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系茶园建设注意10点

发布时间 : 2020-09-30
御茶园花茶 花茶注意 中国10大茶叶

御茶园花茶。

一、选址:要宜茶足水,不要冒险蛮干。

要选择在气候温暖湿润,生态植被良好,土质微偏酸性,土层深厚肥沃,有充足的水源保证,适宜名优绿茶生长的区域建园。不要在容易遭受干旱、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区域建园。

二、规划:要集中连片,不要过于分散。

相对集中连片建园,每片面积不小于200亩。这样便于对水、电、林、田、路集中规划,便于茶苗调运、发放,便于栽植、管理技术指导,便于鲜叶收购与加工。不要撒胡椒面,四处分散建园。

三、整地:要起旱早整,不要生土栽苗。

水田起旱后,先种植1~2季旱地作物,使耕作层爽水疏松透气。茶苗移栽前再次深翻炕垡,使土壤进一步熟化,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栽苗时清除秸秆、杂草、石块等杂物,尽量将地整平、土整活,便于栽苗。不要临时整地,生土栽苗。

四、茶苗:要新鲜健壮,不要上烧弱苗。

要选择叶绿、茎粗、根多、苗壮,无病虫、苗新鲜的1~2年生茶苗,且最好选择本地培育茶苗。出圃前一周剪去地面5寸以上幼嫩部分,起苗后用泥浆护根,迅速运至大田移栽。不要栽因长期耽搁失水萎蔫茶苗,更不要栽从遥远处调运来的堆沤上烧茶苗。

五、时间:要早春晚秋,不要过早过迟。

春季移栽要抢在惊蛰到春分 (3月上中旬),移栽过早温度太低,茶苗栽后萌动返青慢,而且容易受冻;移栽过迟温度太高,茶苗已进入生长期,难以栽活。

秋季移栽要抢在寒露前后 (10月上中旬),移栽过早温度太高,遇烈日高温需抗旱遮阴;移栽过迟温度已降,茶苗发根困难,易遭低温冻害。

六、栽苗:要沟栽足墒,不要悬空缺水。

茶苗采取单行、沟栽,便于抗旱保墒。地势高燥的地块,翻耕整平后直接按1.7米远左右划线开沟,在沟心栽苗;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块,翻耕整平后先每隔1.7米远起一条高垄,垄面宽1米,在垄面中间开沟栽苗。先栽苗,后盖膜(或秸秆),破膜接苗后膜面呈“V”型,茶苗在“V”字型底部。栽苗时根系与土壤结合要紧密,不要让根系“悬空”失水。

七、密度:要适当稀植,不要过密早衰。

具体栽植密度,应根据茶园地力与投入管理水平确定。地力好、投入管理水平高的茶园,采取单行栽培,行距1.7米左右,株距0.3米,亩栽苗1200株;地力差、投入管理水平低的茶园,密度适当加大,以茶苗栽后4~5年能成园为度。

八、管护:要及时浇水,不要重栽轻管。

茶苗栽后直到发根成活前,要视天气状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与空气湿度,养根护叶,促苗成活。茶苗成活后仍要注意抗旱,不要栽后任其受旱,导致茶苗脱水死亡。

九、越冬:要盖草护兜,不要受旱受冻。

新栽茶苗越冬前首先土壤墒情要足,不要因旱造成土温过低,使茶苗根系受冻。其次,树盘地面要盖草保温,重点保护好茶苗根茎部(树兜),不要让其受冻。如果没有稻草或秸秆,改用细土培兜,春季气温回升后再将土扒开。其三,遇极端低温天气,要准备好柴草,夜间熏烟防冻。

十、套种:要通风透光,不要荫蔽过重。

首先,要控制套种带宽,套种作物距离茶苗要在0.5米以上,不要离茶行太近。其次,要选好套种作物,春季可在茶行中央套种一行紧凑型玉米或葵花,在其生长后期打掉基部叶片以利通风透光,不要套种长势旺盛的黄豆、花生等。秋冬季可套种两行半叶豌豆(鄂豌567)、萝卜、菜薹等。其三,要控制套种密度,春季套种玉米、葵花,亩株数要控制在1000株(单行株距1尺2寸)以内,秋冬季套种半叶豌豆,亩株数控制在2000株(双行株距1尺2寸)以内,保证茶苗能晒到“花花太阳”,不要让其见不到雨露阳光。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树无性系育种


