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内涵及价值意义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云南 云南的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云南。

普洱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笔者曾说过:“一个人喝茶,和心;两个人喝茶,和顺;一家人喝茶,和睦;全国人喝茶,和谐;全世界喝茶,和平。”这五个“和”字,可视为普洱茶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茶树起源的摇篮在普洱市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主要产地在中国思普区、西双版纳,今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唐南诏时的“银生节度”辖地,清代时称普洱府。清代呈送朝廷的普洱贡茶即加工于此。

茶树起源于第三纪宽叶木兰,这一观点已为学术界公认。著名的景谷宽叶木兰(新种)化石,发现于普洱市景谷盆地芒线,是第三纪晚渐新世植物群遗迹,距今约3540万年,1978年正式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描述发表。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在分类学上,古木兰是山茶目、山茶科、茶属及茶种的老祖宗。

云南地质古生物学家何昌祥教授在《农业考古》发表论文《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认为,我国木兰化石有两个种:一是宽叶木兰(新种),只产于云南普洱市景谷,其时代为第三纪晚渐新世;二是中华木兰,产于云南普洱市的景谷县、澜沧县、景东县,以及临沧市的沧源县、临沧县,保山市的腾冲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梁河县,共7个县。

中华木兰较宽叶木兰晚,时代为晚第三纪中新世,距今2500万年。云南西南部的野生大茶树,则有可能由本地区第三纪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进化而来。何昌祥教授认为,印度阿萨姆地区和云南、贵州、四川交界等地,因不具第三纪木兰植物地理区系条件,又缺乏古木兰自身演化体系,所以,上述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之说,均不成立。

普洱市具有茶树原产地三要素:一是有茶树的原始型生理特征,二是有古木兰和茶树的垂直演化系统,三为第三纪木兰植物群地理分布区系。我国出土茶树始祖宽叶木兰(新种)化石的唯一地点在普洱市景谷盆地芒线;发现中华木兰化石的地点在普洱市景谷煤厂、景东田心、澜沧勐滨三处;

世界上至今存活树龄最老的野生古茶树(2700年)在镇沅千家寨;万亩野生茶树群落,在哀牢山与景东县相连的镇沅九甲千家寨;地球上唯一存活的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活化石”在澜沧邦崴;布朗族先民种下的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林在澜沧景迈山……这些可称之为“茶之源”的地方,均在普洱市。2013年5月25日,国际茶业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牌匾授予普洱市,即是对普洱市是茶树原产地的认同。

普洱茶文化的内涵

从唐代至近代,记载普洱茶的史料有唐代《蛮书》,宋代《续博物志》,明代《滇略》《本草纲目》等,清代史料和文物有《滇云历年传》《滇南新语》《本草纲目拾遗》《滇南见闻录》《滇海虞衡志》《普洱茶记》《普洱府志》《易武茶案断案碑》《永安桥功德碑记》《信征别集》等,民国时期史料和文物有《梵天卢丛录》《纪襄廷墓志》《思茅钧义祥茶庄包装说明单》等。这些史料和文物,为研究普洱茶文化提供了历史资料。

普洱茶文化内容广泛。广义的普洱茶文化,是指普洱茶乡各族人民从古至今创造的,在对茶的发现、驯化、栽培、制造、加工、运输、保存、销售、饮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它与自然、地理、民族、经济、文化紧密相连,涉及各民族种茶人、制茶人、售茶人、饮茶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方面,如古茶树、古茶林、大茶山、茶种植、茶品种、茶加工、茶贡品、茶厂家、茶马道、茶饮具、茶医药、茶民俗、茶品饮、茶风情、茶碑刻、茶文史、茶诗词、茶楹联、茶文艺、茶保健、茶叶节等。普洱茶文化内涵丰富,在众多茶文化中,有其独特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广博性特点,其中一些内容实体,已具有文物价值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

