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茶马古道在陕西“出世”

发布时间 : 2020-09-30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什么是茶马古道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第一茶马古道在陕西“出世””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起茶马古道,人们自然会想起被炒得红红火火,赫赫有名的川藏、滇藏茶马古道,似乎茶马古道远离陕西,是西南地区的事,和陕西没有关系。

其实,茶马古道的主要分布地不在大西南的云贵川,而在大西北的陕甘青新。在秦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陕甘地带的丛林草莽荒野,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中国第一条文明文化传播古道——茶马古道,也叫陕甘茶马古道。古道的源头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秦巴腹地。有关专家通过考察、考证、研究提出:陕西是全国饮茶和植茶最早的地区之一,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茶马古道的主干道,比西南茶马古道历史更悠久。

陕甘茶马古道的路线为:从紫阳出发,途经汉阴、石泉、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到古河州临夏。距紫阳县城10里的瓦房店,任河和渚河交汇,上通巴蜀,下接荆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繁忙的茶叶贸易,使之成为古时商旅马队的市井。明清时期这里有17家会馆云集于此,上世纪七十年代有7个会馆存留,至今还存有北五省会馆和江西馆。会馆建筑得豪华精细,见证了当时茶叶的经营规模和盛况。cY316.CoM

神圣的“马帮之路”

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史料记载,“在与内蒙古毗邻的边境,中国商人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著名茶文化专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丁文说。

“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论罪;主吏私以官茶贸易……为官司擒捕者,皆死。”乾德三年下诏。丁文说,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在内蒙古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时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明万历年间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计量单位),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正如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成千上万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古道上艰难行进,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打破了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也是用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一条通往域外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人生之路和超越之路。丁文说,历史上,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及古道沿途绘制、雕刻的大量佛陀、菩萨、日月星辰等形象,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韧性,衬托出人生的意义、价值、神秘和神圣。

茶马交易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秦晋商人在西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踩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为西北乃至域外送去了绿色,拉回了民间役使、军队征战所需要的大量良骡和良马。“起于长安的丝绸之路,不仅仅只运丝绸,茶叶也通过这条路运往西北、西亚及欧洲地区,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繁荣。”丁文说。

谈到中国第一茶马古道时,丁文说,茶马古道一词,源于古代中原与边疆的“茶马互市”。

在陕西南部,汉江上游,秦巴腹地,一个全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份——紫阳县,生物资源异常丰富,尤其是富硒茶在全国久负盛名。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棘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其果实之珍者,树有……园有香茗,这是关于秦巴紫阳茶区的最早记载。

唐宋至清,紫阳茶年年入贡,遂成天下名茶。丁文说,《新唐书》记载的金州土贡有茶芽,国家档案馆珍藏的《大清征茶令》记录了紫阳贡茶的历史。自从大唐帝国的第一个茶马互市催生了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之后,这条古道便在陕甘境地绵延,最终汇入丝绸之路,以紫阳茶为代表的“山南茶”源源不断地流入长安市场,并伴随着丝绸之路走出了国门。

“山南茶”从主产地紫阳出发的旅程,踏出了茶商共济的路线,演变成名垂青史的茶马古道。西北大学教授、陕西省秦商研究会副会长、陕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刚认为,尽管人们熟知的茶马古道,为西南的川藏、滇藏两路,但从历史悠久程度来看,陕西的茶马古道不亚于西南的两条。从宋朝有茶马交易法讲,还是从官运官销边茶、明代实行茶马交易政策来讲,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吃牛羊肉喝奶酪,菜蔬果品甚少,需要用茶去油腻,助消化,吸取生命绿色。而且一些少数民族笃信佛教,‘学禅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少数民族地区对茶叶的需求量巨大,形成‘宁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方式,甚至到了‘不得茶,则困以病’的程度”。为了维护边疆安全,获取战马,就实行了用陕西茶从边外换取的茶马交易政策。“陕西茶运送边疆,遂形成紫阳-西乡-城固-汉中-兰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负载着强国强军、外事交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使命,其历史意义非一般的物流和商业贸易所能比拟的。”

李刚说,陕甘茶马古道,所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陕甘茶马古道、康藏茶马古道和滇越茶马古道三者中,陕甘茶马古道是最早的。明代洪武三年,明政府在陕西率先实行茶马交易政策,洪武五年就在秦州、河洲和西宁设立茶马司,正式开通了这条国家官办的茶马古道;而康藏茶马古道是在明洪武三十六年才在黎州设立了茶马司,比陕甘茶马古道晚了30余年;至于滇越茶马古道那是在清代改土归流后才开通的又一条茶马古道。而且,陕甘茶马古道和康藏茶马古道都是用内地的茶叶换取少数民族的战马,茶叶和战马都是交换的商品,而滇越茶马古道是用马驮茶到越南,是单项交易,与陕甘、康藏茶马古道内容不同,也没有任何可比性。再说明清两代对茶叶实行划区销售,不准越界贩卖,云南的茶商不可能到全国各地去贩茶。

