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饼之谜:为何七子饼茶只装七张饼,而不多或不少?

发布时间 : 2019-12-04
七子饼普洱茶 普洱茶七子饼 七子普洱茶

七子饼普洱茶。

一、普洱茶为何要做成圆饼状

1、便于储存和运输

起初,条件差,茶叶的流通靠马帮,装备不良,山高路险,运输极为不便,这样就造成了好多茶叶的流失,因此,制茶者将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既方便储存又利于马帮的驼运,甚至,为了计算方便,每一饼还有特定的重量。

2、保存香气

散茶不仅占地方,而且容易把香气散发掉,做成紧压的茶饼,能够让茶的香气保存得更持久一些。

3、水分,空气和阳光的因素

4、压制成饼的普洱茶

(1)受到的水分吸收以及蒸发的影响力不大,利于微生物和香气共存。

(2)内部受到空气中温度的影响力不大,利于茶叶中的微生物更好的存活。

(3)氧气和光线与茶饼的基础面积相对缩小,从而多酚类、叶绿素等元素的氧化进度变缓慢,让茶质保存得更完好。

5、收藏因素

(1)卫生。

(2)体积小,占用空间少。

(3)内部温、湿度稳定,耐于储存。

(4)越藏,越陈,越香(前提是适合的储存条件)。

6、哲学思想

圆,它可以是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茶饼可以寓意着宇宙孕育万物的象形之意。

“外圆内方”,也可以代表着做人处世之道。

之前我们有过一篇

cy316.COM编辑推荐

七子饼茶“七子”传说解析


资讯:相传,在一个无法考证的年代,今普洱县凤阳乡宽洪村困卢山,有一卢姓人家,家境贫寒,种茶为生。家有七子一女,长子哀牢、次子布朗、三子基诺、四子阿瓦、五子爱尼(因父母想要一个女儿,故为五子取名爱尼,意为喜欢女儿的意思)、六子拉祜(第六个仍然是儿子,则取名拉祜,拉一个姑娘来的意思)、七子无量(老人觉得儿子太多了,想女儿的愿望恐怕无望了,故将七子取名无量)、第八个生了个女儿(哈哈,太高兴了,终于是个妮子,故取名哈尼)。

一日,卢老汉将七子聚于家中茅堂,商议如何维持生计及儿女婚娶之策,共商议了七天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长子哀牢说:“我们去捕鱼”,但河流被有钱人家所霸占;次子布朗说:“去狩猎”,但其父一心向善不愿杀生。三子四子说去帮工、放牧,但都不如老人所愿。因为爱茶如命的卢老汉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要七个儿子继承祖业。按老人的话说“茶可解毒、益寿”,为百草之首的灵药。种茶、制茶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品饮之好,更可有益百姓,造福苍生,是人生一大善事,因此仍然希望儿子们个个种茶制茶,以茶业为生。但家庭贫困,无力购买土地山林,无法实现老人的这一愿望。卢老汉气得口吐鲜血,卧床不起,身体日渐虚弱,共在病床上躺了七七四十九天,其间水米不进,昏迷不醒,气若游丝,但就是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七个儿子四处寻医问药都无济于事。第四十九天,七子无量到离家很远的原始丛林中给父亲采药,无意中发现了一棵很大的茶树,心想父亲一生爱茶,何不采点回去在老人弥留之际了却他的一点心愿呢?于是无量采了些大茶树上的鲜叶,回家后煎出茶汁,掰开父亲的嘴灌了几滴。半个时辰后,卢老汉居然一声叹息,悠悠转醒……(困卢山山名由此而来,困卢山目前仍有上千亩野生栽培大茶树,据专家考证仍有栽培价值)。醒来后,七子无量将事情原委讲给父亲听了,卢老汉顿时精神陡增,遂叫七子又煎了两碗野茶喝下去。每二天居然容光焕发,下床干活了。受到七子无量采野茶的启发,卢老汉心想,我们现在家境贫困,又无力购置山林田地,深山老林有那么好的野茶何不叫儿子们分头去采摘回来,既能卖得好价钱,又解决了无钱购置山林土地之急呢!于是每天叫七个儿子都分头到深山采茶。

