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文化正当时

发布时间 : 2020-08-24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馆文化正当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馆文化正当时”相关知识!

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也是茶叶消费大国,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饮茶叹茶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今天更是风行一时。茶艺初兴,看身穿古色古香的旗袍的茶艺小姐,十分娴熟地把原本比较简单的沏茶折腾成“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许多名堂,动作犹如柔美曼妙的“芭蕾”,在优雅舒适的茶馆里,轻松悦耳的旋律中,茶艺小姐面带微笑地演绎出茶与舞的交相辉映,在品茶的同时欣赏茶艺表演,令人陶醉万分。

但现如今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在这个茶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茶叶消费有着庞大市场的大国,今天的茶艺文化仍然处在低级的水平。不少茶馆经营是借“茶”作招牌而营餐饮之实质,不少人在茶馆饮茶的娱乐消费中引入麻将扑克等市井娱乐。中国的茶文化的发展比起中国的邻国日本和韩国的茶道文化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为什么茶叶消费大国难以兴起高雅的茶艺文化?

茶艺已悄然面临着一种商业性质的文化危机。茶艺的经营模式难道就能一成不变吗?传统茶艺发展至今,程式化的表演模式与平面化的操作流程已日显浅薄和单调。在新的生活空间中,茶艺文化需要重新寻找自己在新经济坐标上的定位。需要“改头换面”成与现代生活节奏、人文心态相适应的文化消费方式。茶艺正面临一场消费观念的“文化革命”。

经营茶馆,不是经营一种普通的产品。茶文化是介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一种文化,如果用经营物质产品的手段去经营,那茶的文化内涵就无法体现;如果单当做文化的产品去经营,茶的物质属性同样体现不出来。立伦茶营销策划机构认为,茶馆应当用具有观赏性、宣传性的茶艺表演打开茶文化的交流之门。

茶馆的茶艺表演要“好看,看得懂,还要好喝”。因此,传统茶艺表演中主泡的工作不变,她的任务就是要泡出一杯好茶给消费者,而助泡则从端茶送水中解放出来,进行艺术表演,让茶艺表演更好看。

“受众需要什么,茶馆就设计什么样的茶艺表演”。这样的说法尽管直白,但作为茶馆经营者,顺应社会潮流、应观众之需是赢利的根本保障。创新茶艺文化的经营模式,为现代都市人营造一种全新的茶艺文化,以此培养大批忠实的消费者,茶馆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追求创新思维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cy316.com编辑推荐

春来到,花茶正当时


喝茶,不仅要因人而异,还要随“季”应变,不同的茶品适合不同的季节。俗话说,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四季饮茶各不同。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却是极易疲乏的。此时,若是能饮上一杯香气怡人又滋润爽口的花茶是再好不过的了。不仅能够提神醒脑,消除睡意,也有助身体健康。

花茶不同于六大茶类,属于再加工茶品,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花茶不仅有茶叶的香气还有各类花草的芬芳,更有诗句称赞道“香花调意趣,清茗长精神。”

玫瑰花茶,是常见的花茶之一,也是很好的药食同源的物品。具有养颜美容、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茉莉花茶,茉莉花茶不仅香气怡人,还具有驱除寒气的作用。现如今,冬天的脚步已渐渐走远,此时饮用能够解解经过一个冬季身上所聚积的寒气。此外,还可以振奋精神,消除疲乏。

金银花茶,金银花茶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热的作用,对于春天这个感冒、流感多发的季节是最合适的。

菊花茶,菊花茶不仅有清肝明目的作用,而且还有下火、排毒、清热、消肿等功能,能有效排除体内毒素,增强抵抗力。春天是万物始发之际,人体也有可能阳气过剩,所以喝些菊花茶降降火气也是不错的。

值得一提的是,初春虽气候稍稍回暖,但寒气仍较重,不适合饮用性寒的绿茶,等到晚春时节,气温大幅度上升时再饮用较为妥当。

茶文化以及茶馆文化


一、茶文化

茶文化源源流长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中,色彩纷呈,独成一景。有朋自远方来,或日常的交友待客,捧上一杯清淡的香茗,许多热情和恭敬也往往就蕴涵其中。旧时,饮茶与品茶的嗜好,风行于士大夫阶层,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密切相融,向来被视为高雅之举而倍受推崇。即便到了高度商品化社会的今天,在争名斗利的喧嚣浮华之余,邀三五同好或独携亲密知己置身茶坊茶肆,也很区别于斗酒的酒徒,而别有一番浪漫无限和诗情画意。