茶树无性系育种采取单株育种与无性繁殖相结合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应用无性系育成的茶树品种,称为茶树无性系品种或茶树无性繁殖系品种。能反映母树的遗传性,可以保持茶树良种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繁殖周期短,而且在苗期就可以通过扦插育苗进行繁殖,繁殖系数较高。自从茶树短穗扦插推广成功后,茶树无性系育种,就是“单株选种——扦插繁殖”的选育方法。育种方法如下:

一、收集原始材料。

二、选拔优良单株:根据育种目标,在原始材料中选拔优良单株,做好标记,进行观察。观察内容主要有发芽迟早、长势长相、发芽密度、芽叶性状、丰产性、适制性、抗逆性等。

三、初步繁殖和育苗选拔:经初步观察表现突出的优良单株,分株进行扦插繁殖,采取以苗育苗的办法,增加苗木的数量,以便布置初试苗圃或比较试验。在扦插育苗阶段调查观察扦插成活率、成苗率、苗高、苗茎粗、分枝数、着叶数、抗逆性、根系发育状况等,出苗前,分株系选拔。

四、初步比较试验:对入选单株,并已扦插繁殖少量苗木者,可布置初步比较试验。应以当地优良品种或推广良种作为对照,以资比较。观察项目主要有发芽迟早、芽叶性状、产量、适制性、抗逆性等。

比较试验:单株观察和苗期选拔优异,已有一定数量的扦插苗木的株系或经初步比较试验表现突出的品系,以相同苗龄的当地良种或推广良种作对照,布置品种比较试验。要求有三个以上的重复,每个小区面积在0.02亩以上。鉴定内容有:生育特性、抗逆性、丰产性、适制性、繁殖特性等。

区域试验:通过品种比较试验或初步比较试验选出的优良品系,在育种服务地区,按区域试验的要求,选点进行区域试验,以确定优良品种生态适宜区域和推广地区。

审定推广:经过区域试验的茶树新品种,报省或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通过者按其适宜地区繁育推广。

茶园建设


茶园场地的选择

茶树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适宜雨量为1000~2000毫米、土壤酸碱度为4.5~5.5,并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为最好。因此;在选择种荼场地时,首先选择交通便利、有电源和水源的种茶区,以便于今后建立茶厂,进行机械制茶,及时运送鲜叶、农药、肥料和满足抗早、喷农药的用水需要;然后选择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坡度在30度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要求是土层深厚蓄、排水良好,生长有映山红、蕨草、杉木、油茶、茅草的酸性沙质壤土。地形完整连片,坡度在25°以下(最好为3~15°),海拔高度不超过1200米(贵州省西部地区可放宽到1400米),背风向阳之地均可选作茶园场地。为方便茶园管理、茶叶采制和商品流通,茶园场地最好选择在公路干线旁边,交通闭塞之地最好不要办茶场,否则会因运输而提高产品成本。

茶园规划

乡或村在计划建立新茶园前,首先将茶园用地绘制成地形图或地形示意图,提供给近期规划及长远规划时使用。茶园规划的原则:满足农业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如机械采茶及田间机械耕作),能达到稳产、高产、优质的目的,并能有效保持水土。种茶区域确定后,将土地分区划块。大型茶场可下设分场,茶叶加工厂等。一般中小型茶场,可将土地分成区、片、块,用防护林、隔离沟、主干道作为区的分界线,独立的地形或支道可作为片的分界线,片内可用人行道划分成若干地块,块的大小以3335~6670米2为宜,茶行长度为50米左右,要便于田间管理、采茶和今后的机械化操作,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结合本地茶叶销售市场及今后市场需求的预测,选择优良茶树品种,最好是2种以上,“早、中、晚”芽种搭配,并适于加工多种茶类的优良茶树品种。种植密度每亩(667米2)需苗数一般为:单行条栽,行距为150厘米,丛距为33厘米,每穴种植3株苗,共用苗4000株;双行条栽,大行距为150厘米,小行距为50厘米,丛距为33厘米,每穴种3株,用苗数约为9000株。