从此,七兄弟每天背竹篓,带上绳索,翻山越岭到森林峡谷中采摘野生茶叶。他们顺着澜沧江流域越走越远。日久天长,兄弟七人各自有了自己的采茶线路和地域,并就地和当地姑娘结婚、安家、生子(历史上至今都有男到女家,俗语称“上门”的习俗),各据一方,并将野茶苗、茶种带回家种植,种茶为生。

由于七兄弟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只有每年父母生日才回到普洱(历史上传为美谈的“七子拜寿”)。他们深知父母爱茶如命,都将自己采制的最好的茶用棉布小袋装好带回普洱。由于路途遥远,只有骑马,茶叶在路途中日晒夜露、受潮,东西又多,相互挤压,到了普洱打开后都挤压成饼了,但味道比刚制时候更好。由于七个儿子送的茶一个比一个的好,老人十分高兴,倍加珍惜,将每个儿子送的茶拿出一个用竹壳包扎在一起(据说竹壳无异味,透气有利茶叶陈放)存放家中,待来年或多年后,家中来了好友、上宾,拿出来招待客人。客人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后赞不绝口,问及茶之来源和名称,老人自豪地指着竹壳对客人说:“这是我的七个儿子”。

日久天长,“七子拜寿”和“七子饼茶”在当地传为佳话。普洱七子饼茶在当地名声越来越响,许多茶人,茶商纷纷慕名而来,指名要卢家“七子饼茶”,更有许多茶坊、奸商纷纷仿效。普洱七子饼茶美名远扬,流传至今。

普洱茶为什么叫七子饼茶,而不是六子饼、八子饼?


普洱茶为什么叫七子饼茶?

在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七”这个数字,是有着很多含义的吉祥数字,比如中国的情人节是七月七日。七象征着多子、多福、多寿、多禧、多禄、多财,七子相聚圆圆满满。

七子饼茶一般都是7两一饼,7饼一提,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也是七子饼茶的传统包装。

“饼茶”的出现,最早见于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张揖曾在三国时代的魏国任官,《广雅》中说“荆、巴间茶叶作饼”。这里提到的“荆、巴间”,就其所指地域而言,不止是现今的四川、湖北一带,还指现今的云南、贵州一带。显然,这里所提的“饼茶”,自然就形成于三国之前。但饼茶的制作究竟出于何时,还没有一个定论。

关于“七子”之说,其实,单数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中,总是被推崇。“九”为至尊,“七”为多子多福,“七”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把七饼圆茶捆为一筒,是清朝的定制。《大清会典事例》中有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千。”

这里清廷规定了云南外销茶为七子圆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清末,由于清廷处于没落期,茶叶形式开始多变,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七个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

民国初年,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和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了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1921年商定,每圆茶底料不超过六两。但财大气粗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六两五钱每筒八圆的“八子圆茶”,一时市场分额大增。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七子饼茶”这个吉祥名称,从此“云南七子饼茶”就成就了紧压茶的霸主地位。发展至今,“七子饼”已成为普洱茶中响当当的商品名称。

七子饼茶的来历还有另外几种说法:

说法一: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咧?是用来上税的。

说法二: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两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说法三:古时茶马古道路途遥远,艰难险恶,运茶的人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七子饼”寓意运茶之人思念妻子和孩子,期待与家人团圆,所以也有“妻子饼”之说。

普洱茶为何叫“七子饼”?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经茶马古道扬名。

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普洱府得名,官方文书中首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并成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重要集镇。万历年间朝廷在此设置官府管理茶叶贸易,茶叶被运至北京进贡,自此得名扬天下。

那么普洱茶为何叫做七子饼呢?有以下四种说法:

1、普洱紧压茶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时间下诞生,老度量衡中,一斤为十六两。那时候为了更方便运输,对普洱茶进行了工艺加工,“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一片七两,一筒装七片,七子饼由此得名。折合现代度量衡,每片357克。乾隆皇帝赞誉“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

