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三国“茶事”

发布时间 : 2020-10-16
漫话普洱茶 国茯黑茶 国礼安化黑茶

漫话普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漫话三国“茶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漫话三国“茶事””相关知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临江仙》

一部三国演义,写遍历史兴衰之事,道尽人生沉浮之慨,江山如画,多少豪杰,读来荡气回肠,令无数读者心有戚戚焉。而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里,三国时期也有着丰富多样的茶事。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三国,煮一壶茶,读几页史,看悠悠三国里的“茶事”。

华佗论茶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fū),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精于内、外、妇、儿、针灸各科。

《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苦荼即茶,指出茶味苦,饮茶益于振奋精神,可清心健脑。他较早地论述了茶的保健作用。

相传华佗常年奔波在江淮一带采药,为民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据说他累的时候,只要喝到一杯清茶,疲惫顿时消失,因而体会出茶“益意思”的见解。

孙皓:以茶代酒

东汉末年,局势混乱,群雄并起,最后魏(洛阳)、蜀(四川)、吴(南京)三分天下;而吴国在扬子江下游,是接近茶叶的产地,有盛行喝茶的习惯。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中载:"孙皓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曜饮不过二升,或为裁减,或赐荼荈以当酒。"

陆羽《茶经·吴志·韦曜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荼荈以当酒”。

孙皓是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便赐茶代酒。孙皓也因此开了以茶代酒的先例。

至司马睿在建业建立东晋,晋书上记载:谢安曾利用茶果招待客人,桓温在宴会的时候,也经常利用茶果待客,由此可以认定到了东晋用茶果招待客人,已经是很普遍的了。

诸葛亮:三国时代的“茶祖”

在川陕交界的陕西勉县小河庙乡,有座三圣庙,供奉着陆羽、诸葛亮和药王三位圣人。据传当地是将诸葛亮作为茶圣供奉在这里的。

勉县古称沔阳,是我国较早的茶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得到巴蜀之后,当地就用茶来作为贡赋缴纳。这说明这里的茶叶种植相当普遍。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宏愿,曾在沔阳的定军山屯兵8年,惨淡经营,在修水利、垦荒地、养蚕桑和种植茶树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为求西北部的安定,诸葛亮以茶为媒介,联络西北部的羌氐族。他在沔阳西北古陈仓道沮水一带设立“茶店子”,以茶社和贸易吸引羌氐族人。诸葛亮还在略阳县的一座山上设立接官厅,邀请羌氐族首领品茶议事,以茶道来谋求与羌氐族携手抗曹。羌氐族以游牧为生,多食牛羊肉,茶叶能消食化腻,很受羌人头领的喜欢。羌人头领在品茶中得益,答应与诸葛亮联合抗曹,曾将数十万大军交给诸葛亮指挥共同伐曹。诸葛亮对煎茶联羌十分满意,就将略阳县的这座山取名为“煎茶岭”,这也是有名的茶文化之一。当时就有位诗人写了“羽扇纶巾卧龙神,一杯香茗话天下”的诗句予以赞扬。

诸葛亮对云南茶叶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华阳国志》有载:“建兴三年春,亮南征……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生虏孟获。秋,遂平四郡。”道光《普洱府志》记载,蜀相孔明“平定南中,倡兴茶事”。

据说诸葛亮在征讨孟获的过程中,军队深入密林之中,由于不了解当地的环境,密林中瘴气很重,加之士兵不习惯环境,很多都病了,当地的居民告诉诸葛亮喝茶可以治愈,诸葛亮就命人采摘茶叶烹水,士兵的病情果然好了很多,后来成功降服了孟获。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改益州郡为建宁郡,郡治由滇池县移至味县,统管南中之地,味县遂成为当时南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在此地大力发展和推广茶叶。

在《普洱府志古迹》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鏝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至今当地人称南糯山为“孔明山”,称茶树为“孔明树”,尊孔明为“茶祖”。而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诸葛亮诞辰这天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赏月歌舞,放孔明灯,祭拜诸葛亮。

今天的普洱市,古称思茅市,就是源自诸葛亮的取名。据说诸葛亮南征至此,因思念南阳家乡的茅庐,便把此地命名为“思茅”。可见诸葛亮被誉为三国时代的茶祖,实至名归。

三国纪行之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

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占地530亩,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安徽省乃至全国保存较好、极具史学价值和军事研究价值的三国文化遗产。