1.茶园道路设计

(1)主干道:以场部为中心联络各区,贯穿全场每个作业区(若原有公路贯穿全场,则不必重建),路宽5~8米,可供拖拉机、汽车行驶。

(2)支道:支道一般与主干道垂直,与人行道连接,贯穿整个茶园,是主干道的辅助道路,支道路宽3米左右,可供手扶拖拉机、手推车行驶。

(3)人行步道;供采茶人员进出茶园和护理茶园时使用,也是茶园分块界限。一般路宽l米左右。坡度在20°以上的茶园,应设“之”字形上山步道,以避免路面被水冲刷及降低送肥上山时的劳动强度。

2.排灌系统的设计

茶树苗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否则会大大降低移栽后茶苗的成活率。但是土壤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湿度过大,会导致茶苗根系发育不良、茶苗死亡,使成园后产量大幅度下降。故在新茶园规划中,必须结合本地情况,认真设计排灌统。一般茶园排蓄水系统应包括:

(1)隔离沟:在坡地茶园上方和茶园下方交界处开设等高隔离沟,目的是避免雨季时大量地表水冲入茶园和农田,而在干旱前又能积蓄部分雨水,用于施农药、叶面肥或灌溉。隔离沟要求宽、深各0.5米左右、沟壁呈60度倾斜。在沟的适当部位建一蓄水池,水池容量约5~10吨,隔离沟两端连接纵排水沟,通过纵排水沟排出雨水。

(2)等高截水沟:坡面较长或坡度较陡的茶园需设等高截水沟,一般要求每隔40级梯地设置一条,目的是横阻上方茶园和道路的雨水冲刷。等高截水沟要求宽、深各为0.35米左右,截水沟两端与纵排水沟相连,并在沟内每隔10米左右筑一小坝,坝高约0.25米,以拦蓄雨水和减弱暴雨季节的水土冲刷。

(3)蓄水沟:在每级梯面内侧开一条蓄水沟,沟宽、沟深分别为0.15米、沟的两端不开通,目的是积蓄雨水,供给茶树生长,同时又能保护梯壁和减少雨水冲刷。

(4)纵徘水沟:目的是汇集隔离沟、等高藏水沟和蓄水沟中多余积水,并排出茶园外,一般可利用天然沟修整而成,或在茶园支道和人行步道两侧修筑。纵排水沟应修筑成排蓄并用的梯级形,并在沟内每隔十余米修筑小凹凸横坝,以减缓水土冲刷。

3.防护林的设置

防护林一般种在茶园四周、路旁、沟边、陡坡和山顶迎风处。风害严重的地段应在与风向垂直的方向设置防风林。设置防护林的目的是减少寒灾、早灾、风灾的危害,改善茶园小气候,最终达到高产优质。防护林用高于树种和矮于树种相搭配,且选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生长速度较快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常绿树种,如杉树、樟树、八角、油茶、油桐、桉树、棕树等。

园地开垦

土壤选择规划好之后,便可着手垦辟。开茶园前首先是清理场地,然后进行开垦。其主要内容包括平缓地的初垦和复垦,坡地修建梯园,筑路,开沟等项工程。

1.场地清理

主要是清除杂草、刺丛、杂树、树桩、树蔸、树根、草根和乱石等,以利开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清场中对集中成片的林地要严加保护,绝不准毁林开荒。若挖除坟地时应尽量将石灰残碴清除园地之外,并施入适量硫磺粉(100~150克/米2)调整酸碱度,以免今后茶树缺行断垄。对原有的沟渠、道路,只要与整体规划无大的矛盾,都应加以保留。发现群居而又可能危害茶树的地下害虫,应及时加以消灭。所有被清除物必须送出茶园以外处理,不能就地烧灰,更不可放火烧坡。

