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发展史及茶艺类型

发布时间 : 2020-09-29
中国茶的发展史 茶叶发展史 茶叶历史发展史

中国茶的发展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茶艺发展史及茶艺类型”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时尚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时尚品茗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时尚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当代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静心雅志,构建和谐。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然而茶艺与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分。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中国茶艺是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到20世纪30年代茶艺名称才正式出现。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已广泛使用,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时尚品茗的当代茶文化。

茶艺的内容是泡茶、饮茶的技巧和艺术。泡茶的技巧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而饮茶的技巧则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色、香、形、味、韵的体味。饮茶技巧也包括以茶待客的基本技巧。泡茶、饮茶的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浅层次的,而艺术属美学范畴,属实用美学,休闲美学,生活美学领域。茶艺包括环境美、水质美、茶味美、器具美、艺术美。而泡茶的艺术美又是泡茶者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而饮茶者同样要强调美,强调心灵相通。中国茶艺历来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潇洒自如品茗。以喝一杯好茶为依归,追求精神的愉悦;二是经营性茶艺如茶馆、茶楼、茶店、茶坊的技巧,四川的盖碗茶和长嘴茶壶冲泡。三是表演性茶艺。

茶艺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茶事功能来分,可分为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表演型茶艺。二是以茶叶种类来分(即六大茶类)。三是以饮茶器具来分,主要有壶泡、盖碗杯、玻璃杯等。四是以冲泡方式来分,有烹茶、点茶、泡茶、冷饮法等。五是以社会阶层来分,包括上层、社团、宗教、民间茶艺等。六是以人群来分。七是以民族来分。如蒙古的咸奶茶、藏族的酥油茶、白族的三道茶、基诺族凉拌茶等。八是按民俗来分,如客家擂茶、惠安女俗茶等。九是以地域来分,如西湖龙井茶、修水礼宾茶等。十是以时期来分,古代、当代茶艺等。茶艺的突出特点:一是哲理为先。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简净。道法自然是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物我两忘,发自心灵。崇尚简净是以简为德,心静如水,怡然自得,返璞归真。二是审美为要。注重意境,百花齐放。茶艺多姿多彩,儒雅含蓄与热情奔放,空灵玄机与禅机逼人,五彩缤纷与清丽脱俗,各种风格都能展现。四是实用为佳。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茶艺不仅关注冲泡过程,同时把茶的滋味感觉、心理感受很好地融为一体。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中国茶叶发展史


茶作为饮料是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现。原始社会人类在采集和渔猎时,在品尝百草滋味的过程中发现了它。按照这一说法,茶的利用最早是从咀嚼鲜叶开始的。东汉(25~220)时期的《神农本草》中就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为茶的古体字--笔者注)以解之的传说。由此可以推断,原始农业开始也就是茶利用的开始,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茶正式有文字记载,却是公元前200年。秦汉年间的字书《尔雅》,称茶为槚。而到汉代,在司马相如(前179~前117)的凡将篇中,称茶为荈。在文字记载中,茶的别名还有荼、蔎、茗等很多种。公元350年左右晋常璩所着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漆、荼、蜜皆纳贡之。周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66年,这就是说早在3000多年前,在巴蜀(今四川)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为贡品了。而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还提到:安南(今四川乐山)、武阳(今四川彭山县),皆出名荼。用文字记录人类活动,往往是后于事实本身很长时期,因此可以推论,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云贵高原的川、滇、黔相邻地带已有茶的栽培和加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唐陆羽(733~804)着述了《茶经》,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总结了唐以前茶叶生产和饮用的经验。《茶经八之出》中论述了全国茶叶产地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8道43州,相当于现今的13个省,即现在的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陕西、河南等都已有茶的栽培。《茶经三之造》讲述茶的制造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就是说,当时是一种蒸青制法的团饼茶。当然除蒸青饼茶外,也有一些地方(如郎州,今湖南常德)出现了炒青绿茶制法(见刘禹锡西山芷若试茶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名茶。据唐《国史补》所载:剑南有蒙顶石花、小方、散芽,列为第一。此外湖州有顾渚紫笋,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白露,寿州有霍山黄芽等。