茶的最早史料记载,见于成书在秦汉时代的《神农百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也就是说,茶的最早用途,是作为一种解药被发现的,当作饮料传播普及,其间有一个漫长的衍变过程。因为气候条件所致,茶的种植产地多限在南方地区,流入长江以北自然就弥足珍贵,由是,在流传下来的史章典籍、正史野史中就有许多关于茶的传奇。《赵飞燕别传》里有这么一段故事,说:汉成帝遗孀飞燕娘娘某日梦里见到了先夫陛下,毕竟一别经年,陛下对娘娘十分热情,急忙吩咐手下“看茶”,但立即招致了群臣的反对,指责娘娘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无数,没有资格饮茶。故事的真伪不去说它,但我们从这里不难看到茶在当时的身价。既然茶如此高贵,被后世的文化人儿争相在追捧中附庸风雅也就不再奇怪。读史读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茶而有的思想澎湃和浪漫主义色彩,唐宋八大家等等的诗文中都不缺少饮茶品茶的感慨和感受。

提到茶,不能不提到一个叫陆羽的人物。陆羽,字渐鸿,生活年代与李白、杜甫大致相同,幼年孤苦,身事佛寺,曾专为和尚煮茶,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晚年隐居浙江苕溪,著《茶经》三卷十节,就茶的植、制、饮等系统总结,对后世的茶文化影响巨大,被视为茶文化的经典著作,其本人也因此被尊为“茶圣”、“茶神”。自陆羽的同时期开始,我国的茶产品逐渐外传,在盛销东亚地区和南太平洋诸岛外,也多成为波斯和阿拉伯商人易货贸易的抢手物资。尤其是在朝鲜、日本,宠茶风盛,社会上下无不崇尚,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茶道”,逐渐演化为一种高度的饮食文明。后世东西方贸易兴起,把中国的茶产品推销到世界各地,因为茶本身具有的芳香清馨、醒脑提神等特点,大受各个阶层欢迎,看看当时的有关文献,我们可见“东方恩物”、“康乐饮料之王”的誉称。如此风靡世界的一种商品中的文化、文化中的商品,曾几何时被国人自贱自轻,当“可口可乐”一把一把掏走世人口袋里的银子的时候,俺千年一剑先生常有颇多遗憾和说不出的心痛。

茶文化中有一种“茶佛一味”的说法,是说茶与佛的关系密切。我国的佛教,盛兴于南朝时期,当时的寺院多建在名山秀川之间,位处或邻近各个产茶地区。佛倡素食,作为清素之品的茶,与佛教的主张并无差异,加以茶能提神,恰好有助于和尚们精神抖擞的事佛打坐,自然就结下了因缘关系。发展到后来的茶道文化中,三口一“品”,先苦后甜,也就更有了几分洞悉人生的朴素的禅意。

茶的历史和文化,精深博大,远非千八百字可以说得清楚、概括完全。我这里笼统为之,是为引出下一个话题:茶馆文化。

二、茶馆文化

茶馆的出现,究竟始于何时,似已很难考证。写这篇短文前,我曾查阅不少书籍,又特意求教一位供职于中国食品某某协会的专家朋友,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杜甫有“落日春台上,春风掇茗时”的诗句,颜真卿有过“冷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的名对,因为这显然是为茶馆而感因茶馆而作,故我国茶馆的历史,其出现时期当不晚于唐代。到了宋朝,茶馆业进入到一个十分繁荣的时期,《梦梁录》中有极为生动热闹的记载。

茶馆的出现,先是被士族阶级和有闲阶层作为附庸风雅抒发情怀之地,经过一定的发展衍变,这才开始逐渐往普通百姓中普及,并逐渐成为一般民众在吹牛扯淡中沟通感情、密切关系的一个空间载体。旧上海的十里洋场,老北京的天桥闹市,不知曾演绎过多少甜甜蜜蜜又苦苦涩涩的故事。老舍的一出《茶馆》,把“清明上河图”赋予了鲜活的现实意义,不过一个方寸之地,却聚三教九流之徒,汇五方杂处之声,各色人等在此轮番表演,最终成为一个没落王朝的历史见证和生动写意。

茶馆的建筑和布局大都很有讲究,所以能够吸引人来,是因为这里可以给人提供一种文化熏陶和精神享受。其建筑风格或古朴淡雅,或小巧玲珑,或临水楼台,或柳廊亭谢,置身其中,又见四时花草、鹤舞凤鸣,以及名人墨迹、图景图画等等,立时就有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愉悦。此种布局,自古开始,今无改变,足见其深入人心的影响力。

旧时的茶馆还多为说书艺人的谋生地,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中的风云变换就在口中超时空演义,说到精彩处,少不了茶客们拍桌子拍巴掌的暴堂叫好,人生或命运的沉重也就在这热闹中有了暂时的忘记。图清净的就开间雅室,几位老友把门一掩,畅叙旧情,轻松惬意,几杯热腾腾的香茗入口,则更添几分世态炎凉中的温暖情谊。

茶文化不仅仅表现为茶叶本身,在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茶具上也无烙印着文化痕迹。茶具有铜、瓷、陶和紫砂制品,物件不大,但工艺精深,集书法、绘画、篆刻、造型艺术为一体,很值得茶客们把玩欣赏,并从中感受到一层特殊的韵律。闻名于世的绍兴茶具,所以为世人所喜,这与它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特点不无关系。

