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茶乡历史悠久

发布时间 : 2020-09-29
江南地区茶文化历史 江南茶文化 江南的茶叶

【www.cy316.com - 江南地区茶文化历史】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江南茶乡历史悠久”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是茶的故乡,对种茶、制茶、饮茶都很讲究,从而形成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句容,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特别适宜茶叶的种植,历史上一直被誉为江南茶乡。

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时节。茶乡的大姑娘、小媳妇一大早就背着背篓、踩着露水出门了。这个时候的茶园,完全被山林里的雾气洇湿,茶树上的芽儿吸足了大地的精华与灵气,比着劲儿往上蹿。采茶人零落地散在“仙境”一般的茶园里,灵动的手在茶尖尖上舞动,看得人眼花缭乱。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其实,采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纵是一个最灵巧的采茶工,一天采下的鲜叶儿,也做不了几斤茶叶。现在,茅山、方山一带已成了旅游胜地,游人常在山里发现野生的茶树,它们有的藏在密林深处,有的长在小径旁,或许是前人栽下的,或许是鸟儿衔来的籽发的芽,它们与世无争,像被人遗弃的婴儿,默默地生长着。看着茶树枝头那些嫩芽儿,总会让人生出一丝爱怜。

茶在句容这块土地上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有人说,它的产生与道教有关,与道士有关。茅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茅山所产的茶叶以独特的江南风韵和茅山灵性而名扬四方。晋代道家葛洪用茶炼丹,南朝文学家王微咏茶言志,南朝思想家陶弘景研茶功效,他们在中国茶叶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致使唐代“茶圣”陆羽亲临茅山研学,他在茅山道观里,写出了《茶记》一卷,从而才有了后来的《茶经》。

地方志上记载:明清时期,句容茶就以空青山的云雾茶及玉门桥所产绿茶为高品。云雾茶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晚清及民国时期,句容的浮山云雾茶及武岐茶在业内也小有名气。新中国建立之前,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句容仅有茶园60余亩,且多系寺庙种植。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句容茶业才重显生机,有8个专业国有茶场,3个国有林场,40余个集体或民办茶场,5万余人从事茶产业。“茅山长青”、“宝华玉笋”等高档名茶先后研制成功,使茶乡句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句容茶何以有如此大的名气呢?这源于句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句容北濒长江,是历史上产茶的北缘带。由于气温低、茶叶的生长期长,产量就低,而品质上乘,所以就显得十分珍贵。

吃茶一直被人称为“雅事”,陆羽早已在《茶经》中赋予了茶以佛学的哲理和儒家的静逸。于是,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它成了人们温饱之余的一种精神享受。喝茶不仅仅是“雅事”,在最早的时候,茶叶是用来治病的。古代医书《神农本草》上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对于劳累了一天的农人来说,茶是提神的,是解渴的。

有时候我在想,人们喝进嘴里的不仅仅是茶,还是生活的滋味。也许人们都向往在窗明几净的茶吧里泡壶茶、摆一摆茶道,享一份闲情。其实,我以为喝茶还是不要离开土地太远,如果在茶园边摆上桌椅,借半盏清茶,用一颗清心,阅人间春色。粗陋的日子有了一缕茶香,那日落日出、心内心外也如同经了禅滤,倏忽间变得细腻柔情超然脱俗起来……这不就是人们向往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的人生大境界吗?

茶是一种植物,是大地的精灵;喝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品位,是人内心的一种精神超脱。

句容北濒长江,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特别适宜茶叶的种植,历史上一直被誉为江南茶乡。

茶文化精选阅读

中国饮的历史悠久介绍


中国历史悠久,区域辽阔,其汉语方言众多,汉字在早期出现过“语音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代表茶名的汉字就有十多个,诸如荼、诧、槚、苦茶、蔎、茗和茶等。

《诗经》提到“荼”字的近十处,虽然并不全部指茶,但“谁谓茶苦,有甘如荠”(《邶风•谷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等,则被学者们认为是关于茶事的最早记载。

