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茶文化的西行旅记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文化 茶文化的重要 茶文化的发展

【www.cy316.com - 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方茶文化的西行旅记”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东方茶文化的西行旅记”相关知识!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向外传播,不仅影响到了临近我国的日、韩、越等国,而且远及西方国家。西方国家是如何接触到茶文化的呢?

最初的时候,西方人是从波斯商人那里了解到茶文化的。十六世纪中叶,威尼斯作家拉马歇写下了两部大作《中国茶》与《航海旅行记》,记述了自己从波斯商人那里听到的中国人饮茶的习俗:用水煎煮茶的叶片,空腹饮用,可以缓解身热,头疼、腰痛以及关节疼痛,饱食过度时也可以少量地饮用这种汤汁,不久就能见效。

西方最早亲身见闻饮茶的是十六世纪到达东方的天主教传教士。当时,葡萄牙传教士加斯柏尔·达·克鲁兹亲眼见到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此物味道略苦,具有治疗作用。1567年,俄国人彼得罗夫和亚雷舍夫在中国进行游历后回国,将有关茶叶的信息首次带到俄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对茶文化的西传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记述到:中国人在春天采集这种茶叶,供吃饭时饮用或朋友来访时待客;它的味道不是很好,略带苦涩;茶叶分为不同等级,按质量可卖一个或两个甚至三个金锭一磅。

在了解到饮茶的资讯后,荷兰人最早开始进行中西茶贸易,他们带来的是当时欧洲的饮品干鼠尾草,用它来交换中国人的茶叶。荷兰自然成为西方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随着时间的推移,饮茶风气在欧洲逐渐流行起来,荷兰人甚至还将饮茶习俗带到了美洲殖民地。

由于进行中西茶叶贸易有利可图,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也开始致力于发展茶叶贸易。十七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在台湾与厦门建立了商馆,后来又在广州建立了商馆,茶叶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实早在英国人进行茶贸易之前,各界社会人士就开始饮茶了。1663年,诗人埃德蒙·沃勒尔在王后过生日时写诗祝贺:

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

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

一为后中英,以为群芳最;

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

祝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

欣逢后诞辰,祝寿介以此。

这一诗作既赞美了美丽的王后,也赞美了茶。随着中英茶叶贸易的发展,饮茶的人数日益增多,英国人还就饮茶是否有害进行了争论。1748年,卫斯理宗创始人约翰·卫斯理率先发难,认为饮茶能造成手不停地颤抖,号召信众们戒茶。作家乔纳斯·翰威说自己每喝一次绿茶,就像喝了毒药,痛苦万分。大文豪约翰逊博士对此进行了批评,他以身示范,在一位贵夫人的家中一次饮茶32杯。通过实验,多名医学界人士认为茶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同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饮茶。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饮茶的功效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社会各界逐渐都开始饮茶,到十九世纪时出现了闻名世界的英国下午茶。

美洲的饮茶习俗是欧洲移民引入的,英国控制了北美之后,在这里大量地销售茶叶,没成想由此点燃了北美独立的导火索。英国为了将英法战争的巨额支出转嫁到北美人民头上,采取了在北美增税的政策,其中包括对茶征税每磅征收三便士,殖民地人民纷纷购买来自荷兰的走私茶,英国则强行将茶运到北美销售,由此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因为这一历史情结,很长时间内,美国人都是将饮茶与不爱国联系起来,所以美国人变成了比较彻底的饮咖啡的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的饮茶量正在逐渐增加,很多人在餐馆就餐时都会点茶,还有一些人会专程到茶室饮茶。

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茶文化在西方还是逐渐传播开来,他们之所以饮茶,从根本上讲还是缘于茶有益于身心健康这一特质,源于茶文化本身的魅力,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杰出贡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人士更加认识到了茶这种绿色饮料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特质,饮茶量持续上升,所以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展望:二十一世纪必将是茶的世纪。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国,中国应当为推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茶文化精选阅读

中华茶文化大事记


1.神农时代

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作为饮食用,始于公元前2737年前的神农时代。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当为茶药用之始。

2.周代

《华阳国志?巴志》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已用所产之茶“纳贡”,是茶作贡品的最早记述。

《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时,当时巴蜀“园有芳蒻、香茗”。香茗即茶芽,为茶之晚采者。园有“香茗”,当为人工栽茶的最早文字记载。

3.汉代(公元前206—220年)

由汉初学者纂辑而成的《尔雅》一书中,载有“槚,苦荼”。史学家、语言学家、茶学界均认为这里的“荼”,是“茶”无疑,这是明确表示茶的最早文字记载的书籍。

西汉王褒《僮约》中记载,公元前59年,已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之载,表明当时四川一带已出现茶叶买卖市场,是为茶作商品交易的最早记载。

西汉时,甘露大师吴理真亲植茶树于四川蒙山,是人工种茶的最早行为。

浙江上虞越窑遗址出土的器具表明:东汉时,越窑已开始生产青瓷茶具,这是最早的茶具物证。

4.三国时期(220—280年)

