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之三·临沧(鲁史古镇)

发布时间 : 2019-12-09
茶马古道黑茶 古道普洱茶 古道乌龙茶

茶马古道黑茶。

除西双版纳外,临沧也是云南重要产茶区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区域。今临沧凤庆的鲁史古镇还保存着很多文化遗迹。

临沧段茶马古道分为两条,一条继续北上丽江、中旬,进入四川、西藏。另一条转为东进祥云、楚雄进入省会昆明,再连结中原内地。这一条是通往省城的,民间称之为“通省大道”。自然,那时候中原内地的先进文化与先进技术都是顺着这条茶马古道引领进入。

风庆被称为滇西文献名邦,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有云南第二大的孔庙。从景东到最靠近下关的鲁史,沿途都能找到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曾经繁忙一时的纺车,而且它几乎与黄道婆的杰作同出一辙。

至今,芒团还生产一种被傣家人称作“沽沙”的白纸,制造这种纸的全套原始手工艺至今保存完整,与东汉蔡伦的造纸术大同小异。

在凤庆等地的古民居大多是四合院和三合院。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北方民居,三合院则是江浙风格。有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乐家大院”,其正房有拱形廊顶,拱顶上又绘有水墨花鸟之类,这又是江南徽派建筑风格。

鲁史古镇是临沧茶马古道最有代表性的多元文化荟萃之地。鲁史原称阿鲁司,位于临沧凤庆县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间,历史上是连接魏山、下关、滇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早在明万历26年间(公元1598年)在此设阿鲁司巡检,并辟街市。康熙4年,云南北胜州(今丽江永胜)设茶马市场,凤庆茶大量经丽江流入藏区。

从顺宁府(今凤庆)到鲁史镇,中间有澜沧江相隔,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清督士民建青龙桥,进一步方便了茶马运输,使鲁史更加商号林立,外来的绸缎、棉纱、布匹、盐巴和本地茶叶、核桃、木耳等土特产在此交易集散。

马帮到临沧茶区购茶,要在这里歇脚,每天有两、三百匹骡马经过。每年春茶会,更是马帮塞途。内地商人把带来的货物从这里辐射扩散到其他地方,再把购入的茶叶等运到下关输出。

由于地势险要,加之有黑惠江、澜沧江两个天然屏障,鲁史成为了古道咽喉,是商品集散地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今保存完好的老街、戏台、古宅、石板古道、马店和驿站,还彰显着当年的繁华。

从文献记载看,鲁史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今天布朗族的先民“蒲蛮”。今有汉、彝、回、苗、白、傣、壮、满、普米、傈僳等多个民族,这里既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更多的是内地先进的汉文化。

据清《顺宁县志》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土归流,各省著姓巨族之裔,先后踵至,使鲁史成了一个移民古镇。

鲁史街共“三街七巷”的格局。“三街”代表天、地、人和,“七巷”代表七星朝斗。整个古镇以四方街为心点,三街七巷都以此为基点布局,处处透出儒家传统文化的印记。

当时的文人们用“绿树、粉墙、青瓦,古道、小巷、人家”来形容鲁史。

这里的房屋结构大多是“三坊一照壁”,是江浙民居的风格,讲究的是开敞纳气、接风迎财、通风采光、清爽凉快。

因茶而兴的鲁史,在内地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不仅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从明清时期开始的教育和宗教也迅速发展。

小编推荐

茶马古道起点访普洱


易武古镇,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距勐腊县城约110公里,距勐醒三十余公里,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起点,种植茶叶的历史至少一千多年。易武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和生产地,普洱茶从这里远销中国西藏、东南亚等地。明清时期,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如今依然保持着种茶、采茶、制茶的传统。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茶叶的条件。易武产的大叶种茶,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制成普洱茶后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年的易武春芽,汤色更是红润,且耐泡,是普洱散茶中的极品。

看普洱

当地人喝的茶叫大黄叶,据说是去年秋天采的,经过简单杀青以后晒干就放起来自己泡茶喝了。在易武镇喝着大黄叶,房东郑先生讲起了车顺号的故事,我才知道这是易武繁盛时期有名的茶庄之一,而他的老伴正是车顺号茶庄的后人。车顺号有名,在于车家珍藏有一块皇帝亲题的“瑞贡天朝“的木匾。据说,道光年间,皇帝喝了易武贡茶,龙心大悦,特赐匾嘉奖。车家人曾经世代把宝匾供在门楣上。文革期间,车家后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将其放在厕所顶棚用泥巴和稻草掩盖,才得以保存,而易武其他茶庄曾经拥有的几块皇赐宝匾都没有逃脱损毁的命运。

晨起,天晴,空气清新而湿润。放眼望去,四面环山。每年在采摘茶叶的季节,茶农(通常是家中的妇女)上山采茶,新鲜的茶叶经过茶农手工翻炒(杀青)、揉制和晾晒(晒青)的初步处理后叫做晒青毛茶。晒青毛茶是散茶,茶庄从茶农手里收来散茶进行蒸压成型的加工,制成不同的形状再运销各地。

郑先生给我们演示的就是这种蒸压成饼茶的过程。麻袋中的毛茶经过称量,被放入底面有孔的铝桶中,上锅蒸了大约几秒钟的时间,待干茶湿软,就被伙计取下倒入一个与铝桶同样大小并有底的圆形布袋里,并压紧使呈饼状,其余的布袋部分被卷紧成簪状压在中心,因此当茶饼做好以后中央会有一个圆圆的脐样凹陷。光靠手压紧是不够的,布袋茶饼被放在了石模的下面,由另外一个身材魁梧的伙计脚踏石模进一步将茶饼压紧压实。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功夫,我试着提了提那石模,没有提动。所有的布袋茶饼都经过碾压后,伙计们将布袋拆开,一个个做好的茶饼就呈现在眼前了。这样的茶饼经过存放自然发酵,就成为我们所喝的普洱茶。