2、第二种说法是七子饼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时将七张饼扎捆外加一张饼过数,第八张分离的饼是用来上税的。

3、第三种说法是一饼茶是357克,一筒七张饼,共2499克,约重2.5公斤,一件有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两件重约60公斤,刚好可负重前行。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4、第四种说法是,云南少数民族认为“七”是吉祥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普洱茶饼形似圆月,是云南传统出口品种,因此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逢年过节也赠送表示“七子”同贺。因畅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海外华人视其为“阖家团圆”的象征。所以普洱圆茶是精神寄托,也被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以往的七子饼是357克,现今茶厂为了让茶饼更加饱满,制成380克或400克,也称为七子饼。

七子饼茶的来源,为什么要叫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的来源

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其实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因为茶叶的形制”变多,清末。如宝森茶庄泛起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临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同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约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出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为什么要叫七子饼茶?

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咧?是用来上税滴。

还有另一种说法: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普洱茶七子饼由来?普洱茶普洱七子饼产生


普洱茶七圆一筒原是清政府为了规范计量--规范生产和运输所制定的一个标准--只有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以及解放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才具有规范作用。一旦进入自由化市场。除了品牌价值--它所代表的质量和重量的意义也就模糊了。不同产地、厂家所产七子饼 也会相应的在茶的口味等方面有所差异。

其实七子的规制是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为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竟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北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竟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19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 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的紧压茶霸主地位。

云南七子饼茶篇


首先在此详加说明熟普洱茶的差异,这是最让消费者混淆不清之处,为追求市场占有率,熟普洱茶一出场即可冲泡,与生普洱茶强劲的生命力大不相同。

所谓熟普洱茶,是以机械化方式大量生产,由采收到制作及蒸压成型,一律采机械方式进行。

其最大差异在于:萎凋时不是采用日晒法处理,而是以热风槽萎凋法,此时做好的仍为生普洱散茶品,必须使用科学与人为方法(渥堆工序)将生茶转变为熟茶,再以成型加工后,即为熟普洱茶。

这也是大家在喝熟普洱茶时茶汤有一种特殊的味道百思不解:普洱茶真的这么好喝吗?因为新制好的熟普洱茶比较年轻冲泡饮用时有较新鲜的味道。

其茶汤比较淡薄,不如陈年生茶品那样香醇有生命力。

云南七子茶饼中英对照篇始于1967年~1977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因印级茶中茶牌圆茶正式换包装,也告别印级茶品的生产制作的生产包装,全面开始七子饼茶。

云南七子饼一筒内装七片替代了中茶牌圆茶后,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有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及黄印同期的雪印青饼及7376青饼,和如日中天的73青饼(俗称大口中小绿印)。

所谓73青饼就是云南茶叶公司将茶的品种编号,73青饼即是7542茶种。

自1975年之后,至今仍在生产的的茶种也叫做7542。所以只要是此一编号的茶种,从此之后都叫做7542。

就用7542第一批上市的茶品简要叙述,当文化大革命接近尾声也就是1967~1977动荡十年的后半期,勐海茶厂开始专心生产。

当时生产的7542又细分为7542之205、206、503、504等,共有四批茶种,在包装上亦有四种,其中205、206、503外包装皆为大口中印,唯有504外包装是小口中印。

第一批的外包纸也大不同,纸质有厚有薄,内飞也有厚薄之分及美术字或正楷字。

光是包装就让消费者分辨不清,真理只有一个,是真相也是事实,运用前面我们讲过“六不政策”及“四大要诀”来辨认普洱茶的生熟好坏,会让辨别的过程简单许多。

就7542茶种而言,光是市面贩卖的就有近百种之多,真正70年代的青饼,不论是叶面或茶汤,皆是转红润且冲泡后的茶叶感觉富有弹性,绝对不能是苦涩难以下咽的茶品,但是30年前的茶品,至今陈化过程及储放环境是否通风干净,对茶质有重要影响。

有关普洱茶的年代有可能为商人所虚报,也有可能是在潮湿的储放空间存放,所以茶的好坏与年代的久远,有时得先听业者说明对于茶叶的专业知识与了解程度,每次买茶时才会有知识经验的增加,如此才能体会茶的优越及好坏。

