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朝笔记故事看赐茶文化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文化小故事 茶文化 传播茶文化

茶文化小故事。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宋朝笔记故事看赐茶文化”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宋朝笔记里有许多宋朝皇帝向臣工赐茶的生动故事,而且赐茶讲究颇多。这些珍贵的史料梳理出来甚为有趣,以供品味评鉴。

一是宴席赐茶。在宴会上饮茶宋朝有两种:一种是“茶酒班”侍奉。如周密《南渡典仪》载:“车驾幸学,讲书官讲讫,御药传旨宣坐赐茶。凡驾出,仪卫有茶酒班殿侍两行,各三十一人。”可见,皇上外出视察和出巡时还带上几十人的“茶酒班”。

另一种是皇帝亲自“布茶”。如徽宗曾亲自为大臣和学士煮茶。蔡京《延福宫曲宴记》:“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指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二是殿试赐茶。科举考试是宋朝的一件大事,皇帝或皇后都会向考官和进士赐茶。如哲宗向考官张舜民赐茶饼,张舜民《画墁录》:“予元祐中详定殿试,是年分为制举考第,各蒙赐三饼,然亲知分遗,殆将不胜。”“殆将不胜”是说分给亲友都不够,可见赐茶的珍贵和量少。

再如仁宗的光献皇后向进士赐茶。王巩《甲申杂记》:“仁宗朝,春试进士集英殿,后妃御太清楼观之。慈圣光献出饼角子以赐进士,出七宝茶以赐考试官。”梅尧臣有《七宝茶》诗:“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於霞。”即说此事。

三是慰问赐茶。这有些类似现在的见面礼物或问候礼物,如朝贺时赐茶,《宋史·礼志》载:“中兴仍旧制:凡宰相、枢密、执政、使相、节度、外国使见辞及来朝,皆赐宴内殿或都亭驿,或赐茶酒并如仪。”“中兴仍旧制”是说南宋建立后仍遵从北宋的赐茶和酒的旧制。

还有一种是臣子在京外,这时皇帝会让人捎带茶叶以示慰问,如哲宗秘密让人向苏轼赐茶问候。王巩《随手杂录》:“中使至,密谓子瞻曰:‘某出京师辞官家,官家曰:辞了娘娘来。某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语曰:赐与苏轼,不得令人知。遂出所赐,乃茶一斤,封题皆御笔。’”

我们发现,这些宋朝皇帝赐茶的故事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宋朝皇帝向臣工赐茶,加深了君臣感情,提升了文化情操。臣子对于皇上的赐茶也深怀感恩,比如周必大曾作感恩诗《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再如《画墁录》中欧阳修对仁宗感恩的情形:“以侈非常之赐,亲知瞻玩,赓唱以诗,故欧阳永叔有《龙茶小录》。”

这使我们不禁想到我国正在推进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和制定《国家勋章法》,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深入研究宋朝皇帝赐茶给我们启示:

1、赐茶讲究多种奖励手段并举。宋朝的赐茶作为一种奖励制度,还把它与其他奖励手段综合运用以形成合力。如《宋朝纪事》:“洪迈选成《唐诗万首绝句》,表进,寿皇宣谕:‘阁学选择甚精,备见博洽,赐茶一百銙,清馥香一十贴,董香二十贴,金器一百两。’”“寿皇”是指60岁以上的皇帝,此处是孝宗皇帝。我们目前正在制定《行政奖励法》,也一定要考虑多种奖励手段并举,以达到最佳效果。

2、赐茶讲究法制化和规范化。宋朝赐茶非常规范,并且很有定制,宋朝就专门制作了赏赐大臣的“京挺”,而皇家则有“龙凤饰”。如《宋史·后妃传》载:“旧赐大臣茶有龙凤饰,明德太后(真宗之母)曰:‘此岂人臣可得?’命有司别制入香京挺以赐之。”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对于勋章进行立法的必要性。

3、赐茶措施细致并且很有操作性。如蔡启《蔡宽夫诗话》载:“湖州紫笋茶出顾渚,在常、湖二郡之间,以其萌茁紫而似笋也。每岁入贡,以清明日到先荐宗庙,后赐近臣。”这里详细规定了清明赐茶的来源、程序和范围,细致合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见,我们在制定荣誉、奖励和勋章制度时一定要认真细致、操作方便。

