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抗老红茶美白 肌肤也要乐享茶道

发布时间 : 2020-01-08
绿茶的茶道 乐峰绿茶 绿茶文化茶道

【www.cy316.com - 绿茶的茶道】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绿茶抗老红茶美白 肌肤也要乐享茶道”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肌肤享茶道:美白祛斑

发酵茶叶例如红茶乌龙茶中含有能去除活性氧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如果体内活性氧增多会导致色斑出现以及黑色素的增加。长期饮用有助排出毒素,茶红素还能让肌肤白皙。

推荐茶饮:芦荟红茶

材料:芦荟20cm长一段,红茶10克,蜂蜜一勺

做法:芦荟去皮切段放在1000ml水中小火慢煮,水沸后加入红茶焖1分钟,隔渣加入蜂蜜一勺即可。

功效:这款茶能够提高细胞活力,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善肌肤光泽,是美白养颜的良方。

肌肤享茶道:强力抗氧化

茶叶中的黄酮有着很高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抗老化作用,有效保护肌肤免于外界污染伤害。

绿茶因为未经发酵,含有较多的儿茶素和完整的叶绿素与维生素。这些成分的主要功能的抗氧化,对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有很好的效果。

白茶只经过萎凋、干燥两道工序的自然氧化,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叶鲜叶的品质,是拥有黄酮含量最高的茶类。拥有强大的抗氧化和隔离功效。

推荐茶饮:白菊绿茶

材料:白菊6克,绿茶10克,甘草3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加入1000ml热开水中焖2分钟,去渣饮用。

功效:菊花清热明目,绿茶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甘草可以调理肠胃。这款茶饮可以帮助肌肤抵御外界自由基,延缓肌肤老化。

肌肤享茶道:清洁收敛

茶叶中独有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含有茶多酚的产品洗脸能够清除面部的油腻,具有消毒灭菌,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害等功效。

茶多酚与蛋白质发生复合反应被称为收敛性,这一性质使含茶多酚的护肤品能够使粗大的毛孔收缩,使松弛的皮肤收敛、紧致而减少皱纹,从而使皮肤显现出细腻光滑的外观。

推荐茶饮:蜂蜜柠檬绿茶

材料:柠檬半个,绿茶10克,蜂蜜一勺

做法:绿茶用80度水浸泡,放置10分钟左右,将茶叶滤掉。加入柠檬和蜂蜜,搅拌均匀。直接饮用或放入冰箱冷藏后饮用。

功效:新鲜蜂蜜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绿茶可以抗菌消炎、促进消化,提高身体免疫力。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道是什么?茶道中的禅意这么美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

中国茶道往往和佛教连在一起,因为以前寺庙的僧侣经常研究茶道,所以也给中国茶道附上了一层禅意。

1.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华。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2.道法自然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

3.尊人贵生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贵生是指注重茶的保健养生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4.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

5.无几

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

俭约的茶道,简约的美


饮茶,不关于雅俗,文人雅士们爱茶,市井小民们亦爱茶。茶于大众,皆是平等的。都说品茶是一件简单的事,却有很多人喜欢在简单中创造“不简单”出来。

茶与酒不同,酒馆通常为乌烟瘴气之地,而茶馆则为难得的清净之地。好酒者,喜闹,怕静,实则为逃避自己的内心;好茶者,品茶只为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实为面对现实,认识自己。而苏格拉底曾说道,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事情。品茶,是为迎难而上。

如今,酒馆少了,茶馆却多了起来。林立的各式茶馆,让更多人感受茶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旧时的茶馆讲究俭约,粗陋的茶室,几块方桌,几条板凳,一个烧水的大铜壶。来者,絮絮叨叨,侃侃而谈,这便是生活的本味。

现今的茶馆,在室内设计尽是挖空心思,虽然也是崇尚自然茶道和自然之美,实则,却并非如此。他们将人工制成的木头、物件等摆放在茶馆内,以为这就是古朴。然而,其中却是花费了心思地装扮。

