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茶

发布时间 : 2020-07-24
茶籽与茶叶 花草茶与花茶 黑茶与胃酸

茶籽与茶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书与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书与茶”相关知识!

想了解《书与茶》知识吗,丰富的《书与茶》内容等你来看!

一卷书,一杯茶,这就是我闲暇时光的全部,有了它们的陪伴,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是华灯初上,繁星满天。

茶是淡淡的,香的不是那么明显,书是情节普通的书,讲了一个人的一生,有挫折,更多的也是平淡,平淡中有故事,虽然是平淡的故事,却感动了自己。

书就是作者讲故事给读者听,好的书是不急不缓的,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表达节奏,书中讲到的事依稀自己也经历过,一些心情自己也有过,书中描写的阳光自己也曾记忆深刻过,所以这本书于我而言很亲切,像桌上的茶一样。

曾经在很小的时候,设想自己的人生应该轰轰烈烈,可当真正经历过社会之后,才发现大多数人的生活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轰轰烈烈是外在的奢华,对于一般人而言,真正需要的是平淡与从容。

从容饮茶,从容梳理一路心得体会,对很多事有了不同的看法,以前在乎的成败得失,渐渐的就不再记在心上,以前觉得得意的事,现在看来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人生有起起伏伏,这一刻得意了,下一刻或许就得意不起来,这一刻郁闷了,下一刻或许就是柳暗花明,起起伏伏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

多看书,多思考,多饮茶,多品悟,书看的多了,茶喝的多了,就会把握住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就会按照这个节奏,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文《书与茶》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书选读: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由宋徽宗赵佶著于大观年间(1107年1110年)。《大观茶论》对宋代的茶叶生产过程宋代茶具和宋代斗茶艺术多有详细叙述,是一部重要的茶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维一的由在位帝王撰写的茶学专著。《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章。今天选取其中的几篇与大家分享:

1、地产: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编者注释】阴阳相济的产地观念是很先进的,而且也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还有武夷山好的山场等,都体现出阴阳相济这一点。

2、天时: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对郁燠,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积,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3、采择: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凡牙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鸟带,白合不去害茶味,鸟带不去害茶色。

5、制造: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饮而有少砂者,涤濯之下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过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长,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过宿,则害色味。

7、白茶:白茶自力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培,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编者注释】此处的白茶是茶树品种中白化了的茶树,而不是六大类茶中的白茶。

9、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编者注释】现在的茶也是可以用盏来泡的,其中的妙处试过之后就知道了。

11、瓶: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未欲园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13、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并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

【编者注释】这个半路加水之法,小编不是很同意,过老的水还是直接弃之不用的好。新老水混合,实际味道不会有太多进步。

15、味: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其味醇而乏风骨者,蒸压太过也。茶枪乃条之始萌者,木性酸,枪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茶旗乃叶之方敷者,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此则芽胯有之,若夫卓绝之品,真香灵味,自然不同。

【编者注释】香甘重滑的标准至今还被茶人们津津乐道。

16、香: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千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蒸气如桃人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

【编者注释】宋代蒸青为主,茶叶香气的变化不如现在丰富。

19、品名:名茶各以圣产之地叶。如耕之平园台星岩叶,刚之高峰青凤髓叶,思纯之大岚叶,屿之屑山叶,五崇柞之罗汉上水桑牙叶,坚之碎石窠石臼窠叶,琼叶。辉之秀皮林叶,师复师贶之虎岩叶,椿之无又岩芽叶,懋之老窠园叶,各擅其美,未尝混淆,不可慨举,后相争相鬻,互为剥窃,参错无据。不知茶之美恶,在于制造之工拙而已,岂岗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优而后劣者,昔负百今胜者,是亦园地之不常也。

【编者注释】诚然,这个和现在的情况是一样,再好的山场,没有好的制造工艺,也是枉然。

宋朝茶书《茶录》著作介绍


宋朝的茶书,首推蔡襄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所著的《茶录》。

蔡褒(1012 -1067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今属福建省),北宋书法家。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后先后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圈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还曾出任过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的知事。蔡襄一生为人忠厚、正真,讲信义,具有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书艺。在书法史上,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之一。