普洱茶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紧密相连。思普区普洱茶乡有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林多处。普洱茶文化区域较广阔,种植上包括清代普洱府辖区内的今普洱市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临沧市部分茶区等处茶山。普洱茶的品种特色较多,有传统普洱,亦有可制“红茶”系列、“绿茶”系列多种。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普洱茶加工是一门传统工艺,有晒青毛茶散茶加工、传统紧压茶加工,有不同的茶叶包装。

普洱茶商贸历史悠久。普洱茶贸易历经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延续到现在。清代普洱贡茶由普洱府承办,受皇室宠爱,其贡茶的品种、贡茶的采办、贡茶作国礼、贡茶的影响等,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明清以来至民国,先后在普洱、思茅、景谷、镇沅、景东、墨江、倚邦、易武、车里、佛海、南峤、江城等地兴办了不少私营茶庄商号,推动了普洱茶加工和贸易的兴盛。

新中国成立以后,普洱专区和西双版纳普洱茶乡又兴建了茶厂、茶叶公司等企业数十家,扩大了普洱茶的国内销售和出口贸易。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在勐海,茶树良种场建在思茅,提高了普洱茶乡种植发展茶叶的科学技术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外和境外也出现了普洱茶企业,更加扩大了普洱茶的影响。

茶马古道及马帮文化独具特色。明清至民国时期,商人马帮到普洱茶区用骡马运输茶叶的山间马道,有昆洛前路茶马道、滇西后路茶马道、思茅易武茶马道、思茅澜沧茶马道、思茅江城茶马道、普洱思茅通外茶马道、佛海通外茶马道,沿路有马帮、牛帮、马站、马店,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马帮茶文化。

普洱茶品饮丰富多彩。云南民族众多,茶俗丰富多彩,布朗族吃酸茶,饮烤茶和青竹茶;基诺族吃凉拌茶,饮煮茶;哈尼族饮蒸茶、烤茶和土锅茶;彝族饮烤罐茶、清茶、盐巴茶和油茶;傣族、拉祜族饮竹筒香茶;佤族饮铁板烧茶和擂茶;傈僳族饮油盐茶;白族饮三道茶;藏族饮普洱紧压茶;纳西族饮酥油茶;汉族多饮盖碗茶……饮茶方式大致有重视其观、闻、品的“品茶”和解渴的“喝茶”,还有少数连茶带水咀嚼咽下的“吃茶”。自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普洱茶节以来,普洱市搜集、整理、推出了普洱茶艺,其中有传统茶艺、民族茶艺,兴办开设了许多茶庄、茶馆、茶企业,通过饮茶和表演等各种方式弘扬普洱茶文化。

普洱茶与人们的精神文化关系密切。普洱茶与民族宗教的祭祀有关,许多宗教仪式都要用普洱茶。普洱茶产区各民族婚丧嫁娶、节庆习俗、生产劳动、休息娱乐,都要用普洱茶,茶已成为民俗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普洱茶与民间医药保健有关,普洱茶的药用及保健功能正不断得到科研和实践证实。普洱茶销售到港澳台地区及世界许多国家,深受人们欢迎。普洱茶论文、

cy316.Com精选阅读

普洱茶的文化内涵


普洱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一个人喝茶,和心;两个人喝茶,和顺;一家人喝茶,和睦;全国人喝茶,和谐;全世界喝茶,和平。这五个“和”字,可视为普洱茶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普洱茶文化的内涵

从唐代至近代,记载普洱茶的史料有唐代《蛮书》,宋代《续博物志》,明代《滇略》《本草纲目》等,清代史料和文物有《滇云历年传》《滇南新语》《本草纲目拾遗》《滇南见闻录》《滇海虞衡志》《普洱茶记》《普洱府志》《易武茶案断案碑》《永安桥功德碑记》《信征别集》等,民国时期史料和文物有《梵天卢丛录》《纪襄廷墓志》《思茅钧义祥茶庄包装说明单》等。这些史料和文物,为研究普洱茶文化提供了历史资料。