2.平地和缓坡地茶园的开垦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开垦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全面深耕50厘米以上即可。生荒坡地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一般需50厘米,全面深翻,深耕后不要马上碎土,以利蓄水和风化。在斜坡边缘,农田水塘交界处,如无包边园路,则应留下2米左右的草带,以防止泥沙冲入农田、水库.初垦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30厘米左右。复垦时需打碎土块,拣净草根,平整地面,为播种栽苗做好准备。

3.15~20度坡地的开垦

应建设斜坡梯层茶园,即将长坡变为若干短坡,将陡坡变为几层缓坡。这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持水土,也便于小型机具操作。建设斜坡梯层茶园的步骤是:①测定坡度。②测定等高线(可凭经验进行)。两等高线间的距离,一般控制在20~30米的范围内较适当。划好等高线后即自下而上沿着等高线筑坎,拉坡。拉坡时可以边拉边深耕,一次完成,不仅可以节约用工量,同时也可保证不动乱土层。如果在坡的上方表土拉得太多,可将下方的表土挑填部分上去,使梯层茶园土层均匀,种植后茶苗长势一致。砌坎最好用石料,在取石头困难的地方也可砌草砖梯,只要注意植被保护还是可行的。

无性系茶树主要良种


1、福丁大白茶: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强。茶芽萌发期在3月上、中旬,抗寒、抗旱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适制毛峰类茶叶,品质特征为条索紧细,色绿翠,白毫多,香高味鲜醇。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加强茶园的肥水管理,适时进行定型修剪,采养结合。 2、迎霜: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霜降季节尚有茶可采,茸毛尚多,持嫩性强,抗热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绿茶品质特征为,香高鲜、味浓。栽培要点:种植时需要适当密植或压低定型修剪高度,并宜植于向阳地面;及时防治病虽害,特别是螨类、芽枯病;适当增施夏、秋肥。 3、龙井43: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强,芽叶短壮,茸毛少,扦插成活率高,抗寒性强;但抗旱力弱,持嫩性差。产量高,适制绿茶,尤其制龙井、旗枪等扁茶。所制扁茶的品质特征为,外型挺秀,扁平光滑,香气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栽培要点:宜植于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在秋冬季节须增有机肥,须分批及时采摘;夏秋季宜铺草,引水抗旱。 4、龙井长叶:发芽早,比福丁大白茶早2-3天;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虽害性均比龙井43强。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尤适龙井茶。 5、翠峰:发芽尚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叶色翠绿,茸毛特多,抗寒性、抗旱性均强,但持嫩性一般。产量高,适制绿茶,特别是毛峰类名优茶。绿茶品质特征为,色泽绿翠显毫,香高味爽鲜。栽培要点:加强苗期管理,适当增施肥料,及时勤采,注意黑刺粉虱和煤病防治。 6、乌牛早:发芽特早,春芽萌发在2月下旬,比福丁大白茶提早10-15天,发芽密度较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产量尚高,适制绿茶,特别适合制作龙井类扁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鲜,味甘醇爽口。栽培要点:加强苗期管理,早施催芽肥,宜秋冬季修剪。 7、浙农113:发芽尚早,春茶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旬,比福丁大白茶迟2-3天开采,发芽密度较大,育芽能力强,茸毛多,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性均强,尤其是抗寒性表现性突出。产量高,适制绿茶。品质特征为,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尤适合高山茶区推广。在栽培管理上无特殊要求。 8、浙农121:发芽尚早,春芽萌发一般在3月中旬,比福丁大白茶迟2-3天,发芽密度中等,育芽力强,叶色绿,茸毛多,抗寒性强,扦插成活率高,但抗旱性稍弱。加工绿茶,色泽绿翠,嫩香持久,味鲜而浓。栽培要点:加强苗期管理,注意防旱抗旱。

无性系茶树良种栽培


(一)无性系茶树主要良种

1、福丁大白茶: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强。茶芽萌发期在3月上、中旬,抗寒、抗旱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适制毛峰类茶叶,品质特征为条索紧细,色绿翠,白毫多,香高味鲜醇。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加强茶园的肥水管理,适时进行定型修剪,采养结合。