听传说

清代有六大茶山之说,是指位于西双版纳的攸乐、革登、倚邦、蛮砖、莽枝、曼撒,其中以倚邦为主要重镇,也是土司的所在地,据说当时六大茶山制茶人口近十万人之多。到了清末,六大茶山称号有所更动,以易武为主要重镇(当时称之镇越县),次为曼撒、蛮砖、革登、倚邦、攸乐,易武便成为了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的出发地。易武茶叶生产的鼎盛时期,六大茶山的茶叶曾有70%在这里集散。易武东面与老挝接壤,位于茶马古道最南端,世居汉、傣、彝、瑶等民族。经易武向外运输茶叶的线路包括向北至思茅、昆明,向西南入藏,向南至泰国以及向东南至老挝等。

目前,易武尚存数段大约在清朝道光二十五年铺就的青石板茶马古道,总长二十余公里。易武当今留下的比较具有知名度的茶庄,有“同庆号”、“同昌号”、“车顺号”等,近年更有越来越多的新的手工作坊开动起来。

来到真正的古茶园,古茶树原来可以长到一人多高,需要搭梯才能爬到树顶。往山里走,那些东一窝西一片,被灌木和高大乔木围住的缓坡地里的茶树,都是古茶树。它们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四五百年,更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可达二三十米高。当地人把这些古茶园产出的茶称为“荒地茶”。所谓荒地茶,指的是长期被丢荒的茶园,由于茶叶经营由盛而衰,这些茶园被荒弃多年。

正是因为没有经过精心照料,古茶树在幽幽的密林中自然生长、尽情舒展,尽收山中精华,泡得茶来才会味浓香沉、回味悠长。而那些把山坡一层一层围住的茶园,茶树经过精心修剪都是齐腰一般高,一望而知是近年种植的,当地称之为“台地茶”。凭借易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台地茶的质量和产量也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古茶树深藏密林,产量有限,便物以稀缺而珍贵,尤为推崇自然的现代人所追逐了。

老包说茶:这个古镇兴起的原因你可能想不到_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


因马帮兴起的傣族坝子

整董镇位于江城县南部,距离县城59公里,东南与老挝接壤,南与西双版纳勐腊县毗邻,西与景洪市隔江相望,西北与普洱市思茅区相接。“整董”是傣语译音,意为“看得见的大地方”,下辖整董、曼滩、滑石板三个村委会。整董位于一个三岔路口上,一边通往江城,一边去往易武;是历史上西双版纳的12个版纳之一;是一个保持干栏式古建筑的傣族聚集区;是云南著名的古村落之一;一个因马帮兴起的傣族坝子。

我们从普洱驱车80多公里来到了整董村曼景湾小组的一个丁字路口停下,几块新旧不一的路牌指示,右边去往勐腊县易武,左边通往江城,两边路程都差不多,大概六十公里。

走进寨子边看到几栋保存完好的傣族杆栏式木质阁楼,房顶的木板上刻有“1987年整修”的字样。原来这里独具特色的民宅以前的房屋多用茅草盖,1987年修缮时使用“小挂瓦”盖屋顶,房屋样式不变。

我们走进其中一家,用篱笆围墙,阁楼的第一层没有门,一片堆着许多瓜果、玉米,一片是鸡舍、猪舍,一片放着一些农具、杂物和停放着一辆摩托车。房子正中有一把木梯通往二楼。二楼入口的门是关着的,我们以为没人,就绕了出去,却看见一个老人坐在二楼平台上休息,我们便让老人给我们开了下门跟他聊聊。

曾经每天有近百个马队过

老人今年82岁了,傣族人。他回忆说,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家门前每天有近百个马队经过。我们这里过去很少种茶,都是种玉米和稻谷为主,卖点水果、粮食给马帮。马帮解放后都还有的,只是少了些,驮运的物资也不仅是茶,还有一些百货。近些年基本没有了,因为道路都改了,交通工具也发达了。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以前是马帮经过的地方,但是现在只是村子的一条巷子。突然,我发现他们家的门檐上有一个八角竹子编织物。形状很像从下往上看阁楼内八片屋顶的模样。老人说“这是他们的当地的风俗,家家都会编,挂在门头,有驱邪庇佑的作用。”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女子端了两杯茶过来让我们喝。她自我介绍说“是老人的儿媳,名叫伊开,是从西双版纳勐腊乡猪屎河嫁过来的,1982年就来到了这个村。”我们并聊起她家的经济收入,她说“我家有6亩水田租给了别人种香蕉,后山上种植了5亩茶叶,10多亩橡胶,每年收入还是有7-8万元,可是这几年一群10多头的亚洲象野生群经常在这一带出没,晚上不敢上山割橡胶”。

看到她家的房子有些倾斜了,我们问她是否计划建新房子,她说“本来去年就计划盖新房,但政府把我们寨子列入古村落保护,这些老房子已经几百年了,它记录着我们傣族的历史,不让动,要保留现状,又没有其他地方建设。”这种保护与发展的两难选择,也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傣族村寨保存完整

整董镇曼滩村曼滩小组2013年入选由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乡村大世界》栏目主办,央视网、人民网协办的“中国魅力新农村”。曼滩是一个有着古老传说和绮丽风情的古老村落,是一个以傣族为主,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和谐村落,村寨经历百年沧桑依然散发着古朴神奇的独特风韵。

每座傣楼四周都围着精心编织的竹篱,篱内种满芒果、菠萝蜜、三角梅、紫薇等果树花木,把古朴的傣楼掩映在红花绿树下。傣楼的屋檐下燕子在筑巢,蝴蝶在翩飞,寨子用青石板路联通,保留着村寨、田园、河流、森林相互映衬的傣族传统聚居格局,显得美观别致,幽静清洁。

其民居、服饰、饮食、节日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每年的泼水节,全镇的各族群众就会在寨中心的大青树下敲响象脚鼓,跳起孔雀舞,泼着祝福水,弦乐笙歌,载歌载舞;到了晚上,年轻人们在大青树下点起篝火,围着篝火游戏玩耍、互诉衷情。

