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八不”

发布时间 : 2020-05-28
黑茶中茶 茶中鞣酸 中茶红茶

黑茶中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中“八不””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中“八不””相关知识!

经常饮茶,心态上会潜移默化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八不”来概括。如果可以体会到这“八不”,能做到这“八不”,生活对自己而言,便是真正美好的体验。

先是不争,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只要按部就班的追求便可以得到,一定不要刻意争夺,一争夺就有纷争,一有纷争,则元气大伤。如同饮茶,喝自己亲手泡的茶才最安逸。

要不畏,经常饮茶,可养禅心,一颗心八风不动,意念坚定,毫不动摇。有困难,徐徐想办法解决就是,有遗憾,后续生活中积极弥补就是,不畏惧一切,一切负面的才会畏惧自己。

要不怒,有一句俗语是形容发怒的,发怒,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直白的说,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时刻要注意心平气和,要像茶性一样温和。

要不忧,总会有一些人杞人忧天,事实上很多所忧之事都是子虚乌有的,完全就是自己吓唬自己。如同一杯茶,或许是苦的,可即便是苦的又怎样呢?耐心喝下去,慢慢品味,终会品出甘甜来。

要不求,求人不如求己,凡事要亲力亲为,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要想着歪门邪道。要不执,只有不执,生活中才有圆有方,进退有度。如同饮茶的时候,不能总之偏执一样,总要多番品尝,才知不同滋味。

然后是不贪,饮茶贪杯太多,对身体有害无益,生活中也是如此。最后一点是不苟,饮茶要饮出阳光的味道,生活,要活出傲然的风采。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者不妄言,好相处


煮茶品茗,不论贵贱雅俗、贫富穷达,茶之为道,总是存在于人们的休暇生活中。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谈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谈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常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在日常生活中,懂茶、会茶艺的人会更受欢迎一些。

茶艺是一项高雅而且安静的仪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懂泡茶且长期泡茶的人能让人觉得更容易接近和喜爱。

心神静,易相处

茶比较适宜于安静的环境,常在安静的环境中,心态也会变得更加平和,而平和的心态表现在人的身上同样能带给别人安静祥和的感觉,更容易接近和相处。

不妄言,共和谐

经常泡茶,见过喝过的茶多了,通常也就不会直接评价一款茶的好坏。

久而久之,如待人处事一般,不轻易评价别人,不道人长短,养成言语谨慎的习惯,做事学会多分析。

重细节,有耐心

泡茶是个繁琐的活,更注重细节。选择茶具、环境格调、茶叶多少、水温高低、时间把控等等都需要小心翼翼,精心讲究。

久而久之,人的耐性也会得到磨练,在与人相处中条理清楚而有耐心,不会给人不耐烦的感觉。

懂礼数,重礼仪

泡茶是一门关乎礼仪的学问,长期泡茶,会比较注重礼仪细节。长久以来会形成尊重对方的习惯。

慢慢地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尊重,容易培养成一种良好的礼节习惯,待人处事更懂礼仪。

宜取舍,会选择

茶道讲究天人合一,归于自然,更是一个循序渐进,冲泡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的慢活。长期泡茶,就会懂得,需要综合自身的素养、能力,来选择相对合适自己的事。

忙忙碌碌的生活,想专门花点时间来泡茶对于很多人来说已变得奢侈。有时间就泡泡,没时间就简单喝,不强求,不刻意,不也是一种挺好的生活态度?在都市中找寻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所谓闲情雅致,也可为烦躁与浮华找寻些许的乐趣。

有茶的人生不孤寂


想了解《有茶的人生不孤寂》知识吗,丰富的《有茶的人生不孤寂》内容等你来看!

周作人太爱吃茶了,几乎到了爱茶成痴的地步。曾经写有《吃茶》《喝茶》两文,很有文人气质。

周作人吃茶不挑,颇懂得感恩,他在文章里回忆说:“近年在北京这种茶叶又出现了,美其名曰平水珠茶,后来在这里又买不到,结果仍旧是买龙井,所能买到的也是普通的种类,若是旗枪雀舌之类却是没有见过,碰运气可以在市上买到碧螺春,不过那是很难得遇见的。”

真是有茶在就开心,有茶在就感恩。

周作人终生饮茶,不曾间断,有好茶就喝,没有好茶,稍稍逊色一些的,也能将就着,他喝茶,似乎已经不是为了“玩味”了,有一份切切的情怀在里面。

周作人在其50岁大寿的时候,写有一首《自寿诗》,很有禅意,似乎参透了生命的玄机。

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

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

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

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斋吃苦茶。

“寒斋吃苦茶”,一个清寂文人的做派瞬间被刻画,有茶在,周作人就孤单了。当然了,茶亦不拒友,否则就太自私了。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

古人吃完三杯美酒,上马去,周作人吃罢茶,继续修自己的胜业,可入世,可出世,何其高妙?