2.迎霜: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霜降季节尚有茶可采,茸毛尚多,持嫩性强,抗热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绿茶品质特征为,香高鲜、味浓。栽培要点:种植时需要适当密植或压低定型修剪高度,并宜植于向阳地面;及时防治病虽害,特别是螨类、芽枯病;适当增施夏、秋肥。

3.龙井: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强,芽叶短壮,茸毛少,扦插成活率高,抗寒性强;但抗旱力弱,持嫩性差。产量高,适制绿茶,尤其制龙井、旗枪等扁茶。所制扁茶的品质特征为,外型挺秀,扁平光滑,香气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栽培要点:宜植于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在秋冬季节须增有机肥,须分批及时采摘;夏秋季宜铺草,引水抗旱。

4.龙井长叶:发芽早,比福丁大白茶早2-3天;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虽害性均比龙井43强。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尤适龙井茶。

5.翠峰:发芽尚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叶色翠绿,茸毛特多,抗寒性、抗旱性均强,但持嫩性一般。产量高,适制绿茶,特别是毛峰类名优茶。绿茶品质特征为,色泽绿翠显毫,香高味爽鲜。栽培要点:加强苗期管理,适当增施肥料,及时勤采,注意黑刺粉虱和煤病防治。

6.乌牛早:发芽特早,春芽萌发在2月下旬,比福丁大白茶提早10-15天,发芽密度较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产量尚高,适 制绿茶,特别适合制作龙井类扁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鲜,味甘醇爽口。栽培要点:加强苗期管理,早施催芽肥,宜秋冬季修剪。

7.浙农113:发芽尚早,春茶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旬,比福丁大白茶迟2-3天开采,发芽密度较大,育芽能力强,茸毛多,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性均强,尤其是抗寒性表现性突出。产量高,适制绿茶。品质特征为,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尤适合高山茶区推广。在栽培管理上无特殊要求。

8.浙农121:发芽尚早,春芽萌发一般在3月中旬,比福丁大白茶迟2-3天,发芽密度中等,育芽力强,叶色绿,茸毛多,抗寒性强,扦插成活率高,但抗旱性稍弱。加工绿茶,色泽绿翠,嫩香持久,味鲜而浓。栽培要点:加强苗期管理,注意防旱抗旱。

(二)良种茶苗的栽培和管理要点

1、施足底肥:茶树是多年生的经济作物,一次建园,几十年受益。因此,建园时必须施足底肥。亩施栏肥、堆肥2500公斤,饼肥100公斤,磷肥100公斤。挖沟深50厘米,宽30厘米,肥入沟填土,熟化一个月后即可栽苗。

2、种植方式:一是单条式栽,行距1、3米,丛距30厘米,每丛2-3株;二是双条式栽,大行距1、5米,小行距30厘米,丛距20厘米。丁字型栽苗,每丛2-3株。

3、种植时间:11月-12月上旬,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雨后初晴的天气种植,避免刮西北大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种植。

4.茶苗质量:苗高30厘米上下,基茎粗0、5厘米左右。为提高成活率,茶苗要带土种植。苗圃起苗前1-2天浇透一次水,使苗床湿润,减少起苗时根系损伤,出圃茶苗要及时种植,避免风吹日晒。茶苗如长途运输,应采用黄泥浆蘸根,再用湿草包扎根部包湿。运输途中要覆盖、洒水,防止茶苗过度失水,已出圃的茶苗如不能马上种植,则应假植。

5.种植方法: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手将茶苗向上轻轻一提,使茶苗根自然舒展,与土壤密接,再适当加点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种植后要及时铺草覆盖,起到防旱抗寒保苗作用。每亩干草用量为1000-1500公斤,干草铺在茶行基部。

