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老茶梗,究竟是什么梗?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梗茶 普洱茶梗 普洱茶梗好吗

【www.cy316.com - 普洱茶梗茶】

茶界向来是风水轮流转,绿茶、红茶、乌龙茶你方唱罢我登场。现下轮到普洱茶唱主角了,普洱茶也从原先一无是处的酱油身份,变成浑身是宝的香饽饽了!

这不,继生茶、熟茶、陈茶、茶花、螃蟹脚、老黄片、老茶头、茶化石、碎银子…之后又出了个老茶梗了,对发掘出此类茶品的产家和商家的牛叉智慧,我实在是佩服之至!

那么,这个老茶梗究竟是什么梗?与普通的普洱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有没有品饮价值呢?

目前有两种决然相反的意见,一种认为是宝贝,一种认为是垃圾!

一、老茶梗宝贝说

1、更甜

普洱茶因为与其它茶类不同,在原料的选择上也不一样,按以往的经验,粗老原料制成的普洱茶都比较甜。这是因为,对茶树的同一个枝条而言,蔗糖、还原糖等甜味物质的含量高于嫩叶,并随着叶片的老化而逐渐增加。以一芽四叶的茶菁为例,也就是说,糖类成分存在:“第四叶>第三叶>第二叶>第一叶”的变化,这也就是老黄片比较甜的原因。那么,老茶梗呢?是不是也会更甜些呢?有人认为:“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含有较高的糖分,所以在拼配普洱茶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放入茶梗。”

2、更香

此观点认为:茶梗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

3、转化更好

此观点认为: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的茶多酚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进而与其它物质聚合,形成黄褐色聚合物,使普洱生茶汤色逐渐加深,直至变为黄褐色的过程。茶梗在茶饼中可以让茶饼,更充分的和空气接触,因为更有利于后期的转化。

二、老茶梗垃圾说

此观点认为:茶梗历来是作为废弃之物被挑拣出来,因为它及影响茶叶的美观又没有品饮价值。甜度香气之说的原理其实是针对较嫩的茶梗,而拣出来的茶梗是木质化了的粗老茶梗,既不香也不甜。各种茶类的采摘级别中对茶梗都有明确规定,“黑茶中级别高的价格也高,所以品质便好,茶梗价格低廉,档次低,是以前边疆少数民族没有大量消费高档茶的经济条件,只能消费的茶叶。”并以大益茶为例说明:“传统的高档熟茶里面的金针白莲、宫廷、7452都不含老梗;入门熟茶7572有少量老梗;7592是大益档次最低的熟茶,含老梗多是自然的。同年份的金针白莲一片差不多可以买一提7592了”。

这两种观点哪个正确呢?细加分析并找了一块老茶梗砖开汤品鉴之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又失之偏颇:

1、香气甜度之说确实是针对嫩茎才成立,对于木质化程度高的老茶梗,冲泡过程中香气甜度有,但没有那么明显。这个“老”字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年份之老,其二是采摘级别和木质化程度之老,在选购和品饮之前,应问清楚茶品是哪一种,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出手。

2、转化之说有理,对普洱茶的某些茶类,拼了一定量的茶梗对后期转化更为有利。

3、价格之说太偏激,对其它茶类也许成立,但对普洱茶,有人可能喜欢金针白莲的细腻醇香,有人却爱7592的浑厚甜滑,不喜欢金针白莲的,你用一提来换我一片7592,我也不换!

4、原料采摘标准上,普洱茶也区分于其它茶类,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标准和品饮标准,所以才有包心、撒面之说,才有了拼配之美。

5、老茶梗虽不是宝贝,但也绝不是垃圾!有它独特的价值,除了用于拼配提升口感和有利于后期转化之外,单独品饮感受其木质纤维转化后的陈年韵味,亦是一番别有情趣的体验。

cy316.cOm扩展阅读

普洱茶究竟是什么?


"普洱茶"这个名字必不陌生,但我们还是来看看普洱茶究竟是什么,和小编一起往下了解吧。

普洱茶属于宽叶的野生茶叶,既有松散的叶茶出售,也能压缩成茶饼状。普洱是一种黑茶,

而非红茶。它主要产自中国西南部,人工发酵这种宽叶茶大概需要40天左右,完成之后还要进行

风干、醇化、筛选挑剔和分离灭菌。

普洱茶减肥法减肥原理

不断有研究指出普洱能够降低胆固醇、高血压,帮助身体排毒,保护心脏。法国ARMA医学研

究协会的戴特恩博士表示,他针对350个体重超标者进行试验,他们每天喝一杯普洱,饮食不用

可以控制,两个月之内有299人的体重下降了2-5公斤。

首先,普洱能够抵挡脾胃里的湿气。一个健康的脾脏帮助你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同时

排除身体里多余的水分。

如果平时摄入过量的精制面粉、加工食品和糖,你的脾脏会因为负荷过重而变得虚弱,主要

症状为血压不稳定、疲劳困倦以及发胖。脾脏出现问题,身体很容易囤积水分,造成水肿,这也

是许多女生胖(准确地说是“虚胖”)的主要原因。过量的糖分会增加你体内的湿气,引发疾病。

普洱正可以在这方面帮到你,它的祛湿功效改变肠胃里的能量,帮助减肥。同时也有学者指出,

普洱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

除此之外,普洱中还含有咖啡因以及其他一些矿物质,这些营养元素能够抑制脂肪酸生化酶

。换句话说,如果你养成喝普洱的习惯,你摄入的饱和脂肪不会让你发胖。尽管听上去有点不可

思议,但专家指出,儿茶素和咖啡因共同作用可以将身体生热率提高40%。

身体生热指的是,为了维持身体正常37度的水平,需要消耗你吸收的热量。你大可以换算一

下,因为喝普洱茶有多少卡路里会随之甩掉。这些都是普洱越来越受到都市女性重视的原因。

普洱茶究竟是什么茶?