此外,蔡襄对于植物学也很有研究,著有两部农艺名著《茶录》和《荔枝谱》。蔡襄是茶学大家,他在担任福建转运使时,精心制作了“小团茶”,在他的提携下,宋代建茶驰名全国,当时论茶的人没有人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特别地,他所著的《茶录》除了献给皇帝外,还勒石传世,对福建茶叶的发展,以及日本具有美学艺术的“茶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茶录》一书共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器,总共800多字。

《茶录》的上篇主要论述了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火螭盏和点茶。关于茶色他认为:“茶色贵白,而饼茶大抵于表涂膏泽,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关于茶香他认为:“茶有真香,而人贡者,微以龙脑和膏以助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这符合现代观点:茶叶在制作方法上不宜掺杂“珍果香草”,这会把茶的真香夺去。关于茶叶,他认为:“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场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与味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味,前世论水晶者,以此”。这是对茶味与产地、水土、环境等密切关系的论述。关1=藏茶,他认为:“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人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这是说茶叶有很强的吸异昧性,不要和香药放在一起,另外还要把握好温度和湿度。

《茶录》的下篇是关于茶器的论述,主要对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和汤罐进行了详细论述。

品茶 品书 怡然自得


想了解《品茶 品书 怡然自得》知识吗,丰富的《品茶 品书 怡然自得》内容等你来看!

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

坐在书案前,左手摩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

当你将茶叶放到茶具里,冲上开水时,茶叶犹蜷,茶汁尚苦,茶水微浊,喝一口不得其中真味。

当冲上第二杯水时,茶叶浮浮沉沉,逐渐舒展,茶汁微浓,轻啜一口,满腹生香。

当冲上第三杯水时,茶形完全展开,叶脉一目了然。

此时茶水碧绿,如初春枝头嫩芽;茶色清澈,像一块透明翠玉;茶香袅袅,似有若无,似无若有,微闭双目,细啜慢品,妙不可言。

故坊间有一说:头道叶子二道茶,三道喝得痒巴巴。

到这个时候,你欲罢不能,不来个几杯,不足以解心头之痒。

读书何尝不是如此?

刚刚读书时,如蜷之茶,不得要领,不明其理,迷迷惘惘的,感觉很苦。

到再读时,慢慢有些明白,如茶叶缓缓舒展,书中之事,书中之情也能了解个七八分,也同时有了“布衣暖,菜根香,书中滋味长”的感觉。

读书要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地步,就如饮三道茶,似佛家仙人。

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其实书也是一样,其蕴含的道理,就是书的“元神”,其字词句篇不过是书中精髓的载体,也即“元体”。

品茶与读书都是从“元体”入手,而发掘“元神”的。

饮茶与读书的方式也有相似之处。

饮茶时大口倾倒谓之牛饮,读书时粗枝大叶谓之吞枣;饮茶时慢斟细酌是品茶,读书时细嚼慢咽是品书;饮茶时讲究程序讲究茶器讲究水质是艺茶,读书时讲究环境讲究心境讲究圈点是研书;饮茶饮得全身通泰飘然如仙是茶道,读书读得全心舒畅视界澄明是书道。

扳倒茶壶就喝是过于口渴,逮到书本就看是打发无聊。

书到用时方恨少,茶到品时境界高。

茶与书的缘份如武学中的绝代双娇,相惺相惜,相得益彰。

泡一杯茗,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营造了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

捧一卷书,目视其行,口诵其声,鼻识其香,手翻如帛,胸有千壑,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

在书边品茶,沁人心脾;在茶边品书,甘之如饴。

茶道融书道,道法自然,道道相通。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是茶之功效,也是书之功效。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品茶 品书 怡然自得》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虞世南《北堂书钞》记茶事


陆羽《茶经·七之事》,搜集了中唐之前的各种茶史、茶事,此前似乎无人搜集。笔者从陈彬藩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中看到,初唐重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编著的隋代类书《北堂书钞·茶篇》,已经搜集了数30多则茶事,但仔细阅读,发现很多竟是作者身后之事,于是找到《北堂书钞》原著,查到原著上记载的茶事共12则,《中国茶文化经典》收集的大多是后人校注时加入的。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唐代书法家、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少时与兄求学于顾野王,有文名;学书沙门智永,妙得其体,与欧阳询齐名,世称“欧虞”。初为隋炀帝近臣,官起居舍人。入唐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甚得唐太宗的敬重,死后赠礼部尚书,绘像于凌烟阁。唐太宗曾诏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并伤心地哭着说:“宫里藏书和著书之处,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虞世南了!”

