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有茶,此生不再薄凉

发布时间 : 2020-05-28
凉普洱茶 普洱茶薄荷塘 抹茶薄茶与浓茶的区别

凉普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只因有茶,此生不再薄凉”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只因有茶,此生不再薄凉》内容,感谢阅读!

只因有茶,不停的在行走茶路。时间久了,便会有一种“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的感觉。

只因有茶,每日满满正能量。我始终相信,生活因有茶而变得精彩,生活因有茶会对每一个明天充满希望。

只因有茶,学会了记录点滴感动。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茶水洗心,心如明镜。或许,你会在每个清晨醒来,对镜梳妆,素颜静默,心始终如莲,安静绽放。只是,再也与过往无关,仅有的只是现在,在一盏茶的光阴里,徘徊,记下一点一滴。

只因有茶,都想开间茶馆。在某个临水的地方,不招摇,不繁闹。有一些古旧,一些单薄,生意冷清,甚至被人遗忘,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还有那么,那么一个客人。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只因有茶,愈喜独坐在绿苔滋长的窗前,泡一壶闲茶。不去管,那南飞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如果可以,只愿做一株遗世的梅花,守着寂寞的年华,在老去的渡口,和某个归人,一起静看日落烟霞。

只因有茶,遇见爱的温馨。喜欢闲暇时,煮一壶茶,品一盏清欢,留一份淡然萦于心间。生活在这热闹繁琐的世界里,容我修一段清喜的时光,坐在每个晨起暮落的光阴里,将日子轻描素写,用缕缕情怀铭记下生命中,遇见一份爱的温馨情动。

只因有茶,爱有来生。“你若不认得我,我就说:你的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你便知那人是我”。

只因有茶,全国结友识友,得缘而聚,此生偌长的光阴里,不再薄凉和寡淡。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只因有茶,此生不再薄凉》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cy316.com延伸阅读

只因有茶,爱有来生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只因有茶,爱有来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你是我的一杯茶,或浓或淡,或苦或甘,依然喜欢。很投入,很在意,无可救药。

最喜欢捧杯茶坐在院子里,看茶叶在杯子中慢慢地散开来,舒展着懒腰。

你是我的一杯茶,如春天花开,在我面前开了一树。我兴高采烈地昂着头,欣赏这一树为我开放的花,像喝了一杯女儿红,沉醉其中。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荷初露,品着茶,像一汪小溪在我面前静静流淌,平凡朴实,让我明白细水长流的美好。

你是我的一杯茶,绽放在夏天热情四溢的茶。有了春雨的浇灌,自然而然,这杯好茶应是香浓的。

坐在秋千架下,小心翼翼接住你端来的茶,生怕一不小心溢了出来。撂下扇子,不知从哪里来的清爽的风,忽然吹得我衣袂飞举。

你是我的一杯茶,漾着春华秋实的好茶。捧着这杯茶,看茶叶一片片散开再沉淀,美妙而惆怅。

翻看一本老书,茶就在手边,不远不近。漫步于林荫小道,细细品读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愁,蓦地察觉,阳光,阴雨,夏风,冬雪,看透了,其实皆是美好。

你是我的一杯茶,经过漫长岁月的好茶。沉醉过小雨如酥的安和,领略了昙花一现的惊艳,再没有什么遗憾。岁月轻悠悠地晃过,是这杯好茶,让我如此波澜不惊。

历尽繁花,为何独独与你遇见,遇见你,带来一树的花开。世界纵然绮丽万分,而我这边风景独好。

关于本文《只因有茶,爱有来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凉,人也凉了


想了解《茶凉,人也凉了》知识吗,丰富的《茶凉,人也凉了》内容等你来看!

午后,阳光写意的从宽大的落地窗洒进来,暖暖的抚摸着我的脸,躺在竹椅上,身边一桌,桌上一壶,壶畔一杯,杯中有茗。风从窗口轻轻拂过,而我眯着眼睛,看麻雀在草地上踯躅跳跃。阳光永远都是这么美好,一伸手,就盈住了一大捧,把手撤回,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你永远拥有却永远也得不到,然而,这就是世间最美好的和谐,让我们还是尽情享受吧!