悠悠茶马古道 浓浓历史底蕴


思茅、宁洱是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和其他产品交换流通以马帮为主要驮运工具,是民间国际贸易、茶文化交流的通道。古道由思茅为始发点,经景东、大理、丽江、中甸等进入西藏,沿途为人烟稀少的高山深谷,原始森林,险绝的雪山,缺氧高原,炎热的澜沧江、李仙江、元江、金沙江河谷,哀牢山、无量山、梅里雪山,海拔从的产区千余米到4千多米。古道莽莽苍苍,悠悠漫漫,让世人深深感受到开道者的艰辛与无畏。

思茅、宁洱等地的麻栗坡、那柯里、茶庵塘茶马古道遗址,现今仍保留着1030公里。石头、石条、石板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现在石板上都长满了青苔、杂草等。茶马古道踩滑的石板上还保留着几厘米深的马蹄印,这就是历史的见证。

茶马古道,是双向物资交流通道,马帮将驮运到国内外后,又将那里的工业品、土特产品驮运到云南普洱、思茅等地,互通有无,各得其利。

山间铃响马帮来,蹄嗒蹄嗒的马蹄声和清脆悦耳的钤铛声,使边远的山寨、寂静的山林充满了生机。也让山里人充满了对外界的遐想。古道马帮一般由20-—50人至百人以上组成,每人都要随身携带刀、枪等工具,浩浩荡荡。赶马人当中还要有人懂得沿途各少数民族语言、风俗和路线、天时地利、马帮宿营地点是否有草料等。在茶马古道上,马帮连接起来长达3—5公里。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浩浩荡荡,甚为壮观。

五条茶马古道主要线路是:

北道:思茅至昆明,途经15个驿站。由于人马流量增大,道光三十六年(1850年),昆明至思茅的茶马古道由原来的土路改为石镶路,后来,此路延至六大茶山,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马古道。

西道:又称后路,马帮从思茅、景谷、景东、弥渡等13个驿站入下关,然后再分两路:一路经保山入缅甸、印度;一路经丽江、中甸、德钦入西藏,此道是更为古老的银生茶马古道。

南道分三线,即东出老挝、越南;南出缅甸、泰国;西出缅甸、印度。无论哪一条道,都以思茅、版纳为起点。因此,思茅城是各路茶马古道的源头。

思茅的茶马古道,沉淀着浑厚的茶文化历史底蕴,她是中国茶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茶马古道是思茅重要的旅游资源,我们将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部分古道的修复,重建茶马古道驿站,改善交通设施及其他旅游服务设施。

100个普洱茶专业术语之三


入门普洱茶,先认名。知道什么是生茶/熟茶、古树茶/台地茶、古六山/新六山……

分享100条《普洱茶专业术语》,建议收藏备用,作为普洱茶入门的字典。很快你就会知道……一入普洱深似海。

今天分享《普洱茶专业术语》100条之21-30

一百条之三普洱茶专业术语

21.古六大茶山

易武、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攸乐。

22.六大茶山(新)

布朗、巴达、南糯、南峤(勐海)、勐宋和景迈。

23.日凋

也称日光萎凋,即茶叶刚采摘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到一定程度。近代也有用热风萎凋的。

24.摊凉

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

25.杀青

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26.揉捻

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27.晒干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28.蒸压

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29.晾干

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3%以下。

30.普洱紧茶

普洱紧茶是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毛茶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此外,“普洱茶”按照其制作阶段的不同,分为初制茶和精制茶两种;按其制作工艺不同,又分手工茶和机制茶两种。

普洱茶的滋味、口感之三厚


普洱茶内含物丰富,是浓强度比较高的茶,多为“浓”至“醇厚”,当然,也有醇和的茶,历经岁月的茶品,可能归于“醇厚”或“醇和”,至于到“平和”或“平”的茶,其品饮就快到“无味之味”的境界了。

“三厚”是我新创的一个名词,希望通过这个词,也即用“三厚”的分类或方法,来表述普洱茶的滋味或口感的特征,算是对传统审评术语的一个丰富。

“三厚”是什么?

品饮的艺术,狭义地讲,是以味觉体验为主的艺术,上升到“身体的体验”(如许多人讲到的打嗝-“肠胃的反应”、“茶气”-全身心的反应等),或者其他纯精神领域的体验,不是我这里想扩大涉及的范畴。

普洱茶,变化或风格特点是多彩的,浓强度以浓厚为主线,为了描述“层次感”或空间感,借鉴“三远”,就有了我的“三厚”。

“三厚”者,高厚、深厚、平厚也。

滋味“高厚”者,由如山下仰视山颠,清明,突兀......,仿佛欣赏珠穆朗玛一样,浓烈而有冲击力,这样的茶,代表者莫如班章了。

滋味“深厚”者,由如山前俯视山后,层峦,叠嶂,深邃......,带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有深沉而持久的魅力,这样的茶,为良好配方茶具备的特点。

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


在剑川沙溪镇,这个专门为马帮们休闲唱戏的舞台至今还保存完好。

这是马帮驿站,在百年前,这个标志在大理随处可见。

马在驿站如果被发现生病了,就是用这个工具把药灌进马的嘴里。

在那柯里的茶马古道驿站。

怒江丙中洛,行走在悬崖绝壁间的茶马古道至今还在使用着。

在滇、藏、川三角地带纵横着一条神秘的贸易之路——茶马古道,这是亚洲大陆上一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商业通道。这条古道好似一片树叶上延绵的经络,在主干之外还分散着无数的枝杈,它伸入到中国西南各个偏僻的山村和产茶地。茶马古道是一个集多地理、多环境、多民族、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古道沿线有不同的茶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各民族茶俗为线索同样能够描绘出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茶文化地图。