普洱茶文化内容广泛。广义的普洱茶文化,是指普洱茶乡各族人民从古至今创造的,在对茶的发现、驯化、栽培、制造、加工、运输、保存、销售、饮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与自然、地理、民族、经济、文化紧密相连,涉及各民族种茶人、制茶人、售茶人、饮茶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方面,如古茶树、古茶林、大茶山、茶种植、茶品种、茶加工、茶贡品、茶厂家、茶马道、茶饮具、茶医药、茶民俗、茶品饮、茶风情、茶碑刻、茶文史、茶诗词、茶楹联、茶文艺、茶保健、茶叶节等。普洱茶文化内涵丰富,在众多茶文化中,有其独特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广博性特点,其中一些内容实体,已具有文物价值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

普洱茶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紧密相连。思普区普洱茶乡有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林多处。普洱茶文化区域较广阔,种植上包括清代普洱府辖区内的今普洱市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临沧市部分茶区等处茶山。普洱茶的品种特色较多,有传统普洱,亦有可制“红茶”系列、“绿茶”系列多种。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普洱茶加工是一门传统工艺,有晒青毛茶散茶加工、传统紧压茶加工,有不同的茶叶包装。

普洱茶商贸历史悠久。普洱茶贸易历经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延续到现在。清代普洱贡茶由普洱府承办,受皇室宠爱,其贡茶的品种、贡茶的采办、贡茶作国礼、贡茶的影响等,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明清以来至民国,先后在普洱、思茅、景谷、镇沅、景东、墨江、倚邦、易武、车里、佛海、南峤、江城等地兴办了不少私营茶庄商号,推动了普洱茶加工和贸易的兴盛。新中国成立以后,普洱专区和西双版纳普洱茶乡又兴建了茶厂、茶叶公司等企业数十家,扩大了普洱茶的国内销售和出口贸易。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在勐海,茶树良种场建在思茅,提高了普洱茶乡种植发展茶叶的科学技术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外和境外也出现了普洱茶企业,更加扩大了普洱茶的影响。

茶马古道及马帮文化独具特色。明清至民国时期,商人马帮到普洱茶区用骡马运输茶叶的山间马道,有昆洛前路茶马道、滇西后路茶马道、思茅易武茶马道、思茅澜沧茶马道、思茅江城茶马道、普洱思茅通外茶马道、佛海通外茶马道,沿路有马帮、牛帮、马站、马店,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马帮茶文化。

普洱茶品饮丰富多彩。云南民族众多,茶俗丰富多彩,布朗族吃酸茶,饮烤茶和青竹茶;基诺族吃凉拌茶,饮煮茶;哈尼族饮蒸茶、烤茶和土锅茶;彝族饮烤罐茶、清茶、盐巴茶和油茶;傣族、拉祜族饮竹筒香茶;佤族饮铁板烧茶和擂茶;傈僳族饮油盐茶;白族饮三道茶;藏族饮普洱紧压茶;纳西族饮酥油茶;汉族多饮盖碗茶……饮茶方式大致有重视其观、闻、品的“品茶”和解渴的“喝茶”,还有少数连茶带水咀嚼咽下的“吃茶”。

普洱茶与人们的精神文化关系密切。普洱茶与民族宗教的祭祀有关,许多宗教仪式都要用普洱茶。普洱茶产区各民族婚丧嫁娶、节庆习俗、生产劳动、休息娱乐,都要用普洱茶,茶已成为民俗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普洱茶与民间医药保健有关,普洱茶的药用及保健功能正不断得到科研和实践证实。普洱茶销售到港澳台地区及世界许多国家,深受人们欢迎。普洱茶论文、

茶叶常识:云南思茅的普洱茶文化


地产名茶闻普洱,山有奇松晓思茅"。思茅,素有"绿海明珠、林中之城、天然氧吧"的美誉。她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10.3万亩的普洱茶叶种植基地,普洱茶加工厂170余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累了一天农活的布朗人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冲泡上一碗自制烤茶以犒劳自己一天的劳动。饮烤茶既是当地布朗民族的一种民俗特色,也是布朗族人的一大嗜好。

