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茶的“前世今生”_茶文化

发布时间 : 2020-04-08
茶文化 茶文化创业 壮族茶文化

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陕茶的“前世今生”_茶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陕茶的“前世今生”_茶文化”相关知识!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陕茶的“前世今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陕西,是一个古老的优质产茶区,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以及杰出的茶叶品质。世人不知,陕西的茶文化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在唐代及唐代之前算得上是“茶界”的“龙头老大”。

在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巴蜀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历史位置已有定论,“巴先蜀后”也已为学界认同。因此,巴人种茶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这是不争的事实。

早在1998年,考古专家就对汉阳陵进行了详细钻探,在陵墓封土四周发现了86座外藏坑,考古人员先后试掘了封土东侧11座外藏坑。在外藏坑出土了木车马、漆盒、粮食、动物骨架等大量有机质遗存。网上译文说茶叶是在一个木盒子里被发现的,杨武站说,他看了英文原文,这种翻译是误译,其实是在一个陪葬坑里。

考古专家在这个陪葬坑发现一些树叶状的东西,2008年底送到中国科学院。经检测,专家发现这些叶子竟然是茶叶,这些茶叶看起来是顶级品质,完全由茶芽制成。茶芽通常被认为比普通茶叶品质高。汉景帝死于公元前141年,由此推断,该茶叶至少距今2150多年了,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茶叶。

1987年,扶风法门寺出土了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保存最完整、最精致的一套茶具。茶具制成于咸通9年到12年,为唐僖宗皇帝御用真品,包括烘焙器、碾罗器、贮茶器、烹煮器和饮茶器。

华夏茶史五阶段独秦地全,五千年药茶,四千年巫茶、三千年王茶,一千年民茶,六百年官茶。今陕茶之红绿黑白各色品质俱佳,降脂防癌益寿延年。夫紫阳富硒、汉中仙毫、秦岭泉茗及泾阳茯砖、泾渭茯茶皆享誉中华。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陕茶的“前世今生”》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文化精选阅读

盖碗君的前世今生


士兵打战需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武器才能上战场,我们爱喝茶的人泡茶当然需要了解茶器才能泡出一手好茶啦。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茶器里一个重要的角色盖碗君,让各位详细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1、历史

相传,盖碗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崔宁与其女儿都特别喜爱喝茶,那时的茶杯没有衬底非常烫手,于是崔宁的女儿就奇思妙想发明了木盘子来托茶杯。但茶杯容易滑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

2、发展

基于兴趣,她后来把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们称赞不已。到后来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四川成都地区诞生了。

3、寓意

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顾名思义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用盖碗品茶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4、材料

根据制作的原料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白瓷盖碗、汝窑盖碗和青花瓷盖碗。白瓷盖碗最便宜,像小编这样的屌丝就爱用。汝窑盖碗更适合土豪,老板们的佳选。盖碗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对做工的要求却比较高。因为盖碗要做得严丝合缝,手绘要精美,做起来是比较难的。

5、使用

盖碗早期是个人使用,也就是冲泡与饮用合二为一,在清朝最为盛行使用盖碗来喝茶。后来盖碗被当作茶壶来使用,因为使用盖碗泡茶更易于观察汤色和掌握浓度,并且清洗起来也比茶壶容易得多。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6、优点

使用盖碗泡茶最大的优点是它适合泡任何种类的茶,不像玻璃杯只适合泡绿茶,其他茶都不适宜,而紫砂壶不宜泡绿茶。

7、名人

记得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可见,连鲁迅先生也比较青睐于使用盖碗泡茶。

所以,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盖碗都是不错的选择。

茶文化历史铸就陕茶领导品牌


茶,是一种植物,东裕人在巴山深处的山林里开辟了宜于种茶的园子。植茶、采茶、炒茶、饮茶。茶是课题,他们以文化和学术的双重命义开始了关于茶的一切研读。由此,他们感过去,察现在,窥知未来。

茶饮国风,作为一种文化饮品,茶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提起茶,人们首先会想到云贵、江浙等地,很少有人知道陕西产茶,“汉茶”更是鲜为人知。然而,当今茶学界、史学界对茶的发源地却有着这样的共识——古汉水流域古代巴国的巴人是世界上最早种茶、用茶的民族。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也认定“巴山峡川”是茶叶的发源地。汉中西乡有茶镇,勉县有茶店,据说都和汉高祖刘邦有关。茶镇是当年刘邦饮茶议事之处,西乡是当年东西部茶马交易的重镇。这里地理条件优越、气候环境温润,加之海拔适中,出产的茶叶香气内质极高,被历代宫廷选为“贡茶”。西北五省惟陕西产茶,陕西茶经历过唐前巴蜀茶、唐宋山南茶、明代汉中茶和清后紫阳茶、汉中茶几个历史阶段。陕西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汉茶”逐渐被人们遗忘,陕西绿茶虽品质卓越却不为人所知,实为陕茶之恨。