三国医学家华佗《食论》载:“苦荼,久食,益意思”,是有关茶药理功能的最早文字记载。

晋陈寿《三国志》中记载:三国时,吴国君主孙皓对大臣韦曜“密赐茶以代酒”,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5.晋代(265—420年)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张孟阳的《登成都楼诗》、孙楚歌、王微《杂诗》等都是以茶入诗之作,是历史上最早的茶诗作品。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中记载:东晋,吴兴太守陆纳,用“所设唯茶果而已”,招待卫将军谢安,是用茶、果敬客的最早记载。

唐代房玄龄等《晋书》载: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每宴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表明至迟在东晋时已用茶、果宴客。

唐代房玄龄等《晋书?艺术传》中记载,晋代敦煌(属今甘肃省)人单道开,后赵时在河南临漳昭德寺时,在“坐禅”过程中采用经常饮“茶苏”来防止睡眠,此为佛教用茶坐禅的最早记载。

东晋人干宝写《搜神记》,说东晋时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夏侯恺死后,“就人觅茶饮”,是最早出现以茶为题材的神话作品。

6.南朝齐(479—502年)

南齐世祖武皇帝萧赜在他的遗诏中说:“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是茶祭礼的最早文字记载。

7.隋代(581—618年)

茶的饮用渐广。隋文帝开皇年间,文帝病脑,遇俗人告以煮茗草服之,果效。于是人们竞采之,茶逐渐由药用而发展为社交饮料。

8.唐代(618—907年)

唐代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为“茶会”最早文字记录;《与赵莒茶宴》是“茶宴”始于唐代的最早文字记录。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浙江湖州刺史在顾渚山侧虎头岩设立贡茶院,由州官监制督造贡茶,为贡茶定制督造之始。

唐代宗大历五年开始在顾渚山(现浙江长兴县)建立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造“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该贡茶生产延续600多年。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所载回鹘入朝时,大驱名马,市茶而归,说明茶马交易始自唐朝。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是有关茶馆的最早文字记述。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纳赵赞议,诏征天下茶税,十取其一,是为茶税之始。

世界上第一部茶业专著陆羽的《茶经》问世(8世纪后期),全书共分三卷十节。此书对各国茶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人们奉陆羽为“茶祖”。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日僧最澄大师自中国天台山携茶树种籽回国,植于近江台麓山,是为茶种传日之最早记载。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命王涯为榷茶使,对茶实行专营专卖,实行榷茶。

唐懿宗咸通15年(874年),在赐法门寺茶具系列中有鎏金银的茶笼子、茶碾子、茶盒子等,现存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下宫珍宝馆,为我国古代早期宫廷专用茶具,属珍贵文物。

9.宋代(960—1279年)

宋代范仲淹《斗茶歌》载:“北苑将斯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谈斗茶缘由及与贡茶关系,当是明确提出“斗茶”的早期记载。

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驰茶禁,实行通商法。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道李杞入蜀,买茶于秦、凤、熙河诸州,用茶易西番各族马匹,是为塞外通商贸易之早期记载。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开始在建安(现福建省建瓯县)设贡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大观元年(1107年),著《大观茶论》一书,包括地产、天时、采样、蒸压、制造等二十篇。他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为历史上独一无二之伟绩。

10.元代(1271—1368年)

元大德六年,在崇安(现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九曲溪四曲畔设立焙茶局,督造贡茶。并开辟专门茶园,称“御茶园”。

11.明代(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设茶马司,专营茶马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这对炒青散叶茶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607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

16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

1618年,皇室派遣钦差入俄向俄皇馈赠茶叶。

12.清代(1644—1911年)

据JohanNieuhoff记述,茶与牛乳同饮,乃始自1655年广州官吏宴请荷使之时。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清康熙八年(166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

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箱茶150担,输往英国,始开中国内地与英国茶叶直接贸易之先河。

1690年,中国茶获得在美国波士顿出售的特许执照。

1785年,“中国皇后”号海轮抵纽约,是为海运华茶至美之始。

1833—1834年,印度茶叶委员会派秘书戈登(GeorgeJamesGordon)先后来华,两次调查中国栽茶、制茶方法,收集茶籽,招雇制茶技工,积极发展印度茶业。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美国第一艘快艇“东方号”驶华,运茶至英国伦敦。

1861年,在湖北汉口成立了俄商第一家砖茶加工厂。

鸦片战争之后,开辟“五口通商”,随着外贸发展,茶叶出口量每年有所增加,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达到13.4万吨(268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

1893年,我国时任浙江宁波茶厂厂长的刘竣周(广东人)带队,应聘去俄国格鲁吉亚指导发展茶业,成绩卓著,1909年俄政府授予三级勋章。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于1924年复授予劳动红旗勋章和奖励证书,原刘氏住房辟为“茶叶博物馆”。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由郑世璜、周复率领茶工数人,赴印度、锡兰(即今之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回国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机械制茶方法和先进产制技术,试验地设于南京。

1896年,福州市成立福州机器造茶公司,是为最早之中国机械制茶业。

1907年,中国茶业协会在伦敦成立。

13.民国时期(1912—1949年)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送展的安徽省“太平猴魁”、江西省“狗牯脑”和浙江省“惠明茶”,均获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

1923年,安徽省六安县省立第三农业学校创设茶业专业。

1931年,在上海、汉口设中国茶叶检验机构。

民国21年(1932年),行政院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稻、麦、棉、丝、茶五项被列为中心改良事业。茶叶发展为人们所关注。