普洱茶究竟算作是什么茶?这是一个颇有趣味的问题。就像一个人追问自己:我是谁?这个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知道自身的属性与归属,有助于在茶的家族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茶与人,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共鸣之处。

宋代的李石因袭了樊文的说辞,所以也可以沿用“银生茶”这个名字。

唐宋两个时期,“散收,无采造法”的银生茶究竟算作是什么茶?透过现有文字的记载,无从知晓,顶多算是一种草昧的制茶法。

明代,云南茶的文字记述远较前朝为多。它们可以被归纳为两类:其一是散茶,如感通茶、湾甸茶与太华茶等;其二是蒸而成团的普茶。散茶、团茶应该都可以归纳于绿茶的门类,无论它是为人所称誉或者贬薄。前者很有可能是晒青绿茶的制法,后者则最有可能是晒青绿茶的散茶蒸而成团的。

清代,云南茶的文献记载集中涌现。

散茶中,有感通茶、湾甸茶、太华茶,还有宝洪茶等等。大旅行家徐霞客入滇游历,在感通寺的所闻所见,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记述。由此,我们获知,感通茶确属于晒青绿茶的工艺,其他的茶也应该与它相似。这些散茶,不属于普洱茶。

团茶中,脱颖而出的当属普洱茶。这种茶因产于普洱山而得名,后来却以六大茶山所产为上品。并因进贡皇室而名遍天下。声誉日隆的普洱茶家族不断扩展,不作团的蕊茶、芽茶等散茶也被收纳了进来。进贡之茶有小而圆的蕊珠茶(一两五钱重),四两重的女儿茶,一斤重的普洱茶小团茶,三斤重的普洱中团茶,五斤重的普洱大团茶(也叫人头贡茶)。清宫的档案与上贡团茶的实物两相对照,惊人地吻合。它们只有重量规格的差异,形态全部相同。散茶中的蕊茶、芽茶瓶承上贡。贡品中还有普洱茶膏。但它们统统都被归纳在普洱茶的名下,在种类繁多的贡茶家族中,亦是倍受珍视,京师尤重之。

贡后方许民间贩售的有粗普叶,从名字上看,应当还是普洱散茶。除此之外,不同规格、形态、产地的团茶,被商贾货之远方,甚至“市之西番”。它们中有普洱粗茶、顺宁粗茶与其他的粗茶等。

有清一代,无论是感通茶、湾甸茶、太华茶或者是宝洪茶等散茶,与声名远播的普洱茶(包括蕊茶、芽茶等散茶,紧团后的圆茶,熬制的普洱茶膏),在初制工艺程序,都是采用的晒青绿茶的制法。然后蒸而成团,仍然属于绿茶类紧团茶。熬制茶膏,勉强可以归类为再加工茶类。它们的工艺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今天看来,仍然有许多不规范之处,而恰恰因此,催生了其他的茶。

沱茶、圆茶有两种风格的茶,一种是绿茶制法,清香独绝,汤色为绿色的产品;另一种是红色茶汤,发酵制法的产品。到底是在初制、复制或者是贮存的哪个阶段发酵?或者是兼而有之?这都还是一个谜。发酵过的紧茶,可以归类为黑茶类。未发酵过的沱茶、圆茶,可以归类为绿茶紧压茶。可是,沱茶、圆茶究竟用何种方法发酵?目前无法确定,只能暂且归类为紧压茶。至于属于何种紧压茶?则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当时,在产区,唯有圆茶是与普洱茶画等号的。出了产区以外,在不严格的意义上,紧茶、沱茶与圆茶都可以算作是普洱茶。

如今,在普洱茶的名下,依靠科学的指引,普洱茶的身份得以明确。200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定义:以地理标注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晒青毛茶属于普洱茶的原料,它属于绿茶类。晒青毛茶一经紧压成形,不拘形制,无论是饼、砖、沱等何种造型,都属于绿茶紧压茶。经过长期存放之后,会逐渐向黑茶紧压茶演变。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即改换身份成为普洱散茶(熟茶),属于黑茶类。复经紧压成形,方非一式,圆不一象,都属于黑茶紧压茶。

普洱茶的喉韵究竟是什么


如果把普洱茶的优点详细拆分为:香、甜、滑、顺、回甘、生津、喉韵、体感等条件,个人在选茶的时候首选的概念是喉韵,然后是甜度,再后是回甘。

喉韵究竟是什么:

1.当你咽下茶汤的时候,你能明显感觉到茶汤是一咽到喉底甚至更深的部位。如果茶是没有喉韵的,哪怕茶汤是热喝,咽下茶汤之后,所有的感觉也是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

2.当茶汤咽下之后,若空口咽口水,则能明显感觉到喉底肌肉有收紧感,喉头发甜。

3.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都是属于满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说,茶汤只有在满足了口腔内的味觉刺激之后,才能够深入到喉部甚至产生食道和胃部发热的感觉。