东裕茶业正是本着复兴汉茶历史,重塑陕西绿茶品牌的目的涉足了茶叶产业,确立了“力创国际市场知名绿茶领导品牌”的战略目标。公司先后在大巴山北坡深处的西乡县五里坝构建3000余亩生态茶园基地,这是我国第二大富锌、硒地带。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东裕生态茶园基地海拔高、年降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且茶园多为阳光漫射、云雾缭绕,自然生态极好,是生产纯天然绿色茶叶饮料的理想地域。同时,公司根据绿色环保的要求,构建厂房,配置了以蒸汽杀青机为主的当今国内最为先进的标准化制茶设备。这些独特的禀赋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为“东裕绿茶”的国际化品牌道路奠定了基础。

面对当今企业经营的社会伦理道德失信,食品安全倍受社会关注的市场形势,东裕茶业始终秉承“信、诚”的企业经营理念,将“产品质量和工艺创新”作为企业经营的命脉,坚持茶叶有机化种植和茶园的有机化、生态化改造;严格按照欧盟质量标准,实施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杜绝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等;配合先进的生产设备,将传统生产工艺和现代化生产技术相结合。为进一步确保产品的绿色、有机,公司实施了“五证”一体的质量控制保证措施,率先在同行业中取得中农质量认证中心的有机茶原料、加工生产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ISO14001种植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了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东裕茶业秉承“天人合一,相聚有缘”的经营理念,在铸就产品卓越品质的同时,力求带给消费者成功与自信、品位与时尚、自然与和谐的生活体验和感受。通过丰富产品品种和规格,提高产品包装设计的品位和内涵,以实现产品形象的提升,借助深入挖掘陕茶历史文化和丰富产品功能价值,以达到产品内在品质的升华,从而赋予了陕西绿茶独有和非凡的生命精力。

东裕绿茶以其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耐冲泡、天然富锌硒的独特品质和营养、保健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7年4月,在汉中市第二届赛茶大会上,“东裕”牌午子仙毫以6.2万元/斤的价格竞得“茶王”,并荣获“汉中茶王”称号;2007年7月,在全国第七届“中茶杯”名优绿茶评比中,东裕牌午子仙毫被评为名优绿茶一等奖。2007、2008年10月,先后在北京第四、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东”牌汉中仙毫两度荣获金奖,并多次得到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恭懋、施兆鹏教授等国内茶叶专家的高度赞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率团赴俄罗斯从事经贸项目交流,将东裕茗茶作为重要礼品送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卡卢加州、坦波夫州州长等重要领导人。2007年7月,在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和俄罗斯卡卢加州州长阿尔达莫诺夫共同品饮了东裕绿茶,赵省长再次将东裕绿茶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卡卢加州州长、州议会主席等政要。

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和对消费者的责任,使得东裕“绿色、高贵、典雅、健康、向上”的产品形象逐步被消费者认同,并确立了其陕西绿茶品牌的领导地位。通过5年发展,东裕茶业已成长为省、市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跻身中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行列。截至2008年,东裕茶业已拥有大型百货商场、超市销售专柜86个,特许专卖店16个,销售网络覆盖陕西,实现了他们第一步的战略目标。未来五年,东裕茶业的主要目标放在了全国市场。为进一步提升“东裕”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东裕茶业正在组织实施枣园湖千亩观光茶园项目。该项目是集汉茶历史文化展示、茶叶种植加工的科技示范、生态旅游观光、客户体验参与为一体,致力于弘扬汉茶历史文化、提高汉茶品牌知名度、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综合开发项目。建成后作为陕西茶区的“名片”对于提升陕西绿茶的整体形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在中华大地30年不平凡改革发展历程中,在陕西这块蕴涵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热土上,东裕茶业以其平凡的身影在寻求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继承文化传统,于企业经营范畴之上,探索着以“品牌”复兴陕西绿茶、传承汉茶文化的“东裕之路”。在这里让我们以社会与历史的双重身份,期待这条“东裕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杭州茶馆的前世今生


抗州茶馆历史悠久,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明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历代史书都对杭州茶馆有很详细的记载。纵览历史古今的杭州茶馆它与杭州的兴衰紧密相连。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引领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步入高速发展的新世纪之际,构筑和谐社会,让改革开放更加深入人心,正成为当今亿万民众的共同心声。

倡导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让优秀传统的茶文化为今天社会和谐发展所用,为中国茶都,构筑生活品质之城作贡献。

倡导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犹如春风化雨,给杭州这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又注入了新的生机,让积淀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厚重的茶文化释救出了古老的新香,催人奋进。

倡导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就是旨在传承、宏扬中华优秀的茶文化;传承、宏扬廉美和敬的茶德。天人合一的茶文化境界,让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为今天社会和谐发展所用。为中国茶都,构筑生活品质之城作贡献。

