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八旬老太爱种茶

发布时间 : 2020-02-20
湖北黑茶 黑茶湖北 黑茶老茶

湖北黑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湖北宣恩:八旬老太爱种茶”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湖北宣恩:八旬老太爱种茶

湖北宣恩:八旬老太爱种茶

11月27日,星期六。宣恩县珠山镇七里桥村四组正在举行茶苗移栽现场会。

一位老太婆来到现场,找到村委会主任伍登科,问:“我定的茶苗什么时候能给我送过来啊?我已经找了4个劳动力来帮我栽茶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名叫李菊妹,今年已经82岁了。据老人说:“虽然儿女都对我好,但我现在还能劳动,想找点事做。别的重活路不行,摘茶是个轻松活,这两年收入还不错。”前年,村里看李菊妹家里没有劳动力,就没有发展她家种茶。李菊妹自己到女婿那里,花200多元买了一些茶苗回来。“我只种1000蔸,前年种的茶苗去年就开始摘了,卖了200多块钱,第一年就把茶苗钱赚回来了。今年我又卖了500多块钱。靠种茶弄点零花钱没问题。这个事搞得!”于是,上个月村里刚号召栽茶,李菊妹就找到村主任,交了1亩田的茶苗定金。

为保证质量,今年七里桥村发展的政策为:每亩交120元质量保证金,移栽完毕验收后返还农民60元,第二年10月检查后再返还60元。对水田改茶园的,每亩另外补助60元。

据介绍,珠山镇是宣恩县几个主产乡镇之一,近几年,该镇大力发展优质良种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农民种茶不愁销路和价格,种植积极性提高。今年冬季,该镇又计划新造省级地方良种“鄂茶10号”茶园3000亩,并派技术员下乡指导农民移栽茶苗。这不,李菊妹这位八旬老太也忍不住种起茶来了。

茶经网扩展阅读

湖北茶史(唐宋)


唐宋时期的茶业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相对来说,国家富强,经济繁荣,社会较为安定,人民生活较宽裕。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布衣百姓,饮茶蔚然成风。正如陆羽所说: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这就是说,从两都到荆州至重庆,家家户户饮茶。由于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价不断上涨,农民见利乐趋,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植茶面积的扩大,制茶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不少名茶,脱颖而出。

唐代,鄂西荆巴山地,仍有成片的天然茶树林分布。陆羽云:茶树,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又言:山南以峡州上,生远安、宜都、宜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圻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品与荆州,梁州同。李肇《唐国史补》载: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江陵有南木,圻州有圻门团黄。西蕃赞普所珍藏的六种地方名茶,其中就有此圻门者一种。按:陆羽《茶经》乃言淮南之茶,出圻州、黄州者下,恐当时制茶不精之故。这说明,当时圻州所产的圻门团黄,制作精良,堪为上品。除供应内地人饮茶消费外,还远销至西藏,此可证圻州产茶之饶。《膳夫经手录》载。唐建中时期,江夏已东,淮海已南,皆有之。圻州茶、鄂州茶、至德茶,已上三处出外者,并方厚片,自陈(河南淮阳)、蔡(河南上蔡)已北,幽(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并(山西太原)以南,人皆尚之,其济生收藏榷税,又倍于浮梁矣。江陵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以上二处,悉皆味短而韵卑,唯江陵、襄阳皆数十里食之。自是碧涧茶、明月茶、峡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虽所出至少,又胜于茱萸[寮字上部换竹]矣。圻水团黄、团饼薄,每片至百余斤,率不甚[上分下鹿]弱,其有露消者,片尤小,而味其美。按:王观国《学林新编》言:圻门团黄,有一旗一枪之号。言一叶一芽也,为茶之极品。

唐,佛教兴起,寺僧以饮茶清思。打坐入静,修身养性。并于寺周围植茶,增加收入。据《李太白集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叙》云: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宗僧中孚云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另为仙人掌茶,盖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者见]者,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师及青莲居士李白也。李白对仙人掌的缘起、生态环境,采摘制造、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是研究湖北茶史的重要资料,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五代之世,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今崇阳),产大茶,黑色如韭,叶极软,可治头痛。五代十国,吴杨隆演武义(919921年)中,隶羊山镇时,吴元年,定拟茶每封十窠,官抽一窠,每窠茶芽二钱五分,茶叶一两七钱。这说明鄂南阳新、大冶、通山等时已产茶。《新五代史》谓: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置茶务以卖茶,其利十倍。此可证当时襄阳、随州、江陵、钟祥、天门等,已出产茶叶。故《元和志》、《唐书地理志》,皆言圻州圻春郡土贡茶,黄州齐安郡贡松萝茶,归州土贡白茶。由此可见,当时出茶之饶。