“马帮”又火了起来

历史上,陕西茶马古道沿途热闹非凡,边茶贸易使陕西茶商的足迹遍布河陇各地,并带来了甘陇许多州县经济的繁荣。李刚说,明清时期紫阳地区的茶叶,经水、陆两路,进入西乡、汉中、十八里铺三处重要转运地,后经西北茶商运往大西北地区。陆路沿崎岖山路,人挑篓背至西乡,转输茶叶使西乡“其民昼夜治茶不休”,水路则自紫阳境内溯汉江而上,船运南郑十八里铺,使汉中这一水陆码头成为边茶办运中转枢纽和明清陕南最大的茶盐互市市场,“货物山积,天天有集,每天往来驮茶的骆驼就有300余头,倚江码头约一公里,店铺俱全”。明时,丹凤龙驹寨为商务水旱码头,“龙驹一寨,康衡数里,巨屋千家,鸡鸣多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联穑,千蹄接踵,熙熙攘攘,丹江两岸设有河街之商业码头,车水马龙,商贾云集”。这些历史记载,是当时茶马互市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茶业兴旺、商业发达的见证。

逝者如斯!进入现代社会,秦岭巴山不再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火车的长鸣代替了驼铃马啸,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铃声、悠远的茶马古道上飘游的茶香已经消失,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时光倒流,星移斗转,如今在紫阳县洄水镇的深山密林之间,却有百余支马队出没,清脆的马蹄声使昔日的茶马古道又重新红火了起来。

洄水镇南接巴山蜀道,东依目莲古桥,受制于山高路陡的恶劣自然条件,向来以“行路难”出名。农民的山货特产销不出去,日常生活用品进不来。近年来,洄水镇的青壮劳力相继出门务工,村镇变得屋空人稀,变得更加寂静。乡亲的生活用品运输,对留守家园的儿童和空巢老人来说,更为困难。2001年,燕山村一组村民汪圣清,从外省引进了3匹耐走山地的良种马,在茶马古道搞起了货运,将山区的茶叶、土特产运出去,为乡亲们送生活物资上门,为游人代步、捎脚,利润也颇为可观。据了解,一匹马每天能运送四五百斤货物,一个月下来每匹马能带来千元的利润。在洄水镇,“赶马人”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就业群体,经营户超过百家,马匹达130余匹,马队运输越驮越兴旺,当地山民每年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洄水镇是陕南山区的一个缩影,陕南其它交通不便的落后山区,也有赶马人的身影。

茶马古道潜在的“文化要素”

陕南靠近四川和重庆,是典型的巴山地貌。在西部大开发新的起跑线上,陕南如何冲出经济发展迟滞的重围,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以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春到茶山一片新,千里巴山飞彩云”。4月16日至4月17日,中国紫阳第七届富硒茶文化节隆重举行,陕甘第一茶马古道高峰论坛也在这里开坛,数十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东道主在此云集,高谈阔论,建言献策。

绿色陕南的发展基调,是符合陕南生态环境实际的。但当前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盘活陕南的青山绿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寻找一条既能保持原生态,又能拉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从构建市场主题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走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开发模式。制度学派创始人诺思‘对历史的选择就是对现实的选择’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支点。”李刚说。

陕南茶叶贸易的繁荣,催生了陕南以茶叶贸易为特色的市场主题文化的形成。茶产区的紫阳,清代已形成“耳扒碍足朝收茬,背笼擎肩晚采茶”的生活方式,每逢阳春,茶山红袖翻飞,茶歌此起彼伏。历史上茶马交易的经济活动和围绕茶叶产销形成的市场主题文化,是历史留给陕南最好的经济文化遗产。在全球兴起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旅游热潮中,重建“茶马古道主题文化”,形成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陕南整体市场文化印象,对陕南绿色经济的突破发展,无疑具有引领和拉动作用。茶区领路人夏德宴说,从文化角度考虑经济发展,做大紫阳,做大紫阳的文化形态,挖掘紫阳茶区贡茶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山水环境与茶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茶的稀缺性、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均衡性,把古道文化、茶文化以及巴山文化、风俗文化、歌舞文化等潜在的文化要素,变成经济发展的现实动力。如果有一天,大江南北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个紫阳县,知道中国有个大陕南,那……

