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有关茶道的秘密!

发布时间 : 2020-02-06
红茶解说 白茶的解说 绿茶的茶道

红茶解说。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解说有关茶道的秘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解说有关茶道的秘密!”相关知识!

喝茶人人都会,但对其冲泡的方法未必掌握得当。茶叶有很多的种类,而水质也存在各大差异,因冲泡技术的不同,泡出的茶汤自然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效果。想要泡好茶,不仅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去了解各类茶叶、水质的特性,对泡茶用水和器具掌握到位。对于有序且优雅的冲泡方法及动作也要加以重视。接下来小编带着大家一同来深究有关茶道的秘密!

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

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只有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茶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采摘时间的先后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种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高山茶和平地茶,还可以根据茶色(加工方法不同)将差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绿茶具有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泽绿润,芽峰显露,汤色明亮。其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茶”等。

红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干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有代表性。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又名青茶。典型的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以“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白茶满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代表品种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紧压茶后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

除以上六大类以外,还有再加工茶,即在以上六大类茶的基础上经再次加工制成的茶叶品种,如花茶、紧压茶、速溶茶等。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做主要原 料,用茶叶和花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红茶”等。紧压茶以黑茶、红茶为原料,并经蒸 压工序做成一定形状,如“青砖”、“康砖”、“六堡茶”、“沱茶”、“米砖”等。

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

其次是水质。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水入迷。明人许次纾《茶疏》中就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茶人独重水,因为水是茶的载体,饮茶时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

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轻”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

所谓的“源”是指水出自何处,“活”是指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甘”是指水略有甘味,“清”是指水质洁净透澈,“轻”是指分量轻。所以水源中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 的山峦,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从山岩断层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过砂石过滤,清澈晶莹,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古人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也证明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经人工净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 自来水最差。但是慎用水者提出,泉水虽有“泉从石出,清宜冽”之说,但泉水在地层里的渗透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矿物质,它的含盐量和硬度等就有较大差异,如 渗有硫磺的矿泉水就不能饮用,所以只有含有二氧化碳和氧的泉水才最适宜煮茶啊。

清代乾隆皇帝游历南北名山大川之后,按水的比重定京西玉泉为“天下第一 泉”。玉泉山水不仅水质好,还因为当时京师多苦水,宫廷用水每年取自玉泉,加之玉泉山景色幽静佳丽,泉水从高处喷出,琼浆倒倾,如老龙喷涉,碧水清澄如 玉,故有此殊荣。

看来好水除了要品质高外,还与茶人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关系。“天下第一泉”的美名,历代都有争执,有扬子江南零水、江西庐山谷帘水、云南安宁碧玉泉、济南趵突泉、峨嵋山玉液泉多处。

泉水所处之处有的江水浩荡,山寺悠远,景色靓丽;有的一泓碧水,涧谷喷涌,碧波清澈,奇石沉水;再加之名士墨 客的溢美之词,水质清冷香冽,柔甘净洁,确也符合此美名。民间所传的“龙井茶”、“虎跑水”、“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真可谓名水伴名茶,相得益彰。

品茶艺术

科学的泡茶技术还包括三个要素,即茶用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古人饮茶喜欢自己涉水,自己煮茶,在涉引、制作、煎煮、品饮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和满足,整个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整个品茶艺术。

就拿煎水来说,水煮到何种程度称作“汤候”。鉴别“汤候”的标准,一是看水面沸泡的大小,二是听水沸时声音的大小。

明代张源的《茶录》对煎水的过程做了绘形 绘声、惟妙惟肖地描写:“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 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缕、四缕、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为萌汤。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

古人对于“汤候”的要求是 有科学道理的,水的温度不同,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也就不同。

温度过高,会破坏所含的营养成分,茶所具有的有益物质遭受破坏, 茶汤的颜色不鲜明,味道也不醇厚;温度过低,不能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称为不完全茶汤,其滋味淡薄,色泽不美。

这些煎煮法成为我国品茶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与今天的科学冲泡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古人对泡茶水温是十分重视的,泡茶烧水要武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 汤、香味皆佳。

