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之养壶有道

发布时间 : 2020-07-10
紫砂壶平时怎么养壶 紫砂壶如何开壶怎么养 新紫砂壶养壶的方法

紫砂壶平时怎么养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紫砂壶之养壶有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紫砂壶之养壶有道”相关知识!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紫砂壶之养壶有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爱茶人来说,紫砂壶是必不可少的伙伴。很多人都喜欢养壶,倘若养出一把好壶会特别有自豪感。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养壶,养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养壶之前,首先一点需要将紫砂壶里里外外都彻底清洗干净,不能有任何的茶垢、油污、蜡等杂质。想要完美无瑕,就要从一开始就将细节做到极致。

养壶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提防油污,如果紫砂壶沾染到油污,土胎便吸收不到茶汁,会留下难看的疤痕,所以一旦不小心沾染到要马上清洗干净,要将紫砂壶当做自己的脸一样爱护。

见过很多朋友因为太过急切,采用一些速成的法门养壶,得不偿失。养壶需要实实在在泡茶,一点一点的让土胎吸收茶汁,这样时间久了,紫砂壶表面自然会显出晶莹如玉的色泽来,自然养壶是王道,切忌心浮气躁。

在擦洗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力度,用软毛小刷子轻轻刷,将茶汁刷过之后用开水冲干净,然后用干净茶巾擦干,不要刷起来没完没了,适度最重要。

喝完茶之后,有些人会将茶渣留在茶壶中,为的是提升养壶的进度,这种做法不可取,要知道紫砂壶吸附茶味的功能十分强大,茶渣放在壶中,时间稍久会变味,那种味道是对壶的极大伤害。

养壶是对个人耐心的考验,要按部就班,一步步慢慢来,正如我们生活一样,生活中要经历种种才能获得成长,养壶也是这样,一点点耐心养下去,终会成就无价之物。

关于本文《紫砂壶之养壶有道》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cy316.com编辑推荐

紫砂壶经典壶型:西施


紫砂经典西施壶

说起西施,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其丰姿婀娜,貌美倾城,令人赞叹。但在紫砂壶界,也有一壶称之为“西施”。顾名思义,此壶应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

西施壶原名也称“文旦壶”,据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说“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名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事实上此壶式也确实像极美少女丰满的乳房,壶纽像乳头,壶流短而略粗,壶自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来也许觉得“西施乳”之名不雅,便以壶把为倒耳之形为名,改称“倒把西施壶”。

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

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西施壶一般都会用细腻泥料来制作的,如用粗砂就不伦不类了,此壶是紫砂爱好者必收的壶型。

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其为时大彬的弟子。同时,明末清初的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紫砂壶鉴赏之鱼化龙


紫砂壶的种类繁多,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茶壶——鱼化龙壶。

鱼化龙壶也是一把很具有经典意义的茶壶,这类壶的经典样式已经流传有好几百年了。在清明时代就开始广为流传,其中邵大亨做的鱼化龙壶是最为有气韵,尽管后人有无数的模仿,但都无法取代。

说到鱼化龙那也是有一段传说的,鱼化龙实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可以龙鱼互变。在史前半坡仰韶文化那时代,据资料记载,那时候就有很多的族会把鱼作为他们崇拜的神,有很多资料也详细记载了史前鱼图腾的图案,与现在的图案还是很贴近的。在最开始有图腾是并不是以紫砂茶壶的形式出现的,最早是画的,然后慢慢演变成雕刻,用木头雕刻出来,随着人类的发展,慢慢的出现了金雕、银雕、玉雕,越来越显得尊贵,有的甚至价值连城。

作为一种传世佳作,人人都想收藏,润泽坊具有几十年的制壶经验,他们用其所学,在以往制壶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设计制作出了这把鱼化龙茶壶,可能不会有邵大亨的博伟气韵,线条的逼真,但是也可以说是一把佳作。颜色红中带紫,尊贵典雅,泥料细腻温润,壶面饰以云浪纹,舒展流畅,生动和顺。鱼、龙、云与壶身的浮雕也是浑然一体出神入化。