在此期间,中国的茶种也正式向外传播。唐德宗贞元21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学佛,回国时带回茶种,植于日本贺滋县(今池上茶园),这也是日本种茶之开始。

宋代(960~1279)茶叶在民间广泛流行,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正如王安石的《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所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当时的产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淮南一带。其中以四川产茶最多;其次是江南路、淮南路、荆湖路、两浙路;而福建路产茶最少,但品质特好。到南宋时,产茶已有66个州(宋史食货志)。宋代的茶叶主要分为片、散2种。片茶就是饼茶和团茶;但也有散茶,不过数量较少。

元代(1206~1368)茶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淮南及两广一带,其主产区有江西行中书省,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两湖至广西、广东、贵州及四川南境,全国产量约10万吨)。元代茶类分为蜡面茶、末茶、茗茶3种,前2种即继承宋代的片茶制法,后一种就是现在的蒸青散叶茶。当时的散叶茶,因鲜叶原料不同,分芽茶和叶茶2类。芽茶的鲜叶原料较幼嫩,叶茶相对较粗老。如当时的名茶探春、先春等属芽茶,雨前则属叶茶。

明代(1368~1644)茶的产区又进一步扩大。着名的产区有:浙江杭州的龙井、天台的雁岩、扩苍的大盘、绍兴的日铸、长兴的罗界和福建的武夷、湖南的宝庆、云南的五华、江苏的虎丘及天池、安徽的休宁及霍山的大蜀等。明代在茶叶制法上由蒸变炒,这种干热制法炒青茶的出现大大发展了茶的香气,是制茶技术上一大进步。由于炒青散茶的发展,在以后还相继出现了红茶、黄茶、黑茶和直接晒干或烘干的白茶。

清代(1616~1911),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对外贸易的刺激,促使种茶范围扩大,面积、产量剧增。特别是大规模地经营茶叶,为前所未有。据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载:闽诸郡皆产茶,以武夷为最,清明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反映了当时茶叶生产的盛况。

综合各地方志的记述,清代产茶的主要省份(产茶县占该省50%以上)有: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等13省。河南(东南部)和陕西(南部)2省,也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和一定的种茶面积。此外,甘肃的文县、山东的莒县(1935年志)和文登(1897年志)等县都曾为产茶地。

在茶的类别方面,在福建安溪、建瓯、崇安等地乌龙茶生产形成了规模。至此,6大茶类(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和乌龙茶)均已创造出来,而且在制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每一种茶类中,又因产地、品种、采制方法的差异,出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名茶,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闽红工夫、祁门红茶、君山银针、六堡茶、温州黄汤、恩施玉露、洞庭碧螺春、白毫银针等。

清代的茶叶生产,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后,确存在茶区的盲目拓展和产量畸形增加的情况。1886年,全国茶叶产量达25万吨,出口13.4万吨,总产值5000万~6000万元,占世界第一位。但在此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国外植茶业的兴起,加之国内战乱频繁,茶叶生产一蹶不振,出口量逐渐减低,产区面积也相应缩小,茶叶产量只有4.1万吨,出口0.9万吨。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重视,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使衰落的茶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从1950年至2006年,茶园总面积(不包括台湾省)从16.8万公顷扩展到145万公顷;茶叶产量从6.52万吨增加到102万吨;茶叶出口量从1.96万吨提高到28.7万吨。分别比1950年增长7.6倍、14.6倍和13.6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茶馆的发展史