杭州茶馆发展的事实说明杭州茶馆是传承、宏扬茶文化的重要藏体,是人们度假、休闲、会客的重要场所。

抗州茶馆历史悠久。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明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历代史书都对杭州茶馆有很详细的记载。纵览历史古今的杭州茶馆它与杭州的兴衰紧密相连。

据有关资料记载,1959年杭州市区有茶馆8l家,在经历文革后,到80年代初杭州市区仅剩茶馆21家,风景区茶室24处。而据2004年提供数据,杭州市区有大小茶馆780余家(其中不包括萧山、余杭两区);西湖风景区内茶座有近百家;西湖街道与产茶区有大小茶馆400家。

从表面上看,现在杭州茶馆的数量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近20多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这20多年杭州茶馆迅猛发展的过程、可清楚地看刭它发展的特点:一、80年代初,属于恢复、发展期。主要是以当时茶人之家杭州茶人社团的成立,《茶人之家》内刊的创刊发行,到洪春桥茶人之家茶馆的开张,给一度处于低潮的杭州茶馆注入了恢复发展的生机。二、到了90年代,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建成开放,从中国茶文化的全面展示到馆内的特色茶室、传统茶道、茶艺从展示到走向民间,以至形成90年代中、后期杭州茶馆、茶艺馆发展的突飞猛进。而且在规模、质量上,传承优秀的茶文化,有了质的飞跃。三、本世纪初,杭州的许多茶馆在经历了从恢复到继承的过程后,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将传统的茶文化用新的表现手法,结合时代、结合当今人们的需求,走出了一条融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时尚、现代精品、现代人民文化需求为特色的发展道路。(朱家骥,作者系杭州市茶楼业协会会长、湖畔居茶楼总经理)

述说红茶前世今生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必需品。我国是茶的故乡,生产和饮用茶贯穿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公元758年左右,茶圣陆羽撰写的世界上最早茶叶专着《茶经》中,这样讲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先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闽东是福建与全国的重点茶区,产茶历史悠久,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坦洋工夫,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在名茶之乡福安,至今仍传承着茶香传奇坦洋,位于福安市北部,属社口镇辖下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名最早见于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坦洋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坦洋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是一个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的村庄。

名茶历史相传在明朝初年,坦洋村有个叫胡有才的村民,在自家地里培植出优良品种坦洋菜茶。它可从清明采到白露,平均亩产鲜叶近七百斤。当地广大茶农普遍种植菜茶,用坦洋菜茶加工成的烘青绿茶,条索紧结匀直,色泽绿润,香气清高纯正。

到了公元1851年(清咸丰初年),一位从崇安来的建宁茶客将红茶制法带到了坦洋村,这才把坦洋菜茶的优良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坦洋村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创办的万兴隆茶庄,试制成功工夫红茶,以坦洋工夫作商标,经广州运销西欧,倍受西方市场青睐。此后茶商络绎不绝,入村求市,当地茶商和接踵而来的外地茶贩竞相在坦洋开设茶行,毗连的寿宁、周宁、柘荣、霞浦及浙江泰顺等县的茶叶,亦纷纷改制红茶或将毛茶运抵坦洋加工,均标以坦洋工夫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坦洋工夫不胫而走,声名远扬。

据文献记载,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福安县出口茶叶7万箱4.2万担;光绪七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881至1900年),平均年出口茶叶万余担;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坦洋工夫红茶获名誉奖。1937年福建省政府统计:1934年,福安县有茶园面积6万亩,占当时全省茶园面积的10.3%,茶叶产量5.1万担,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1.7%,居全省首位;茶叶产值为大洋1787元(按福安县当时的农业人口平均,人均茶叶收入10元),其中每担茶叶的最高价为大洋40元,最低30元,而这些出口茶叶大部分为坦洋村加工生产的坦洋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今年71岁的李宗雄,是福安市老茶工茶行的首席顾问,也是坦洋工夫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工夫茶这个名称的涵义,就是精心极致。说到坦洋工夫的起源和工艺,李宗雄娓娓道来,坦洋工夫是倾心力作之上品红茶,论工艺,十分精微繁细,历经分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焙、拼配、筛分、捡剔、复火提香、再次拼配、归类匀堆工序逾十余关,才有享誉百年的成色艳香、浓鲜醇清甘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流程分为:采青,春茶一般在谷雨后开采至立夏后七天左右结束,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采摘。采茶最佳时间是中午,这个时候茶叶上的露水刚被蒸发。标准采法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雨天则用加温萎凋)它是形成茶香味的基础,萎凋的过程是鲜叶生理失水的过程。以室内自然萎凋较佳,有利于提高萎凋质量。揉捻,其目的一是将青叶揉捻成条索,二是通过揉挤出茶汁,使之凝于叶表,有利于内含物的混合接触和一定程度的转化。解块,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也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干燥,目的是在热能作用下,终止继续发酵,蒸发多余水份,散发青气提高香气,使茶叶形状固定下来,达到毛茶成品要求烘焙干燥,分水焙、复焙、炖火。精制,毛茶通过复火、滚圆筛、抖筛、平圆筛、风选、撩筛、紧门、拣剔等精制工序,根据茶条粗细、长短将茶叶分为本身、圆身、轻身及片茶、碎茶、末茶等4路或5路,然后分路加工,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外形特征。