由云南省普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市、云南省茶叶办、深圳报业集团、香港商报、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茶马古道——跨越时空的穿越”主题活动春节前夕举行,本报记者全程参与,分别前往普洱、大理、怒江、丽江四个州市10多个县,深度挖掘茶马古道的文化遗存和现实意义,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困鹿:万亩茶林今仍在

普洱,即原思茅,是云南茶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是清以来滇茶入京的重要起点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茶叶的原生地之一。这里生活着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和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悠久的用茶、种茶、饮茶历史。

困鹿山,距离普洱市宁洱县城35公里,此地生产的茶叶在清朝的时候就作为进贡珍品送到北京,困鹿山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皇家茶园”。在茶园东边,有着号称万亩茶林的原始森林,森林里的茶叶至今尚未被开采过,由当地政府保护起来。经过数十公里的山路颠簸进到村里,记者来到了宁洱县宁洱镇宽宏村,这里很少看到成片“伟岸”的古茶林。当地茶农告诉记者,清朝年间,每年当大茶林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七子饼茶、沱茶运去北京,进贡到皇宫里去。

在村民李铭诚家里,据传就是当年加工“团茶”的作坊。由于困鹿山一直保持生态管理,传统加工,茶叶不仅天出自然,品位独佳,而且成了皇室贡品。近几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茶树,村庄将古茶树“领养到户”,即困鹿山古茶园附近居住的村民,每个家庭都认养了几株古茶树,从4棵到20余棵不等,他们每天除了从事农事劳作,还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采摘和简单打理上。

据了解,这些古老茶树生发的珍贵的茶叶,每年能产300至400公斤的毛干茶,在市面上极为抢手,每年春节一过未上市的春茶已被“知情人士”订购一空。该镇的宣传委员许云春告诉记者,这里交通极不便利,要想从县城过来,35公里的路程需要花5个多小时,并且只有越野车才能够开上来。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便利带来的原生态,这块万亩茶林至今保存得依然完好。

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的景迈山上,记者在百年古茶树中遇到了堪比燕窝黄金的“螃蟹脚”。“螃蟹脚”,听起来像海鲜的物种,实际上是一种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得到的寄生植物。当地茶农告诉记者,“螃蟹脚”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仅能在云南高原某些特定的原始森林边缘寄生于400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上,生长周期约3至4年,从老茶树上汲取足够的养分,直至老茶树养分耗尽。据云南当地茶经记载,在中医学上,螃蟹脚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胃、滋肾明目、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显著功效。目前在云南茶区,只发现澜沧县景迈茶区野生古茶树上有生长,当地少数民族将其当成清热解毒的草药。其价格在市场上被炒得很高,每斤可以卖到5000元。

哀牢山:古茶树“驻守”原始森林2700载

在镇沅县,记者一行徒步7个多小时穿越哀牢山原始森林,探访了一棵已经在深山里驻守了2700余载的 “世界茶王”。

据镇沅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刁迎辉介绍,茶王发现于30多年以前。有一天,镇沅县九甲乡的村民在哀牢山上放牛,发现有一棵硕大的茶树,之后引起了当地县委、政府的关注。1996年,中国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在哀牢山方圆240多平方公里、海拔约2100米至2500米高度范围的原始森林内,有2000多公顷是以茶树为优势的植物群落,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世界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也是世界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其中一棵古茶树,树龄高达2700年,树高25.6米,树干胸围2.82米,其茶叶肥壮匀嫩,叶质黑润、茶香回甘浓厚,当之无愧地成为的“茶祖”,成为研究世界野生茶树生长的活化石。2001年,这棵古茶树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论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古茶树”,并冠以“野生茶树王”,载入吉尼斯纪录。从此,茶树王相继吸引了中国内地及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前来探奇考察,声名远扬。

但是,要真正目睹“茶王”的真迹也绝非易事。为了使活动顺利,记者一行当天晚上前往镇沅县九甲乡住宿,第二天一大早,从乡政府出发40多分钟前往千家寨自然保护区,上午9点开始在哀牢山原始森林中穿梭,沿途藤木交错、古树参天,还有小溪、雾气、紧裹着树身的层层碧绿青苔,等看到茶王,再回到山脚下,已经下午4点。

云南驿马帮集散的重要驿站

“马帮铃响店小二迎来送往,邸报飞传众官员暮留朝去”、“东奔西走天上地下皆为军火,南来北去鞍前马后只闻茶香”,这是在大理云南驿牌坊前后的两副对联,深刻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上在云南驿发生过的忙碌的景象。

云南驿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开始于清朝。几百年间,每天从云南驿经过的大帮不下十多起,大的马帮有300多匹马,最小的马帮也有五六匹马。他们驮运着皮革、药材、茶叶、布匹、食盐、百货等,沟通着各地区之间民众的往来和需要。为供给这些马帮歇息和住所,云南驿产生了20多家马店分布在古驿道的东西两端,最大的可接待300多匹马,一天供给几千斤草料,驿站中间的街巷上更是商铺林立,为过往马帮置办各种货物。

记者到达云南驿的时候,村里一位高位截瘫的72岁老人郭志国,还来到马帮博物馆,现场为记者唱起了赶马之歌。这位老人当年也是马帮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云南驿还是滇西战区的重要基地。尤其是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云南驿还是滇缅公路上的重要补给站。1942年云南驿飞机场开始成为美驻滇航空38校训练基地,“驼峰航线”的中转站,国民党空军第38站驻地和国民党中央航空军官学校校址。因为云集了美军军人、全国各地的人员,开设了众多各地口味的中、西餐厅,比如西餐厅华美餐厅、纽约餐厅等,此时的云南驿还享有“小上海”之称。

虽然今天的云南驿依然经常出现七彩云霞,但历史已一去不复返,只有留在村口的那些硕大石碾和村中斑驳的石板路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幸运的是,我们仍可以从茶马古道博物馆中看到这个驿站曾经的辉煌与光彩,也可以从老人家的马帮情歌中聆听到他们往日的情怀。