茶质很强的茶,在某种程度上和湿仓茶对口腔的刺激性是近似的,因为茶质太强,刺激口腔内唾液腺口收缩,很容易使得口腔发干而减少口水分泌,直接的感觉就是口腔内发干。但刺激过后几分钟,口水却会远远不断的涌出,甚至几个小时里口腔内都是带甜味的生津,是一种迟来的优质享受。湿仓茶则是刺痛喉头,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的一种非常难受的味觉刺激。

喉韵越深,茶质越强,茶的口感越甜,改变口腔味蕾的时间越长。

普洱茶“老茶头”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老茶头的概念

“茶头”是制作普洱熟茶在人工渥堆发酵时产生的硬而无法解散的茶块,亦称“疙瘩茶”、“自然沱”,属于普洱熟茶的派生产品,是普洱茶生产当中衍生出的一种副茶小类。发酵程度正常范围内的茶头都是有一定品议价值的。一般渥一堆熟茶20吨,茶头只有100-300公斤。这种茶口感厚、滑,且耐泡,是喝茶的上选品。

“茶头”前面为何又常被冠以“老”字呢?皆因为新出的茶头堆味重,口感不好,一般需要存放若干年后,待堆味散后才更适合品饮。因为在品饮之前已经存放了若干年了,故而称“老茶头”。

懂普洱的朋友一般都知道很多茶头是普洱中的极品。因为普洱渥堆的时候能结成茶块的茶叶,都必须饱含胶质和糖份,而茶叶中最嫩最壮的部分就是含糖和胶质最多的。

老茶头产生的原理

普洱熟茶在经过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繁殖,使茶堆中间的温度逐渐升高,茶叶通过自身含有的酶发酵,慢慢变成熟茶。在这个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人工把茶堆内外翻几翻,以免茶堆中间温度太高把茶焖焦。

发酵过程中经过反复不断地翻,茶叶在揉捻时分泌出的粘稠的果胶将有些未能彻底翻到的茶叶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疙瘩,这些茶疙瘩内还有更多的微生物参与发酵。等茶叶发酵完毕后,这些一团一团品相不好的茶叶疙瘩就会被拣出来,用手或机器把它解开,然后放回到茶叶堆里,但有的实在粘得太牢了,如果要解开的话就会将茶叶弄碎,只好另外放成一堆,就是“茶头”了。

茶头的外观和内质

外观:

干茶头色泽为褐色,自然卷曲紧致呈不规则团状,团块大小不一,相对紧结,干净无其他附着物。

内质:

1、香气:以陈香为主.

2、滋味:滋味稍醇,口感滑粘、甘甜;

3、汤色:红明透亮(色度,亮度,透视度);

4、叶底:红褐色或褐色,富有弹性。

老茶头的特点和功效

老茶头除了有普洱熟茶的内质外,还含有更丰富的果胶质。相比正常的熟茶,丰富的果胶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主要有:

一是非常耐泡;

二是茶汤醇厚柔滑,汤色透亮;

三是对肠胃道的保健功效明显:饮之清凉解渴,帮助消化解牛羊热毒及酒毒,祛除疲劳,提神醒脑,减肥降脂等。

老茶头的冲泡

老茶头极其耐泡,能够泡30次左右,由于老茶头成自然陀形态,为了泡开老茶头,最好洗茶2次,根据茶头的紧实情况,每次浸泡20—30秒左右。可用盖碗或者紫砂壶,以沸水冲泡,开始时茶汤较淡,浸泡时间依个人所好时间稍长些,随之越泡越浓时,可缩短浸泡时间。有些年份的老茶头泡到最后也有大部分茶头不会散开,还是粘稠在一起,发酵程度由外重内轻一目了然。

茶头是若干次渥堆边角料的综合体,每个工厂的生产周期不尽相同,甚至有的茶头融合了好几年的边角料,口感有可能比刚渥堆出品的普洱熟茶更醇滑香甜啦。

当然,茶头要好喝,首先得是正产品的渥堆技术好。如果成品的渥堆技术就不好,边角料也不会好喝。

普洱茶的水路究竟是什么路?


拜读过鲁迅先生的《故乡》,脑海中停留了这样一句话:“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里的“路”,寄托着先生离乡路上的失望与痛苦,以及对后辈的希冀。那么,当我们回归到茶事上来,回归到喝茶本身,也常常会提到一种路——普洱茶的水路。

1.普洱茶的水路是什么路

关于普洱茶的水路,目前并没有官方的定义,它是人们在长期饮茶、品茶、评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说法。

一般来说,“水路”是指饮茶过程中茶汤划过口腔和喉咙的感受,这是一种动态的感官感受,且因人而异。惯用描述水路的词语有:“细、细腻、粗、较粗”等。

例如,我们品饮曼糯古树茶的茶汤时,一些茶友会这样形容它:香溶于汤、水路细腻。这里提到的“细腻”,指的便是普洱茶的水路。

2.普洱生茶与熟茶的水路表现

“水路”这一概念,一般在普洱茶中出现较多,而普洱茶又有生熟之分,因此它在两者中又有着不一样的表现。

普洱生茶,一般以“细腻、稠滑”来形容。茶汤中水浸出物的含量、各种物质的分布及融合度又影响着水路的表现。通常情况下,茶汤越甘甜、细腻、顺滑,茶汤中内涵物质越均匀、丰富,它带来的感受会更细腻、更舒适。

