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发布时间 : 2020-01-08
茶文化和茶道 茶文化的概念 茶道与茶文化

茶文化和茶道。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道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道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如,饮茶待人而逐渐形成茶文化。有以茶代酒,或曰饮茶胜酒的,如陈祗时《客来》诗云:“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用餐礼仪发展为食文化,玩玉赏玉而形成了玉文化,与区域习惯融合而形成各地民俗文化。所以茶文化是一种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长期以来不断完善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慢慢地变成大家一种认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种在中国文化范畴之内的文化现象。望溪会馆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等。

文化定义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 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 ,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2.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3.功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功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功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功夫茶讲究品饮功夫。

品茶内涵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 、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 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 、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 、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 、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中国茶道文化的概念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之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茶道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

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讲;饮茶即道是指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饮茶即是修道,即茶即道。道在此作真理、实在、本体、本源讲。下面分别予以阐释之。

茶道:饮茶之道

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陆羽,字鸿渐,又字季疵,号桑苎翁,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县人)。陆羽著《茶经》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十章。四之器叙述炙茶、煮水、煎茶、饮茶等器具二十四种,即封氏所说造茶具二十四式。五之煮、六之饮说煎茶炙茶之法,对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水、煎茶、酌茶的程序、规则作了细致的论述。封氏所说的茶道就是指陆羽《茶经》倡导的饮茶之道。《茶经》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也是第一部茶道著作。

中国茶道约成于中唐之际,陆羽是中国茶道的鼻祖。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中国茶道即饮茶之道,即是饮茶艺术。

中国的饮茶之道,除《茶经》所载之外,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的《茶谱》、钱椿年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茶书都有许多记载。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工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工夫茶的程序和规划是: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嘉叶酬宾、岩泉初沸、盂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茶道:饮茶修道

陆羽的挚友、诗僧皎然在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认为,饮茶能清神、得道、全真,神仙丹丘子深谙其中之道。皎然此诗中的茶道是关于茶道的最早记录。

唐代诗人玉川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脍炙人口,七碗茶流传千古,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诗人钱起《与赵莒茶宴》诗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唐代诗人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诗中则有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这些诗是说饮茶能让人通仙灵,通杳冥,尘心洗尽,羽化登仙,胜于炼丹服药。

唐末刘贞亮倡茶有十德之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饮茶使人恭敬,有礼、仁爱、志雅,可行大道。

赵佶《大观茶论》说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朱权《茶谱》记:予故取烹茶之法,米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与客清谈欺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赵佶、朱权的帝、王的高贵身份,撰著茶书,力行茶道。

由上可知,饮茶能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探虚玄而参造化。总之,饮茶可资修道,中国茶道即是饮茶修道。

茶道:饮茶即道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庄子认为道普遍地内化于一切物,无所不在,无逃乎物。马祖道一禅师主张平常心是道,其弟子庞蕴居士则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道一的三传弟子、临济宗开山祖义玄禅师又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眠。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五灯会元》南岳下三世,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到:"曾到此间否?"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从谂是南泉普愿的弟子,马祖道一的徒孙。普愿、从谂虽未创宗立派,但他们在禅门影响很大。茶禅一味,道就寓于吃茶的日常生活之中,道不用修,吃茶即修道。后世禅门以吃茶去作为机锋、公案,广泛流传。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诗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五灯会元》南岳下四世,沩山祜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又问:"和尚还持戒否?"师曰:"不持戒。"曰:"还坐禅否?"师曰:"不坐禅。,公良久。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听老职僧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攫头边。一仰山慧寂是沩山灵祜的嗣法弟子,师徒二人共同创立了禅宗五家中的沩仰宗。慧寂认为,不须持戒,不须从禅,唯在饮茶、劳作。

道法自然,修道在饮茶。大道至简,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茶道:艺、修、道的结合

综上所说,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遭、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在茶道中,饮茶的艺术形式的设定是以修行得道为目的的,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茶艺与茶道的内涵