衍入宋代,江南西道:鄂州土产茶,兴国军土产茶。淮南道:圻州土产茶,出圻春、圻水二县北山。圻水县,茶山在县北深川,每年采造贡茶之所,黄州麻城县山原出茶,安州土产茶,荆州土产,松滋县出碧涧茶。沈子日:茶饼、茶芽今贡。按:松滋县西六十里,有碧涧寺,唐代建。疑此茶系碧涧寺所出。峡州土产茶,归州土产白茶。按《大观茶论》云: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图经本草》云:巴川峡山,茶树有两人合抱者,所产乃野生之茶。《文献通考》载,宋制,榷货务六,其中有江陵府、汉阳军,圻州之圻口。乾德二年(964年)八月,始令汉阳军、圻口置务。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于江陵府、襄州、复州增置务。淳化四年(993年),废襄州、复州务。恐当时襄州、复州茶非佳品,或不及他处产茶之盛,因而罢之。又有场十三,其中有圻州日王祺、石桥、洗马,又有黄梅场。景德二年(1005年)废。又买茶之处,湖南则江陵府、鄂州、归州、峡州、荆门。山场之制,领园户受其租,余悉官市之,又别有民户折税课者,其出鬻皆在本场。诸州所买茶,折税受租同山场,悉送六榷务鬻之。江陵府受本府及峡州茶。汉阳军务受鄂州茶。圻口务受兴国军茶。凡茶有二类:片茶和散茶。片茶,荆湖旧贡新茶芽,大中详符元年(1008年),上悯其苦,诏罢之。片茶有进宝、双宝、宝山两府出兴国军,大拓枕出陵。散茶,龙溪、雨前、雨后出荆湖末茶,清口出归州。高宗建炎初,罢天下榷茶合同场十七处,而兴国军与江州军仍置场监官各一员,可知兴国军产茶之盛。当时的兴国军包括现今的阳新、大冶、通山三县。《宋史食货志》载,崇宁元年(1102年),定诸路措置茶事官,复置司于荆南。说明江陵府时产茶之丰。房县土产茶,宋陈造《江湖长翁集》云:底消山峡三分瘴,争课卢仝七碗茶。京山县多宝寺产茶,阳新县花尖山之下,寺中有甘泉,里人用于造茶,其味清香,号桃花绝品。崇阳县,山民畲粟种茶,拙以治生。王洙在《王氏谈录》中云:春初取新茶芽,轻炙,杂而烹之,气味自复,在襄阳试作甚佳。时襄阳已产茶。罗田县,唐宋产茶极盛,宋仁嘉祜六年(1061年),石桥茶场,买卖归官,官岁计二万四千八十贯,应入岁赋。故《元丰九城志》云:江陵府江陵郡,土贡碧涧茶芽六百斤。《宋史食货志》支江陵府贡碧涧茶芽。从上述可见,唐宋时期,湖北是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茶税,是唐两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宋代,实行茶叶专利垄断制,侵民渔利,时有过取,引起了茶农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时有发生。如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崇阳县拔茶种桑。政和初,李[谬右旁换王]知房州时官榷茶,复强民输旧额,贫无所出,被系者数百人。李[谬右旁换王]至,即日释之。绍兴十二年(1142年),洪适知荆门军,时官榷茶,以人户为率,计口均数,如家有一丁,则岁受茶三斤。洪适轻茶额钱。人咸颂之。嘉定十年(1217年),郑清之调峡州,时茶商群聚暴,召慕之。景德年间,钱冶知圻水,麻城茶场,岁增五倍,民苦不堪命(《黄州府志》)。刘立灾害,为荆湖北路转运使,鄂州官岁市茶五百斤,三司请益减一百万斤,诏许宽一年。(《欧阳修集》)。淳熙间,孟涣知荆门军,蠲免无名茶租,民受其利。乾德三年(965年),苏晓,出为淮南转运使,建议榷圻、黄、寿等州茶,置十四场,规其利,岁入八百万缗。由上观之,宋代茶业生产,在挫折中有所发展。

湖北茶史(明清)


明清时期的茶业

明清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茶书的增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守土官吏,认识到牧民之职,兴利除害而已。害不除,则民难以安枕,利不兴,则又无以资生。虽他们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段的利益出发,但在客观上起到了发展茶业生产的作用。明何彬然仿陆羽《茶经》之例,著《茶约》一卷,明王启茂著《茶铛》一卷,清瞿文灿著《种茶炙焙法》,宗景藩著《种茶说十条》、龙赓言著《劝农小识》、王庭桢著《树桑植茶说》、曹南英著《制茶条议》等,皆对茶树的生境、载焙、采摘、制造等方面,详述备至。茶书的增多,标志着我国茶业生产科技有了重大的发展。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迫切需要掌握茶业生产技术,用以谋生致富。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茶书,不断公诸于世,对于传播茶业生产科技,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指导茶叶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元代,光国军所属的通山、大冶、阳新等,俱产茶。元盛时,兴国及通山产茶之所,有园户、商户。以茶株纳税,每十引为一据,据纳中统钞一百二十五两,其所用袋装茶引纸,俱以江州请用,关防装袋打角,仍运司领给,由富池口批验称盘,然后出江发卖。是兴国元时产茶之证。

明季,政府对茶业生产十分重视。太祖谓参政张昶日:茶之所产,多在江西、湖广、所以前朝茶运司,在江州专任茶课,尔差官分投前去,各府州踏勘,且数起科作额,以资国用。《明史食货志》载,产茶之所,湖北以弄昌为首,惟兴国最著。崇阳县西南龙泉山产茶,味甘美,号龙泉茶。兴国(今阳新)大坡山产茶,号坡山凤髓。《群芳谱》云:太和山(今武当山)出骞林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明一统志》谓骞林叶,太和山出。《均州志》云:木之异者,有骞林树,芽茁如阳羡,能涤烦热,道流所珍。武当山中官陈善于弘治二年(1489年),复贡骞林叶茶,供明王朝宗室享用。阳新县,桃花尖山出茶,号桃花绝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兴国州,贡茶芽六十斤。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讲究茶廛,每茶一窠,初采茶芽二两五钱,中采二两,末采一两三钱,其焙干五两重。嘉靖年间,兴国除陈折抽茶课外,岁贡茶芽六十斤,则务虽废,而其制犹存也。嘉鱼南阳山产茶。明李教有殷勤烧茶夜煎茶之句。江夏县九峰寺狮子崖产茶。明末废去茶园大半,至今每岁不下提余。荆州海会寺产茶。建始产茶,明正德六年(1511年),产茶一千九百一十斤七两。利川县忠路雾洞坡,土人遍种茶树,经久耐泡,清香持久,谓之雾洞茶。