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

今天,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1000多年,并在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日益凸显其现实意义和价值。李刚认为,以“茶马古道”为主线,将文化遗产整合在一起,形成珠串般富有陕南文化特色的“茶马市场主题文化”,就会给陕南的青山绿水赋予更加浓郁的人文色彩,使秦岭巴山的苍山滴翠与汉江的渔舟晚唱交相辉映,使汉江夕阳的自然景色与茶歌飞扬的人文景观交相唱和,烘托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秦巴美景。一是依托青山绿水,以茶叶为主要特色,大家共同做一个品牌,形成一个以紫阳为中心的、强大的陕南绿色主题文化和绿色产业开发集群,促进陕南文化产业与经济产业竞相发展;二是打造陕南“茶马古道”市场主题文化,形成以紫阳茶文化为中心的秦岭文化、巴山文化,并把它张扬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形成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新的精神动力和支柱;三是以茶马古道上的自然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民族风俗痕迹和无数缠绵悱恻的故事为线索,形成陕南新的旅游产品和路线;四是借陕甘“茶马古道”之力,使陕南茶文化走向中亚、西亚、中东和欧洲,形成开放型经济,这对带动沿途各县区经济发展,无疑会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张宝通说:陕甘茶马古道,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也是中国茶马古道主干道,它与丝绸之路相连,把中国的茶文化名扬国外。茶马古道的起点在紫阳,紫阳茶区的富硒茶,是唐宋清时的贡茶,是养生保健第一茶,是中国名茶之首,比普洱茶好,历史更悠久,影响力更大。今天,我们谈论茶马古道,目的是要把茶马古道发扬光大,通过茶马古道,通过富硒茶,把紫阳打造成中国的富硒之都。陕南不只是茶叶,还有魔芋等很多很多的东西,如果我们以茶叶为龙头,以茶叶为骨干,以茶叶为标准,把我们的富硒食品做宽做好,把我们的富硒产业做大做强,把紫阳建成中国的富硒之都,让游客一到紫阳,感到环境是绿色的,食品是绿色的,整个陕南的生态都是绿色的,都是富硒的,都是养生保健的好地方,那么紫阳就有名了,就做大做强了,就富了,整个陕南也就带动起来了……

(编辑:吕嘉)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马古道第一桥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生息,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神奇通道“茶马古道”。悠悠古道在横断山脉最深处的澜沧江上曾经谜一样存在过、又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一架古桥。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景点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们渐渐遗忘,这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惟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茶马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自云南普洱、丽江起,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境内的南线,或是自四川成都、雅安经康定、巴塘、竹巴龙渡口的北线,都在芒康县境内汇合。这里是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古道悠悠,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被遗忘的“古道重镇”

作为隘口、要道,“茶马古道”进入芒康县后,依马帮帮头的习惯和目的地共有4条出县线路:

在盐井渡澜沧江经左贡县到达察隅县境内;

盐井往北经帮达乡、嘎托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向西入如美镇,从如美进入左贡县;

由南北两线进入嘎托后,往北入措瓦乡,在措瓦渡扎西达桑桥进入察雅县境内;

由嘎托向西北方向经洛尼乡、宗西乡,避开澜沧江进入贡觉县或察雅县境内。

岁月沧桑,当年的悠悠古道如今或被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替代,或早已被人遗忘,消失在萋萋荒草中。竹巴龙乡如今是318国道必经之处,当年金沙江上的溜索早已变为现代化的桥梁;如美镇的竹卡大桥也把澜沧江天堑变为通途;曲孜卡的盐井更是因其保留完好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早已蜚声在外。只有措瓦乡、洛尼乡这两处当年“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因境内没有温泉、雪山、古刹等现代人喜好的景区景点,又偏离318、214等国道,似乎被“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所抛弃。

被遗忘的“古道名桥”

措瓦乡地处芒康县北部,与左贡县、察雅县接壤。从县城到乡政府所在地有57公里。公路虽穿行在较为平缓的山谷中,但由于路基不稳,土质松软,泥泞不堪,汽车只有颠簸前行。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制约着措瓦乡的经济发展。措瓦乡一带过去是“茶马古道”重要通道,该乡仲日村境内的澜沧江上有一座全木结构的桥梁,过去非常著名,但在解放前夕,当地反动武装为了阻止解放军进军,竟将桥付之一炬。骑马前行翻过果吉拉山。眼前沟壑明显深邃起来,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的典型地貌地形,让我们以为目标近在咫尺而喜悦不已。沿着羊肠小道穿过无数个灌木丛,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装点着一块山坡台地─这里是仲日村所属的综依自然村解放以前因为有了扎西达桑桥,综依村这一带经常有马帮经过,非常热闹。在他的印象里,马帮帮头身背长枪短枪,最是威武。每每有马帮经过,整个村子就象过节一般热闹起来。

综依村的北面横亘着雄伟的帕堆拉山,云雾缭绕的山顶看似高不可攀,而扎西达桑桥就在这座大山的背后。上山的路异常陡峭,嵌在河谷深处的扎西达桑─掩映在巨大核桃树、苹果树中间,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落。赭红色的澜沧江水浪花飞溅,对岸的大山直插云天。此时天色暗下来,夹在两座大山的最深处,有种山峰随时压将过来的压抑感让我透不过气。

