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叶的发展历史 关于茶叶的发展历史 茶的发展历史

茶叶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历史”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历史”相关知识!

茶叶贸易在诸多重大事件中串演了关键角色,是人们解读世界近代文明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1657年茶传入英国。不到一个世纪,英国中产家庭买茶的费用高过了买食物的费用。茶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伦敦刊登广告的商品”。当茶点成为英国工人的饮食习惯时,茶就不仅是大众的消费品,而普遍成为恢复工作体力的要素。不少学者认为,茶为英国工业化进程添加了重要助力。对茶的需求到了依赖的程度,造成英国缺少白银进行交换。于是英国商人竟以鸦片代替白银来平衡茶叶贸易,从而引发鸦片战争。

1773年11月,为反抗英国对北美税务法令,波士顿居民登上东印度公司的茶船,在“波士顿港口今晚将成为一个茶壶”喊声中,340箱茶叶落入大海。这次倾茶事件埋下诱发美国独立战争导火索。独立不久的美国以开发对外贸易为基本国策,第一艘直航中国的“中国皇后”号商船满载回国,其中主要是茶叶。以至美国史学家休斯开玩笑说:“在美国的每一条小河上的每一个村庄,连只可乘5人的帆船都在准备出发到中国去装运茶叶。”

茶的产出折射出资本主义工业化取代封建农村经济的历史必然。1792年,英国大使麦卡尼爵士和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衔英国政府之命,从中国将茶株引入印度。在采用种植园管理、机械化生产和先进运输后,英产茶叶逐渐占据世界市场。18世纪初,茶叶占荷兰买入中商品的74%;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中,茶叶占中国商品的90%以上,其商业利润为英国国库年收入的10%。20世纪初,中国茶叶出口主要商埠汉口海关再无茶叶输出,中国茶叶贸易完全崩溃,一度失去与原产国相应的传统输出大国的地位。

1693年清廷理藩院对俄使团,对开设茶路口岸的要求曾做出这样的答复:“举世皆知四夷向中国上表进贡请求通商,但中国向无遣使四夷通商之必要。此事应无庸议。”形象地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认世界中心、物产自足、闭关轻商、排斥国际贸易的心态。断送中国进入国际市场,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时机。所幸中华民族在后来200年中幡然醒悟,改革开放,终于进入世贸组织,走入国势与世界经济相互依托、和谐发展的时代。

中国茶的输出历来是和平诚信,共通互利的。1745年9月,专为承担与中国进行海上贸易而打造的瑞典哥德堡号第三次返回故土时,在临近母港不足1公里处沉没。所载700吨中国商品,370吨是茶叶。1986年哥德堡人将打捞出来的200多吨茶叶中的一包送回中国,供广州博物馆展出。

茶溶于水,茶亦融入世界文明。人与茶的不解之缘决定茶文明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将作为永远活着的文明,伴随人类前行。

茶文化精选阅读

闽南茶叶的国际贸易历史


闽南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一位来到中国的阿拉伯商人写道:在中国,茶同盐一样是国王的课税品,所到之处都在贩卖,并且有苦味,注汤饮用。但茶叶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角则在几个世纪之后的宋元时期,一箱箱的茶叶经由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南亚和欧洲的港口。17世纪初,扮演海上马车夫角色的荷兰人及其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掀起了欧洲商人来福建采购茶叶的浪潮。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从哥伦布到工业革命的三百年间,三种跨洲贸易盛行一时:一是从非洲到美洲的奴隶贸易;二是美洲所产的金、银大量出口到欧洲、亚洲;三是致瘾性食物(茶叶、咖啡、巧克力等)日趋旺盛的贸易。三种贸易中,只有最后一种在进入工业时代后仍长久不衰。

但这样的长久不衰并不属于闽南地区。事实上,该地的茶叶出口在1886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后便急遽下滑,而由盛转衰的危险处境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暴露无遗了由英国人从福建移植到印度的红茶打破了中国人对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垄断。尽管输出总量仍在增长,但闽茶的危机还在继续。直到如今,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弱势,面对立顿等外来者的挑战,甚至无力固守本土市场。

晚清海关副税务司班思德(Banister,T.Roger)指出,中国茶均由小农自由种植,生产数量漫无节制、殊欠组织,栽培方法墨守成规、鲜知改良趋于没落,乃势所必然也。相比之下,印度在欧洲商人的控制下,采用大农场集中经营,各道工序均经过科学测验,产量和品质都极为可控。英国人最初还引进中国茶种,后来连中英茶树杂交的努力都放弃了。由于整体口碑的下降,闽南所产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主动权,目前主要的市场还是集中在中国的南方。