清代初期,政府只教树桑柘。为衙茶茗。茶业生产,裹足不前。至清晚期,一些具有深谋远虑的政界首脑,认识到生齿繁而遗利少,若持农业一端,断难养瞻,以后日困日促,有何底止。为此,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从治国安帮的角度出发,兴利除弊,进行茶业改良,兴办机器制茶,开拓茶叶销路,劝民广植茶树,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时期,各地植茶已相当普遍。有的地区以茶为业,赖以为生。蒲圻之茗山茶。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购茶邑西芙蓉山,峒人迎之,代收茶,取行佣,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发红茶做法,茶只一种,大红雨前为头茶,名乌龙肄。生者为子茶,复末为禾花,又日荷花,最后为秋露。红茶以蒸晒,乘热复以布,色变红,再晒不过火。黑茶则晒而复蒸,蒸而复晒。亦有炒热者,可作清茶。乾隆年间,蒲圻细民女红,自县南以西,崇山峻岭,挖山采葛,树桑培茶,衣食丰足。嘉庆年间,山民多种茶,藉以资生。宜统二年,由劝业道开办茶叶讲习所,授以茶树栽培、采摘、制造之法。由于出茶甚饶,年额茶税银四十两,居全省第二位。至清末,羊楼峒所产的茶叶品种有:物华、桦华、精华、月华、春华、天华、天专馨、夺魁、赛春、一品、谷芽、谷蕊、仙掌、如栀、永芳、宝蕙、二五、龙须、凤尾、奇峰、乌龙、华宝、惠兰等二十四种之多。

崇阳县城西四十里鲁溪崖产茶。县西七十里龙窖山产龙渊茶。《崇阳县志》云:今四山俱种茶,山民藉以为业。往年山西商人购茶于蒲圻之差别楼峒,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楼叶,入锅火焙,置布袋中,揉成再搂者,入甑蒸软,取梢细叶,洒面压作砖,竹箱贮这,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岁,商履集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焙,阴雨则以炭焙干,收时碎成末,贮以枫柳木作箱,贮内裹薄锡,住外洋卖之,名红茶。同治二年(1863年),沙俄商人巴提耶夫,来汉经营茶叶,为减少中间环节,牟取暴利,前往崇阳大沙坪、蒲圻羊楼洞等地,开设茶庄,利用毛茶,制成茶砖出口。年额茶税银二十五两。

武昌县南一百四十里,黄龙山,山顶常年云雾,产云雾茶及佳。茶之属者,邑人多种于隙地,隔年播种茶子数十棵,至次年倾生,烈日用树枝遮之,三年便可采,有雨前、明前、雀舌诸名。土人为嫩为贵,故味清香而不腴。

大冶县之茗同产茶。《大冶志》云:茶出天台、汪家崖、吴家岭诸山。

江夏县东南六十里有灵泉山,其顶平旷,云雾缭绕,产云雾苛。

通山县城南九十里三界尖,旧产云雾茶,人贡。清末时,蔸茶不生。年额茶税银八十五两,甲于全省。

嘉鱼县之阴山产茶。年额茶税银二十两。

咸宁县,乡民多植茶,每年清明、谷雨季节,茶芽初发,乡间况事红茶,摘茶、踩茶、焙茶,民无暇刻。年额茶税银三十五两,居全省第二位。

五峰县,邑属水[氵尽]、石梁、白溢等处,值产茶。每于三月,有茶之家,妇女大小,俱出采茶。清明节采者,为雨前细茶,谷雨节采者,为谷雨细茶,并有白毛尖,萌勾亦日茸勾等名,其余为粗茶。顾彩去:王峰渚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日汀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茶客至,官给衣食,以客礼待,去则给引。顾彩在《采茶歌》中,对五峰土家人春日采茶以及茶农在容美土司的残酷压榨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

远安县,茶以鹿苑为绝品,每赖所产,不足一斤。鹿苑,乃远安县西鹿溪山寺因名。鹿苑茶不及凤山茶著名,然凤山亦无茶,外间所卖才,皆出董家坂、马家坂等处。以地近凤山故名。凤山即鸣凤山。按:陆羽《茶经》云:茶出山南者,以峡州为上,生远安山谷,盖指此茶而言之。

利川县南一百三十里有乌通山,里人种茶其上,号乌通茶。忠路乌洞坡,土人遍种茶树,其叶清香,迥异他处,名乌洞茶。

鹤峰县,神仙园、陶溪二处,茶为上品,州惟茶利最溥。《鹤峰州志》云:容美贡茶。茶树遍地生殖,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亦清腴,取井水烹服,驱火除瘴,散气止并解一切杂症,现生产极饶。咸丰甲寅年(1854年),州人高炳文之同众共议,清示设栈,多方经营,由是远客鳞集,城乡有食其利者,而财源渐开矣。自丙子年(1876年),广商林宸来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茶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休,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建始县邑民多种茶。年额茶税银六两七钱。