茶艺与茶道的内涵

在茶中,是核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泡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通常称为“”;二是精神内涵、境界妙用,也就是品茗之中寓含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启迪智慧的妙用。广义的,应该是包括在内的;狭义的,与并列,也就是上述“精神内涵、境界妙用”的部分。与这两方面的内涵,在茶最重要典藉《茶经》中同时得到了体现。被后人誉为茶圣的唐人陆羽在《茶经》十章中,除了介绍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之外,还阐明了富有哲理的精神,并强调“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精行俭德”四字,便成了传统的基本思想内涵。陆羽的忘年交、诗僧、释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首次提到“”一说,这里的“”,寓含“饮茶之道)”与“饮茶修道”的双重内涵,可以说就是与的统一,也就是广义的“”。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把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四个方面,明清时代的一系列茶文献诸如明代朱权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又使得的理念更为丰富完备。

茶道的概念:饮茶之道和修茶之道


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过程,饮茶即道是终极。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中国茶道既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饮茶之道和修茶之道

茶道,无非就是藉饮茶而修道。当然,茶道中的饮茶与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饮茶有所不同,它包含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一系列程序和技艺。茶道中的饮茶本质上是艺术性的饮茶,是一种饮茶艺术,这种饮茶艺术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饮茶之道”。修习茶道的目的在于养生修心,以提高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求善、求美、求真,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饮茶修道”。因此,可以为茶道下个定义: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简言之,茶道即饮茶修道。

中华茶道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饮茶修道,其结果在于悟道、证道、得道。悟道、证道、得道后的境界,表现为一切现成,饮茶即道。饮茶即道是茶道的最高境界,茶人的终极追求。因此,中华茶道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

(一)饮茶之道

饮茶之道即饮茶的艺术,也就是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茶艺,道在此作方式、方法、技艺。

中国历史上先后形成四类饮茶之道——茶艺,即煮茶茶艺,以陆羽《茶经》为代表的煎茶茶艺,以蔡襄《茶录》和赵佶《大观茶论》为代表的点茶茶艺,以张源《茶录》和许次纾《茶疏》为代表的泡茶茶艺。煮茶茶艺可谓源远流长,自汉至今,绵延不绝;煎茶茶艺萌芽于西晋,形成于盛唐,流行于中晚唐,衰于五代,至南宋而亡;点茶茶艺萌芽于晚唐,形成于五代,流行于两宋,衰于元,至明朝后期而亡;泡茶茶艺萌芽于南宋,形成于明朝中期,流行于明朝后期至清朝中期,近现代一度衰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复兴。

(二)饮茶修道

饮茶修道是借助饮茶活动以修行证道、体道悟道,此道指道德、规律、真理、本源、生命本体、终极实在等。

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壶居士又称壶公,传说是道教的真人之一,认为人长久饮茶可以得道而羽化飞升。

陶弘景《杂录》:“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陶弘景(456—536),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道教著名的理论家、医药家,齐梁时隐居句容茅山修道,号华阳真逸,曾撰《真诰》、《神农本草经集注》等道书、药书数十种。他从道教修炼的理论角度,提出饮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成仙。

唐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云:“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道家的“真”是指不事雕琢、质直平淡的自然状态,又与性、德义近。“真者,即人人具足之真性命也”(张伯端《悟真篇》朱云阳注),“全真”,就是保全“真性”。真者受于天、秉于道,所以“全真”就是全我之真,以应天地之真,也唯有得道才能全真、全德、全性。皎然作为中华茶道的倡导者、开拓者之一,认为通过饮茶可以涤昏寐、清心神、得道、全真,揭示了茶道的修行宗旨。他在另一首诗《饮茶歌·送郑容》中表达了同样的观念,即丹丘子就是饮茶而羽化成仙的:“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中唐裴汶《茶述》指出:“茶,起于东晋,盛于国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茶叶性清、味淡,其功用涤烦、致和,茶超越所有的饮品而独高,人得茶则身心俱安,否则则疲病。

中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脍炙人口,“七碗茶”流传千古,“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细致地描写了饮茶的身心感受和心灵境界,特别是五碗茶肌骨俱清,六碗茶通仙灵,七碗茶得道成仙、羽化飞升。

晚唐薛能《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诗有“……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旋觉前瓯浅,还愁后信赊。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薛能认为得茶就可以抛却一切道药,饮茶的功效可敌服食金丹大药。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记:“至若茶之为物,……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徽宗笃信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他认为茶禀清、和、淡、洁、韵、静之性,饮茶能致清导和、熏陶德化,籍茶可修道立德。