繁荣坦洋坦洋工夫的畅销带来了坦洋村的空前繁荣。当年社溪两岸新屋林立,三座拱桥临河崛起,两条平行的街道上有各类店铺一百四十多家。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福建省在坦洋设立茶税局,福安茶类税课独辟一门,坦洋村也成为闽东最大的茶叶加工厂和销售市场。鼎盛时不足一公里长的坦洋街就开设茶行(庄)36家,茶市之繁荣由此可见。清咸丰元年坦洋举人郭尚宾着《桂香山记》中写道:邑九都有桂香山,山下为坦洋。产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风,外邦称为小武夷是也。当年在坦洋工夫香靡环宇的日子里,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而直书中国坦洋,即可准确无误地安抵收信人手中,可见其知名度之高。

从坦洋走出来的作家刘松年,在《从民居古宅看当年坦洋茶行街》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当年坦洋茶村轶事的:街头第一家是元记茶行,行主吴赓俞。这家茶行由三座房屋组成,共有铺面三十六间,雇上百余人,拣茶工二百余人,年产精制坦洋工夫干茶约二千余件(合2000多担),年可获利润银元五万块。以白云山下的岭下村为根据地,收购初制干茶,每年发放茶银时需要七十多人,挑着一百四十多桶(每桶装1000块)银元,一路长蛇阵,从坦洋挑到岭下村,发给当地农民。

品牌坦洋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由于传统工艺的改进,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得到改善,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坦洋菜茶品种,还先后输送种子到马里、肯尼亚等国家试种成功,并获得大面积栽培推广。

1990年福安坦洋茶场出口的坦洋工夫红茶,被列为福建省农垦系统的出口创汇之最。近年坦洋工夫红茶先后在北京中国茶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上荣获金奖。首次参加竞拍,100克坦洋工夫红茶,拍出了2.5万元的价格。目前坦洋工夫红茶年均出口俄罗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1000多吨。2007年11月1日,由中国海峡大茶都、天香茶叶有限公司、天湖农业有限公司等14家茶业企业与福安市政府联手成立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外贸科研为一体的旗舰式企业福建坦洋工夫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重振坦洋工夫品牌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唐贡茶院的前世今生


陆羽是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出生于湖北天门,上元元年(760)随诗僧皎然来到湖州,上元元年至二年(760-761)寄居湖州杼山妙喜寺,其间着成《茶经》三卷初稿。大历十年(775),陆羽43岁时,湖州青塘别业建成,陆羽着手修订《茶经》三卷,至建中元年(780)付梓。后来陆羽外出调查,于贞元八年(792),60岁时回到湖州青塘别业,继续研究茶事,直至72岁病逝。可以说,湖州是陆羽的第二故乡。陆羽在《茶经八之出》列出了全国八大产茶区域,叙述至浙西产茶区时称: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生安吉、武康山谷。

陆羽是一位善于品茶、善于鉴别茶叶品质的人,他对浙西产茶区各地产的茶叶进行比较后认为:湖州的茶叶品质最好,超过了常州、宣州、杭州、睦州、歙州、润州和苏州的茶叶。考察了顾渚山紫笋茶后,陆羽认为:紫笋茶品质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于是,紫笋茶成为唐代最着名的贡茶。

湖州是唐代有名的古茶都,据唐义兴(宜兴)县《重修茶舍记》记载,贡茶院的修建,是常州刺史李栖采纳陆羽意见,将阳羡茶进贡皇帝后引起。唐大历五年,湖州长兴顾渚山开始建贡茶院,并于贞元十六年建成。

当时,唐代的贡茶制度有两种:一种是选择茶叶品质优异的地方,每年定额上贡。一种则是以顾渚山贡茶院为代表的官焙制度,即由官府直接专门设立御用焙茶作坊。除朝廷指派京官管理外,当地的州官也有监督之责。

役工三万,工匠千余,累月方毕。这是对采制贡茶场景的描述,可见顾渚山贡茶院规模宏大,人员众多,职责分明,管理严密。据了解,这些役工主要是和雇匠,和雇劳动是唐代官办工业的劳动力来源之一,即政府控制一批专业户,按社会上一般工资水平雇用,名誉上是两厢情愿的工资劳动者,析以称为和雇匠。朝廷对和雇匠较重视,为了防止官吏克扣他们的工资,曾三令五申严加防范。