总之,宋朝皇帝的赐茶制度和模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制度,是一种思想。作为当今世界的茶文化大国,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和总结。

小编推荐

我国宋朝时期的茶文化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高度发展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宋代茶是以工艺精湛的贡茶--龙凤团茶和讲究技艺的斗茶,分茶艺术为其主要特征的。

宋代的饮法,已从唐人的煎茶法(烹煮法)过渡到点茶法。所谓点茶,就是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工具在碗中加以调和。

龙凤团茶即龙团凤饼之合称,为宋北苑贡茶之统称。北苑为如今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已造龙凤团茶。咸平间(998-1003)丁谓造大龙团以进。庆历时蔡襄造小龙团,较大龙团更胜一筹。

龙凤团茶是中国古代饼茶生产的最高成就。

宋徽宗(1082-1135)赵佶于1107-1108年著《大观茶论》一书。由于最高统治者的介入,使得宋代茶和茶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社会政治背景。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该画以汴河为中心,通过对北宋晚期的都城世俗生活的细致描写,反映了北宋汴梁承平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民情风俗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茶馆,作为当时世俗生活的典型场景,作为一种经济与文化高度繁荣的产物,在画中有了反映。宋人饮茶风气之盛,以此可见。宋人在《梦梁录》中对此有详尽的描写。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崖石刻于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镌于大巴山崇山峻岭之中(今四川省万源县石窝乡社坪)。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完好的也是时代最早的记载民间茶园经营活动的石刻文字资料。

宋人对茶文化的最大发展与贡献,乃体现于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使品饮过程进入化境的文士茶。文士品茗是宋代十分普遍的现象。宋代第一流的文士如王?称、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等都置身其中。苏东坡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从饮到品的发展,是中国茶文化发展成熟的标志。

对我国历代文人僧侣来说,品茶主要是以精神享受为目的。为此,他们写下了大量品茶诗文,倡导了茶宴、茶礼、茶会等多种形式。对于他们来说,茶是一种品格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是一种具有艺术氛围的境界。僧齐已: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正是这种境界的描写。

径山座落在今浙江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属天目山北麓。唐时,即以僧法钦所建之径山禅寺而闻名于世,蔚为江南禅林之冠。

径山历代多产佳茗,相传法钦曾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手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后世僧人常以本寺香茗待客。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套行茶的礼仪,后人称之为茶宴。

宋时,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和圣一先后至径山留学。宋代两度来我国学习佛经的日本高僧荣西,归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法,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

从《严州图经》看宋代建德茶文化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从《严州图经》看宋代建德茶文化》内容,感谢阅读!

宋淳熙年间,由知府陈公亮主持编修的《严州图经》,是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年代较早的严州地方志书。该书是研究宋代严州(建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宋代严州(建德)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的珍贵史料。

关于宋代建德茶叶的产量,《淳熙严州图经》记载,建德县每年茶叶数量约在44万至46万斤之间,如果加上《图经》中记载的“住卖茶”以及茶农自用的茶叶,建德年产茶折今相当于五千担左右。这在800多年前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宋代,沿新安江、泷江(富春江建德境内段)两岸山区普遍植茶。范仲淹在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任睦州知州时,在境内看到的已是广植茶树、春茶欣欣向荣的景象了。“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春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潇洒桐庐郡》十绝),正是这番情景的真实写照。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安徽池州任建德县令时,曾数次送友人赴睦州上任。这位史称“茶官”的县令,对沿途睦州境内的农事,尤其是茶事活动十分关注。“养茶摘蕊新茶后,种桔收苞小雪前。”(《送余少卿知睦州》)。“君到桐庐日,正是采茶时。”(《送学士睦州通判》)。梅尧臣在诗中真实地记录了其时睦州境内茶农种茶采茶的忙碌景象。

唐代建德有细茶进贡,明清两朝进贡芽茶,地方志均有记载,宋代贡茶则缺乏文字记载。不过北宋期间,曾先后出任睦州通判、知州的张伯玉,在睦州写下的茶诗中,有“检点簿书茶贡蚤(早),体量风物橘奴肥”(《寄新定苏七太守》)之句,说明宋代建德也有茶叶进贡。