黄梅县西北紫云山,其顶平旷,有僧人植茶,号紫云茶。

圻水县,斗方山及人家诸畏圃皆出茶。

由此述可见,通称产茶。故《清一统志》云:武昌府、宜昌府、施南府皆土贡茶。襄阳府土贡骞林叶茶。

再从湖北茶课来看,额行茶二百四十八引,系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兴国、通山七县,请领所有茶引,向种茶户经纪坐销二百三十三引。建始县经行销十八引,每引额征纸价银三厘三毫,坐销者征税银一两,行销者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其额征税银二百三十四两五钱,课银二两二钱五分。行茶到关,仍行报税,又均州、荆州、钟祥县本地铺户肩贩小篓、搂茶,每引报税银一厘八毫名落地税。尽收尽解。乾隆八年,(1743年),以四川建始县改隶湖北施南府,旧行茶十八引,随带湖北,每引征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共六两七钱五分。十三年(1748年),议准湖北建始县茶引,由本县截角给商。在本地行销至行过残引,由商呈缴申司送部。这些历史载,皆可证湖北产茶之饶,已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从湖北历史上看,溯自神农氏部落发现茶并利用茶以来,由于朝代之兴废,人事之代谢,历朝历史代政府,均制有各自的茶业政策,保护茶树资源,发展茶业生产,或张或驰,或得或失,左右着茶业生产的兴衰。荆楚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总结生产经验,逐渐由单纯利用自然经济,进而发展为生产经济,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

湖北茶史(下)


元代,光国军所属的通山、大冶、阳新等,俱产茶。元盛时,兴国及通山产茶之所,有园户、商户。以茶株纳税,每十引为一据,据纳中统钞一百二十五两,其所用袋装茶引纸,俱以江州请用,关防装袋打角,仍运司领给,由富池口批验称盘,然后出江发卖。是兴国元时产茶之证。

明季,政府对茶业生产十分重视。太祖谓参政张昶日:茶之所产,多在江西、湖广、所以前朝茶运司,在江州专任茶课,尔差官分投前去,各府州踏勘,且数起科作额,以资国用。《明史食货志》载,产茶之所,湖北以弄昌为首,惟兴国最著。崇阳县西南龙泉山产茶,味甘美,号龙泉茶。兴国(今阳新)大坡山产茶,号坡山凤髓。《群芳谱》云:太和山(今武当山)出骞林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明一统志》谓骞林叶,太和山出。《均州志》云:木之异者,有骞林树,芽茁如阳羡,能涤烦热,道流所珍。武当山中官陈善于弘治二年(1489年),复贡骞林叶茶,供明王朝宗室享用。阳新县,桃花尖山出茶,号桃花绝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兴国州,贡茶芽六十斤。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讲究茶廛,每茶一窠,初采茶芽二两五钱,中采二两,末采一两三钱,其焙干五两重。嘉靖年间,兴国除陈折抽茶课外,岁贡茶芽六十斤,则务虽废,而其制犹存也。嘉鱼南阳山产茶。明李教有殷勤烧茶夜煎茶之句。江夏县九峰寺狮子崖产茶。明末废去茶园大半,至今每岁不下提余。荆州海会寺产茶。建始产茶,明正德六年(1511年),产茶一千九百一十斤七两。利川县忠路雾洞坡,土人遍种茶树,经久耐泡,清香持久,谓之雾洞茶。

清代初期,政府只教树桑柘。为衙茶茗。茶业生产,裹足不前。至清晚期,一些具有深谋远虑的政界首脑,认识到生齿繁而遗利少,若持农业一端,断难养瞻,以后日困日促,有何底止。为此,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从治国安帮的角度出发,兴利除弊,进行茶业改良,兴办机器制茶,开拓茶叶销路,劝民广植茶树,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时期,各地植茶已相当普遍。有的地区以茶为业,赖以为生。蒲圻之茗山茶。康熙年间,有山西估客购茶邑西芙蓉山,峒人迎之,代收茶,取行佣,估客收茶义宁州,因进峒,教发红茶做法,茶只一种,大红雨前为头茶,名乌龙肄。生者为子茶,复末为禾花,又日荷花,最后为秋露。红茶以蒸晒,乘热复以布,色变红,再晒不过火。黑茶则晒而复蒸,蒸而复晒。亦有炒热者,可作清茶。乾隆年间,蒲圻细民女红,自县南以西,崇山峻岭,挖山采葛,树桑培茶,衣食丰足。嘉庆年间,山民多种茶,藉以资生。宜统二年,由劝业道开办茶叶讲习所,授以茶树栽培、采摘、制造之法。由于出茶甚饶,年额茶税银四十两,居全省第二位。至清末,羊楼峒所产的茶叶品种有:物华、桦华、精华、月华、春华、天华、天专馨、夺魁、赛春、一品、谷芽、谷蕊、仙掌、如栀、永芳、宝蕙、二五、龙须、凤尾、奇峰、乌龙、华宝、惠兰等二十四种之多。

崇阳县城西四十里鲁溪崖产茶。县西七十里龙窖山产龙渊茶。《崇阳县志》云:今四山俱种茶,山民藉以为业。往年山西商人购茶于蒲圻之差别楼峒,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楼叶,入锅火焙,置布袋中,揉成再搂者,入甑蒸软,取梢细叶,洒面压作砖,竹箱贮这,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岁,商履集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焙,阴雨则以炭焙干,收时碎成末,贮以枫柳木作箱,贮内裹薄锡,住外洋卖之,名红茶。同治二年(1863年),沙俄商人巴提耶夫,来汉经营茶叶,为减少中间环节,牟取暴利,前往崇阳大沙坪、蒲圻羊楼洞等地,开设茶庄,利用毛茶,制成茶砖出口。年额茶税银二十五两。

武昌县南一百四十里,黄龙山,山顶常年云雾,产云雾茶及佳。茶之属者,邑人多种于隙地,隔年播种茶子数十棵,至次年倾生,烈日用树枝遮之,三年便可采,有雨前、明前、雀舌诸名。土人为嫩为贵,故味清香而不腴。