说到茶馆,不能不说茶道。这里的“道”,不只是一种烹茶饮茶的方式,还包含有一层朴素的人生哲学诠释。我国的茶道发端于云南丽江白族等几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即使今天的正宗茶艺也大都来自这几个地区。茶道所用器皿,与我们日常茶具很有区别,多以陶或紫砂制成,其型小而玲珑,杯不为“杯”,而称为“茶盅”。一盅所纳,仅一口而已,所以茶道在“品”而不在“喝”。一次茶道下来,不以一种茶叶贯穿始终,多根据品茶人的兴趣而有不同品种的变换,续茶时有一个量掌握,先多后少,沏出的水也就先浓后淡。有个说法谓:“一口润唇,二口润舌,三口润喉”——三口成一个“品”字,意思是说,在这三口之后才能真正品出茶味和茶韵。因为茶水有一个先浓后淡的烹沏过程,茶客兼有个凝神屏气的环节,入口之茶先是极苦,渐渐始觉甘甜,茶道之中于是就有了关于人生的哲学蕴涵。这点有关茶道的知识,我说得很是肤浅,其来源,来自一次品茶中一位白族女孩的传授。女孩很文静,曾在这天数次为我们献上甜润的茶歌,至今想来,仍有一种愉悦的感受。

茶馆到了今天,逐渐有了音乐茶座、京剧茶座等等新面孔,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中所反映出的仍是民俗文化的承继和发展。遗憾的是,贵族化趋势愈来愈浓,旧时的热闹场景已很难再见,而且麻将声充斥,也多有婚外恋、情人恋搀杂其间,曾经的性情陶冶和文化享受,在阵阵清香中,早已被商品社会的商品文化扭曲。

浅谈茶馆的功能与茶馆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如果从神农尝百草算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茶馆作为茶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馆的滥觞地。中国茶馆经过不断完善发展,到现在已是蔚然大观了。于是,政通人和,天下太平,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万紫千红盛开的茶馆里,无论是中国茶艺的和、敬、廉、美,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还是韩国茶道的清、静、和、乐,都在茶馆特定的环境、气氛和情调里,茶道茶艺的基本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茶馆多了,进茶馆的人多了,体现了经济社会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茶馆热的背后,笔者还是有一些淡淡的忧虑,那就是感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茶馆都存在这样一种趋势。一味想追求茶馆的多功能性,在小小一间茶馆里,在非常有限的面积里,既表演茶艺,卖茶水茶叶也卖茶器,既供棋牌麻将,也供酒水茶食,同时也经营书画花草茶馆功能求全,本无可厚非,但这功能的全需实事求是根据茶馆的大小、特色、定位、人们的需求而定,不能盲目求全。否则,过于驳杂、纷乱的功能充斥于茶馆有限的空间里,这既影响了茶馆最大的功能--休闲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茶馆作为传播茶文化弘扬茶道精神的艺术之美的呈现。

茶为内功,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但试想,当我们从车马喧嚣的生活工作中突围而出,想到茶馆里寻找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情趣、寻找无闲事在心头的好时节时,在一个什么都有、吵闹喧哗的茶馆里如何能品出茶之三味、如何能领会出茶的韵外之韵、味外之味呢?更谈不上把心定下来把心敞开来好好就着茶香修身养性了!生活本已忙碌,人心本已浮躁,进茶馆就是为在那一片净土里寻找真善美,感受饮茶几杯各西东,开门一笑无烦恼快意人生!把本来应该以静、闲、雅为主要氛围的茶馆充斥进诸多的闹、忙、俗,那么还有多少人选择进茶馆呢?一味追求茶馆功能性,实际上也就把茶馆的商业化加重了,但茶馆作为茶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其立足点和吸引人的是其文化底蕴和内涵,失去这一内涵,茶馆也就失去了特色和本色,失去了格调与情趣,也就失去了其生命的活力。所以,茶馆的功能还是本色一些的好!

茶馆的功能是多样的,休闲娱乐、交流信息、商会聚集、商务洽谈、神聊闲侃但茶馆的主要功能是休闲,通过吃茶带来的休闲享受!生机勃勃的茶馆业要健康有序发展壮大,理当以茶本色立馆以茶特色兴业!

茶馆系列之三:宋代茶馆文化的兴盛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馆系列之三:宋代茶馆文化的兴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至宋代,便进入了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现了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的情形,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馆。宋代不仅开封茶馆、茶坊兴旺,各地大小城镇几乎都有茶肆,《农讲传》、《清明上河图》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那时茶馆的真实情景,宋代的茶馆文化成为市民茶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

孟元老的《东京华梦录》中的记载则更让人感受到当时茶肆的兴盛“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晚即散,谓之鬼市子……归曹门街,北山于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的杭州,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定都临安(即今杭州),统治阶级的骄奢、享乐、安逸的生活使杭州这个产茶地的茶馆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当时的杭州不仅“处处有茶坊”,且“今之茶肆,刻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都城纪胜》中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多有都人子弟占此会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