漫步在这些乱石故垒之间,点一盏茶,遥想当年雄姿英发的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历史与现实之间仿佛结成了更为深厚的羁绊,眼前的也就不再是遥远彼岸的烟雨幻影,而是近在咫尺的代代传承。

小编推荐

三国时期的罐茶


在留侯镇紫柏山脚下的闸口石一带,最耐人寻味的是喝罐罐茶。

据传,闸口石人喝罐罐茶的习惯起于三国时期。当年,诸葛亮兵出岐山,途经闸口石地带,安营扎寨操练人马时,因此地处秦岭腹地,又紧靠紫柏山,山高气侯寒冷,便让将士用砂罐煎熬浓茶饮用,以提神御寒。此法传给当地百姓,后流传延用至今。

熬罐罐茶的方法很简单,只需一炉火,一把茶叶,一个小茶罐,再备一只盛茶汁的小茶盅就行了。

闸口石人喝罐罐茶,是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熬茶程序十分简便,在水塘中坐着火,拿来小砂罐,放入适量茶叶,倒入清凉水后,再投入少量食盐和猪油,经反复熬煎后倒出即可饮用。

闸口石人喝罐罐茶,讲究色泽浓酽和味道苦涩。当地百姓说,早上起床肚里能喝下三盅粘稠吊线的浓茶汁,哪怕一天不吃饭,照样把活干。而今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闸口石人熬茶告别了过去那种火塘上烟熏火燎的炮制方法,注重清洁卫生,时尚雅致了。

三国时期茶文化


我国史籍中常有茶能醒酒的记载,这里的酲,或许是醒之误。如果说汉代茶的传播主要还只显于荆楚或长江中游的话,那么,三国和两晋时,江南和浙江沿海的我国东部地区,茶叶的饮用和生产也逐渐传播开来了。

先说三国的史实。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孙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其升为限,孙皓是三国时吴国的末帝,接位前为乌程(今浙江湖州)侯,此内容当记述的是永安三年(260年)以后的事情。因为其接位之初,效法孙权一度曾把京城迁至武昌,以图抗衡和进攻中原,但第二年便迁回建业(今南京),并渐渐变成为骄纵残忍的一个暴君。

三国吴和东晋均定都现在的南京,由于达官贵人特别是东晋北方士族的集结、移居,今苏南和浙江的所谓江东一带,在这一政治和经济背景下,作为茶业发展新区,其茶业和茶业文化在这一阶段中,自然较之全国其他地区,也就明显更快地发展了起来。

首先从茶的饮用来看,如果说三国江东茶的饮用还主要流行于宫廷和望族之家的话,那么到东晋时,茶便成为建康和三吴地区的一般待客之物。

以茶代酒话三国


中国以茶代酒的由来,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素有“以茶代酒”的习俗,每逢宴饮,不善饮酒或不胜酒力者,往往会端起茶,道一句“以茶代酒”,以尽礼数,既推辞摆脱了饮酒,又不失礼节,而且极富雅意。以茶代酒本是很雅致的举止,可是其典故由来却并不如何雅致,“以茶代酒”的由来,要从三国时期说起。

三国时期的吴国国主孙权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孙亮继位,然后后宫政变,孙亮的哥哥孙休上台,上台之后留下诏书,自己去世之后由他儿子继位。可是孙休死的太早,死时他的儿子还很年幼,于是孙休安排的两个顾命大臣,一个宰相濮阳兴,一个是左将军张布违背了孙休的遗诏,弃了孙休之子,转为辅佐年轻有为的孙皓继位,以茶代酒的典故就源于孙皓。

孙皓刚刚上台的时候意气风发,体恤民情,开仓赈灾,深受人们拥戴,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长时间,孙皓便沉迷于酒色之中,荒淫无度,不理朝政,人们怨声载道。

孙皓十分好酒,经常命大臣们与己一同饮酒取乐,每次饮酒,至少也要七升才可,按照现在的计算,等同于两斤左右,所以每次举行这样的宴会,大臣们总是东倒西歪,丑态百出,孙皓总借机大声嘲笑,大臣们受辱,愈发对他不满。有一位做过孙皓父亲老师的大臣名为韦曜,性情刚直,曾多次批评孙皓,起初孙皓对他比较尊重,知韦曜不胜酒力特许他饮酒的时候可以换以清茶,这就是“以茶代酒”的由来。