纯手工的制作,更蕴含了制作者的心血,更为茶壶的细节之处做了精心的修改,润泽坊以普润大地,恩泽四方为信仰,希望能以己之力为那些爱壶、玩壶、收藏壶的人创作更多佳作。

质疑紫砂壶之浓郁文化底蕴


紫砂壶到底有没有文化底蕴?这个问题如同人有没有灵魂一样至关重要。

紫砂研究学者宋双才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今人们收藏紫砂壶只看泥料、工艺、款识、年代,而不知紫砂真正打动人心之处在文化。紫砂壶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壶上有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有金石篆刻、诗词铭文。宋先生在总结紫砂壶文化底蕴的时候,借鉴玉之“五德”提出紫砂文化的“五美”。

和之美

“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是对多样性的坚守。紫砂壶的和之美就体现在对万物多样性的尊重,在于一视同仁的胸怀。

和一切茶。爱茶人都知道,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乌龙茶需用盖碗,但是紫砂壶作为泡茶器皿,既可以用来喝绿茶,也可以喝现在时髦的普洱茶。自明代人们饮茶习惯发生改变以后,紫砂壶成了最好的饮茶器皿,那时还只有绿茶。直到清中叶以后,有了发酵工艺,茶的种类多了起来,人们发现,紫砂壶适合于各种茶,能冲泡出最好的效果。茶具砂为首,无论是高贵的普洱、龙井,还是乡村野老的茉莉花茶,置于紫砂壶中,都可氤氲出最醇正的香气,流淌出最本真的色泽。

和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皆可幻化为壶,皆可把玩于掌心之中。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愿望带到壶上。有一壶名为波浪锥,传说是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武器。但人们企盼和平,希望化干戈为玉帛,化利器于茶水之中。这把壶表达了做壶人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李昌鸿先生曾做一对儿壶,名为雍容华贵。一高一矮两壶象征夫妻二人,壶上刻有举案齐眉故事,祝愿人间和和美美。壶可传情、可达意,紫砂和万事万物万种情愫于壶上,令赏壶人思接千载。

融之美

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要素。大千世界,万水争流,汇入大海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人生的至高境界既在合而不同,又讲博采众长,互相吸收。《周易》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刚柔相济也是这个道理。壶小乾坤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哲理皆融于一壶之中。

融金木水火土。书画纸张由树木加工而来,遇火立刻成灰。而紫砂本身是土,又含铁质,遇水成泥,逢火成陶,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烈火中融为一体,锻造出一个通透的新生命。这一锻造过程不需任何修饰,不像瓷器那样需要包上一层彩釉。紫砂壶可以说是表里如一,素面素心。

融方圆刚柔。紫砂壶不仅造型上有方圆之分,壶身、壶把、壶嘴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壶上的线条更是有曲有直、刚柔相济。即使看似圆形的筒身,其横截面也可以是方形,真是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再细观壶之神韵,即使气质刚强似猛士,曲水流长处也自有侠骨柔肠。

用之美

苏东坡仰天长啸“天生我才必有用”,道出了顶天立地的豪情!用,是气魄,是价值所在,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做有用之才不仅是历代文人侠士的人生追求,也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顽石可填海、可补天,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万物之美也在用中得以充分体现。

紫砂壶的美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汩汩,茶香袅袅而来,壶在你眼中亦真亦幻,龙飞凤舞,却又触手可及。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紫砂壶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壶靠使用以养生,以养浩然之气。

紫砂壶的用之美也并非逞一时之强。紫砂壶与茶文化相伴而生,只要茶在,它就有用武之地,就可以日日提醒你不可一日无茶,不可做无用之人。

奇之美

紫砂材质特殊,这是一奇。它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可以适合一切茶,泡茶隔夜不馊。而且紫砂材质有类似海绵的吸附性,常沏茶的壶,就是不放茶叶,水中也有茶香。紫砂还可以独立成陶,是世界上惟一不需要添加其他矿物而独立成陶的陶土,它本身具有很好的黏结度和可塑性,具备单独成型的能力,是世上的泥土中最奇特的一种。用这种被称作“泥中泥岩中岩”的五色土做成壶,出窑时形比冶铜,入手光可鉴人,且越用越有玉感,不能不谓之奇。

紫砂壶表现力强,又是一奇。我们看一幅油画往往会产生真实的幻觉,当眼睛近距离观察一幅油画时,除了笔触就再也无法看到所表现的其他物体质感。紫砂就不一样了,用紫砂做成的牡丹壶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芒果壶看上去就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芒果,无论从造型、颜色还是质感来看,都惟妙惟肖。远看如是,近看也如是。紫砂做出来的动物、鸟虫更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此外紫砂壶形态上“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大师级的壶每次都是创作,每一把都有不同,变化多端,幻化无穷。艺术贵在变化,紫砂壶把变化的奇美表现到了极致。