如品尝2016年秘境古树茶时,在它朦胧的意境之美中,我们品尝到她独一无二的细腻和柔美。茶汤缓缓入口,如一根柔美的丝带滑过两颊,从口腔至喉咙,直至灵魂深处。

如果以丝带般的缠绕来形容普洱生茶的水路,那以巧克力般的丝滑和粘稠来形容普洱熟茶就再恰当不过了。水路细滑的熟茶,饮下一杯,如流淌的巧克力瀑布滑过口腔、喉咙,带来饱满、丰富的感受,饮完后满足感愈发深刻。

3.水路的成因

以古树普洱茶而言,茶树的生长环境、海拔高度、制作工艺等因素都对水路产生着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一款普洱茶水路细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茶叶原料持嫩度好,内含物质较丰富,制作工艺精良。在芒嘎拉的产品系列当中:曼糯、秘境、帕沙等是最好的代表。

如果以水路较粗来形容一款普洱茶,较明显的感受为糙感、刺感、干感,给口腔和喉咙带来的是明显的不适感。那么,日常挑选普洱茶进行品饮时,不建议挑选这一类普洱茶。

通常情况下,水路越细的茶,等级相对会越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等级越高的茶,却不一定水路细腻。

4.普洱茶水路的混淆说法

对普洱茶水路的描述,有人会以“持久绵长”来形容,但事实上,持久绵长属于“回甘”的范畴,一般不能用于描述水路。

总体而言,水路对于普洱茶而言十分重要。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根据水路的粗细对一款普洱茶的品质进行定论,但出色的水路表现,不仅能让我们收获一次美好的品饮体验,还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一款普洱茶。

老茶头究竟是什么,和老茶区别大吗?


老茶头到底是啥?打开淘宝,搜索关键字“老茶头”,惊讶与惊吓同时出现:A.按照销量排序,老茶头的售价不便宜,甚至比淘宝上的老班章还贵;B.碎银子、茶化石、小茶头可以喝的石头等一系列宣传噱头和用语;C.10年陈年老茶、古茶料、各大名山名寨轻松达成;D.形态各不相同。

编辑学茶的同事说:“老茶头本身就不算是好茶的一种,可以说只是一个猎奇的点吧。”于是,编辑开启了钻研老茶头的探索之路。

老茶头不老,它只是姓老,名茶头

用“老”字作为称呼的开头,势必给人一种上了年纪的既视感,但这可能是对老茶头最大误解。

老茶头的名字是李文华在2005年左右给这种熟普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团块茶起的,原本它可能会被叫做“粒粒香”,说实话感觉确实不如老茶头好听。

李文华在自己的博客里面解释了老茶头这个名字的来历。

在古代,很多寺庙每年都会举办重大的茶会,在这类茶会中有一类人是专门负责准备茶会中茶汤的人,他就是“茶头”。

在当时的茶会,准备的茶汤大多是煮的方式品饮,而恰好同为团块茶的老茶头最好的品饮方式也是煮,茶头这个名字算是定了。然而之所以加一个“老”字呢,是因为李文华觉得应该是年长的茶头,经验丰富的煮茶师傅,可以说是一种尊敬。

所以老茶头名字的本身是有年老的含义的,但老茶头这个茶本身并不代表一定是老茶。

有了熟普就有了原始老茶头

刚才我们才知晓老茶头为什么叫老茶头,是时候解决老茶头是什么的问题了。

与其说老茶头是一个单独的品类,不如说老茶头是熟普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熟普的衍生品。要知道,这并非是对老茶头的“污蔑”,而是合理解释。

熟茶发酵过程中出现的结块的团块茶,白话来说就是制作熟茶中没有散开的那一坨,就是老茶头。

在2005年前,它都是作为熟普的副茶而存在,切碎后再拼入低档产品使用的,完全称不上独特的商品。

但起名者李文华的惜茶精神给了它另一条更灿烂的生路,让它从熟普中的团块茶变成了老茶头。

在成为老茶头之前,作为团块茶是有很多缺点的:不规整、有杂质、可能微生物超标。第三点可以说足以让人避而远之。

李文华认为用全新的制作方法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即切块、筛分、捡剔,这就没有了不规则、有杂质的问题;再用稍长的蒸压后揉制成茶饼,这样就解决了团块茶本身内部厌氧发酵过程长导致的微生物超标的问题。

所以,准确地说,第一个适合品饮的老茶头的诞生是在2005年,比熟普和原始老茶头晚了30年。

茶化石就是老茶头吗?听起来很高级的样子

按照销售术语来说,茶化石、碎银子其实就是老茶头,只不过是包装模式而已,一个新的名字让商品看起来更高级卖个好价钱,才催生出了这些词语,因为老茶头可以是一坨一坨的形态,所以才被冠上茶化石、碎银子的“花名”。

但值得注意的是,老茶头本身就不算是一类高级的茶品,从它的产生来说它原本的经济价值和饮用价值都不大。

并且在茶业对它还存在些许质疑,其中最关注的当数“老茶头里的粘黏物到底是果胶还是菌丝体蛋白类物质?”甚至到今天也还在讨论“老茶头是否适饮”之类的问题。

总的来说,对于资深茶友而言是肯定不会愿意花大价钱去选购“老茶头”的,但茶小白可能就逃不过“茶化石”、“碎银子”之类的绝杀了,说不定花了几百大洋买个化石或者银子还觉得赚了。

3千多元老茶头竟成为小白的送礼优选,买茶还是买名字?

老茶头卖不起高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熟茶因为制作过程中存在毁茶的几率,所以很多企业并不会用很昂贵的原料做熟茶。就好像之前那个用老班章做熟茶的胡锦明不就被人称作茶疯子么?