只是依然是好景不长,韦曜在为孙皓的父亲写传记的时候,同样因为性情刚直,直言了一些丑事,此举触怒了孙皓,加之之前韦曜丝毫不给他脸面的劝谏,导致韦曜最终被送入大牢,送了性命。

对国人来说,似乎是“无酒不成席”。而在此过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是:客人由于某些情况不能饮酒,往往举起茶杯说:“以茶代酒”。“以茶代酒”延续了上千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看三国时期茶文化


纵观中国数千年茶文化长河,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今日丰富多样的茶文化来说,三国时期的仅仅算作茶事,还不足以称之为茶文化。我们在感受三国精彩故事里的同时,应该为中国博大精深的茶礼文化而自豪。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电视剧《三国》在全国热播,社会上开始掀起了一股三国热。昨日,中华老字号、中国茶行业十强连锁企业、福建著名茶叶品牌清雅源茗茶,在新一期员工培训课上,清雅源培训部的讲师陈老师就结合三国故事讲述了一节精彩的三国茶文化课程。

课上,清雅源培训部的陈老师介绍,三国时期,在汉代的基础上茶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mo之。其饮酒醒,令人不眠。记录了当时的制茶和饮茶方式:将采摘来的茶叶进行加工,用火焙之至颜色变成赤色,用茶碾将焙好的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制成茶饼,装入瓷器中保存,饮用时,待水烧沸,将茶饼碾成茶末后倒入锅中,再加上葱、姜等调料,煮好后即可饮用了,都是现在制茶的雏形。

我们在酒桌上经常会听到诸如不胜酒力就以茶代酒此类的话,为什么是以茶代酒?难道仅仅是不能喝酒的一种托词?其实不是清雅源培训部的陈老师说。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个著名的茶典故,陆羽《茶经》里也有这样的记载:三国时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在位17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六路出岳攻关,孙皓出降,后封归命侯。他每次设宴,座客至少铭酒七升,虽可不完全喝干,但要斟上,并亮盏说干。博学多闻的韦耀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以礼相待,暗中赐茶,这就是孙皓开创以茶代酒之先例。演变到现在又是一种休闲的开会方式----茶话会。

三国时期的罐茶习俗


在留侯镇紫柏山脚下的闸口石一带,最耐人寻味的是喝罐罐茶。

据传,闸口石人喝罐罐茶的习惯起于三国时期。当年,诸葛亮兵出岐山,途经闸口石地带,安营扎寨操练人马时,因此地处秦岭腹地,又紧靠紫柏山,山高气侯寒冷,便让将士用砂罐煎熬浓茶饮用,以提神御寒。此法传给当地百姓,后流传延用至今。

熬罐罐茶的方法很简单,只需一炉火,一把茶叶,一个小茶罐,再备一只盛茶汁的小茶盅就行了。

闸口石人喝罐罐茶,是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熬茶程序十分简便,在水塘中坐着火,拿来小砂罐,放入适量茶叶,倒入清凉水后,再投入少量食盐和猪油,经反复熬煎后倒出即可饮用。

闸口石人喝罐罐茶,讲究色泽浓酽和味道苦涩。当地百姓说,早上起床肚里能喝下三盅粘稠吊线的浓茶汁,哪怕一天不吃饭,照样把活干。而今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闸口石人熬茶告别了过去那种火塘上烟熏火燎的炮制方法,注重清洁卫生,时尚雅致了。