沸腾过久,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未沸滚的水,水温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香味轻淡。

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种类及制茶原料密切相关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种类及制茶原料密切相关,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宜用沸水直接冲泡,用细嫩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宜用降温以后的沸水冲泡。具体而论,高档细嫩名茶,一般 不用刚烧沸的开水,而是以温度降至80度的开水冲泡,这样可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纯而不钝,滋味鲜而不熟,叶底明而不暗,饮之可口,茶中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分也不会遭到破坏。

而像乌龙茶,则常将茶具烫热后再泡;砖茶用100度的沸水冲泡还嫌不够,还得煎煮方能饮用。泡茶水温与茶叶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成 正比,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也就愈浓;相反,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

古往今来,人们都知道用未沸的水泡茶固然不行,但若用多次回烧以及 加热时间过久的开水泡茶也都会使茶叶产生“熟汤味”,至使口感变差,那是因为水蒸气大量蒸发所留剩下的水含有较多的盐类及其它物质、以致茶汤变得灰暗,茶 味变得苦涩。

要泡好茶,还要掌握茶叶用量,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列,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上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无嗜茶习惯的人,可适当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家 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行事,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

倘用乌龙茶,茶叶用量要比一般红、绿茶增加一倍以 上,而水的冲泡量却要减少一半。茶叶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叶内含的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红、绿茶经冲泡三至四分钟后饮用,获得的味感最佳, 时间少则缺少茶汤应有的刺激味;时间长,喝起来鲜爽味减弱,苦涩味增加;只有当茶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被沸水冲泡浸提出来后,茶汤喝起 来才能有鲜爽醇和之感。

细嫩茶叶比粗老茶叶冲泡时间要短些,反之则要长些;松散的茶叶、碎末的茶叶比紧压的茶叶,完整的茶叶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长。对于 注重香气的茶叶如乌龙茶、花茶,则冲泡时间不宜长;而白茶加工时未经揉捻,细胞未遭破坏,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其冲泡的时间相对延长。通常茶叶冲泡的一次, 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5%左右,第二次为30%。第三次为10%,第四次就只有1-3%了。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第一 次冲泡80%左右被浸出,第二次95%被浸出,第三次就所剩无几了。香气滋味也是头泡香味鲜醇,二泡茶浓而不鲜,三泡茶香尽味淡,四泡少滋味,五泡六泡则 近似于白开水。所以说茶叶还是以冲泡二三次为好,乌龙茶则可五次,白茶只能泡二次。

其实,任何品种的茶叶都不宜浸泡过久或冲泡次数过多,最好是即泡即饮, 否则有益成分被氧化,不但减低营养价值,还会泡出有害物质。茶也不可太浓,浓茶有损胃气。

各类茶叶的特点不同,或重香、或重味、或重形、或 重点,泡茶就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发挥茶的特性。各种名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色、香、味、形各有千秋,细细品味却是一种艺术享受。

遵循茶艺的程序

要真正品出各种茶的味道来,最好遵循茶艺的程序,净具、置茶、冲泡、敬茶、赏茶、续水这些步骤都是不可少的。置茶应当用茶匙;冲泡水七分满为好;水壶下倾上提三次为宜, 一是表敬意,二是可是茶水上下翻动,浓度均匀。俗称“凤凰三点头”。

敬茶时应避免手指接触杯口。鉴赏名贵茶叶,冲泡后应先观色,后尝味、察形,当茶水饮去 三分之二,就应续水,不然等到茶水全部饮尽,在续水时茶汤就会淡而无味。品茶程序最典型的还是乌龙茶,一招一式都有着美的意蕴。

泡茶时用开水冲泡茶叶,是茶叶中可溶物质溶解于水成为茶汤的过程。泡茶这一过程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不仅要有广博的茶文化知识及对茶道内涵的深刻理解,而且要具有高 雅的举止,否则纵有佳茗在手也无缘领略其真味。