先将茶叶放在小陶罐内或瓦片上于火上烘烤,待茶叶焦黄时再冲入开水,顿时茶香四溢。这种茶水极酽,入口有苦味,很解渴。所以每次仅饮一小盅。假如有客人来了,一定要以烤茶招待。煮出来的第一罐由主人自己喝,第二罐才给客人饮用。主人喝第一道茶,表示茶中无毒,请客人放心。第二道茶味道最好,奉献给客人。

茶城饮食文化

思茅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特点,成就了她独特的文化氛围,既有来自区外各县的风味美食,也有思茅本地传承几十年的地方佳肴,更有就地取材,以茶为原料制作的丰盛茶餐。同时,遍布城乡的农家乐风餐饮,也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吸引人们食欲的一道田园风景。匠新独运的思茅特色名菜--风味土鸡、大红菌、鸡豆腐、水酥;韵味十足的民族特色餐饮--爱伲山庄;美味聚集的彝家特色山寨--高家寨;风味独到的茶城特色菜肴--茶餐。

茶艺、茶道、茶乐

所谓茶艺,讲求的是制茶、泡茶、喝茶、品茶、闻茶、看茶、吃茶等方面的技艺。

所谓茶道,讲究的是饮茶的文化,这里包括喝茶的礼俗和规矩。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核心是和谐。

普洱茶乐是一种传承了百年的洞经音乐。古人有听乐品茶之习,自流传至今。乐中有茶、茶中有乐。经过一代代茶乐人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在思茅这块古朴的大地上,古普洱茶乐已经流传百年,至今还保有完整的乐谱,有专门的乐队进行演奏。

云南普洱茶的原生态茶文化


普洱茶是一种原生态文化,普洱茶正是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国地方强势茶类。

1、原生态茶文化的内涵

(1)原产地——地方特产

(2)原生态——绿色、健康、有机

(3)原住民茶文化——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

(4)原味——天然风味

晒青没有经过高温的加工过程,最能保留茶叶的原始风味。这也是越陈越香概念赖以建立的基础。

2、原生态茶文化的商业价值

(1)怀旧价值

现代社会是强调进步的社会,社会在快速进步的同时也丢弃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留恋,因此,伴随进步而来的也是一个怀旧的社会,人们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貌似陈旧的物品与生活方式来寄托思古之幽情。普洱茶就是这样一个好东西,遥远的马帮、诸葛武侯遗留下来的茶种、传统的晒青的那股淡淡的太阳味道、古老的石模压茶工具等等,都是绝好的怀旧与寻根题材。所以,古老的马帮一走进现代的北京城就引发了京城各路媒体的追捧,不但热透了天子脚下,还将其余波扩散到整个中国北方,从而形成了全国的普洱茶热。

(2)异域价值

对于内地来说,云南是边疆;对于中原来说,云南是化外之邦。相对很多国人来说,云南就是异域,就是别样的风情,很多人来云南旅游是抱着猎奇的心理来的。而普洱茶是中国茶类中异域价值最足的茶类。首先,从茶叶的本身而言,在种植方面云南有很多野生与野放的的茶叶,在加工方面云南的晒青与传统石模工艺,在产品的形态方面拥有独特的饼、砖、沱形式,还有背离的贵新茶的茶叶传统主张越陈越香的价值,这些信息对第一次接触普洱茶的人来说,与其经验价值截然相反,面对以传统茶叶革命者姿态出现的普洱茶,消费者往往有错位感而产生强烈的异域感。其次,在普洱茶身上附加有很多神话、传说及少数民族茶文化,这也是产生异域感的一大原因。将普洱茶的异域感与旅游相结合,可以开启巨大的茶旅游产业。

(3)健康价值

现代人追求健康,所以现代社会的健康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社会无疑是健康社会。现代人追求健康,其实是被现代社会不健康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逼迫的,越是稀缺的东西越有人追求。当社会普遍追求健康时,一方面说明大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健康本身就是一种稀缺品。而普洱茶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健康特性,其绿色、健康、有机的特征正好可以满足时代的需要。健康社会必然要催生庞大的健康产业,普洱茶怎样与健康产业相结合,是普洱茶产业研究的一大课题。