三国时期以茶代酒的故事


快过年了,亲友相聚,酒就成了个好东西,宴席上喝点,气氛很快就会上来,但是不能过量,过了量,好的气氛又会让它给破坏了,于是就有人提出来以茶代酒。这样既能营造出气氛,又不至于气氛过了头。不过,这可不是现代人的创举,在《茶经》里陆羽就收录了一段以茶代酒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三国中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和他的大臣韦曜。《茶经》从《吴志韦曜传》中摘录了一段,是这样写的: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就是说,孙皓办的宴席,常常是要搞一整天的,赴宴的不管能不能喝,至少都得喝上七升酒,有本事能从嘴丫漏掉,不把它咽下去也可以,但是七升的酒是必须见底的。而韦曜酒量不过两升,就是再有本事漏,要他干掉七升的酒,也都太勉为其难了。于是,起初,在孙皓对韦曜的印象还不错的时候,见到韦曜快喝不动了,就允许他少喝点,或者偷偷给他换上茶,让他以茶代酒。帝王对大臣有这般的关怀,对于大臣来说,韦曜该是何等的荣幸啊。不过这还只是前半部分,后半部分陆羽没有收录到《茶经》里,我们不妨把后半部分也抽出来看看:至于宠衰,更见逼强,辄以为罪。先前孙皓对韦曜好,多半是因为韦曜曾给孙皓的老爹做过德育老师,陆羽在介绍韦曜时称他为韦太傅曜,这个太傅就是太子的德育老师。可惜,韦曜可能以为他给太子孙和当过老师,受到器重,对孙和的儿子孙皓当然也要严厉,要规劝他向善向上,没想到以茶代酒还没有传为佳话,孙皓对他的宠就已经衰了,动不动就会烦他不够忠尽,到了凤皇二年(公元273年)干脆把他扔进了大牢,当年孙亮在位时跟他一起编撰《吴书》的同事华核连连上疏救曜,孙皓也毫不理睬,终究还是把韦曜给杀了。

看来,茶在孙皓韦曜君臣之间的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尤其是跟酒相比起来。孙皓赐茶给韦曜喝,那也不是因为谁对茶情有独钟,而是不想韦曜喝不了酒扫了大家的兴。至于孙皓自己,他爱不爱喝茶虽然没人知道,但是,估计对茶的兴趣也不会太大,对于一个酒鬼来说,茶在麻醉神经方面的功效显然比不上酒。而他生活的年代酒文化的氛围也是要远比茶文化浓得多的。不说别人,他爷爷孙权就是个对酒贪得不得了的人,而且喜欢闹酒疯,喜欢召集一帮人来喝,喝得大家都烂醉不醒。或许孙皓身上就带着来自他爷爷身上嗜酒的基因,即使没有这个基因,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又有多少可能会近朱者不赤,近墨者不黑呢?

不过爷爷好酒,还不至于耽误工作,孙皓好酒那可是连工作都不顾了,谁不顺他的意,就离倒霉不太远了。在孙皓做皇帝之前,是他叔叔孙休干这份工作。孙休临终时让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顾命,辅佐自己的儿子。这二位却嫌孙休儿子太小,改立了23岁的长君孙皓,没想到孙皓上台不到3个月就要了这两个顾命的命,因为,他听说这二位见他性情粗暴又好酒色,流露出了一些后悔立他为君的意思。《三国志》还说:皓每于会,因酒酣,辄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韦曜认为这样下来,外相毁伤,内长尤恨,这样的酒文化还是不要的好,可惜,孙皓只在早期对韦曜有过以茶代酒的礼遇,并没有将这个好的制度推广到群众至少是群官中去。

有这样一个只顾喝酒,不惜因为酒要去羞辱甚至诛杀大臣的皇帝,国家还能保存多久?因酒而起的种种祸端最终葬送了老孙家在东吴营建的王朝。顺便提一下,曹魏元帝曹奂禅位后受封的爵位是陈刘王,蜀汉后主刘阿斗投降后得到的爵位是安乐公,不如曹奂的高,而西晋司马炎的军队攻下东吴,孙皓被遣送到了洛阳,受封的爵位是归命侯,比阿斗的爵位还要低!其实,打下孙皓的那位司马炎除了有点度量外,身上也没有多少可取之处,甚至可以说也纯粹是个荒唐不及格的皇帝,且不说西晋王朝让他弄得多糟,单看孙皓这个残暴无能的家伙在蜀汉灭亡后还能扛上16年,就知道他有多无能了,相比之下孙皓的无能不是更胜一筹吗?

说了这么多孙皓,不妨再说说在《茶经》里跟他演对手戏的韦曜。韦曜字弘嗣,本名昭,因为《三国志》是晋代的陈寿所作,当然要避司马昭的讳,所以就改叫曜了。前面已经说了,他曾经在孙皓老爹太子办公室东宫做太子中庶子,算是孙和的老师。孙和曾经让他写一篇稿子劝戒东宫的人不要赌博而要好好学习,他写得就很有文采。孙休做皇帝的时候也曾想过请他讲课,如果不是张布心虚要从中作梗,他很可能也会做孙休的老师的。