宋以后城市集镇大兴,且一些大城市三鼓后仍夜市不禁,商贸地点不再受划定的市场局限。在热闹街市,交易通宵不断,这为茶馆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并且开始了独立经营。接洽、交易、清谈、弹唱都可在茶馆见到,以茶进行人际交往的作用集中凸现出来。那时开封潘搂之东有“从行角茶坊”,封丘门外马行街因商贩集中,有众多条访,曹门街有“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菜于彼”。这类茶坊,不仅饮茶,还营造了一个私人意境,今茶客陶醉。

从数量上看,宋代茶馆的量明显比唐代多,遍及大街小巷。皇宫附近的朱雀门外待巷南面道路东西两旁,“余皆居民或街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宋代茶馆规模扩大,所以应运而生了茶馆的经营机制。当时大多实行雇工工作制,招聘熟悉茶艺的人,称为“茶博士”,进行日常经营。为吸引顾客,南宋时,特别注重茶馆装潢,插四时花,挂名人画,等等。在选址方面也比较重视,多选在风景优美之处。同时增添文化娱乐活动,最普遍的是弦歌,包括雇佣乐妓歌女,教授茶客唱歌,安排说唱艺人说书。兼有博弈等活动。还有提供茶点,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豆豉汤,夏天兼卖梅花酒等。

到宋代,茶馆进入繁荣发展期。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宋朝进入稳定期,受战争干扰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农业和商业恢复发展,致使茶作为经济作物被大范围种植,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多,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及四川诸路,茶园十分普遍,而且产量提高。淮南等地由于种茶户众多,专门称之为“茶户”。根据《宋史》卷一八三《食货志》记载,仅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地区输送与政府专卖机构的茶也每年就达一千四五百万斤。

二是产量的提高导致使价格下降,兼以经济的发展使民众消费能力提高的原因,到茶馆饮茶成为日常生活享受方式。

三是城市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发展在宋代进入转折点。唐及以前的城市里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时分开的,商业区占地小,而且经营时间仅限于白天。到宋代彻底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商店可以到处开设,不受时限制,而且商业区域普遍扩大到城外的场所,成为草市(唐已经出现,宋有发展)。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直接刺激着饮食、娱乐、住宿等行业的发展,而茶馆就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各种文化及日常需求。

宋时茶馆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功能增加的同时糅合进很多民间文化因素。同时承载着社会上流行的文化休闲形式,人流量的增大汇集了更多的信息,带动的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特别是如说书等的民间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馆系列之三:宋代茶馆文化的兴盛》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浅谈北京茶馆文化


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区域特征,就茶馆文化而言,全国每个城市也是各有千秋。如果说四川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苏杭茶室以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北京的茶馆则是集各地之大成。它以种类繁多,功用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深邃,为重要特点。

北京历史上的茶馆是很多的,就形式而言,有什么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贰浑铺、红炉馆、野菜馆等等,至于菜摊、菜棚更不计其数。北京向来是文人多,闲人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士民众庶,于本业之外总要有适当的交往地点与场所。茶馆较正式厅堂馆所活动方便,较饭店酒楼用费低廉,较家中会友自由,无家无室的京客也可以找个暂时休歇之地。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造成对茶馆的极大需要。所以,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用。这里,重点从文化、社会功用角度介绍几种。

书茶馆里的评书与市民文学

在我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占有一个光辉的地位。然而,中国的古代小说与西方的古典小说不同。中国最优秀的古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名著,大多数并不是完全由作家的书斋里诞生,而是来自民间艺人的活本,是从城市里的茶肆、饭馆,从说唱艺人的口头文学转变而来。如《三国》、《水游》等名著,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中国的古代小说比其他文学形式在民众中植根更深,也更有生命力。在这个问题上,宋元以来的茶馆文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北京的书茶馆便是最好的说明。

老北京有许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评书一般分白天与晚灯两班。白天一般由下午三点至六、七时,晚灯由下午七、八时直至深夜十一、二点。也有在下午三时前加说一两个小时的,叫作说早儿,是专为不大知名的角色提供的演习机会。这些书茶馆,开书以前卖清茶,也可为过往行人提供偶饮一两杯歇息解渴的机会。开书以后,饮茶便与听书结合,不再单独接待一般茶客。茶客们边听书,边品饮,以茶提神助兴,听书才是主要目的。茶客中,既有失意的官员,在职的政客、职员,商店的经理、帐房先生,纳福的老太太,也有一般劳苦大众。听书客交费不称茶钱,而叫书钱,正说明书是主题,茶是佐兴。旧北京的书荣馆多集中于东华门和地安门外。东华门最著名者称东悦轩,地安门的,称同和轩。