上海从古至今的茶叶贸易历史


一、开埠前上海茶叶对外贸易(一)唐至明代茶叶对外贸易〈739-1643年)上海在唐代中期,原属苏州府华亭县(今松江县)的一个江边小镇。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复邑为州时,在嘉兴县设立秀州,划华亭、海盐二县归属秀州,从此上海脱离苏州,转属秀州。

宋代时期,海上贸易巳有发展。初在杭州设立两浙市舶司,管理江浙地区海港贸易。淳化二年〈991年),秀州华亭县青龙镇已有海舶往来,成为重要港口,正式设镇,国内外的商舶已云集此港:自福建(福州〉、漳、泉、越、温、台等州,岁两至;广南、日本、新罗(朝鲜)岁或一至。景佑年间1034~1037年),镇上已有官廨、镇学、税务、监狱、粮仓、茶场、酒坊等。

宋元丰三年1080年),改全国为廿三路,秀州为浙西路,管辖嘉兴、华亭、海盐、崇德(桐乡县)四县。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朝廷委派王安石的重孙王珏提举浙西茶盐,专门管理茶盐税收。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改县升府,第二年改名为松江府,属嘉兴路、浙西道、江淮行省,上海仍为松江府的一个镇,已设有管理海上贸易的市舶司和商税局等部门。朝廷派有官船出海至琉球、日本、朝鲜、东南亚一带,从事对外贸易。每岁招集舶商,于藩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取,然后听其货卖。据清嘉庆《松江府志》所载,江南顽民率皆私造大船出海,交通琉球、日本、满刺、交趾诸蕃,往来贸易,番由上海出人,地方赖以富饶。元至元廿七年(1290年),上海镇巳有住户72,502家,有榷场、有酒库、有军谥、官署、儒塾、佛宫、仙馆、氓廛贾肆,鳞次栉比,实华亭东北一巨镇也。元至元廿九年〈1292年)春,正式宣布成立上海县。

明代,明太祖重视海外贸易。明元年1368年)在上海地区的黄渡设立市舶提举司,开展对外贸易。明永乐三年。1405年;(,决定派郑和率庞大船队下西洋,宣扬国威,发展贸易。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9年,遍行太平洋、印度洋北岸各国,直达非洲东岸,他启航港口,就在上海附近的太仓刘家港。带有中国茶叶、纺织品和陶器等,作为礼品赠送。当时海外船舶,也多来往于此,进行交易。刘家港已成为粮艘、海舶、蛮商、夷贾辐楱而云集,谓之六国码头。后因倭寇侵扰沿海,朝廷实施海禁政策,未能发展成为对外贸易港口。

(二)清代鸦片战争前茶叶对外贸易1644~184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6月,颁布禁海令严禁沿海省份,无许片帆人海,违者应置重典。这一禁令,对沿海渔民,不啻是断绝生路,对上海海上贸易,也造成流通之银日销,而壅滞之货莫售。民情拮据,商贾亏折。在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要求开放海上贸易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清康熙廿二年1683年),清兵攻取台湾,郑成功的后代郑克㎡投降,沿海抗清势力全部肃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下诏令开海贸易。康熙廿四年1685年),解除海禁,设立海关,部分开放海区,准许海上贸易。上海才从清初的海禁严切,四民失调中,渐得复苏。同年七月,清廷派官船十三艘,开赴日本。以后两国商船往来频繁。到康熙、雍正交替之际,从中国开往日本的船队,一年已达80余艘。这些商船几乎都是从上海、宁波港口出入的。其中被日本人称为口船或南京船的沙船,更多属于上海港的船只。从上海到日本的沙船,大的可载50万-60万斤,中等可载20万-30万斤。由上海运去的货物,有生丝、纱绫、棉布、纸张、茶叶、药材、瓷器、文具和书籍等。从日本长崎运来的货物有铜、银、海产、漆器、珍珠等。至此,上海始见茶叶出口国外的记载。海禁初开之时,上海的沙船南来北往,每年络绎不绝,沙船承运的货物数量也随之激增。关东豆麦,每年至上海者千余万石。而布、茶各南货至山东、直隶、关东者,也由沙船载而北行。