茶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百姓休闲消遣的大众场所,代表着我国传统地文化特色。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名称。而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煮茶出卖的店铺。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据《梦梁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馆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宋代茶馆多称为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茶馆称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于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我国各地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是全国出名的。可以说,四川茶馆甲天下,而成都茶馆又甲四川。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成都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馆。不仅是喝茶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场所,人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或是京剧清唱。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

解析中国茶文化发展史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而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600多年前,茯茶只能够在咸阳生产。史书上有记载,加工茯茶茶叶有三个离不开,一个是离不开泾河的水,二是离不开咸阳的气候,三是离不开城阳寨的手,即天时、地利、人和。

1: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作用。

3:唐朝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宋朝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饮茶是一种物质享受,人们习惯把饮茶和文明联结在一起,所以一提起饮茶的习惯,人们往往认为是进入阶段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利用植物的某部分组织来充当饮料,是氏族社会常有的事。鄂伦春族民族志材料表明,1949年前,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

当时,他们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鄂伦春人能够利用当地的黄芹和亚格过的叶子来作饮料,那么,为什么巴人、蜀人和我们南方有茶树分布的其他族人,不能在史前谋划不发明以茶为饮呢?这也就是说,我国上古关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论点,不但有传说记载,而且也有民族志材料的较好印证。这也说明巴蜀茶业的开始最早的,只可惜见诸文字记载的时间较迟,直到西汉末年的王褒《僮约》中才有记述。能予佐证的有关先秦巴蜀的茶事资料,一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所说:“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二是明代杨慎在《郡国外夷考》中所提:“《汉志》葭,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日葭萌,盖以茶氏郡也。”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讲述中国茶的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远古时期,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如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贡品"的记载。

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首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西晋刘琨《与兄子南州刺史演书》有:"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可信致之"。晋左思《娇女诗》有:"止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砺"。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轻诋第二十六》记:"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与茗汁"。又《纰漏第三十四》载:"任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两晋时期,江南一带,"做席竟下饮",文人士大夫间流行饮茶,民间亦有饮茶。

南朝梁萧子显《南方书·武帝本纪》:"我灵慎勿的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后魏杨衡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有"乌程温度,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南北朝时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风较晋更浓。吴兴有御茶园,采茶时节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叶,上贡朝廷。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中国茶艺简史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茶艺出自茶道,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对推动宫廷茶艺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之大。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使进贡的茶能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急程茶。

古代的中国茶艺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茶道,比如百姓招待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功夫茶,还有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虽然里面也蕴含着茶的道和艺,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偏重实用而非日本那种表演色彩很浓的茶道。

茶艺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茶艺。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艺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红茶的发展史及文化


中国红茶的发展史

红茶的故乡

红茶诞生于中国,400多年走过的历程,也是红茶火种根植中国,向世界传播的过程。它自1610年走出国门,远渡英伦,曾在欧美国家掀起一股"红色旋风",以它的香醇与甜美俘虏了王公贵族的身心。时光流转,时隔数百年,它历经沧桑,如今又在它的故乡中国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人们杯中那一抹红艳的亮色和一缕隽永的茶香。

现在红茶已经遍布世界,但是红茶最早的原产地实际上在中国的云南与西藏交界处的山岳地带。中国从公元4世纪开始种植茶树,到公元7世纪时茶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品,但是那时候茶叶很珍贵,人们把绿茶当作不老药饮用,并没有出现红茶。

后来茶种植业开始盛行,饮茶的习惯流传开来。公元10——13世纪的宋朝,出现了红茶的前身——发酵茶。

现在已经无从探究那时候人们是用什么方法发酵红茶。也正是此时亚洲贸易盛行,茶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在亚洲各地迅速流传开来。

红茶传入欧洲

1610年荷兰东印度海船自瓜哇首次来到中国澳门转运中国茶叶。 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饮茶之风从此传入英国宫廷。 1680年约克公爵夫人从荷兰引入奶茶饮法至英国。 1773年英国议会通过茶叶条例,引起波士顿茶党案。 1840年代贝德福德女公爵安娜?玛丽亚带动英国人形成喝下午茶风气。 1904年英国人布莱钦发明冰茶,纽约茶商沙利文首创茶包(Tea Bag). 1940年代英国人发明速溶茶。