被拾起的沧桑记忆

在一条宽不过60—70米的江面对岸,用巨大的原木层层捆绑、搭建的木制遗迹赫然在目:底座较窄,深陷在陡峭的砾石中,越往上越宽,顶端最宽处的木条明显指向左面已经断开的羊肠小道,很象是当年的引桥部分,而它的右面江边突起的岩石上,明显有建筑痕迹,可能是石块搭建的桥墩,正对着它,就是我们脚底下已经坍塌的建筑遗迹─江这边的桥墩无疑。

这里的江面虽不宽阔但水流湍急,对岸山势十分陡峭,很难想像当年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决心,或者说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之下,在此修筑这样规模的桥梁?要知道,旧西藏的江河之上除了唐东杰布所修建的几处铁索桥之外,藏政府家门口的拉萨河上也没听说有什么桥梁。由于财富和精英集中在了寺庙,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藏政府是如何在如此偏远的大山深处组织修建了扎西达桑桥?

洛松对扎西达桑桥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里,有无数的马帮由此经过。他只依稀记得听老辈人说起为了修这座桥,砍了周边山上无数树木,征调了芒康十八土司所有木匠和铁匠。他也听老辈人说当初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种地放牧之余负责守桥,因此不用向藏政府和头人支差纳税。而对大桥烧毁的那一天,洛松记得一清二楚:那天像往常一样他到对岸山上放羊,回来时桥梁已经被烧毁,害得他在对岸野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绕道几十里外的竹卡溜索回了家。他也确信烧桥的是当时留守在这一带的藏军无疑。

被期待的“古道名片”

记者回到拉萨以后,拜访了自治区社科院、档案馆、西藏大学、区建筑设计院古建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了解扎西达桑桥的“前世今生”,还原扎西达桑桥的来龙去脉,但没有一位学者对此有所了解,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扎西达桑桥的文献资料。只有在百度里搜索出了一篇回忆昌都解放的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的只言片语:“逃向拉萨路上的必经之路扎西达桑桥已因多卡失守而被解放军控制……”。

洛松今年65岁,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昌都时他应该8岁左右,正是当牧童的年龄,所以桥毁于那个年代的兵燹应该是事实。只是该桥何时由何人如何组织修建等已无从考证,但从当地人的采访了解中可以确信一点:扎西达桑桥是因“茶马古道”的兴起而修建的。

对此,综依村的拉巴次仁老人确信不疑。他曾在乡(区)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家颐养天年,在当地颇具威望,对扎西达桑和“茶马古道”措瓦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马帮在措瓦境内大概要走5天左右,当年马帮习惯宿营点现在仍可以指认。他说,“茶马古道”在芒康县境内的多条出境线路中措瓦一线是最为热闹的一条,因为其它线路要么为了避开大江大河而绕远道,要么通过溜索付出损失骡马、货物的代价。而且,过了扎西达桑桥,翻过对面大山,便可到达察雅县境内水草丰美的西布大草坝,这对于在大山深谷中艰难行进多时的马帮来说是个十分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

除此之外,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再没有找到对扎西达桑桥有所了解的第二人。难道扎西达桑桥谜一样存在过,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曾经作为汉藏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茶马古道”,如今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繁荣和盛况─川、滇、藏大三角跨省区联合开发“茶马古道”旅游大业的格局正待形成,“茶马古道”成为它所经地区共享的品牌;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生命、以精神铺就的“茶马古道”,将成为后人们今天所共享的遗产。相信见证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古商贸通道所有辉煌与沧桑的扎西达桑桥也必定会像古道上其它众多名胜古迹一样,会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最终会被世人关注。

有一天,扎西达桑桥就像盐井、曲子卡温泉、加加面一样成为芒康县乃至“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又一张名片。

“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乱弹


陕西茶人联谊会对金牛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立碑保护。

今年4月,在陕南紫阳县举办的第七届富硒茶文化节上,在正在修缮的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的遗址院里头,有人极力肯定此地为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源头地。我对此提法表示质疑,紫阳肯定有茶马古道,但绝不是中国第一条,也并非源头。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天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依照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木霁弘的说法,1987年,木霁弘和同学徐涌涛得知金沙江边有一条通往西藏的古道,人称南方丝绸之路。

陕西茶马古道与滇茶马古道握手(四)


给云南人说句心里话

李刚在发言中,所讲的第一点意见,就是感谢云南的同志,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在云南各级政府、党委的关怀、支持、领导下,举全省之力打造茶马古道这一品牌。