墙外的树叶哗哗作响,风渐渐猛了。只是那些枯黄的流叶飘逸地跳着最后一段华尔兹。每一个弧度,每一条划线。都是那么圆润。这不是壮烈,而是从容,而是淡定,乘兴而来,兴尽而去,勿需多言,十足快意。人生或许就应该如此吧!拥一身暖阳,品一齿香茶,闲看鸟斗,且听叶鸣。这个午后确实是快意十足!

然而树影却在悄悄移动,那步履稳健却让人难免有些仓促。因为任何人都无法也无权挽留。满面歉意的挽留,还不如迈开步伐,放胆去追求。因而那些飘然而逝的东西往往只掌握在少数敢于追求的人的手中。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只是个狭义的概念。面对无限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的确,人类卑微,脆弱的几近芦苇,但是,相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人又是强健的无可匹敌的不死小强。人可以随意愿左右自己的人生,更有甚者,可以随意左右他人的人生。只要他愿意。恐怕没有谁不愿意如此,野心家往往比登顶者多上那么好几倍,中间差了点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恍惚间,庭院早就盈上了一片红色,宽大的落地窗,将一幅秋阳晚景映入我的眼帘。透过纵横交错的树丫,那远阳晚逝,天际仍留有一抹殷红,浮在那无边的黑暗之上,或许,那就是希望的影子吧!

茶凉,人也凉了,还是奏一曲盆盏的欢歌吧!我可不想腹中空空的迎接明天的日出。

再厚的茶史,不如一杯薄茶汤


想了解《再厚的茶史,不如一杯薄茶汤》知识吗,丰富的《再厚的茶史,不如一杯薄茶汤》内容等你来看!

有感于政和白茶与福鼎白茶的白茶始祖之争。在这里,我不想引经据典,把茶友搞晕。让一切回归茶的本源,茶是饮品,作为喝茶的来说,谁是始祖与我何干?关键是茶好不好喝!

再厚的茶史,不如一杯薄茶汤!

【安吉白茶与顾渚紫笋】

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顾渚紫笋,是上品贡茶中的“老前辈”,早在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茶经云:“紫为上,笋为上”。而安吉白茶,才仅有30年历史,可现今,长兴县(顾渚紫笋原产地)也广种安吉白茶,口感、销量、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仅仅不到二十年,安吉白茶完胜躺在故纸堆里不求上进的顾渚紫笋。这也是历史!

【政和白茶与福鼎白茶】

先看两句广告语:“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中国白茶,政和更好”。两地为了推广白茶,也是蛮拼的。

白茶在国内的真正兴起,才不到10年的事,2007年,绿雪芽才压制了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国白茶第一饼(2003年绿雪有压制出口俄罗斯的白茶饼)。之前两地茶企,均以生产绿茶、花茶、红茶为主,白茶主要用于出口。没见得谁去争白茶起源。可近期对于到底谁是白茶始祖,政和福鼎两家白茶兄弟,争得不可开交。

可是普通消费者,真关心所谓起源吗?看看此类争论文章的阅读量就明白了(谁看啊),不过是白茶兄弟内部争得热闹,理性的消费者,还是哪家好喝,哪家性价比高,买哪家的。

所以,还是回去把茶种种好,做做好吧,不要整天搞些“树上自然萎凋”之类违背常识的噱头,好喝才是硬道理。

当然,种好茶,种有机茶,要花十几年时间,有些茶企心急等不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把心放在做健康好喝的茶,才是正道,虽艰难,但会越走越宽。否则,只能在故纸堆里自我陶醉了。

【忍不做说说贡茶和巴拿马】

一个崇古,一个媚洋。

中国有多少贡茶,有几人知道,漫天下的茶,都巴不得往皇帝身上靠。古时各地方每年要进贡,贡茶多也是必然,但皇上有没有喝过,爱不爱喝,就只有天知道了。就算是皇帝有幸喝过的,可那时的茶,和你现在的茶能比吗?至少以前都是有机的、手工的好吧。那些个说是“贡茶”而茶又卖不掉的人,先人的好东西,都被你们糟蹋了,还有脸拿祖宗牌坊出来说事。

至于所谓巴拿马金奖,本就是洋人弄的一个展览,就比现在中国满天飞的博览会金奖好一点。光中国酒获奖的就有50种,含金量可想而知。有必要言必称巴拿马金奖吗?还有一个金奖惠明茶,则更干脆,直接用金奖为名,想想也是醉了。可你名字里有金奖,真是天下第一了吗?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人在喝?