“七子饼”的来源?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朋友对普洱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很多喝普洱茶的朋友都堪称专业。但也不排除还有很多朋友不了解普洱茶,对普洱茶的认识仅停留在“七子饼、“云南的”、“一饼一饼的”……我们也时常会遇到一些朋友进店来寻找“七子饼”。看完一圈也没有找到他要找的茶,因为他找的是外包装棉纸上印着“七子饼”字样的茶饼。

在他的认识当中,普洱茶就是“七子饼”,不管生熟,也不问好不好喝。那么这是不是说没有印着“七子饼”字样的就不是普洱茶呢?当然不是啦!

其实,“七子饼”是我们对普洱茶的一个统称。

七子饼茶原先是唐代边境贸易茶马互市时得来的,为了便于计算、征税和管理,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共八张,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则用来上税。

一饼茶重量357克。

一筒七饼,共重2499克,约2.5公斤。

一件12筒,约30公斤。

旧时马帮运茶,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而行。

先人计算得当,七子饼茶只装七张饼,缘从此来。

后来,随着云南茶法出台,七子饼亮相成为一种规范。也就是说每筒7饼,每饼7两是清政府颁布的云南茶法之规定,是为了计税方便,是为了符合每张“茶引”核定的数量100斤,也是为了云南输出的茶有一个统一的规格形状,不再像过去蒸而成团时各家各户不一,有大团、小团、中团、瓜状等,计税计量都不方便,且外形也不整齐美观。

七子饼茶代表着大清王朝法律的尊严,也代表着一定的加工水平和质量,依法管理的产品可信度高。七子饼茶从亮相至今经过二百多年的传承和凝练,留下很高的声誉,已成为普洱茶的历史品牌,在中国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消费者中有很深的信任感和文化情结。

很多不了解普洱茶的朋友听说普洱茶很有可能就是从“七子饼”开始的,自然而然,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就形成了普洱茶就是“七子饼”的概念,但我们需要清楚七子饼是普洱茶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并不是全部。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人们的审美观念还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洱茶的外在形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七子饼了。现在市场上我们可以见到各种各样新颖独特的普洱茶产品,357克的、50克的、100克的、200克的,3000克的、5000克的普洱茶饼,各种规格的砖茶、沱茶、竹筒茶……形式多样,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普洱茶外在形式。

其实无论是七子饼还是其它形式的茶砖、茶沱,都只是普洱茶的一种外在形式,对于我们普通的喝茶人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里面茶本身的品质以及这种新颖的形式带给我们的便利。

普洱茶七子饼来历


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其实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起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

“七圆一筒”原是清政府为了规范计量,规范生产和运输所制定的一个标准,只有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以及解放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才具有规范作用。一旦进入自由化市场,除了品牌价值,它所代表的质量和重量的意义也就模糊了。四禧茶、五福茶已经有了,难保今后不出现八禧、九宫之类的茶品,七子饼的大旗还能飘多久,令人担忧。

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圆饼状?为何只装七张饼?


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圆饼状?为何七子饼只装七张饼?普洱茶为什么是357克?这些问题想必好多茶友都已晓得,但是恐怕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小知识。

一、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圆饼状?

1.便于储存和运输

起初,条件差,茶叶的流通靠马帮,装备不良,山高路险,运输极为不便,这样就造成了好多茶叶的流失,因此,制茶者将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既方便储存又利于马帮的驼运,甚至,为了计算方便,每一饼还有特定的重量。总体而言,避免了不少损失!