原生态茶文化,只是说明普洱茶是一个充满个性与特点的茶类。普洱茶可以依据原生态的特点大打特色牌,从而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与中国的其他茶类开展竞争。差异化竞争的结果是,有助于形成特色的品类与品牌,其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中国强势的地方茶类。

浅谈茶文化内涵的三个层次


茶文化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总的来说,茶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

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等。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来“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地区的“茶、蜜、灵龟……皆纳贡。”至唐以后贡茶的份额越来越大,名目繁多。

从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对茶叶征收赋税:“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旧唐书·食货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开始实行榷茶制,即实行茶叶专卖制(《旧唐书。文宗本纪》)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领引时交税,然后才能到指定地点取茶。自宋至清,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对汉族地区的茶叶贸易也严加限制,多方盘剥。

云南普洱茶的核心价值


普洱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近年来普洱茶的知名度持续上涨,除了中国以外。国外如马来西亚都是非常流行的饮品,而且现在很多普洱茶企业都已经把触角对准了国外市场。

比如大益在韩国已经发展了很多经销商,合和昌开始去俄罗斯参展发布新品等。那是什么原因让普洱茶能让这么多人喜欢?它的核心价值在哪呢?总结起来,可以用三个词汇六个字“健康、陈香、文化”来描述。健康价值、陈香价值是基础,而文化则具有提升价值的作用。

普洱茶,最基本的应该是一种具有健康价值与陈香价值”的饮品。普洱茶文化,如产品的设计理念、包装,以及市场营销,诸多方面可以提升产品价值,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但是,普洱茶文化只是助推器而已,并非核心价值的基础。

用品字结构模型表述普洱茶核心价值三元素如下:

从这个模型看,基础是“健康价值”和“陈香特性”,普洱茶因为良好的保健功效,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普洱茶也因其独特的陈香特性吸引消费者、投资收藏者,才成就了普洱茶“可以喝的古董”之传奇。

而普洱茶的文化特性,则是普洱茶增值的助推器,它是普洱茶宣传推广的排头兵,但产品若只注重文化特性,无异于缘木求鱼,由于产品内质无保证,产品会在暂时的喧嚣后归于平淡;注重“健康价值”和“陈香特性”的产品是好产品,但如果没有文化价值的辅佐,产品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消费者不容易认知与接受,“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局面在所难免。

为了实现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健康价值”和“陈香特性”,“酽”是基本追求之一。

首先说“健康价值”,普洱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无论是古老的认知“消食解腻”,还是现代的理解“降脂减肥”,其间透露出的信息是,普洱茶必须有特定的内含物质,这些内含物质中重要的是茶多酚类物质、生物碱,以及氨基酸类物质等,它们在茶汤中的比例决定普洱茶滋味浓厚,即味酽也。

其次,从“陈香特性”来说,普洱茶要具有良好的收藏价值,也必须有充分的前导物质、丰富的内含物,“味浓酽”能为普洱茶收藏的后发酵或醇化奠定基础,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普洱茶收藏客,把“味浓酽”而非“形最美”作为第一评判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普洱茶品饮与收藏,是十分有道理的。

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历史文化


唐代滇南的银生府为云南主要产茶区,普洱古属银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然后销往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千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的珍品。

在云南茶铺或卖茶的集市,例如昆明、思茅、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著名风景区,随处可见“普洱茶”的招牌。依据这样的经验,只要是在云南所产的茶,皆可叫做“普洱茶”——来云南游玩及云南大多数的本地人对“普洱茶”这一概念的认识大抵如此,认为“普洱茶”这三个字,也不过是“云南茶”的别称罢了。有些稍微懂点茶的人也会把它与红茶混淆在一起了。其实,普洱茶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制成的茶。它是云南贡献给世人的一种特有的茶品。

据史籍记载,唐代滇南的银生府为云南主要产茶区,普洱古属银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然后销往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千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的珍品。在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载入书籍。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向皇帝进贡的贡品。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多次提到贾府也饮用普洱茶。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清光绪年间的普洱“金瓜”贡茶,由此可见普洱茶的名贵。

