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晔兮如华” 浸泡在茶道具中的禅心

发布时间 : 2020-02-20
青茶禅心 普洱茶浸泡 茶文化和茶道

青茶禅心。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晔兮如华” 浸泡在茶道具中的禅心”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晔兮如华” 浸泡在茶道具中的禅心

“晔兮如华” 浸泡在具中的禅心

国际著名拍卖公司佳士德为最新一场秋拍命名为“晔兮如华”,其拍品也称得上晔兮如华,温润如玉。在时光的流逝中,这些凝聚了人类审美与情感的器物被珍惜着,呵护着,她们存在的意义远远大于她们使用的价值。在茶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亦有很多或精美、或粗犷,或静默、或灵动的具被代代相传,在其中相传的不仅是一份精行俭德的茶意,更蓄含着一颗感恩、分享、包容、结缘的禅心。

茶汤之外的宁静

最近三五年,再去京城马连道茶城逛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价格不菲的仿宋。同师友茶会时,也偶有人自包里挖啊挖,半天挖出个布袋,再从里面小心的擘出一只茶杯来。宋代、——仿佛在某一个时刻忽然迸发出积蓄已久的美来。哲学家兼诗人史作柽先生曾在书中论及,在他看来,宋朝是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历经隋唐灿烂文明的积累,自然地出现了极具代表性之两种成熟之造型作品:一种是,一种是碎纹瓷。而宋代的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大都是,碎纹瓷。这两种,在民族心灵中引起那么大而普遍的爱好与,即因其中含有画对自然世界所特具之内涵性精神之取法,此亦无他,即浑然一体。在史先生看来,青色也即一种无色之色,碎纹也即一种无形之形,换句话说,这也就是在去色、去对比的情形下,所形成之色与形之惟一形上之可能表达。假如于此我们再说得更具体一点,那就是,青色即天空,碎纹即大地,此即人在其成熟之人文心灵中,面对宇宙之两种极致之造型观念。换句话说,青色及碎纹,就是宇宙无限性之两种观念性的代表,于此若再求诸其根本,即浑然一体,别无其他,或即一种穷尽与绝对的表达。

到了现代,再很难在生活中看到一只真正的宋代茶盏,那些存世量很少的汝窑、哥窑、龙泉窑,只在博物馆与图录里鲜为一见,但依然美好着。那已逾千年的豆青色、卵青色、梅子青,依然类冰似玉,流光溢彩。即使是一只现代仿品,品质好的,盛着正岩茶或老普洱的茶汤,一样是美不胜收。

,以及那一身细细密密,大开大阖的开片,碎纹,有着岁月淘澄下来的宁静。

cy316.com延伸阅读

禅堂中的茶道(一)


禅堂中的茶道(一)

是从禅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而且从文献中看,唐代禅门吃茶之风极其普遍,甚或丛林中吃茶也有一套极详尽的仪规,这从宋代宗赜的《禅苑清规》中可见其仿佛。时至今日,古风不再,但禅宗丛林冬季打禅七时吃茶的仪规却流传了下来。

柏林禅寺的冬七从 1992 年开始,坚持了十三年,到现在要一气坐五七三十五天。其时,僧俗云集,山门关闭,谢绝外缘。大家遵守止语的规定,从早至暮在禅堂中坐香、行香,与腿疼厮捱,与烦躁厮捱,与妄念厮捱,与昏沉厮涯。慢慢地,如嚼菜根,也能嚼出一点禅味来。

这期间,因为整日拘束身心,极易上火起燥,静坐中,间以喝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禅堂喝茶,动辄上百人,泡茶、分杯、倒茶,这些服务工作专门由一班人承担,他们被称为"护七师父"。他们所用的极其朴素简单:泡茶用大铜壶,茶杯是粗磁的,杯壁极厚,失手落在地上也不易打碎,只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衬托禅堂的宁静。装茶杯的筐是椭圆形,提手也是圆形,模样又淳朴又可爱,像山村里走出来的小男孩。

护七师父在一枝静坐香开始以前已将泡入铜壶,为了保温,用厚棉毯裏好放到桶里。及至开静信号一响,他们敏捷地下座,到护七寮做准备。

茶道境界,中国茶道中3中高境界


生活中,人们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期望通过泡制和品饮茶水的过程,使自己成为期望中的人物,以此获得心灵的满足与快乐。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茶道了。

简而言之,茶道,是茶人们通过泡茶和饮茶以修身养性、自我完善、提升境界,并至快乐之道。

一、调和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茶文化是最具自然性质的文化形态,与“天道自然”的观念相契合。茶道的核心是调和、和谐。“和”,源于《易传》中的“保合大和”,指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对五行调和做了详细而明白的论述。其在描述烹茶时说: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五行调和等理念,成为茶道的哲学基础。