据《严州图经》记载,宋代建德的税赋收入,盐、茶两税为其大宗,两者课税数额不相上下,历代统治者对茶叶的控制也极严。宋崇宁元年实行《茶引法》,商人经销茶叶,须先交纳茶价和税款领“引”,凭“引”运销,数量、地点都有限制。规定每“引”茶叶一百斤,纳铜钱一千文;每“引”茶叶六十斤,纳铜钱六百文。《严州图经》卷二载有南宋建德三个年份的茶叶课税数量,年课税在七万至十万贯文之间,与盐税数量相当。其时,睦州城内设有都商税务,城郊东馆设有东津税务,专管盐、茶诸税的查验工作。严东关设检税之所自宋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由此可见,自宋代以来,茶叶一直是建德税收的主要来源。

建德茶农通过种植出售茶叶,换取粮食。当时粮食主要由婺州、湖州等地供给,也因此活跃了宋代建德的商业贸易活动,催生了个体茶商。

宋代,朝廷官员、文人学士斗茶品茗、品茶观景、饮茶赋诗蔚然成风。茶叶也是招待宾客、宴请同僚的必备饮品。在严州府衙内,设有“酒侯”“茶虞”的机构(见《严州图经》子城图)。虞、侯是宋代初级官员。在严州府设“酒侯”“茶虞”之职,想来是专为接待往来官员,负责掌管茶酒的。

宋代瓦子的出现,也带动了茶事的发展。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都市中的娱乐场所。瓦子最早出现在北宋汴京(开封)。南宋移都临安(杭州),杭州成为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聚,城市繁华,瓦子发展很快。睦州州治梅城出现瓦子,最早当在南宋,北宋后期,才逐渐繁荣起来。宋仁宗时,已是“三千楼阁尽朝晖”(张伯玉《睦州》)的壮观景象了。《严州图经·建德府内外城图》标示的瓦子,大约在今梅城镇总府街北侧幼儿弄以西、邮电弄以东,邻近商业街区。

斗茶,又称茗战,它是古人品评茶叶品质优劣的一种形式,有比技巧、比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挑战性。斗茶始于唐代,源于福建建州茶乡。

宋仁宗景佑元年,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章岷任推事,他们是同僚,也是诗友,常聚在一起,宴集唱和。范仲淹和章岷斗茶,章岷先作斗茶诗,范仲淹看后佩服有加,并步其韵赋诗一首,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中赞的是天下闻名的武夷茶,从茶的产地、采摘、研制、茶器具、用水到汤色、香气以至参与斗茶者的胜负心理一一入诗。

除范仲淹外,还有陆游、梅尧臣等宋代诗坛大佬,以及历宦睦州(严州)的田锡、章岷、赵抃、张伯玉等,都有茶诗留传后世。

从《严州图经》所记载的有关茶文化的史料可以看出,宋代是建德茶叶和茶文化发展较为发达的时期。

(本刊略有删节)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从《严州图经》看宋代建德茶文化》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从法门寺出土茶具看唐代宫廷茶文化


从法门寺出土茶具看唐代宫廷茶文化

饮茶习惯在唐代宫廷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是皇室和后宫嫔妃时髦重要的休闲活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金银器中,有一套十六件几近完整无损的金银茶具,反映了多彩的中国宫廷茶文化。

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发掘了大量唐代宫廷金银器,这些专供皇帝御用供佛器物中,有一套几近完整、无损的金银茶具十分引人瞩目,还有首次发现史上最负盛名的瓷器秘色瓷。这套金银茶具有茶碗、碟、盘、净水瓶共十六件;据专家考证,这套晚唐宫廷系列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而珍贵的银金花茶器(鎏金银器),多数为唐僖宗及地方官进奉法门寺的供养文物,为研究中国宫廷茶文化,及世界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迈向新的里程。

饮茶习惯在唐代宫廷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是皇室和后宫嫔妃时髦重要的休闲活动,唐代开元以后,朝廷设立了专门生产皇室用茶的贡焙场所,每年春天特别派遣官吏监督制造,为赶上每年清明节的清明宴,日夜快马加鞭的送上春茶,〈湖州贡焙新茶〉诗中,就有描述皇后刚出游踏青回来,准备梳洗一番时,听到急程的新茶已送到京城,皇后立即露出笑容,命宫女立刻取来烹茶。