西周的古字书《尔雅》,其中也有“槚,苦荼”的解释,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晏子春秋》,亦有晏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的记述。

此外,汉以来如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扬雄的《方言》、东汉华佗的《食经》以及《桐君录》等书,均有茶事记载。随着饮茶越来越多,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记述茶事的文献也一代比一代增加。

早期有关茶的记载虽然较为简单,但也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资料。像“荼生益州,三月三日采”(《神农本草》),就指出茶树原产地的益州是最早的茶区之一。

“荆巴间采荼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在《广雅》中,最早记叙了饼茶的制法、泡茶的方法等。这说明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巴国境内,已有人工茶园培植的茶叶。

茶作为非常珍重的贡品,献给周王室的记载,见于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这则记载说明,当时的茶叶生产已达到一定的水平。那时城市中已出现经营茶粥、茶饮的茶摊。

而在早期的记载中,许多文字都谈及茶叶的功能功效,如饮茶日久,《神农食经》记载:“茶若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桐君录》中说,饮茶可以却睡不眠,“巴东别有真茗荼,煎饮令人不眠。……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荼饮,亦可通夜不眠”。

古人发现茶和中草药同样可以治病,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将茶、乌喙、桔梗、贝母、苓草、芒硝等一起,列为中草药。

由于早期文献对茶叶效能的记载和赞誉,说明了古人对于茶叶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饮茶的风尚。

早期文献记载的许多趣闻轶事,反映了在饮茶方面由于南北地域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官至谏议大夫的王褒所写的《僮约》里,在规定僮仆的任务中就有“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荼”两条。

“烹荼尽具”是指烧茶、泡茶的茶具要准备齐全,并洗涤干净。“武阳买荼”是指到武阳去买茶叶,供居家饮用。在当时的社会时代里,自给自足的生产占居主导地位,但茶叶要赶到集市上去购买,可见汉代巴蜀地区茶叶商品化已达到相当程度。

至南北朝时,南齐永明十一年(493)齐武帝颁下遗诏,说自己逝世后,在灵前祭祀不必杀牲,只要供上糕、水果、茶、饭、酒和肉脯就可以了,还规定“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南齐书》)。可见,南朝朝野己普遍接受了茶饮。

北方贵族不喜茶饮,甚至鄙视、抵制饮茶的习惯。南齐秘书丞王肃因父亲获罪被杀,投归北朝,任镇南将军。

刚到北方上任时,王肃吃不惯羊肉和奶酪,常吃鲫鱼羹,同时喜欢喝茶。喝起茶来,一喝就是一斗。北朝士大夫称为“漏卮”。

数年后,王肃参加北魏孝文帝举行的朝宴,却大吃羊肉,喝奶酪粥,孝文帝很奇怪,问道:“卿为华夏口味,以卿之见,羊肉与鱼羹,茗饮与酪浆,何者为上?”

王肃为了迎合北方贵族,回答说:“羊是陆产之最,鱼为水族之长。都是珍品。如果以味而论,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则是邾、莒小国。茗最不行。只配给酪作奴。”孝文帝大笑。从此,北朝士大夫都将茶称为“酪奴”。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长久,及至隋朝统一南北之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由于隋文帝爱好饮茶,上行下效,“由是竞采,天下始知饮茶”(《隋书》)。当时流传着一首《茶赞》:“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饮茶风尚,终于在北方传播开来。

自此饮茶文化逐步由混沌向文明嬗变。这种嬗变使记载茶的文献资料也不断地增加和丰富,以至出现了全面的、系统的茶书专著,这是历史造就的机遇。

到了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唐代的茶业充满活力,气象万千;茶产日兴,名品纷呈,饮茶之风大行朝野,茶叶贸易十分活跃,封建茶法,应运而生。

正所谓时代造英雄,由于茶业的发展和繁荣,唐代中叶,陆羽撰成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此开启了中国茶文化书籍的千年发展之路。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江南著名茶区之一,北宋时期,黄庭坚将家乡精制的双井绿茶推赏于京师,一时名动京华;宁红功夫茶素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美誉。