李刚说的绝不是表面上的客套话,而是一句心里话。李刚这次来参加研讨会的目的之一,是想看看云南是怎样研究、开发利用茶马古道的。

自木霁弘等人提出茶马古道概念后,云南各级政府和企业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这里只介绍其中两年的部分活动。

2002年5月,丽江地区人大工委与丽江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向丽江地区行署提出了《关于打造和推出茶马古道旅游品牌》的11条建议;6月,云南和西藏、四川在昌都举行茶马古道学术考察研究活动;8月,丽江在北京举行了有费孝通、任继愈等全国著名专家参加的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文化研讨会。

今年4月,云南在澳门举办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云南省文物局、普洱市人民政府承办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茶马古道;7月6日至8日,丽江政府举办了本次研讨会。

记者在丽江几天里,街上游客如潮,丽江古城里的游客更是多得摩肩接踵。丽江茶马古道博物馆馆长刘建勤告诉记者,丽江虽然只有110万人,但去年游客量达700多万人次,今年由于通了火车,预计游客将过千万。丽江文化研究会会员、负责本次研讨会文秘工作的杨杰宏自豪地说,丽江虽然不产茶叶,却是云南最大的茶叶销售地。

李刚私下羡慕不已地对记者说,你看人家从省、市政府到民间,全民形成共识,通过茶马古道拉动整个旅游经济,吸引了全国甚至世界的眼球,丽江年人均接待10人次游客。相比之下,这些年,陕西的专家、学者一再呼吁,可除了媒体热心外,在省内反响不大,有关单位对茶马古道的漠视态度令人心寒。我们自己如果将茶马古道边缘化,就难免被别人边缘化。外省已对陕西形成合围之势,如果我们3人这次不来,就没有陕西的声音。陕西应该好好向云南学习,通过茶马古道形成陕南绿色茶叶带,拉动陕南经济发展。

陕西茶马古道与滇茶马古道握手(二)


陕西茶马古道得到全国专家认可

来自北京、重庆、四川、青海、广西、云南和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事先提交了88篇论文,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茶马古道文化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政府官员,一改过去说茶马古道不提陕西的习惯,将陕西列入拥有茶马古道省份之内。

由于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多,多数人只能在第二天的分会场发言。虽然李刚事先没有提交论文,而且因故提交名单晚,但主办方还是在开会头一天安排李刚在第一天的大会上作专题学术发言。

为了宣传好陕西茶马古道的重要性,李刚做了精心准备,上台后饱含激情,声音洪亮。其观点令在场的专家、学者为之一振。随后发言的四川民族大学教授祁和辉、丽江纳西古乐发掘者宣科等人特意肯定了李刚的有关观点。会后,西澳大利亚大学教授、澳大利亚首所孔子学院首任院长希格伦对李刚竖起大拇指:你讲得很棒。他告诉记者,李刚的发言学问高,讲得很生动、清晰,受到大家关注。

李刚返回西安时,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丽江文化研究会专职副秘书长和红阳在称赞的同时,表达了以后邀请李刚到丽江讲座的意愿。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告诉记者,陕西是中国产茶的北部边缘,是茶马古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就缺少了一块。今年6月初,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茶马古道举行期间形成的关于保护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普洱共识中,起初草稿上只有滇、川、藏、青、甘、黔6省份,没有陕西,看到《西安日报》的报道后,加上了陕西。而且他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到陕西汉中进行了考察。他发现,陕西茶马古道正史资料完整。

陕西茶马古道与滇茶马古道握手(三)


是茶换马,还是马驮茶

研讨会上学术争议激烈,主要分为滇、陕、川三派。

第一个发言的木霁弘,夸赞了丽江和丽江马在滇藏茶马古道上的特殊作用。他说,南部驮茶的马,到了大理、丽江一带就不能再走了,因为它们不适应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唯有大理、丽江的马不惧高海拔。他强调,在研究茶马古道时,不要只看正史,而忽视茶马古道的民间性。他注意到有的人基于地方眼光,排出一、二、三。研究茶马古道时要完整、全面地评估,不要想当然地说你这条路是第一条、是起点。经过长期研究,可能你的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木霁弘后面的话,虽然没有点名,但显然说的是陕西的事情,特别是今年4月16日在紫阳县向阳镇瓦房殿举行的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起点揭牌仪式。

第6位发言的李刚,没有因为自己身处人家门上且是应人家邀请来参加会议而回避观点的交锋。

李刚提出需对茶马古道这一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茶马古道是由国家经营、以内地茶叶换取边疆战马为主要内容的西部贸易大通道,是以茶换马的交易;另一种观点认为,茶马古道是以马驮茶的贸易大道,马只是工具而不是商品。李刚认为应该是以茶换马。由于当年陕西运茶量太大,主要是用骆驼驮茶,去西部换马。清代陕西茶商马合盛家有300多峰骆驼。

