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办孝亲感恩茶会 光泉大和尚盼传统孝道回归

发布时间 : 2020-09-24
我国传统十大名茶 传统花茶 亲莉花茶

我国传统十大名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灵隐寺办孝亲感恩茶会 光泉大和尚盼传统孝道回归”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内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说:“善事父母为孝”。可见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7日晚是盂兰盆节前夜,为弘扬佛教孝道文化,传承孝顺父母的中华传统,浙江杭州千年古刹灵隐寺举办了一场孝亲感恩茶会,近五百余人共聚一堂,唤传统孝道回归。

灵隐寺是国内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在每年的佛教节日——盂兰盆节时,都会推出相关的孝道活动。2013年盂兰盆节前夕,灵隐寺邀请亲人与僧人团聚行孝道,首创中国宗教界的孝亲感恩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俗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关于其来历,据《盂兰盆经》记载,佛陀弟子目犍连用道眼看到母亲在饿鬼道中受煎苦,因此,目犍连用钵盛饭送母亲吃,但饭未入口就变火炭。目犍连请求佛陀救母亲。佛陀告诉目犍连,应在七月十五日以饮食供养僧众,以僧众的力量超度其母脱离苦海。目犍连依言而行,果然救得了他母亲。

佛教的盂兰盆节,不重祭祀,而侧重于孝亲报恩、慎终追远的精神内涵。

27日晚的灵隐古寺,一轮明月下,老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树影浮动,让这个夜晚显得平和静谧。当晚7时,孝亲感恩茶会活动在清亮神圣的寺院梆声中拉开帷幕。短暂的禅茶供佛仪式后,活动正式开始。

伴随着清幽的环境和悠扬的箫声,在场近500人均在品茶中细细体味禅境,并一齐诵念心经。

图为孝亲感恩茶会活动现场李晨韵摄

据介绍,灵隐寺已连续三年在盂兰盆节前夕举办孝亲感恩茶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活动增加了一个版块,即邀请刚刚获评的2015浙江孝亲人物参加。其中最小的获奖者蓝微的故事,更是让在座是一些人偷偷抹了眼泪。

“只要妈妈在,就是一个家。”今年16岁,来自衢州的蓝微,长长的头发扎着小辫儿,笑起来像花儿一般绚烂。但就是这么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却经历了本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坎坷人生。

蓝微5岁时,因为一场交通事故,父亲离开了人世,母亲因胸椎摔断导致大小便失禁,医生诊断为终身瘫痪。从那以后,在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时,蓝微便带着轮椅上的妈妈一起上学,并扛起了这个家。即使这样,天性乐观的蓝微还是觉得命运并无不公。她说,上天给她关了“爸爸”这扇门,却帮她开了“妈妈”这扇窗。在她看来,家人安在,便是她最大的幸福。“我和妈妈切身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所以我的梦想是长大以后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把这种温暖传递出去。”她坚定地说。

感恩和孝道在蓝微身上得到了最质朴的体现。在今年由浙江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和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2015浙江孝亲人物”评选活动中,她被评为十大孝亲人物之一,她的故事也被更多人所知。

“佛教有孝敬父母的传统,无论在家出家,都要尽一份孝道,担当一份责任。”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表示,此次孝亲人物的故事都十分感人,“我相信这只是一部分,社会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孝亲人。”

同时,光泉指出,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快速的转型期,孝也存在被淡漠、无视的现状。“这也是灵隐寺举办孝亲感恩活动的目的,希望能借此向全社会广泛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让民众能够感谢父母师长,并以此呼吁传统孝道文化回归,共同创建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社会。”光泉如是说道。(完)

cy316.com延伸阅读

韬光和尚与白居易的茶故事


小小一个杭州,满眼望去全是灵气、全是福气、全是茶气,怎不叫人慕煞、妒煞!而灵秀的杭州却又招来更多才华横溢的诗人、茶人。所以说,也难怪人家这里人杰地灵。这里要说的是韬光寺这个地方,韬光和尚与白居易这两位茶人。

生在江南,已是造化,谁知上天更造化出这些茶!