6.施肥技术:种后幼龄茶园,施肥应“少量多次,薄肥勤施”。第一次施追肥,茶苗种植后确定成活时进行,每亩用人粪尿50-100公斤(或尿素2-3公斤)兑水稀释后浇施,夏、秋季分别进行第二、三次追肥,一般每年在春夏秋季施3-5次追肥。基肥时间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品种有饼肥、堆肥、厩肥和复合肥等。用法:一是将几种有机肥混合后,再掺合一部分速效化肥同时施用;二是将各种有机肥轮流施用。双行条栽的幼龄茶园未封行前和单行幼龄条栽茶园的基肥,开沟深施;封行后的茶园采用地面撒施。用量每亩每年施饼肥100公斤,或者堆肥(厩肥)2-3吨,或者复合化肥25-50公斤。

7.树冠修剪:第一次修剪在茶苗种植时进行,在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第二次修剪在栽后(1足龄后)第二年3月上、中旬进行,高度为离地30-35厘米;第二次在2足龄后第三年3月上、中旬进行,高度离地45-50厘米。栽后第三年春季可以采摘名茶代替修剪,以增加收入。

无性系茶树良种简介


1、乌牛早:中叶类品种,灌木型。发芽特早,名茶开采在3月上旬,发芽密度较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富含氨基酸,茸毛中等,新梢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强。产量尚高,适制绿茶,特别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鲜,味甘醉爽口。

2、平阳特早: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名茶开采在2月底至3月初,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叶色深绿,持嫩性强,轮次明显,产量高。适制龙井、炒青、碧螺春等绿茶和黄汤茶,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最显著的特点是香气高,不结果。

3、翠峰:小乔木,中叶类品种。发芽尚早,开采期在3月底。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叶色翠绿,茸毛特多,抗寒性、抗旱性均强,产量高,适制绿茶,尤适制毛峰类名优茶。其绿茶品质特征为:色泽绿翠显毫,香高味爽鲜。

4、浙农113:中叶类,发芽尚早,名茶开采时间在3月上旬,叶色黄绿,发芽密度较大,育芽能力强,茸毛多,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性均强,尤其是抗寒性表现突出,产量高,适制绿茶。其品质特征为: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

5、龙井长叶:灌木型,中叶类品种。发芽较早,名茶开采在4月初。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均比龙井43强。产量高,适制绿茶,尤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味嫩爽。

6、迎霜:小乔木型,中叶类。发芽早,名茶开采在3月20日左右。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霜降季节尚有茶可采,茸毛尚多,持嫩性强,但抗逆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品质特征为:香高鲜、味深浓鲜。

7、浙农117:中叶类,特早生种。名茶开采期3月10日左右,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持嫩性强,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强,产量高,叶色嫩黄带绿,尤适制高挡龙井。

8、浙农121:小乔木、中叶类,发芽尚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力强,叶色绿,茸毛较多,抗寒性强,扦插成活率高,但抗旱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加工绿茶,色泽绿翠,嫩香持久,味鲜而浓,加工红碎茶出口茶,可达到出口茶二套标准样水平。

9、浙农139:中叶类品种,发芽早于迎霜,3月上旬开采,叶公翠绿、产量高,持嫩性好、抗寒抗病性强、抗虫性略差于福丁大白茶。制成的绿茶品质香特高。

10、茂绿: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由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树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绿色,发芽密度大,芽叶肥壮。

春茶鲜叶含氨基酸约4.2%、茶多酚约26.3%;抗寒性较强、抗旱性亦强。单产高,适制绿茶,品质优良。

幼龄无性系茶园夏秋季管理、茶叶生产技术要点


近四年来,我县共新建茶园三万余亩,其中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当前部分先期新建的已进入初采期,一些地方已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有部分茶园,因管理、采摘、加工、销售诸方面工作未能全面跟上,茶树长势、生产效果,不甚理想,必须高度重视。夏秋季节,特别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 修剪施肥。春茶前未修剪茶园,一律在五月中旬前全面修剪并施肥。标准按茶叶局下发有关技术资料执行。对两足龄以上、春梢未及时采摘茶园,要先打顶采尽一芽二、三叶鲜叶,加工绿月茶或炒青,减少浪费、增加收入,然后再行修剪。