红茶的历史是从17世纪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开始的。从那时候起欧洲从中国进口红茶,这样才真正有了红茶。据史书记载,欧洲进口红茶的确切时间是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整个亚洲贸易,他们最先把红茶带到了欧洲,随后饮用不发酵的绿茶的习惯传到了法国和英国。

说到红茶人们自然会想到英国。实际上,荷兰是欧洲最先开始饮茶的国家,他们从17世纪30年代就开始有饮茶的习惯,而英国人则是从17世纪50年代才开始饮茶。虽然那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和亚洲的贸易往来,但是重点在印度,而当时的印度并没有饮茶的习惯,直到19世纪人们才发现了印度的阿萨姆红茶。

红茶在英国的发展

1662年,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王室,公主嫁中有许多当时非常珍贵的红茶和砂糖,她每天都要在红茶里加入大量砂糖饮用,受凯瑟琳的影响这种饮茶方式开始在贵族流行,至此红茶盛行开来。

后来,英国不满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所有红茶贸易,便悍然发动了对荷战争。在战争达到白热化的1669年,英国制订了禁止从荷兰在进口红茶的法律。最终英国取得该场战争的胜利。从此英国夺取了荷兰在亚洲的红茶贸易权,并以中国福建、厦门为根据地开始红茶贸易。1689年中国的红茶被直接通过海运送到英国。那时红茶刚从船上卸下,伦敦大街小巷便传来叫卖声,往往家里藏有红茶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为什么许多贵族家里是主妇来烹茶呢?原因有二:一是显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其二便是防止某些客人的“顺手牵羊”,可见红茶之重。

当时英国从厦门购入的红茶近似于现在红茶中的半发酵茶—武夷茶。因为红茶呈黑色,又名乌茶。这样,人们的喜好渐渐从不发酵的绿茶转移到半发酵茶,红茶文化也最终在欧洲开花结果。

波士顿倾茶事件

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红茶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并深受喜爱。当时对美国施行殖民统治的英国,垂涎于美国这个巨大的新兴红茶消费市场,特别制定了征收高额红茶贸易税的法律——《印花税法》,并于1765年开始执行。此法案一经颁布就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抵制,并在美国掀起了抵制英货的运动。最后,英国虽然迫于压力取消了法案,但依然保留了很高的茶税。英国的这种做法更加激化了美国的反高税收运动。终于,在1773年爆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一些美国青年袭击了停泊在波士顿港的英国商船,把商船上堆放的342箱红茶倾倒进大海里。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开端,美国的各个港口也纷纷效仿,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发现阿萨姆红茶

1823年,揭开红茶历史新的一页。英国探险家罗伯特•布鲁斯在印度的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茶树。这就是现今的阿萨姆红茶,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国红茶的新品种。1839年,全新的阿萨姆红茶正式诞生。

随后在1845年,英国人发现阿萨姆红茶叶片较大,比现在的中国红茶更适合批量生产。于是他们把阿萨姆红茶和中国红茶进行杂交后在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和斯里兰卡人工种植这一新品种。自此,英国的茶文化广泛地流传开来。

中国茶艺70年发展与变化


中国茶艺70年发展与变化

茶艺复苏(1949-1979)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各地茶文化发展普遍低迷。期间,只有在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地区、广东潮汕地区,传统的工夫茶艺尚能维持。