韬光寺是杭州城里的一个隐者。大多数人初到杭州都不会去那里,因为杭州的景点太热闹,也太多了,而韬光寺藏于灵隐寺的后山上,太隐蔽。

白居易,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课本里,哪一本没有出现过白乐天呢?他还是一个真正的茶人,琴、棋、书、茶是他一生中不可或缺的良伴。在他走过的地方?江西、四川、杭州,他几乎是每到一处必寻友、饮茶、吟诗。一个真性情的诗人与一个心无挂碍的茶僧之间,又怎能没有些趣闻轶事呢?

这一年老天作怪,还未到清明却连日落雨,直把一个西湖翻得好似滚开的茶汤。白乐天时任杭州刺史,西湖汛情怎能不挂心?所以亲督疏浚修堤,日日吃也在西湖边、睡也在堤坝旁,待汛情稍解人也瘦了整整一圈。

白乐天放了一半的心,回到家中饱餐一顿后又狠狠睡了一日。醒来后,唤小僮备好雪马轻裘,却是要去寻幽探胜,往山中散一日闷去。因思及山中多幽静雅趣之地,正宜抚琴品茶,白乐天特地带了家中珍藏的好茶,备齐炊茶用具、煮茗的清泉,还有作为茶点的长安小胡饼,又嘱小僮背了琴囊,这才出门。

一时间,白乐天心中有说不出的快意。小僮问:大人,咱们这是要上虎丘吗?白乐天想了想说:咱们今天这么着,解开马,让它自个儿跑,看它跑到哪儿,咱们就在哪儿歇。

小僮拍手道:如此玩法更好!二人遂解了辔任马前行。乐天一路走,一路为小僮讲西湖的传说逸闻。也不知走了多久,才来到一处山下。只见此山竹木烂漫、静谧幽深,白乐天一时间来了兴致,下了马缓步向山上行去。

"茶艺师"回归 未来之路需努力


"茶艺师"回归未来之路需努力

2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关于餐饮服务人员”中增加“茶艺师”。为了呵护这来自不易的成果,很多专家和学者倡议加强行业自律,恪守做好茶艺师培训与认证鉴定工作,为弘扬中华茶文化作出贡献!

茶艺师,是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是一个温馨且富有品位的职业。对于茶艺师,在茶产业特别是茶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2016年年底一个“或将取消茶艺师的资格证”的消息,引起茶界人士的担忧和讨论。

回顾

在2016年12月底,人社部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151项职业资格被列入清单。此份名单上,只出现了评茶员一项职称,这表示茶园园艺工、茶艺师等职业资格将被取消,评茶员得以保留。

有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茶学专业毕业生首次超过1万人。在多数设有茶学专业的院校中,特别是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并重的应用技术型院校,都要求学生考取茶艺师资格证。茶师艺资格证被取消,很多老师和学生将面临失业和无法毕业的困境。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茶叶主产区,茶艺师都有着很大的市场。尤其是随着大众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茶文化消费必然离不开茶艺师。同时,在很多人看来,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尤其是居家茶艺的推崇,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艺术欣赏能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气氛,以及家庭生活的情趣都会因茶艺而得到提高。因此,茶艺师这个新型职业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

回归

2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关于餐饮服务人员”中增加“茶艺师”。2016年12月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未出现“茶艺师”后,国内众多机构和专家学者大力呼吁,请留下“茶艺师”,全国各地的茶界单位与社团组织,茶人与爱茶人以极大的热情与亊业心、责任心,纷纷发表意见与诉求,各级人社部门和鉴定机构及时向国家人社部反映了社会与茶界的建议。如今茶艺师重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在欢喜之余,更应该冷静地思考,未来茶界任重道远,仍需继续努力!余悦,教授,著名茶文化专家、民俗研究专家,“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他认为,茶艺师回归后,仍有六个方面需要茶人们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一、客观分析茶艺、茶艺师的得失;二、认真学习与执行《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三、加強茶艺师培训队伍的建设;四、加強茶艺师鉴定机构的建设;五、加強茶艺的国际传播;六、提升所有茶艺参与人员的人品。

饮下一壶禅茶,回归本真


想了解《饮下一壶禅茶,回归本真》知识吗,丰富的《饮下一壶禅茶,回归本真》内容等你来看!