初学泡茶者在模仿他人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加深思索,由形似到神似,最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想成为一 名茶人,不应仅拘泥于泡茶的过程是否完整、动作是否准确到位,同时要增加文化修养,提高领悟能力。泡茶者的姿容、风度以及泡茶者的内心世界都会在泡茶过程 中表现出来,到达以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做到能以茶配境、以茶配具、以茶配水、以茶配艺,融会贯通。

茶汤的浓度均匀也体现了泡茶的功力所在,要想茶汤的 浓度均匀一致,就必须练就眼力能准确控制茶与水的比列。茶人总结出的“浸润泡”和人们常说的“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都很好地体现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 的结合。中国茶人崇尚一种妙合自然、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饮茶、泡茶也是如此。

茶生于山野峰谷之间,泉出露在深壑岩罅之中,两者皆孕育于青山秀谷,成为一 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象征。茶重洁性,泉贵清纯,都是人们所追求的品位。人与大自然有割舍不断的缘分。

茗家煮泉品茶所追求的是在宁静淡泊、淳朴率直中寻 求高远的意境和“壶中真趣”,在淡中有浓、抱朴含真的泡茶过程中,无论对于茶与水,还是对于人和艺都是一种超凡的精神,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探求。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喝杯茶如此的讲究,大都难以理解。那是因为中国古老的茶道形式和内容多已失传,许多人甚至不知有中国茶道。赏茶有所谓“雀舌、旗枪”、“明前、 雨前”之分,泡茶有惠山泉水、扬子江心水、初次雪水、梅上积雪之别,品茶还要讲人品和环境协调,领略清风、名曰、松涛、竹筠、梅开、雪霁等,凡此种种,尽 在一具一壶、一品一饮、一举一动的微妙变化之中。

以上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有关茶道的秘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茶友!

茶经网扩展阅读

有关茶的记载传说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同时,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辅证。茶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关系到茶文物十分繁杂,诸如茶人、茶具、茶书、茶画、山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遗址等等,无一不是茶文物的组成部分。与茶的发现和利用紧密相联的神农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地处湖北,接近川、陕交界处的神农架,是一个原始森林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米。据初步估计,这里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此外,在湖南省县还有神农墓与神农庙。县原属茶陵县,在西汉时,就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从上可见,神农与茶似有联系。唐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他所著的《茶经》,茶学者经常提到的还有33种版本存世。在他的家乡,保存有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收藏了为纪念茶坛宗师陆羽的古雁桥和《古雁桥碑》刻等。陆羽故居西塔寺及寺内的陆子井遗址已开始修复。当年,陆羽考察茶情,传授茶风,探寻泉水所到之处,仍留有不少古迹。现存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传为陆羽品题,由元代赵孟书,号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的陆羽井,井口一丈见方,四壁镶石,俗称观音泉。元人顾瑛称其是雪雯春泉碧,苔侵石青,也是陆羽当年烧水煮茶品之处。《陆文学自传》中提到的上元初(唐肃宗年号,即公元760~761年),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谭宴永日。说他与诗僧皎然同居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还在,苕溪犹存,这一带人民饮茶仍保持陆羽遗风。属苕溪流域的浙江省余杭县,据古籍《双溪十景》记载:翁泉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翁,著有茶经传世,隐居将军山麓之泉畔。如今,将军山焚麓的陆家井,虽历经1200余年,但直到现在,当地老人仍叫此井为翁泉或陆家井。

泡茶,水温的秘密


泡茶,水温的秘密

在刚接触普洱茶的时候,基本上这不是一个话题,沸水冲泡是主流的共识。后来渐渐这共识有所松动,已经有不少人在冲泡古树生茶中尝试降低水温,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今天带给大家的信息可能要远远超过这个范畴。

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老班章比景迈茶成名要早,影响要大?答案出乎你的意料,是水温。早期沸水冲泡的理念令老班章这类茶更容易有出色的表现,而景迈茶细腻的香气则会直接受到干扰。随着经验积累,对景迈茶的冲泡水温逐渐调低,景迈的特点才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现。实际上,如果充分展现香气的层次,景迈茶合适的冲泡水温比一般的绿茶还要略低,75度。