大冶县之茗同产茶。《大冶志》云:茶出天台、汪家崖、吴家岭诸山。

江夏县东南六十里有灵泉山,其顶平旷,云雾缭绕,产云雾苛。

通山县城南九十里三界尖,旧产云雾茶,人贡。清末时,蔸茶不生。年额茶税银八十五两,甲于全省。

嘉鱼县之阴山产茶。年额茶税银二十两。

咸宁县,乡民多植茶,每年清明、谷雨季节,茶芽初发,乡间况事红茶,摘茶、踩茶、焙茶,民无暇刻。年额茶税银三十五两,居全省第二位。

五峰县,邑属水[氵尽]、石梁、白溢等处,值产茶。每于三月,有茶之家,妇女大小,俱出采茶。清明节采者,为雨前细茶,谷雨节采者,为谷雨细茶,并有白毛尖,萌勾亦日茸勾等名,其余为粗茶。顾彩去:王峰渚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日汀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茶客至,官给衣食,以客礼待,去则给引。顾彩在《采茶歌》中,对五峰土家人春日采茶以及茶农在容美土司的残酷压榨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

远安县,茶以鹿苑为绝品,每赖所产,不足一斤。鹿苑,乃远安县西鹿溪山寺因名。鹿苑茶不及凤山茶著名,然凤山亦无茶,外间所卖才,皆出董家坂、马家坂等处。以地近凤山故名。凤山即鸣凤山。按:陆羽《茶经》云:茶出山南者,以峡州为上,生远安山谷,盖指此茶而言之。

利川县南一百三十里有乌通山,里人种茶其上,号乌通茶。忠路乌洞坡,土人遍种茶树,其叶清香,迥异他处,名乌洞茶。

鹤峰县,神仙园、陶溪二处,茶为上品,州惟茶利最溥。《鹤峰州志》云:容美贡茶。茶树遍地生殖,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亦清腴,取井水烹服,驱火除瘴,散气止并解一切杂症,现生产极饶。咸丰甲寅年(1854年),州人高炳文之同众共议,清示设栈,多方经营,由是远客鳞集,城乡有食其利者,而财源渐开矣。自丙子年(1876年),广商林宸来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茶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休,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建始县邑民多种茶。年额茶税银六两七钱。

黄梅县西北紫云山,其顶平旷,有僧人植茶,号紫云茶。

圻水县,斗方山及人家诸畏圃皆出茶。

由此述可见,通称产茶。故《清一统志》云:武昌府、宜昌府、施南府皆土贡茶。襄阳府土贡骞林叶茶。

再从湖北茶课来看,额行茶二百四十八引,系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兴国、通山七县,请领所有茶引,向种茶户经纪坐销二百三十三引。建始县经行销十八引,每引额征纸价银三厘三毫,坐销者征税银一两,行销者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其额征税银二百三十四两五钱,课银二两二钱五分。行茶到关,仍行报税,又均州、荆州、钟祥县本地铺户肩贩小篓、搂茶,每引报税银一厘八毫名落地税。尽收尽解。乾隆八年,(1743年),以四川建始县改隶湖北施南府,旧行茶十八引,随带湖北,每引征税银二钱五分,课银一钱二分五厘,共六两七钱五分。十三年(1748年),议准湖北建始县茶引,由本县截角给商。在本地行销至行过残引,由商呈缴申司送部。这些历史载,皆可证湖北产茶之饶,已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从湖北历史上看,溯自神农氏部落发现茶并利用茶以来,由于朝代之兴废,人事之代谢,历朝历史代政府,均制有各自的茶业政策,保护茶树资源,发展茶业生产,或张或驰,或得或失,左右着茶业生产的兴衰。荆楚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总结生产经验,逐渐由单纯利用自然经济,进而发展为生产经济,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

转自《农业考古》

湖北茶史(上)


茶树,是自然界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湖北地处长江中上游,西起东经10838,东至东经11610,南起北纬2838,北至北纬3320。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垂直高差显著,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小气候。年平均温度1517C,年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土壤有黄棕壤、山地棕色森林土、黄壤等。以砂质壤土居多,一般呈微酸性反应。这些优越的生态环境,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茶树的水平分布看,神农架、荆山、齐岳山、幕阜山、大别山等,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两侧坡面,都有茶树的天然分布。如鄂西宣恩县庆阳坝河有老茶溪,建始县有茶河,利川县西一百二十里有野茶坝,兴山县有大茶垭、小茶垭,麻城县东南九峰寺山门外多茶树,古屈婆娑等。由此说明,湖北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现根据有关的资料,对湖北茶史作一简述。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叶

东汉末期,军阀混战,农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当时农民只急于解决眼前温饱,无暇顾及经营茶业。据史书记载,三国时,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认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艹毛]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一制茶方法,与现今鄂西咸丰、宣恩、巴东等,土家族聚居之地,世代相传用油炸茶叶、阴米、苞谷子、豆腐干、花生、芝麻等,加生姜、葱、蒜等调料,配制成的清香爽口,提神解渴的油茶汤,实颇相同。可以这样说,前者是油茶汤的原始形态,后者则是古代巴人饮茶风尚的延续。此可证咸丰、宣恩、巴东等地,饮茶历史固为悠久。

两晋之际,茶业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精怖负茗而归。晋刘琨为并州刺史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原作乾)茶二斤,皆所需也,汝可信致之。这是目前可见产茶最早的历史记载。当时的安州,包括现今的安陆、应山、大悟、孝感、云梦、应城等。由此说明,晋时安州已产茶,并自给有余,正朝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南北朝时期,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当时的西阳,包括现今黄冈、麻城、红安、罗田、英山、圻水等。武昌郡,包括现今的江夏、咸宁、蒲圻、阳新、大冶、通山等。《述异记》亦云: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按:《巴东县志》言:真香茶旧名。又言:海内自变乱以来,荒为榛莽,间有采而售者,皆大叶粗梗,兼之烘焙失宜,色味俱恶,惟长丰里及在市里之羊乳山所出,里人于谷雨前采者颇佳,长丰所产尤胜,惜难多得,是仍茶之野生者。《夷陵图经》云: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据考,黄牛山,在宜昌西九十里,亦称黄牛峡。荆门山,在宜昌县东五十里,与虎牙袤迤相对,即楚之西塞。女观山,在宜都县西北。望州山,在宜昌县西北九十里,望一州之境故名,位于宜昌、宜都二县交界处。此可证鄂东、鄂西、鄂南俱产茶。安州干东真香茗、时已著称。