乾隆时〈1757年前),暹罗有船80~90艘,属当地华侨所有,专事商贩中国沿海各港的海船,其中有24艘,专门往来于暹罗和以产丝、布、茶着称的宁波、乍浦、上海之间。至乾隆廿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今后外国商船只准收泊于广州一地,不得违例逾越江浙洋面,但这项禁令,实际上也只是针对西方商船而发,至于日本及南洋诸国的商船,往来于广州之外的厦门、上海等地,在所不禁。

嘉庆廿二年1817年)至道光七年〔1827年)的十年间,棉布、丝、茶为中国出口的三大商品,行销于欧、美、亚市场,多数也是从上海港出运的。据《上海碑刻资料选辑》记载,到鸦片战争前夕,上海的商业行业巳有豆米业、土布业、竹木业、酱园糟坊业、食糖业、洋货业、丝绸业、腌腊业、染坊业、茶叶业、药材业、油麻业、南货业、北货业、煤炭业、蜡烛业、盐业、肉庄业、京货帽业、成衣业等几十个行业。其中茶叶业中,巳有茶商45家。说明当时上海已成为茶叶集散地之一。

道光十二年〈1832年〉6月20日,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高级职员林赛lindsay乘阿美士德号船,由澳门出发,先后到了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威海卫、朝鲜、琉球等地。在上海18天期间,他亲睹几百艘商船从东北、华北、福建、台湾、广东、琉球、安南、暹罗等地开来,在吴淞口装卸成千上万吨货物。上海港的繁荣景象,使林赛等人大为惊奇,认为上海将有极大的发展前途。这也成为英帝国主义动用武力,胁迫中国开放五口通商的前奏。1840年6月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迫使清政府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被列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宣布开埠。

探究绿茶贸易历史


绿茶既干制的茶叶,是最基础的茶种,色香和兴奋作用较弱,但含有十倍于红茶的未裂解茶多酚,有很强的保健作用。此外绿茶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叶绿素,有与蔬菜水果类似的营养价值。

虽然绿茶制作工艺最少,但为了保存更多的茶多酚和叶绿素,要求既迅速加热脱水又不过热,其技术含量最高,在不断摸索中才被总结和发扬。早期,人们将新鲜茶叶直接下锅,只有茶叶产地才能喝到绿茶。在阳光强烈的地区人们晒干茶叶,特嫩茶如碧螺春者由人体体温干燥,但这些绿茶都无法大量生产。唐朝时,种植茶树的寺院使用蒸笼控制火候蒸热新鲜茶叶,制作成蒸青绿茶,这是最早的量产化商品化绿茶,并开始了中国最早的茶叶外贸。明朝,炒青技法成熟,绿茶完全商品化,取代其他茶种成为中国本土的主流茶种。在早期对外贸易中,绿茶也是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

绿茶圈

1、对朝鲜贸易第一次出口

对朝鲜贸易是茶第一次跨出国门,属中国茶外贸的开端。

三国时,作为魏国属地的北朝鲜地区,已有人携带茶进行消费。四到五世纪,商人进入朝鲜半岛进行盈利为目的的贩卖。朝鲜三国时期,茶叶已成为大宗贸易品,七世纪中叶善德女王时期,新罗国将茶列为正式祭品之一,供奉神农。

828年12月,朝鲜开始种植茶叶。高丽王朝时期,中国茶文化作为佛文化的一部分传入朝鲜,讲究禅茶一味,出现自己的茶礼文化。茶首先在贵族中流行,然后在僧人、道士中传播,最后效仿中国流传于文人阶级。高丽王朝时代,中国商人可以向朝鲜平民出售茶叶,但主要作祭祀品使用,不能像消费品那样大量出口。

李朝起,实行灭佛运动,与佛文化相联系的发酵茶文化受打击,而后与儒道相联系的绿茶兴起。日本入侵后,茶文化一度中断。朝鲜战争后,追随美、苏,南北一度盛行冰红茶和泡沫红茶。70年代以来,回复对绿茶的消费。

朝鲜半岛茶产量低质量差,至今只有一千五百吨的年产量,是故一直未能作为日常消费品在民众中普及。至今,南韩人均年消费茶33克,北朝鲜小于20克。微小的消费量使朝鲜茶贸易额微小,中国一直未能大量获利。但是,朝鲜茶文化发达,其一直在茶具市场挑战中国。虽然朝鲜茶具从未对中国茶具造成威胁,但在对日本贸易中,创造了一定利润。