将儒家对和的诠释引入茶事活动中,则表现为一系列礼节。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以茶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一杯茶,七分满。饮茶讲究浅斟慢饮,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简约、含蓄、宽容、自律的处世哲学。饮茶之礼仪,可以高雅人的气质,规范人的言行,优化人的教养。在茶道礼仪中体会和感悟为人处世的礼仪,这正是喜爱茶道者们的追求。热衷茶道的茶人,在生活中也大都是礼仪君子。

二、茶里禅思

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时,寺院中还没有形成饮茶之风。寺院茶道的兴起,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以集中精力,于是,具有提神醒脑作用的茶叶,自然进入他们的视野。

茶既是一种养身、静心、正心之物,于是,饮茶便成了“和尚家风”。僧侣们把茶与佛教清规、饮茶论经、佛教哲学、人生观念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茶禅一味”的佛教茶理。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茶内见真,茶内见哲,茶内见禅。品茶亦是品心,是精神的吐纳,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的法门。

茶叶的简朴,让人不生贪图享乐之念;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犹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饮茶过程中也可以修禅,领悟到禅意。泡茶品人生,何其相似,经历过人生起伏、经历过工作与生活的波折的人,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也才能充分领略品茶的滋味。

品茶可悟道。茶叶未被采摘之前,生于空山幽谷,历经风吹雨淋,吸纳天地精华。后虽经水蒸火焙、沸水浸泡,形状变了,但浑身依然弥漫着超然向外的自然气韵。品茶,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平静,回归简单,回归纯净,回归赤子初心。

品茶可悟人生。人生如茶,有淡淡的愁苦,亦有咀嚼不尽的温馨甘甜。而茶味不管有过怎样浓郁的苦涩与甘甜,最终会归于平淡,这也如同人生无论有过怎样的曲折与辉煌,最终将回归于质朴与平凡的本真。

三、茶以养德

无论在文人雅士的视野中,还是在普通百姓的心里头,茶常常被认为是纯洁高尚人格的物质载体,正所谓“从来佳茗似佳人”。当代茶业先驱吴觉农讲过:“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无邪二字,简明扼要地点出了茶性的温良纯净。茶德之美,成为人类备受崇尚的道德风范。

对于茶道的养德功能,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可以使自己成为具有行为俭朴、高尚道德的人。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里写道:“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此诗亦是颂扬茶的自然之性。不难看出,茶的自然生长习性与传统儒家文化提倡的“君子”人格息息相通。唐人刘贞亮总结“茶有十德”,其中便有“以茶可雅志,以茶可修身”。

中国茶道,可以说就是通过品茶,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中完成品格修养,以获得内心满足与快乐的和谐安乐之道。

茶道是什么?茶道中的禅意这么美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

中国茶道往往和佛教连在一起,因为以前寺庙的僧侣经常研究茶道,所以也给中国茶道附上了一层禅意。

1.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华。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2.道法自然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

3.尊人贵生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贵生是指注重茶的保健养生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4.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

5.无几

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

杯中窥人浮沉如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杯中窥人浮沉如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岁月匆匆,白驹过隙。细想前尘的往事,青春的韶华,虽被生活荡涤的毫无色彩,却也残香依然。一如盏清茶,经过了滚热的水的浇灌,才能散发幽幽的芬芳。

人生百载,恍如梦幻。或富贵至极,或穷困潦倒,总是无法超脱在繁纷杂芜的尘世之外,世俗的虚幻的名利,任凭物欲的横流,人都有失去自我的时候。无法真正的做到,无欲无求,洒脱自然在喧嚣混沌的尘世间,渐渐的失去我们身上仅有一点宁静和纯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世事的纷扰,人间沧桑,有谁真正的想过,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古语说:懂茶者,必是“精行俭德之人”。

所以,懂茶之人,必懂人生!对于茶,我们都会喝,这里暂且不论茶道。想说的是沏茶之水,即水温不相同,沏出的茶香就会不同。茶在杯盏中的沉浮之间,如人生之经历风霜雪雨,所以,人生的坎坷艰辛,如杯中之茶,经火热之水浸泡,开始饮,虽苦涩无甘,但后味却清香宜人,杯盏之中余香仍留,耐人寻味。

古之茶经,常与禅相通,相通在于禅理,故有“禅茶”之说。不知哪位大师所讲:“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亦即不知茶味”。关于,茶中自有的禅意,我自是不懂其理,也不敢妄说!怎样从小小的茶壶中去感悟人生的挫折,如何从清淡的茶水里去品位人生哲理?也许,只有自己用心慢慢的体会了!

