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茶叶的方法来治疗牙齿酸痛

发布时间 : 2020-09-08
茶叶与牙齿 咀嚼茶叶有什么好处 茶叶对牙齿的影响

【www.cy316.com - 茶叶与牙齿】

据有关专家研究,咀嚼茶叶的方法可以治疗牙齿酸痛,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有一天当牙齿疼痛不适时,不防来试试。

当牙齿受到某种刺激时所发生的短暂、尖锐的酸痛,其属于一种牙本质敏感症状,原因有龋病破坏到牙本质、釉质发育钙化不良或缺乏致使牙本质暴露,或者是由于长期用一侧咀嚼食物,导致一侧牙齿严重磨耗,也有可能是长期不正确刷牙,特别是拉大锯式的横刷,久而久之会造成牙颈部的楔状缺损,以上几种情况均可导致牙齿酸痛。此外,不正确的根面刮治,导致牙龈退缩,牙颈部本质暴露,也会引起牙齿疼痛不适。

防治牙本质敏感症,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嚼点生核桃仁,生核桃仁里含有大量的鞣酸,可以使牙本质小管中的蛋白质凝固,也能起到脱敏作用。也可以将新鲜茶叶直接放入牙齿的敏感部位轻轻咀嚼。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氟和茶多酚等成分,氟离子对牙齿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它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好的亲和力,这就像给牙齿加上了一个保护层,有利于防止龋病的进展。茶多酚具有消毒、杀菌之功效,不但能抑制龋齿菌的生长,还能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在有氟参与的情况下,抗酸能力会出乎意料地增强。用咀嚼茶叶的方法来治疗牙齿酸痛时,不必选用高档茶,因为,高档茶的含氟量反而较低。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某些脱敏牙膏对牙本质敏感的脱敏效果比较好。如果是单纯的牙本质暴露造成的牙齿敏感,用以上这些方法就会有相当好的效果。

cy316.cOM编辑推荐

怎样使用嫁接方法来改良老茶园品种


过去采用台刈的方法改造茶园,仅更新了茶树的树貌,却无法改变老茶树品种,而用台刈嫁接方法改造茶园,则可达到更新树貌和改良品种的双重目的。台刈嫁接不仅方法简单,用工不多,投资不大,而且嫁接后成园较快,通常比常规方法提早一两年见收益。

台刈嫁接的方法是先将老茶树台刈,台刈的高度是离地面10厘米左右,然后选用短穗扦插的插穗作接穗,接穗下端削成“楔”状,将台刈后的老树枝桩劈开稍许,再把接穗插接上去并用塑料薄膜条绑牢固定即可。每丛嫁接10个左右接穗,嫁接后用土盖住,只让接穗叶露在外面,上方用遮阳网覆盖,遮阳网离地1米左右。插穗台刈嫁接要注意以下几点:(1)接穗必须选择粗壮有生机的茎梗呈红棕色的短穗,并要现剪现接,以提高成活率。(2)接穗时把老树枝干居中劈开,切口须光滑平整,接穗下端削成楔形,切口也要光滑平整,接穗插到砧木上必须插紧,不留空隙,以免影响成活率。(3)台刈后的老树枝干要用土盖住,以减少枝条水分蒸发,并可抑制老树抽芽。(4)秋季嫁接必须做好遮荫,避免强烈日晒,且要及时浇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5)台刈前要施下肥料并清除杂草。接活后于10月初便可逐步揭去遮荫物,进行炼苗,促进新枝健壮,增强抗寒能力。

用植物学的方法来喝茶,茶会是什么味道?


上接《茶在植物学上的首次命名是谁?》在欧洲的茶叶栽种历史上,植物学家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中国植物学却因发展缓慢而落后于西方。对茶树植物学价值的探索与发现在解放后才逐渐有了起色。

在此之前中国人只知道帝王喝芽茶,百姓喝粗茶。文人则依托茶附会了许多想当然的文化符号。即使是现在,“茶禅一味”仍不绝于耳。岂知植物学在一杯茶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茶道。

那么茶树其它部位的滋味又如何呢?