普洱茶近年来同古字画一样进入收藏品之列。收藏普洱茶饼的风气不断蔓延,在云南、广东、福建、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尤为盛行。陈年普洱茶的收藏热不断温。

云南普洱茶的地理价值


云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奇观。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云南普洱茶的地理价值~

云南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源于云南特定的地理系统。这个特定的地理系统包括自然地理、气候及生态多样性相融合而产生的自然生态及造就的物种多样性。

云南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特性,加之热带雨林季风气候使其形成了大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造就了云南特定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以乔木为标志,主要有169类,占中国的80%;灌丛生态系统主要有寒温性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灌丛和热性河滩灌丛等4种类型;云南草甸类型更是分布广泛,主要分为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和寒温草甸3个生态系统类型。

它的水生生态系统有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云南的六大水系,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依洛瓦底江、元江和南盘江构筑了云南淡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而以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和泸沽湖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湖泊,反映了中国淡水生态系统的一些特殊性。

云南水生植被按其生活型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飘浮植物等4种类型。水生动物方面,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都很丰富。

云南的物种多样性更是世界罕见。云南除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美誉外,还被誉为“竹林故乡”、“药林的宝库”、“香料博物园”、“天然大花园”、“菌类大世界”等。云南有竹类资源28属220种,属、种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5%和55%,占世界总数的40%和25%;药材、花卉、香料、菌类的种类均居全国之首。

云南从北到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分布着从高山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的105个主要的森林类型。森林类型之多也为全国罕见。因此,云南堪称世界生物的标本库。

普洱茶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大的自然生态系统里,当云南的古人把这个系统中的某一类或几类物质融合到普洱茶中时,普洱茶的物质组合,不单单是几片茶叶的叠加,而是地理特征与自然生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其中,参与普洱茶发酵的微生物菌群,有的竟繁衍达上亿年之久。因此,一片普洱茶,不单单是一个商品,更多的是地理价值的再现。

普洱茶茶文化的发展


巴蜀茶文化的形成

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普洱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中唐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使普洱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部《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直至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方大行其道。《茶经》的问世,不但使天下益知饮茶矣,陆羽亦因此名扬天下,并为朝廷所知而召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仕途,竟不就职。晚年他由浙江而至江西上饶隐居.《茶经》是一部论茶专著,它对当时盛行的各种茶俗作了回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进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进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由陆羽开始的茶的这种划时代的变化,正是当时茶风盛行,人们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体现。

宋代茶业的发展

宋元茶叶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由团饼为主趋向于以片茶、散茶的为主。

北宋前期,茶叶生产主要是以团茶、饼茶为主,这是属于紧压茶类,特别是在北苑贡茶中,这类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和技巧,日趋精湛,不断创新,无论是在外形和内质上,都达到了团饼茶的最高峰。

由于宫廷用茶要求,煮茶方式和品饮方式与民间乡饮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团饼茶在作为宫廷之用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团饼茶的***和煮饮方式都比较繁琐,对于一般的普通饮用者来说,则多有不适合的地方。

由于一般的劳动者的饮茶,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不可能往购饮价值昂贵的团饼,而且也无暇往精心烹制。他们总是希看价值低廉且煮饮方便。于是,在过往团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就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折的蒸青和蒸青末茶。

宋朝时,对那些团状、饼状的紧压茶常称之为“片茶”,而对那些散状的茶叶,在当时又称为“草茶”,或“散茶”。

明清茶文化

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躲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以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现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进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张大复则在次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众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化境,一种天、地人心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普洱茶文化:普洱茶“魔力”


岁月藏香,普洱茶像是拥有"魔力"一样,在时间冲洗下,在品质上铭刻下了奇迹。我们现可以追述的陈年老茶至少还有百年老普洱茶,但是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百年已似乎是非常漫长的时间,也许收"藏"可以从我们自己开始,然后见证岁月跟我们的痕迹。

不管是新茶还是陈茶,普洱茶,也许当喜欢他们后,就无法在释手,感受着时间带来的点点滴滴,生命原来如此,在不断的岁月中沉淀,不管是好是坏,不管是精彩还是遗憾,都在继续。"藏"的喜悦就这样被其体现。