不仅如此,有些我们看来炫目的技法,实际上是为了降低水温的,比如有人高举水壶,让水以细流的方式在盖碗边缘旋转,或者有人说高冲能“激”出香气,香气又不欠揍,高冲的效果更可能是下落时水和空气热交换导致水温降低。

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有的茶在昆明泡香气会好一点,这其实是因为昆明是高原,水的沸点本身就低。滚沸也就93、4度,如果微开或稍放一下就90度以下了。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水温究竟多少是合适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梳理一下我们对泡茶水温的传统理解。传统上绿茶黄茶水温要低,因为注重鲜香,过高就烫坏了。而红茶相对高一些,比如90-95度。乌龙茶之类要高,尤其铁观音、单枞之类的,那就讲究要用滚沸的水。真正的潮州工夫是不允许用公道杯的,因为怕过了一道,水温降低,影响香气。

对泡普洱茶水温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早期香港我们也讲过,港式的老茶熟茶传统,重汤色汤质,缺少细腻的品鉴空间,肯定也是高温冲泡,这也影响了后来的台湾大马。国内早期对普洱生茶是偏绿茶化的理解,不过鲜嫩从来不是大叶种优势,所以也都用沸水。直到后来对古树茶了解越来越多,这一理念才开始转变。

说到这里,要特别的说明一点,水温多少合适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指标,而只是经验性的侧重,而且背后是对品鉴的理解。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用国家茶叶评审的方式来闷泡古树生茶,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参考意义的,不是否定茶叶评审,而是工业化的浸出方式和品鉴完全是两个路子。

对一款茶的品鉴和理解是综合的,除了滋味的浓厚,更关注口感的综合体验,香气的层次感,汤质的饱满度,冲泡过程的变化,山韵,茶气与体感等等因素,这是未来品鉴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多数的古树生茶都不适宜沸水冲泡,适宜温度在80-90度之间。

有的人说熟茶一定应该用沸水吧。其实原理是一样的,要看茶而定,如果熟茶香气层次丰富细腻的话,尤其是古树熟茶,也不宜沸水冲泡,老茶也是一样,只是平均水温会比生茶高一些。这个结论和很多人的观念有出入,也不用争论,给您提个参考,试试便知。

和冲泡温度相关的是品鉴温度,这两个不能混淆。前面讲过潮州工夫要趁热喝才香。香气物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这没问题,如果从人体感受的角度,60度的水温口腔是比较舒服的。插一句,有的人说茶气就是热水的热带来的,但实际上,茶气足的茶,50-60度,依然可以让你后背发汗,你喝同样温度的水试试?虽然如此,对于一款普洱来说,品香60度入口(注意是入口不是冲泡),感受茶气则无妨高一些,会更明显。趁沸急喝的做法没啥可反对的,但一个是有难度,一个是不威仪。

不同的茶,冲泡的理想水温也是有差异的。普遍的讲,香气细腻的茶水温不能过高,而滋味浓厚的茶无妨略高,但沸水仍然是不建议的。实际上,在烧水的过程中不宜让水滚沸,只要像古人说的“蟹眼已过鱼眼生”即可(此时水温大概在95度),然后可根据茶的特点和个人的偏好静置片刻,更重要的,让心沉净下来,再从容的开始一道茶的冲泡与品鉴。

日本茶道之女性的茶道


日本茶道

在京都,你不应问女性“您是否学习茶道”,而应问“您学习的是哪家茶道”。下面就详细介绍日本茶道之女性的茶道。

日本茶道的源流,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那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茶道,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茶道也因此成为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女子教育和茶道要了解当今茶道为什么会友如此巨大的女性拥户群 ,还的追溯到明治时代,在明治时代以前,茶道是男性的专属,女子学教的茶道教育。

明治八年一月,36岁的迹见花蹊在东京神田中猿 乐町设立了迹见女子学校,并在学校教学科目中设点茶一项,这是学校茶道的初始。迹见花蹊于天保十一年四月九日出生在大阪的木津村,20岁时继承其父经营的“寺子房”,精通汉学绘画的他对茶道也情有独钟,他从实践性的教育观点出发,充分认识到学校茶道教育重要性。