皇帝和臣子们文会时,令宫女随时以茶汤伺候,君臣在吟诗作对、切磋学问之余,茶用来解渴润喉、明目益思,君臣一同品茶,使得文会更加尽兴。

另外,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时,会赐茶汤给及第的文人饮用,同时贡茶有时也会赏赐给臣下,也唯有在这种特别的时候,非皇室贵族身份的人才有机缘品赏到高档的贡茶。

唐代饮茶的方式多样化,但正式的茶礼、高规格的茶汤表现则是饮用饼茶,依据陆羽茶经《五之煮》,在饮茶前饼茶要先烤炙,一方面容易碾碎成末,二方面使茶去水分而发香;饼茶成末之后,要用细网罗筛成更细的茶粉,经历汲泉择水、风炉看火的两道水火工夫,在一沸、二沸之间投茶烹煮,过程中加适量粗盐以提味。

茶汤煮至三沸,腾波鼓浪时立即止沸,在茶鍑中以培育汤华,陆羽:沬饽汤之华。华之薄者曰沬,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茶鍑远离炭火,放在交床上开始分酌茶汤,煮水一升能分五碗茶,在碗上欣赏枣花、青萍、云鳞的美景,趁热连沫带渣一起咽下,与近代工夫茶过滤茶汤的清饮差异很大!

这批地宫出土的华丽茶具,多数是以鎏金工艺装饰在银器上,其做工精细、风格华贵,唐代贯以银金花来形容之。

地宫除了大量的银金花茶具面世之外,地宫中还有供奉皇室使用的秘色瓷茶碗,以及当时被视为珍稀的琉璃(即玻璃)茶碗、茶托一副,透过这些由金、银、瓷、琉等材质所烘托出来的高雅茶具,在唐代茶文化与宫廷精致物质的交融下,取得雅、俗、奢、俭的平衡点,大唐皇家饮茶之风采尽收眼底。

宋朝茶痴的故事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着,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从煮茶到“懒人茶”看千年茶文化发展


柴米油盐酱醋茶,几千年来茶叶与人们有着不解的情缘,一片小小的东方树叶,经过千年的发展沉淀出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关于茶的起源唐代陆羽《茶经》中曾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传说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正好有几片树叶飘到了锅中。神农氏喝其水后觉其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便将茶叶作为一种药材进行使用。

直到到了春秋时期茶才摆脱了药的范畴,作为一种蔬菜而存在。春秋时期,人们一般直接将茶加水煮熟,可能还会添上油盐酱醋之类,然后用来配饭食用。

之后时间来到汉代,汉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西汉王褒《僮约》记载“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这个时期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的茶具。

在汉代人们开始逐渐形成一条规范而复杂的饮茶流程。汉代人喝茶,先把茶做成类似于普洱茶饼的饼状,然后将茶饼放在火上烤脆。紧接着将茶饼在陶器里边捣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葱姜等调味品。这一独特的喝茶习俗一直沿用到唐朝。

到了唐朝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开始走向兴盛。唐朝陆羽所著《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加之此时佛教、禅茶一味价值观的盛行也加速了茶文化的繁荣。

唐代喝茶用煎茶法。所谓煎茶法,就是采摘茶芽叶、蒸汽杀青、干燥后碾成粉末,烧水烹煮的茶汤制备和饮用的方法。

唐朝喝茶也遵循着严苛和繁琐的饮茶步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道。

到了宋朝时期,经过唐朝的沉淀茶文化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宋朝时期专业的茶师、茶学评论、文学艺术作品纷纷涌现。在饮茶方式上,宋朝人开始点茶,所谓点茶其实喝法有点像今天的咖啡,将茶弄成粉,再冲泡来喝。日本人到现在还是点茶法。

宋朝是一个中国茶文化发展集大成的时代,也是这个时代另外一种茶——茶膏也逐渐在皇家盛行。茶膏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宋朝茶膏成为了皇家贡品,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里甚至还详细记述了茶膏的制作方法。茶膏用水直接冲服的喝茶方式也比宋代其它茶叶简单了很多。