针对木霁弘的讲话,李刚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须在时空上准确描述茶马古道。他觉得,既然茶马古道不是民间小道,就必须以国家组织和国家行为作为标志。明代边防建设的重点在西北,所以搞了基本国策茶马交易,茶马古道的起源和这一政策有直接的关系。茶马古道开通的标志,既不是茶,也不是马,而是政府的茶马交易事务主管机构的设立,茶马司就是茶马古道开通的基本标志。明代洪武4年,即公元1371年,在陕甘设立了秦州茶马司、河州茶马司、洮州茶马司,标志陕甘茶马古道开通;到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开通了四川的黎州茶马司(在今汉源县)和雅安茶马司,标志着康藏茶马古道(即一般人称的川藏茶马古道)的开通。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川教授说,在川藏线上,主要是用牦牛运输茶叶,不是马,因为牦牛耐寒,而且用结实的牦牛皮包裹茶叶,不仅能避免受潮变质,而且牛皮摔不破。王川同时提出,川西北是茶马古道核心区。

云南许多学者在会上一再提出,滇藏线是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

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认为,茶马古道是以人赶马(包括牛、骡、骆驼等)运茶为主要特征,并伴随盐、酒、马、骡、皮毛、药材等商品交换的文化传播之纽带。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解释,茶马古道的核心是茶,不是运输工具。

陕西茶马古道与滇茶马古道握手(五)


云南是居安思危

7月8日,研讨会最后一天安排与会人员参观了丽江茶马古道遗迹束河古镇和西香格里七十二道弯铺石古道。后者有400年前相当于烽火台的蒙古哨、马帮期望能解除劳累的嘎呢咕石堆、防止马匹走错路的拦马石等,这些都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遗憾的是,为马帮提供饮水的石水槽失踪了。在过去马帮时代,山下的村民挑水倒入半山腰的水槽里,马帮喝水后,自觉投入零钱。

木霁弘告诉记者,云南境内的茶马古道,由于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与保护尚未深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茶马古道沿线文物古迹及周边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现状不容乐观。云南将进一步加强茶马古道资源调查,抓紧编制茶马古道保护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茶马古道整体保护。

寇骞说,云南是居安思危,人家已经找到了大量茶马古道遗迹,咱们陕西如今根本不清楚茶马古道遗迹情况,就是消失了也不知道。

李刚说,云南工作做得很细,对古镇、古村落、古茶树、古茶园、古道路全省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普查。陕西要赶快奋起直追,保护好茶马古道。

建议陕西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前往丽江的路上,李刚和寇骞就商量,这次去参加研讨会,要和云南建立关系,为以后合作大手笔打好基础。

尽管在有些学术观点上还存在分歧,但李刚和木霁弘见面时热情握手,一再表示要多交流、合作。木霁弘说,茶马古道是中国,尤其是西部人民贡献给世界的一条古道,各省、各族人民都为茶马古道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他们在给国家文物局所作的茶马古道现状报告中,本着全面、完整、真实的原则,将7个省按照一个整体来做。我们7省要联合打造茶马古道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它既不只是云南的事,也不只是西藏的事,或陕西的事,而是我们整个西部一件伟大的事业。这需要许多人、许多专业的联合努力才能做好。

李刚说,我们要更多地从国际性、民族性角度来整合茶马古道。我们7个省要联合起来打造这一具有国家性质的、横贯整个西部的贸易通道,进行历史经验总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历史经验支撑,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必要的准备。

李刚、寇骞包括本报记者,和云南、四川、重庆、青海以及海外专家、学者进行了私下交流,并表示以后要相互协作,互通信息、经验。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透露,云南、四川正在做境内茶马古道申报第7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沿线过去连县级文保单位都不够的文物古迹,一下成为国家级保护单位,茶马古道就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他建议陕西能设法将陕西境内的茶马古道申报为第8批国家级文保单位。寇骞认为此建议非常好,回去会向有关方面反映。(金石)

陕西茶马古道踏勘记


宁强县石牛道,是因秦王伐蜀、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得名,自古为中原通往西南的孔道。元朝以来,又称蜀栈、南栈。其路线是由汉中西行过褒水,经勉县入山区至金堆铺交宁强界,经大安、烈金坝折南,过五丁关至宁强县城,再转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七盘关入川界而达成都,约600公里。该县境内共长85公里,多属险峻山径。《雍大记》记述五丁峡(或称金扣峡、宽川峡)云:“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乱石嵯峨,涧水湍激,为蜀道之最险”。金牛道另有一条线路,从本县烈金坝西行经代家坝、阳平关、广坪河至金山寺青岩子(界牌)入四川界,去白水(今名沙州)至昭化而与宁强县城之路合。此道较为坦缓,是南北朝以前秦蜀主要通道。

