又缺少礼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来敬茶的一些茶俗:

1.扣桌行礼

在安吉,当主人向客人敬茶或续水,都会看到客人脸带笑意,把右手食指和中指弯曲,有节奏轻轻地敲打桌面,已示谢意。也有用一个食指扣桌的,表示我向你叩首谢意,若用大拇指除外其余四指扣桌,则表示我代表大家向你扣首致谢。

2.以茶代酒

安吉白茶自发现利用以来,视为一种高档圣洁的饮料,现今,无论谁家置办酒席或宴请贵宾,凡是遇到酒量小的或不会饮酒的,都允许以茶代酒。

在安吉,并不认为有损礼仪,反而有优礼相待之感。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时,通常以饮茶代替喝酒。

3.捂杯谢客

在安吉,凡客人进门,主人都会冲上一杯安吉白茶,面带微笑恭敬的送到客人手里,饮与不饮无关紧要,这是一种礼节,是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当客人饮茶,茶在杯中仅留1/3时,就得续水。如果客人饮得差不多,不想再饮,或想起身告辞,客人会平摊右手掌,手心向下,手背朝上,捂在茶杯(碗)之上。表示:谢谢,请不要再续水。主人见此情景,已经会意,便不再续水。用这种方式,有时比语言去挑明更含蓄,更富人情味。

4.茶食相融

茶不仅是饮料,也可以掺人食物,制成茶膳食,这种做法古已有之。三国魏张揖《广雅》载:“欲煮茗饮炙令色赤,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

用葱、姜、橘子笔之”,这相当于现今的茶水粥。唐代陆羽的《茶经》中,也提及“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这相当于现今的茶膳。这种茶食相融,既当茶饮,又作食品的遗风,如今依然随处可见。每逢佳节安吉人还盛情款待客人,农家熏豆茶相待,放一些饼、橙子皮、芝麻、笋丝、熏青豆等辅料。这种茶一经冲泡,饮起来,甘醇之味一应俱全,吃起来鲜爽可口,又耐咀嚼。还有一些放芝麻、花生仁、黄豆粉,可称得上是一种茶食,这种茶与食品已融为一体,它香甜甘醇、美味可口,又能充饥饱肚,吃了也不会感到腹胀。

抚今追昔,事事变迁,有多少茶俗被继承了下来,又有多少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安吉茶俗作为茶文化和茶事风情的一部分,它绚丽多姿、特色鲜明,极大地丰富了安吉茶文化的内涵。

广州绿茶文化你知道多少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其产地几乎覆盖了我国大江南北,大家所熟知的优质绿茶的产地大多集中在江浙一带,或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之乡——安徽。广东人爱饮茶,那么广东产绿茶吗?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有些好奇呢?

广东人爱饮茶,这是国人皆知的,不过广东的茶文化好事,更多,跟功夫茶挂钩,其实广东也产绿茶,不过广东的李家文化较之江浙一带都有所不同,广州说成了绿茶,形状要时尚一些,较为出名的绿茶品种包括有古劳茶、乐昌白毛茶、广北银尖和仁化银毫茶。

广州有什么样的代表绿茶呢?当属仁化白毫茶,这道茶同样是具有很悠久的历史起源。它属于烘青绿茶系列,古时候又名“白毛尖”,不过今天我们品茗的仁化白毫茶是经过工艺不断改良后的,其外形更为美观,口感醇厚之余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这是其最大的特色。冲泡后的色泽茶汤颜色明净,不失为绿茶之中的精品。在广州当地,仁化白毫茶又分为了五个档次,银毫又成为白毛尖乃是极品之茶,次之为白毛茶、白毛乌紫、乌紫白毛和黄壳。

很多人说广东人的一天是从茶开始的,这一点小编也不否认,但是更多广东人饮茶是一功夫茶为主,不过偏爱绿茶的人也不是少数,尤其是在上文中我们介绍的仁化白毫茶,它带有独特的兰花香味,是不少广东女性的最爱,也是办公室女性的首选。

崂山绿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崂山绿茶的历史渊源

1957年冬天,青岛园林管理处开始了茶苗移栽试验。大部分引进品种来自皖南和浙江。崂山绿茶最初种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苗圃里。首次从黄山装运了5000株两年生茶苗。由于茶树幼苗装运时间不当和根部严重受损,第二年春天栽培完全失败,无人幸存。

1959年,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太清宫的小广场前定居下来。当时,种植了50,000多株植物,但由于管理不善,只有50,000至10,000株存活下来。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斜坡上发现了27种1962年种植的茶树。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茶叶种植得到了发展,但种植技术并不普及,尤其是泡茶技术只有少数人掌握,市场上的茶叶数量有限。到20世纪90年代初,崂山茶叶种植面积约为60公顷。

1993年农业产业化出现后,崂山山茶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品。2004年8月1日,崂山绿茶正式实施《崂山绿茶生产技术规程》和《崂山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成为我市第一个茶叶地方标准。2006年1月6日,崂山区政府成立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委员会,组织起草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材料。

2006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受理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10月26日公告(2006年第161号)从现在起对崂山绿茶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区是崂山区的四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王各庄、沙子口、中韩和北宅,现辖行政区。

2007年,崂山区政府颁布了《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崂山绿茶生产销售管理及特殊标志的申请、管理和调查等相关工作程序。

2007年5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84号令,授权崂山区4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崂山绿茶的特殊标志。

2009年5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39号令批准崂山区8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崂山绿茶专用标志。

自2010年以来,区政府增加了对茶农的财政补贴,每年拨款760万元,供茶农用于统一用药、施肥和品种改良的直接补贴。

2011年5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gb/t26530-2011),将于2011年11月1日实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