朝鲜茶贸易的经验启示有二:首先,若不能将茶作为民众日常消费品,即使文化根基深厚,也难以创造足够大的贸易利润。第二,本身产茶不发达的国家,也可以利用纯粹茶文化优势,进行茶类产品出口创汇这更证明了茶贸易是以茶文化为主导的。

2、绿茶进入日本

唐时,日本派遣唐使流学中国,其中多有僧侣。这些日本僧侣与中国僧侣一同饮茶,学习了整套唐风茶艺,并将其带回国。804年,茶籽传入日本并种植。806年,制茶技术传入。815年,日本制茶成功,嵯峨天皇饮后,大加推广。当时的茶文化完全照搬唐朝,以《茶经》为权威,在贵族和僧侣中流行,称为弘仁茶风,流行于九世纪,后来衰落。

1191年7月,完整学习中国茶道的荣西和尚回国,在日本全面介绍茶并开始独立研究。当时日本茶主要来自中国的宋朝斗茶,以中国径山寺茶宴为标准。此时,早期蒸青绿茶传入日本,成为主流。至今,蒸青绿茶在中国已完全被炒青绿茶淘汰,但在日本仍是茶叶消费的主流。蒸青绿茶在任何指标上都低于炒青绿茶,且味道腥苦,但日本却保留了这一本应在商业竞争中被淘汰的茶种,因为日本人认为苦涩的蒸青绿茶更接近清、寂、和的茶道精神,这也佐证了文化在茶贸易上的重要性。

1489年,足利义政将军隐居,改原本热闹的娱乐性的宋朝式茶会改成有更多宗教意味的简明清寂茶礼风格。十五世纪,著名僧人一休及其徒弟村田珠光糅合贵族和平民两类茶礼,将茶与禅宗结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抹茶道。十六世纪,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剔除茶道中的物质因素,强调精神,回归为更简单的日本煎茶道,以不完美为特色精神,作为主流流传至今,对日本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3、对日本的绿茶出口

日本是主要茶叶进口国之一。日本本土年产茶约十一万吨,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依赖进口,以蒸青绿茶和乌龙茶为主。

1164年,中日第一次正式贸易。1368年起,中国和日本之间开始政府朝贡贸易。1382年,丞相胡维雍意图谋反,将日本的朝贡礼物蜡烛内装入炸药筒,意图刺杀皇帝,被识破未得逞,但严重影响了中日之间的朝贡贸易。1404年,日本分裂为南北两个朝廷,双方争着向明朝廷朝贡贸易,延续到1523年。其间中国发船7次共20船,日本发船18次共90船,日本主要出口硫磺,中国主要出口茶。

1523年起,中国停止政府贸易,私人贸易发展。1567年,政府禁止私人直接与日本贸易,故中日私商在东南亚港口进行转口贸易。倭寇盛行后,常在江浙地区登陆,抢劫茶叶。当时倭寇常抢茶不抢银,因为当时的日本同样重量的茶价格高于白银,返回的倭寇船只运茶比运银更有利。

1644年起,清朝私商直航日本主动贸易,而日本处于锁国状态,被动接受进口。1684年起,苏杭、福建商人纷纷组织大规模船队向日本贸易,其中福建船队大多在长崎靠港,将福建乌龙茶带到长崎,影响了当地的饮茶偏好。明治维新后,日本商人在长江三角洲大量购茶。日俄战争起,茶叶贸易一度中断。80年代以来,茶叶出口再开,并迅速发展。

2001年日本进口绿茶一万七千吨,九成为中国绿茶。中国绿茶出口价为每公斤二到四美元,只有日本同类产品卖价的两成。2006年,日本进口中国绿茶二万八千吨,增长率很快。此外,日本每年茶叶出口约一千吨。

中国绿茶在日本市场有稳固的地位,其价值并非其他国家生产的其他茶叶类型所能轻易取代的。究其原因,现在的茶叶出口主要是因为文化联系,归根到底还是沾了老祖宗的光,而非中国绿茶本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果我国当代茶文化不能迅速发展和跟进,日后的市场扩展必然受到限制。

4、摩洛哥的意外

摩洛哥是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也是中国绿茶出口传统市场,2006年我对摩洛哥出口绿茶五万六千吨,金额超过一亿美元,占中国绿茶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许多国内流传的说法认为,绿茶经突厥传入土耳其,然后进入摩洛哥。但是,根据摩洛哥本土记载,绿茶进入来自一个意外。