当然,因酒废事的还不只皇帝孙皓一个,修建酒池肉林纣王、北齐的皇帝高洋、五代十国闽越国皇帝王曦,细细去数的话,如此这般荒唐透顶的还真不少,而那些荒唐但不透顶的就更不可枚举了。至于,要在历史上找个皇帝因为品茶品得国破家亡的还真找不到。

因此,我们要说酒喜欢跟力结合,茶则喜欢跟礼结合。力可以曲人,礼则可以服人。酒能够让掌权者,在意念和行为中无限放大手中的权力,以至没有约束,以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茶则要谦逊得多,它跟礼结合后在我们身上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力量,以茶为镜,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人。

追溯中国的渊源讲述“三国以前的”


追溯中国茶文化的渊源,就要提到上古时代的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尝百草是中国流传很广、影响很深的一个关于茶起源的古代传说。那么,神农是何等人呢?据《庄子·盗跖篇》和《白虎通义》称: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类已进入新石器的全盛时期,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已渐趋发达。神农则是这一时期先民的集中代表。据《淮南子·修务训》《新语道基篇》《吕氏春秋》等记载,神农做出了“尝草别谷”“火德天下”和“教民耜耕”的三大贡献,开创了中华原始农业,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三皇”祖先之一。

据《帝王世纪》和《路史》等记载,相传炎帝神农晚年巡游天下,积劳成疾辞世(有一说是误食断肠草去世)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帝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说明神农发现了茶叶的解毒作用,使人们开始重视并利用茶叶,开掘了茶文化之源。若按此推论: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迄今当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而《神农本草经》等史籍所记载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的神话故事,实际是中国茶叶与中国文化相互结合的本源,也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

清初顾炎武说:“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之语,说明西汉初四川已开始了茶叶生产,并出现了茶叶贸易市场。三国时,饮茶已比较普遍了,《三国志·吴书》记载:“孙皓每餐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曜素饮酒不过三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郑交会上演茶叶“三国演义”


信阳毛尖、普洱茶、铁观音三足鼎立

茶叶“唱戏”“点缀”变身“主角”

“从来佳茗似佳人”。喧闹的第十四届郑交会一楼展区,茶香氤氲,让人如见“佳人”般眼前一亮。

信阳毛尖、普洱茶、铁观音“竞秀”,青瓷、红瓷、紫砂、青花瓷“争艳”,根雕、书画、茶道“比美”。流连在该展区的人,不再行色匆匆,而是品一口清茶,嚼一块茶点,聊几句闲话,悠悠然,乐陶陶。

之前,郑州举办的各种综合性展会,茶叶、茶艺只是个“点缀”,仅仅承担“提升文化品位”的作用。而在本届郑交会上,茶成了耀眼的“主角”。

这其实是个“会中会”——放在第十四届郑交会框架下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郑州茶博会)。全国茶市目前处于低潮状态,但依然有10多个省市区的茶商远道而来参加这次展会。

逛遍整个展区记者发现,在中原地区深受消费者追捧的三类茶即信阳毛尖、普洱茶、铁观音,在此次展会上依然“三足鼎立”。“五云”、“文新”、“蓝天”、“九华山”等30多家信阳毛尖企业组成参展团强势亮相郑州茶博会;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首次以政府名义组团到河南市场推介,引导普洱茶企业开拓北方销售区域。云南参展企业纷纷携年度新茶参展,包括龙润集团、昌泰集团、隆昌号茶业、国普茶业等;“中国生态茶之父”陈文山创建的福建省茗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专程从福建赶到郑州参展。此外,台湾黑珍珠乌龙茶、安吉白茶、新乡薄荷茶等,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展会现场还展示了许多特色茶具。如仁隆瓷业展示的青瓷,极具典雅、端庄、古朴特色,“中国红瓷”则洋溢着富贵、吉祥、喜庆;景德镇的青花瓷,从一套100多元到一件数千元不等;宜兴紫砂工艺展团带着工艺师,展示了诸多紫砂壶优秀作品。

“茶叶的兴起带动了茶叶、茶具、根雕、紫砂、工艺品、茶点等茶文化产业链条的迅速形成,这在郑州茶博会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河南省茶叶商会会长、郑州茶叶批发市场总经理姬霞敏说,这充分说明郑州的茶经济、茶文化正在蓬勃发展。

信阳毛尖、普洱茶、铁观音“三国演义”