有人说天桥的书茶馆最兴旺,其实,天桥茶馆主要是曲艺,介于书茶馆与大茶馆之间,并非典型的书茶馆。著名的书茶馆布置讲究,有藤椅藤桌的,有木椅木桌的,有的墙上还挂些字画,首先造成听书的气氛。茶馆预先请下先生,一部大书可以说上两三个月。收入三七开,茶馆三成,先生大成。先生也算文化人了,茶馆老板是十分敬重的。评书的内容,有说史的长枪袍带书,如《三国》、《两汉》、《隋唐演义》之类,有公案书,如《包公案》、《彭公案》等;有神怪书,如《西游记》.、《济公传》、《封神演义》之类。也有说《聊斋》的,《聊斋》虽然也是神怪故事,但多优雅的爱情篇章,很不好说,过俗失作品原意,过雅听客不易明白。需雅俗共赏。有的艺人却说的很好,把鬼狐故事说成人间世态炎凉,听客们在饮茶中遨游于人间地下与天上,似乎与茶的气氛更容易一致。

天桥一带的书茶馆,主要是曲艺,什么梅花大鼓、京韵大鼓北极大鼓、唐山大鼓、梨花大鼓,种类很多。曲艺虽也说书讲故事,但大多为片段,除了选取大部评书的段子外,还有些应时应景新编的故事,如《老妈上京》、《辞活》、《红梅阁》等等。

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于老人最宜。如今北京这样的茶馆已没有了,倘若能兴起这种书茶馆,老人们也可以有一个去处了。

清茶馆、棋茶馆与北京人的游艺活动

书茶馆里市民文化的味道虽浓,但毕竟单调一些。为适于各种人清雅的娱乐,北京还有许多清茶馆。这些地方确实是专卖清茶的,饮茶的主题较为突出,一般是方桌木椅,陈设雅洁简练。清茶馆皆用盖碗茶,春、夏、秋三季还在门外或内院高搭凉棚,前棚坐散客,室内是常客,院内有雅座。茶馆门前或棚架檐头挂有木板招牌,刻有毛尖、雨前、雀舌、大方等名目,表明卖的是上好名茶。每日清晨五时许便挑火开门营业。到这种茶馆来的多是悠闲老人,有清末的遗老遗少,破落子弟,也有一般市民。北京的老人有早起锻炼的习惯,称为遛早儿。朝日未出即提了鸟笼子走出家门,或是城外苇塘之边,或是护城河两岸,挂上鸟笼子,打打拳,伸伸手脚,人与鸟都呼吸够了新鲜空气,便回得城来,进了茶馆。把鸟笼顺手挂于棚竿。

要上壶好茶,边饮茶,边歇息,边听那鸟的叫声。鸟笼里的百灵、画眉、黄雀、红靛,蓝靛等便开始叫了起来。这些鸟儿经过训练,不仅发出本音,而且会模仿喜鹊、山鹊、老鹰、布谷、大雁、家猫的叫声,可有十几套叫法。于是老茶客们开始论茶经、鸟道,谈家常,论时事。在茶与自然的契合上,北京的老茶客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清茶馆的老板为招揽顾客,还帮助知名的养鸟人组织串套,即进行茶鸟会。

老板要向老人发出花笺红村的请帖,又于街头张黄条,至时养鸟者皆来参与闻鸣。老人们以茶会为怡乐,茶馆也利市百倍。而到冬天,茶客们除取暖聊天外,又养蝴蝶、斗蛐蛐,用茶的热气熏得蛐蛐鸣叫,蝴蝶展翅,于万物萧疏之时企望着新的生机,给老人们的暮年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这也算北京的一绝。中午以后,清茶馆里的老人们早已回家休息,于是又换了一批新茶客,主要是商人、牙行、小贩。他们可以在这里谈生意。

北京还有专供茶客下棋的棋茶馆,设备虽简陋,却朴洁无华,以圆木或方木半埋于地下,上绘棋盘,或以木板搭成棋案,两侧放长凳。每日下午可聚茶客数十人,边饮茶,边对奕。北京人,即使是贫苦人也颇有些风雅之好,这棋茶馆中以茶助奕兴,便是一例。喝着并不高贵的花茶、高末,把棋盘暂作人生搏击的战场,生活的痛苦会暂时忘却。茶在这时,被称为忘忧君是名符其实了。

与园林、郊游结合的野茶馆和季节性茶棚

北京人爱好郊游,春天去踏青,夏季去观荷,秋季看红叶,冬天观西山晴雪。还有些老人爱郊外的瓜棚豆架,葡萄园、养鱼池。于是,在这些地区便出现了野茶馆。这些茶馆多设在风景秀丽之地,加朝阳门外的麦子店,四面芦草,环境幽僻,附近多池塘。许多养鱼把式常到这里捞鱼虫。每当夕阳西下,老翁们扛着鱼竿行于阡陌之间,使渐渐向这茶馆走来。又如六铺炕的茶馆,处于一片瓜棚豆架之间,茶客们到这里,看着那黄瓜花、茄子花,黄花粉蝶,一派田园风光,大有陆放翁与野老闲话桑麻的乐趣,在这种地方饮茶,人也便感到返朴归真了。朝阳门外还有个葡萄园茶社,西临清流,东、南皆菱坑、荷塘,北有葡萄百架,并有老树参天,短篱环绕。于是,文人们看中了这块地方,常来此处聚会。