隐之美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由来已久。大隐隐于市,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精英的主流人生观。从姜太公钓鱼,到诸葛亮隐居茅庐,传统文人的人生哲学是才能得不到施展时韬光养晦,一旦被重用便会鞠躬尽瘁、豪气冲天。紫砂壶也有这样的气魄。

古人评价紫砂土与黄金(205,-2.61,-1.26%)争价,紫砂壶可与商鼎周彝比肩,甚至感叹:“人间珠玉安足取?不及阳羡一

细赏紫砂壶的部件之美


一把完美的紫砂壶由很多个不同的部件组成,如壶盖,壶钮,壶身,壶嘴,壶把等等,想要做出一把精品紫砂壶,这需要艺人对紫砂壶的每个部位都要配合的尽善尽美才行。

细赏紫砂壶的部件之美

一、壶钮: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常见有球形钮、珠钮、桥梁钮、瓜柄形钮、树桩形钮、动物肖形钮。

(1)球形钮: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制作中采用“捻摘子”工序,搓、转、压挤而成,简洁快捷。

(2)桥形钮:形似拱桥,有圆柱状、方条状、筋文如意状等。作环形设单环、双环,亦称“串盖”。平缓的盖面,环孔硕大的为牛鼻盖。

(3)瓜柄形钮:花塑器常用的钮式,如南瓜柄、西瓜柄、葫芦旁附枝叶、造形生泼。

(4)动物肖形钮:源于印钮。有狮、虎、龙、鱼等,有写实、抽象变形、仿古手法并举,与主体统一协调即可。

(5)树桩形狃:取植物或瓜果的形态捏制而成,如梅桩、竹根、葡萄等。

(6)花式钮及其他:随着新的陶艺形式发展,打破传统程式,以壶边大于口取代壶钮,有盖与钮融为一体的。

细赏紫砂壶的部件之美

二、壶嘴:紫砂茗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胥出自然的称“暗接”。如汉扁壶把,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形成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1)壶嘴:称之为“流”,为注茗而设置。出手通畅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泻杯底无声响,这与壶嘴壁薄、光滑、壶体孔眼、壶嘴眼、壶盖孔眼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据传统模式可分为: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和流。

一弯嘴:形似鸟啄,俗称“一啄嘴”,一般为暗接处理。

二弯嘴:嘴根部较大,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均可。

三弯嘴:源于铜锡壶造型,早期壶式使用较多,明接处理较常见。

直嘴:形制简洁,出水畅,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

流形的鸭嘴:源于奶杯造型,一般用于茶器、咖啡具的造型上。

上述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式仅指其基本形,依附于壶体又可在壶嘴上分割筋纹,亦可加饰花塑器方法与壶把相统一。

(2)壶体孔眼:明代多为独孔,清代中后期为多孔,有三孔,七孔,九孔等。七十年代出口日本的紫砂壶一度用球形孔,其孔要求排列整齐,与嘴对正,并依据嘴形而设置。

细赏紫砂壶的部件之美

三、壶把(柄):为便于握持而设置。源于古青铜器爵杯的弧形把。源于瓷执壶条形壶把的称"柄"。壶把置于壶肩至壶腹下端,与壶嘴位置对称、均势。具体可分端把、横把、提梁三大类。

(1)端把:亦称"圈把",其使用方便,变化丰富。把、口、嘴三点呈水平、对称。垂直形式安置,具端庄、安定的效果。

(2)横把:源于沙锅之柄,以圆筒形壶居多。

(3)提梁:从铜器及其他器形吸取而来的壶式,除提梁的大小与壶体协调外,其高度以手提时不碰到壶盖的钮为宜,有硬提梁、软提梁两种,光素器、花塑器都有,变化丰富。

细赏紫砂壶的部件之美

四、壶盖:紫砂壶以其里外都不施釉的特点,盖与壶体能一起烧制,以达到成品壶盖直紧、通转、仿尘、保温的要求和作用。主要形式有压盖、嵌盖、截盖三种。

(1)压盖:亦称“完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边缘有方线和圆线两种,均与壶口相呼应。与口置平的泥片称“座片”,弯起泥片为“虚片”,壶口泥片称“坨子”,壶墙的泥圈为“子口”,几个部位及转折过渡用脂泥镶街,润合贴切、浑若天成。壶盖稍大于壶口之外径的俗称“天压地”,以适应功能和视觉的要求。