后来才知道,茶在众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那一壶用静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唇齿间回绕,品后有人似觉苦若生命,也有人淡如清风。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用一颗俗世的心品茶,难免执著于色、香、味,则少了一份清淡与质朴。茶有了万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与情感。用一颗出离的心品茶,便可以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的静美。

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灵性。茶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广结善缘。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始终相信,禅是一种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盏茶的时光,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

人生有七苦,众生流落在人间,是为了将诸苦尝尽,换来一味甘甜。繁华三千,但最后终归尘埃落定,如同夜幕卸下白日的粉黛装饰,沉静而安宁。光阴弹指而过,当年在意的得失、计较的成败,都成了云烟过眼。任何时候,彼岸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

《心经》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一个过于执著于此生的人,不适合修行。一个痴迷于因果的人,亦不适合修行。茶有佛性,尤如碧云净水,几盏下腹,心头便了无闲事。所以修行之人总喜欢将日子浸泡在茶中,抛弃杂念,证悟菩提心。

天地沙鸥,我们微如芥子。不让自己惊扰世界,也不让世界惊扰自己。人出生的时候,原本没有行囊,走得路多了,便多了一个包袱。而我们如何让世俗的包袱,转变成禅的行囊。只有用一颗清净依止的心,看世态万千,方能消除偏见,在平和中获得快乐。

茶有四德,慈悲喜舍。所谓云水禅心,就是在一盏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荣者必枯的真意。须知任何悲伤都是喜悦,任何失去都是得到。一个人对自己慈悲,才是对万物慈悲。

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修行道场。克制欲望,摒除纷扰,不是悲观,不是逃避,只为了一种简单的活法。安住当下,哪怕是一颗狭小的心,亦可以承载万物起灭。

世间一切情缘,皆有定数。有情者未必有缘,有缘者未必有情。随缘即安,方可悟道。茶水洗心,心如明镜,一个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别无常世界。意乱情迷时,大可不必慌乱。静心坐禅,明天会如约而至。春花依旧那样美,秋月还是那么圆。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无须为了注定的悲剧,选择感伤。但也不能为了将来的圆满,停止修行。品茶,是为了修心,在无尘的净水中彻悟禅意。让我们不为表象迷惑,免去那些无谓的漂泊,及早抵达清静的彼岸。

品茶可以让人宽恕过错,从而在杯盏中得到平和。真正完美的人生当留白,留白,即是佛家所说的空明。人间是最能表现自我的剧场,如果有一天故事剧终,选择出离,一定要真的放下,而不是走投无路的放逐。要相信,别无选择的时候,会有最好的选择。

万法无常,缘起性空。万物既是因缘和合而生,亦会因缘而灭。晚云收,即是倦鸟归巢时。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每一次归返都是回头,每一次渡河都有舟楫。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远,消除我执,此后风餐露饮,海天云阔,都是归属。

静水深流,简单的人其内心清和,越容易参透禅理。修佛亦如品茶,将一杯苦茶喝到无味,这就是禅的境界。人生应该删繁留简,任世事摇曳,心始终如莲,安静绽放。就如同万千溪涧,终究要汇入一条河流,潺潺清明,简静安宁。

喝茶,要一颗清淡的心、悲悯的心。哪怕处车水马龙的闹市,都可以感受春风过耳、秋水拂尘的清雅。云在窗外踱步,鸟在檐下穿飞。袅袅的香雾,似有若无地诠释虚实相生的人生。桌台上有一方闲置的木鱼、几卷经书,还有散落的菩提,在浅淡的月光下,疏淡清绝。