1937年,实业部及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六个产茶省及上海、汉口、福州诸商埠茶商,联合组织了中国茶业公司,旨在提高茶叶品质,确定茶叶标准,改进茶叶产制运销事宜,以扩大贸易,复兴茶业。公司总办事处设在上海北京路垦业大楼,并于当年六月一日正式开业。

1940年,在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处长兼中国茶叶公司协理和总技师的倡议和推动下,迁址重庆的复旦大学增设茶业系(科),由吴觉农兼任系主任,并于当年秋开始在各产茶省招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茶叶专业系科。

1941年,在“东南茶业改良总场”基础上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茶叶研究所。所址设在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于1945年停办。

14.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今)

1949年11月,成立中国茶业公司,统管茶叶收购、加工和内外销。

1951年,贸易部、农业部发出联合指示:茶叶初制加工归农业部领导,中国茶叶公司专营收购、精制与贸易业务,归外贸部领导。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复旦大学农学院从上海并入沈阳农学院,其中茶叶专修科调入安徽大学农学院。同时武汉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调入华中农学院。浙江农学院始设茶叶专修科。

1953年3月,农业部在杭州、长沙分别召开茶叶生产座谈会,讨论提高茶叶品质和茶叶转产问题。1954年,农业部、外贸部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召开全国茶叶会议,确定“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方针,提出“以开展互助合作为中心,积极整理现有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迅速垦复荒芜茶园,有计划地在山区丘陵地带开辟新茶园,改进产制技术,提高茶叶质量”的指导思想。

1955年4月,国务院批转全国茶叶会议报告。茶叶业务实行内外贸分家,中国茶叶公司改为中国茶叶出口公司,专营出口业务,收购、内销、调拨、加工、出口货源供应均由农产品采购部茶叶管理局(该部于1957年并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

1956年,安徽、浙江两所农学院的茶叶专修科改为茶叶(业)系,学制四年。

1956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新壁和移植桑园、茶园、果园和其他经济林木减免农业税的规定》。

1956年,全国茶叶有关单位共同成立工作组,先后在沪、汉两地研制外销红绿茶加工标准样,于1957年复评审定后分发实施,稳定茶叶品质。

1957年,当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全国茶园面积达32.9万公顷,年总产茶叶11.16万吨,年出口茶叶4.11万吨。

1958年,农业部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茶叶生产会议,讨论拟订10年茶叶生产发展规划意见。

1958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浙江杭州成立。

1958年11月,国务院颁发商品分级管理规定,茶叶列入一类商品,属中央集中管理。

1960年,成立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实行茶叶土产商品进出口业务统管。

1962年,山东省集中组织力量,进行“南茶北引”试验。

1963年,在云南省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发现特大野生大茶树,高32.1,树干胸围直径约1米,树龄达1700年。

1963年,农业部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蚕、茶生产会议”,总结“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提出恢复茶叶生产措施。

1964年,中国首次向几内亚、马里等国出口大型绿茶初制和精制成套茶机设备。

1964年8月,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学术年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茶叶学会创办的刊物《茶叶科学》,由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刊名,出版发行。

1965年,中国茶叶专家赴马里考察,并帮助种茶、制茶。

1970年1月,茶叶、土产、畜产进出口业务合并成立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下设茶叶处,经营茶叶、咖啡、可可进出口业务。

1972年7月,农林部、商业部在湖南桃江联合召开“全国茶叶生产收购经验交流会议”,会上提出了今后“茶叶要有一个较大发展”。

1973年3月,为了促进边销茶生产,提高边茶品质,商业部在广西桂林召开“全国边茶生产、加工座谈会”,会上研讨修订了“紧压茶原料和成品品质规模试行办法”。

1974年3月,农林部、商业部、外贸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茶叶会议。会议强调努力提高茶叶品质,加速生产机械化,提高单产,加强生产领导等问题。

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全国茶园面积达87.2万公顷,年总产茶叶21.05万吨,年出口茶叶6.13万吨。

1977年,农林部、外贸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安徽休宁召开全国年产茶叶五万担县经验交流会。

1978年1月,农林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出“关于在茶叶等作物上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的通知”,提出对茶叶等作物要优先供应高效低毒农药,加强安全使用农药的宣传和管理,积极发展高效低毒农药。

1978年,商业部在浙江杭州筹建了茶叶加工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1978年10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出“关于发展茶叶生产、增加出口和内销几项措施意见”。

1979年12月,国务院授予下列五个单位为全国茶叶生产的先进单位:安徽省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休宁县渠口公社、湖南省长沙县茶业公社、浙江省绍兴县红山公社上旺大队和江苏省宜兴县茗岭公社省庄大队。

1980年,中、印、斯、肯、印尼五个茶叶主产国家代表于10月间在瑞士日内瓦参加了关于出口茶叶配额问题讨论会,会议未达成协议。

1980年,农业部颁布“进出口植物检疫名单”将茶籽、茶苗列为检疫对象。

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全国茶园面积达104.1万公顷,年总产茶叶30.37万吨,年出口茶叶10.76万吨。

1981年4-5月,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首次在日本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展览会”,先后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扎幌和仙台五个城市展出。

1981年,外贸部和商检局联合修订了《部标准──茶叶WM48—81》和《茶叶出口取样检验暂行技术规程》。

1982年3月,中国第一次专业性“茶叶出口交易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卫生法(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茶、绿茶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N44—81)》。