茶界的疯子,恰好论证了这类事情有多么小众,就是个特例。想到这里再转眼看看淘宝上的老茶头全部都标注名山名寨、等级高、年纪大……有些的包装上甚至都不写老茶头或者熟茶,而是直接写上了“茶化石”三个字。

这样一来,感觉送人比化石多了几分人文,比老茶又多出了好几倍价格。收到的人可能会把它供奉起来,束之高阁,就像家里喝完了的国礼茅台瓶子一样。

茶界坑洞尤其多,还需一位“排坑专家”

说到底,老茶头与茶化石的故事只是一个茶界卖茶话术的一角,也可以说是营销手段的缩影。老茶头不是特例,也不是老茶头才能衍生出“化石”、“银子”这样高大上的名字。

凡是能够和百年古树、百年老茶、特级原料、一芽一叶等等优质好茶的品饮评价扯上关系的都能成为好茶,有些甚至不管茶类对不对得上还是会生硬地安上。

举个常见的例子,云南古树的采摘标准一般不会是一芽一叶或者全芽头这类采茶界的最高标准,因为全国各地茶产区都有适合自身的标准。

下面举例说明:龙井多选用一芽一叶初展,而大红袍则适合一芽三四叶半开叶,还有大家更熟知的六安瓜片就必须等到叶片完全成熟时。

所以,单纯地用原料的采摘或者原料的等级来诠释茶的好坏,并不合理也并不科学。

所以,现在请你问答:如果再有人标榜自己是云南百年古树原料,又说自己是采摘的全芽头特级茶,并且售价偏低,那么他是在挖坑呢?还是在挖坑呢?

所以奉劝各位刚进茶圈,或者是刚了解一种茶类的时候,最好先谋得一位“明”师,拿着手电筒帮你排坑解难。

普洱茶的“挂杯香”究竟是什么?


听到挂杯这个词,估计大家会想到红酒,也许是因为茶酒同源的关系吧,普洱茶也挂杯。不过普洱茶的挂杯和红酒的挂杯是不一样的。红酒的挂杯是水和酒精互相作用形成的结果,而普洱茶的挂杯不是茶汤而是茶香,是普洱茶特有的“挂杯香”。

普洱茶的“挂杯香”是指洗茶后的第一泡茶汤,倒入茶杯再倒出,倒出后,用鼻子在杯口轻轻闻一闻,就会闻到普洱茶特别的“挂杯香”中的热香,等杯子稍微冷再晃动杯子继续闻一闻,这时候闻的是普洱茶“挂杯香”的冷香。挂杯的香气和程度,也成为人们判断普洱茶品质好坏的依据之一。

1.挂杯香气明显的就是好茶吗

茶友们会问这个问题,挂杯香气明显的就是好茶吗?我们都知道,从香气上来说,普洱茶并不如乌龙茶以香气高扬闻名。普洱茶生茶特点是口感丰富,熟茶是口感浓郁醇厚,香气只是普洱茶一项参考指标,在整个云南普洱茶山头来说,不同的山头有着不同的特色,布朗地区的茶特色就是口感强烈霸气;而勐海地区的茶就是以口感柔和闻名;临沧地区的茶则以香高气扬闻名。

很多普洱茶的老茶经过了多年的陈化,茶叶的香气基本上已经转化为陈香,老茶的陈香相对于新茶来说较弱,但是老茶丰富的口感得到更多人的追捧,大部分人喝普洱茶都以口感为茶叶好坏的标准。一款茶香气是否高扬可以作为是不是好茶的参考条件,绝非好茶的必须的条件。

2.影响“挂杯香”的因素

(1)茶叶内质

普洱茶因为大叶种丰富的内质,呈现了“香气浓郁、香韵类型多样化”的特征。茶叶中含有500多种物质,这些物质中的其中一部分汀类物质形成了茶叶的香气。

例如:生茶有花香、蜜香、果香、梅子香等,熟茶主要有桂香、枣香等,而有一定年份的生茶和熟茶又会有樟香、药香、木质香和陈香等特有的香型。除此之外,茶叶的生长地域,当年的气候环境和存茶的时间、环境都会让茶叶本身呈现不同的香气。

(2)制作工艺

工艺也会影响茶的香气。鲜叶采摘下来,进入初制阶段,在杀青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散失、酶的钝化、揉捻细胞壁破裂等一系列工艺,茶叶的芳香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香气开始显现。再经过蒸压、干燥等一系列工艺普洱茶的芳香物质得到保存和彰显,从而有了我们后期品饮的香气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杀青环节用“高温提香”、或者“闷黄提香”所得到的香气,相对飘逸,“闻着香,但难挂杯”。对于普洱茶品质而言,弊大于利,提香后虽然香气较高扬,但香韵受了影响,茶活性收到影响,后期的转化也会大打折扣。

(3)其他因素

普洱茶的“挂杯香”还与所用的茶具的结构、材质、形状,以及水、天气温湿度等因素有关。其中玻璃、瓷器、紫砂等器皿是日常感受“挂杯香”我们推荐使用的。

普洱茶的层次感究竟是什么?