大唐顾渚山贡茶院年年朝贡,岁有定额,鬻有禁令,《嘉泰吴兴志》记载,当时的贡额不断增加,由几千斤增到一万八千四百斤,并规定第一批新茶要赶上皇宫清明宴,其余限4月底全部送到京都长安。每年谷雨前,皇帝诏命湖长两州刺史督造贡茶,并在顾渚山啄木岑建境会亭,共商修贡事宜和鉴评贡茶品质,官员云集,张灯结彩,载歌载舞,盛况空前。龙袱包茶,银瓶盛水,限定清明前将贡茶送到长安。如制作不精,运送不及时,是要治罪的。文宗开成三年(838),湖州刺史裴元,便因贡不如法,贡茶制作不精而罢官。

大唐贡茶院后毁于火灾,然而,当年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和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的恢弘场面,仍清晰记录着当年茶文化的盛况。

勐库味道的前世今生


罕廷发,勐勐傣族土司第二任勐勐官,双江大茶业首位规划者、奠基人。

说起双江的茶叶,就不能忘了罕廷发。从勐库现在的古茶园来看,应该说从罕廷发开始,管理勐勐的傣族土司官司就一直在鼓励、领导、推动勐勐山区各村寨种茶。茶叶在一百五十年前有货币的功能,什么物品都可以换到,茶叶给勐勐地的人带来过许多福祉。

彭锟,1904年勐勐管带官,勐勐地区改土归流的重要贡献者。

如果说1904年以前对双江(勐勐)茶业最有贡献的推动者、倡导者、领导者是罕廷发,那么1904年至1950年双江茶业最大的推动者、倡导者、最有贡献的人应是彭锟。彭锟摄政双江二十年后双江就成为云南声名很高的产茶大县。1930年前后勐库茶已能和易武茶、佛海茶比肩同价,这其中彭锟有很大贡献。有史料可查,彭锟执掌双江时从1908年至1923年,先后有顺宁(凤庆)、缅宁(临沧)、镇康、云县、保山、腾冲的官方和绅民到勐库引过茶种。勐库在民国时期成为云南最大的茶籽引种地,勐库茶在民国初年享誉省内外。

严子珍,开办永昌祥商号。除总号外,另有70余处分号,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国内国外,成为云南省首屈一指的著名民族资本家。

大理的茶商们为勐库茶振名作出过很大贡献。大理有个闻名省内外的大商号永昌祥,它是云南沱茶的最大制造商。早在1920年永昌祥就有了制沱茶的配料秘方,永昌祥的沱茶每个重9两2钱,其中60%为勐库原料,勐库原料的芽尖多少、一芽二叶多少都有比例。永昌祥每年派人到博尚、勐库收原料,永昌祥的沦茶红遍国内外,能喝到永昌祥的沱茶就是有面子,玩的就是那个勐库味道。

1939年中茶公司的冯绍裘在顺宁(凤庆)办茶厂,每逢茶叶上市就派人去博尚收勐库茶,冯绍裘为了得到真正的勐库味道,还购买勐库茶籽作为厂里育苗之用。

民国时期昆明文庙对面有条巷子是专门批发茶叶的地方,云南各地的茶商都在那里设号卖茶,勐库茶的价格和易武茶、佛海茶价格一样高。时至今日,大理、下关80岁以上的老人还记得,大理、下关喝茶的人没有谁不知道勐库茶。

勐库味道,代表了勐库茶的典型特征,承载了数百年来历代茶人对勐库茶的热爱,勐库味道,是一段历史,勐库味道,是一段记忆。

今天的勐库味道,承载了今天的茶人对前辈茶人的敬意,传承了勐库茶的丰富美妙的口感味道。经过一年时间的转化,勐库味道一经冲泡,瞬间一缕茶香迎面而来,忍不住闭眼再用力吸入。再品茶汤,入口甘活甜润,茶气刚烈、喉韵十足,吞咽后,口齿留香、韵味绵长。现场品尝之人,满脸享受,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普洱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普洱茶马古道是以普洱府驻地(今宁洱县城)为源头,以贩运普洱茶为主向国内外辐射出去的古代交通要道。2013年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是祖国西南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它对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公式

云南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高山大川纵横,不便使用车辆或舟楫作长途跋涉,需要人力肩挑、背负和骡马等畜力驮运,马帮成为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使普洱茶、磨黑盐等物资的大规模运输成为可能。茶叶的远征性和交通的独特性塑造了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通道。

普洱茶马古道宁洱段遗址,现存的有茶庵塘段、孔雀屏段、那柯里段、石膏井段、石丫坡段等。古道铺建于嘉庆十七年至道光三年(1812年—1824年),当时为方便向京城进贡普洱茶,由官方出资修建。古道上的石板条,全靠脚夫从几里甚至几十里外的山涧、河谷一块块地背上山,那些轻则几十斤,重则上百斤的板石、条石,是先民们用血汗的代价运来,任务之重、劳力之大,叹为观止。石镶古道沿着原始密林遮盖的山岗箐头,盘山而上,古木参天,林葱鸟语。石镶路的石面上,被众多骡马的铁蹄踏成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马蹄窝。