当代茶艺复苏始于台湾地区。1951年,林馥泉出任台湾地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创刊并主编《茶讯》,积极宣传饮茶文化。1974年,公会成立“台茶宣传委员会”。林馥泉从总干事位置退下,改聘为专门委员,领导“茶叶宣传小组”,宣传推介茗饮。年底,首次在台南市茶商公会举办台茶宣传会,设泡茶示范,特别重视用水用具与泡法。同年,林馥泉还应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的邀约,参加并协助蔡荣章举办“味茶小集”活动。同时,李友然在台北市中山北路开设“中国茶馆”,热心推动茶艺活动,多次提供“味茶小集”活动场所,开台湾当代茶艺馆的滥觞。

1977年8月14日,钟溪堓、林炳煌在台北市林森北路创办“中国功夫茶馆”,嗣后林馥泉、蔡荣章二人先后加入管理阶层,为当代茶艺发轫期的重要人物。1978年9月4日,中国功夫茶馆在《中央日报》刊出整版广告。其中林馥泉撰文谈到:“中国称‘茶道’为‘茶艺’,是单纯在讲究饮茶之养生和茶之享用方法。”蔡荣章在中国功夫茶馆工作期间,在《民生报》开辟“茶艺”专栏,宣扬茶艺。

“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提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高在上,要人们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范增平《茶艺学》)。1940年,胡浩川首创“茶艺”一词,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林馥泉、娄子匡、蔡荣章等人的推动,终于使得“茶艺”一词被确立和传播开来。

茶艺复兴(1980-1999)

1980年,林馥泉在台北“有记名茶”开办“茶艺讲座”,并出版《识茶小集》共5册茶书。同时,在《大华晚报》以“浅说识茶”“茶艺讲座”为主题发表茶文。

蔡荣章则在天仁茶业董事长李瑞河的支持下,于1980年12月25日在台北市衡阳路成立“陆羽茶艺中心”,致力茶艺文化的宣传,开设茶艺讲座,出版《茶艺月刊》杂志,系统地传授茶艺知识,对于推动茶艺专业化经营有很大的影响。

1982年9月,在台北市茶艺协会和高雄市茶艺协会的基础上,中华茶艺协会成立,并创办《中华茶艺》杂志。此后,茶艺在台湾迅速推广,并出版了一批茶艺书藉。如吴锦城、刘汉介《中国茶艺》(1983),许明华、许明显《中国茶艺》(1983),蔡荣章《现代茶艺》(1984),黄墩岩《中国茶道》(1984),吴智和《中国茶艺论丛》(1985)和《中国茶艺》(1989),张宏庸《茶艺》(1987)和《台湾传统茶艺文化》(1999),等等。

1988年,范增平到上海等地演示现代茶艺。1989年,台湾天仁集团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李瑞贤、蔡荣章等一行访问大陆,先后到北京、合肥、杭州演示交流茶艺。以此为发端,现代茶艺在大陆各地逐渐兴起和流行。1996年,童启庆《习茶》出版,这是大陆第一本茶艺著作。

20世纪8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腾飞,台湾茶馆业也随之发展。但不能重复旧时的那种老式茶馆,于是,新式茶艺馆应运而生。一位从法国学习服装设计回来的管寿龄,在台北市仁爱路开设了一家“茶艺馆”,同时经营茶叶和艺术品的买卖及餐厅业务,1979年取得正式经营执照,可以说是现代“茶艺馆”的起源。到1983年时,台北市大约有80家茶艺馆。随后的几年间,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到了1987年,台湾地区的茶艺馆就达到了500家左右,并成立了中华茶艺业联谊会(后改名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的茶艺馆开始起步。最早的是福州市福建省博物馆设立的“福建茶艺馆”,而后上海、北京、杭州、厦门、广州等城市相继出现了茶艺馆,并传播到许多城市。

正是鉴于当代茶艺的蓬勃发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将茶艺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茶艺师这一新兴职业走上中国社会舞台。

茶艺繁荣(2000年以来)

21世纪以来,茶艺从业人员日众,茶艺馆成为当代茶产业发展中的亮丽风景。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规范茶艺师职业要求。

