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演变成大众茶饮?

发布时间 : 2020-10-23
茶文化演变过程 大众普洱茶 闻茶香的过程是怎样的

茶文化演变过程。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演变成大众茶饮?”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演变成大众茶饮?”相关知识!

茶树,最早的发源地是在中国,距今已有6000万年到7000万年的历史。茶叶从发现至今,在每个时期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最后又是怎样演变成如今的茶饮呢?

茶,最早是当作药物使用

在陆羽的《茶经》未出现之前,就早已有了关于茶的记录。“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关于茶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但也说明了茶最初就是以药物的身份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

茶,用来当作茶食

我国以茶为食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东汉之时,《食忌》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苦茶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将茶作为菜,“与韭同食”。在晋代,与茶相关的食物有“茗粥”、“茗菜”,其实就是用茶叶来煮食。在中国有一些民族,如傣族、哈尼族等,现在还保持着吃“竹筒茶”的习俗。

茶,曾经的陪葬品

茶作为祭品的最早文字记载约是在南北朝时期,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颁布的诏书:“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上贵贱,咸同此制。”武帝死后,只以茶、饼干作为祭品。由此看来,在我国的祭祀活动中,早已经把茶当作祭品了。

茶,成为了大众饮品

在唐朝之时,茶叶的生产很发达,制茶工艺高深,那个时候出现了很多名茶。同时让饮茶风气普及全国还与佛教盛行有关,佛教的茶事活动带动了善男信女。饮茶与宗教密不可分,文人渴望在茶中领会到禅意,追求“禅茶一味”的境界。茶就在那时开始逐渐成为了大众饮品。

茶文化精选阅读

制茶和茶类演变过程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证明了茶叶被利用是从采食茶树鲜叶开始的,以后发展至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造团饼,逐渐发展至炒青散叶茶。再从绿茶发展形成了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和红茶。用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作原料又进一步加工形成了花茶、紧压茶、速溶茶、保健茶、果味茶和含茶饮料。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叶,原本几乎都是一样的,但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或蒸、或炒、或晒、或烘、或揉、或压等等,最终形成了品质风味各异的多种茶类。

从发现利用茶叶发展至现今丰富多彩的茶类,经历了二、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是:

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龙团凤饼→蒸青散叶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再加工茶。

1、采食茶树鲜叶: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如从神农时代算起,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本草衍义》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见,最初的利用是采食鲜叶的。

2、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以茶作菜,现在云南的基诺族仍保留了吃凉拌茶的习俗。

茶作羹饮,见晋代郭璞(276-324年)《尔雅》",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茶被利用作药治病,就像采集其他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3、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唐代以前已有蒸青作茶饼的制法,到了唐代,制法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干矣。"唐代饼茶中间有孔可串穿,有大有小大,饼茶为一斤至五十两。

宋代进而出现研膏茶、腊面茶,以后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1121-1125年)记述:"【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遗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4、从团饼茶到散叶茶:陆羽《茶经》:"饮有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唐代已有散茶。到了宋代,饼茶与散茶均有生产,《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散茶即芽叶散茶。到明代,散茶生产更为普遍,明太祖朱元璋为适应潮流,也下达诏令改贡饼茶为芽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十六日:"庚子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5、从蒸青到炒青:唐宋时代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772-842年)《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就有"斯须炒成满室香"的诗句。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舒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都有较详细的启示。至于"炒青"茶名,早在宋代陆游(1125-1210年)诗中就有记述:"日铸(浙江绍兴日铸茶)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

6、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绿茶是经杀青(蒸青或炒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汤绿叶。当绿茶炒制不当闷黄后即变成黄汤黄叶,后来发现黄汤黄叶的茶叶也别具一格,就采取有意闷黄的做法制成了黄茶。茸毛特多的茶树芽叶经晒或烘干后,芽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茶叶呈白色,因而形成了白茶。制成的绿茶经泼水推积发酵,茶叶发黑,形成了黑茶。黑茶是明代茶马交易的重要物质。红茶是茶鲜叶采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发酵变红而形成。最早的红茶是从福建崇安星村的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以后扩大至江西、安徽等地生产。明末清初在福建武夷山一带产生了乌龙茶,据说是采摘的芽叶在箩筐中摇荡时间长了,叶缘受损发酵变红,再经锅炒、揉捻、烘干后,橙黄汤色,叶片三红七绿被称为半发酵茶。

7、从素茶到花香茶:早在宋代就有添加龙脑的加香茶,也有以茉莉花焙制的花茶。明代钱椿年《茶谱》(1539年)记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中国茶的饮法演变