丙中洛:凿在悬崖绝壁间的茶马古道

丙中洛在哪里?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因为,丙中洛实在太难找了,它处在怒江大峡谷的最北端,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这里也是云南靠近西藏的最后一个乡。因为地势险要,能够来到这里的旅客很少,但是,大凡能够走到这里,都会被这里的风景所震撼和感染。

丙中洛,在藏语里是指“有寨子的地方”,这个位于滇藏边境的小镇在茶马古道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云南已基本为现代交通所覆盖的今时今日,唯有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仍在滇藏古驿道上穿行。这条活着的茶马古道,始于丙中洛,沿峡谷溯怒江北上,通往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扎那,全长70公里。不过,现在行走在这条路上的马帮已不再运输茶叶、盐巴等货物,而是改为运输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至今,村庄里仍有许多小道上蹄印斑驳,马蹄声声,空谷传响,古意盎然。

丙中洛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人和神共同居住的地方”,这是背包客给她取的名字。从六库溯江而上到丙中洛,200多公里的江段落差达1000多米。两岸高山耸立、连绵不绝;江边怪石嶙峋,崖壁陡峭,极少立足之地。可行进至丙中洛,怒江大峡谷内险峻的地势突然变得平缓。

尽管四周有10座海拔高约5000米的高山,坐落于群山环抱中的丙中洛却有着极致秀美的一面。当地人说,春天,这里的梨花似雪,桃花灿烂;夏天则是绿水青山,一尘不染;秋天层林尽染,稻谷飘香;而采访团一行看到的是梅里雪山上圣洁的积雪。事实上,在丙中洛观景,只要随随便便那么一走,凝神一发呆,马上就会看到一幅极美的山水画:或悬崖峭壁,鬼斧神工;或索桥横空,水光映雪;或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即便是雨中,那奔来眼底的山水泼墨,也可和大师级的国画杰作相媲美。

与风景相比,丙中洛更迷人的所在是这里祥和、质朴的民风。丙中洛主要居住着怒族、藏族、傈僳族和汉族等民族,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仰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当地的原始宗教,仅有6000多人的村寨里就有普化寺、东风基督教堂、重丁天主教堂等多处传教布道的场所。在丙中洛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民族,因为这块土地能融化任何民族之间的隔阂、宗教之间的博弈、文化之间的差异。

普洱茶的地理故事|茶马古道


普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1620年(明末)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明末时撰,出版于清初1664年的《物理小识》一书中第一次出现了普洱茶的称谓。

毫无疑问,那时的普茶、普洱茶指的是地理意义上的茶,也就是普洱这个地方出产的茶。这时的普洱茶,只是强调原料的产地,并没有特殊的生产工艺的内涵。

普洱茶概念内涵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清代。清代,普洱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是销量大大增加,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二是普洱茶因为满清皇室的推崇,成为“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宫廷饮品,成为中华名茶。

这一时期的普洱茶产品主要分为藏销茶(也叫边销茶)、贡茶和一般的比较靠近贡茶标准的高级普洱茶,但在茶的形态上,为了便于长途运输,一般都制成饼茶或者砖茶。这三种茶在原料和产品形式、包装的规范上虽然有所区别,但都显然不是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晒青毛茶”。

或者说,这一时期的普洱茶,已经是指由普洱这个地方生产的晒青毛茶制作成为的“成品”之后的茶。至此,普洱茶的内涵已经悄悄发生了流变,包含进了某些生产工艺的因素。因此,在清代和民国初年,人们已经把“晒青毛茶”和制成成品的普洱茶分别视为两种茶。

而在云南制成成品的普洱茶要经过漫长的茶马古道才能运输到消费者手里。茶马古道运行范围在中国主要包括滇、藏、川三大区域,外围可延伸至广西、贵州等省份。

而国外则直接到达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进一步还涉及南亚、西南亚、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

茶马古道光在云南境内就有约两千多公里,几乎贯穿整个云南省,完全靠马帮一步一步行走,因不少路段十分艰险,单程一趟也需要三四个月,古道之难行可想而知。而出了云南境内,普洱茶在路途上的颠簸还远未结束,要到达消费者的手里,大多还得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就在茶马古道上的漫长颠簸中,就如人们常说的那样,通过人背马驮,风吹、日晒、雨淋的时光洗礼,普洱茶的品质在运输途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在抵达消费地域后,普洱茶大多经过了自然发酵过程,变成了冲泡后汤色红浓,有陈香味的普洱茶。

而有趣的是,在普洱茶的故乡云南,人们却很难喝到普洱熟茶。原因很简单——云南并不生产普洱熟茶。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普洱茶的古典时代,具体说,就是从清代到民国初年,人们认知普洱茶的概念就出现了差异:在普洱茶的故乡,云南人眼中的普洱茶主要是“生普”,而在普洱茶的主要消费地域,也就是从云南出发的茶马古道的尽头,人们认为的普洱茶则是“熟普”。

不能说这两种认知谁对谁错。但这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任何一种商品的认知,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主的。普洱茶在古典时代的命名也是这样,主要还得由茶马古道的尽头的主体消费者们说了算。

易武——贡茶之乡,茶马古道之源。


易武——贡茶之乡,茶马古道之源。

中国贡茶文化历史悠久,普洱茶贡茶历史,可以说是自易武起。

《普洱府志》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明确:“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之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买办收茶瓶、缎匣、木箱等费……”

易武贡茶极为考究,据《云南经济滇茶》记载:“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

乾隆六十年(1795年),易武所产之茶被清廷指定为贡茶。清末明初,易武倚邦的茶“价等兼金”——也就是说,茶的价格等于自身重量的两倍黄金!