在早期茶叶贸易中,茶叶离中国越远越少,在偏远的摩洛哥,只有去麦加朝圣过的人知道茶的存在。英国开辟茶贸易以后,大量茶船由摩洛哥海边经过,但当时摩洛哥闭关锁国,与世界市场没有交往。一次,一条英国贩茶船遭遇海难,于摩洛哥海滩搁浅,摩洛哥人取其茶,在朝圣过的人指点下饮用。当时摩洛哥以骆驼肉为主食,过于油腻且缺乏维生素,摩洛哥人发现绿茶是其饮食结构的重要补充。从此,摩洛哥探寻向中国的商路,并通过其他伊斯兰国家向中国长期购茶。后来,摩洛哥强盛起来(其中少不了绿茶的缘故,绿茶增加了消化吸收率,等于增加了骆驼畜牧业单产),并影响商道上其它国家和周边被军事征服的国家饮用绿茶。由于与欧洲世界隔绝,摩洛哥没有受绿茶转红茶风潮影响,反而发展了当地风格的茶道文化。

摩洛哥可谓中国绿茶在西方世界一棵牢固的钉子。摩洛哥绿茶不仅本国贸易量大,而且带动了自波斯湾起一线各国对中国绿茶的需求,并影响非洲西北各国市场。在有饮料都市之称的卡萨布兰卡,中国绿茶在与咖啡、可可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为绿茶世界竞争的一大胜利。

摩洛哥对绿茶需求非常稳固。每天上午,摩洛哥国王带头喝第一杯茶,举国上下举杯同饮。每有客人,主人会依礼敬茶三道,礼节之严谨与韩国、日本类似。全套繁琐的摩洛哥式茶具重量超过一百公斤。每年进口绿茶是摩洛哥人的一大笔开销,进口量并未因为成本高昂而减少。

摩洛哥是一个意外收获的市场,但产生着巨大的利益。维持摩洛哥人进口中国茶叶而不是其它国家产品的最主要因素是:传统文化。如果没有文化影响,摩洛哥市场没可能极不经济地向中国,而非更经济地向非洲开放。

历史上闽南茶叶的国际贸易


海上丝绸之路的滥觞,造就了今日闽南诸神杂居的局面。但相对于鼎盛的烟火,茶叶才是这一区域真正的信仰所在。它关乎生计命脉,衍生世风民俗,交织出宗族亲情的网络,由此打造一个氤氲的世界。不管闽南人走到哪里,闻到茶香便找到了归属。

闽南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一位来到中国的阿拉伯商人写道:在中国,茶同盐一样是国王的课税品,所到之处都在贩卖,并且有苦味,注汤饮用。但茶叶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角则在几个世纪之后的宋元时期,一箱箱的茶叶经由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南亚和欧洲的港口。17世纪初,扮演海上马车夫角色的荷兰人及其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掀起了欧洲商人来福建采购茶叶的浪潮。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从哥伦布到工业革命的三百年间,三种跨洲贸易盛行一时:一是从非洲到美洲的奴隶贸易;二是美洲所产的金、银大量出口到欧洲、亚洲;三是致瘾性食物(茶叶、咖啡、巧克力等)日趋旺盛的贸易。三种贸易中,只有最后一种在进入工业时代后仍长久不衰。

但这样的长久不衰并不属于闽南地区。事实上,该地的茶叶出口在1886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后便急遽下滑,而由盛转衰的危险处境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暴露无遗了由英国人从福建移植到印度的红茶打破了中国人对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垄断。尽管输出总量仍在增长,但闽茶的危机还在继续。直到如今,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弱势,面对立顿等外来者的挑战,甚至无力固守本土市场。

晚清海关副税务司班思德(Banister,T.Roger)指出,中国茶均由小农自由种植,生产数量漫无节制、殊欠组织,栽培方法墨守成规、鲜知改良趋于没落,乃势所必然也。相比之下,印度在欧洲商人的控制下,采用大农场集中经营,各道工序均经过科学测验,产量和品质都极为可控。英国人最初还引进中国茶种,后来连中英茶树杂交的努力都放弃了。由于整体口碑的下降,闽南所产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主动权,目前主要的市场还是集中在中国的南方。