饮茶始于西汉,西汉以降,茶的烹饮方法不断发展变化。大体说来,从西汉至今,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四种烹饮方法。

一 煮茶法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西晋郭义恭《广志》:“茶丛生,真煮饮为真茗茶”。东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晚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云:“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饮者无异也”。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旧习依然难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宋代,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挎满口“,黄庭坚《谢刘景文送团茶》诗有”刘侯惠我小玄壁,自裁半壁煮琼糜“。宋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盐酪椒姜与茶同煮,南方也偶有煮茶。

明代陈师《茶考》载:“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清代周联《竺国记游》载:“西藏所尚,以邛州雅安为最。其熬茶有火候”。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二 煎茶法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多有描述。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茶园寄元居士》诗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白居易《谢里李六郎寄新蜀茶》诗有“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来搅拌曲尘”。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李群玉《龙山人惠石禀方及团茶》诗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汤霞”。

五代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有“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偻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北宋苏轼《汲江煎茶》诗有“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背诵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火“。北宋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茶三药》诗有“冈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南宋陆游《郊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诗有“午枕初回梦碟度,红丝小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五代、宋朝流行点茶法,从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末已无闻。

三 点茶法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其“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注汤幻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白戏、水丹青,宋人又称“分茶”。《荈茗录》乃陶谷《清异录》“荈茗部”中的一部分,而陶谷历仕晋、汉、周、宋,所记茶事大抵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事。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当不会晚于五代。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奉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北宋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南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明朝前中期,仍有点茶。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饮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朱权“崇新改易”的烹茶法仍是点茶法。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四泡茶法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过去往往依据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雅》云”文字,认为泡茶法始于三国时期。但据著者考证,“《广雅》云”这段文字既非《茶经》正文,亦非《广雅》正文,当属《广雅》注文,不足为据。

陆羽《茶经·六之饮》载:“饮有粗、散、末、饼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时称“庵茶”,此庵茶开后世泡茶法的先河。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明代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置茶于瓯、盏之中,用沸水冲泡,明时称“撮泡”,此法沿用至今。

明清更普遍的还是壶泡,即置茶于茶壶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据张源《茶录》、许次行《茶疏》等书,壶泡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酾茶等。现今流行于闵、粤、台地区的“工夫茶”则是典型的壶泡法。

中国饮茶方法经历四个阶段演变


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煎饮法

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茶是药。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

第二个阶段:羹饮法

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做粥状。至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个阶段:研碎冲饮法

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山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未、冲沸水。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愈、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己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它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纯用茶叶冲泡,被唐人称为“清茗”。饮过清茗,再咀嚼茶叶,细品其味,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宋人以饮冲泡(淹茶)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地之外,己很少见到。第四个阶段:泡饮法

饮茶的第四个阶段,可叫做全叶冲泡法。

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来。唐代发明蒸青制茶法,专采春天的嫩芽,经过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饮用时用全叶冲泡。这是茶在饮用上又一进步。散茶品质极佳,饮之宜人,引起饮者的极大兴趣。为了辨别茶质的优劣,当时已形成了审评茶叶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为主,饮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叶冲泡为主。这同今天大多数人的饮茶方法是一样的。

目前开始的速溶茶、茶饮料等饮用方式也许正是新兴茶饮法的开端。

经历了上千年的茶马古道


经历了中国风风雨雨上千年的茶马古道

普洱六大茶山和其他一些产茶区的少数民族,均以茶作主要经济来源和物与物相换的对象,所以几乎处处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云集。据考察,这一时期每年约有马帮五万匹于春秋二季来回于滇南、滇西及越南、缅甸、老挝等地运输茶叶,随着茶叶运输的繁忙,客栈、食馆、商店也应运而起,生意兴旺,第三产业在交通沿线发展起来。往来于思茅普洱地区的马帮运输有几条干线。

其一,由下关经顺宁(现:凤庆县)、临沧市云县、临沧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乡、双江县运输勐库茶、凤庆县茶至下关加工为沱茶,每年约有驮马46千匹驮运。其二,由蒙自向西至临安(建水)、石屏县,往南至城抵西双版纳。其三,以玉溪为起点,经石屏、元江、磨黑至普洱思茅。海关的设立也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运销。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895年6月21日),清政府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商务专条》,其中第三条规定:议定云南之思茅开为法越通商处所。光绪二十三正月初三日(1897年2月4日),英国又强迫清廷在北京订立《中缅条约附款十九条》,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将在思茅设立英国领事官驻扎。,根据上述条款,1897年1月2日,法国在思茅建立了海关。1902年5月8日,英国在思茅建立海关。据海关统计,自民国元年巨民国十二年(1912-1923)经由思茅海关出口的红茶,价值白银110210两。