1982年,在浙江杭州建立以“弘扬茶文化,振兴中华茶业”为宗旨的“茶人之家”,同时创办《茶人之家》(现改称《茶博览》)刊物。

1984年11月,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在福建厦门召开茶树品种审定会议,认定通过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供各地引种推广。

1984年,全国茶叶出口首次超过1886年历史最高记录,年茶叶出口量达13.96万吨。

1985年,成立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作为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的子公司。

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全国茶园面积达104.5万公顷,年总产茶叶43.23万吨,年出口茶叶13.69万吨。

1986年,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建立茶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点,并开始招生。

1986年5月,世界第一部茶书--陆羽《茶经》的癸酉刻本,在东渡日本经历了46个春秋后,由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诸冈妙子,专程从日本送回湖北省天门县。现珍藏于陆羽纪念馆。

1986年10月,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4技术委员会第8分会第13次茶叶标准化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1987年4月,中国茶叶学会在北京举行茶话会,庆祝名誉理事长吴觉农九十大寿,并汇编出版了《吴觉农选集》。

1987年4月,在重建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清理塔基时,出土了一批金银、瓷器、琉璃制作的宫廷茶具,它是唐代饮茶盛行的有力证据,也是宫廷饮茶文化的完善表现,为稀世之宝。现珍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1987年,一座以老舍先生名字命名、雅俗共赏的文化型茶馆──老舍茶馆在北京落成开业。

1987年,国家标准局颁布“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8321.1—8321.2—87作为茶叶中农药允许残留极限标准。

1987年,在浙江杭州建立了“全国茶叶质量检测中心”。

1987年11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在杭州召开了“茶—品质—人类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1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30余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105篇。

1987年11月,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浙江杭州召开茶树品种审定会议,认定通过了22个国家茶树良种,推荐各地引种推广。

1987年,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以弘扬茶具文化艺术为宗旨的“四海茶具馆”。

1988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举行“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茶叶研究所”挂牌仪式,自此该所的研究业务更为广泛。

1988年10月,湖北省天门市陆羽纪念馆举行第一期工程陆公祠和陆羽铜像落成典礼。

1989年,经高教部批准,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列为全国重点系科,并改名为茶学系。

1989年5月,中国台湾省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参观访问了香港和大陆主要产茶省,并进行茶艺表演。

1989年9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33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叶产销企业和客商参加了活动,促进了中外茶文化交流。

1989年9月,国家标准局颁布“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8321.—89作为茶叶中农药允许残留极限标准。

1989年2月,农业部在浙江杭州建立了“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1989年,台湾省发行一套图案为宜兴紫砂古茶壶邮票四枚。

1989年,全国茶叶出口量达到20.46万吨,本世纪来第一次超过斯里兰卡(20.33万吨),居世界茶叶出口量第二位。

1990年,在“茶圣”陆羽故乡湖北天门,成立了陆羽研究会。

1990年,在“茶圣”陆羽多年从事茶事活动和著述《茶经》的居住地浙江湖州,成立了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1990年8月,中华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它将团结中华茶人,为振兴华茶作出贡献。

1990年9月,一把高160厘米,容量250公斤水的巨型紫砂壶,在浙江长兴紫砂厂问世,它吸取了东坡提梁壶造型的精华,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把紫砂壶。

1990年9月,在我国首次举办的亚运会上,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向大会捐赠《中国--茶的故乡》大型画册。

1990年10月,在浙江杭州召开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对“茶文化的历史与传播”开展热烈讨论。同时,成立了“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常设委员会”。

1991年,国家标准局颁布实施《茶叶理化检验方法》国家标准。

1991年4月,中国最大的国家级茶叶专业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浙江杭州落成开放,它全面地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各个方面。

1991年7月,以弘扬饮茶文化为己任的“宋园茶艺馆”在上海闸北公园开张。

1991年8月,中国土畜产总公司和中华茶人联谊会在日本东京举办“中日茶文化200周年纪念展览会”。

1992年4月,中国茶叶展览会在摩洛哥举行,哈桑二世国王为展览会剪彩。

1992年,瑞典驻华大使馆乐凯先后专程来杭,向中国茶叶博物馆赠送瑞典近海打捞出的清乾隆十年(1745年)汽船上的部分中国武夷岩茶和瓷器实物及有关沉船资料一本。

1992年,林业部批文中华茶人联谊会,将野生古茶树列入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保护名录。

1992年3月,在湖南常德召开“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对“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开展热烈讨论。同时,成立了“杭州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基金会”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筹备委员会”。

1993年1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第一个哈尼族茶文化民族旅游村正式开业。

1993年,为缅怀周恩来总理对茶业的关怀与支持,杭州西湖区梅家坞村兴建了“梅家坞周总理纪念馆”,于3月3日正式开放。

1993年4月,首届西双版纳国际茶王节在云南景洪开幕。

1993年,在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常设委员会的基础上,一个以宣传、交流、推广、弘扬茶文化,促进社会文明,推动茶叶科研和茶业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国际茶文化社团组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中国浙江杭州成立,程思远任名誉会长,王家扬任会长。

1993年,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召开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保护研讨会”,10个国家(地区)代表181人到会。