易武贡茶能独树一帜,源于易武茶的特点。

易武普洱茶生长环境及品质会受易武古茶树分布区域的影响。易武古茶树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漆树、董棕等高大乔木,气生植物多,树木、滕本植物园繁茂,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易武人,终生都以茶为伴。出门,村寨周围就是茶树;上山,更是满山茶园、茶歌……他们,天生就过着一种回归自然的隐居生活。

制茶师们,遵循自然,传承匠法。以专注、笃定,精益求精的制茶之心,承袭了时间、自然与茶叶的本真,从而蕴化出麻黑至柔、高山至润、弯弓至甜、落水洞至香、刮风寨至韵的风味。

峰范易武,自然有度

如清泉一般柔和绵滑

“古曼撒”,花香蜜韵,甜柔香如荷,茶汤透通油亮,汤色黄中呈绿,滋味鲜甜,茶性醇和,口感类似新鲜甘蔗汁甜香,生津迅速,口腔有比较好的清凉感,非常协调,韵味深远,山野气息明显。幽幽茶韵,承古续今,故名“古曼撒”兮。

春畅易武古曼撒古树春茶

茶评:

1、印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茶别二月,表现惊艳。

2、汤感:汤甜涩轻,香隐苦现,汤里含香,尤其生津。

3、叶底:红梗不多,花杂不再,工艺尚可。

4、加分:涩弱,甜柔,汤稠滑醇和,稠厚度出来了,带一丝苦,喉韵上佳,很爽。

随感:

易武茶变化大,多品才识真味。

附:多次茶评:

(1)【

春畅系列】

易武“古曼撒”古树春茶

盖碗140CC

投茶8.5克

泡茶水温96度

涩显化的快,微苦,生津强烈,回甘持久,滋味饱满,花果香,厚度稍微欠缺,与五月中旬相比,变化很大,持续性稳定,九泡后微微出汗,闷泡不涩,甜度很好。香气花蜜香,

汤色橙黄明亮,

入口甜,微涩,秒化,滋味饱满,汤感柔顺,舌面生津,回甘持久。滋味稳定,杯盖淡淡的木头清香,在喝古曼撒,喝了热的本小仙女姓什么都不知道了,有喝了古曼撒的友友们,来,撩一撩这款茶的吗?

(2)室内温度22度,

投茶8.8克,

水温95度,

出汤时间25秒,两泡并一泡喝,

香气花蜜香,

汤色橙黄明亮,

入口甜,微涩,秒化,滋味饱满,汤感柔顺,舌面生津,回甘持久。滋味稳定,杯盖淡淡的木头清香,

由于是两泡并一泡,冷杯香一直延续着,闻之沁人心脾!

开篇,提到温度是因热的受不了,所以特意来查了室内温度,分不清是本身就热,还是喝茶的缘故。

宁洱(普洱)荣庵鸟道茶马古道


在宁洱县城北10公里处,有一个古代宁洱至昆明的骡站,这里有茶站、庙堂、马店,因地名叫茶庵,便叫茶庵塘,元明时期为重要的关哨汛塘之一,清光绪年间,

曾在此茶庵塘设兵五名住守,因驿道婉蜒险峻,亦是茶马古道,故在清代被列为晋洱"普阳八景"之一的"茶庵鸟道"。明末清初,为了方便向京城进贡"

",由

宁洱到昆明修一条官道,陆续铺砌了一些石头,有砾石和长方形条石,宽约2米,断续长约5公里,石上已踏出马蹄印,今还可见其遗迹。这条茶马古道是过去行人

及骡马运输必经的交通要道。"茶庵鸟道"就是指从宁洱城沿官道向北走十余公里的地方。过去有一小寨人家住在道旁,寨名茶庵。寨里人除从事农业外,不少人开

设旅店饭馆,招待行人马帮。由茶庵寨子往北,出门就上坡,坡高又陡,石镶路呈"之"字形,路边大树参天,难见天日,新中国建立前土匪出没,行人视为畏途。

寨边原有寺庙,据说原是傣族居住之地,庙就是傣族缅寺,傣族迁居后改为"关庙"。因茶庵坡陡山高,峰危路险,只有鸟儿才能飞过,故称"乌道"。清代宁洱贡

生舒熙盛有(茶庵鸟道)诗曰:"崎岖鸟道锁雄边,一路青云直上天。木叶轻风猿穴外,藤花细雨马蹄前。山坡晓度荒村月,石栈春含野墅烟。指顾中原从此去,茸

声催送祖生鞭。"诗句描绘了茶庵塘驿道的雄奇惊险和运茶马帮过茶庵鸟道的情景。

茶马古道上的古普洱茶庄


1909年;1910年,历史上,勐海与缅甸景栋之间就有长期的贸易往来。在勐海,大丫口,思茅之间经营散茶、黄烟等商品的商业资本很早已经存在,而以揉制茶叶,做紧茶;;的则在1909年间才开始在勐海出现。

最早的一家庄叫张堂阶。在此之前,勐海茶叶散茶远至思茅揉制。藏族在三月和十月,两次来思茅买

茶。张堂阶设立了茶庄,由思茅请来了汉族揉茶师傅,传授技术,开始揉茶,制紧茶。从此,运往西藏的茶叶由勐海出口,经缅甸景栋、仰光,印度的加尔咯答、噶

伦堡进入西藏。傣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大批揉茶技术人员。在汉族师傅的培训后,逐渐成长起来,勐海地区揉制茶叶的商号也纷纷出现。

字号 年份 规模 掌堂

;恒春;号 1909;1910 2盘灶 张堂阶

;洪记茶庄; 1924 6盘灶 董耀庭

;可以兴茶庄; 1927 1盘灶 周文卿

;恒盛公; 1927 3盘灶 张静波

;新民茶庄; 1928 2盘灶

;利利茶庄; 1929 2盘灶 罕荣邦

;时利和; 1928 2盘灶 王确实

1930;;1931年开业的有:

云生祥 2盘灶 李云生

大同茶庄 2盘灶 麦植三

佛兴茶庄 2盘灶 李佛一

1938年,民国政府开设机蒸制茶厂。

墨江茶马古道, 一个村庄的历史


墨江被人们誉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把县境一分为二,一半留在了亚热带,一半留在了北温带。每年的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移至北回归线。这天,在墨江,会产生立杆不见影的天文奇观。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离墨江县仅9公里的碧溪村。