二、唐宋时期的茶业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相对来说,国家富强,经济繁荣,社会较为安定,人民生活较宽裕。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布衣百姓,饮茶蔚然成风。正如陆羽所说: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这就是说,从两都到荆州至重庆,家家户户饮茶。由于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价不断上涨,农民见利乐趋,促进了茶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植茶面积的扩大,制茶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不少名茶,脱颖而出。

唐代,鄂西荆巴山地,仍有成片的天然茶树林分布。陆羽云:茶树,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又言:山南以峡州上,生远安、宜都、宜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圻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品与荆州,梁州同。李肇《唐国史补》载: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江陵有南木,圻州有圻门团黄。西蕃赞普所珍藏的六种地方名茶,其中就有此圻门者一种。按:陆羽《茶经》乃言淮南之茶,出圻州、黄州者下,恐当时制茶不精之故。这说明,当时圻州所产的圻门团黄,制作精良,堪为上品。除供应内地人饮茶消费外,还远销至西藏,此可证圻州产茶之饶。《膳夫经手录》载。唐建中时期,江夏已东,淮海已南,皆有之。圻州茶、鄂州茶、至德茶,已上三处出外者,并方厚片,自陈(河南淮阳)、蔡(河南上蔡)已北,幽(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并(山西太原)以南,人皆尚之,其济生收藏榷税,又倍于浮梁矣。江陵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以上二处,悉皆味短而韵卑,唯江陵、襄阳皆数十里食之。自是碧涧茶、明月茶、峡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虽所出至少,又胜于茱萸[寮字上部换竹]矣。圻水团黄、团饼薄,每片至百余斤,率不甚[上分下鹿]弱,其有露消者,片尤小,而味其美。按:王观国《学林新编》言:圻门团黄,有一旗一枪之号。言一叶一芽也,为茶之极品。

唐,佛教兴起,寺僧以饮茶清思。打坐入静,修身养性。并于寺周围植茶,增加收入。据《李太白集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叙》云: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宗僧中孚云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另为仙人掌茶,盖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者见]者,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师及青莲居士李白也。李白对仙人掌的缘起、生态环境,采摘制造、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是研究湖北茶史的重要资料,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五代之世,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今崇阳),产大茶,黑色如韭,叶极软,可治头痛。五代十国,吴杨隆演武义(919921年)中,隶羊山镇时,吴元年,定拟茶每封十窠,官抽一窠,每窠茶芽二钱五分,茶叶一两七钱。这说明鄂南阳新、大冶、通山等时已产茶。《新五代史》谓: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置茶务以卖茶,其利十倍。此可证当时襄阳、随州、江陵、钟祥、天门等,已出产茶叶。故《元和志》、《唐书地理志》,皆言圻州圻春郡土贡茶,黄州齐安郡贡松萝茶,归州土贡白茶。由此可见,当时出茶之饶。

衍入宋代,江南西道:鄂州土产茶,兴国军土产茶。淮南道:圻州土产茶,出圻春、圻水二县北山。圻水县,茶山在县北深川,每年采造贡茶之所,黄州麻城县山原出茶,安州土产茶,荆州土产,松滋县出碧涧茶。沈子日:茶饼、茶芽今贡。按:松滋县西六十里,有碧涧寺,唐代建。疑此茶系碧涧寺所出。峡州土产茶,归州土产白茶。按《大观茶论》云: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图经本草》云:巴川峡山,茶树有两人合抱者,所产乃野生之茶。《文献通考》载,宋制,榷货务六,其中有江陵府、汉阳军,圻州之圻口。乾德二年(964年)八月,始令汉阳军、圻口置务。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于江陵府、襄州、复州增置务。淳化四年(993年),废襄州、复州务。恐当时襄州、复州茶非佳品,或不及他处产茶之盛,因而罢之。又有场十三,其中有圻州日王祺、石桥、洗马,又有黄梅场。景德二年(1005年)废。又买茶之处,湖南则江陵府、鄂州、归州、峡州、荆门。山场之制,领园户受其租,余悉官市之,又别有民户折税课者,其出鬻皆在本场。诸州所买茶,折税受租同山场,悉送六榷务鬻之。江陵府受本府及峡州茶。汉阳军务受鄂州茶。圻口务受兴国军茶。凡茶有二类:片茶和散茶。片茶,荆湖旧贡新茶芽,大中详符元年(1008年),上悯其苦,诏罢之。片茶有进宝、双宝、宝山两府出兴国军,大拓枕出陵。散茶,龙溪、雨前、雨后出荆湖末茶,清口出归州。高宗建炎初,罢天下榷茶合同场十七处,而兴国军与江州军仍置场监官各一员,可知兴国军产茶之盛。当时的兴国军包括现今的阳新、大冶、通山三县。《宋史食货志》载,崇宁元年(1102年),定诸路措置茶事官,复置司于荆南。说明江陵府时产茶之丰。房县土产茶,宋陈造《江湖长翁集》云:底消山峡三分瘴,争课卢仝七碗茶。京山县多宝寺产茶,阳新县花尖山之下,寺中有甘泉,里人用于造茶,其味清香,号桃花绝品。崇阳县,山民畲粟种茶,拙以治生。王洙在《王氏谈录》中云:春初取新茶芽,轻炙,杂而烹之,气味自复,在襄阳试作甚佳。时襄阳已产茶。罗田县,唐宋产茶极盛,宋仁嘉祜六年(1061年),石桥茶场,买卖归官,官岁计二万四千八十贯,应入岁赋。故《元丰九城志》云:江陵府江陵郡,土贡碧涧茶芽六百斤。《宋史食货志》支江陵府贡碧涧茶芽。从上述可见,唐宋时期,湖北是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茶税,是唐两朝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宋代,实行茶叶专利垄断制,侵民渔利,时有过取,引起了茶农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时有发生。如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崇阳县拔茶种桑。政和初,李[谬右旁换王]知房州时官榷茶,复强民输旧额,贫无所出,被系者数百人。李[谬右旁换王]至,即日释之。绍兴十二年(1142年),洪适知荆门军,时官榷茶,以人户为率,计口均数,如家有一丁,则岁受茶三斤。洪适轻茶额钱。人咸颂之。嘉定十年(1217年),郑清之调峡州,时茶商群聚暴,召慕之。景德年间,钱冶知圻水,麻城茶场,岁增五倍,民苦不堪命(《黄州府志》)。刘立灾害,为荆湖北路转运使,鄂州官岁市茶五百斤,三司请益减一百万斤,诏许宽一年。(《欧阳修集》)。淳熙间,孟涣知荆门军,蠲免无名茶租,民受其利。乾德三年(965年),苏晓,出为淮南转运使,建议榷圻、黄、寿等州茶,置十四场,规其利,岁入八百万缗。由上观之,宋代茶业生产,在挫折中有所发展。