几乎每一个善于品茗的人都有一段难忘的茶事。有些人可出入于茶,丝毫不留痕迹,譬如周作人。也有人,决计一辈子与茶为伍,不曾背离,譬如李叔同。

李叔同也是一位颇有茶缘的人,他曾经常去西湖边的景春园吃茶,一杯清茶,一坐就是半天,对着宁静的西湖,观三潭印月、听南屏晚钟,他心如止水,无边的俗世烟火都在这样的风景里洗尽铅华。

1913年夏,李叔同和夏丏尊为逃避学校庸俗的事务,索性到西湖的湖心亭去吃茶,对月品茗,畅谈人生,夏丏尊对李叔同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挺好的。

没想到,一语成谶,李叔同后来果真出家。一杯茶,成就了弘一大师。

淡出红尘之后没几年,夏丏尊的父亲去世,李叔同写了一封信,信中,不忘提“茶”:“由尊处命茶房一人布置伺候一切……灵前亦须上茶上供及香烛。”这一举止,布的仿佛一个灵魂的道场,如此雅致的祭拜,恐怕也只有李叔同能想得出来。

说句不清净的话,茶是有瘾的,而且茶瘾比网瘾、游戏瘾都难以戒除,因为,这是心瘾,已然成为心中难以割舍的部分。

本文《有茶的人生不孤寂》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心在当下,无茶不香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心在当下,无茶不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凡喝茶的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讲究,有的人只喝绿茶,有的人专好普洱;同是乌龙茶,有的人见铁观音眼睛放光,有的人则非大红袍不沾唇边;就武夷岩茶来说,有的人钟情清香型,有的人则执着高焙火;比较讲究的,还要专门选择某一山场的茶或者是某一师傅制作的茶;更有甚者,喝茶只喝高价位的,非几千几万一斤的茶不喝,有钱好任性。

喝茶是一种轻松自在的休闲生活,有偏好是正常的,若偏执就不免要自我禁锢、烦恼不断了。

某日,三五茶友相聚,纷纷各自掏出“看家茶”。a君亮出一泡某大品牌的顶级茶,据说市面上每斤开价十几万。于是,在无限期待中,大家顶礼膜拜、飘飘欲仙地喝了这泡茶。此茶当然是好茶,更由于预设了高价茶一定就好的心境,大家纷纷赞美,仿佛不夸奖一番,就对不住这泡茶,就不能体现自己的鉴赏力。

然而,有人就因为品过这一口,感觉从此就下不来了。b君几天后碰面时就抱怨道,自从那天喝了“天价茶”,对自家收藏的所有茶都看不上眼、喝不上口了,一有泡茶,就心心念念回味着那泡茶的滋味,嘴里的这口茶品出的都是缺憾,心里总是不爽,喝茶乐趣荡然无存。

这种“着魔”的境界,何尝不是一种作茧自缚、烦恼加身呢?

前些年,出差湖南某地,为了买些当地特产送亲友,进了一家茶馆,店主推荐安化黑茶,并沏了一泡中等价位的品鉴。由于自己平时喝惯了武夷岩茶,对其他茶总是抱有某些“偏见”,所以那时没有细细品味,只感觉黑茶陈味重、不很顺口,印象一般。当时还是买了些回来,除了送人,自己也留了几泡,放置橱内再未理睬。直到不久前的一个周日,一友来家小坐,看到这款黑茶,指定要品,并泡了开来。友也是茶道中人,对此茶的优劣娓娓道来。此时,我才静下心来,专注品味,其优之处,果然是香气清幽、汤厚柔顺、回甘持久、韵味独到。

茶还是一样的茶,为什么会有如此不一样的感觉呢?仔细一想,是自己过往总囿于偏执狭隘的比较之中!猛然一悟:喝茶就是喝茶,专注于当下的茶,就无茶不香!