老北京的好水十分难得,城内多苦水,只有西北部山来才甜美,所以清代宫廷用水皆取于玉泉山。因此,一旦发现好泉水,自然成了野茶馆的最佳场所。安定门外有所谓上龙矿与下龙,便是既为风景好,又因水质好而兴起的茶馆。上、下尤其实不过相距百步。清代此地有兴隆寺,寺北积水成治,大数十亩。庙内又有三百年树龄的文王树,花开时香布满院。寺外有一口好水井,甘甜清彻。这是一个集文物、风景、好水于一处的饮茶住地。于是茶老板在井例播下天棚,卖茶兼卖酒,还卖馒头。小小一座土房建于土坡之上,可临窗小饮,看着那寺里的老树,池中的菱苇,井边的老树,西山的落日;听着那古刹钟声,乡间的鸡鸣、犬吠;喝上一杯上龙井水沏出的清茶,人间的苦辣酸甜便尽在其中了。至于高架桥畔、白石桥头,则因清代游船所经过而兴起。这些野菜馆,使终日生活在嚣闹中的城里人获得一时的清静,对于调节北京人的生活大有神益,又使饮茶活动增添了不少自然情趣,虽不如杭州西湖茶馆的幽雅,却更多了些质朴,于中国茶道思想的本色似乎更为接近。

同类茶馆,还有公园里的季节性茶棚。这种茶棚以北海小四天最著名,菜棚临水而设,举杯可吸茗,伸手可采莲。饥时又有杏仁亲。豌豆黄、苏造肉可吃,能坐上半目也算福气。

与社交、饮食相结合的大茶馆

老北京的大茶馆是一种多种功能的饮茶场所。在大茶馆里既可以饮茶,又可品尝其他饮食,可以供生意人聚会、文人交往,又可为其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提供服务。从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我们可以看到老北京大茶馆的模型,而今天的前门老舍茶馆也使我们看到大茶馆继往开来的局面。正因为大茶馆功能多,服务周到全面,所以曾经十分走红。北京的大茶馆以地安门外的夭汇轩最为著名,其次是东安门外的汇丰轩。

老北京的大茶馆布置十分讲究。大茶馆入门为头柜,负责外卖和条桌帐目。过了条桌即二柜,管腰栓帐目。最后称后柜,管理后堂及雅座。三层柜台各有界地,接待不同来客。有的后堂与腰栓相连,有的中隔一院。

大茶馆茶具研究,一律都用盖碗。一则卫生,二则保温。北京人讲礼仪,喝茶要不露口,碗盖打开,首先用于拨茶,饮时则用于遮口。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可以终日长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回来还可接着喝,堂官会把您的茶具、茶座妥为照应。

北京的大茶馆,以其附设服务项目而分,又有红炉馆、窝窝馆、搬壶馆等类别。

红炉馆是因设有饽饽烤的红炉而得名,专作满汉点心,北京称之为饽饽。但比一般饽饽馆作的要小巧玲珑。什么大八件、小八件,样样具全。边品茶,可以边品尝糕点。

窝窝馆专作小点心,更合民间日用,北京的艾窝窝、蜂糕、排叉、盆糕、烧饼等,皆随茶供应。

搬壶馆放一把大铜壶为标志,介乎红炉馆与窝窝馆之间,雅俗共赏。

还有一种大茶馆叫作二荤铺,是既卖清茶,又卖酒饭的铺子。所以取名二荤,是因为既可由店馆出原料,也可由顾客带粮加工名为炒来菜。如西长安街曾有座二荤馆叫龙海轩,是教育界聚会之所。清末保定新型学堂骤起,学界常有京保之争,每有纠纷,京派人物便到茶馆来聚,饮上几道茶,又填几道菜,开一个校长联席会来商议对策。所以有人称京派叫龙海派。

大茶馆集饮茶、饮食、社会交往、娱乐为一身,所以较其它种类茶馆不仅规模大,而且影响也长远。这便是时至今日老舍茶馆一兴便受到各界欢迎的原因。在这里。茶,确实仅仅是一种媒介,茶人之意不在茶,茶的社会功能超过了它物质功能本身。

常德茶馆文化历史


常德到底有多少茶馆,恐怕也是一时难以统计。我要说的茶馆是真正意义上品茶谈事聊天休闲之场所,绝不涉及为数众多的收水钱、供吃喝、聚众打牌赌博,也美其名曰茶馆之场地。

常德真正意义上的茶馆始于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还在营业的大都茶楼应该算是第一家,这之后相继出现了宝岛茶馆、金海港茶馆等相对专业的茶楼。那个时候人们喜欢喝台湾功夫茶,以铁观音为主,赶赶时髦。当然这种时髦是指在欠发达的内陆城市,台湾70年代就有很专业的茶艺了。