长知识

【好的普洱茶应该具备的几点】1、可以空着肚子喝;2、可以睡觉之前喝;3、可以投茶20克煮着喝;4、喝到肚里小便;5、冷茶、热茶可以随意喝;6、隔夜的茶汤可以喝;7、可以马上喝可以留存;8、耐泡耐煮如人生。好的茶品一定不可以只是好在理论上、和眼睛上,一定要好。

【再加工茶类】是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包括花茶、紧压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珠兰等好,以茉莉花最多。

【台湾三大名茶】1、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2、文山包种茶,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色,是茶中极品。3、东方美人茶,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称"白毫乌龙茶",此乃乌龙茶之极品,与目前市场上所称之乌龙茶(半球型包种茶)大不相同。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一、认识中国茶,二、认识与应用泡茶工具,三、基本手势,四、备器及涤器:置茶;盖杯;茶壶正泡;倒茶入公道壶;分杯;奉茶及品茶;茶道宗旨。通过以上描述的中国茶道入门知识,相信大家对茶道有了初步的了解了,中国茶道不仅是一种泡茶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修身养性之法。

碎碎念

诗人把品茶时的心境与佛性相印在一起,体味出心境的闲适与淡远。有人说,用心品茶的人,才会品出茶的真谛与情趣,而良好的心境则是"心品"的前提与条件。品茶时的心境虽然也会因人而异,但闲适与静雅,应是心境的最高境界。故而,品茶以心境为上。

凡艺无止境,凡道不可测。茶艺可以安身,茶道可以安心。与其繁琐不如简练,与其勉强不如自然,与其浓妆不如素面。茶道即人道,人若不立,茶不足道。茶道并非越精致越好,也许粗茶淡饭境界更高。凡有利于心,皆可谓之道。茶心飘渺,趁热而来,随烟而去。以捕茶之心捕自心,尽得茶道奥妙。一杯茶掺来倒去,还是一杯茶。放下千思万虑,才是茶道功夫。茶洗去尘污,使心思纯朴。茶道不厌其烦,以坚茶人之心,过后知大道至简。学茶道的目地,不在茶而在道。上渡船的目地,不在渡船而在彼岸。

放不下茶的心,打不开茶道的门。放下到不能再放下即为得,简化到不能再简化就是道。重复表面相同的饮茶,感悟每次不一样的变化。用完整的心,去品茶的整个过程。袅袅茶烟遮挡不住天人奥秘,功夫深自然成。石不变,刀越磨越快;茶不变,心越喝越清;道不变,人越学越神。世间万物皆有道,也皆是迷。为求道而迷于茶,岂不成为笑话?坚守一切洁净的禁忌,保持一派天然的纯真。世人皆知浓的好,不知清之妙,茶人以清心为本。能清自己心可得小成就,能清众人心方成大圆满。

湖边林间的小茶园,简洁自然。一点空间足以观天地,自然的环境给我们以真实的定位。茶在体内循环,我们在天地间寄居。室外架炉煮茶,天地也不大,茶壶也不小。心中天地如壶,眼里壶象天地。都市纸醉金迷,很少象人一样的生活。茶房是书房的延伸,茶园是家园的亮点。人为什么会那么爱茶呢?因为两者都是天地间的至善。

普洱茶文化推广的健康


普洱茶文化推广的健康:不要神化普洱茶,饮茶都有利益健康,只是云南大叶种的茶多酚等内含物质含量比中小叶种更高些。人们追捧古树茶,一方面是古树茶可能积淀的一些物质会更丰富;同时古树茶农药、化肥使用比较少;加之数量有限,云南省古树茶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不到云南茶叶总量的4%,在普洱茶中的量也就10%左右。不要在宣传时神话古树茶,而把台地茶妖魔化。