普洱茶的层次感指的是茶汤进入品饮者口腔中的变化,以及茶汤在每一泡之间的变化。这一变化涉及到香气、生津、回甘。层次感的精髓在于变化。而这个变化是否按照阶段产生顺序,则是一款普洱新茶优质与否的关键。对于优质普洱茶而言,无论生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层次感。其香气必须富于变化,在每一泡之间,必须体现出一种阶段性的、有顺序的变化。以生茶为例,比如一开始体现的花香,然后慢慢转为果香,最后又变为淡淡的花果香。而这种香气的变化,也必须随着时光的历练产生变化。普洱茶是讲究后发酵、讲究陈化的一种茶,新生茶需要从一开始的花香、果香、花果香等香气慢慢转为陈味、老味、旧味乃至陈香,而新熟茶则需要从一开始的糯香、熟果香等香气转为板栗香、荷香乃至老味、旧味、陈香。同样,其生津回甘度一样需要在每泡之间产生变化,一开始可能生津比较突出,然后慢慢回甘显现。而随着时间的变化,苦涩褪去后,则生津是否可以达到“舌底鸣泉”的境界,回甘是否可以达到甘醇的境界。一款优质的普洱新茶,无论生熟,必须在新茶阶段就具备良好的层次感,这种层次感的变化是一款普洱新茶能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关键。如果一款茶,从头到尾,每一泡之间变化甚微,口腔中感觉寡淡,又或者其变化是杂乱无序的,那么,即便若干年后成为陈茶,也难以被认可为优质陈茶。

陈皮普洱表面的“白霜”究竟是什么?


一般而言,人们在挑选苹果、橘子、桃子这些水果的时候都喜欢表面光滑鲜亮的,而那些暗淡、有磕痕、表面不光滑的果子都不太受欢迎。但是对于干果类的产品而言,这一条标准反而行不通了,人们更青睐那些不那么“鲜亮”甚至表面有“白霜”的柿饼、地瓜干、杨梅、葡萄干等干果类食品,有些地方会以“白霜”的多少来评判干果的优劣,“白霜”多的柿饼、地瓜干会更好卖,一些商家想尽办法造“白霜”,甚至会用撒淀粉的方法人为制造“白霜”。

近期市场上大热的陈皮普洱,也有不少茶友反应表面会起“白霜”的情况,那这个“白霜”是否跟干果上的“白霜”是一样的呢?“白霜”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干果表面的“白霜”通常被称为“果霜”是一种含糖物质,在新鲜的生果里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果脯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跟着渗出到表皮上凝结成成白色粉末状的物质就形成了“果霜”。“果霜”是判断干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有记载:“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柿霜温水化服,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炎。

陈皮普洱表面的“白霜”实际上跟“果霜”的形成机理是类似的但又略有不同,在陈皮之乡新会“白霜”被称之为“脑晶”、“柑油晶”,是柑皮经高温烘焙后释放出的柑油形成的结晶。形成“柑油晶”的因素有很多:一是只有青皮才会有“白霜”的现象,通常只有柑仔才会起霜,因为柑仔的柑油量是最高的,而随着柑果的成长柑油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转化为糖分;第二因素是高温工艺,柑皮经过高温烘焙释放出的柑油形成结晶故称之为“柑油晶”;第三越是核心产区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在新会当地,用柑胎、柑仔制成的产品,白霜越多越受欢迎。

所以陈皮普洱表面的白霜并不是发霉所导致,而是核心产区的柑仔在经过高温工艺后所析出的柑油结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状物质——“柑油晶”。

事实上,在茶叶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容易被人误解的现象,像红茶中的“冷后浑”,最初人们发现有的红茶茶汤在放凉之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待见它,直到后来被证实“冷后浑”是高品质红茶特有的现象,是判定红茶品质的重要标准。

喝茶,还得喝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茶,不止于喝,还能带来更多思考更多探索也是极好的。

“月光白”究竟是什么茶?是普洱茶还是绿茶?


“月光白”究竟是什么茶?常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它是普洱茶吗?它是绿茶吗?事实上,严格来说,月光白属于白茶类——云南的白茶。白茶的制作工艺:萎调,干燥,轻度发酵;云南大叶种:多采用景谷大白茶为原料,也有用澜沧景迈、临沧等地的原料。由于白茶的原料特殊,在全国的六大茶类中属于适制范围比较小的茶类,主要原产地是福建的福鼎和政和。而月光白在云茶的谱系中也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补充与丰富。

白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制作工艺就是没有杀青、揉捻等环节,在萎调的过程中轻度发酵。月光白的制作工艺也是如此,采茶在早上太阳出来之前,带露水采摘,最好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采回的鲜叶,尽快在阴凉的架子上或者簸箕里摊薄摆放,避免阳光直射,自然阴干,鲜叶逐步脱水、干燥,叶片自然呈现黑白阴阳两色。其名来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此茶叶面呈黑色,叶背呈白色,黑白相间,叶芽显毫白亮像一轮弯弯的月亮,一芽二叶整体看起来就象黑夜中的月亮,故得名“月光白”;另一种说法是:此茶在夜里,就着明月的光亮,采摘嫩芽为原料,并且从采收到加工完成,均不能见阳光,而仅在月光下慢慢晾干,且采茶的均为当地美貌年轻少女,故得名“月光美人”。

美丽的传说总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月光白很容易获得女性的青睐。因为月光白的轻度发酵,减轻了鲜叶中的苦涩成分,形成口感柔美、清香、甜润,苦涩较弱,特殊的工艺使其保留了茶叶里的大量营养成分,功效特殊。因原料是云南大叶种茶,所以比起小叶种制的白茶,营养成分、水溶性物质更高,更加耐泡,八、九泡之后,清香犹存,汤色黄亮。