近年来,修水县茶园实现恢复性增长,每年新扩茶园1万亩以上。为提升茶叶知名度,促进茶农增产增收,修水县加强茶叶品牌战略,将全县范围内的茶叶企业牌子进行大胆整合,借助历史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挖掘茶文化底蕴,将红茶、绿茶分别整合在宁红、双井绿两大品牌下,对企业产品实行母子商标管理。目前,整合在两大品牌下的宁红金毫、宁红百年红、宁红龙须茶及双井春、双井草茶、双井雀舌等茶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大增,价格飙升,销量翻番,初步形成群星捧月的乘法效应。截至目前,两大茶叶品牌已在国内外获得16块金牌。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9.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5.6万亩,产茶3120吨,产值1.58亿元。

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1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修水县选送的宁红工夫茶以7.1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百强茶叶公用品牌第35位,双井绿以6.7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百强茶叶公用品牌第39位,双双跻身全国百强茶叶公用品牌行列。

石阡茶叶文化历史悠久


石阡茶叶文化历史悠久。据《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盛于明朝.据唐。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石阡即为过去的夷州。

明万历三十年(1620年)《黔记》载:唐高祖黔安清江内各属费州(思南府)夷州(石阡府).明朝万历年间的《贵州通志》和民国初年的《石阡县志》记载,黔省各属皆产茶,石阡茶皆为贡品,经当年茶圣吴觉农考证,夷州即指石阡一带。清人张树《续黔书》也称,今石阡、思南为夷州之夜郎也.宋代,石阡开始以茶进贡。北宋,乐史(987年前后)撰《太平寰宇记》江南道载有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上贡.清代《贵州通治》云:黔省各属皆产茶,石阡茶,湄潭眉尖皆为贡品.1938年石阡茶人龙尧夫在县城开办鸿云茶庄,聘请10人搞精制加工,畅销湘、川和两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杨大恩教材辑要》,民国二十九年贵阳开全省展销会,石阡茶获优质奖章,据贵州日报所载,贵州茶之多,首推安顺,年产约1700余担,茶味美,则以石阡为巨擘焉,今年商会主席龙尧夫改良装潢,石阡茶大有畅销全省之势。前中央农业实验所贵州湄潭实验(即贵州茶叶研究所前身),民国三十一年调查,全省当年产茶11511担,其中石阡产茶1000担。产量仅次于安顺、湄潭之后,位居第三。

1930年,石阡人龙尧夫在外设茶庄,用石阡苔茶制作的青毛茶走俏市场,在黔、湘等地茶市占有一席地。新中国成立后,石阡茶优势更加明显,1958年,石阡县新华村生产的茶叶送到北京参加全国群英大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还得到了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茶叶生产前途无量的锦旗。1999年,石阡县茶叶公司生产的泉都云雾茶,获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生产的泉都碧龙茶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2008年,夷州翠牙获中国(北京)国际茶博览会名优茶评比和上海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业博览会中国名茶评比金奖。2009年,南天公司所属茗茶公司生产的泉都坪山牌石阡苔茶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在日本国际茶业博览会和上海十六届茶博会上获得金奖,石阡藤茶在中国(贵阳)农产品博览会和(重庆)农产品博览会上深受广大人士青睐,参展产品被抢购一空。长期以来,石阡茶叶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石阡县的三大经济作物之一,是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正山小种生产历史悠久


正山小种生产历史悠久,1734年崇安县令陆延灿著《续茶经》中即称: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19世纪70年代已销欧美各国,现出口德国、英国等地。包括二十四件,以都统笼盛起来贮藏。当时好事者每家收藏一副,于是像韦鸿胪、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宗从事、漆雕秘阁、陶宝文、汤提点、竺副帅、司职方等以古代官爵名称命名的正山小种红茶具,都进入了我的箱笼之中。

