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无处不飞翠 碧螺春香百里醉

发布时间 : 2020-02-20
洞庭山碧螺春红茶 洞庭绿茶 绿茶洞庭

洞庭山碧螺春红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洞庭无处不飞翠 碧螺春香百里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洞庭无处不飞翠 碧螺春香百里醉”相关知识!

洞庭无处不飞翠 碧螺春香百里醉

洞庭无处不飞翠 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产于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江苏省苏州市的太湖洞庭山,所以又叫“洞庭碧螺春”。

洞庭产茶,历史悠久。碧螺春这一名称的由来,起源于这样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洞庭山上有个碧螺峰,石壁上生出几株野茶,每年这里的老百姓都要把它采来饮用。有一年,长得特别茂盛,竹筐都装不下,采茶姑娘就把采下的放在胸口的衣襟内,新鲜的嫩叶由于得到体温的热气,挥发出浓香,老百姓把它称为“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南下苏州,下塌在太湖边,苏州地方^***以此当地名茶进献,康熙嫌这个名字不太文雅,于是赐“碧螺春”为名。www.cY316.coM

清乾隆年间王应奎《柳南续笔》中记有此事:“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呼吓煞人香。吓煞人者,吴中方言也,遂以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不分男女长幼,务必沐浴更衣,尽室而往,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已卯岁,车驾幸太湖,宋公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自是地方大吏,岁必采办。”自此以后,碧螺春之名,闻名遐迩,流传至今。

碧螺春的闻名固然与美丽的传说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以及精湛的采制工艺是它流传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根本所在。碧螺春的茶乡,是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和西山,这里是风景旅游胜地,湖中烟波浩淼、碧水荡漾;洞庭东山宛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相传是吴王夫差的避暑胜地。山上的林屋洞是道教修行的洞天福地。这里环境优美,果木茶树间作成园,生长茂盛。洞庭二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水相依,云雾弥漫,空气清新,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别具一番风韵。碧螺春有“一嫩三鲜”之称,在众多的名茶中,它的细秀是出了名的。

碧螺春的非常娇嫩,采摘必须非常及时和细致。高级碧螺春在春分前后便开始采制,“分前”的碧螺春十名名贵,堪称十年难得的珍品。到了清明时正是采制的黄金季节,此时的碧螺春也贵为上品。采摘时要采细嫩的一芽一叶的初展芽叶为原料,采回后经拣剔去杂,再经杀青、揉捻、搓团、炒干而制成,制作时要根据不同的鲜叶严格掌握好鲜叶的用量、火工、做形的用力大小,炒制要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茸毛不落,卷曲成螺”。从采、拣到制,3道工序都必须非常精细。只有细嫩的芽叶,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才能形成碧螺春色、香、味、形俱美的独特风格。如果把装在罐子里,看起来相当蓬松,所以素有“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芽”之称。可见其之深、芽叶细嫩的程度。(罗文)

茶经网扩展阅读

洞庭碧螺春的简介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适合用于家庭办公用茶。

洞庭碧螺春历史和传说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

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心在当下,无茶不香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心在当下,无茶不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凡喝茶的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讲究,有的人只喝绿茶,有的人专好普洱;同是乌龙茶,有的人见铁观音眼睛放光,有的人则非大红袍不沾唇边;就武夷岩茶来说,有的人钟情清香型,有的人则执着高焙火;比较讲究的,还要专门选择某一山场的茶或者是某一师傅制作的茶;更有甚者,喝茶只喝高价位的,非几千几万一斤的茶不喝,有钱好任性。

喝茶是一种轻松自在的休闲生活,有偏好是正常的,若偏执就不免要自我禁锢、烦恼不断了。

某日,三五茶友相聚,纷纷各自掏出“看家茶”。a君亮出一泡某大品牌的顶级茶,据说市面上每斤开价十几万。于是,在无限期待中,大家顶礼膜拜、飘飘欲仙地喝了这泡茶。此茶当然是好茶,更由于预设了高价茶一定就好的心境,大家纷纷赞美,仿佛不夸奖一番,就对不住这泡茶,就不能体现自己的鉴赏力。

然而,有人就因为品过这一口,感觉从此就下不来了。b君几天后碰面时就抱怨道,自从那天喝了“天价茶”,对自家收藏的所有茶都看不上眼、喝不上口了,一有泡茶,就心心念念回味着那泡茶的滋味,嘴里的这口茶品出的都是缺憾,心里总是不爽,喝茶乐趣荡然无存。

这种“着魔”的境界,何尝不是一种作茧自缚、烦恼加身呢?