普洱茶马古道虽仅存几段遗址,但它自唐代以来,伴随普洱茶的流通、马帮运输业的发展,为促进边疆与内地,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流,特别是促进中国滇川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洱茶马古道始于唐代以后,随着农业和蓄牧业的兴起,物资交换与对外交往的扩大,步驿道路已具雏形。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思茅辟为陆路商埠。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设立海关,商贾云集,马帮四至,被誉为“东南亚陆路码头”。普洱是连接祖国内地和边境贸易、商品交流的货运中转地。据《普洱府志》记载,以普洱府为源头出境的茶马古道有进京官马大道、普洱西藏茶马大道、普洱江城茶马道、普洱澜沧茶马道、普洱易武茶马道5条。民国8年(1919年)之后,思普地区“瘴气”(瘟疫)流行,边贸货运由兴盛转入衰落。民国22年(1933年)省政府下令将昆洛驿道沿途进行整修。抗日战争期间,普洱茶马古道成为中缅战区的军事运输线之一。1951年至1953年,在昆洛公路建设中,普洱茶马古道在后勤运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历经千年的普洱茶马古道因历史的变迁沉寂,逐渐被人遗忘。民间有山歌唱道:“林深苔滑茶庵坡,猴子打秋鸟唱歌。自从汽车通普洱,官道长满茅草棵。”

现代交通兴起后,虽然茶马古道和马帮逐渐被边缘化,但普洱茶马古道因表述普洱茶文化,传达普洱府沉淀历史,逐渐发展为文化符号,变成文化产业品牌,产生巨大的社会历史价值。

普洱茶马古道是普洱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文明古道。正因有普洱茶马古道的存在,边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最终才有了历史积淀和谐发展的基础,对中国的统一和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普洱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沟通了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带动了边疆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边疆城镇的兴起和繁荣。普洱茶马古道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宁洱县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普洱茶的故乡,普洱府所在地,普洱茶的原产地、加工和集散地,这就是普洱茶马古道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原因,普洱茶马古道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

公式

茶马古道上的古茶园、古茶树、古茶号、老茶厂、古城镇和集市、马店、古道、古桥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马具、茶具、衡具、火器、乐器、服饰等可移动文物和丰富的马帮制度、艺术作品、历史记忆等诸多精神文化,都是值得珍视的遗产。进一步开发、挖掘和保护普洱茶马古道文化遗产,深刻理解其历史的、现在的、将来的价值意义,是我们儿孙后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1993年建设磨思公路,普洱茶马古道遗址受到严重破坏。宁洱县高度重视茶马古道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积极将普洱茶马古道宁洱段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标志说明牌进行保护,全面完成茶马古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宁洱县投资400多万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恢复了茶庵塘石牌坊和接官坊、接官厅,尽力按古道原貌对茶庵塘至磨黑段部分残缺的茶马古道进行了修复。新修复的茶庵塘茶马古道全长约12公里,道边植被保护良好,石板路上还保留着马帮长期踩踏出的几厘米深的马蹄印窝,可体会到“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以及千百年来马帮竞相争行的盛况。同时,宁洱县引进资金,投入约450万元,修复了那柯里至思茅坡脚段4.377公里的茶马古道,建成穿寨茶马古道、河道自然景观、古道陈列室、水车拉风箱、千锤大马掌、驿站广场、洗马台、碾子房、实心树、连心桥等近20个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项目。

2005年5月1日,举办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由11个民族43位赶马人和120匹骡马组成的云南进京大马帮,在宁洱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再现了贡茶进京的历史盛事。

2005年8月28日,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在普洱市宁洱县正式宣告成立。

2006年4月9日,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交通厅、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在宁洱县城茶源广场建立了“茶马古道零公里”碑,标志着古普洱府(今宁洱县)作为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茶马古道源头的地位得到确立。

2007年3月19日,“百年贡茶回归普洱”主题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将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百年贡茶——“万寿龙团”贡迎出宫,于4月8日顺利将贡茶迎回宁洱。

2008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时任副主席)曾亲临踏访那柯里茶马古道遗址,对云南各级政府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0年4月1日,由澳门民政总署主办,云南省文物局、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协办的“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在澳门卢园茶文化馆揭幕,这是海内外首次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题举办的展览。

2010年10月22至24日,首届中国普洱茶马古道节在宁洱县隆重举行,搭建起承载历史、弘扬文化、连接友谊、交流合作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相聚宁洱,共同分享先辈们留下来的茶马古道文化盛宴。

综上所述,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体现着“团结、无畏、执着”的人文精神。从久远的唐代开始,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各个民族,进一步促进了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友谊。同时,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如今,在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留印在青石板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幻化成华夏子孙崇高而执着的民族创业精神。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丰碑,千秋万代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光辉。