明知十二年,京都女子学校也设立了点茶课程。明治二十年,当时的文部大臣森有礼提到: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女子教育”,“女子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成为贤妻良母所必须的气质才能。”强调了女子教育中艺能课程的重要性。从名之中后期开始。各地的女子学校纷纷设立茶道课程。到大正后起,京都市立第一高等女子学校三年级中有150多人、四年级中有100多人、五年级中有50人左右希望学习茶道课程。茶道开始被认为是一种 女性所必需的教养。当然,女子学校茶道教育的盛行和各茶道流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以里千家最为积极。明知20年代,里千家十一世家元玄玄斋的长女犹鹿子到学校授课茶道,此后,历代里千家家元均担当了女子学校的茶道课程。他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的渗透 ,使茶道在女性中得以普及。在他们的努力下,到大正末期。女性的茶道人口超过了男性,此后更是占了主体的地位。

【茶道知识】日本茶道文化的介绍


日本人把茶道当做是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一种手段,那么日本茶道文化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陶冶人们的性情、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和道德观。日本茶道将日常生活、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文化艺术活动。茶道不但需要有自然、优雅的环境,而且必须要有一整套的程序。

日本茶道的程序

1、冲茶

接待客人时,带宾客入座以后,态度平和谦逊,心无杂事,虔诚接受。身穿和服的茶师跪在榻榻米上,先用绸巾茶洗茶具、茶勺,然后用开水温热茶碗,倒掉水,在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抹茶,斟入茶碗冲茶。

2、献茶

献茶前先上点心,用来缓解茶的苦涩味。然后献茶。献茶的礼仪非常讲究,首先茶主人跪着,轻轻吧茶碗转两下,把碗上的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需要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动茶碗,把茶碗上的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吧茶碗举到额头,以示还礼。

3、品茶

宾客要三转茶碗轻啜慢品,分三次喝完,饮茶时嘴中要发出吱吱的响声,表示对茶的称赞。喝完茶以后,宾客要说一些吉利的话语,要赞美茶具、环境布局和感谢主人的款待。

以上内容就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相关内容介绍。

参禅悟道的茶道--禅宗茶道


前面我们已经详细介绍过中国四大茶道中的贵族茶道了,今天就来一起看看中国四大茶道中的禅宗茶道。

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陆羽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抓抓坠地便落于佛的怀抱。《天门县志·陆羽传》载:或言有借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收畜之。

陆羽3岁时育于竟陵龙盖寺,由主持增智积抚养,9岁跟积公学佛,11岁逃离寺院,随杂戏班子流落江湖,并学习杂艺,有所成。28岁后交了个和尚朋友,就是诗人皎然,又称"释皎然"、"僧皎然",28岁以后长住湖州标山那一带。陆羽自小就跟着积公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终于在建中元年.(780)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人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但主要得益于佛门经历。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这三条是经验之谈。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门虽清净之地,但不染红尘亦办不到,且不说年轻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难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见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难免神不守舍,饮茶既能转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自当是佛门首选饮料。

其实细细想来,茶道中的文化还真的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了解完,吃透的,那毕竟是传统文化,积攒沉淀了那么多年形成的精华。

解说乌龙茶的历史与发展


乌龙茶也可以称为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种类比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至今仍保持手工经十数道传统工艺程序,方能制作成始终呈现自然形态的成品。它仅产于中国的日内瓦湖----杭州西湖之畔,"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是龙井茶的"四绝",常被作为馈赠佳宾亲朋之高尚礼品。

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

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

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如果说在明代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民国期间,著名的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茶道文化|唐人对“茶道”的理解


茶道文化|唐人对“茶道”的理解

喝茶喝到现代,喝出“热”了。人们发现因对“茶道”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人人殊,难免“歧路亡羊”。

今人对茶道理解的分歧,追根溯源,源于唐人对“茶道”见解的不同。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皎然和封演的文章。