世间风云,变幻莫测。佛家讲究因果轮回,无论物转星移、飞沙走石,有一天都会烟消云散、俱静归尘。如茶,融汇了万物的精魂,倒入杯盏中,钟情一色,澄澈醒透。

出离需要的不是勇气和决心,而是善意和清醒。我们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凡尘荣辱,其实都只是一场戏。一个修行者要有足够的禅定,才可以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径,看云林绿野,落雁平沙。

佛说,割舍就是得到,残缺就是圆满。我们曾经用无数时光都无法记住的经文,待了悟之时,却可以过目不忘。许多人认为精深渊博的禅,其实在一念之间,在每一个途经的日子里,在一滴水中,在一朵花间,在婆娑的世界里。

品茶,可以用陶具、瓷杯、玉盏,亦可以用竹盅、木碗。众生品茶,多是为了打发闲寂的光阴。茶的味道,凉暖,似乎不那么重要。而僧者饮的禅茶,亦无需礼节,只是随性而饮,品出的只有一种般若味。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茶成了生活中的习惯,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只是多少人,可以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喝到水静无波。多少人可以将浑浊纷纭的世象,喝到纯净清朗。

也许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无意的日子,无论晴雨,不管春秋,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回归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会饮尽红尘最后一盏茶汤,出离三千世界,换一世平宁。是迷途知返,是禅定了悟,已不重要。此后寒山石径,乘白驹而行,饮下千江之水,将禅茶品到云淡风轻。

关于本文《饮下一壶禅茶,回归本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日本传统茶道


纪念抹茶仪式:传统的日本仪式

在日本文化中,抹茶绿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几个世纪以来,抹茶茶道一直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安静的庆祝活动以优雅和美丽的方式进行,抹茶的仪式是对正念,尊重和对现在的关注的结合体验。

抹茶粉和普通活页绿茶有什么区别?

抹茶粉是一种远远优质的茶,含有比活叶绿茶多15倍的营养成分。因为抹茶粉代表整个茶叶,你可以获得整个茶叶的营养和维生素的好处。相比之下,在常规酿造的绿茶叶中,其营养素和维生素C如维生素C留在茶叶中,通常被丢弃。

茶道期间使用什么类型的茶?

Japan-Matcha-Ceremonial-Epic-Matcha-Brand这种仪式中使用的抹茶类型是仪式级抹茶粉,专门用于饮用和拿铁。礼仪级抹茶与其颜色和感觉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应该有一种充满活力的绿色,闻起来清新,略带草。它也应该非常精细,触摸并像眼影一样柔滑光滑。

有两种类型的抹茶制剂称为usucha(薄茶)和koicha(浓茶)。Usucha通常由不到30年的茶树叶子制成,而koicha是由第一批30多年的植物收获而成。

更高等级的抹茶,通常是更鲜艳的颜色,具有天然甜味,最大鲜味(令人愉快的咸味)和非常长的表面,通常用于制作更浓,更浓密和更浓的茶(koicha),并且较低等级对于较薄和较弱的茶(usucha)是有益的。

谁主持抹茶茶道?

您不必是佛教僧侣或禅宗主人举办茶道,但在日本,抹茶的仪式需要一系列精确的手部动作和优美的舞蹈设计。学生们聚集在特殊圈子和茶俱乐部学习如何举办仪式,这通常需要数小时的准备。许多日本人也在家中研究和表演抹茶茶道。

抹茶茶道在哪里演出?

茶道仪式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举行,因为所需的装饰非常简单和简约。悬挂的卷轴以流行的引语和众所周知的谚语为特色,并为参与者提供深思熟虑的智慧和建议。也可以使用简单的插花。

茶道是如何开始的?