记载茶事十二则

虞世南早陆羽近百年。今存160卷《北堂书钞》,是虞世南在隋代当秘书期间,在秘书省后堂将群书中可以引用、查阅的重要事物摘录编纂在一起,。秘书省后堂又叫北堂,因此叫《北堂书钞》。

笔者查阅的《北堂书钞》是学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影印本,原书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海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影宋刊本,由清代孙星衍、孔广陶等多名学者,根据影宋本校订。

兹将该书记载的12则茶事引录如下:

芳冠六清,味播九区

张载诗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今案:见百三家《张载集·登白菟楼》诗,陈俞本“白菟”作“成都”。

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杜育《茶赋》云: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冈。今案:陈俞本及《类聚》八十二,引《茶赋》作《荈赋》。严辑《杜育集》亦然;又俞本脱“瞻彼”二句;陈本改作“灵山惟岳,奇产所钟”。

调神和内,惓解慵除

又《茶赋》云:若乃湻染,真辰色□。青霜□□□□,白黄若虚。调神和内,惓解慵除。王石华校:“懈”改“解”,“康”改“慵”。今案:严辑《杜育集·荈赋》,同陈俞本:“惓”作“倦”,无注。

益气少卧,轻身能老

《本草经》云:苦草一名茶草,味苦,生川谷,治五脏邪气。严氏校:欲删“生川谷”三字,非也。今案:问经堂《本草经》:“茶”作“荼”,陈本脱一名四字。

饮茶饮,人少眠

《博物志》云:饮真茶,令人少眠睡。今案:陈俞本同;明吴管校本、稗海本:《博物志》脱,《御览》八百六十七引脱“人”字。

愤闷恒仰真茶

刘琨与兄子演书云:吾患体内愤闷,恒仰真茶,汝可信,信致之。今案:百三家本《刘琨集》及陈俞本“愤”作“烦”,“内”作“中”;又俞本“演”误“群”,陈本、百三家本及严辑本“仰”作“假”;本钞中改内详本卷上文。

酉平睪卢

裴渊《南海记》云:酉平县出睪卢,茗之别名,南人以为饮。今案:《御览》八百六十七引《南海记》:“睪”作“皋”;陈俞本改注《广州记》,亦作“皋”。

武陵最好

《荆州土地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今案:陈俞本同《齐民要术》卷十,引《荆州土地记》云:浮陵茶最好。

饮以为佳

《四王起事》云:惠帝自荆还洛,有一人持瓦盂承茶,夜莫上至尊,饮以为佳。严氏校:旁勒四字误矣。今案:《御览》八百六十七,引四王起事洛下,有阳字一人持作黄门,以无“夜莫”二字;陈俞本与《御览》同,惟“起”误“遗”。

因病能饮

《搜神记》云:桓宣武有一督将,行因病后虚热,更能饮,复茗必一斛二升,乃饱后有客造会,令更进五升,乃吐一物,状若牛脂,即疾差矣。王石华校:“若”改“茗”。今案:学津计原本《搜神记》及陈本,“行因”作“因时行”,“二升”作“二斗”,“脂”作“肚”。

密赐当酒

《吴志》云:孙皓每飨宴,韦曜不饮酒,每宴飨赐茶不过二升也。今案:《吴志》卷二十及本钞《酒篇》引略有异同,陈俞本脱,又陈本此下续增二十四条,均非旧钞所有。

饮而醉焉

秦子云、顾彦先曰:有味如醽,饮而不醉;无味如茶,饮而醉焉。醉人何用也。今案:陈本脱,俞本及玉函山房辑本“醽“作”臛“,”醉焉“作”“醒焉”,余同。《意林》,引秦子作醽作醉焉,与旧钞合,惟“无”误“其”,“茶”误“黍”。又收句脱“醉人用”三字。