老实说对茶了解的客人很少,走进茶馆,服务生上前热情招呼着:您好,请问喝什么茶?就一杯青茶吧,许不知,青茶是大红袍、铁观音、台湾高山茶、广东单枞的统称,属乌龙茶系列。当然,服务员明白,客人所指就是一杯价格便宜的绿茶。

茶馆是需要经营的,而经营就必须根据市场消费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进入2000年后,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外界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的沟通休闲愈显重要,茶馆的功能便顺理成章的逐步延伸!音乐茶馆、演艺茶楼相继亮相,最早的有天声茶座,后来夜巴黎、百家、热带雨林、天然居火爆登场,这里不仅有茶,还有啤酒、饮料、点心,更重要的是可以点歌、听歌。休闲时光,三五成群,围坐一起,品茶饮酒、听歌谈笑,好不惬意。有贵客要陪,可以预定一个包厢,就像过去大户人家唱堂会一样,品茶问候之际,可以为你的或领导、或亲人、或朋友点上一首祝福歌曲,亲情友情同事情,其情融融,这是一种高雅的茶馆文化。

喝咖啡也是在这个时期慢慢时兴起来,为了把这洋玩意弄得更地道,一些欧式风格的外地品牌茶楼相继落户常德,上岛、米萝、名典等,他们给起了咖啡厅中西餐厅的名字,咖啡是现磨现煮,还提供简食快餐,烤牛排是肯定要有的,不然就没有西餐的感觉,但喝茶仍然是主流,说到底还是茶馆。

常德城区最让我心仪的茶馆,莫过于清荷、大河和老舍了。

2002年底,武陵大道中段一家名为清荷茶馆的茶楼宣布开张,这家营业面积并不大,装修具有典型江浙杭派自助式茶馆,应该是常德茶馆行业新的里程牌,之所以这样定位,不仅在于它能够纯粹地传播中国茶文化,还在于她成为了连接众多书画艺术家的平台,讲学谈艺,办展交流,近十年来,清荷留下了黄永玉、沈鹏、易图境、颜家龙、霍春阳、张锡良、周祥林、张羽翔等十多位大师名家的身影。以此为纽带结社的清荷雅集,更是声名远播,其主要成员田绍登、文承保、詹利亚、周少剑、王作栋、李建伟、文斌、何首旺等人的艺术精进,或享誉全国,或崭头露角于全省。清荷连续曾多年荣获全国百佳茶馆之一,与这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

常德老舍茶馆非北京老舍茶馆,却也是典型的京派茶馆,装修讲究,格调高雅、茶艺精湛,文化氛围好,一张定期出版的茶文化传播报纸,常常可以欣赏到本土名家品茗的优美文章,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茶馆。

大河茶馆开常德主题茶馆之先河,主题乃沅州石雕,她是典型的中国博物馆式茶馆,茶馆内除了石雕外,还有大量的雕花床、碑刻、绣品、书画、古门窗等古件,是馆主花数十年心血购得的收藏品,据说最大的一组红木雕花沙发,价格在300万元以上,大河茶馆被常德市旅游局列入城区旅游景点,近年来没少接待中央和省市领导以及社会名流,为常德文化名城建设,扩大常德在外界的声誉功不可没。

受大河茶馆的启示,近两年城区主题茶馆不断涌现,值得一提的有,天骄射道茶馆,她是以射剑为主题的茶馆,射道是六艺之一,讲究气定神闲,又可强身健体,必将成为市民品茶论剑的好出处。东方红茶馆以收藏展示红色文化记忆为主题,这里有直辛亥革命以来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上万件资料或原件,开业不久,便赢得无数亲睐,而且已成为青少年学生教育基地。茗道茶馆提倡客人品茗读经典书籍,茶香十里茶馆免费成为楹联家创作活动中心,陶然轩茶馆还能为茶友提供参禅打坐的禅房,主题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品牌意识越来越强,最大的收益者还是茶客,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容选择,尽情享受空闲时光。

由此可见,茶馆经历了简单-复杂-再简单的过程,茶馆的兴旺,使得人们对茶叶的了解越来越丰富,对品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茶一般分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六种,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真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茶,纳天地之灵气,经风雨,历炼造,本色如一,清香依然。做人,为官,皆当如茶,清廉胜浮华。在沧海人世中,无论你是名人还是平常人,都要融人这个纷繁的社会,都要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之中沉沉浮浮,才能弥漫出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茶叶因为开水的多次冲沏才释放出它本身的清香,同样,人生只有在一次次的磨难和坎坷后,才能彻悟生命实质,变得豁达,摸索出一条诠释灵魂创痛的渠道。一个人只有如茶般处在清淡幽香中,才能在喧嚣纷扰的人世间,将世间万物视如过眼云烟,宠辱不惊,来去无意,保持一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平常心,表现出不求闻达、不事张扬、耐得寂寞、善待宁静的从容。

有时我就想点上一杯石门银峰,选择一靠窗卡座,静静地思考着该思考的问题,有时又想邀上几位好友联络一下感情,放松一下心情,请教一些问题,这时候茶馆是不可或缺的。常德是一座美丽的宜居休闲城市,茶馆的多少,茶馆的档次,茶馆的生意,足可以折射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幸福指数。