(2)嵌盖:嵌盖是壶盖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能达到“准缝如纸、发之隙”者属上品。平嵌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时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缩一致,仅有“纸、发之隙”,有圆形、方形、异形、树桩形等。虚嵌盖与壶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状,形制规整。口部以装饰线处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结构,与平嵌盖手法相似,以严密、精缝、通转为上。

(3)截盖:这是紫砂壶特有的一种壶盖形式,以壶整体截取一段作壶盖而故名。其特点是简洁、流畅、明快、整体感强。制成后盖与口不仅大小合适,而且外轮廓线互相吻接,丝严合缝,故技术要求较高。有截盖、克截盖、嵌截盖之分。

细赏紫砂壶的部件之美

五、壶底:壶底足也是构成造型的一个主要部分,底足的尺度和形式处理,直接影响造型视觉的美观。壶底大致可分为一捺底、加底(足圈)、钉足三种。粘接制作方式有明接、暗接两种。直方挺直造型的壶宜用明接,圆韵浑朴的造型宜用暗接处理。

(1)一捺底:紫砂茗壶烧成因无釉,故无烧成粘钵之虑,制作省工省时,用一捺底处理圆器造型赶紧利索,简练灵巧。

(2)加底:在壶身成型时加一道足圈,并用脂泥复合嵌接,亦称“挖足”。加底、脚圈应视主体造型而设置,用复子和勒子工具加工处理,亦有借鉴花盆底足处理手法,在方壶上采用挖出“犴门”有扁梯形托榫足等。

(3)钉足:它源于铜器鼎足,用钉足支架壶体,稳而不滞,透出灵气。型制大小,钉脚高、矮、粗、细宜视主体而统一协调,圆器一般用三支钉足,方器则为四支钉足,从实践使用而言,钉足不宜太高。

紫砂壶如何清洗?


紫砂壶如何清洗?

有位壶友来问我:“老师,您看我这壶是不是假冒伪劣的,怎么用着一股怪怪的味道?”我细细地闻了闻,问:“怎么一股消毒液的味道?放置了好长时间也散不去”壶友说,“对啊,您不是说要常清洗嘛,我好几天没用,里面茶水忘记倒了,后来就用八四消毒液泡了会儿。”我心想:哎,好好的一把壶,就是被你的“勤劳”坏了。

其实,对于紫砂壶的清洁上也颇为讲究,不能盲目的“勤劳”,掌握方法才能更好的养壶。首先观察壶的表面是否有过油、腊等污物,若有则需及时清理。

因为紫砂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若有油污依附其上,则会则会使紫砂中的透气孔堵塞。同时,使用紫砂壶不注意清洁,时间久了,壶内会沉积一些茶垢,表面会有油污等秽物。既影响其美观,又会出现不卫生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而且,如果时间长久便会更加难以清理。

关于紫砂壶的清洁、保养方面:

一、切勿沾到油污

如若有油污沾上,则需立即清理,否则,油污很容易浸入紫砂中,而且会在土胎上留下油痕,很不利于紫砂的透气性和对水分的吸收。同时,油污沾于壶表面,影响其美观。二、注意使用前的清洁

每次使用前要注意对壶的清洁,主要清洁其上的油污、污渍等,可使紫砂壶的优势更突出,而且更卫生。

三、紫砂如同美女,也需常补水

紫砂壶的补水当然不是通过面膜来进行的,只需常用其泡茶就可以。常用其泡茶,茶水就会渗入土胎中,长期下来,壶表面就具有温润如玉的光泽。

四、适时适度的刷洗和擦拭

使用一段时间,紫砂壶内便会积有茶垢。一般,我们采用软毛的小细刷蘸温水,轻轻刷洗,然后再用温水冲洗,之后采用干净清洁布轻轻擦干。当然清洗要注意适当,如若过度可能会对壶身造成损害。

五、每次使用后要注意清洗晾干

通常,在使用紫砂壶泡茶之后,需要及时清理壶内茶渣。若时间一长,便难以清理。同时,还可能会产生异味。所以使用完成后,注意清洗并晾干。

六、每两次使用宝壶间,最好间隔一段时间

通常,我们在使用茶壶泡茶一段时间后,需要放置数日,再进行使用。如此做法,会更有利于紫砂壶的透气性和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饮用茶完后,紫砂壶应特别注意下面几点和步骤:

1、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2、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燥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3、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密封。

4、茶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5、勿放近多油或多尘埃的地方。

6、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

7、不同个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8、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

普洱茶冲泡方法之 紫砂壶冲泡


【必备器皿】茶海、小壶、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

【适宜茶品】各种茶品都可以用小壶冲泡,但较新的生茶一般不采用此法,其它的茶都可以用小壶冲泡。

【适用场合】各种场合。

【操作流程】

1、温杯:用开水把准备好的干净的器皿再冲淋一次,一是为了卫生,同时也是给盖碗、公道杯、品茗杯加温。

2、投茶:把要冲泡的普洱茶投入紫砂壶中。投茶量或茶与水的比例关系对整泡茶的影响很大,100cc左右的紫砂壶我们推荐投茶5克左右为宜。一定记住“观音怕淡、普洱怕浓”。特别提醒有乌龙功夫茶习惯的普洱初学者,一定不要以乌龙的投茶量来泡普洱,会过于浓,因为普洱茶产区的海拔更高,内含物更丰富。

3、润茶:注入开水到投入茶叶的壶中,洗茶一到两次(生茶一次,熟茶两次),让茶叶充分的苏醒、伸展开来。不建议饮用润茶的茶汤,温一下杯倒掉或者直接倒掉。

请注意注水的速度和角度。注水的速度会影响到水的温度,注水快则温度高,注水慢、水流细则水温相对要低一些,要针对所泡茶叶特性的不同来做出适当调整。注水的角度会影响到水对茶叶的冲击和茶叶的翻滚,豪较多的茶和熟茶不能过于冲击和翻滚,否则茶汤会浑浊不透亮。

4、泡茶:泡茶时要注意出汤的时机,出汤过快则茶汤寡薄,出汤过慢则会太浓。

5、分杯:把通过滤网冲泡好的茶汤分杯到品杯中供大家分享,注意品杯不要倒太满,“酒满茶半”,最多不要超过七分。这是中国茶道的一个礼节,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6、品茶:三口为品,意思就是要小口慢慢喝。烫的话薄薄的吸品杯最表面的一层茶汤,一杯普洱茶中表面的一层温度最低。

【注意事项】冲泡法一般选用150cc上下的壶,紫砂最佳,一般选择壶身低矮、出水好的壶。小壶冲泡与盖碗冲泡最大的不同在出水这个环节上,小壶的出水会有个时间上的后延,所以操作中要留出余量,茶将要合适之前就要开始出汤,把最佳时机控制在出水一半时,这样茶汤才会刚好合适。

小壶冲泡与盖碗冲泡还有个不同在于小壶冲泡可以用随手泡中开水冲淋壶身加温,对需要高温的茶品来说可以泡出更好的效果。

【难点解析】掌握正确的抓握壶的方式道理与盖碗一样,找不烫手的地方抓,但要注意不要堵了壶的出气口,还要适当保护壶盖不滑落。

藏家淘宝紫砂壶


自从收藏家赵庆伟迷上了紫砂壶,他将这些从各方淘来的“宝贝”一一请上了自家的高阁。在赵庆伟看来,收藏能引起观者的共鸣很重要,而与国人饮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紫砂壶,恰恰能引起这种共鸣。

走进赵庆伟的家,推门即见一个两尺多高的石雕头像,雕工精致,栩栩如生。门口随意堆放的纸箱里,摞着一捆捆装有作家手稿的档案袋。挨着茶桌坐下,随手一摸便是刻有颐和园山水、精工制作的雕漆盘。早就听闻这位杂项收藏家有按“吨”收购文化史料“废品”的癖好,5个库房、30吨手稿、100多万张老照片……今天我们得以一窥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在等待泡茶水开的过程中,面对满桌子的紫砂壶,赵庆伟向我们讲述着他和这些“座上新客”的别样缘分。

他指着一把落有民国记款的壶告诉我们,最初就是这把“造型雄伟”的大提梁壶引起了他收藏紫砂壶的兴趣。当时从一个古董商手里花了九千元拿下这把壶的赵庆伟突然意识到,若是将家里的古董全部换成紫砂茶具,让茶文化充盈生活,这着实够有雅趣。粗略梳理下来,赵庆伟发现,自己之前无意收到的紫砂壶已有二三百把,不过这些藏品需要精细的归类、整理。