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在沉沉浮浮中,选择了清淡和超然,一种简单而优雅的生活态度。擎一盏清茶,任幽香冲去了浮尘,沉淀了思绪,心情,悠静才可长远。

半盏醇香茶,观浮沉人生。一颗寂寞心,看清凉世界。

关于本文《杯中窥人浮沉如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道中的鞠躬礼


茶,历来是我国国饮,中国人爱茶,懂茶,更惜茶。不止是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道,且喝茶有礼。俗话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由此可见,茶自古是件雅事,茶道总是在举止投足间尽显优雅的礼仪。

中国人注重礼仪,茶道自然也是讲究万分。鞠躬礼是茶道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礼仪,一般出现在茶道表演开始和结束时,分为站式、坐式与跪式,且根据鞠躬程度分为真礼、行礼、草礼三种。

一、站式鞠躬礼真礼的礼仪为站好,将手紧贴大腿下滑至膝盖,且90度鞠躬,略作停顿后慢慢起身,恢复站姿;行礼与真礼相似,不同的是做120度鞠躬即可;草礼同理,只需稍微倾斜身躯,做150度鞠躬。

二、坐式鞠躬礼坐式鞠躬礼出现在主人站立而客人坐着的情况下。真礼需将手放于膝盖,上身前倾,稍作停顿后慢慢起身;行礼只需将手放于大腿中部,余同;草礼则将手放于大腿根部,略微欠身即可。

三、跪式鞠躬礼真礼以跪姿做准备,背部挺直、上半身前倾手有膝盖滑下着地,指间斜对,身体呈45度,稍作停顿后慢慢起身。行礼相似,但半掌着地,身体55度前倾;草礼只需手指着地,身体微微前倾。

茶道源于生活,却不再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俗物了,它早已演变成了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茶道中的禅语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是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三、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等按世俗常规办的事的主管能动彻底忘记,而应保持一个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句话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僧人不懂,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大师指点。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隐指佛法与天地同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而不管他达摩来否。

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精神


日本茶道(茶道,sadō或chadō)起源于中国,日本茶道,由中国传入加以发展却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茶禅一味”、“和敬清寂”及“世代相传”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它有自身的形成、发展及独特内涵。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仅是社交手段,主要是通过茶会和茶礼来达到陶冶品性、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目的。日本茶道与工夫茶道()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一、日本茶道的起源、创立及形成

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汲取、融合,形成了独具大和民族特色的茶道。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仅局限在皇室周围。自镰仓时代开始,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到了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

“茶道”这个概念,最早则是由15世纪的和尚村田珠光所创立。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从佛偈中领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由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

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千利休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限度,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同时,千利休强调体味“本心”,并主张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

二、日本茶“道”中的审美意识

日本现代禅学研究者伊藤古鉴所著的《茶与禅》中,将茶道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茶道技巧、茶事礼法、茶“道”。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意识即体现在这三者之中。茶道技巧即茶人如何挑选组合茶具、如何摆放插花与饰物、如何调制、如何点茶、如何敬茶饮茶等;茶事礼法即主客之间互敬之礼。主要体现在茶人如何打扫布置、根据季节及茶会目的所做准备中;茶“道”即是茶人与饮茶人一步步领悟人生经验,最终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1、茶具与饰物

日本茶道技艺中的茶具、字画、插花等饰物,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美”意识。从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开始,茶人就致力于在寂静与质朴之中,探求淡泊生活中的趣味。村田珠光选择茶具时,反对奢侈华丽之风,提倡清贫简朴。他认为和式黑色陶器色彩幽暗,自有朴素、清寂之美。用这种质朴的茶具,真心实意地待客,既有审美情趣,也利于道德情操的修养。在选用和物的基础上,多选用朽叶色、青色茶具等适应闲寂气氛的茶具。村田珠光认为正是这种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的审美意识,才能使人体会古朴的生活乐趣,以达到心神上的安逸。

千利休为茶道仪式建立独立的茶室、露地、石灯笼等。茶室虽简陋朴素,茶人却致力于茶具、茶室、庭院的干净清洁。只有环境清洁和谐才能“进入自明之道”,和谐、恬静有禅意的气氛才是茶道的最佳体验。千利休大师对于茶道的审美,也正是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茶室的布置