无论是茶艺理论还是茶艺实践,都成绩斐然。理论方面,主要有童启庆《生活茶艺》(2000),范增平《茶艺学》(2000),张宏庸《台湾茶艺发展史》(2002),蔡荣章《说茶之陆羽茶道》(2005)和《茶道入门——泡茶篇》(2007),丁以寿主编《中华茶艺》(2008年)和《茶艺》(2014),余悦主编《中华茶艺》(2015),乔木森《茶席设计》(2005),静清和《茶席窥美》(2015);实践方面,除继承传统的武夷、安溪、潮汕工夫茶艺外,台式工夫茶艺大行其道。同时,传统的盖碗茶艺、壶泡茶艺不断得到完善,玻璃杯泡茶艺以其简易、优雅而广为流行,混饮茶艺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总之,当代茶艺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兴盛局面,茶艺表演成了各种茶事活动中的保留节目。

茶艺教育方兴未艾,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不仅有全日制大中学校教育,还有非全日制的本专科函授、自学考试等。在本科层次的茶学专业中,普遍开设茶艺课程,部分高校还设有茶艺或茶文化专业方向。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中,设有茶艺专业。中小学的课外茶艺实践、少儿茶艺也在一些大中城市开展起来。在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各种茶艺培训学校、机构中,既有茶艺师职业资格培训,也有纯粹出于爱好兴趣学习茶艺。各级各类茶艺教育,在茶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各类茶艺赛事活动频繁。全国性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已举办过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茶艺大赛已举办过四届,家庭茶艺赛、少儿茶艺赛也时有举办。其它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茶艺竞赛更是经常举办。这些茶艺赛事扩大了茶艺的社会影响,有力地促进茶艺技能水平的提升和茶艺的传承与创新。

茶艺的现实与未来

茶艺业的发展,为茶行业提供了大量工作就业机会。茶艺服务业和茶艺培训业以及相关联的茶器具业、茶建筑空间设计业等所形成的产值,对整个茶行业的直接贡献越来越大。同时,茶艺业的间接贡献也不容小觑。茶艺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饮茶的普及化、大众化,扩大了茶叶消费人群,提升了茶叶人均消费量,让“茶为国饮”落到了实处。茶叶消费的扩大和提升,有力地支撑了中国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茶艺整体发展的态势较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问题之一: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不高,文化与艺术素养有限,导致创新能力不够,茶艺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之二:部分从业人员食古不化,一味模仿古代茶艺,或谓恢复,实际上是照搬照抄,没有新意,不能与时俱进;问题之三:目前茶艺存在一些表演化、舞台化的倾向,一方面动作或造作、或“夸张”,违背生活常识。另一方面茶艺+的成分较多,茶艺与歌舞、武术、瑜伽、书法等杂糅,不伦不类;问题之四:茶艺教学、培训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素质良莠不齐,误人子弟不在少数。高学历、高素质从业人员更是缺乏,制约着茶艺的健康发展。

茶艺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茶艺从业人员,优化茶艺教学和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师资和培训第三方认证和评价制度;其次是要让茶艺回归生活、美化生活,让茶艺走进家庭、学校和社区;最后,加强茶艺创新,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茶艺形式和内容。

中国现代茶艺的发展


茶道始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由此可见,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宫廷茶艺的形成与完善。所以,茶道是中国人民,从长期的饮茶实践过程中,根据茶的特性,以及与饮茶紧密相关的饮茶环境、茶具配置、冲沏技能、品饮艺术入手,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饮茶礼法。它代表了主人对茶基本精神的理解或者是主人、客人的一种亲和与敬重。各种形式的茶会和习俗,如唐朝宫廷的"清明宴"茶会,宋代?