三、明清时期的茶业

明清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茶书的增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守土官吏,认识到牧民之职,兴利除害而已。害不除,则民难以安枕,利不兴,则又无以资生。虽他们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段的利益出发,但在客观上起到了发展茶业生产的作用。明何彬然仿陆羽《茶经》之例,著《茶约》一卷,明王启茂著《茶铛》一卷,清瞿文灿著《种茶炙焙法》,宗景藩著《种茶说十条》、龙赓言著《劝农小识》、王庭桢著《树桑植茶说》、曹南英著《制茶条议》等,皆对茶树的生境、载焙、采摘、制造等方面,详述备至。茶书的增多,标志着我国茶业生产科技有了重大的发展。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迫切需要掌握茶业生产技术,用以谋生致富。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茶书,不断公诸于世,对于传播茶业生产科技,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指导茶叶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湖北茶史(魏晋南北朝)


茶树,是自然界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湖北地处长江中上游,西起东经10838,东至东经11610,南起北纬2838,北至北纬3320。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垂直高差显著,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小气候。年平均温度1517C,年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土壤有黄棕壤、山地棕色森林土、黄壤等。以砂质壤土居多,一般呈微酸性反应。这些优越的生态环境,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茶树的水平分布看,神农架、荆山、齐岳山、幕阜山、大别山等,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两侧坡面,都有茶树的天然分布。如鄂西宣恩县庆阳坝河有老茶溪,建始县有茶河,利川县西一百二十里有野茶坝,兴山县有大茶垭、小茶垭,麻城县东南九峰寺山门外多茶树,古屈婆娑等。由此说明,湖北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现根据有关的资料,对湖北茶史作一简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叶

东汉末期,军阀混战,农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当时农民只急于解决眼前温饱,无暇顾及经营茶业。据史书记载,三国时,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认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艹毛]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一制茶方法,与现今鄂西咸丰、宣恩、巴东等,土家族聚居之地,世代相传用油炸茶叶、阴米、苞谷子、豆腐干、花生、芝麻等,加生姜、葱、蒜等调料,配制成的清香爽口,提神解渴的油茶汤,实颇相同。可以这样说,前者是油茶汤的原始形态,后者则是古代巴人饮茶风尚的延续。此可证咸丰、宣恩、巴东等地,饮茶历史固为悠久。

两晋之际,茶业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精怖负茗而归。晋刘琨为并州刺史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原作乾)茶二斤,皆所需也,汝可信致之。这是目前可见产茶最早的历史记载。当时的安州,包括现今的安陆、应山、大悟、孝感、云梦、应城等。由此说明,晋时安州已产茶,并自给有余,正朝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南北朝时期,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当时的西阳,包括现今黄冈、麻城、红安、罗田、英山、圻水等。武昌郡,包括现今的江夏、咸宁、蒲圻、阳新、大冶、通山等。《述异记》亦云: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按:《巴东县志》言:真香茶旧名。又言:海内自变乱以来,荒为榛莽,间有采而售者,皆大叶粗梗,兼之烘焙失宜,色味俱恶,惟长丰里及在市里之羊乳山所出,里人于谷雨前采者颇佳,长丰所产尤胜,惜难多得,是仍茶之野生者。《夷陵图经》云: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据考,黄牛山,在宜昌西九十里,亦称黄牛峡。荆门山,在宜昌县东五十里,与虎牙袤迤相对,即楚之西塞。女观山,在宜都县西北。望州山,在宜昌县西北九十里,望一州之境故名,位于宜昌、宜都二县交界处。此可证鄂东、鄂西、鄂南俱产茶。安州干东真香茗、时已著称。

茶中“八不”


经常饮茶,心态上会潜移默化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八不”来概括。如果可以体会到这“八不”,能做到这“八不”,生活对自己而言,便是真正美好的体验。