前些年,出差湖南某地,为了买些当地特产送亲友,进了一家茶馆,店主推荐安化黑茶,并沏了一泡中等价位的品鉴。由于自己平时喝惯了武夷岩茶,对其他茶总是抱有某些“偏见”,所以那时没有细细品味,只感觉黑茶陈味重、不很顺口,印象一般。当时还是买了些回来,除了送人,自己也留了几泡,放置橱内再未理睬。直到不久前的一个周日,一友来家小坐,看到这款黑茶,指定要品,并泡了开来。友也是茶道中人,对此茶的优劣娓娓道来。此时,我才静下心来,专注品味,其优之处,果然是香气清幽、汤厚柔顺、回甘持久、韵味独到。

茶还是一样的茶,为什么会有如此不一样的感觉呢?仔细一想,是自己过往总囿于偏执狭隘的比较之中!猛然一悟:喝茶就是喝茶,专注于当下的茶,就无茶不香!

遂又联想起那个佛家的故事,有俗家问得道高僧,得道之前在干什么?答曰:砍柴、吃饭、睡觉。问:得道之后呢?答曰:砍柴、吃饭、睡觉。问: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区别呢?答:得道前,砍柴时想着吃饭,吃饭时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就砍柴,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

所谓得道,就是见性。时时刻刻都在正念中。道是此时此刻,道是无处不在,做好当下而已。

有比较地喝茶,这是喝茶者的正常心理和习惯,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偏执,千般挑剔、万般选择,喝着眼前的茶,心里却挂念着别的好茶,当下这口茶也就一无是处,当下的时光也就白白滑了过去,喝茶的乐趣一无所得。

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是修行。喝茶时不执“分别心”,就是所谓“禅茶一味”吧。

关于本文《心在当下,无茶不香》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今夜,我在茶香里寻你


想了解《今夜,我在茶香里寻你》知识吗,丰富的《今夜,我在茶香里寻你》内容等你来看!

冬夜,适合泡茶,姿态万千的叶瓣浮动在水中,仿若养了一壶翠色,不喝,也足以暖心。

我一直有个习惯,喜欢用茶来养春色。桃花、玫瑰花、菊花、茉莉,凡能和茶挂上钩的花瓣,皆在我的唇齿间停留过。今夜,让世事归尘,卸下一日的装束,以清素的容颜,任心思漫成一池春水,在一壶花香浓郁的茶前流动,袅袅升腾的薄雾里,带着女子的香,缱绻,缠绵……

茶香,春色,一起融合,诱惑着视觉和味觉。

说起泡茶,当属清代人沈复的妻子陈芸。《浮生六记》中写到:“夏月荷花初开,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荷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想想陈芸泡茶的过程和心态,是自然、清然、乐然。生活的情趣在她纤纤玉手中,竟是这等美妙,让人一想就醉!难怪有林语堂说她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的话把茶和女人连在了一起,似乎有了女子,茶更显得有情趣了。男人喜欢红袖添香,那么懂得红袖添香的女子,必定是懂茶艺和男人心的。陈芸就是最佳的一位,兰质蕙心,性情女子。

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茶,恐怕要数《红楼梦》中栊翠庵妙玉的茶,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盅,用旧年涓的雨水,泡出的老君眉。无论是茶具还是茶叶亦或是水,都是极其讲究,雅到精致!妙玉的茶,刘姥姥品不出来,因为她一个连生活基本温饱问题都没有保障的人,自然谈不上情趣。

一杯茶,饮的是一种风雅,一种品位。妙玉何尝不是红楼里面最讲究的佳人?她的轻巧和优雅均在这盈盈一握的茶具中,流转千年。

文学作品里的茶固然令人心驰神往,可生活中我们更需茶艺人生,饮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于丹老师说自己喝茶的时候,用翠玉乌龙养一个壶,用丝绸擦外面的整个陶士,最后会润润地闪出一种玉的光泽,人可以融进去,看着是丝绸擦过,其实是一段光阴的打磨,从翠玉当中喝出一段清香。