目前茶文化界对于茶艺的分类比较混乱,有以人为主体分为宫廷茶艺、文士茶艺、宗教茶艺、民俗茶艺,有以茶为主体分为乌龙茶艺、绿茶茶艺、红茶茶艺、花茶茶艺……,还有以地区划分为某地茶艺,甚至还有以个人命名的某氏茶艺(茶道),不一而足。茶艺是饮茶艺术,岂可以人、以地区分类?难道有的茶艺专供表演?有的茶艺只能待客?事实上茶艺是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茶类、同类的不同种茶可以有相同的饮法,又岂能以茶来命名茶艺?至于某氏茶艺,非茶茶艺更是荒诞不经。 

笔者非常赞同陈文华先生的观点:"如果我们承认茶艺就是茶叶的冲泡技艺和饮茶的艺术的话,那么以冲泡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应该是较为科学的。"[14]笔者也曾指出:"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发、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15]茶艺的分类标准首先应依据习茶法,茶道亦如此。依习茶法,中国古代形成了煎茶道(艺)、点茶道(艺)、泡茶道(艺)。日本在吸收中国茶道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形成了"抹茶道"、"煎茶道"两大类,两类均流传至今,且流派众多。但中国的煎茶道(艺)亡于南宋中期,点茶道(艺)亡于明朝后期,仅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茶道(艺)流传至今。从历史上看,中华茶艺则有煎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三大类。 

茶艺分类标准第二应依据主泡饮茶具来分类。在泡茶茶艺中,又因使用泡茶茶具的不同而分为壶泡法和杯泡法两大类。壶泡法是在茶壶中泡茶,然后分斟到茶杯(盏)中饮用;杯泡法是直接在茶杯(盏)中泡茶并饮用,明代人称之为"撮泡",撮茶入杯而泡。清代以来,从壶泡法茶艺又分化出专属冲泡青茶的工夫茶艺,杯泡法茶艺又可细分为盖杯泡法茶艺和玻璃杯泡法茶艺。工夫茶艺原特指冲泡青茶的茶艺,当代茶人又借鉴工夫茶具和泡法来冲泡非青茶类的茶,故另称之为工夫法茶艺,以与工夫茶艺相区别。这样,泡茶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壶泡茶艺、盖杯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五类。若算上少数民族和某些地方的饮茶习俗--民俗茶艺,则当代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壶泡茶艺、盖杯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民俗茶艺六类。民俗茶艺的情况特殊,方法不一,多属调饮,实难作为一类,这里姑且将其单列。 

在当代的六类茶艺中,工夫茶艺又可分为武夷工夫茶艺、武夷变式工夫茶艺、台湾工夫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武夷工夫茶艺是指源于武夷山的青茶小壶单杯泡法茶艺,武夷变式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单杯泡法茶艺,台湾工夫茶艺是指小壶双杯泡法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双杯泡法茶艺;壶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壶泡茶艺、红茶壶泡茶艺等;盖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盖杯泡茶艺、红茶盖杯泡茶艺、花茶盖杯泡茶艺等;玻璃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玻璃杯泡茶艺、黄茶玻璃杯泡茶艺等;工夫法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工夫法茶艺、红茶工夫法茶艺、花茶工夫法茶艺等;民俗茶艺则有四川的盖碗茶、江浙的薰豆茶、江西修水的菊花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等。

中华茶艺的分类可用图示如下:

中国现代茶艺,发展成为规范化操作程度的要算是台湾茶艺。台湾茶艺,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百姓与众多茶艺馆紧密结合的一种大众饮茶消费的形式。应用的器具主要包括茶船、茶壶、茶荷、闻香杯、品茗杯、茶托、茶巾、随手泡等。

中国大陆的茶艺大多以表演形式出现的,如陕西仿唐宫廷茶艺、上海仿清文茶艺、云南三道茶茶艺、福建乌龙茶艺、浙江龙井茶茶艺、湖南擂茶茶艺、江西禅茶茶艺、山西五台山佛茶茶艺等等。但与生活紧切结合,所以比较接近实际,不像日本茶道那样过于程式化。

更多茶艺茶文化知识请访问

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相关文章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