正山小种有机茶原产地就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据《中国茶经》介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茶地区所产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而武夷山附近所产的茶称外山(人工工夫烟小种),因此桂圆味的正山小种在市场独树一帜,故正山小种又称星村小种,以区别武夷山区以外所产之小种。我外出游历时,特意置备一套行装,准备好精品正山小种红茶叶、名贵香料,行旅之中随身携带,住下时则要放在另外一间房中。

许次纾《正山小种红茶疏》记载:大凡士大夹外出游历,登山临水,一定要带上酒壶和酒杯,至于正山小种红茶碗和熏炉却弃置一旁不予理睬,这就只是在豪饮中游玩,而忘记了老朋友正山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红茶繁荣于17世纪,美尤克斯《茶叶全书》的茶叶年表记述,1705年,爱丁堡金匠刊登广告,绿茶每磅售十六先令,红茶三十先令。英传记作家玛丽返蓝尼夫人记当时茶价为红茶二十至三十先令,武夷,中国福建省武夷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这些行装包括:正山小种红茶瓶、正山小种红茶铫、正山小种红茶壶、小正山小种红茶杯、正山小种红茶洗、瓷盆、手巾等各种正山小种红茶具,附带着香奁、小炉、香囊、龚蕴涵高远,能够常与正山小种红茶具十二生。

由于正山小种红茶茶味浓郁、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远销英国、荷兰、法国等地。老茶师、英国人诺顿夸奖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他称正山小种红茶为武夷红茶,给予富有文学浪漫色彩的赞评。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据史书记载正山小种生产历史悠久,有数百年之久了。

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西湖龙井茶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西湖龙井茶。

如果说在明代西湖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西湖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西湖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民国期间,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西湖龙井茶的发展。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西湖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西湖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西湖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从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西湖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西湖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西湖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西湖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龙谷丽人名茶历史悠久


龙谷丽人茶,产于遂昌县。该茶条形浑直似眉,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幽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甘醇爽口,叶底细嫩明亮,因其冲泡杯中,嫩芽直竖,亭亭玉立,似丽人起舞,故名“龙谷丽人”。

“龙谷”名茶,历史悠久。北宋时,遂昌已是全国40个著名茶场之一,每年向宫廷贡茶。龙谷丽人茶属绿色食品,为国际金奖名茶。“龙谷丽人”茶的优异品质,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该茶采制极为讲究,清明前后至谷雨期间,以一芽一叶初展、芽头肥壮匀齐为标准采摘。通过摊青、杀表、揉捻、整形、烘干等五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龙谷”名茶,产于浙江遂昌,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就是贡品,到了明代更是御用名茶。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曾经做过五年的遂昌知县,他把遂昌比作仙山,自喻为仙令,并写有《竹屿烹茶》诗: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遂昌龙谷茶(一作“来试桃溪雨后茶”)。汤显祖还留下过“龙谷”二字的真迹。我最早是在观看《中国茶文化》影碟的时候知道龙谷丽人茶的,画面上展现出地处钱塘江和瓯江源头的遂昌自然生态环境,高山深谷,林木葱茏,终年云雾缭绕,四季风光旖旎。龙嘘深谷雾云茫,玉女峰前佳丽忙。纤指采来千片绿,柔风送去万般香。龙谷丽人茶条索形似柳眉,色泽翠绿显毫,叶底细嫩明亮。“丽人”清清,君子好逑。好茶有了美名,再加上丰富的文化内涵,不由得令人神往。

当你打开《牡丹亭》时,一边捧着书浏览,一边欣赏着杯中的“龙谷丽人”茶,看那嫩叶上布满了细密的小水泡漂浮在上面,待根部吸足了水分,头重脚轻,徐徐下沉,根根直竖,旗枪林立,用手晃动一下茶杯,便摇摇摆摆,如同丽人扭动腰肢,翩翩起舞。啜上一口,香气清幽持久,滋味甘醇爽口,具有高山云雾茶特有的韵味。真是玉立亭亭弄倩影,醉人未必逊琼浆。遂昌卖茶人骄傲地说,是龙谷茶陪伴着汤显祖写出举世闻名的《牡丹亭》。如今,这龙谷茶又陪伴着我阅读汤显祖的《牡丹亭》,心里感觉到格外惬意。品龙谷茶,读《牡丹亭》,也算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如此优美的曲辞,一向为人们所称赞,“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想当年,毛泽东看了昆剧《牡丹亭》的演出后,欣然提笔书写了这段名句,现陈列在遂昌汤显祖纪念馆里。