味觉与气质存在着某种暗合,不同的人往往喜欢取用茶树不同的部位饮用。细腻敏感的饮者,不需要更多的味觉刺激就可把握茶中细腻入微的滋味,这样的人适合应用嫩芽。

曾听朋友问茶叶是不是茶毫越多越好?茶芽上的茸毛是由叶片下表皮细胞向外凸起时形成的表皮毛。平铺在叶背面,茶芽没有打开的时候茶叶的页面部分都卷曲在茶芽中,露出部分是叶片的背面,所以茸毛较多。

茸毛为单细胞,色白,得名白毫。芽茶刚萌发时茸毛较老叶多,大叶种的茸毛较中小叶种多。白毫环绕着密集细微的腺细胞,能分泌芳香精油,增强表皮的保护作用,会让茶树有特殊的香味。茸毛随着叶片的成熟而减少,若绿茶类以嫩度为先,白毫多象征更鲜嫩。

有些比较特殊的品种会产生紫芽(violetbud),顾名思义就是茶芽的颜色呈紫色。紫芽多发生在一些体内的飞燕草甙这类花色素含量高的茶树品种中。尤其是在春夏交替的时候,茶树体内的花色素含量在此期间大增,加之细胞液中pH值升高导致紫芽的大量形成,这与pH值高的葡萄会偏碱性而呈现暗红或者茄皮紫的道理一样。

但是紫芽因为pH值高,碱性物质含量也高于绿色茶芽,碱味的直接体现就是苦涩,就不适合制成绿茶,因为绿茶的工艺简单很难走掉茶叶内的植物碱。乌龙茶则不同,完全可以通过走水规避紫芽茶的苦涩性。所以市场上所炒作的紫芽概念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在植物学上只是茶树品种的一个简单的现象,对这个现象有了解后则可以通过种植的时候遮阴避免紫芽的形成,或者通过制作时候的技术来规避紫芽茶的苦涩。

每年春茶结束,除了把茶叶捡剔精制好。还要留下一部分上好茶叶的茶茎来。身边有许多并不爱细腻饮茶鈍感的人,往往都是茶茎的深度爱好者。他们觉得茶茎经济实惠,而且没有茶叶内的苦涩,耐泡不说,还不需要特殊的冲泡。茶茎就是平时我们称作‘茶梗’的那部分。

茎干是茶树体内水份、矿质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疏导的主要通道,因此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的香气由第一叶致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往往最高。茶叶的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氨基酸在味道上的主要体现就是“甜”,所以茶茎的味道往往比茶叶要甜。

由此有些茶叶在精制过程中,茶农会故意遗落茶梗进去为茶叶提味。也发生过两人斗茶,一人拿茶梗斗过了另一人上好的芽茶的趣闻,道理也在于此。茶梗在中国,经常被茶农留下当作日常凉茶的主料。炎炎夏日农作归来,从柴烧的陶壶中倒出一碗茶梗泡的凉茶,咚咚咚几口饮下可解半日疲乏。

茶梗在日本则遵从植物学的名称叫做茎茶,顾名思义就是茶茎制作的茶。茎茶泛指以制作煎茶或者玉露时收集的茶茎做成的绿茶。因为日本绿茶为蒸青工艺,茶茎在后期需要多一道焙火的程序,焙过的茶茎气韵温暖,倒没有了蒸青茶的寒气。茎茶据说是在明治中期开始流行的,被商家开发利用后竟成为一种适合平常百姓毫无负担饮用的日常饮料,倒也可以借鉴。

如果既不是味觉敏感的饮者,亦非鈍感粗线条的‘茶梗党’,喝茶更多追求仙风道骨的意境。这样的人群更适合品饮冬季的茶花。

茶花是茶树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芽发育而成。根据海拔与产地气温状况茶花逐次开放。不同品种的茶树,茶花的大小与香气各不相同。每年入冬后茶花就会开遍山野,远远看去竟像一片芳香的雪海般。

而经过采摘干燥后的茶花,也是冬季来自南方充满灵气的礼物。茶花的冲泡方法很简单,以三百克热水(90度),浸泡四克茶花五分钟,第二次冲泡时温度稍微提高即可。素润白皙的几朵茶花,飘在透明的玻璃杯中,随着水温徐徐松软。甚至,最近好友在茶区的旅行中采摘茶花做了茶花戚风蛋糕。茶花的香气细幽,属于白花香中香阶最低的花类,大概只有冬季深夜里痛哭的人才能看到茶花独特的美感吧。

如若以上都不符合您博爱的口味,那么可以将萃取完全的茶汤内,放入一块熬煮后冻成的茶冰块,淋上茶梗熬成的糖浆,再放入一朵茶花。若比例调配得当,一株茶的植物学腊叶标本就以具象的味道浓缩于一杯饮品当中了。

植物学的实践,不仅仅停留在书中,还跃然杯内,这过程中渗透了人的情感,并在生活的细节里修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往,茶要么被隐遁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要么被以“美”或者“道’”的名义束之高阁。茶在植物学范畴的味觉体验,却恰好浓缩了“道”的智慧与“美”的精髓,有着比茶道更丰富的精神探索,在叶脉与花朵间感受大地丰厚的馈赠。原题:《植物学的味道(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