紫石关茶马驿站的前世今生


古老关隘,车水马龙。

岁月流变,胜景依然。

曾经的天德茶炕,热闹非凡。现在,背夫、马帮远去,茶炕与拐子窝宁静安详地注视着来往过客。

经历过岁月风霜洗礼的紫石关,以独有的姿态,应对着我们好奇的探寻。

紫雕关口

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同时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5月24日,记者走进天全县紫石乡。

从天全县县城出发,往二郎山方向行进十九公里后,来到紫石乡乡政府所在地。

在紫石乡紫石关村2组村民刘仕康的带领下,我们从乡政府出发,来到紫石关城门前。

城楼坐落在紫石关村村口,城门呈长方形,城楼为木质结构,城墙用砖砌成。

“原来的城门是圆形,城楼是木料搭建的牌坊型建筑。”刘仕康细述从前,“紫石关城楼建于元代,与如今新修的城楼相比,原来紫石关城楼的城门洞较矮。”

“城墙遗址还在。”在城楼外左侧,刘仕康指着一处用石头砌成的堤坝说。城墙北面一直延伸到青衣江边,南面则一直延伸至后面的山峰。

站立于紫石关城楼上,往天全方向眺望,左边是崇山峻岭,涛涛青衣江水汹涌而去,右边的山脉绵延不绝。

“紫石关是到二郎山的必经之地,以险峻著称。”刘仕康说,在脚基坪突兀的赭石色山崖上,刻着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于1940年在天全采风时所作的《咏二郎山》诗,“横径二郎山,高与碧天齐。虎豹窥闾阖,猿猱让路蹊。”

“以前,从脚基坪到紫石关,要经过一座叫仙人桥的铁索桥。”现在铁索桥已经被公路桥取代,大桥横跨青衣江两岸,成为交通要隘。而当年,背夫们则需负重走过铁索桥,其艰难可想而知。

据《天全县志》记载,历史上紫石关、飞仙关、禁门关并称“三关”,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土司统治时期,曾在紫石关设紫碉百护所,后为官兵戍守驻地。唐末至清雍正以前,紫石关一直是重要关隘,关隘总面积达八千多平方米,有重兵把守,常与雕门(禁门关)相提并论,称为“紫雕”。

天全县某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发现紫石关是中国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地方,正在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

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今天,关于驿站的印记仍然保存完好。

天德茶炕

在紫石关城墙外,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天德茶炕”。

“这里有天德茶炕,有拐子窝。天德茶炕为石炕,建造于清代雍正年间,现在天全县境内仅此一座。”紫石关村村民李先贵今年75岁,对茶马古道的记忆依然深刻。

他记得,当年茶农将从自家茶树上采下,支起斜锅、用木头耙子将茶炒好,发酵。生火,在茶炕上铺上竹篾,将发酵好的茶叶铺在竹篾上,冒起阵阵青烟,茶香四散开去……

家家户户使用茶炕烘茶时是镇子上最热闹的一段时光。经常有一群小孩围在茶炕边上嬉戏,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在茶炕边上劳作。

茶炕像一个小型蒙古包,哪部分是生火的地方,哪部分是铺茶的地方……儿时经常在茶炕边上玩耍的李先贵娓娓道来。

茶炕有一个直径3米左右的圆锥体,圆锥上面有三个孔,里面是空的,侧面连接的是4米长的风口、火槽。

“烘茶时将竹笆放于炕上,将茶叶覆盖在竹笆上,在火坑处燃起大火,热气由火槽传至茶炕,炕去茶叶多余水分。”李先贵站于茶炕前介绍着,“这样加工,茶叶不会焦,还能留着香味。”

李先贵介绍,明代初年,天全境内天德茶行专事边茶生产,独家打制茶炕,茶炕先后有石炕、土炕、竹炕。后来因为石炕防尘耐用,且操作简单,为南路边茶制茶业广泛采用,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藏族马帮的皮火筒 

“这里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600多米长、遍布铜拐窝的茶马古道。”跟随李先贵走在城楼前面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当年背夫留下的拐子窝清晰可见。

因为路途遥远,背夫的拐杖根部都要包上一层铁,这些拐子窝便是铁与石块碰撞后留下的印记。

背夫行走快慢不同,歇脚地点不同,一天行走十五公里左右的在脚基坪歇脚,行走二十公里的则在紫石关歇脚。来来往往的背夫造就了小镇的繁荣,小镇上的牟家旅店经常爆满。当年,冬季常常飞雪,积雪最厚可达0.5米,李先贵还记得过往的背夫们穿的草鞋。

“一般背夫的草鞋中填充的都是布料,境况好点的背夫草鞋中填的则是羊毛。”

在紫石关中来往的不仅有汉族人也有藏族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到农历二月,都有藏族人从康定到天全贩运茶包,他们使用马匹驮运茶包,当地村民称之为马帮。