她喝茶,是在咀嚼生活的味道;她爱茶,就是爱自己的生活。

喝茶的女人本身就是一杯茶,优雅清香的茶,等着懂她的人去品味。

张爱玲好茶,在她的笔下流淌着茶韵。有人说,她比任何一个茶人更像茶人。《半生缘》里,世钧和曼桢就是一杯慢悠悠的半生茶缘,让人心煎。他们第一次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跑堂的给他们斟上两杯茶,筷子脏得要命,曼桢说:就在茶杯里涮一涮吧,这茶我想你们也不见得要吃的。就在这茶水里洗筷子熟识了,一个含笑低眉,一个惴惴不安,洗出了悠悠半生的爱情。多无味的茶水呀,连后来的爱情也凄惶。

乱世时代,这个爱茶写茶的女人,又将如何?

许冬林说:“乱世为壶,那个他是煮她的沸水。她在沸腾里舒展,生色,吐香。然后,人走,茶凉,香随晚风逝。”再好的茶也会凉,胡兰成的另觅新欢,终究辜负了她的一片茶心。必然是:人走,茶凉,不再续。

读爱玲的文,品一杯乱世茶,多想穿越时空去看她,看她低眉到尘埃,定然是一束含羞的玫瑰花。只是,我不忍目睹花瓣凋零的凄美。

转身,盖上这杯乱世茶。轻抿一口电脑旁的热茶,是玫瑰花放了几颗红枣掺合在一起的茶,整个杯子喜气暖洋洋的,全然没有萧瑟感。眼前蓦然浮现贾平凹的《品茶》,只见众人打开碗盖,水面浮起一层白气,白气散开,是一道道水痕纹,好久平复了。众人一口先喝下了半碗。真真的西北汉子喝茶,够大方,这哪里是品?分明就是饮。品性不同,自然对茶的讲究不同。这茶品得太绝了,忽而让人忘了人走茶凉的不快。

爽快的西北汉子品茶,那也是另一种乐趣!这乐趣,我不大喜好。

总觉得懂文字的人,是喜爱慢慢的喝茶的。喝茶写文,该是惬意无比呀!女作家潘向黎连续四年写饮茶的专栏文章,最后结为一本《茶可道》。“茶可道,道不尽”,道不尽的茶,道不尽的生活……茶,就是生活。

静夜灯下,半盏暖香,我用我稚嫩的笔墨在叶与水的蛊惑下,成就了一场惊鸿。没有优美的姿态,只是安静的文字。

你的远方,我呼吸到了茶香,是乌龙,是铁观音,亦或是碧螺春的味。一杯精致的茶,亦如一个精致的人,永远也品不完其中的芳香。其实,这茶和这人一样,真的精致到了无可挑剔,却总是被我以各种借口“嫌弃”。一个不讲理的理由支配着我的心,太精致的事物不牢靠,就像这茶,饮完了,谁来续?

太平盛世里,谁也无法承担起“一杯乱世茶”?那就姑且让叶和水两两相望吧!或许,泡一壶岁月的淡定,你品我品,更清香。

今夜,我把一些枝枝末末的细碎片段在岁月的瓷杯里浸泡,然后伴同着心底的一池春水,冲开这壶悠悠的茶,独自品味,清苦、甘甜、大气、优雅、思念,一并漫来,舞动在我思维的舌尖,舞出一段别样的文字茶宴。想,以一轮明月为信物,邀请你,可否举杯共饮?

思念微醺,我在茶香里寻你,一遍又一遍……

红茶配茉莉,香到骨子里!


以花入茶,是国人饮茶的一大特色。

将茶坯与鲜花混合,鲜花吐香、茶坯吸香,这个过程被称为“窨制”。

窨制后的茶叶,犹如脱胎换骨,获得另一番美妙的风味。

福建的茉莉花茶,历史悠久,很受欢迎。

它的香气迷人,即便不懂茶的人,也会爱上它。

老舍先生,也是茉莉花茶的“迷弟”。

据说当年他与冰心关系交好,每次去冰心家做客,一进门便大声问:“客人来了,茶泡好了没有?”