在茶室布置方面,茶人追求如出世般的虔诚心境,重视事物的自然美。插花是日本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选用时令花木,在整体上注重自然之美,顺其花枝自然之势,不求华丽,只求自然简洁,触动人心,其所呈现的生命之美,要恰如其分地在茶室中与季节、画轴相呼应,真正贴近生命自然的本质。这也是日本人心中始终所贯穿的“与自然的和谐”信念之体现。《茶之书》中也提到“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实并不需要加以抹去,因为它暗示着露水一般的纯净与清爽”。同样体现了日本茶道美学中的自然美思想,即人当与自然相融合,在茶道布置与技艺中,重自然,轻人事,注重生命最本真的和谐。

三、日本茶道中文化精神

1、和敬清寂

16世纪末,千利休用“和敬清寂”四字概括了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和敬”主要指和睦以及敬人与事心之心,切勿虚荣自大;“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

举办茶会之前,茶人须先认真打扫、整理庭院、擦洗茶具,茶叶要碾精细,茶具要擦干净,插花也要根据来宾和季节的不同等进行选择。茶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以此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主人真诚的待客之道。同样,客人须穿着与茶室背景颜色协调的衣着,再尊贵的权势进入茶室都须跪爬入室。就坐时必须安静,并先向主人安置于床之间的书画行礼致敬。最后达到人与人交流的“和敬”气氛。

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奢华喧嚣。不少人厌弃这种生活,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他们渴望过隐居的生活,寻求心神上的安逸。茶道之茶称为“佗茶”,“佗”有“幽寂”、“闲寂”的含义。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清寂”之美从此时开始得到广泛的传播。

2、禅茶之缘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一定规则程序来进行的喝茶活动。茶道的精神,正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日本茶道的繁文缛节,并非要把茶客的注意力从茶的本身上引开,而是要茶客专心致志于饮茶的全过程,从而把人从世俗的紧张、烦恼等事务中解脱出来。茶道里禅的内涵,就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定规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

茶道将精神修养融于生活情趣之中,通过茶会的形式,宾主配合,在幽雅恬静的环境中,以用点茶、鉴赏茶具、谈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养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洁身自好的完美意识和品格。这也就是禅宗里的“勿使染尘埃”和“本来无一物”的两个境界。人只有通过不断地拂拭内心,才能最终令尘埃无可染之处。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融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为一体的一种精神文化。

日本茶道不只是单纯的趣味、娱乐活动,它使人们在审慎的茶道礼法中养成认真、无条件的服从社会公德的习惯。同时,其实质已上升成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并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


想了解《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知识吗,丰富的《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内容等你来看!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饮茶之习俗始于古时汉之蜀地和江南一带,始于药用。其味清香,而且能清暑解毒,理气顺食,提神助思。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化的茶具从饮食器逐渐分化出来。随着不同时代、不同饮茶习俗和方式的变化,茶具外形和材质的演变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读史,知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自此以后,国人识茶、饮茶、享茶、品茶。《茶经》的问世使“世人益知茶”,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喝茶成了生活之必需。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品茶,注重韵味,讲究茶、水、具,脱离了解渴的实用意义,追求审美和陶冶情操。

偷的浮生半日闲,无论上班还是待客,或是独处,以茶相伴,看着茶叶上下翻腾,纵观杯中天地,品位苍宇人生。那原本瘦瘦卷曲着的叶,在水中缓缓舒展着,青山绿水般舒展,沁香逸出,隐隐的暖在心间。这是一种境界,讲究品茶于“境”。

清茶一杯共话“青山绿水间”,清幽与淡雅、醇厚与素朴,尽显一份宁静与淡泊。红尘内外,始终脱不了尘缘,而茶则是缤纷外的一处落红,熙攘中的些许宁静。不谙茶道,却了然与人生。茶入水则沉,而香气四逸,豁达而低沉的风格又何尝不似人生,沉思则出智慧,而真水无香却深入心扉。这便是品茶于“道”。

品茶论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以茶养生”有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青睐。千百年来,演绎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饮茶经。其实,茶能养生益寿的奥秘就在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及维生素C、E等对自由基有着很强的清除效果。那么,如何做到健康饮茶呢?

“以茶养生”的tips:

1、注重水质。茶叶固然重要,但没有优选的水质也无法冲泡出一壶清冽甘醇的好茶。

2、茶具的选择。“水乃茶之母,壶乃茶之父”,茶壶的形和材质对品茶有极大的影响。

3、泡茶的水温和时间。相宜的泡茶水温是80—90摄氏度,视茶叶的新陈而定,冲泡的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即可。

4、新茶不能多饮,睡觉前不要饮茶。

5、因人而异。挑选适合自己体质的茶饮。比如,体寒之人适合喝普洱、红茶,性偏凉的绿茶就适合体热之人。

关于本文《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