台湾茶叶的历史发展


荷兰时期台茶贸易〈1624-1662〉

1636年起荷兰人就用中国戎克船从福建厦门输入茶叶到台湾,并以台湾为转运站,由荷兰船只运往伊朗、印度、雅加达等。

1645年巴达维亚总督报告在台湾发现有野生茶树,这是台湾最早见诸史籍的野生茶树记载

清末台茶兴起之一─早期茶种引进

1717年诸罗县志记载,在水沙连内山发现野生茶树。

嘉庆年间(1796-1820)由柯朝从武夷带回茶种种在栉鱼坑(瑞芳附近),是北部植茶之起源。

据陈培桂淡水厅志记载,石碇、文山居民多以植茶为业,道光年间(1821-1850)茶商运茶往福州贩售。

咸丰五年(1855)年林凤池由武夷山带回软枝乌龙茶苗移植于鹿谷乡冻顶村,其制茶工艺源自闽南。

光绪年间(1875-1908)由张乃妙、乃干兄弟由安溪引进铁观音,种于木栅樟湖地区。

1875年第一任恒春知县周有基鼓励种茶,为满洲乡港口茶之始。

清末台茶兴起之二─精制外销

1860年淡水开港吸引洋行前来大稻埕设茶厂,精制乌龙茶外销欧美。

1869年宝顺洋行以两艘帆船载运21万斤乌龙茶打着FORMOSATEA标志由淡水直销纽约,大受欢迎,开启台茶直销欧美市场。

外商纷来设洋行外销台茶,1872年大稻埕已有宝顺、德记、怡记、水陆和爱利士五洋行从事台茶贸易。

1872年大稻埕乌龙茶滞销,运往福州改制包种茶。

1881年福建同安吴福老设『源隆号』精制包种茶并外销。

1889年刘铭传令茶业界成立『茶郊永和兴』〈今日台北市茶商公会的前身〉,以防止茶叶掺混劣品,并团结业界,改良技术,扩张市场。

乌龙茶由洋行主销欧美市场〈1885-1894十年平均年销一万三千吨〉、福建茶商之包种茶主销南洋市场〈1894年有一千七百吨年出口量〉。

1896-1945-日据50年台茶发展

1899年起三井财阀的日东红茶就在台北县海山、桃园大溪,开拓茶园专制红茶。

1903年总督府在草湳波(桃园埔心)设试验场,试制红茶,1906年生产,1908年输出土耳其、俄国。

1910年日本台湾红茶株式会社成立,主制红茶,输出俄国。

1926引进阿萨姆种于鱼池,设红茶试验所。

1933年满洲国成立,以熏花制造的包种茶即开辟中国东北市场。输出量逐年递增,1942年达五千一百公吨。

1937红茶输出五千八百公吨,战前最高量。主要市场:日本、美国、英国、香港、东北。

1944包种茶输出七千八百公吨历年最高。

1918年乌龙茶年销八千八百公吨,为最高量。

日本据台五十年,茶叶为主要出口产物,其出口值平均占全台30%。

1945-1980年代台茶发展

1946-1948包种茶因东北和华北花茶市场需求,逐年递增。

1949红茶年出口六千八百吨,约占当年出口茶量48%,以后年递减。

1948引进炒菁绿茶,市场以摩洛哥、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图尼西亚、阿富汗为主。

1963绿茶输出627万公斤占当年出口46%。

1965引进日本蒸菁绿茶(煎茶),1973达1200万公斤,占全年出口量51%。1980年以前,台茶以外销为主。

1981-2000-近20年台茶演变

由于台币升值,茶叶生产与制造劳工缺乏,工资上涨,台茶逐渐失去外销竞争力,外销量逐年递减。

台湾经济富裕,茶艺文化推展,国内饮茶人口增加,内销市场崛起;且因为注重饮茶品质,高海拔茶区兴起。

1989罐装饮料与泡沫红茶店兴起;以进口茶为主要原料。主要进口来源国为:越南、锡兰、印尼等。

配合工业社会,时间第一的需求,袋泡茶(TEABAG)市场需求逐年递增。

健康取向,以茶叶为添加物的食品加工,渐受重视。

传统茶艺馆与以新新人类为主要客户群的综和性饮茶馆兴起。

2000年茶叶进口一万二千公吨,出口三千公吨,入超九千公吨,台湾已为茶叶进口国。

茶叶的历史及其发展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国茶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野生药用阶段。茶的利用始作药料,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曾经指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茶原名荼),说是远在公元前2737-2697年茶被神农所发现,并用为药料,自此后,茶逐渐推广为药用。但何时开始作为饮料,史料极缺,只有公元前59年的王褒《僮约》一文,曾提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等工作内容,这是茶用来饮用的最早记载。