据说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时勤政爱民,劝农耕作。在《牡丹亭》里有《劝农》一折,“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生动地描写了农家女“采茶胜如采花”的情景。这位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大剧作家,还真是对茶情有独终,难怪他的书斋取名为“玉茗堂”,他的四部剧作又称为“玉茗堂四梦”呢,看来,汤显祖归隐临川故里后,正是品着芬芳的龙谷灵茶,创造出“杜丽娘”这一娇美形象的。南宋时杜太守的女儿丽娘小姐到花园游玩触景生情引起伤感,倦睡中梦见了理想情人,醒来后由于痴情思念,忧郁而死,葬在梅花观。书生柳梦梅赶考途中,病倒梅花观,偶然看到丽娘的画像,觉得似曾相识,十分爱慕,当晚梦见丽娘来到书房相会。原来梦梅也正是丽娘生前所恋的梦中人。于是这对生离死别的才子佳人,冲破世间与冥府的界线,追求自然向往的美好境界,演绎出一段凄艳的“人鬼情”来。

历史悠久的景迈茶文化


两千多年前,自从景迈傣族先民发现茶以后就把它当做神秘的宝物来加以保护和传承。同时,又在保护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茶的了解认识,掌握了茶的生长习性及从育苗、种植、管理到鲜叶的采摘、加工和储藏等技术。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茶,处处离不开茶,甚至把茶当做一种神的信物来应用到具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为这里的茶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色彩。

当初,景迈傣族先民对茶的认识是从它特殊的药用价值开始的。因为茶能医治疾病,当时的部落头人召糯腊便给它取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名字,即腊。后来人们就把它当做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部落中的人生病了,就用茶来治疗,而且效果都会特别好,这就极大地推动和丰富了傣医药的发展。现在,在当地民间用古茶做配方治病的秘方竟多达数十种。

景迈傣族认为,茶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宝物。因此,把茶广泛应用到各种祭祀活动中。据说通过茶,人就能与神沟通,并且神还能够知道人们的各种愿望和祈求,保佑人们平安幸福。因此,在各种祭祀活动中,茶是不可或缺的神秘祭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他们不仅用茶来祭祀各种神灵,转达人的精神诉求,同时对茶又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崇拜,认为茶有茶神,并用各种形式来举行祭茶神活动。祭茶神的形式和内容都较为神秘。

据说,最大的茶神住在景迈后山迄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万亩古茶园里,而每家每户管理的小片茶地里还住着许许多多的小茶神。小茶神是各家各户管理的古茶园里,傣族村民通过用原始宗教的仪式选定的一棵茶树。茶地的主人通常都会选择一棵较大的茶树来做茶神,一经选定后就要永久地固定下来,除非这棵茶树因故死了再另选一棵,否则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据说茶神树上的鲜叶还不能采摘,对它必须保护起来。在茶神的根部还要做一个底瓦拉'。以前,每年春茶采摘前主人都要带上祭品先去祭茶神,祭了茶神以后才能开采当年的春茶。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因各种原因而终止。现祭茶神一般就只祭大茶神了,小茶神要主人赕佛或有重大家庭活动时才会去祭。祭大茶神是全村傣族村民的一项重大祭祀活动。

大茶神又有两棵,一棵在丙弓笼(傣语音译,丙'为平,弓笼为大鼓,意为敲响大鼓祭祀的平地),是茶祖召糯腊发现茶叶后栽下的第一棵茶树,它代表着万亩古茶园里所有古茶树中的男性。不幸的是这棵茶神活了两千多年后于公元1999年那次百年不遇的霜冻中仙逝了。