其实,进入紫砂壶这一领域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在赵庆伟看来,紫砂壶的收藏空间很大,现在紫砂壶市场上的“倒挂”现象严重,顾景舟、何道洪等大师的作品被炒得火热,而同时期的其他具有较高水准的作品则相对价格低很多。这就像一个金字塔,“个别的尖子、标杆出来了,但下行的金字塔底端非常大,便宜的好壶非常多”,赵庆伟在这其中看到了机会。

说起收壶、藏壶,赵庆伟有着他自己的一套标准。“我喜欢串联,在我家里,从明代到当代,各个时期的壶都能看到,不管它值钱不值钱、名家不名家,它至少在那个时期存在过。”赵庆伟的这些紫砂壶,不光串联了古今,还跨越了中外。他最心仪的一把壶,得来所花成本并不高,却有着略带神秘色彩的出身—不仅外形独特,而且壶底落的是外文。赵庆伟买来不少相关书籍,关于壶的来历竟是查无所获。直到一次,他偶然在贴吧上发现和自己这把底款相似的紫砂壶,后经网友考证才得知,这种壶是清早期泰国王朝向清廷定制的外销壶,在风格上与本土自产自销的紫砂壶有很大差别,而且在今天存世不多。赵庆伟认为,收藏这种壶有助于对中国早期外销壶发展状况的了解。

强调藏品的文献价值,从油画、手稿、老照片、电影胶片等,到如今的紫砂壶,这也符合了他一贯的收藏风格,在圈内,这位杂项收藏家有着“文化拾荒者”的美名。除了紫砂壶,赵庆伟还收藏其他各式各类的紫砂制品,烟枪头、鸟食罐、花盆……“不怕杂”,确定了大体主干之后,他喜欢从横向支流入手,丰富整个紫砂体系。

面对几柜子的紫砂壶,赵庆伟坦言,将来会挑选出几把来泡茶,品茗养心。的确,一把承载悠悠茶香的紫砂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是多一分的安静与雅趣,少一分的喧嚣与浮躁。

紫砂壶为什么一定要开壶?开壶的目的是什么?


紫砂壶为什么一定要开壶?开壶的目的是什么?

(一)祛除异味

紫砂壶经高温烧制,发生物理变化气孔扩张,降温出窑后难免会被一些粉尘堵塞气孔;工艺师在后期对于细节的打磨,也会在壶内留下些砂料碎屑。

另外,有些茶壶里面仍留存着白色的铝粉(此为隔离用的耐火物,入窑烧坯前先撒布于壶盖内沿,可避免壶盖与壶身烧结在一起分不开);同时,经过若干道环节到你手中时,其间也会有许多粉尘类杂质粘附于壶壁内外。以上这些异物均应予以清除后才能泡茗饮用。

(二)清除火气和燥气

泥料在千度以上高温中炼烧时,其特殊属性与显微结构虽未被破坏,然其间却已无甚水分,产生了一种“燥气”,并不可避免的有泥料的土味,需要进行退火。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新出窑的壶立即用来泡茶,不管你塞多少茶叶,冲出来的茶汤都很“淡”且含“土味”。因此,必须让壶先吃足“水分”,消除“火气”和“土气”,为以后的养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清除可能有的油污

一些无良业者常会在一些低档的砂壶表面打上—层蜡油,以增加光泽,美化卖相。这层油性异物不但堵塞了壶表面的毛细孔,更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受茶水,如未予去除,则养壶势必徒劳无功!

(四)开壶误区

有些朋友想将茶叶与壶同煮的时间延长,使壶以最快的速度吸附茶汁,以期取得更佳“上色”养护效果。其实,这是错误的。

因为:泥料的吸收并没有选择性与辨识性,而茶叶在100℃的沸水中十分钟后其大多有益物质已游离于茶汤中,时间过长,已渗出的茶多酚、嘌呤碱、花青素等导致苦涩的物质,以及尚未完全渗出的那一部分会使茶汤越发苦涩难当,而泥料却会照单全收,经过这么“制作“的壶儿泡茶时,又将这部分“加料”味道吐出,其滋味可想而知了。

(五)建议

个人经验,新壶买回后,若不着急使用,先泡清水5~7天,让其吐吐泥味降降火再煮,效果更佳。如果当地水质较硬的话,容易起水渍,建议用纯净水泡。茶壶用过一段时间后,气孔开始堵塞,或则长期放置,重新使用,也建议用清水煮煮,使其容光焕发神清气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