无数个巴拿马,扬的是哪门子威!丢的哪家的脸?

好了,不说了,打住。不然阿甘出门真的要带保镖了,呵呵!

关于本文《再厚的茶史,不如一杯薄茶汤》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再好的茶,捧在手里也会凉!


茶总会凉,上好的茶捧在手里,茶汤已经没了温度,入不得口,却也不愿撒手。可谓执念。

人多执念,大小各异,在与时光的磋磨里,利害程度自然也不同。最多的是情,且多是女人。从古至今痴女无数,那望夫石的神话,夏雨荷的传说,甚至是李莫愁的桥段,不知道让多少性情中人长吁短叹,扼腕叹息。

她们无一不是捧着一杯好茶,青春正好时遇到一个如彩虹般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然后开启一生的等待与纠缠。

那杯上好的美醉的爱情茶汤,随着人走渐渐变凉,她们是尝过这好茶滋味的,便更加舍不得放手,奉若神明地捧在手里,捧到青丝成了白发,美貌失了光华,那上好的茶凉了,一饮而尽时,味蕾也会沁泪。

女人尚如此,男有不丈夫。上至帝王,下及布衣,总有那么几个捧茶人为世人铭记。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金庸笔下的南帝所承受的,可谓是世间男子最大的苦楚。

想必南帝段智兴初见刘瑛时,亦是电石火花,时光流逝,一杯郎情妾意的好茶就这样凉了,察觉时后悔不迭:在她背叛我的一刹那,我才发现深深爱着她,只是那织着四张机的鸳鸯手帕,让我如何将刻骨的痛苦放下?

最终南帝为情所伤,为心爱之人仇恨一生,为见死不救内疚一生。于是,青灯古佛下,再也没有皇帝,只有了断情根的一灯大师,以慈悲清洗这恍若前生的情孽。

为情的男人多绵长,而为了自己野心的男人有苦短,有人为了一杯凉茶,敢逆历史的车轮,螳臂当车,必遭碾压,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帝王梦是袁世凯捧在手里的一杯好茶,万人朝拜,齐呼万岁,金碧辉煌,青史留名,这杯好茶在袁的心里太美了,所以当他有机会捧上这杯茶,他又怎能放手。

袁世凯可曾想过这杯帝王茶早已凉,在历史大潮中早已为人民舍弃,唯有他还心心念念,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做了一场短暂而华丽的梦,梦醒时深夜凄凉,终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而死。

纵然是好茶,凉时亦伤身。

舍得,舍得,唯有舍才有得。人一生取舍无数,除了权衡取舍本身,还有极为重要的时间。拿起时要记得还需放下,再好的茶,捧在手里也会凉。只有舍弃手中的这杯,才有端起另一杯好茶的机会。

茶凉时水静了, 水静时茶清了


茶从离开茶树那一刻起,

就期待着与水相逢。

水唤醒茶,茶成就水;

水包容茶,茶激荡水;

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丰润……

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处:

时间短了,茶没有入味,淡了;

时间长了,入味太浓,苦了……

茶与水的缘,

许是因万年前溪边婆娑的小树,

此时才牵手相随;

水与茶的份,

许是千年前嫩叶上留连的珠露,

今朝才倾身相许……

味因水觉甘美,

心因茶而和宁。

茶终于寂静,

水终于无音。

茶凉时水静了,

水静时茶清了。

时光悠远,世事淡然。

有一种情怀,淡香如茶;

有一种人生,清澈如水……

水甘味真,茶清梦好!

你是谁的茶,在等哪杯水?

不管是否不小心茶爱上了水,

还是水遇见了茶;

请记得随时随地都要爱上自己。

爱那个为爱疯狂的你;

爱那个为爱纠结的你;

爱那个为爱开心的你;

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遇见一个喜欢一直陪你喝茶的人!