遂又联想起那个佛家的故事,有俗家问得道高僧,得道之前在干什么?答曰:砍柴、吃饭、睡觉。问:得道之后呢?答曰:砍柴、吃饭、睡觉。问: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区别呢?答:得道前,砍柴时想着吃饭,吃饭时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就砍柴,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

所谓得道,就是见性。时时刻刻都在正念中。道是此时此刻,道是无处不在,做好当下而已。

有比较地喝茶,这是喝茶者的正常心理和习惯,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偏执,千般挑剔、万般选择,喝着眼前的茶,心里却挂念着别的好茶,当下这口茶也就一无是处,当下的时光也就白白滑了过去,喝茶的乐趣一无所得。

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是修行。喝茶时不执“分别心”,就是所谓“禅茶一味”吧。

关于本文《心在当下,无茶不香》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中参禅


茶来自于深山幽谷,秉性高洁,不入俗流,向为广大文人雅士以及参禅修道者所喜爱,经常喝茶,可以从中领悟到很多的佛家要义,可以更加懂生活。

茶总是苦的,苦是佛家四谛之首,要参禅,首先要参透这一个苦字。人生中从来没有谁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面对挫折,最忌心浮气躁,应该首先告诉自己要冷静,冷静下来之后才不会做冲动的事,才可以重新理清整件事,想出最合理的解决之道。饮茶讲究心静,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茶的香甜,生活中亦然,饮茶时的心境要求,与佛家要义不谋而合。

茶叶是平凡的,任何人,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都可以饮茶,无非有的贵一点,有的便宜一点,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正如佛家讲究的是众生平等。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这样的心态,永远不要高高在上,要善于倾听,善于沟通交流,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一致,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中成就自己的伟大。

饮茶可以教会人“放下”,曾经有一位法师说过,修行须放下才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我们的手不能总是紧握着,那样什么都得不到,而张开手心,才会布满阳光。生活中需要积极的生活态度,但一定不能过于执著。平时多饮茶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淡然,努力去生活,积极去奋斗,只要认真付出过了,成败得失就不要放在心上。

茶马古道,普洱八景


1983年思茅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古茶马驿道,至今还有那柯里驿道、茶庵塘驿道等。那柯里驿道是思茅至普洱之间,在今普洱县境内同心乡那柯里村的一条古茶马驿道。清光绪时,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今还可见用人工打制的条石和砾石铺就的石道,路面宽1.4公尺,有石台阶盘旋而上,全长断续30公里。

茶庵塘驿道是普洱至磨黑以北到省城昆明,内地南下到思普区的一条古茶马驿道,在普洱县城东北12.6公里的茶庵塘坡头,海拔1960.7公尺,是古代重要关哨讯塘之一。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茶庵塘设五名住守。明末清初,为了方便向京城进贡普洱茶,便由普洱到省城昆明修了一条官道,陆陆续续铺砌了一些不甚规则的方形、长形石头。这条道也就成了商旅行人骡马运输茶盐来往的交通要道。

驿道在蜿蜓的群山峻岭之中,过去有一小寨人住在这茶庵塘道旁,除从事一点农业外,多数是设店卖茶卖饭,接待过往茶马道的行人马帮的,因称茶庵寨子。茶庵塘因山高路险,故有茶庵马道之称,故亦成了清代普洱郡八景之一。现今还可看到宽约2公尺,断续长约6公里的茶马古道,石上已踏出2公分深的马蹄印,历史之久,由此可知。

关於清代进贡普洱茶的情况,从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例於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两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鲜茶时须以三四斤鲜茶方能折成一斤乾茶。每斤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当时,地方官员要备办贡茶,普洱六大茶山和其他一些产茶区的少数民族,均以茶作主要经济来源和物物相换的对象,所以几乎处处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充斥。

据考,这一时期每年约有马帮五万匹於春秋二季来回於滇西、滇南及缅、越、老等地运输茶叶,随著茶叶运输的繁忙,客栈、食馆、商店也应运而起,生意兴旺,第三产业在交通沿线发展起来。来往於思普区的马帮运输有几条干线。其一,由下关经凤庆(顺宁)、云县、临沧、景东、景谷、双江运输猛库茶、凤庆茶至下关加工为沱茶,每年约有驮马4000~6000匹驮运。其二,由蒙自向西至临安(建水)、石屏,往南至江城抵西双版纳。其三,以玉溪为起点,经石屏、元江、磨黑至普洱思茅。