碧溪村的古建筑群

明朝时期,这里叫恭顺州

碧溪,原名碧朔。《云南通志》记载:

明永乐四年设恭顺州时,碧朔为恭顺州驻地。恭顺州设在碧朔共历时127年,于明嘉靖十二年移恭顺州至他郎寨。茶马古道造就了碧溪的历史繁华,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在马帮年代,每天至少有1000匹马从碧溪经过,傍晚,插着各大商家名号大旗

的马帮在镖局的护送下,和着声声响铃,进驻碧溪。老人们回忆,马帮年代,碧溪村里家家有口饮马井、户户有棵栓马柱、形成规模的马店八九家,其中最大的可容

纳上百匹马。

碧溪以前是一个镇,如今合并以后成了一个村,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于是在碧溪村,我努力寻找着它和沙溪古镇的异同。

那天恰逢赶集,在如潮的人群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人喧马嚣的时代:夕阳下的古碧溪,大队马帮驮着茶叶、布匹、盐、大烟和日常品进村了,商号大旗在马背上

猎猎作响、驮马头上的红花颤颤巍巍、马蹄和着响铃缓缓而至,那些身穿西装、头戴毡帽的老板,从马背上下来,径直进了某一家客栈。在那里,长期为他提心吊胆

的相好,早已望穿秋水。到了碧溪,他们满身轻松,这个繁华的驿站,给他们带来了家的感觉。

南来北往的马帮,带来的是外面世界的诱惑和信

息。长期和马帮打交道的碧溪人,顺理成章地走上经商的道路。这是一个并不注重农耕的村庄,从古至今都如此。碧溪人随马帮出行,外出赚钱回家,盖起了深宅大

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今天的碧溪,马帮已经远去,只是那些沧桑破败的老宅子,尚在见证属于碧溪的那个马帮时代。老人们说,解放前的碧溪人,人们扛枪赶

马,那时候,村里的枪支可以武装一个营;赶马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一时之间,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解放时,村里的地主有70多户。

今天的碧溪,随处可见古香古色的建筑。顺着穿村而过的茶马古道,青石板泛着岁月的光泽,古道两旁的老房子基本上全为土木结构,历经沧桑的雕梁画栋似乎仍在讲述着这个村庄的辉煌。

沧桑老宅,见证马帮时代的繁华

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八角楼都是村中最显眼的古建筑。八角楼在村中央,茶马古道从楼下穿过,这座三层楼的土木古塔式建筑,底层用四根大柱子支撑,目的是

便于通行。平时,楼上的二层三层大门紧锁。楼顶置大铜葫芦,外观雄伟、壮观、气派。八角楼在历史运动中曾受过破坏,后在古建筑恢复大潮中,请了剑川木匠来

还原。虽然如今的八角楼依然展示着非凡雄姿,而饱经沧桑的老人们却叹惜,新楼的风格和以前大相径庭。

我们走近了碧溪村公所,那幢三层楼的

老宅子,奢华的气息扑面而至。这是村里年限最短的老宅子,它的主人叫李秀山,一个马帮关卡的负责人。通海木匠远近闻名,这座宅子正是出自他们之手。

1939年至1949年,这座宅子整整盖了十年。那是一个交通运输落后的年代,我们无法想象建盖房屋用的那些石头和木材要经过什么样的艰辛才能组合成眼前

这座气势恢宏的四合院。走进李氏大院里,雕花门窗、笔直柱梁、大烟台、厚重的木床、无一不在显示那个时代的奢侈生活和能工巧匠们的心血。宅子的用料十分考

究,所有的柱子没有榫头,直接从一楼伸向三楼。大院共22间房,坐在宅子三楼那间阳光通透的观景客厅里,屋里全是以前留下的古老家具,桌、椅、柜子,无一

不散发着沧桑的气息。观景客厅正对着茶马古道,坐在灰褐色的古椅上,喝一壶,遥想当年马帮从眼前穿街而过的情景,多么惬意!

67岁

的老人何延年,安静地坐在古道边的小商店里。他的身后,便是祖上遗留下来的何家大院。那是一个“走马转角楼”的院子,二十多间房,一百多年的历史。老人很

健谈,对碧溪的历史人文了如指掌。回忆起碧溪的马帮年代,老人的心情有些激动。“一到下午,响铃阵阵,那时候我还小,把头从门里探出来,用好奇的眼光打量

着这些来自外面世界的人。”如今,他已经退休在家,经营着一爿小商店,聊以打发晚年。透过老人的缓缓语调,碧溪的古貌开始清晰起来。他拿出了一张发黄的照

片,那是1958年的碧溪。照片上的碧溪,还能清楚地看见城墙,八角楼格外引人注目。何延年说,他小时候记得的碧溪,每到夜幕降临以后,加强戒备,守城兵

丁持枪巡逻,以保驻扎在这里的马帮和百姓的安全。

在碧溪,有个院子是老庾家的。庾氏在墨江的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随黔宁王沐英入滇搬迁至碧溪,数百年一直从事农商,积有余资,购置良田千余亩,体恤乡里,深得人们爱戴。在其家族史上,庾家人才辈出,堪称碧溪之首。

挂在庾家大院后墙上的牌子,记载着从这里走出去的名人,他们无论从商、从政还是从艺,无一不是声名远播,比如,直到如今还被老昆明人津津乐道的庾恩荣、庾恩旸、庾恩锡等人;而庾恩锡的孙子,便是台湾著名歌手庾澄庆。

碧溪远近闻名的家族还有老段家,这个曾经鼎鼎大名的富贵之家在1924年时,曾出过一名上海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学士段宗承。

而那位如今经营着小商店安度晚年的何延年,他的家人也大多在美国和英国等地,他还有着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妹妹。

滇西茶马古道上的凤凰传奇_是什么


滇西茶马古道顺下线(凤庆到下关)上有几个地方较为引人瞩目,首先是两个较为有名驿站:鲁史和公郎。

其中鲁史是“滇西茶马第一镇”,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公郎则是旧时从临沧、云县、凤庆茶区收购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由马帮驮运、贩卖到下关的必经之地。当时的公郎几乎户户养马、村村有马帮、处处皆马店。赶马人途经此地,或打尖投宿,或饮马贩茶,热闹非凡。

还有一个地方更为出名,它就是南涧,南涧的出名有很多原因:凤凰山的美丽传说、喀斯特土林地貌奇观、著名的跳菜之乡以及现在新开发出来的无量山樱花谷、据有些专家考证,古银生城的旧址也可能在此处(请参阅《简明中国历史地图》),但是,最大的原因却是:这里出产的一种茶——土林凤凰沱茶!