仪式开始前,客人们聚集在一个由主人设立的特殊房间里,这个房间被称为machiai。每个人到达后,客人都会穿过露水覆盖的地面,这是一种清洁仪式,象征着从世界上清除灰尘。为了进一步净化自己的仪式,客人用石头盆里的清洁水洗手和嘴。

一旦净化仪式完成,主人在进入茶道时会以沉默的弓形迎接每位客人。根据仪式的正式性,现在可以在倒茶之前提供小糖甚至三道菜。接下来,主人正确地准备浇注器具,非常小心,确保它们完美无瑕,无瑕疵。

最后,是抹茶粉的时候了。主人优雅地将每位客人一至三勺抹茶绿茶粉加入到组碗中,然后加入少量热水。使用传统的竹制拂尘,主机迅速搅拌混合物,形成鲜绿色的糊状物。当抹茶粉糊达到正确的稠度时,将额外的热水搅拌到混合物中以产生浓稠的浓茶。

客人什么时候喝茶?

抹茶粉现在已经转变成泡沫顶茶。每位客人一个接一个地从碗里喝一杯,确保在传递之前清洁碗。每个人喝完茶后,都有机会检查使用过的器具。一旦完成,茶道结束了弓,客人回家。

为什么抹茶仪式很重要?

传统的日本茶道是和平,和谐与幸福的象征。这是一种精神体验,通过礼仪和优雅表现出尊重,这是日本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抹茶粉茶仪式也促进了社交联系,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放松和享受的机会,远离外界的烦恼。

传统饮茶礼仪


传统饮茶礼仪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琛瓯洗尘。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东方传统茶叶起源


“东方树叶”的说法来自于英语orientalleaves,西方人最初知道茶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词tea,就称为 “东方的树叶”。英国、荷兰主要从福州、厦门进行茶叶贸易,将茶传到西欧,“茶”就被读作带有福建方言的“tai”,后来音译为tea。

独具特色的乌龙茶

乌龙茶正式创制于1725年 (清雍正年间)前后,形成于武夷山一带。东印度公司将武夷乌龙茶远渡重洋带到欧洲后,顿时风靡英伦三岛。东方树叶乌龙茶由于经过半发酵,其滋味更加醇和,茶的涩味减少,鲜爽回甘。

深受女性喜爱的花茶

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它既保持纯正的茶香,又兼备鲜花的馥郁香气。在中国有这样的说法“上品饮茶,极品饮花”。其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清澈明亮。

历史悠久的绿茶

公元前8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绿茶的蒸茶工艺,因其独特的杀青工艺,使其保留了茶叶中较多的营养成分。公元1265-1274年(宋朝),日本大广心禅师到浙江余杭径山寺研究佛学。径山寺经常举办茶宴;此后,他把茶宴文化带回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起源。

消费者众多的红茶

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茶作为陪嫁之物入藏,藏民们以肉食为主,茶能消除油腻、补充维生素,因此藏民迅速迷上了这神奇的茶叶。自此,西藏游牧民开始用马匹换取茶叶,开辟了一条艰险的商路,由于是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贸通道,所以也被称为“茶马古道”。

岑参《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茶诗品鉴


岑参

(约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与高适齐名,风格也大略相近,并称“高岑”。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得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释义】

风炉,煮茶所用的火炉。《茶经》:“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凡三足,设三窗,底一窗为通飚漏烬之所。《土风录》:‘煮茶炉曰风炉’。” 诣,往,到。水碓(duì),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辍棹(chuòzhào),停船。踟蹰(chíchú),徘徊不进,犹豫。

【详解】

岑参与高适同为盛唐时有名的边塞诗人,惯于描写西北边境荒凉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天气。此诗中的盘石寺,显然也是一座荒郊野外孤独的寺庙,但“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表明饮茶在此也很盛行。