冰心总是用她家乡福建盛产的茉莉香片(茉莉花茶的别称),来招待老舍。

为此,老舍先生还写了一首打油蹭茶诗:“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且共儿童争饼饵,暂忘兵火贵桑麻。”

市面上的茉莉花茶,大多用绿茶来打底,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款很特别的茉莉红茶,来自品牌“古法造物”。

以正宗的武夷红茶和福州茉莉花为原料,采用传统的“五窨一提”工艺做成。

制茶人也大有来头,由正山小种红茶非遗传人张笔清,和茉莉花茶非遗传人翁发水,两位大师联合制作,品质有保障。

茉莉红茶,只闻其香,不见其花。窨过的花,失了花香,最后要弃掉。

当你打开包装,闻到扑鼻的茉莉花香,却见不到一朵茉莉,可别惊讶,这是正常的,用来窨制的茉莉花,都被人工筛掉了(可能会有少量残留)。

泡好的茉莉红茶,茉莉香气混着茶香透过茶汤弥散,澄澈轻灵,不一会儿就满室芬芳。

嘬上一口,花香沁人心脾,茶味浓厚圆润,还有一种冰糖的甜香,融合得恰到好处。

温性的红茶,很适合现在的秋冬季节,喝完一杯,身体暖暖的很舒坦,还有花香和茶香在舌尖徘徊,久久不散。

冲泡时,每次可取4g左右茶叶,用90℃左右水冲泡,口感更佳。

前8泡快速出汤,8泡后出汤可以慢一些,到15泡还有余香,非常耐喝。

武夷红茶

茶叶用的是武夷“大赤甘”红茶,来自福建武夷山桐木村,那里是正山小种的故乡。

注:大赤甘是武夷红茶的一种,根据茶叶张开的程度,分为大赤甘(茶叶张开)、小赤甘(茶叶未张开)。

桐木村,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在1000米以上,森林环绕,生态环境极好,那里有33个自然村落,当地人世代种茶,以茶为生。

张笔清,出身武夷山桐木村麻粟地区,家族六代都制茶,他从12岁开始就学习制茶技艺。

大赤甘红茶的初制环节要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炭焙等多道工序。

采摘

每年清明前,张笔清就会从茶树上手工采摘茶叶。采摘时,每一片都要人工精心挑选。

取一芽两叶、芽叶张开的茶青为原料,每批采摘的茶叶还需要在嫩度、匀度、净度和新鲜度上保持基本一致。

萎凋

萎凋,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在桐木村,这个步骤需要在当地一种特制的杉木构建房里完成。

需要将采摘好的茶叶均匀摊开,然后给房屋加温,使茶叶的水分缓慢挥发减少,变得柔软。

揉捻

随后,需要对茶叶进行手工揉捻,将茶叶紧卷成形,并且揉捻至茶汁溢出,将茶叶内部的芳香释放出来。

揉捻时的力度大小会影响之后茶叶的口味,因此手工揉捻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体力。