对于普洱茶产业的宣传要做到不夸大,不贬低。过来十多年,我们宣传普洱茶文化走了很多误区,普洱茶被“贵族化”,都去讲什么皇帝、贵族、名流等如何收藏、品饮,让老百姓觉得普洱茶昂贵,是奢侈品,消费端缺乏群众基础,让这么好的普洱茶没有成为百姓的杯中口福,没有更好的获得这份健康享受,使得普洱茶形成“大品牌小市场”的局面。媒体或是茶界写手要用真实的文字去还原普洱茶及历史文化的真实。比如这几年名山茶的价格被炒作得太高,与其价值极不相符,名山茶价格太高了假冒的茶叶就必然多,必然会产生“劣币逐良币”的结果。云南茶区生产的茶叶都是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的,很多茶园升级发展生态、有机茶园,这是未来云南茶叶发展总趋势。

凝结时间精华的普洱茶文化


在普洱茶的世界里,“砖、饼、团、沱、膏”是五种基本的形态,其中茶膏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速溶茶之一。茶膏凝结着华夏人民的智慧,从古代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文明的今天,普洱茶膏没有随着岁月泯灭在时间的尘埃里,而是凝结着时代的精华,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普洱茶文化。

茶膏是国人为改进饮茶方式而作的改进,也是对普洱茶品质的提升。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不管这是不是茶膏最原始出现的证明,但的确是陆羽发现了茶有膏、茶出膏的现象。到了宋代的时候,制茶者们对茶叶出膏比较重视,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将膏从茶中分离,这种“小榨取水,大榨出膏“的方式成为了当时公认的制膏方式。后来云南土司在制作普洱茶膏时,采用了与之不同的”大铁锅熬制法”,这种方法仍然被今天的许多茶企采用。普洱茶膏的正式命名是在清朝的时候,在宋人制茶膏的方法上采取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手艺,使得普洱茶膏的品质胜于以往,因而得名。

普洱茶膏有着独一无二的功效,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而普洱茶膏的功效在今人的研究下被证明同样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癌症、抗衰老、抗辐射的功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还能止血消炎,有着健康养生的独特功效。

如今,普洱茶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慢慢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工业文明盛行的今天,普洱茶膏将茶与农耕文化结合,形成了天衣无缝的时代特色。

普洱茶茶号的意义


普洱茶作为商品,过去主要是边销和外销。因此,大多数普洱茶其花色、级别不同均有各自的茶号。而且,在目前关于普洱茶的书籍中,经常提到一些茶号,为了使广大消费者对“茶号”的内涵有所了解,特作如下介绍。

茶号(又叫唛号)是出口贸易工作中用于对某种茶品质特点的标识。主要用于进出口业务。

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茶号不能用来判断茶叶贮藏时间的长短;第二,不能作为识别经营、生产企业的标识。从1973年昆明茶厂开始试制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于1975年正式批量生产、出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在几十年贸易活动中,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建立了许多茶号,每一个茶号都包装(散茶)、大包装(整件包装散茶)或紧压茶,为某个生产厂家生产。以普洱茶的茶号为例,前面两位数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最后一位数为该厂的厂名代号(1为昆明茶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4为普洱茶厂),中间二位数为普洱茶级别。如“75671”表示昆明茶厂生产的6、7级普洱茶,该厂1975年开始生产该种普洱茶。

下关茶厂的茶号:7663、7653、7633(袋泡)、7643(袋泡)、8653、8663、76563、76073、76083、76093、76103、76113、76153(碎茶)。

勐海茶厂的茶号:7572、7452、8582、8592、7542、79562、79072、79082、79092、79102、79122(碎茶)。

昆明茶厂的茶号:7581、421、75671、75071、78081、78091、78101。

普洱茶厂的茶号:77074、77084、77094、77104。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1988年发文并注明品质和级别的茶号:7452(高档七子饼)、7572(中档七子饼)、8582(普洱青饼)、8592(普洱熟饼)、7542(普洱大饼)(青饼)。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1991年发文并注明品质和级别的茶号:7542(青饼)、76113(普洱散茶级外)、79122(勐海普洱碎茶)、76153(下关普洱碎茶)。

《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内涵及价值意义》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云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