1993年,华中农业大学增设茶学专业,1993年秋季开始面向中南地区招生。

1993年10月,中国茶文化首届龙都香茗书画展,在四川省美术馆举行,融茶文化与书画艺术为一体,得到29个省(市)的茶、书、画名家支持。

1993年10月,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中华茶文化》8集专题片,内容为:茶馆风情、茶俗志异、饮茶思源、名茶飘香、茶具玲珑、茶艺荟萃、茶寿绵延。

1993年10月,中华茶人联谊会主持的首届海峡两岸茶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993年11月,浙江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和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在浙江湖州举行陆羽诞生1260周年纪念活动。

1994年4月,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上海闸北公园隆重举行。

1994年4月,邮电部发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一套。图案分别为明?三足圆壶,清?四足方壶,清?八卦束竹壶,现代?提壁壶。面值依次为20分、30分、50分和1元。设计者为王虎鸣和李印清。

1994年6月,中国茶与瓷文化展有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1994年8月,在云南昆明召开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期间还进行了云南少数民族饮茶风俗汇报和国际茶艺、茶道、茶礼交流。

1994年11月,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讨论通过了第三批国家级茶树良种。

1994年11月,“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法门寺召开。会上还进行了茶道、茶艺交流和表演。

1995年10月,'95上海少儿茶艺赛,历时4个月,从160多个参赛节目,2000余名小茶人中,评出获奖节目47个,优秀茶艺园丁10名。

1995年10月,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暨第四届武夷岩茶节在福建武夷山举行。

1995年11月,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华茶人联谊会共同举办'95-茶品质—人体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

1996年4月,浙江省新昌县政府和中国茶叶博物馆共同举办“新昌首届茶文化节”暨“第五届国际西湖茶会”。

1996年5月,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韩国茶人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韩国汉城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为:茶文化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996年5月,'96中国茶与瓷文化展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

1996年,澳门邮电司于5月17日发行“中国传统茶楼”邮票一套,主题分别为“赏鸟”、“戏童”、“贩报”和“品茗”,每枚标价2元(澳元)。

1996年7月,由农业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举办的“世界茶业科技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996年7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出版发行“茶文化”全国通用电话磁卡。该卡一套四枚,图案分别为采茶、制茶、沏茶和品茶,面值依次为20元、30元、50元和100元。

1996年10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发行“宜兴紫砂”全国通用电话磁卡。该卡一套四枚,图案分别为提壁茶具、竹筒茶具、游仙茶具和独此一族茶具,面值依次为20元、30元、50元和100元。

1997年1月,首届香港国际茶艺博览会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

1997年1月,台湾省首家茶叶博物馆---坪林茶业博物馆揭幕。

1997年4月,邮电部发行“茶”特种邮票一套4枚。图案分别为茶树、茶圣、茶器和茶会。设计者任宇。

1997年4月,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分别举行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1997年6月,台湾省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代表团访问上海、杭州等地。11月,浙江、福建等地茶人组团参加在台湾举行的无我茶会。

1997年,中国第一部反映茶人的长篇小说《南方有嘉木》获“五个一工程奖”,并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于同年9月开机。

1997年,北京、上海、湖北英山、河南信阳、四川成都、山西五台山、江苏金坛等地先后举行茶文化节或大型茶会活动,以弘扬茶文化。

茶诗解读茶文化的内涵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诗解读茶文化的内涵》,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阳春三月,茶叶飘香。漫步茶园,于神思飘飞之际,几多历史的面孔又浮现眼前。

西晋左思的《娇女》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chuǎn剧,吹嘘对鼎。”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美成都的茶;另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 

到唐宋以后,写茶的诗词骤然增多。细读唐宋诗词,和茶有关的佳作俯手可拾。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杜甫曾写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七碗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人把饮茶的妙处写到了极至,这是艺术的夸张。虽然是他个人的感受和遐想

很多爱好者

唐代另一位与茶有关的名人不可不提,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他的一部《茶经》,不但使国人对茶叶刮目相看,也使这种民间饮品走向了世界。陆羽在他的诗作《六羡歌》里曾经这样轻唱:“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日从竟陵城下来。”对于茶圣陆羽的传奇身世,有人用“竟陵野老,诗茶一生”来概括。

宋代文人咏的诗词特别多,苏东坡有一首著名的《汲江煎》,很细致地描绘如何煎茶:“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wan,卧听山城长短更。”那种雅致,令人神往。宋代诗人杜小山的一首《寒食》我尤其喜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明代的咏茶诗最为著名的是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有一首为后人传诵的《观采茶作歌》诗:“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茶圣”的陆羽。他的一部《茶经》,不但使国人对茶叶刮目相看,也使这种民间饮品走向了世界。陆羽在他的诗作《六羡歌》里曾经这样轻唱:“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日从竟陵城下来。”对于茶圣陆羽的传奇身世,有人用“竟陵野老,诗茶一生”来概括。宋代文人咏的诗词特别多,苏东坡有一首著名的《汲江煎》,很细致地描绘如何煎茶:“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wan,卧听山城长短更。”那种雅致,令人神往。宋代诗人杜小山的一首《寒食》我尤其喜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明代的咏茶诗最为著名的是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千年古茶,千载流芳,啜饮不尽的是生生不息的文化馨香和精神余韵。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茶诗解读茶文化的内涵》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宫廷茶文化,宋代时期的宫廷茶文化