据笔者理解,以上“今案”之前应为虞世南摘编原文,“今案”之后为历代校订文字。原文所引茶事与其他文献所引同类茶事有所出入,可供专家、学者参考。

由于该书早于《茶经》百年左右,因此可视为茶文化重要文献。

隋代已确立“茶”字

一般认为“茶”字是由“荼”字分流出来的,汉代以前尚无“茶”字。到了中唐茶事兴盛,尤其是陆羽写出《茶经》后,才确立“茶”字。

笔者以为,从《北堂书钞·茶篇》中,可以得到一个重要信息,即隋代已经确立“茶”字:从该书摘编的内容来看,该书用的应该是“茶篇”,而不是“荼篇”。

早在隋代就摘编出诸多茶事,说明虞世南也是爱茶之人,至少可以说明他重视茶事。

笔者请书法界朋友查找虞世南手书的“茶”或“荼”字,可惜虞氏传世墨迹少而又少,至今尚未发现。

或与虞洪同宗

唐代以前,人口稀少,同地同姓者多为同宗。虞氏是余姚望族,除了虞世南家族,三国余姚籍吴国大臣、学者虞翻即为虞氏同宗先辈。笔者由此想到,西晋道士王浮在《神异记》中提到的,在瀑布山遇丹丘子获大茗的余姚人虞洪,很可能也是虞氏同宗。虽然《神异记》属志怪小说,但王浮记的是当代茶事,有人物、地点,可以视为真实,尤其是2008年春天,余姚茶界在瀑布岭道士山发现了两棵口径13厘米、高3米多的大茶树,说明当地确有《神异记》记载的“大茗”。笔者因此视虞洪为余姚乃至宁波有史记载的最早茶人。

遗憾的是,自虞世南开始,余姚虞氏先后外迁,如今已少有虞氏。据当地家谱专家介绍,至今只看到古籍记载的《虞氏家谱》目录,未看到实物,因此余姚虞氏的历史已较难知晓。

中国古代古茶书介绍


关于茶方面比较好的书给介绍:

◎《茶经》(唐陆羽)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大观茶论》(宋赵佶)

《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茶录》(宋蔡襄)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①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阳羡茗壶系([明]周高起著)

该书一卷,除序言外,分为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以品系人,列制壶家及其风格品鉴,并论及泥品和品茗用壶之宜。后附有周伯高诗二首,林茂之,俞仲茅诗各一首。该书是研究宜兴紫砂茶具有重要著作。

◎煮泉小品([明]田艺蘅著)

全书分十部分,记述考据并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大抵原本旧文,未能标异于《水品》、《茶经》之外。按,田艺蘅序《水品》云:余尝著《煮泉小品》,有取材于鸿渐《茶经》者十有三近游吴兴,会徐伯臣《水品》,其旨契余者十有三因知《煮》文在前,《水品》随后,岂可责之以未能标异于《水品》哉?

◎茶疏([明]许次纾撰)

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号南华,明钱塘人。清历鹗《东城杂记》载:许次纾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甚富,有《小品室》、《荡栉斋》二集,今失传。予曾得其所著《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许次纾嗜茶之品鉴,并得吴兴姚绍宪指授,故深得茶理。该书撰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茶录([明]张源著)

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即洞庭西山,在今江苏震泽县)人。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顾大典《茶录.且引》)

◎岕茶汇抄([清]冒襄辑)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一杯茶 一卷书


捧一卷书,沏一杯茶,在袅袅茶香中品味悠悠书韵。

茶经过植、摘、焙、烹,历尽诸多程序,才能坦然舒展在杯底。

好的文字经过积累、构思、推敲、揣摩,方有笔端的行云流水。

在繁忙中偷闲喝一杯茶,读一会书,让紧张的灵魂松绑,让劳碌的生命歇憩,这该是何等的乐事呀。

古人称喝茶为"品茗",三口为品,倾注的不仅是时光、风雅,还有一份钟情,一份耐性。

品茗之乐,是清泉石上流,那读书之味,就是明月松间照。

茶能逸香,细品慢啜,齿颊留芳、甘泽润喉。

书可增识,读书在悟,有书在手,淡泊明志。

茶香,是自己沏的有滋味,书香,则是自己悟的有意趣。

饮茶是一种情趣,读书则是一种乐趣。

温壶、烫杯、沏茶、敬茶,此为茶趣;

淘书、借书、抄书、藏书,此为书趣。

好茶,不求浓酽,好书也是删繁去无,求真求实。

嗜茶者与茶结缘,爱书者乐当书痴,痴出一番意趣和收获,难怪有对联云: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好茶值得回味,好书值得品读。

翻开一本心仪的书,那些思想的珠玑往往散落在字里行间,若能细细品读定能受益良多,

以喝茶的沉稳来对待读书,一句句地看下去,会心处犹如私语,有见字如面的温暖亲切。

案前或者枕上,让阅读成为悦读,缓然抵达宁静开阔的境界,书页深处自有香。

唐宋的清词丽句,宛如梨山茶香气细致、简约;