海关纷纷设立 剌激普洱出口

海关的设立也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运销。清光绪21年闰5月28日(1895年6月21日),清政府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商务专条,其中第三条规定议定云南之思茅开为法越通商处所。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三日(1897年2月4日),英国又强迫清廷在北京订立中缅条约附款十九条,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将在思茅设立英国领事官驻扎,根据上述条款,1897年1月2日,法国在思茅建立了海关。

1902年5月8日,英国在思茅建立海关。据海关统计,自民国元年至民国十一年(1912—1923)经由思茅海关出口的红茶,价值白银110210两。十八、十九世纪在思普区进行茶叶贸易的茶商有两大部分,「石屏茶商主要垄断易武茶区的茶叶运销;腾越、思茅茶商主要垄断勐海、勐遮茶叶的运销。

此外,中甸、德钦(当时称为阿墩子)的藏族商队,每年有驮马三百至五百匹来到西双版纳驮运茶叶,销往西康、西藏,每年约三千担。在茶叶加工制作上,本世纪三○年代,思茅曾建立过思普企业局,并在勐海南糯山建立思普茶厂。解放前,黑江县有私营景星茶厂,为加工生产好茶作了努力。

普洱量大增 苛税跟著来

普洱茶发展了,产量增多了,利润增多了,而封建官府对茶商茶农的课税和勒索也增加了。光绪年间,云贵总督还在普洱增设盐茶道,下设官茶局及盐提举司,加重了茶商、茶农的苛派。由於茶捐过重,茶农受损,茶商亦无利可图,以至造成普洱产茶,颇为民害(见吴应枚《滇南杂记》)。

到光绪末年,普洱茶已由过去年产八万担的高峰跌落到五万担,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得另走他途。过去马帮络绎,商旅塞途的景象一蹶不振。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全区茶叶产量降到15000担。到1949年时,全区茶园残存面积仅31400亩,产量仅6992担,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普洱茶马道亦从兴盛逐渐走向了衰落。

茶中自有颜如玉 茶中自有黄金屋


每每厌学之际,老师们总会对我们谆谆教诲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此句诗出现于宋朝,是时朝廷需要许多文人学士,便用这句话来竭力提倡好读书的风气。原诗是这样说的:“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朝以此来激励人们多读书,宣扬的是读书可以让人们得到想要的得到的东西。由此来看,茶亦是此种“神物”。

茶中自有颜如玉。茶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个圈子。在茶友圈子里,好茶者因为某种茶或者有着共同的喜好而聚集在一起。正所谓,意气相投,当然更容易相交了。此时,茶成为了一种媒介,将原本素不相识的人连接在一起。

再者,喜欢品茶者大多品性端正,心地善良,比媒人的那张嘴来得可靠得多。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相交,定能成全许多美好姻缘与友谊呢。

茶中亦有黄金屋。人只要保持内心的善念,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的。茶,是为养心之物,以茶悟道,以茶入禅,以茶得道。在茶水里,洗尽了人心的贪欲,洗尽了内心的恶念,让品茶者寻回自己的初心,走自己想走的路。由此,便可一往无前,追逐内心所想,得到平常的心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今,茶中亦有颜如玉,茶中亦有黄金屋。认真习茶,用心品茶,便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何谓一壶不事二茶


“一壶不事二茶”即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因为紫砂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

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否则今天乌龙,明天普洱,后天花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沌,了无个性可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因台湾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极易孳生其间,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

若真有必要需两茶混泡,其实也没啥不可,《阳羡茗壶系》有载:“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水泻之,元气复矣。”准此,请先充分洗净壶内外后,再注满沸水,静置几分钟再倒掉,如此反复几次(视前后两茶的茶味差异大小而定),便可正式使用了!但为防某些砂壶胎薄易裂,因此古人所谓“...倾即没冷水中…”的三温暖做法应斟酌为之!

八大茶故事经典知多少


古代八大茶经典故事,你知道多少?

 

1、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2、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事见《世说新语》:“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3、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4、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5、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

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7、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8、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