二、少量种植供寺僧、贵族饮用阶段。饮茶的习惯,最早应当起源于川蜀之地,后逐渐向各地传播,至西汉未年,茶已成为寺僧、皇室和贵族的高级饮料,到三国之时,宫廷饮茶更为经常。

三、大量发展阶段。从晋到隋,饮茶逐渐普及开来,成为民间饮品。不过,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饮茶风气在地域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南方饮茶较北方为盛,但随着南北文化的逐渐融合,饮茶风气也渐渐由南向北推广开来,但茶风的大盛却是在大唐帝国建立以后。唐代饮茶兴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唐朝建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使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大发展;2、饮茶的兴盛还与唐朝政府颁布的禁酒令有关。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战乱所造成的农民大量的流亡、土地的丧失,使得唐中期以后的粮食十分匮乏,而造酒却需要消耗大量粮食,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唐肃宗于乾元元年颁布禁酒令,开始在长安禁酒,这便使许多嗜酒而不得饮的人转向饮茶,以茶代酒,促进了饮茶风气的传播。3、唐代饮茶的兴盛与贡茶的兴起、诗风的大盛以及科举制度、佛教的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唐以前的饮茶是粗放式的。唐代随着饮茶的蔚然成风,饮茶方式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出现了细煎慢品式的饮茶方式,这一变化在饮茶史上是一件大事,其功劳应归于茶圣陆羽。

宋人饮茶继承了唐人饮茶方式,但比唐人更为讲究,制作也更为精细,而尤为精细的是宫廷团茶(饼茶)的制作。宋代饮茶虽以饼茶为主,但同时也有一些有名的散茶,如日铸茶、双井茶和径山茶,散茶尤为文人所喜爱。在饮用上,改唐代的煮茶法为点茶法,即不再把茶末投入水中煎煮,而是放在茶盏用开水冲注,再充分搅拌,使茶与水充分溶和,待到呈现乳状,满碗出现细密的白色泡沫时,便可慢慢品饮了。

明清时代的饮茶,无论在茶叶类型上,还是在饮用方法上,都与前代差异显着。明代在唐宋散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扩大,使之成为盛行明、清两代并且流传至今的主要茶类。明代炒青法所制的散茶大都是绿茶,兼有部分花茶。清代除了名目繁多的绿茶、花茶之外,又出现了乌龙茶、红茶、黑茶和白茶等类茶,从而奠定了我国茶叶结构的基本种类。

四、衰落阶段。尽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茶叶有不少的宝贵经验,并为世界各国发展茶叶生产作出贡献,但由于解放前腐败政治的统治,茶叶科学技术和经验得不到总结、发扬和利用,茶叶生产在帝国主义排挤和操纵下,日趋衰败

五、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阶段。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获得了恢复和发展,开辟了集中成片的高标准新茶园,使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了大批低产茶园;同是注重建设茶场和茶厂,实行科学种茶,培训茶叶科技人员,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这一阶段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1970年,这20年基本上以垦复、发展、努力扩大种植面积为主,这期间茶园面积平均年增加7.3%,而茶叶产量平均年增加5.9%.

第二阶段是1970后,这一阶段的重点转向改善茶园结构,提高茶园单产,完善制茶工艺。进入90年代后,名优茶生产异军突起,种类繁多,不但恢复生产了许多历史上的名茶,还创制了种类繁多新名茶。

茶,二十一世纪的饮料大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茶叶制作的历史发展


茶叶制作在历史上的发展。

我国发现和使用茶叶有着久远的时期,而我们对于茶叶饮用及制作上的发展一直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里就来说说茶叶制作在历史上的发展。

从发现利用茶叶发展至现今丰富多彩的茶类,经历了二、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是:

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龙团凤饼蒸青散叶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再加工茶。

1、采食茶树鲜叶: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如从神农时代算起,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本草衍义》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见,最初的利用是采食鲜叶的。

2、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以茶作菜,现在云南的基诺族仍保留了吃凉拌茶的习俗。

茶作羹饮,见晋代郭璞(276-324年)《尔雅》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茶被利用作药治病,就像采集其他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3、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唐代以前已有蒸青作茶饼的制法,到了唐代,制法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干矣。唐代饼茶中间有孔可串穿,有大有小大,饼茶为一斤至五十两。