古人的书牍,名家的书话,恰似久泡仍茶味隽永的天蜜,味如满月,朗朗相照;

文风不一,也如茶味不同,唯有细品哪能窥得当中滋味。

顺手取来书一本,静静夜读,远离那些浮华,那些躁动。

看累时,给杯中渐凉的茶续些热水。

欣赏茶叶在水中舒展起舞的姿态,观赏明润的汤色,领略清新的茶香,将书中所得再次在脑海中回味。

在书本的源源不竭的活水面前,只愿意自己是一枚茶叶。

历史上唯一的御笔著茶书


中国古代帝王们都喜欢喝茶。但要问哪一位帝王品茶水平最高,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求证。但据史料记载,御笔著茶书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当得糟糕至极、朝政黑暗的宋徽宗赵佶。

我自小就对茶感兴趣,历代名人写茶的文字收录了一大堆,茶诗茶联更是抄录了一大本。

先前沉醉于陆羽的《茶经》,后来看到清代陆延灿的《续茶经》,就其语言精炼程度都远不及宋徽宗赵佶的《茶论》(又被人称之为《大观茶论》)。赵佶用不到3000字的篇幅,对茶叶的地产、天时、采择、蒸压、鉴辨、罗碾等都作了论述,而且见解非常独到。以我的喝茶经验看,《茶论》中最为精彩的就是对七汤点茶法的描写: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如周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每次翻阅这段文字,我总在想,对茶体会如此深刻,恐怕连自称爱茶人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望尘莫及。可是,有一点很令我奇怪,赵佶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茶论》却没有一丝帝王的霸气,分明就是一位茶学大师的论道。一个被隔绝在深宫里的孤家寡人,既没有苏东坡、陆游等会茶时的交流心得,也没有范仲淹、王安石斗茶时的借鉴甚至拿来,能作出如此精妙的《茶论》,甚至连茶具的选择也眼光独特,没有对茶的专注和艺术天分是很难做到的。

古代茶书《续茶经》为清代的陆廷灿所作


陆廷灿(约1678-1743年),字扶照,又字秩昭,自号幔亭,出生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区)的乐善好施之家,其父陆培远,“性慷慨,好施不倦。岁饥,出粟麦,散给贫民”。陆廷灿年轻时就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心胸,他好古博雅,“尝于搓溪之上,卜筑读书,名花异卉,琳琅满目,而尤喜艺菊,遍觅奇种,罗植阶砌,真可谓继渊明高躅而不逐时趋者矣”,“夫初隐槎圃也,事亲弦诵,山林经济,偶寓于菊。及其司铎松滋也,诗拟郑虔,教侔安定,如菊之清幽华丽”。时人王复礼评价说:“营陈孺子尝宰社肉,父老以为善,而孺子云‘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廷灿)他日宰天下,亦如此菊”。

1717年至1720年间,他担任福建崇安任知县,所管辖的境内有武夷山,出产举世闻名的武夷茶,“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囊以簿书鞍掌,有志未逞。及蒙量移,奉文赴部,以多病家居,翻阅旧稿,不忍委弃,爱为序次”。

《续茶经》成书于1734年,四库全书有著录。全书包含正文三卷、附录一卷,共约7万字。寿椿堂刊本书前有雍正乙卯黄叔琳的序及陆廷灿作的凡例。他将陆羽《茶经》另列到卷首。其体例也按照《茶经》,分成十目。上卷续《茶经》的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续《茶经》的四之器。下卷又分上中下三部分,卷下之上续《茶经》的五之煮、六之饮;卷下之中续《茶经》的七之事、八之出;卷下之下续《茶经》的九之略、十之图。另外由于陆羽的《茶经》没有“茶法”项目,所以此书把历代茶法另列为附录。从唐代至清代,茶的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都有了很大发展,情况也大不相同,《续茶经》就把多种古书资料摘要分录。这本书虽然并不是自撰的系统著作,却具有征引繁富、便于聚观等特点。《四库全书总目》也称这部书“订定补辑,颇切实用”。另外,从书中还可以看到中国茶文化的目》也称这部书“订定补辑,颇切实用”。另外,从书中还可以看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贡献。书名虽然有个“续”字,实际上却是一本独具特色的著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