真正的俭约茶道,讲究的是与周遭的融合,与自然的和谐。依湖而建者,需与湖泊相协调;依高楼而建者,也应该与城市气息想协调。俭约不在于造作,而是自然与融合。

除此之外,茶道的俭约还在于茶具与茶器的俭约。无论是新造的陶瓷茶具,还是古香古色的紫砂茶具,皆是泡茶之具,不必太过讲究。茶道俭约,内质亦应该是简约。

日本茶道的两种美


日本茶道,不仅仅是“清敬和寂”,还特别讲究其他的一些美感,比如缺陷之美、简素之美。

日本茶道讲求精神层面的“一心”,同时要积极看待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之美。体现在日本的茶具上,往往会发现茶具无论色彩还是型式,常常不统一、不协调,有的左右明显不对称,有的釉色不足,有的老旧,有的粗糙,就是这种缺陷的美,却显现出别样的美丽。日本茶道认为这如同中国的行书,或者草书,行云流水,随意而至,心中有茶,茶寓万物,万物之美不止“正楷”,正楷之外,也有奇美。

所谓简素之美,主要来自禅宗佛学,禅宗讲“无”,简单朴素,便是“无”的一种表现。简单朴素也有形式上的不同,比如日本的神宫与茶室,虽然都是简素的体现,具体表现上却有不同,神宫的简素,重在古朴、庄重,选材上主要是巨木巨岩。而茶室讲究的简素则是茶道中的简单、淳朴、寂静,讲求的是静中生慧,在选材上,随地取材,比如粗糙的树木,普通的砖瓦,诠释的是内心的静谧,茶道的安然。

品茶小院中通常很少见到花草,多是四季常青的林木,茶室中的挂画,也多是悠远的山水,在茶室的柱子以及横梁上,总有很多看似粗拙简单的雕刻,虽看似粗陋却有难言的意境,让人过目难忘,流连忘返。越简单越自然,越自然越纯粹,越纯粹,越贴近本真。

茶之道,本真最真。

太极茶道 追求空白俭约之美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说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后,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是再花了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最佳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这个故事是不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许多完美有时不需要太复杂,简单、朴实中,也有一种更美丽元素在召唤着人们心灵。许多完美有时不需要太过“完满”,留下些许空白,却能够更美。太极茶道茶人素有“抱朴守拙”、“本真自然”理念,作为人生感悟,也会令人感慨良多。

留出缝隙,实际上就是留出了余地。众所周知,名画家,无论入画景物再多,也总要留出二三分空白;喝酒也一样,酒至微醺,乃最佳境界。清人《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功不可立尽,官不可做尽,恩不可市尽,寇不可杀尽”,这虽多少有些封建社会官场玩弄权术、明哲保身之味,但剔除其糟粕,其“不尽”之中蕴含空白之理,还是有些借鉴意义了。

留出空白,留出余地,这既是为官为人之道,也是为人处事准则。留出空白、留出余地,就是要求我们茶人都去做一个豁达宽容之人。

多一些满意,少一些不满意,有时意味着须学会忘却。让自己在恶意、纠纷、金钱、物欲这些领域里,创造一些空白和俭约,保留一些空白和俭约,有时忘却是一种福,就不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在“情绪旋涡”里迷茫和徘徊,就会尊崇人与人之间理解、信任和团结,从而除去私心杂念,坦荡面对人生。一如茶之品位,质洁、素雅、松弛。这样喝茶才是有福,这样做人,才会快乐和幸福。

中国茶道讲究“五境”之美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中国茶道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工夫茶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南京柏龄 爱上中国茶道之美


在重“心性”与“修为”的茶道文化中,茶叶、茶具、茶水、火候、环境并称中国茶道的“五境之美”,位于南京漓江路55号的柏龄以弘扬传统茶道文化为己任,为都市白领开辟了一处悠然休闲的好去处。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平日里遍寻不到的悠闲度假心情。逃开了城市的嘈杂与喧嚣,感受着柏龄的恬淡与静谧,那吹过的风,也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以此美景可入诗,诗中有茶,茶香淡淡,在舌尖慢慢荡漾开来之时,也涤尽了夏日的疲惫与烦躁,使人精神振奋。