2.保存香气

散茶不仅占地方,而且容易把香气散发掉,做成紧压的茶饼,能够让茶的香气保存得更持久一些。

3.水分、空气、阳光因素

压制成饼的普洱茶:

(1)受到的水分吸收以及蒸发的影响力不大,利于微生物和香气共存。

(2)内部受到空气中温度的影响力不大,利与茶叶中的微生物更好的存活。

(3)氧气和光线与茶饼的基础面积相对缩小,从而多酚类、叶绿素等元素的氧化进度变缓慢,让茶质保存得更完好。

4.收藏因素

(1)卫生。

(2)体积小,占用空间少。

(3)内部温、湿度稳定,耐于储存。

(4)越藏,越陈,越香(前提是适合的储存条件)

5.哲学思想

圆,它可以是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茶饼可以寓意着宇宙孕育万物的天的象形之意。

“外圆内方”,也可以代表着做人处世之道。

“圆如三秋皓月”,也可以是代表人间幸福美满团团圆圆。

二、为什么正好是七饼,而不多不少?

乾隆皇帝曾对七子饼有“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的圣喻,七子饼茶形似圆月,它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为运输和储存方便,蒸而团之,紧压成型!以前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两,七子饼中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折合成现在的度量衡是每片357克。

1、七子饼茶原先是唐代边境贸易茶马互市时得来的,为了便于计算、征税和管理,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共八张,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则用来上税。

2、一饼茶重量357克。

一筒七饼,共重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旧时马帮运茶,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而行。先人计算得当,七子饼茶只装七张饼,缘从此来。

三、为何每一饼茶正好是357克呢?

对357克的一个深度文化解读是:

月圆之说

3+5+7=15,15为月圆之日,是相聚的日子,象征着团圆。

易经解读

阳数:1、3、5、7、9

阴数:2、4、6、8、10

取3、5、7为中阳,吉数。

3为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合。

5为五行——金、水、木、火土,中国文化之发源。五行变化的规律,像普洱茶的五味。

7为少阳——为龙,变动不拘,普洱茶身世复杂、变化多端,收藏品饮丰富迷离;另外,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华夏子孙有“龙的传人”一说,龙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之精神,缩小到茶文化来说,就是茶道精神。

普洱茶357之精髓在于,以龙(茶道)之精神,遁阴阳五行之规律,达到天、地、人之合和。从一饼茶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窥一斑!

细说普洱茶七子饼茶


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其实七子的规制是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起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19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

七圆一筒原是清政府为了规范计量,规范生产和运输所制定的一个标准,只有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以及解放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才具有规范作用。一旦进入自由化市场,除了品牌价值,它所代表的质量和重量的意义也就模糊了。四禧茶、五福茶已经有了,难保今后不出现八禧、九宫之类的茶品,七子饼的大旗还能飘多久,令人担忧。

关于“七子饼茶”的故事传说


在一个无法考证的年代,今普洱县凤阳乡宽洪村困卢山,有一卢姓人家,家境贫寒,种茶为生。家有一七子一女,长子哀牢、次子布朗、三子基诺、四子阿瓦、五子爱尼(因父毋想要一个女儿,故为五子取名爱尼,意为喜欢女儿的意思)、六子拉枯(第六个仍然是儿子,则取名拉枯,拉一个姑娘来的意思)、七一子无量(老人觉得儿子太多了,想女儿的愿望恐怕无望了,故将七子取名无量)、第八个生了个女儿取名哈尼(哈哈,太高兴了,终于是个妮子,故取名哈尼)。

八个儿女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俗话说"儿多父母苦”,夫妇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穷人命贱,虽没吃没穿,但儿子们个个身体壮实,小女哈尼也长得如花似玉。看着孩子们个个乖巧,夫妇俩十分高兴,但毕竟家境贫困山林田地甚少,收入甚微,养家糊口十分困难,眼看七一女都到了谈婚嫁的年龄,父母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一日,卢老汉将七子聚于家中茅堂,商议如何维持生计及儿女婚娶之策,商议了七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因为爱茶如命的卢老汉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要七个儿子继承祖业。按老人的话说“茶可解毒、益寿”,为百草之首的灵药。种茶、制茶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品饮之好,更有益百姓,造福苍生,是人生一大善事,因此仍然希望儿子们个个种茶制茶,以茶叶为生。但家庭贫困,无力购买土地山林,无法实现老人的这一愿望。卢老汉气得口吐鲜血,卧床不起,身体日渐虚弱,在病床上躺了七七四久天,气若游丝,但就是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七个儿子四处寻医问药都无济于事。第中十九天,七子无量到离家很远的原始丛林中给父亲采药,无意中发现了棵很大的茶树,心想父亲一生爱茶,何不采点回去在老从弥留之际了却他的一点心愿呢?于是无量采了些大茶树上的鲜叶,回家煎出茶汗,掰开父亲的嘴灌了几滴。半个时辰后,卢老汉居然一声叹息。悠悠醒来。