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一切最好最美的东西皆献帝王享用。茶是清俭的东西,当民间开始饮用时,宫廷虽偶而为之,但还没有十分重视。

唐代已有贡茶,故卢仝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陆羽也谈到过王公贵族之家饮茶必二十四器皆备,而且要金玉具器的情况。从唐代出土的茶具看已相当豪华,贵族尚如此,皇室自然更胜一筹。不过,总的来说,唐代的宫廷虽有饮茶习惯,从文化意义上并未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唐朝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宋朝则不然,由于自五代起,和凝等宰辅之流即好饮茶,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风尚。宋太祖赵匡胤便有饮茶癖好,因而开辟宫廷饮茶的新时期。历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还亲自作《大观茶论》。这时,茶文化已成为整个宫廷文化的组成部分。皇帝饮茶自然要显示自己高于一切的至尊地位,于是贡茶花样翻新,频出绝品,使茶品本身成为一种特殊艺术。

宋人的龙团凤饼之类精而又精,以至每片团茶可达数十万钱。可以想见,这种茶的玩赏、心理作用早已大大超出他的实际使用价值。它虽不能看作中国茶文化的主流和方向,但上之所倡,下必效仿,遂引起茶艺本身的一系列改革,因而也不能完全否定。饮茶成为宫廷日常生活内容,考虑全国大事的皇帝、官员很自然地将之用于朝仪,自此茶在国家礼仪中被纳入规范。至于祭神灵、宗庙,更为必备之物。唐代茶人大体勾划出了茶文化的轮廓,各阶层茶文化需要各层人进一步创造。宋朝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宋代团茶历南北宋、辽、金、元几代,直到明代方废,领导茶的潮流长达四、五百年,不能说宋代宫廷对茶文化没起作用。关于宋代宫廷茶文化的具体情况。

宋代贡茶从南唐北苑开始。北苑在南唐属建州。其地山水奇秀,多寺院名胜,又产好茶,故自南唐便为造茶之地。《东溪试茶录》载:"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为民所苦。我朝自建隆以来,环北苑近焙,岁取上贡,外焙具还民间而裁税之。"可见,北苑原是南唐贡茶产地。唐代的饼茶较粗糙,中间作眼以穿茶饼,看起来也不太雅观。所以南唐开始制作去掉穿眼的饼茶,并附以腊面,使之光泽悦目。宋开宝年间下南唐,特别嗜茶的宋太祖一眼便看中这个地方,定为专制贡茶的地点。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年)年初,朝廷开始派贡茶使到北苑督造团茶。为区别于民间所用,特颁制龙凤图案的模型,自此有了龙团、凤饼。宋朝尚白茶,到太宗至道年间又制石乳、的乳、白乳等品目。

茶文化历史: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因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茶文化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就来说明其中一个部分,即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清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冲泡方法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及茶馆的普及性。

⑴品饮方式的艺术性。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艺术性的追求。明代兴起的饮茶冲瀹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明人饮茶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这种环境包括饮茶者的人数和自然环境。当时对饮茶的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对于自然环境,则最好在清静的山林、俭朴的柴房、清溪、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

⑵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且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清代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如铫,是煎水用的水壶,以粤东白泥铫为主,小口瓮腹;茶炉,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壶,以紫砂陶为佳,其形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盏、茶盘多为青花瓷或白瓷,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⑶茶馆的普及。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泸州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传说中就有了关于茶的记载。关于茶文化的论述早已汗牛充栋,且说说川茶中的泸州茶,及其特有的茶文化和衍生的城市文化。茶之产于天下,泸州之茶纳溪梅岭,这是见于明张谦在《茶经论茶》中的记载。纳溪梅岭盛产泸州人喜欢的花茶,据泸茶史载,贡茶始于南宋绍兴中后期,泸州城规模初定,西南边各族贡茶而来,茶运京都,余经千里。谁知运茶更把贡茶与荷叶装于仓内,待水运数日,荷花、荷叶自然地熏染贡茶,茶叶中荷花清香使茶品独具花香,朝廷达官贵人一品之后,无不叫好,皇帝为之颁旨,来年泸茶以茉莉花茶作贡。从此,泸州花茶在临安城内,一时间比绫罗绸缎,西洋珠宝还贵三分。不管其真与假,茉莉、珠兰、菊花、玫瑰等,在泸州确实常常窨制成茶,也深为泸州人所爱。此外,泸州人也喝沱茶,不仅因为离沱茶产地云南较近,而且泸州也自产沱茶。

说到茶,就不得不说到茶馆。在茶馆里喝茶别有一番风味。大茶馆常常是一个小社会,小茶馆又是大社会的缩影。老舍笔下的茶馆是社会的缩影,有人间百态,小茶馆反映大时代的变革兴衰。泸州的茶馆可无力承担社会史诗的重任,也无法上演恢弘的人间话剧,但能让你体味人间百态。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泸州人喝茶少有这样清雅的情调。同样是闲,周知堂是小闲隐于斋,泸州人则是大闲闲于市,茶馆里永远热闹。泸州人喝茶当然也喝不出鲁迅那样的犀利。泸州的老茶馆也多用盖碗,即传说中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由茶盖、茶碗、茶船组成的茶具。左手端着茶船,右手揭开茶盖,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摇头晃脑地吹开汤面的叶与花,再用茶盖在汤面轻轻一刮,底部的浓茶翻滚上来,小小的啜两口,神清气爽、兀的不美煞人也么!这是大多数年长茶客的喝法,年轻人或中年人,或许更喜欢的是茶楼或泸州特有的江边茶馆。约得两三个人往江边方便椅上一坐,泡上一杯花茶,或聊天、或谈生意、或看书,好不自在。那木桌、竹椅、清茶、奇石、根雕及缓缓流淌的江水,显尽了飘逸与洒脱。当然,这些地方喝茶常常是不用盖碗的,而是用玻璃杯。这里也用不着茶博士,每桌配上一个小茶壶,自斟自酌,更得清闲。花茶若用玻璃杯,除香和味的享受外,透过玻璃,更得一种色的享受。