想要洗茶不再烫坏茶叶,需要注意的三点


洗茶之礼古已有之,并随着时间变化,其作用和规制也不断发生变化,而不变的乃是蕴藏於其中的中国茶道之真义、源远流长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和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国文化。

如果洗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洗茶的水量不宜过多

一般而言,洗茶时水量应尽量少,以刚刚没过干茶为宜。如果水量过多,容易因浸泡过多而导致茶叶中的很多营养元素释出。

第二:洗茶的时间要快,不可超3秒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因此,把握好洗茶的时间,才能在体验茶香的同时保存茶叶的营养。

第三:洗茶要注意水温

有些茶采用早春嫩芽制作,例如名优绿茶或白茶中的白毫银针,如果以沸水洗茶,会破坏茶叶中的茶氨酸、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同时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此过程中会大量挥发,从而影响后续冲泡的茶汤品质。

因此,一般应采用低于80℃的热开水进行洗茶操作。而对于乌龙茶或一些黑茶而言,由于采用的是较为成熟的茶青加工制作,因此可以采用沸水进行洗茶。

东溪试茶录”佛岭” ”沙溪”茶生则叶细茶大率气味全薄


佛岭

佛岭连接叶源下湖之东,而在北苑之东南,隔壑源溪水,道自章阪东际为丘坑,坑口西对壑源,亦曰壑口,其茶黄白面味短。东南口曾坑(今属北苑)其正东曰后历,曾坑之阳曰佛岭。又东至于张坑,又东曰李坑,又有硬头、后洋、苏池、苏源、郭源、南源、毕源、苦竹坑、歧头、槎头,皆周环佛岭之东南,茶少甘而多苦,色亦重浊。又有篢源(篢音胆未详此字)石门江源白沙,皆在佛岭之东北,茶泛然缥尘色而不鲜明,味短而香少为劣耳。

沙溪

沙溪去北苑西十里,山浅土薄,茶生则叶细,芽不肥乳。自溪口诸焙,色黄而土气;自龚漈南曰挺头,又西曰章坑,又南曰永安,西南曰南坑。漈其西曰砰溪。又有周坑、范源、温汤漈厄源、黄坑、石龟、李坑、章坑、章村、小梨,皆属沙溪又有周坑、范源、温汤漈厄源、黄坑、石龟、李坑、章坑、章村、小梨,皆属沙溪。茶大率气味全薄,其轻而浮,浡浡如土色,制造亦殊,壑源者不多留膏,盖以去膏尽则味少而无泽也。(茶之面无光泽也)故多苦而少甘。

吴疆说普洱:如今存茶很有可能从此不再增值了?


仅就理论而言,房子、普洱茶等实物可以是抵抗通货膨胀的一个有效体。国家统计局最近的公开数据,今年的m2(广义货币)的增发为13%,实际可能高达20%,如果按最保守的数据测算,未来m2维持10%的增速,那么,7年左右,人民币的规模将会扩张一倍。这段话翻译过来即为,现在100万的存款,到7年后,购买力将减少一半,实际价值变成了50万。就此意义而言,普洱茶“增值”。

普洱茶这个行业之所以能在2005年马帮进京之后短期内以惊人的超越其他茶类发展的速度,数年内扩大很多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保值、增值概念。尤其以改制前的茶品增值惊人,以2000年左右的7542(中茶标,内飞勐海茶厂)为例,当时的价格约25元一公斤左右(当时的台湾大盘商通过内地定制商的接盘价格),现在的零售价格是6500一片,约合人民币18200一公斤,一片茶短短十余年膨胀接近一千倍,这还是正常的算法,如果是进仓、退仓、泡药水,茶品的转化就可以至少提代10年,再把大票更换(因为大票仿制相对容易),按港台大师的做法就变化为80年代了,价格就变成了6万一片,那就是16.8万一公斤,那就增值了几千倍了.....还是增值上万倍了?我算不过来了。