品茶人悠闲的品饮中,不同茶叶品种却在中原茶叶市场上演着龙争虎斗的“三国演义”。

铁观音目前在河南茶叶市场是龙头老大。也许是因为在市场上销得好,到郑州茶博会一秀风采的铁观音经营者并不多,但“盛装出场”的福建省茗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却想借这个平台进军中原市场。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俊梅说,公司在郑州、濮阳、禹州、漯河等地已经有加盟店,以后将以“直营+加盟”的方式开拓市场,争取在未来两年内,河南各省辖市和重点县市都有销售网络。

普洱茶布局河南市场的情形可用“来势汹汹”来描述。云南龙润茶业集团华中营销中心的黄鹏告诉记者,公司在全国已经有100多家加盟店,目前在郑州只有一家店,未来郑州将达到10家店,河南省内40家。隆昌普洱一位工作人员说,普洱茶炒作热潮退去,去年“一芽二叶”的普洱茶出厂价每公斤100元左右,今年为50~60元,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将为普洱茶赢来新的市场机会。

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助理马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云南以政府名义组团参加郑州茶博会,带了100多名茶农到郑州,就是想让普洱茶农和普洱茶销区的消费者来一次“亲密接触”。“我们鼓励云南普洱茶企业把河南市场作为‘重点销区’来打造。”马嘉说。

在家门口参展,信阳毛尖很提劲儿。五云茶叶旗下的“龙潭牌”信阳毛尖今年刚刚喜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文新茶叶打出了“名茶复兴者,毛尖专家”旗号,它们的特装展台很吸引人。蓝天、九华山等企业以多种方式自我推介,固始、光山等县的展台主打“茶叶”牌。

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道坤说,信阳市的最新规划中要把茶叶种植面积从去年的85万亩扩大到150万亩。只有茶商推广得好,信阳毛尖在市场上卖得好,才能“以工带农”,兴旺信阳茶叶经济。

“我们正在规划明年要推出的系列新产品,加快在河南拓展销售网络,同时紧抓茶园建设,并正在筹建大型茶叶加工园区、物流中心。”文新茶叶郑州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张海山说。

活跃在全国茶市10年的资深茶人、广州南方茶市茶文化办公室主任梁伟德点评了这三大茶种的竞争态势——信阳毛尖作为河南本地茶,拥有广泛的忠实消费者,它的生命力会很顽强、很持久;铁观音是全国范围内分布最广的茶种,茶有独特之处,营销也有独特之处,未来还将保持强劲势头,还有很大市场;普洱茶前两年大规模推广之后,现在市场略有下滑,但普洱茶既可以喝也可以收藏,未来仍有一定潜力。

“未来3到5年,信阳毛尖、铁观音和普洱茶这三种茶,将继续主导中原茶叶市场。”梁伟德说。

信阳毛尖能否“守住家门,冲向全国”?

河南人爱喝信阳毛尖,也关注它的命运。

昨天的展会现场,有河南茶叶界人士这样向本报记者介绍信阳毛尖的现状——“走不出国”,出口几乎为零;“冲不出省”,省外销售很少,且低档茶多;“守不住河南”,被铁观音夺走市场销售老大之位后,依然在市场上辛苦冲击;“保不全产区”,在信阳毛尖的“老家”信阳,普洱茶、铁观音日渐流行。

还有河南茶叶界人士用“形势很严峻”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信阳毛尖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经营信阳毛尖的企业中,目前比较活跃的有五云、文新、蓝天和九华山,但这4家企业占信阳市茶叶总产值的比例还不到5%,品牌集中度很低。

去年,信阳市茶叶总产值不过15亿元,而铁观音的“老家”福建安溪县去年的茶叶总产值为57亿元,云南省去年的茶叶产值为201亿元,产量为17.2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为9.9万吨。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以五云、文新、蓝天和九华山为代表的企业‘左冲右突’之后,正稳步走在品牌化之路上。”欧阳道坤说,信阳毛尖是历史名茶,不能在当今这一代茶商手中没落,大家都承担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云南把“云茶”作为继“云烟”、“云花”“云药”之后的第四朵“金花”予以精心培养,福建之前举办的“安溪铁观音神州行”等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铁观音热”,信阳的茶文化节也已经办到了第十六届。那么,在“外地茶”的强势进攻下,信阳毛尖该怎样做、要经历怎样的艰苦努力,才能“既守住家门,又冲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这依然是一个需要政府和企业联手才有可能破解的“问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