宁强原名宁羌,境内置县设治迄今已有1370余年历史,县境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春秋时期,白马氐据其西境,蜀据其东境。秦并蜀,置蜀郡,全境归辖。到宋朝,置三泉县直隶京师达137年,开我国中央直辖县之先例。

正因宁强地理生态环境的优势,加之又是汉水的发源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唐朝陆羽《茶经》载:“茶树,金州(今安康)生地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今汉中)生于褒城、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由此可知,本县在唐时已有种茶的习惯,到现在,青木川还保留有150年以上的老茶树。

巴蜀之地,是我国茶文化的摇篮,至今流传着的“以茶易马”,

“丝绸(茶)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佳话,都与宁强有关。川茶传陕时,羌州(宁强)就是第一站。如何从这消失的古栈道中,考察得出宁强金牛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呢?

2004年4月18日,韩兴海与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宁强县农业局局长丁振华以及殷开鲜等人,爬山涉水来到了宁强县与四川广元交界的2425公里处的黄坝驿乡(宁强段)关沟村草皮山南崖,海拔约为900米以上的山腰之间,他们仔细踏勘,发现此处山石曾经人工凿开,犹如深谷,高数十米,约展臂之宽,设有石门掩挡,可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石道上还留有碎坏的石块,马踏的蹄窝,脚夫“打杵”留下的印记。“打杵”是巴山“背二哥”不可缺少的行路工具,丁字形,由于途中歇息时支撑背负的重物用。构造十分简单,却是十分管用的。还有南崖面上的柱痕和风雨的侵蚀得难以辨清的文图,时隐时现。这就是金牛茶马古栈道蜀门遗址保留较好的一段。

岁月流逝,数百年过去了,如今秦蜀天堑变通途。虽然驼铃消逝了,马帮改行了,但茶香仍在,这一切始终难从历史的长河里消失,而且愈来愈清晰地显现在当代人的视野里。

如前所说,从交通的角度看,汉中西部是蜀茶或番马进入长安的必经之地。秦汉至南北朝,由陕西关中入蜀都循着“石牛道”。此道细而言之,是由陕西眉县经斜峪关,褒谷栈道入汉中,复自勉县而出,出阳平关(古阳安关),由山道经广坪抵白水关(今四川青县白水镇),然后沿白龙江河谷至广元老昭化(今广元西南),转南入剑南阁道。另一条陈仓古道,即淮阴候出定三秦经此道,是由勉县沿今略阳的黑河坝、大黄院、鱼洞子、略阳,越清泥岭,出甘肃两当,进凤县越秦岭到陕西关中。两条道在南北朝以前汉中至广元、昭化一段,大致是出勉县西行至阳平关,再沿嘉陵江(西汉水)燕子砭,经安乐河、广坪、青木川进入四川省青川县姚渡镇,沿白龙江下可达白水镇,再抵昭化。沿线没有大山大河,自然成为古代的重要通道”这一通道,宁强具有必经之地的区位优势,为茶马古道的形成和茶叶的传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滇西茶马古道第一镇


鲁史位于凤庆县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间,素有“夹江”之称。历史上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青石板上的马蹄,隽刻着一串串驮茶马帮的铃声,岁月的风雨斟满蹄印,任何一位游人,都能在马蹄踏出的杯盏里品得到普洱茶的诱人清芬。一千七百年的历史,被一棵红线栓着,一理就理出大马帮不尽的传奇。当暮春的阳光铺在楼梯街抽旱烟老人脸上,从那一脸粗粗细细的皱纹包裹着的平静与清心,你当然无法想到,这个叫鲁史的古镇竟是普洱茶进贡的重要要道。上锈的栓马桩,牵着现代人不尽的思绪,饮马池里清泉,滋润着还在楼梯街来来去去的马嘶,极富南昭建筑文化的三坊一照壁,飞翔着千年的鸟语。

随《中国普洱茶》电视艺术片摄制组顺着茶马古道,在顺宁府(今凤庆县)驱车向北,跨过澜沧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铁索公路桥,来到鲁史。时间是五月的一个鲁史街天,农民的粮食、茶农新上市的春茶、驮货的马匹拥堵在一条新建的水泥大街上,堵车的时候从车窗往下看,四面绿树成林的鲁史古镇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青瓦白墙的民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别在大山的胸襟,淡淡的炊烟点缀着古镇,一条坡度很陡的街子从公路边一直向下延伸,此刻有大马帮的铃声金属味道很浓地传来,接着是马哥头的小调沙痖地跟着,马背上是不轻的货物,这其中有准备上市的新茶。“今年茶价不错,我家已经收入三千多元了,这是一批古山茶,也是你们说的野生茶叶,每公斤一百多元呢。”赶马的小伙子见到车头上“中国普洱茶摄制组”的字样,向我们侃了起来,他身后的马共有5匹,都是驮着茶叶。