吞山河惊天地:虚云老和尚禅茶诗词集锦


今查《虚云和尚法汇》,得吟咏禅茶诗歌一十四首,与各位善知识共赏。

《采茶》

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罢山椒又采茶。

此外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

《慧焰禅人索茶》

春光富足野人家。不问优昙问苦茶。

劫后幽芳须著眼。四时无谢亦无遮。

无影林中一树花。非红非白遍天涯。

可怜门外旁观者。信手拈来当作家。

《秋夜偕友坐岑楼》

此际秋色好。得句在高楼。

启户窥新月。烹茶洗旧愁。

盘桓无俗客。酬唱有良俦。

薄袄怜寒意。传灯论未周。

《题寸香斋》

寸香陪客坐。聊将水当茶。

莫嫌言语寡。应识事无涯。

岩树井藤命。驹光过隙嗟。

佛言放下著。岂独手中花。

《山居》

山居意何远。放旷了无涯。松根聊作枕。睡起自烹茶。

山居道者家。淡薄度岁华。灶底烧青菜。铛内煮黄牙。

山居无客到。竹径锁烟霞。门前清浅水。风飘几片花。

山居饶野兴。柱杖任横斜。闲情消未尽。过岭采藤花。

山居春独早。甚处见梅花。暗香侵鼻观。窗外一枝斜。

《山居》

山居活计总天然。不落时人窠臼边。却向同心通一线。从苗辨地见根源。

乱云堆里坐痴呆。世念销镕养圣胎。地老天荒都不管。松花食尽又重开。

见山忘道山犹扰。见道忘山山更幽。云散水流天地静。一声长啸白云头。

林间遁迹世相违。涧曲山深到者稀。饭罢茶余无个事。白云为我掩柴扉。

怪石岩巉路转赊。盈眸景色笑参差。斜栽绝壁千年树。倒挂悬岩四季花。

湛湛灵池彻底清。乱山涌出月初明。几人今古曾吞月。饮者须知满不盈。

云流石窍影离离。丁斧何时凿出奇。凛凛寒风吹劫火。就中消息许谁知。

《阅古宿语录口占》

礼罢黄龙已破家。又来重饮赵州茶。

无明当下成灰烬。鹫岭重拈一度花。

《栖茅九华》

问道幽栖事几般。山中风趣有多端。

萤流竹罅金千树。月洗松溪玉一湾。

带雪茶花供古佛。含香梅子荐新盘。

有时独上天台顶。坐看江南叠翠栏。

《赠五台山显通寺智慧师》

禅分祖席又开山。别有生机展笑颜。

死句不拈拈活句。先贤企仰后贤攀。

修心修道无如悟。谈妙谈玄总是闲。

从此何劳山下问。烹茶挑水听潺潺。

《大觉寺小憩》

薰风拂拂过山家。为入松阴路转斜。

临水不闻鱼戏藻。到门犹见鸟衔花。

定心有觉推支遁。法眼无偏羡永嘉。

小坐竹亭尘顿息。何劳饮我赵州茶。

《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

溪连海气逼虚空。一道悬崖小路通。

山色重重图画里。人家隐隐雾烟中。

鹭江水静月铺白。雪岭枫高霜染红。

更感会公多雅意。烹茶相对话无穷。

《和方乃斌居士韵》

忽见南山瑞霭浮。郁葱佳气迥难俦。

材工鸠应经连月【注一】。香火销沈历几秋【注二】。

禅悟谁能承鉴祖。溪名人尚说曹候。

檀那功德真无量。聊献新茶学赵州。

【注一】诸君随带工师绘测

【注二】自清初修复又将三百年

附原韵:

岭南胜景称罗浮。福地曹溪堪与俦。六祖灵身垂不朽。憨师伟绩足千秋。

名山有幸来虚老。华寺重兴仗李侯。但愿甘泉曾饮者。明心见性续新州。

赠林鸿超居士七律并叙

居士与余在福建鼓山晤别已十七年。以相忆深。由闽经港来韶。步行抵云门。年届古稀。无饥倦之容。畅叙旧怀。不觉夜永。居士宿植德本。向道殷切。惜余无偃祖之饼茶。以接来机。深以为愧。翌日居士以先有预约。必须赴穗。临行。彼此依依。仍如东林送客。且行且谈。不觉又伴至曹溪。赡礼六祖。返马坝登车南行。居士坚嘱书赠。特缀七律一首。并送坛经一部。亦若永嘉之一宿而去也。时乙亥冬月初二日书于南华丈室。