二、合理间种。幼年茶树,树冠较小,覆盖率低,可以在行间种植部分株型较矮的豆科作物或蔬菜。通过间作,既可以增加土地产出,又可抑制杂草、保墒防旱。

三、 生产加工。茶厂要利用春夏茶间隙搞好设备配备检修、夏秋茶市场拓展工作。根据茶树育芽状况,及时采摘,充分生产加工,增加茶农和茶厂收入。可以生产的茶叶品种有:芽茶(采单芽)、翠兰茶(采一芽一、二叶初展,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绿月茶(采一芽二三叶和初生马口叶)等。

四、 施肥铺草。到九月上中旬(北坡及高寒山区可提前二十天左右),重施一次基肥,如饼肥、沼肥、厩肥、人粪等,并封园养树。在冬季到来之前,利用农作物秸杆或山林槎草铺于茶树行间增温防冻,保护无性系茶树安全越冬。

如何栽培无性系良种茶


茶树是多年生植物,建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效益。无性系良种茶树具有发芽早、发芽整齐、投产快、产量高、品质优、适制、抗性强等特点。特别适宜名优茶生产和机械化作业。为了充分发挥茶树良种高产优质的特点,必须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现结合我市实际,介绍以下栽培技术要点。

一、 建园准备

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坡度小于15度的缓坡或坡度在15—30度的坡地,土层较深厚,不积水,土壤 ph值在4—6.5之间,一般均适宜建茶园。首先清理地面障碍物,茶园土壤全面深挖1尺以上,平整培细土壤,地面杂草可翻埋于土中或集中起来待以后深施入种植沟最下面。然后再挖种植沟,种植 沟一般宽60—70厘米,深40—50厘米,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磷肥40—50公斤作底肥。

二、品种选择

根据我市引种试验和自然条件以及生产茶类,一般以适制绿茶的中小叶种茶树品种为主,主要品种有福选9号(早芽)、福鼎大白(早芽)、131(早芽)、311(特早芽)蒙山11号(早芽)、梅占(优质)等。

三、种植规格

l、在海拔900米以下浅山平坝区,采用双行错窝小丛植。种植规格如下:大行距4.5尺、小行距1尺、窝距1.1尺,每窝2株,折合5000株/亩。

2、在海拔 900—1200米的中山地,采用双行错窝小丛植。种植规格如下:大行距4.5尺、小行距1尺、窝距0.9尺,每窝2株,折合6000株/亩。

四、移栽技术及注意事项

l、移栽时间在每年 10月份。栽植时品种不可混杂。

2、苗木运回前要把一切栽植准备工作做好,苗木运回后应组织人力突击抢栽,一时种不完的苗木要假植。

3、苗木根部不可与肥料直接接触。

4、栽种时苗木根系要舒展,每株要稍分开种,分层填入细土、压紧,继续填上压紧至根颈部。

5、对于过大的苗木,为减少枝叶失水,可结合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面15—20厘米处将地上部分剪去。

6、栽苗完毕后一次浇足定根水。

7、备留小部分苗假植,以用于补缺。

五、苗期管理

1、移栽后,如遇连续晴天,可每隔4—5天浇水一次,雨天和阴天可不浇水。

2、第二年春季萌芽时,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并及时用假植的备用补缺苗进行补缺。

3、苗木成活后,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15—20厘米处开剪。如茶苗高度末达到25—30厘米时,可推迟一年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剪掉逐株主茎,不剪侧枝(如种植时,已进行了第一次定型修剪的茶树,待第二年春茶结束时,茶苗高度又达到35厘米以上,可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后的第二年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修剪提高15厘米左右。第二次定型修剪后次年春季萌芽前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修剪提高15厘米左右。经过三次定型修剪后,茶树高度已达45—50厘米,形成4—5层分枝,结合打顶轻采、树冠基本培养成型。

4、苗期特别要注意进行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等工作。

5、在种植后的2—3年内,可在园内行间间作豆科植物和绿肥。可在开花时翻埋土中,也可在收获后将稿杆埋于土中。

6、苗期茶园铺草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措施,铺草可保湿,减少杂草危害和土壤板结,并可增加肥力。铺草材料可用作物稿杆及割下的茅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