泸州的茶馆,比不了成都茶馆的花样多,却又带有重庆茶馆似的码头文化。老成都茶馆,茶客们可看川剧、可听清音、可遛鸟、可打盹儿或者看看闲书、录像片、要么就两三个人凑在一块儿摆龙门阵,不时还有掏耳朵的、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游走其间,大家都逍遥自在,自得其乐,还能欣赏茶博士茶艺表演。泸州的茶馆显然少了这样纯厚古朴的封闭的休闲,多了一些流动开放与混杂包容。茶馆里的龙门阵天南地北,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碎。泸州人爱摆龙门阵,摆本身就有铺陈排比之意,在蜀人司马相如和扬雄的笔下称作赋。泸州人摆龙门阵可谓继承了赋的精意,极尽铺陈、排比、联想、夸张之能事。极小的一件事,也必定添油加醋、拐弯抹角、浮想联翩、侃侃奇谈,摆的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这或许造就了泸州人的能说会道和冷幽默,但前提是要遇到合适的熟识的发烧友,不然是很难心有灵犀的。

吃茶,吃出了泸州人的悠然自得、安乐闲适。

茶文化的历史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着《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年产的7500四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华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一.中国的茶区分四大区域

西南茶区:云、贵、川、藏南。

华南茶区:两广、海南、福建、台湾。

江南茶区:两湖、江西、安徽、江浙。

江北茶区:陕南、甘南、豫南、山东南部。

二.茶叶分类

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挤压茶六大类。每一大类又以产地、品种、工艺与品质特色分若干花色,每一花色又分等级。

注:现在市面上所售茶叶,不在传统名录中的茶应视为假茶!现在70%以上属假茶,是一些奸商为了涨假乱起名子,骗百性的钱,本人相信各位正谈茶者,也正喝着假茶!

不知各位要想从学术上谈茶还是一般了解,我会每周提供一些茶叶知识。

回族的茶文化


回族的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普天同饮的茶在其茶的栽培,茶的加工,茶的饮用,乃至于与茶有关的一切文化均源于中国,在神州大地上传颂着各种各样的茶故事,同样也流传着各种各样支真至情的饮茶习俗。

回族的先民一进入中国,就接触到茶这种独特的饮料,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吸收自身的风俗文化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茶文化,是祖国茶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回人好茶,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送礼,以茶谈心,饮茶保健,总之茶是创物主赐给回民族最高雅的饮品,回民族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茶。

河湟回族所居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食物结构,对茶的选择趋向于热性,特喜饮茯砖茶和四川松州大茶,但一切名贵的凉性细茶也颇受回族的青睐。因其茶料的特殊性河湟回族创造了适应本民族的烹茶工艺和饮茶器具。河湟回族社会中的“熬茶”和“三泡台”,便是回族茶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生活化)和民族性。

1、熬茶的配料

主料,首先为茶叶,讲究用色泽黄褐,香气纯正,浓醇带涩,茶中闪烁金黄色雪花的紧压茶,也就是热性茶。有两种颇受河湟回族人的喜爱。一种是松州茶,是四川松藩地区出产的大叶散茶。另一大宗是茯砖茶,其中又以湖南益阳所产的茯茶最受欢迎。其次为盐、鲜奶、大红枣、荆芥,杏仁,核桃仁等。

调料有草果、姜皮、花椒、芝麻等等。

2、独特的茶具

此类茶的制作很别致,不像通常的饮茶那样用沸水冲泡,而是先用石臼将茶捣碎,然后将其放入粗陶罐中煮饮,故又称之为“罐罐茶”,这个罐子,高不到10厘米,口径也不到5厘米,腹部大一些,也不会超过7厘米,是用陶土烧制而成,表面黑粗且疙疙瘩瘩极为土气。饮茶使用一样的饮具,即带把的茶盅(俗称把盅)和小号瓷碗(俗称宫碗)。茶杯小了,不易散味能保真香,明代冯可宾《茶笺》道:茶壶以小为贵,每宾壶一把,任其自酌自饮为得趣。待客的茶盅和宫碗讲究造型优美、质地精良,明亮干净,且注重一个样式、一个花色、一般以山水花草画为釉彩。