明代朱权《茶谱》序曰:“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与客清谈欸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朱权晚而学净明道,自号臞仙,成祖封其为“涵虚真人”。他认为籍饮茶可以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终而得道。

明代罗廪《茶解》:“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长久饮茶可以羽化飞升。

清初杜濬在其《茶喜》诗的序言里阐明茶具有湛、幽、灵、远四妙,与澡、美、改、导四用,藉茶可以提升心灵境界。“夫予论茶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所谓茶之四妙,是说茶艺具有四个美妙的特性。“湛”者精湛、深湛,“幽”者幽静、幽深,“灵”者灵妙、灵性,“远”者高远、玄远、旷远。这四者都与饮茶时物质的需求无关,属于审美意境,是对茶道美学和精神的一种概括。“根器”指人的心脑,澡吾根器乃指清心、爽神、涤虑。“美吾智意”是说可以使自己的智识、意志更完美。“改吾闻见”是说可以开阔视野,改善气质。“杳冥”原指深暗幽静之境,这里是指不可思议的神奇境界。“导吾杳冥”则是说可以使人彻悟人生真谛而进入一个空灵的境界,进入淡泊宁静、闲雅率远、超凡入圣的人生境界。

由上述可知,饮茶是养生、修心的津梁,是求道、证道的门径。一言以蔽之,饮茶可资修道。茶道所修之道为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修行者的追求不同而异。一般说来,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之道,不拘泥于某一家。

(三)饮茶即道

饮茶即道意乃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此道指本源、生命本体、宇宙根本、终极实在等。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二十七章)。庄子认为:“道”普遍地内在于万事万物,“在蝼蚁”、“在稊稗”、“在屎溺”、“在瓦甓”,“无所不在”,“无逃乎物”,“周、遍、咸”(《庄子·知北游》)。禅宗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之说,一切现成、触目菩提。马祖道一禅师主张“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道一》),其弟子庞蕴居士则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五灯会元》庞居士),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五灯会元》大珠慧海禅师)。道一的三传弟子、临济宗开山义玄禅师又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眠”(《古尊宿语录》卷四《临济义玄》)。道不用修,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不修而修。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饮茶即修道,即茶即道。道就寓于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吃茶即参禅,吃茶即修道,即境求悟。仰山慧寂禅师有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五灯会元》仰山慧寂禅师)。不须持戒,亦无须坐禅,饮茶、劳作便是修道。赵州从谂禅师有“吃茶去”法语,开“茶禅一味”的先河。赵朴初诗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随缘任运,日用是道,道就体现在担水、砍柴、饮茶的平常生活之中。

道法自然,平常心是道。大道至简,不修乃修。取火侯汤,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顺乎自然,无心而为,于自然的饮茶活动中默契天真、冥合大道。法无定法,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要饮则饮,从心所欲,自然无为。

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文化内涵解析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如,饮茶待人而逐渐形成茶文化,用餐礼仪发展为食文化,玩玉赏玉而形成了玉文化,与区域习惯融合而形成各地民俗文化。所以茶文化是一种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长期以来不断完善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慢慢变成大家一种认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种在中国文化范畴之内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概念(一)


茶文化的概念(一)

目前,许多有关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乱的现象,如到底什么是问题,什么是问题,什么是问题,和的关系问题,都存在误区,没有统一的认识,需要加以探讨,以求得共识。在讨论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什么是文化。按文化学的定义,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因此,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整个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一书中是主张狭义说的,她强调指出:“研究,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份、药学原理、卫生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把学加上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技术体系是指人类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这两个体系经由语言和社会结构组成统一体,也就是广义的文化。因而,文化的价值体系狭义文化。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那么,也应该有这样的四个层次。 1. 的四个层次物态文化——人们从事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水、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地区的“茶、蜜、灵龟……皆纳贡。”至唐以后贡茶的份额越来越大,名目繁多。从唐代建中元年开始,对征收赋税:“税天下茶、漆、竹、木

茶诗解读茶文化的内涵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诗解读茶文化的内涵》,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阳春三月,茶叶飘香。漫步茶园,于神思飘飞之际,几多历史的面孔又浮现眼前。

西晋左思的《娇女》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chuǎn剧,吹嘘对鼎。”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美成都的茶;另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 