南涧有个“小下关”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地处大理、临沧、普洱三州市结合部,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多雾、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叶种植。早在唐朝时期,南涧无量山、哀牢山间就已经开始种植茶叶。南涧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小小的县城竟然有茶厂数十家,比较有名的有南涧茶厂、黑龙潭茶厂、南涧凤凰沱茶厂和古德茶厂等。南涧也是省内著名的美食“跳菜之乡”,还有独具特色旅游景点“南涧土林”。

1983年底,原就职于下关茶厂的林兴云(时任下关沱茶厂党委副书记、下关沱茶厂原革委会主任兼技术厂长)在单位受排挤,离职出走,到南涧创办了云南省南涧茶厂,由于工艺技术源于下关,所以当时南涧茶厂也有“小下关”之称。

1985年,第一个凤凰沱面市,由于其品质优异,既有下关沱茶厂百年技术传承,更有南涧县茶厂全体技术人员的全新创展,立刻被疯抢一空,市场十分火爆。继下关沱茶之后,南涧凤凰沱茶从此成为普洱沱茶中的精品。当年由于包装印刷上的错误,将包装纸上的那对凤凰分印成了单双眼皮,由于凤凰老沱保留下来的较少,当下普洱茶人对单双眼皮趋之若鹜,热捧了好一阵子。凤凰沱连续生产二十六载,一直不断,市场热捧,供不应求,终成传世经典产品。

土林商标风云录

时值多事之秋,云南茶界纷纷脱离中茶自立门户,几个茶厂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勐海厂的大益标,下关厂的宝焰标,中茶吉幸,当然南涧茶厂不能错过,就它了,于是“土林”横空出世,出自云南土林地貌(喀斯特),在1987年正式完成商标注册(其实85年就已经开始在用这个标志了)。

从85年至89年都有沱茶生产,沱茶包装上书云南大理凤凰沱茶,下书云南大理南涧茶厂出品,但是90年至92年,没有生产成品,有生产散茶、89年林兴云离开,91年云南南涧茶厂改名为云南大理南涧县茶叶公司,93年又重新开始生产沱茶,沱茶包装得到了改进,多了两只凤凰的形象,土林标也变得稍微复杂,上书云南凤凰沱茶,下面写云南省大理南涧茶厂出品(也有写云南省南涧县茶叶公司出品)。

1997年南涧县茶叶完成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包装上基本没有变化,还是称云南省南涧县茶叶公司出品,改制成股份公司,凤凰沱终于回过味来要做凤凰饼了,1998年诞生凤凰第一饼,用的是无量山的牌子,名称是“凤凰七子饼茶”,工艺问题饼窝不正,又叫做凤凰歪饼,根据官网的说法是“凤凰香饼创制面世。风靡市场,风采不减凤凰沱,与凤凰沱一起成为两大经典产品。”(这里说的凤凰香饼就是凤凰七子饼茶)。2007年原南涧县茶叶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旗下目前是三个牌子在用,土林牌(87年注册)是主打品牌,范围最广,知名度最高,无量山牌(96年注册),最早的凤凰饼就是无量山牌,最后是小河淌水牌,比较少见到,专做绿茶。

人人爱穿凤凰衣

自从土林凤凰沱茶出名之后,南涧生产茶叶的各大小厂家,纷纷冒用凤凰商标,一度造成“到处都是凤凰沱,沱茶都穿凤凰衣”的态势。以致于各厂家为“错穿凤凰衣”的行为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打了官司。

使用“凤凰”商标的,除了最早注册和使用的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南涧茶厂的“古德凤凰”、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的“鑫凤凰”、云南南涧凤凰精制厂的“云西凤凰”、云南南涧凤凰茶业有限公司的“彝人凤凰”等等。各茶厂的商标除了字面上的凤凰,商标图上均有两只一模一样的凤凰。

这么多的凤凰,茶油们是不是会觉得眼花撩乱,其实区分起来,只要看清楚茶的包装上的商标中间的字,比如“土林凤凰”商标是2只凤凰中间有“土林”字,古德凤凰中间是“古德”、云西凤凰中间是“云西”……。这么多只凤凰最早就是“土林凤凰”,其他的都是后期普洱茶有市场才新办厂的,也不存在分出来的厂。另外一家和“凤凰”有关的是厂名,即云南南涧凤凰生态茶厂,商标是“俊仲号”。

土林的茶,既有无量山的优质原料保证,又有下关沱茶的技术工艺加上自身的技术革研,分格自成一派。比如其熟茶,既不同于下关沱微微泛酸,又不同于勐海茶厂的海鲜味,也不像昆明茶厂的轻发酵。土林熟茶糯香突出,滋味干净醇和,加之高性价比在同类云南省著名品牌熟茶中非常具有亲和力。

其他凤凰茶厂家,当然也有做得好的,比如我喝过的一款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的“鑫凤凰”就非常有特点,其独特的“桂圆香”在熟茶类中独树一帜,没有枉穿了那件凤凰外衣!不过创办时间最早,生产历史最悠久、持续性最长,产品系列最全、最丰富,品质最稳定的,当属“土林凤凰”,土林,当之无愧的正牌凤凰!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茶马古道之三·临沧(鲁史古镇)》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茶马古道黑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