3、尊古泡制

熬时,先将茯砖茶放入罐中,沏入开水,然后放到旺火上熬成褐红色的茶汁。对于注重茶道和茶艺的人来说,在泡汁而饮的茶中加入食盐或调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回族人的这种饮茶方法,却是古色古香的“茶”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记载有唐人所饮之茶,就是用茶叶碾细作饼,饮用时再把饼茶碾成碎末,与姜、枣、桔皮、薄荷、葱及盐合煮而饮;再古一点,照皮日休《茶经序》的说法,这种饮茶的方法可上溯到公元前二百多年的周朝时期。据茶叶专家考证,炒青绿茶的制法到了宋朝后期才崭露头角,民间这时也开始用散茶代替饼茶,用冲泡的饮法代替煎煮的饮法。故而,回族的熬茶真可谓是尊古泡制。

4、清茶与奶茶

河湟回族人喝熬茶,特别注重在熬好的茶里视量加一撮盐。因为茶的味是香的,而盐恰恰起了调味的作用,加入盐,方觉够味,正所谓“茶没盐,水一般。”除加盐外,河湟地区的回族老年人往往在茶里加入荆芥,同时加入草果、姜皮、花椒等调料,使香气更浓,这样煮出的茶,广泛应用于日常饮用和待客之中,因其在茶中没有调入牛奶,故又称之为“清茶”,相反如果在熬茶时调入鲜牛奶,则称之为“奶茶”。当熬茶的茶叶漂浮时,调入鲜牛奶,过一会罐或壶中浮花飞溅,顿刻屋里弥漫着淡淡的奶香及茶叶、盐和各种调料的芬芳,香味冲入鼻孔,沁入心啤,这种茶,甜中带咸,浓而不腻。

喝熬茶讲究浓汁滚烫,慢饮细啜。如逢过开斋节,古尔帮节或喜丧之事,回族敬客一定要在把盅中放入两颗大红枣。浓白色的奶茶中浮着两颗大红枣,味色俱全,呷上几口,缓缓品啜,如同口里含珠,舌头在嘴里轻轻滚动,味道干鲜,齿颊留香,回味无穷。茶后细嚼枣泥,甜中味酸,奶香满口。顷刻,一种精致而微妙的“神韵”,从心灵上发现,是物质,还是精神?其中丰富的变化,让茶人自己去领悟。

5、熬茶的养生之道

河湟回族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借鉴、吸收、发展并总结形成了本民族饮茶的养身之道。其保健功率十分明显。热性熬茶的药膳化广泛而且有民族特色。回族人喜食牛羊肉,这些都是酸性食品,经人体消化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氢离子。如偏食酸性食物,会使血液偏酸性,出现胃酸过多,便秘上火。那么熬茶不但是一道茶,也是一付很好的良药配方,这一方剂里,以茶为主,帮助消化去腻,而且茶中的芳香油能够中和脂肪,消食解腻,巧妙地地运用了食物的食性和中药的使用原则。茶中加盐,可明目消炎,化痰降火;适用于感冒咳嗽,火眼牙痛等症;茶中加姜皮,具有发汉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可治流感、伤寒、咳嗽等症。如再加入鲜牛奶,熬成奶茶,可消肥健胃,化食除胀和提明目的功效;加入“地椒”熬成“地椒茶”,对头痛感冒,发冷发热等症颇有疗法;加入荆芥熬成“荆芥茶”则是人们常以安神、利尿的常用药茶。

茶道文化 茶文化的本质


茶道文化

儒道佛教与茶 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今天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来源、本质和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和道德原则。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结合茶叶栽制,饮用的变革和审美观点的变化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内在本质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统一。

一)、儒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中庸之道是濡家处世信条。唐代刘贞亮讲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可道 ,以茶可修身,以茶可雅志,以茶表敬意,以茶树礼仁。其中修身、雅志,表敬意,树礼仁四德就是讲发挥中庸原则,协调人际关系。中国茶道的精神是俭、清、和、敬、静。即廉俭朴实,心地纯洁,和睦相处,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这些无不与儒家思想相吻合。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已达2000多年,历来作为我国人民待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这也是儒家思想贯串于茶文化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影响着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道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老庄之道思想,强调自然,超凡脱俗,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和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欲求长生不死,变化飞升,不信天命,不信业界,以生为乐,在静观默察 中,清静无为,坐忘虚心,以素朴人性与诸物本性自然契合。道教戒酒戒杀生,要求静坐息心,无思无虑,茶有破睡之功,固道教离不开茶。道教发详地在巴蜀,其形成时期,巴蜀的饮茶习俗已广为传开,因此茶成了成仙的灵药,西汉壶居士《食忌》中说“苦荼 ,久食羽化”。南朝齐梁时道家人物陶弘景在其《杂录》中说: “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丹丘子是一位仙人。卢仝七碗茶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说明茶与道教关系,喝了七碗茶,就可飞到天上,羽化成仙了。中国人这种神仙观念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反映在茶文化中,“乐生”精神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强调自然,是道家思想,中国茶道没有严谨的规范,其道理也在于此。因为自然之道乃变化之道,心通造化,使自然妙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法无法,有生命的无秩序。

三)、佛教思想与中国茶道

由于佛教修行,强调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加上佛教要求信徒坐禅,静坐息心,无思无虑,入半睡状态,因茶有破睡之功,故有僧家提倡“以茶代酒”,以饮茶防打瞌睡。终使僧人饮茶成风,甚至达到“唯茶 是求”地步,由于佛教盛行,僧人“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至世人争相仿效,饮茶遂成风俗。发展至唐朝,饮茶已是“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了。可见佛教在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方面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