受到七子无量采野茶的启发,卢老汉心想,我们现在家境贫困,又无力购置山林田地,深山老林有那么好的野茶何不叫儿子们分头去采摘回来,既能卖得好价钱,又解决了无钱购置山林上地之急呢!于是每天叫七个儿子都分头到深山采茶。

从此,七兄弟每天背着竹篓,带上绳索,翻山越岭到森林峡谷中采摘野生茶叶。

他们顺着澜沧江流域越走越远。。日久天长,兄弟七人各自有了自己的采茶线路和地域,并就地和当地姑娘结婚、安家、生子。各据一方,并将野茶苗、茶种带回家种植,种茶为生。随着日月推移,七兄弟在各自的地域生息繁衍,子孙后代都种茶,并带动当地山民种茶,这便形成了长子哀牢山,次子布朗山,三子基诺山,四子阿瓦山,五子爱尼山,.六子拉枯山,七子无量山的产茶区域。他们的名字成为了少数民族的名字和山的名称。卢老汉夫妇及女儿哈尼留守困卢山,仍以种茶为业,老人将爱女哈尼采制的茶称为“女儿茶"山于七兄弟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只有每年父母生日才回到普洱。他们深知父母爱茶如命,都将自己采制的最好的茶用棉布小袋装好带回普洱。山于路途遥远,只有骑马,茶叶在路途『!,日晒夜露、受潮,东西又多,相互挤压,到了普洱打开后都挤压成饼了,但味道比刚制时·候更好。由于七个儿子送的茶一个比一个的好,老人十分高兴,倍加珍惜,将侮个儿子送的茶拿出一个用竹壳包扎存放家中,待来年或多年后,家中来了好友、上宾,拿出来款待客人。客人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后赞不绝口,问及茶之来源和名称,老人自豪地指着竹壳团对客人说:“这是我的七个儿子”。

日久天长,“七子拜寿”和"七子饼茶”在当地传为佳话。普洱七子饼茶在当地名声越来越响,许多茶人、茶商纷纷慕名而来,指名要卢家“七了饼茶”,更有许多茶坊、奸商纷纷仿效。普洱七子饼茶美名远扬,流传至今。

《大清会典事例》载有:“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简,重四十久两(合今1800克)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二十二筒为一引,侮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廷规定了云南外销茶为七子茶,但这在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清末,由于清廷处于没落期,茶叶形式开始多变,出现了小五子圆茶等,为了区别,人们将七个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20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七子饼茶”这个吉祥名称。它的出现,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清时乾隆皇帝对它就有“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蜿之兰”的圣喻,逐渐确立了其在普洱紧压茶中的重要地位。

把饼茶捆成一筒,肯定是为了易于携带和保存的考虑,可为什么是七个,而不是其它的数量呢?这可能是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七”象征的是多子、多福、多财、多寿等等美好寓意,在云南少数民族更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所以,在云南,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

普洱茶七子饼的来历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

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而得名,在官方文书中第一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普洱成为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的重要集镇。所产的蒸青、炒青、晒青团茶和散茶赢得了许多客商的亲眯。到万历年间,朝廷在普洱设官府管理茶叶贸易,封疆大吏们把普洱茶区的茶叶运到北京,献到宫里,普洱茶开始得名而风靡天下。谢肇制著《滇略》中就有“世蔗所用,皆普茶也”之说。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

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七子饼茶形似圆月,是云南传统出口品种,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过去民族,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不可,相传至今,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现在也很盛行。

为何七子饼只装七张饼,而不装八张或六张呢?

说法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谕。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说法二:为什么七子饼只装七张饼?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说法三: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七子饼之谜:为何七子饼茶只装七张饼,而不多或不少?》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