皎然,俗姓谢,字昼,又字清昼。湖州长城县北杨桥人。“茶道”一词初见于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 皎然的“茶道”是“三饮论”:“一饮涤昏昧”,“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全诗收煞时画龙点睛:“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皎然将茶事与“道”连在了一起。他对“茶道”的理解已触及到饮的深层次,即饮茶的义理、灵魂。他是有学问的茶僧,由“禅”入“茶”,引“禅”入“茶”,故能高人一筹,深入到饮茶的精神层面。这是陆羽及同时代的所不可企及的。迄今尚无新的文字资料说明有谁比皎然更早一些使用“茶道”一词。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著《封氏闻见记》10卷,内云:“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并煎茶、炙茶之法。造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封演的“茶道”是指“饮茶”,包括茶的制作、烹煮及,未言及茶理。他对茶道的理解是“形而下”,所言“茶道”与“”、“茶技”并无区别。

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云:“古人嗜茶者,无如玉川子。”玉川子即中唐诗人卢仝,他继承了皎然的茶道思想,引“道”入“茶”,发展成为“七碗论”。此人会煎茶,会品茗,深悟茶趣。他写了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全诗31句,行文洒脱,一气呵成,算得上古今最好的一首茶诗,诗中说饮茶的效果是:“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虽无“茶道”二字却紧贴“茶道”。

晚唐刘贞亮概括茶有“十德”,内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刘贞亮没明确提出“茶道”,而以“茶德”代之,“以茶可行道”仅是其一。他的“茶德”包括茶功、茶礼、茶情、茶理。刘贞亮的“茶德”诠释了“茶道”的思想要素,着眼于“形而上”,不包括“形而下”的“”或“茶技”。

无论皎然、封演,还是刘贞亮,都没说清“茶道”的含义。陆羽虽尊为茶圣,《茶经》7000言中却无“茶道”二字。

唐人对“茶道”并无统一的理解。千余年里为啥无人去界说“茶道”?这一方面由于人做学问多是直觉思维,悟而后得,不习惯于下定义并运用概念术语进行逻辑推理;另一方面,只要挂上“道”,古代的学者们就难免心慌气短、噤若寒蝉,连伟大的老子也说“道可道,非常道”,谁还敢造次!

古人认为,“道”是总规律,是最高的真理,也是最真实的存在。正因为这样,便不可能用任何有限的概念、语言来界定“道”、表达“道”和说明“道”。一落言筌,便成有限,便不是那个无限整体和绝对真理了。不仅不敢去界说大“道”,即就茶中小“道”也不敢去界说,因为“道”无论大小都是“无限整体和绝对真理”的一部分,绝不能落言筌。──当然,“道”不能分大小,一分大小便不是“无限”的“绝对”的了。这种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原本存在,但无人去推敲。

检索今人对“茶道”的不同见解,大体说来也是如此:或者是“”加“道”,或者等于“”,或者等于“茶德”。

雅士茶道属于哪个阶层的茶道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雅士茶道属于哪个阶层的茶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中国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此处所说的“士”是已久仕的士,即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者,或官或吏。最低也是个拿一份工资的学差,而不是指范进一类中举就患神经病的腐儒,严监生一类为多了一根灯草而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庸儒?quot;那些笃实好学但又囊空如洗的寒士亦不在此之列。

中国的“士”就是知识分子,士在中国要有所作为就得“入仕”。荣登金榜则成龙成风,名落孙山则如同草芥。当然不一定个个当进士举人,给个“地师级”、“县团级”官儿做做,最起码的条件是先得温饱,方能吟诗作赋并参悟茶道。这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点。

中国文人嗜茶沓在魏晋之前不多,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有司马相如,晋有张载、左思、郭噗、张华、杜育,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等,人数寥寥,且懂品饮者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条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一个中山涛有八斗之量,刘伶更是拼命喝酒,“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土风度,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干秋。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

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

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事实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

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

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茶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正如元代贤相、诗人耶律楚材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所言: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芹。

笔阵兵陈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又相辅相陈,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并进而形成中国茶道。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以“入仕”的土为主体,还包括未曾发迹的土,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因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闹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雅”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品茗之趣

二是茶助诗兴

三是以茶会友

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成为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受其影响,又形成其它几个流派。所以说是中国的“士”创造了中国茶道,原因就在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