到唐宋以后,写茶的诗词骤然增多。细读唐宋诗词,和茶有关的佳作俯手可拾。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杜甫曾写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七碗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人把饮茶的妙处写到了极至,这是艺术的夸张。虽然是他个人的感受和遐想

很多爱好者

唐代另一位与茶有关的名人不可不提,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他的一部《茶经》,不但使国人对茶叶刮目相看,也使这种民间饮品走向了世界。陆羽在他的诗作《六羡歌》里曾经这样轻唱:“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日从竟陵城下来。”对于茶圣陆羽的传奇身世,有人用“竟陵野老,诗茶一生”来概括。

宋代文人咏的诗词特别多,苏东坡有一首著名的《汲江煎》,很细致地描绘如何煎茶:“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wan,卧听山城长短更。”那种雅致,令人神往。宋代诗人杜小山的一首《寒食》我尤其喜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明代的咏茶诗最为著名的是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有一首为后人传诵的《观采茶作歌》诗:“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茶圣”的陆羽。他的一部《茶经》,不但使国人对茶叶刮目相看,也使这种民间饮品走向了世界。陆羽在他的诗作《六羡歌》里曾经这样轻唱:“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日从竟陵城下来。”对于茶圣陆羽的传奇身世,有人用“竟陵野老,诗茶一生”来概括。宋代文人咏的诗词特别多,苏东坡有一首著名的《汲江煎》,很细致地描绘如何煎茶:“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wan,卧听山城长短更。”那种雅致,令人神往。宋代诗人杜小山的一首《寒食》我尤其喜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明代的咏茶诗最为著名的是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千年古茶,千载流芳,啜饮不尽的是生生不息的文化馨香和精神余韵。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诗解读茶文化的内涵》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叶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开始,我国的种茶、制茶技术,以及饮茶技艺不断发展、普及,并向国外传播。世界各国的种茶、制茶、饮茶技艺都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人,所以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誉。

随着物质生活的充分满足,人们开始注重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可以说茶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媒介,如众所周知的茶馆文化。来自成都的报道称:“茶艺馆对宣传中国的茶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成都茶馆数量多、档次多,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兼而有之。

虽说成都人喝茶不讲排场,但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多数茶铺当街而立,门面上设有烧水沏茶的老虎灶。老虎灶呈长方形,规格多为八孔十壶。烧煤的年代,老虎灶当街而立,第一是便于掏火,以避免茶馆内尘飞烟舞;第二也是茶园的招牌。

老虎灶的一侧,背着一个大铁锅,其中装着老虎灶余热温烫的水,它可以为水壶里不断加热水,同时还有其他许多功能。”可见茶馆休闲是目前非常普遍的大众化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形式。茶是健康饮品,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充分体现了它的饮用价值。

日本茶道体验 日本哲学和茶道文化


通过日本茶道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的茶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由于其独特的理念和程序,帮助人们享受平静的茶。如今,许多场馆为人们提供了尝试体验日本茶道的机会,例如日本酒店的茶室,日本甜品店,活动和外国游客的茶道工作坊。您可以通过体验日本茶道来发现日本文化的新方面!

日本哲学和茶道

据说,在禅宗僧人Eisai在12世纪后期从中国带回茶之后,日本人一直在喝茶。

当时的中国人习惯将“抹茶”作为禅宗仪式。抹茶是一种绿茶,通过使用手磨机将茶叶研磨成粉末而制成。通过用热水溶解抹茶粉而不是在热水中注入茶叶来制备抹茶。Eisai带回茶和茶的习俗作为禅宗仪式。饮用抹茶的习俗是禅宗仪式之一,最终由Sen-no-rikyu于15世纪末建立为“Cha-no-yu”。

禅的概念是基于维持一个人的心态和训练的秩序来实现这种状态。茶道成为实践它的方法之一,并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生活艺术,包括建筑,园艺,绘画,美食,插花,书法和菜肴。禅的概念深深植根于日本人的美学。

日本的各种场所提供了体验茶道的机会

当您访问日本时,我们建议您尝试体验日本茶道。您可以通过品尝抹茶来开始。您可以在机场的咖啡馆轻松找到一个。您还可以在酒店找到日本茶道服务。越来越多的设施为外国游客提供了在英语指导下体验日本茶道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