发酵

将揉捻完的茶叶放到竹篓内,茶叶在自身酶的作用下进行发酵,经过一段时间后当茶叶呈红褐色,并带有香甜味,即可取出。

发酵之后的茶叶,褪去了原有的青草气息,增加了醇厚的茶香,红茶的色泽与香气在这里大致形成。

炭焙

最后把茶叶抖散在竹筛上,放进篓筐里,底部用炭火烘焙。

这样可以防止霉变、终止发酵、散掉杂味、保持茶叶的香气,使得口感更加甘甜柔和。

坚持传统手法制作,每一步都需要一丝不苟,张笔清说:“做茶那段时间,好几天都不能睡觉”。

初制环节结束之后,制茶工作才进行了一半,随后就要被运往福州,进行后续的窨制工艺。

福州茉莉

茉莉红茶所用的茉莉,是福州本地的伏夏小茉莉。

福州,自古就盛产茉莉。而福州茉莉花茶的制作历史悠久,从汉代就开始了。

清朝时期,因慈禧太后对茉莉花茶的钟情,福州茉莉花茶就已纳为贡茶。

茉莉红茶的制作并非易事,有很多讲究,所以请来了翁发水大师来把控制作。

七八月入伏时节,是茉莉盛开的季节。此时花香浓郁,清新不浊,是入茶的绝佳原料。

茉莉,一定要在下午采摘,这时茉莉含苞待放,花蕾饱满,香气还没散发出来,被完好地保存在花朵中,最符合制作的要求。

摘下的茉莉仍在呼吸,拿放和运输都得小心呵护。制作前,还要经过“伺花”,就是不停地翻动花堆,使它的温度、湿度达到合适的条件,帮助花蕾顺利开放。

晚上八九点,茉莉才会开放。开花的一瞬间,香气是白天的数倍,此时入窨,窨制出的花茶,才会鲜灵馥郁。

接着就是窨制,这款茉莉红茶要经过“五窨一提”工艺。

所谓“五窨”,是指茶叶历经五次窨制,次数越多,难度和成本愈高,但香气也会愈加浓郁鲜灵,渗入茶骨。

5次窨制,每次都得换用新鲜茉莉花。窨制100斤茶叶,头窨用80斤茉莉,第二至第五窨依次递减用70斤、60斤、55斤、50斤,消耗量非常大。

窨制持续10多个小时,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水分,直到半夜,翁师傅会依旧守着,不时地把手伸进花茶堆,用体感来试温。

窨制后的茶叶要焙干、间隔3天,才能进行下一次窨制,整个过程耗时将近一个月,很费时费力。

经过5次窨制,最后用少量新鲜茉莉(8斤)再窨一次,这叫“一提”,有锁香和提香的作用,这茉莉红茶才算大功告成。红茶配茉莉,香到骨子里!

昆明十里香历史渊源


十里香茶历史渊源

“据文献记载,公元七世纪唐代中叶十里香茶就有栽培。”这样关于栽培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的文字还是见于报、刊、论文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二十年间笔者查阅过大量的相关资料,未查阅到关于十里香茶在唐、宋、元代的原始史料。此处,笔者赞同并用以支持本文的是1997年第一次印刷的《昆明市志》。其第四分册(第二十八至三十一卷)第51页中关于十里香茶的说法是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开始种茶。”明清两朝繁盛,曾为贡品茶基地。清同治年间为杜文秀的农民起义军放火焚烧,贡茶基地成了光山、农田。至今,十里铺仍有“成光山”、“茶园田”、“茶旺山”的地名称谓。

民国时,十里香茶小有复苏,但规模有限。据《官渡区志》记载,民国12年(1923年),云南茶业实习所曾创办12.67 hm2 “模范茶园”;民国18年(1929年),改组为省立第一茶业试验场。位置就在今金马镇、龙泉办事处辖内,“模范茶园”主要是种植十里香茶,应就在十里铺一带,而由6户商人合资创办的“六合实业”专种植十里香茶,位置在金殿后山以南云山村一带。《昆明市志》(1997)还记有“1946年国军驻扎该地,将6万株茶树砍了5.5万株做烧柴。”解放时十里铺、虹桥、羊方凹行政村一带田边、地角、山上残存十里香茶树2--3百株,49年时“六合实业”留有十里香茶3亩在云山村,到50年代初时仅余200余株,十里香茶再度濒临灭绝。

1973--1978年间政府关怀,十里香老茶树枯木逢春。由省农科院、省农大、外贸多位茶学专家对尚存的九十余株十里香老树进行分析鉴定,认定有些老树应是明清时栽种的。当时将相对集中在十里铺村内坡头、坝脚的31株老树围护起来,挂牌标示“十里香茶1—31号”,当时这三十多株树高都在3市尺以上。1980年4月云南省委领导批示,“十里香茶是佳品,昆明市应积极扶持发展”。当年春天就对这31株老树进行台刈复壮更新,并分号进行了短穗扦插、移栽,至1985年已建成母本园9.55亩。这期间官渡区各级政府、省农科院和省农大的专家组,市农业局、市外贸局等协同管理,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到1986年春,由昆明市茶桑果站接手管理时,十里铺有十里香茶(群体)母本园9.55亩、围护的老茶树1—31号,据省农大茶学教授张芳赐老师回忆,至九十年代初在十里铺、虹桥、羊方凹附近山上仍存有十里香老茶树数十株。另云山村存有少量十里香茶,省农科院内有数株。1980--1985年间有省内数家茶科所引种十里香茶,笔者所知今省茶科所和临沧茶科所尚存少量。1986--1993年笔者用老树上的枝条、母本园中修剪下的枝条、省农科院院内(当时由省农科院研究员、茶学专家李绪炳老师管养)数株十里香茶树的枝条经短穗扦插繁殖将母本园扩大到1991年的近25亩,母本园连接茶旺山集中成片茶园(六、七十年代栽植的云南大叶种和昭通苔茶)近200亩;配备了炒青绿茶机械设备,成片茶园长势良好,管理得当,年产绿茶8-9 吨,凭借十里香茶的名气,炒青绿茶价位高、供不应求,收入基本维持十里香茶的生存,以及31株老树的管护。1987年还采了十里香老树和母本园内的枝条到安宁县的草铺乡邵九村短穗扦插繁殖了约5亩,2004年1月笔者调查时存不足1亩,树势衰败不堪。