镇党委很重视,当即派出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当向导。他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马店,给过往的商人端过洗脚水喂过马,帮镇上写过志书,他只要步入鲁史古镇,他脚下的每一片青石板他都会告诉你一段真实的昨天。老人年近七十,却还十分健谈,硬郎的身影在摄制组前面一会儿指点古屋,一会儿抚摸石级,得益于他的指点,当我悠然地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小巷,走着走着竟走进了一步普洱茶的历史,耳边的响铃向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普洱茶从六大茶山向普洱府聚集,在那里完成交易,再通过思茅到临沧,路就分成了两股,一股是从临沧的云县经南涧到大理,高高的无量山虽然盘旋着细细的山路,大马帮走起来却很费力,于是另一条到达大量的路便在商人的脚下形成,那就是从当时顺宁府(今凤庆县)通过澜沧江上的青龙桥到达澜沧江以北地区,而鲁史是这条道上的饮息处。

据《鲁史镇志》记载,鲁史镇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设巡检司,辟为街场。民国2年(1913)设区团地方管理结构和警察分局,民国18年(1929)年,建鲁史镇,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地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随着清乾隆二十六年(1716),享誉海内外的澜沧江青龙桥的建成,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鲁史也随之成为顺宁、云州、缅宁、耿马、镇康乃至缅甸、通往蒙化(巍山)、下关、省城昆明以及中原地区的重要住宿驿站和丝绸驿道。即便时光之水流淌到今天,仍能从历经沧桑的四合院建筑样式;已经磨得光亮滑溜又有些残缺的石板街,寻常人家的土木结构的老屋和木雕的旧窗棂,依稀能听到历史的回音。

鲁史古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为43万平方米。澜沧江把顺宁府和鲁史镇一隔两半,历史上内地派流官到顺宁,或顺宁官商入内地,只能靠漭街渡、犀牛渡渡船往返。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这是清代顺宁第一宏伟建筑,也是澜沧江三大古桥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唯一铁索桥。因为小湾电站建设的需要,青龙桥只是陈列在凤庆城里供人观赏的几段铁索几块石头。然而不能忘记,正是青龙桥建成后,交通进一步得到发展,促进了鲁史地方经济的繁荣。鲁史古镇门市林立,商号增加。绸缎、洋纱、棉布、盐巴等内地的产品和本地的茶叶、核桃、木耳等土特产品以此作交易的集散地。当地人把内地物资运往边疆;内地人到凤庆赶春茶会,购买茶叶后从鲁史返回故乡。昆明、大理一带茶商又将凤庆的茶叶贩卖到丽江、迪庆、西藏等地,鲁史作为茶出凤庆运向各地,同时各地的文化又通过鲁史向滇西深处发散。

所谓顺下线,就是从顺宁(今凤庆)到下关的这条线。马帮走这条线是很艰难的。那马道虽然也不窄,大多都达五、六尺宽,但山高谷深,崖悬壁峭,林间猿啼鸟呜,夜晚虎豹出没,多少马锅头的壮举轶事流传至今。山道艰难,江河也险恶,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要是遇上水涨浪激,筏翻舟沉马驮覆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双江、临沧(现临翔区)、云县、凤庆的茶叶调拨运输到下关,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使用马帮,要经过8个马站,需8天时间,而鲁史是必经之路,而且除了在鲁史吃住歇息,再也找不到其它合适的马站。

鲁史不仅是茶马古道第一镇,还是正宗的大叶茶的故乡,茶叶再次交易的市场。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俊昌号”和“凤山春尖”都消失了。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长着三千多株野生茶树。据初步统计,凤庆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5800亩,生长在海拔2170米香竹箐山坡上的香竹箐古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栽培型最粗壮、最古老的大茶树。树粗5.82米,树干直径1.85米③,树型乔木,树姿开张,树幅7Ⅹ8米,经中国农业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树龄高达3250年。

鲁史镇以四方街为中心点,和四方街连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进鲁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迹。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房屋大多坐南朝北,院落基本上是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格局。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宽敞的院落内,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在临街或靠路的墙体上,有画有诗。过去,临街的人家总有一个很宽的石板走廊。鲁史镇是临沧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这条古道上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据说这条古道开辟于1328年,距今已近七百年。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与驮茶马帮一道投宿鲁史,第二天,天未明便悄然离去。后来我们从他的日记中知道,徐霞客在高枧槽就喝上了“太华”名茶。

走在鲁史的每一条小巷,都会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抽着本地产的旱烟,想着往事,那一脸皱纹除了略露一点苍桑,更多的是自足的悠闲。他们烤着他们的孙女采回的新茶,土茶罐里泛起的除了一点点苦涩,更多的是生活的甘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