茶馆的江湖文化过往


传说100多年前,成都华阳县上有个出了名的闲人叫苏老三,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在茶馆的喧哗中牙牙学语,在茶馆的桌子板凳之间扑爬筋斗地长大成人。因为他家就是开茶馆的,从小跟着父亲在茶馆里混,所得知识不是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就是从茶客们的龙门阵里学到的。所谓耳濡目染,苏老三把这个世界是搞懂了。于是,他不去辛苦谋求什么功名,决定就做个茶馆闲人更安逸。

其实闲人并不闲。别看他成天无所事事泡在茶馆里,只喝茶说话,可张三要认识李四,找苏老三牵线;谢家要卖点啥给王家,请苏老三搭桥;东家跟西家结了梁子,那么摆一桌茶,喊苏大爷来调解调解,这叫吃讲茶.

茶馆就是江湖。着名的四川袍哥组织的码头就常常设置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茶馆里。在民国初年,黑社会买卖鸦片、枪支等也常在茶馆里进行。另外,茶馆也起着江湖救急的作用。一般是求救者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去茶馆喝茶,当堂倌来给茶客加第二次水时,发现找不到茶盖,便对这个茶客起了警觉。果然,只见这个装成茶客的求救者揭起桌上的草帽,露出了先前被他藏起来的那个茶盖。这便是一种信号,一个江湖隐语,或者叫做切口.堂倌见此,马上会意,随即也做出一个隐语似的回应,邀客人后堂说话。与客人对话的就是茶铺老板。他问清事由之后,一般都会拿出一些盘缠,一是解救其眼目下的困境,二来也是给对方指明一条生路。所谓生路,就是将其介绍到另一个码头,入伙做事。

传说苏老三在茶馆时兴张贴莫谈国事这一类标语之后,就从茶馆这个舞台彻底消失了。

中国茶馆、星巴克茶馆茶文化对比


不少人有这种感觉:说起星巴克颇有些时尚的味道,而谈起茶馆,却好像要沉进古老的文明里。在全球拥有8000个连锁店的星巴克在中国的分店将额外提供三四种茶,而大家都知道星巴克是咖啡馆,其在中国的策略是,顾客第一次走进星巴克是为了与朋友会面,再次走进星巴克则是为了咖啡。

今天我们走进星巴克要杯茶,岂不是与星巴克的初衷背道而驰?

答案是否定的。这恰恰是星巴克耐人寻味的地方,也是咱们开茶馆的可以细细琢磨的地方。

雀巢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公司,多年来一直以为麦斯威尔咖啡是其主要对手,但是近年来调查发现,他们的主要对手居然是星巴克咖啡馆。星巴克这家以重烘焙咖啡豆为基业,再转进咖啡馆、灌装咖啡饮料、咖啡冰淇淋、咖啡馆情景CD唱片和零售家用咖啡机器的综合企业,咖啡是其主题。全球每周有3000万人进入星巴克消费,但他们未必都是冲着咖啡来的,因为在咖啡背后有星巴克文化,这才是使它成为雀巢公司对手的重要原因。

星巴克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尊重人本且带有一点小资情调,强调的不再是咖啡,而是文化和知识。笔记本电脑成为星巴克的咖啡伴侣,人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工作。你可以把星巴克当作休闲的地方,也可以将它作为另外一个办公场所。

跟星巴克比起来,咱们的茶馆大不相同,很多茶馆承担更多的公共空间的功能,喜聚不喜散。或摆龙门阵谈天说地、或生意伙伴坐在一起沟通沟通,倘若有人抱了些资料在茶馆里仔细研究,倒成了另类。简单地说,你可以将星巴克当办公室、书房,但茶馆经常只能是咱们的客厅。

可现在有闲情进这个客厅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一些生活节奏加快的人来说,跟朋友坐进茶馆泡功夫茶已经有点奢侈。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愿意一个人进肯德基,要杯可乐吹着空调静静地看书,却没有动过进茶馆消受的念头。

茶馆挖掘传统茶文化很有必要,但是也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比如咱们经常说我国茶叶缺乏品牌,其实茶馆也一样,很少有能让人想得起来、记得住的茶馆,像星巴克那样名震海内外的连锁王国更是无迹可寻。开茶馆嘛,说白了就是做生意,跟开餐馆本质上没什么大区别,该动动脑子学习学习现代经营管理,能把茶馆开成北京的郭林家常菜那样,全市各区都有分店,装修不错、价位不高,老少咸宜,也就不错了。

有人说,星巴克都到茶为国饮的中国卖茶了,咱们也到美国去开茶馆!这个主意不错,有消息说美国人以前总喝牛奶,现在牛奶的地位逐渐被茶取代,1990年到2002年,牛奶的消费下降15%,而茶的消费上升13%。咱们到美国开茶馆,顺便也卖点牛奶,伊利和蒙牛都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