信步在柏龄,逃离了城市的嘈杂,感受着一份难得的优雅清静,才感觉这一刻才真正属于自己。古朴的陈设,曲折的小径,流露着柏龄的韵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中国五千年的儒道文化可以浓缩为一杯茶,而这杯茶的清香正飘逸在南京柏龄。

和谈商事,以茶待客,通过饮茶进行自我反省,达成彼此思想的沟通,于清寂之中消除彼此的芥蒂。厌倦了饭局上的觥筹交错和一味迎合的奉承,不如在柏龄淡淡的茶香中,交换彼此的真诚。柏龄里拥有会议室,阅览室等,设备完善。在商谈之余,可观特设的茶艺表演,也可以通过印度SPA芳疗,尽享放松的闲暇。

柏龄——一个饮茶养生的好地方!选择柏龄不会错,快快来试一试吧!“柏龄”特设的茶艺表演、SPA贵宾房专设印度SPA芳疗、巴里岛SPA芳疗带给人们多重尊享、会议室、阅览室等等,丰富地满足了人们的休闲养生需求之外,更是贴心地带给商务人士更多超值服务。

古代斗茶乐


在古代,斗茶可谓很是风靡,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

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比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古之斗茶者,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围观者众多,就像今天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两胜。

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的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所以斗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质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其实,宋人斗茶之风的兴起,与宋代的贡茶制度密不可分。民间向宫廷贡茶之前,即以斗茶的方式,评定茶叶的品级等次,胜者作为上品进贡。斗茶,分割出来作为一项游戏,当时也只局限于文人雅士之间。元代以后,渐渐推向民间,至晚清复归消歇。

古人斗茶的一些技法如今已难觅踪影,但古代斗茶之乐,却反映了中国茶文化的精深与历史的源远流长。

茶席之美静而不争 诗情画意中感悟茶道


品茶,不仅仅只是喝下一杯茶,更多的还是在一方天地之中,将自己与喧嚣的都市、与浮躁的世界隔离开,享受当下,感悟时光,留下一份心宁气静。而作为这方小天地的灵魂,茶席,它的美则讲究一份意境,让你在禅境、在诗情画意之中,方可品味一杯好茶,才能领略一番精彩。

茶席之美在于舒心

茶席,是泡茶和喝茶的平台,是联接茶艺师与茶友之间的绳索。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之中,以器为体,以茶为魂,将茶道艺术与生活艺术融合在一起。

茶席之美,在于舒心,布置一道让自己感觉舒服的茶席,不仅能让品茶变得富有趣味,更能给自己提供一次心灵的体验。当茶道与生活完美融合,小小的一杯茶,便足以释放自己的心。

茶席之美在于应景

茶席,并不需要布置得多么完美,合时合景的便为佳,唯有符合此刻心情或彼时心境的,才是最美的。喜悦之时,布下一方欢欣的茶席,让自己的喜悦随热茶一起升华;愤怒之时,布下一方清心的茶席,于盏茶之中放逐自己的情绪;悲哀之时,布下一方空寂的茶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茶席之美,在于应景,依着自己当下的心情、意境,随心所欲地布置一方属于自己的茶席,探寻合适的情境,与自身对话,重新发掘这一方天地。

茶席之美在于意境

茶席,在整套茶艺之中既是最重要的意境烘托,又是最低调的陪衬。对于一场茶艺表演来说,茶艺师、茶艺动作、茶香,甚至音乐都令人回味,但茶席依旧只是默默地作为陪衬,在那里不争不抢,那么恬静。可茶艺却因为茶席的存在,变得更有意境美,品茶人也因为茶席的存在而更心宁。

茶席之美,在于意境,于春花秋月之中布下的这一方小天地,述说着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受,在追求自然艺术的境界之时,探寻一份心灵的寄托。或许,这就是茶席存在的意义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