大昌号主人李东独创的“冷水泡月光白”,据说在各地的茶博会上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月光白之所以能够冷水浸泡也是因为其工艺和内含物质含量高所致,作为一种清淡之茶,即使长时间浸泡也不会泡出普洱生茶的苦涩味来。据李东介绍,月光白冷水冲泡的要诀是:“寻一略大玻璃容器,带盖或塞为佳,收口,洗净,置月光白适量(每升水置10克左右的干茶),洁净冷水洗茶两次,注洁净冷水至容器八成满,适当摇匀,静止,室温、冰箱冷藏皆宜,五至十小时后,即可倒出饮用,适当保存,茶汤数天不坏,个中乐趣,体会便知。”

再来看看月光白的主要原料景谷大白茶,其核心原产地在云南普洱景谷县民乐乡大村秧塔。大白茶为何人所栽?据史料记载,秧塔大白茶种植历史有160多年,清道光20年(1840年),陈家从勐库茶山采得数十粒种子,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种植,出苗后发现一株芽叶黄色的茶苗,就把它移到家边园地里,这株奇特的茶苗就是现在的秧塔大白茶。由此可以说,大白茶是民间选种的成果。当时种植的老树尚在,而且长势良好。最大的一棵茶树径围1.22米,主干直径0.28米树高5.8米,冠幅4.6米。景谷大白茶与云南其它茶叶有明显差别:芽叶披满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并具有橄榄清香。清朝时期,景谷大白茶还有过“贡茶”的辉煌历史,当地土官责令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是云南“八色贡茶”之一。

景谷大白茶生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儿茶素和咖啡碱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除试制月光白之外,还适制高级金毫工夫红茶,制成的红茶金毫显露,条索肥硕,口感甚佳。1981年,景谷大白茶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被列为地方名茶良种。后被载入1989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白茶有借普洱茶之势也玩“越陈越香”的概念,并且也像普洱茶一样做成紧压茶,月光白也是如此。当然,由于白茶的制作工艺中没有高温杀青和高温干燥的过程,所以保留了茶叶中酶的活性,具备了后发酵的空间,过去“老寿眉”还曾入药。这样虽然丰富了茶叶的形态,但是从适饮性来看,专家建议白茶还是以品饮新制散茶为佳。

山头茶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茶作为世界公认三大健康饮品之一,受到的关注和喜爱与日俱增,越来越多时尚大众化的茶品应势而生。俗话说“红酒论酒庄,普洱论山头”,山头茶作为普洱茶中贵族,茶以外的纠葛总是少不了。

不管熟茶亦或调饮茶确是各有特色,然而各花入各眼,在不断有人提出要“去山头化”的今天,仍然很多人对山头茶有着一份近乎执着的迷恋。

什么造就了山头茶?

以山论茶,是历史也是现实。唐诗里早有以地方命名的阳羡茶、蒙顶茶,如今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各个前面都冠有地名。

所以山头茶的概念并非普洱茶独有。纵观历史,以地域论茶,绝对是主流。

且不说不同的茶树群种,各山各场的土壤、光照、水分、地形乃至雾气类型,造就了独特的地域风味,冰岛的甜、昔归的香和大雪山的野,不一样的风格,却柔润无声的俘获茶客的味蕾,让茶人爱不释怀。

山头茶的魅力

1.山头茶的知名度高

山头茶名气大,媒体在报道山头茶,网上对山头茶的曝光度也大。一款山头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到它具体的茶山位置、历史、茶品价格、口感。对于茶友会更方便判断茶叶的品质,有更多的机会选对茶。

2.山头茶的一山一味

茶是用来喝的,喜欢一款茶,首先是出于好喝。众多茶友已将“能辨认出不同山头的滋味特性”,当作喝普洱茶时的一种乐趣和享受,“一山一味”让普洱茶有了更多可以玩味的内容。在众山之中寻找自己喜爱的滋味,根据自己喜爱的滋味去探索更多山头,其中的乐趣无可厚非。

3.山头茶的储存价值

前期原料好、工艺好,品质靠得住的普洱茶,后期转化空间更大,茶品价值提升的空间更大,往往有着不可小觑的收藏价值。很多山头的古树茶、大树茶在原料这块,恰恰是最站得住脚的。

理性“追山头”

山头茶纵然有诸多好处,我们在“追”山头茶的过程中,要明白山头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古树的产量十分有限,只有兼备优良品质与独特韵味才能被挂上“山头茶”的标签。现实是,“追”山头茶确实有门槛。

喝茶、买茶的过程中,也应适当了解相关的普洱茶专业知识、市场行情,更要多花时间去品饮尝试。只有这样,在选择喜欢的山头茶时,才能做到适时出手,才能更准地“追”山头茶。

精品山头,不止于名气

名山名寨是普洱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每到春茶上市名山名寨的山头茶总是博人眼球的“网红”,不可否认,名山名寨是普洱茶的一个标杆,对于整个普洱茶品质的界定,以及行业市场的繁荣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出现过度炒作及市场泡沫的问题。

在云南普洱茶的产区,名山名寨古树茶所占普洱茶比例极少,算是普洱茶金字塔顶端的部分,还有很多“二三线”的山头茶也是茶友的杯中至爱。

在临沧,冰岛昔归这些都是名山大寨,但是临沧纵横两万多平方公里,除了我们熟知的沧海一粟般的几个村寨,绝大部分都是原始森林,这些森林,就是古树茶的天堂。

站在茶人的角度来讲,一些滋味独特品质良好的“二三线”山头正在被发现,这样的山头潜力巨大同时又性价比极高。

扎根于这片土地的津乔茶业,掌握核心山头资源的同时,不断深耕探索,致力于制作“高品质+高性价比+好口感”的普洱茶品。

如果说云南茶叶是一顶皇冠,那精品山头茶就是镶嵌在皇冠上的一颗颗宝石。每一个山头闪耀着独有的光辉,这便是山头茶一直延续并愈发丰富多彩的意义所在。

茶汤中的“泡泡”究竟是什么?