宋代进而出现研膏茶、腊面茶,以后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1121-1125年)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遗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4、从团饼茶到散叶茶:陆羽《茶经》:饮有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唐代已有散茶。到了宋代,饼茶与散茶均有生产,《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散茶即芽叶散茶。到明代,散茶生产更为普遍,明太祖朱元璋为适应潮流,也下达诏令改贡饼茶为芽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十六日:庚子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5、从蒸青到炒青:唐宋时代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772-842年)《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就有斯须炒成满室香的诗句。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舒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都有较详细的启示。至于炒青茶名,早在宋代陆游(1125-1210年)诗中就有记述:日铸(浙江绍兴日铸茶)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

6、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绿茶是经杀青(蒸青或炒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汤绿叶。当绿茶炒制不当闷黄后即变成黄汤黄叶,后来发现黄汤黄叶的茶叶也别具一格,就采取有意闷黄的做法制成了黄茶。茸毛特多的茶树芽叶经晒或烘干后,芽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茶叶呈白色,因而形成了白茶。制成的绿茶经泼水推积发酵,茶叶发黑,形成了黑茶。黑茶是明代茶马交易的重要物质。红茶是茶鲜叶采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发酵变红而形成。最早的红茶是从福建崇安星村的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以后扩大至江西、安徽等地生产。明末清初在福建武夷山一带产生了乌龙茶,据说是采摘的芽叶在箩筐中摇荡时间长了,叶缘受损发酵变红,再经锅炒、揉捻、烘干后,橙黄汤色,叶片三红七绿被称为半发酵茶。

7、从素茶到花香茶:早在宋代就有添加龙脑的加香茶,也有以茉莉花焙制的花茶。明代钱椿年《茶谱》(1539年)记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茶叶制作的发展历史


汉代,茶业由湖南东部和湖北蕲州进入江西,此时的制茶技术比较简单,一般是直接将采回的茶叶洗净晒干,加水煮沸,饮用其羹。

东晋至南朝,制茶方法一直都是直接将采回的茶叶捣碎,拌以米膏,做成饼块。入唐,制茶技术有大的革新,发明了把茶叶蒸熟后捣碎制成团块茶,晒干或烘干的蒸青团茶制造枝术。从而明显地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茶谱》载: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

宋元两代,制茶技术已经改唐朝的蒸青团茶为蒸青散茶,从而更好地保持茶叶的原有香味。在蒸青散茶的基础上又发展为炒青散茶,进而发展出特制各种名茶的独特技术。北宋时期还盛烘烤技术,这是一项最能决定茶叶质量好坏而又较难掌握的制茶技术,其烘烤要领有四:一是烘茶时要垫底,防止烘焦和茶叶掉落;二是火温要均;三是初烘时不能覆盖,以免水蒸气在茶叶上迂回不散,带走香气;四是烘茶时关门,让茶叶充分回收室内香气。由于蒸青、烘烤两种制茶技术还不能完全保持茶叶的香味,南宋时又发明了锅炒技术,使茶叶香味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项技术有三个要领:一是要抓得净,即从锅中抓起茶叶时不留余叶在锅底;二是要抖得快,即将从锅中抓起的茶叶抖撒回锅中,动作要迅速;三是要散得开,即抓在手中的茶叶撤回锅中时,尽量撒得面积大,不使茶叶成堆。高超的制茶技术使得茶质堪优,名品迭出。建昌(今永修)云居山攒林茶号称绝晶。《庐山志》卷十二,商云小说:贡茶:宋太平兴国中,庐山例贡茶。欧阳修《归田录》载述自景祜(1034-1037)以后,洪州双井(今修水杭口乡)白茶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数十斤养之,用避暑湿之气,其品远在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黄庶、黄庭坚父子将家乡精制的双井茶推赏于京师,一时名动京华。南宋嘉泰四年(1204),隆兴知府韩邈奏曰;隆兴府惟分宁产茶,他县无茶,时岁产茶228万斤,双井、黄龙等茶皆称绝品。

修水等地红茶制作技术水平很高,其制作工序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旧义宁州志载:清道光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乌龙白毫、茶砖各种。修水时属义宁州,所产红茶故称宁红。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说: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

庐山的炒青绿茶制作技术从鲜叶的采摘到杀青、揉捻、炒青和烘干,整个程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如在鲜叶的采摘上,一是时间有要求,规定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二是采摘标准有要求,为一芽一叶初展,不采紫色芽叶,病虫害叶,破碎叶等等。精细的绿茶制作技术,使得庐山云雾茶因其独特的品味成为茶中珍品,闻名中外。

历史像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追波逐浪,急流涌进。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当代农业科技事业日新月异,气象万千。但是,九江先民在农业发展史上的作为和结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