不辞跋涉乳云蹊。为道浑忘困与饥。

笑我已忘烟水梦。与君夜话饼茶稀。

晓风相送曹溪路。午饭才过马坝车。

一宿觉参心愿遂。坛经珍重赠君归。

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概。知因果。辨时代。鉴古通今犹蒙昧。只因迷着幻形态。累父母。恋妻子。空逞无明留孽债。

皮袋歌。歌皮袋。饮酒食肉乱心性。纵欲贪欢终败坏。做官倚势欺凌人。买卖瞒心施狡狯。富贵骄奢能几时。贫穷凶险霎时败。妄分人我不平等。害物害生如草芥。每日思量贪嗔痴。沉沦邪僻归淘汰。杀盗淫妄肆意行。傲亲慢友分憎爱。呵风咒雨蔑神明。不知生死无聊赖。

出牛胎。入马腹。改头换面谁歌哭。多造恶。不修福。浪死虚生徒碌碌。入三途。堕地狱。受苦遭辛为鬼畜。古圣贤。频饶舌。晨钟暮鼓动心曲。善恶业报最分明。唤醒世人离五浊。

皮袋歌。歌皮袋。有形若不为形累。幻质假名成对待。早日回心 观自在。不贪名。不贪利。辞亲割爱游方外。不恋妻。不恋子。投入空门受佛戒。寻明师。求口诀。参禅打坐超三界。

收视听。罢攀缘。从今不入红尘队。降伏六根绝思虑。无人无我无烦恼。不比俗人嗟薤露。衣遮体。食充饥。权支色身好因依。舍财宝。轻身命。如弃涕唾勿迟疑。持净戒。无瑕疵。玉洁冰清四威仪。

骂不嗔。打不恨。难忍能忍忘讥嗤。没寒暑。无间断。始终如一念阿弥。不昏沉。不散乱。松柏青青后凋期。佛不疑。法不疑。了了闻见是良知。穿纸背。透牛皮。圆明一心莫差池。

亦返源。亦解脱。还元返本天真儿。无不无。空非空。透露灵机妙难思。到这里。不冤枉。咄地一声是了期。方才称。大丈夫。十号圆明万世师。

咦。犹是那个壳漏子。十方世界现全身。善恶明明不差错。为何依假不修真。

太极判。两仪分。心灵活泼转乾坤。帝王卿相前修定。富贵贫穷亦夙因。有了生。必有死。人人晓得莫嚬呻。为妻财。为子禄。误了前程是贪嗔。为甚名。为甚利。虚度光阴十九春。千般万种不如意。熬煎在世遭艰迍。老到眼花须发白。一善难闻枉为人。

日到月。月到岁。空嗟岁月如转轮。世间谁是长生者。不如归去礼慈云。或名山。或胜境。逍遥自在任游巡。无常迅速知不知。几句闲言敢奉闻。

念弥陀。了生死。多多快活谁得似。学参禅。得宗旨。无限精神祇这是。清茶斋饭心不偷。二六时中为法喜。

除人我。无彼此。冤亲平等忘誉毁。无挂碍。没辱耻。佛祖同心岂徒尔。世尊割爱上雪山。观音辞家为佛子。尧舜世。有巢许。闻让国。犹洗耳。张子房。刘诚意。也弃功名游山水。况末劫。甚艰苦。如何不悟古人比。纵无明。造十恶。费尽心机为世鄙。刀兵厉疫旱潦多。饥馑战争频频起。变怪屡闻妖孽生。地震海啸山崩圮。

适当其际可奈何。多行不善前生里。事难如意落迷途。处贫遇患善心始。善心始。遁入空门礼法王。忏悔罪过增福祉。拜明师。求印证。了生脱死明心性。勘破无常即有常。修行大有径中径。圣贤劝世有明文。三藏经书尤当敬。

沥心肠。披肝胆。奉劝世人应守正。莫当闲言不记心。大修行人必见性。速修行。猛精进。种下菩提是正因。九品莲生有佛证。弥陀接引到西方。放下皮袋超上乘。

皮袋歌。请君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