如此计算,普洱茶的确是增值无限的。但是,这样的模式已经不可复制。首先当时的生产厂家极度少,也就昆明、下关、勐海三大茶厂。现在说是三大茶厂,其实当时的大厂也就下关一个。勐海改制转让之时,压茶机器也就两台,曾经辉煌的昆明茶厂更是沦为承包车间,至于其他县茶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之下,要么生产绿茶内销,要么减产、下岗自顾不暇。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生产量极低。下关茶厂最大,高达6000多吨,但是,主要是边销茶和沱茶。也正因为基数量实在太大,所以,即使同样存期的下关和勐海相比,勐海改制前的增值幅度惊人,究其因,还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决定的。昆明茶厂当时已处于强弩之末,靠一些定制商养活。而且,当时的茶厂基本上以生产熟普为主,都是及时消耗品,能留存下来的就更少。品牌少,产量低,和市场庞大的消费不成正比,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当然,普洱茶增值!!然而,从2004年的2万吨,到2014年11.2万吨,普洱茶如今的产量已经是天量。仔细分析市场可以发现,市场存量主要在于06、07年的茶品,当时的茶厂数字从3家急剧增长到1000家,尤其以07年为主,某大品牌生产的生茶数据惊人,并且可以肯定是烘青绿茶压饼。烘青绿茶喝新,需要阻断酶,而晒青绿茶则反之,需要酶的转化,酶的生机,用烘青炒青绿茶当普洱茶原料,无疑害人不浅,所以,才有2006年普洱茶权威刘勤晋教授强烈批判邓时海的乔木灌木说,认为其目的就是混乱普洱茶的原料。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公布的数据,普洱茶产量从04-14年约74万吨,至少一半是进入仓储存放,如此天量的存茶,并且大量是2007年的烘炒青绿茶制作的“普洱”,要想实行增值,就必须实行交换,那么,交换的前提就是品质要高,这样品质的绿茶如何发生大规模交易?且不谈价格增值与否,市场的行家听到2007年的产品即如同魔咒,扭头即走。而且,事实上,大量的炒家最后的接盘价往往已经被透支了十多年的价格,又如何增值?再则,产区和销区的消费结构不同,消费的茶类也不同,产区可以接受生茶,半生茶,而销区是中小叶种长期控制的区域,显然不可能大面积消费,这都导致生茶还得再加工,依赖于熟化,而现在也远未及熟化期,仓储成本的压力以及错误的干仓理论,都导致茶品的增值变得可疑。

普洱茶之前的品牌极度少,导致当时的市场效应也极度好,而现在从3个品牌到现在无店不品牌,普洱茶的品牌扩张惊人,品牌的效应就极度被稀释。品牌影响力极度弱的原因首先是在于品牌众多,分散,导致经销商卖茶靠人脉靠圈子,品牌的作用在其次,也就是说,经销商只要拥有一定人脉圈,那么,品牌的替代性就极大,所以,现在几乎每一个茶店都可以自创一个古树茶品牌。更重要在于个性化时代的来临,每个人都恨不得自己的茶是独一无二的单株茶,实际上,个性化的产品,销售一般直接就对应终端消费者,由于量小,大多数都是当年消耗完毕,或者由终端消费者存放,而无须过多的中间环节,这些都导致真实的山头茶,一旦进入发烧友的茶仓,实质上已经不需要增值环节了。

与此相比较,由于山头茶原料收购的复杂性,导致大品牌绝大多数按级别收购,而不是按照山头收购,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山头几乎见不到大厂家的身影,抛弃增值的外衣,仅仅是剩下口感,好原料与差原料的优劣对比,自然清晰可见,这也是成长于2008年之后的陈升、中吉号、福金、斗记、岁月知味、今大福、合和昌、润元昌、雨林、津乔等等这些中小品牌得以成功之道。这也是之前的一些国企或国企人成立的茶企,产品积压成山于经销商仓库的真实原因。当然,2007年之前的茶品与之后出现了一个断层,2014年之后市场的格局再度改变,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都以古树茶为标榜的时候,大家的产品质量都追齐的时候,那么,所有的企业又再度重新陷入了红海,仅仅是依靠一个高杆的古树概念,仅仅是依靠一个编造出来的大师,仅仅是依靠不断重复上家套下家的方法,显然是远远实现不了“增值”了。2014年之后,茶产业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品牌即为明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