到了明朝由于发酵工艺的发明,人们开始喝上红茶、黑茶,茶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清朝茶楼开始广泛兴起,茶开始真正成为了一种“国民饮品”。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专设御茶房用玉山泉水和梨花木为碳经过72天186道工序制作茶膏,为茶文化的繁盛添上了秀丽的一笔。

时间发展到现代,中国的茶文化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几千年以来在老茶客眼里,茶总是很克制,准备茶具、洗茶、泡茶,每一个流程和步骤都不能省去。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喝茶方式却开始慢慢备受时间的考验:如今的快节奏让大多数人都失去了慢慢泡茶的时间,繁琐的泡茶步骤也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学习茶文化从敬茶开始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敬茶也是非常讲究的。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下敬茶的文化。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琛瓯洗尘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看三国时期茶文化


纵观中国数千年茶文化长河,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今日丰富多样的茶文化来说,三国时期的仅仅算作茶事,还不足以称之为茶文化。我们在感受三国精彩故事里的同时,应该为中国博大精深的茶礼文化而自豪。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电视剧《三国》在全国热播,社会上开始掀起了一股三国热。昨日,中华老字号、中国茶行业十强连锁企业、福建著名茶叶品牌清雅源茗茶,在新一期员工培训课上,清雅源培训部的讲师陈老师就结合三国故事讲述了一节精彩的三国茶文化课程。

课上,清雅源培训部的陈老师介绍,三国时期,在汉代的基础上茶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mo之。其饮酒醒,令人不眠。记录了当时的制茶和饮茶方式:将采摘来的茶叶进行加工,用火焙之至颜色变成赤色,用茶碾将焙好的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制成茶饼,装入瓷器中保存,饮用时,待水烧沸,将茶饼碾成茶末后倒入锅中,再加上葱、姜等调料,煮好后即可饮用了,都是现在制茶的雏形。

我们在酒桌上经常会听到诸如不胜酒力就以茶代酒此类的话,为什么是以茶代酒?难道仅仅是不能喝酒的一种托词?其实不是清雅源培训部的陈老师说。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个著名的茶典故,陆羽《茶经》里也有这样的记载:三国时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在位17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六路出岳攻关,孙皓出降,后封归命侯。他每次设宴,座客至少铭酒七升,虽可不完全喝干,但要斟上,并亮盏说干。博学多闻的韦耀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以礼相待,暗中赐茶,这就是孙皓开创以茶代酒之先例。演变到现在又是一种休闲的开会方式----茶话会。

安化黑茶的故事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安化黑茶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湖南安化因黑茶而闻名,很早就成为了全国重要的茶叶交易城市。其原因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有关安化黑茶的传说。

千百年前,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牧民,喂马的杀马、喂羊的吃羊,除了肉就是奶,造成脂肪过剩,高血脂、高胆固醇,许多人年轻轻的就不明不白地死去。

相传,西汉张骞开通西域后,班超带领商队出使西域。有一日,路遇暴雨,班超商队所载茶叶被淋湿。班超怕误了出使日期,让茶商只吹干了茶叶表面的水分就继续前行了。

不久进入河西走廊,车队在烈日炎炎的戈壁滩上行走,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忽遇两个牧民捂着肚子在地上滚来滚去,额头上汗珠如雨。围观者介绍,牧民们终年肉食,不消化,容易造成肚子鼓胀,每年不少牧民死于此症。随行的医生想到茶叶能促进消化,就将茶叶取来。打开篓子一看,茶叶上长出了密密麻麻的黄色斑点。救人要紧,班超抓了两把发霉的茶叶放到锅里熬了一阵,给患病的牧民每人灌了一大碗。

患者喝下后,肚子里胀鼓的硬块渐渐消失。两人向班超磕头致谢,问是什么灵丹妙药使他们起死回生。

“此乃楚地运来的茶叶。”班超答曰。

当地部落首领得知后,重金买下了那批茶叶。楚地茶叶能治病的消息从此传开。楚地的茶,正是来自湖南安化的茯茶,安化黑茶中的一个品种。这就是美名天下的茯茶的由来。

历史上的安化,是茶叶的天下,八大茶叶专业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条条古道载茶马。千百年来,黑茶的消食去腻功能誉满边关。边疆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其实传说也好故事也罢,都是为了让安化的黑茶更有灵魂。重要的是黑茶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和满足是它一直流传下来的原因。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安化黑茶的故事》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