很多茶友注意到,泡茶的时候,茶汤上会泛起一层泡沫。尤其在前两三泡,泡沫还比较多。

有的茶友把这些“泡泡”比作是食物煮沸后产生的污垢,认为是茶叶品质不好的表现,泡茶时要把它“刮”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和浪费。

关于茶汤泡沫的两大误区

1.泡沫多少与茶叶品质有关

这个误区其实是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决定泡沫多少的关键因素多数在于茶树品种的自身内质差异以及成茶叶的外形。不同的品种之间,茶叶中的茶皂素等物质含量和茶树条索等都有可能决定泡沫的多少。因此,泡沫多少并不能直接决定茶叶品质的好坏。

2.出现泡沫与农残有关

起泡是因为茶叶中的特殊内含物质溶于水后发生的物理现象。而就目前国家规定的可以使用的茶叶农药来说,基本上属于脂溶性物质,并不溶于水。因此,茶汤泡沫和农残也没有直接联系。

所以,关于茶汤泡沫的两种理解,并没有任何根据,纯属无稽之谈。

最早有关茶汤泡沫的纪录

我国晋代诗人杜育所作《荈赋》里就有诗云:“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形容初次冲泡茶叶后,细轻的汤花浮上来,光亮鲜明好像耀眼的皑皑积雪,华丽灿烂又如欣向荣的春花一样。

而宋代的“斗茶”更将茶沫玩出了新高度。人们三五成群,以黑色建盏盛放茶汤,用专门的工具搅动,使得茶汤中浮出白色的泡沫。“乳雾汹涌,溢盏而起”,以泡沫多者为胜。

出现泡沫的三个原因

关于泡沫现象,业内比较认可的原因有三。

1.茶皂素

茶水中的泡沫,来自于茶叶中一个重要物质部分——茶皂素。茶皂素又名茶皂苷,有很强的起泡能力,并且会随着鲜叶的生长周期而积累增多。

一些高端古树茶在经过多泡后,茶汤仍有泡沫,就是因为是古树茶生长周期长,积累的内含物质较多,相对茶皂素含量也越多,所以冲泡时泡沫较明显。(在冲泡的普洱茶建议用低稳的水线,不要用高冲法,以保证汤感和减少泡沫产生。)

2.多毫品种特征

多毫品种在冲泡时都会有明显泡沫。此类茶一般用芽头制成,茶叶较为细嫩,茶叶本身茶多酚等内含物质很多,在制茶过程的揉捻致使这些内含物粘在茶叶表层,一冲水就出泡了。

3.碎末较多

茶叶在包装和拆装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碎末,投茶时投入较多的碎末,会使茶中的有效物质很快浸出,冲泡时会形成泡沫。

茶皂素是什么

茶皂素又名茶皂甙[dài],其水溶液以及振荡时能产生持久性的、似肥皂溶液那样的泡沫。茶皂素是茶叶内质的重要组成物质,会随着鲜叶的生长过程而累积增多。现在有加工厂专门将其提炼出来,用来生产制造乳化剂、洗洁剂、发泡剂等。因此由茶皂素而引起的泡沫对人体无害。

早在古代,人们就关注到泡茶时出现的泡沫,并将这种“白沫”视为精华。不少诗词歌赋都曾赞美茶沫,难道“泡泡”非但无害,还是宝贝不成?

茶皂素的功效

茶汤里的泡沫确实是宝贝,经过科学和医学的研究,发现茶皂素还具备这些功效:

1.抗炎症、抗过敏

茶皂素具有明显的抗渗漏与抗炎症特征,在炎症初期阶段,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化,对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浮肿均有效,其效果与多种抗炎症药物相匹敌。

2.抗菌、抗病毒

茶皂素不仅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还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对多种引发皮肤病的真菌类以及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于A型和B型流感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HIV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3.减肥减脂

茶皂素还同时具有抵制胃排空和促进胃运转的双重功能,在恢复胃肠道的自主工作能力方面有神奇的效果。茶皂素通过阻碍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了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从而有减肥的作用。

4.抑制酒精吸收

茶皂素可以抑制肠道、肝脏对酒精的吸收,并且促进体内酒精的排泄,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研究人员在使用小白鼠体测试验中,给小白鼠服用茶皂素后1小时再给其服用酒精,发现小白鼠血液中、肝脏中的酒精含量都降低,血液中的酒精在较短时间中消失。

今年云南的气候整体炎热干燥,春茶季节干旱无雨,普洱茶产区的茶树出现萌芽推迟的现象,因此内含物质较往年更为丰富,冲泡时茶汤里的泡沫也就更为明显。

2019年春茶茶汤

茶友们在泡一款好茶时如看到清澈明亮的茶汤上浮着一层“泡沫”,不需担忧疑虑,这并不是什么农药残留或者茶叶里的杂质,而相反是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茶皂素。

有时候,当一壶热气腾腾的开水注入杯中时,欣赏那杯中随水流飞舞的茶叶和“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泡沫,也不失为一种美妙感受。

《普洱茶老茶梗,究竟是什么梗?》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梗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