过往的藏族人身上挎着腰刀,他们从来不住店,一般都在铁索桥下(如今的仙人桥位置)的河边歇息。燃起火堆,架起大锅,便开始熬酥油茶,酥油茶的香味顺着河风阵阵飘来。晚上睡觉的时候则用茶包堆成四堵墙挡风,“墙”外还有凶猛的大狗放哨。

“小时候觉得藏族人生活方式很特别,不敢靠近他们。”李先贵说,“有一次看到了他们特别的旺火工具,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李先贵所说的旺火工具,被当地人称之为“皮火筒”,由羊皮和一个小铁筒构成,小铁筒对着火堆,羊皮开合吸取空气,挤压充气羊皮用以旺火。

“现在的紫石关远远没有以前那么闹热了。”李先贵感叹道。

变迁的老街生活古色古香的老街

5月24日,阳光灿烂。

在紫石关城楼旁的一民居前,55岁的陈寿生正悠闲地喝着茶,正对面的房屋上写着“茶马古道驿站”。

站在紫石关城门前,往街道望去,房屋清一色青瓦白墙,木窗古色古香。

1955年农历3月12日,紫石关村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火灾,整条老街木质结构的房屋几乎都毁于这次火灾。陈寿生家的老房子是这次火灾中仅存的几户之一。

“这些房屋是2005年进行外观风貌打造后的样子,想恢复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川西民居特色。”陈寿生说。

“这是马桑树,这是桢楠……”陈寿生指着家中的木柱介绍说,木柱直径大多在10厘米以上,颜色暗紫,有的木柱已经出现一些裂缝。为了保证房屋坚固,陈寿生将原先的木板墙换成了砖墙。他说,家里的老屋已经有150年的历史。

街道中间,一条0.5米宽的水渠穿街而过。一名妇女将一块木板放在水渠里,把水隔起来,开始洗衣服。

“原来街上没有水渠,一公里外有一个叫大水溪的地方,以前古镇洗衣、取水都在那个地方。”陈寿生说。现在的小镇家家都装上了自来水,古镇中央也开辟了小渠沟,引来了大水溪溪水。夏季,村民经常在渠边洗衣,算是当地一道有趣的景观。

紫石关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妇女们正坐在老房子前面闲聊,一位妇女正拿着针线缝补被子,旁边是三五个骑着玩具车的小孩。

从古城楼向前延伸的老街道,中间是一条光滑平坦的石板,两侧则是水泥地面,每隔200米左右,还有几步石梯。

“这条街道上以前是没有阶梯的。”陈寿生介绍道。原来的街道背夫、马匹和推车都要经过,阶梯不方便,如今这条街道的使用者只是村民和到此处游玩的游客。

重生的茶马驿站

紫石关,作为通往康定重要的茶马古道,在上世纪末经历着重大的变迁。

“以前我们是靠山吃山,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原来能开垦种地的地方基本上都种了地。”陈寿生说,1999年前,对面的山上还有他家十几亩玉米地。

1999年,紫石乡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如今山林已经郁郁葱葱,退耕还林后的紫石关村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2004年6月,紫石关兴起了农家生态旅游,现在已经开了35家农家乐。

“肩挑背磨,刀耕火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紫石关村民正以茶马古道独有精神,走向崛起、富足之路。”陈寿生说,如今紫石年轻力壮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或是开办农家东,在就近的工厂上班。

“我也在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有1000多元。”时间指向下午3点,陈寿生说完,骑上助力车上班去了。

紫石关地名由来

“这里石块五颜六色,还有紫色的石头。”5月23日,站在天全县紫石乡境内的青衣江畔,该乡紫石关村2组村民刘仕康在江边捡起一块石头讲起了紫石乡地名的来历。

 

紫石乡又名紫石关或紫石。

传说古时天漏不止,水患无穷,民不聊生。女娲为解水患而炼五彩石补天。漏天补好之际,曾有一些碎石掉落于此地。因石头呈紫色,石上又隐约可见“紫石”二字,且石落而雨住,天再不漏雨,当地百姓便把此石看作神石,视为吉祥之物,并将此地取名为“紫石”。

 

今天,建于元代的紫石关城遗址,尚存有部分城楼。在天全历史上,紫石关不仅是个重要的古关隘,同时也是“二郎山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仙人桥地名由来

在天全县脚基坪到紫石关的路上,有一座桥,老百姓称为仙人桥。

 

桥名来自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全河脚基坪(地名)处,危崖对峙,河水寒冷湍急,船不能过,建桥困难。两岸百姓和过往客商深受其患,但又毫无办法。

 

一天,有一个叫罗英的秀才行游路过这里。看到两岸交通不便,百姓渡河艰难,大发恻隐之心,于是拿出所有钱财,组织民工,奋战数十天,造就了一道铁索桥,给两岸人民和过往客商带来极大方便,人们非常感激。不久,罗秀才羽化成仙,脱离凡尘,人们为纪念他,便将此桥称为“仙人桥”。

如今,铁索桥已改建成了公路桥,成了川藏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