另一棵茶神在丙弓拐(傣语音译,丙'为平,弓'为鼓,拐'为人多,意为人群集中,敲锣打鼓祭祀大茶神的平地),距丙弓笼约300米,它是由茶母南应腊栽下的第一棵茶树,代表着万亩古茶园里所有古茶树中的女性。可惜的是这棵茶神'早已死掉了,也无法查证它死亡的具体年代。虽然这两棵茶神均已仙逝了,但这里朴实的村民仍说,它们的茶魂依然住在那里。因此,长期以来祭祀这两棵大茶神的地点和方式也未曾改变过。

祭丙弓笼大茶神在傣历的六月中旬(公历4月15日),即召糯腊栽下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中第一棵茶树,也就是这棵茶神的这一天举行,每年祭一次。这是全村统一的祭祀活动,到时各寨村民穿着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边唱边跳来到丙弓笼,在召王、安章的主持下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祀活动开始,村民们每人手中拿着一对点燃的蜂蜡,虔诚地倾听召王念经祈祷,苏玛茶神,叫茶魂,祭茶祖召糯腊、茶母南应腊。祈求茶神、茶祖和茶母保护好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不要有自然灾害,来年取得好的茶叶收成,让景迈茶山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还要呼唤茶魂,让所有的茶神和茶树不要迷失方向,统统回到大茶神的身旁,健康茁壮地成长。祭祀结束后,各个寨子组成的象脚鼓队与弓笼队(大鼓队)同时敲响动听的锣鼓。鼓声响彻大地,传遍茫茫的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男女老少在古茶与古树下载歌载舞,仿佛伴随着那神秘而古老的大鼓声从远古中走来,悠扬的歌声又仿佛在诉说着傣家人民千百年来甜蜜的生活和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那神秘的历史。

丙弓拐大茶神,,平时是不祭的。据当地老人讲,如果古茶园里出现了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或有人冒犯了茶神时,就要到丙弓拐'大茶神,,处举行集体性的隆重祭祀活动了。这时全村要停止一切生产劳动,每个寨子的村民都要前来参加祭祀,并且要摆lOO桌的饭菜来祭给茶神,还要请佛爷、和尚来念经。据说在20世纪30年代时,就曾发生过一次极其严重的虫灾,古茶园里的新、老茶叶都几乎被虫吃光了。这时,村民们便在丙弓拐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祀大茶神活动。据说,祭了丙弓拐'大茶神后的第二天,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成千上万只乌鸦,天空的太阳都被乌鸦遮住了,几天后这些虫就不见了。由于祭了茶神,得到了茶神的保佑,这一年的古茶园鲜叶比往年都发得好,产量比任何一年都高,前来收购古茶的马帮也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据说每个寨子都住满了马帮。从此,半个多世纪以来景迈茶山的古茶园再也没有发生过虫灾。

茶是当地村民社会交往活动中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信物。自古以来这里的傣族居民既不用请柬也不用书信来传递信息,而是把茶做成年'来当信物传递。即把长到4~5叶的古茶鲜叶采摘回来,蒸熟后切成细丝,放上生姜舂细,再装入竹筒中舂紧,然后让它自然风干便制成了年。当寨子里不论是集体或个人需要赕佛或节庆活动,村民建新房、娶亲嫁女等时,就取一小点年用绿叶子包起来送到其他寨子的佛寺或召王家,或要邀请的客人家中,客人打开叶子一看便知道来邀请的寨子或人家有重要的事了,而且礼还非常重,需要前去帮忙。据景迈傣文资料记载,在很久以前,即他们的祖先发现了茶叶以后,开始时是用冒年'来做信物传递的。他们认为,冒年是上天赐给的宝物,因此就把它当做神的信物和人们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信物来传递。后来才逐渐用茶叶制作的年来代替了冒年。现在村民们使用的年,,的称呼就源自于冒年。不论是寨子或个人,只要收到冒年或年,都会派人前去参加。如果是个人邀请,到时还会带上一只鸡或其他的礼物前往。这是他们社会交往活动中的最高礼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