九十年代初,由于城镇建设、工业污染等各种原因,成片茶园面积开始缩小,十里香茶也被迫停止了发展,母本园转成生产园,对31株老树只能进行一些常规养护;以后茶园逐年被转为他用,至1998年成片茶园已荡然无存,十里香母本园仅存约2亩,围护在坡头的老树也被毁了多株;十里铺、虹桥、羊方凹一带山上90年代初开始建房、取土,原存有的十里香老茶树消亡殆尽。至2003年4月间,十里香母本园完全改为他用,围护的老树存20余株。长期以来笔者不懈的呼吁对十里香茶、十里香茶老树的保护,各相关部门给予了支持,政府拨过数次名茶保护费。到2005年3月25日围护的老树被非法移栽到他处以及移栽时毁损15—17株(因移栽者不能提供移栽的相关数据,笔者四月初调查时只能是数移栽好的株数,加上听参加移栽的小工说当时挖坏了两棵就扔了),至此十里香老树仅存坡头2丛,6月份较弱的一丛死去(因老树周边有实生的小树,也有二十多年树龄,盘根错节,难辩株数)。被非法移栽到他处的老树至今已有多半死亡。7月11日,仅存的一丛十里香老树被成功地移栽到省农大园林园艺学院农场内茶园中,分栽成6株,得到专业管护,至今长势良好。

醉茶


醉茶

老校长嗜茶如命,除了工作,就捧着一个大茶缸子喝茶,茶垢子黑黢黢,和他的牙齿一个颜色。我不看好他的牙齿,总以为他黑黢黢的牙齿,是喝茶喝出来的。

一次给老校长汇报工作,老校长用玻璃杯子给我冲一杯茶,玻璃杯上冒着白雾,摇摇摆摆朝上升,屋子里弥漫开清香,直往鼻子里钻。看那玻璃杯里的茶叶,翠绿翠绿的,舒展开来,在绿盈盈的茶汤里晃悠。老校长笑容可掬地说,这是平利八仙云雾茶,接八仙仙气,吸云雾精华,香着哩。说完,将这杯茶推到我面前。

我是向来不喝茶的,在家乡,我只喝井泉水。家乡的井泉水,甜,冬暖夏凉,冬天里在井泉里舀一瓢水喝下去,温温的,甘甘的,就有一股股燥燥的热劲迸发出来,朝上冲。夏天里的井泉水,渗凉渗凉的,喝上一瓢,浑身打寒颤,一身的汗珠子,滚落了,浑身的劲上来了。这原汁原味的井泉水,容不下杂味的,我只喝这甜甜的井泉水。

父亲是个民办教师,他爱喝茶的,喝的是大片带枝的茶,每次泡茶,抠出一大把茶叶,丢进搪瓷缸子里,灶头上土壶的水咕咚咕咚开了,提下来就冲,一缸子的红汤泡了出来,白雾在红汤里打旋儿,父亲就吸溜吸溜地喝着,边喝边摇头晃脑,那一缸子苦汤有个啥喝头?我常常用这样的眼神看父亲。一次,我渴极了,水缸里没有水,看父亲那个黑黢黢的搪瓷缸子里还有半缸子水,抱起就喝,又苦又涩,渴是止了,不一会肚子胀成气球,老是不停地放屁,难受死了。从那以后,看到父亲喝茶,肚子就隐隐约约鼓起来了,还放屁。