先是不争,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只要按部就班的追求便可以得到,一定不要刻意争夺,一争夺就有纷争,一有纷争,则元气大伤。如同饮茶,喝自己亲手泡的茶才最安逸。

要不畏,经常饮茶,可养禅心,一颗心八风不动,意念坚定,毫不动摇。有困难,徐徐想办法解决就是,有遗憾,后续生活中积极弥补就是,不畏惧一切,一切负面的才会畏惧自己。

要不怒,有一句俗语是形容发怒的,发怒,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直白的说,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时刻要注意心平气和,要像茶性一样温和。

要不忧,总会有一些人杞人忧天,事实上很多所忧之事都是子虚乌有的,完全就是自己吓唬自己。如同一杯茶,或许是苦的,可即便是苦的又怎样呢?耐心喝下去,慢慢品味,终会品出甘甜来。

要不求,求人不如求己,凡事要亲力亲为,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要想着歪门邪道。要不执,只有不执,生活中才有圆有方,进退有度。如同饮茶的时候,不能总之偏执一样,总要多番品尝,才知不同滋味。

然后是不贪,饮茶贪杯太多,对身体有害无益,生活中也是如此。最后一点是不苟,饮茶要饮出阳光的味道,生活,要活出傲然的风采。

茶马古道,普洱八景


1983年思茅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古茶马驿道,至今还有那柯里驿道、茶庵塘驿道等。那柯里驿道是思茅至普洱之间,在今普洱县境内同心乡那柯里村的一条古茶马驿道。清光绪时,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今还可见用人工打制的条石和砾石铺就的石道,路面宽1.4公尺,有石台阶盘旋而上,全长断续30公里。

茶庵塘驿道是普洱至磨黑以北到省城昆明,内地南下到思普区的一条古茶马驿道,在普洱县城东北12.6公里的茶庵塘坡头,海拔1960.7公尺,是古代重要关哨讯塘之一。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茶庵塘设五名住守。明末清初,为了方便向京城进贡普洱茶,便由普洱到省城昆明修了一条官道,陆陆续续铺砌了一些不甚规则的方形、长形石头。这条道也就成了商旅行人骡马运输茶盐来往的交通要道。

驿道在蜿蜓的群山峻岭之中,过去有一小寨人住在这茶庵塘道旁,除从事一点农业外,多数是设店卖茶卖饭,接待过往茶马道的行人马帮的,因称茶庵寨子。茶庵塘因山高路险,故有茶庵马道之称,故亦成了清代普洱郡八景之一。现今还可看到宽约2公尺,断续长约6公里的茶马古道,石上已踏出2公分深的马蹄印,历史之久,由此可知。

关於清代进贡普洱茶的情况,从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例於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两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鲜茶时须以三四斤鲜茶方能折成一斤乾茶。每斤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当时,地方官员要备办贡茶,普洱六大茶山和其他一些产茶区的少数民族,均以茶作主要经济来源和物物相换的对象,所以几乎处处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充斥。

据考,这一时期每年约有马帮五万匹於春秋二季来回於滇西、滇南及缅、越、老等地运输茶叶,随著茶叶运输的繁忙,客栈、食馆、商店也应运而起,生意兴旺,第三产业在交通沿线发展起来。来往於思普区的马帮运输有几条干线。其一,由下关经凤庆(顺宁)、云县、临沧、景东、景谷、双江运输猛库茶、凤庆茶至下关加工为沱茶,每年约有驮马4000~6000匹驮运。其二,由蒙自向西至临安(建水)、石屏,往南至江城抵西双版纳。其三,以玉溪为起点,经石屏、元江、磨黑至普洱思茅。

海关纷纷设立 剌激普洱出口

海关的设立也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运销。清光绪21年闰5月28日(1895年6月21日),清政府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商务专条,其中第三条规定议定云南之思茅开为法越通商处所。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三日(1897年2月4日),英国又强迫清廷在北京订立中缅条约附款十九条,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将在思茅设立英国领事官驻扎,根据上述条款,1897年1月2日,法国在思茅建立了海关。

1902年5月8日,英国在思茅建立海关。据海关统计,自民国元年至民国十一年(1912—1923)经由思茅海关出口的红茶,价值白银110210两。十八、十九世纪在思普区进行茶叶贸易的茶商有两大部分,「石屏茶商主要垄断易武茶区的茶叶运销;腾越、思茅茶商主要垄断勐海、勐遮茶叶的运销。

此外,中甸、德钦(当时称为阿墩子)的藏族商队,每年有驮马三百至五百匹来到西双版纳驮运茶叶,销往西康、西藏,每年约三千担。在茶叶加工制作上,本世纪三○年代,思茅曾建立过思普企业局,并在勐海南糯山建立思普茶厂。解放前,黑江县有私营景星茶厂,为加工生产好茶作了努力。

普洱量大增 苛税跟著来

普洱茶发展了,产量增多了,利润增多了,而封建官府对茶商茶农的课税和勒索也增加了。光绪年间,云贵总督还在普洱增设盐茶道,下设官茶局及盐提举司,加重了茶商、茶农的苛派。由於茶捐过重,茶农受损,茶商亦无利可图,以至造成普洱产茶,颇为民害(见吴应枚《滇南杂记》)。

到光绪末年,普洱茶已由过去年产八万担的高峰跌落到五万担,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得另走他途。过去马帮络绎,商旅塞途的景象一蹶不振。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全区茶叶产量降到15000担。到1949年时,全区茶园残存面积仅31400亩,产量仅6992担,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普洱茶马道亦从兴盛逐渐走向了衰落。

八大茶故事经典知多少


古代八大茶经典故事,你知道多少?

 

1、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2、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事见《世说新语》:“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3、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4、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5、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

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7、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8、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