老校长的这杯茶,喝还是不喝?我心里没底,喝吧,我怕肚子胀,怕在老校长面前放屁,失体面。不喝吧,老校长盛情难却。老校长看出了我的为难说,没事,这茶香着哩。

我轻轻抿一口,苦苦的,涩涩的,香香的,一股清香朝鼻子里蹿,又喝一口,回味无穷的香甜。一口又一口地喝,喝完了一泡喝二泡,直喝得鼻尖冒汗、打了饱嗝儿才丢下茶杯。这时候,感觉晕晕沉沉,只想打盹,茶水在肚子里荡漾,波涛似乎会从喉咙里喷洒出来,虚汗爬满脸,趴在桌子上看,只见天地在转,老校长忽大忽小在我面前晃悠。只听得老校长说,醉了, 醉茶了。我是怎么回宿舍的,我不晓得。躺在床上,隐隐约约感觉床在飞翔,我在飘,突然床重重地下沉、下沉,我完全被震醒,坐起来,回想今天醉茶的事。

醉是醉了,可老校长那杯茶的清香,不时地在我的灵魂里浮动,这浮动的清香,就是一把捞捞,捞的难受,不由得向老校长又讨了一杯茶:“这次不能再醉了,你冲淡一点,慢慢喝。”老校长抠了满满一大把茶,我捧在手心里,回了自己的办公室。这茶叶,细细的,尖尖的,茸白毛,灯光下闪光,凑近鼻子嗅,浓浓的清香直往灵魂里灌。赶忙冲上一杯,随着倒进杯子里的水流,茶叶在水中翻滚,叶子慢慢展开,慢慢下沉,在玻璃杯底,绣成一朵盛开的菊花,绿绿的清汤,透着光亮。咂一口,一嘴清香,先是涩,涩后是苦,苦后是甜,这种涩苦甜的转换,奇妙无穷,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有在此时,在一口一口咂的此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品茗,什么是人生最美好的享受了。

这八仙云雾茶太有魅力了,早晨捏一撮喝了,中午又捏一撮,晚上备课时再捏一撮,不得了,我怕会上了茶瘾。那一把茶,三天就喝没了。怎么办?我就假借给老校长汇报工作,讨得一杯茶喝,总不能一天三次汇报工作吧,试着请老校长给我买一斤这样的茶。老校长说,没问题,下周我回八仙老家,给你捎一斤。

老校长喝茶有道,他说,茶是水泡出来的,好茶要有好水配,像咱校门前的这条溪水,常年青波细流,就是最好的冲茶水了。他还说,啥茶配啥味也很有考究的,八仙云雾茶和“气桃”相配,冲泡出来的茶,香味奇妙,难怪老校长的茶盒子底,有几颗干瘪的桃子。怪不得同样的云雾茶,老校长的冲泡出来就是奇香无比,我的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喝茶也是喝心境,思想通达,阳光向上。平心静气的人,能喝出许多味来,怨天尤人,愤懑低沉;烦躁不安的人,只能喝出苦和涩来。

人生就是品茗呀!这话有道理。

汉水流韵

礼仪无处不在 倒茶礼仪也需知


在中国,礼仪无处不在。一杯好茶,不仅要茶叶好,还要有好的茶器,精湛的泡茶技术,当然还要注意冲泡细节上的礼仪,如,倒茶礼仪。茶水冲泡好后,我们就要给客人们倒茶了。倒茶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意为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标准的倒茶方式应该是这样的:若是给小茶杯倒茶,就将小茶杯一字儿排开,提起茶壶来回冲注,这种倒茶的方法俗称“巡河”。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冲泡出来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逐个往杯子里倒。

倒茶时专业的手法应该是把壶嘴放低一点再倒,即我们常说的“低斟”,这样既可以避免香气散失,又能防止茶汤溅出不慎滴到客人的手上,造成失礼的情况。

有去蹭过茶喝的朋友会发现:在正式场合,主人给客人倒茶时,是不倒满的,只倒约七分满,这又是为什么?

是茶太珍贵,主人比较小气,舍不得倒满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古时就有“茶满七分”的典故。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做人情。主人给客人倒茶,只倒七分满是对客人的尊重。茶倒太满,客人喝茶时容易烫手,或者洒出。所以,只倒七分满既方便客人品茗,也是礼貌的体现。

茶水倒好之后,我们应该把茶壶摆放好,通用的礼仪是将壶嘴呈45°角摆放在手边,千万不要让壶嘴对着客人,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礼仪无处不在,我们只要稍加了解学习,今后在接待客人时,如果让我们去倒茶也就不至于失礼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