思茅普洱区在历史上的盐茶马道,是伴随着盐茶的生产、运输、销售而兴起的。据光绪《普洱府志》载,普洱茶早在唐代就已行销西番。其卷十九《食货志》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代时已开始有茶马市场,以茶易马。元代时茶叶已成为边疆各族人民相互交易的重要商品。到明朝时,谢肇制已经在《滇略》中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的记载。万历年间,在普洱已设官管理茶叶贸易。据考,历史上普洱茶运销量号称10万担以上,清顺治十八年(1661),仅从普洱运销西藏的茶叶就有三万驮之多。

清代中叶,清政府已在普洱府和思茅厅增设茶局,商人经营茶叶要向官方领取茶引(即执照)。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攸乐山设攸乐同知,统兵五百防守山寨,征收茶捐,当时每年约有马帮一千余驮运茶叶,然后转运普洱府加工精制。由于瘴疟流行,乾隆元年(1736),清政府将攸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从此思茅又成了普洱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思茅也因普茶远销而繁荣起来。从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思茅城商旅云集,市场繁荣。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此,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不绝,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和思茅、普洱之间。这时期的普洱茶马道异常兴盛。清人檀萃《滇海虞衡志》中云: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矣。道光《普洱府志》载:车里(景洪)为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之贡道,商旅通焉。威远(景谷)宁洱产盐(指磨黑),思茅产茶,民之衣食资焉;客籍之商民于各属地或开垦田土、或通商贸易而流寓焉。1983年思茅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古茶马驿道,至今还有那柯里驿道、茶庵塘驿道等。那柯里驿道在思茅至普洱之间,即今普洱县境内同心乡那柯里村的一条古茶马驿道。清光绪时,称那柯里塘,设兵6名,归中营左哨头司把总管辖。今还可见用人工打制的条石和砾石铺就的石道,路面宽1.4米,有石台阶盘旋而上,全长断续30公里。茶庵塘驿道是普洱至磨黑以北到省城昆明,内地南下到思茅普洱的一条古茶马驿道,在普洱县城东北12.5公里的茶庵塘坡头(海拔1960.7米),是古代重要关哨讯塘之一。清光绪年间,曾在此茶庵塘设兵五名住守。驿道在婉蜒的群山峻岭之中,过去有一小寨人住在这茶庵塘道旁,除从事一点农业外,多数是设店卖茶卖饭,接待过往茶马道的行人马帮的,因称茶庵寨子。茶庵塘因山高路险,故有茶庵鸟道之称,故亦成了清代普洱郡八景之一。现今还可看到宽约2米,断续长约5公里的茶马古道,石上已踏出2厘米深的马蹄印,历史之久,由此可知。

十八、十九世纪在思茅普洱进行茶叶贸易的茶商有两大部分,石屏茶商主要垄断易武茶区的茶叶运销;腾越、思茅茶商主要垄断勐海、勐遮茶叶的运销。此外,中甸、德钦(当时称为间墩子)的藏族商队,每年有驮马三百至五百匹来到西双版纳驮运茶叶,销往西康、西藏,每年约三千担。在茶叶加工制作上,本世纪三十年代,思茅曾重立过思普企业局,并在勐海南糯山建立思普茶厂。解放前,墨江县有私营景星茶厂,为加工生产好茶作了努力。

普洱茶发展了,产量增多了,利润增多了,而封建官府对茶商茶农的课税和勒索也增加了。光绪年间,云贵总督在普洱增设盐茶道,下设官茶局及盐举司,加重了茶商、茶农的苛派。由于茶捐过重,茶农受损,茶商亦无利可图,以至造成普洱产茶,颇为民害(见吴应枚《滇南杂记》。)到光绪末年,普洱茶已由过去年产八万担的高峰跌落到五万担。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得另走他途,过去马帮络驿,商贾云集的景象一蹶不振。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全区茶叶产量降到15000担。到1949年时,全区茶叶种植残存面积仅31400亩,产量仅6992担,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普洱茶马道亦从兴盛逐渐走向了衰落。

韩国人的“大众茶”


每当我们走进韩餐馆,店主们总是会奉上一杯爽口的大麦茶,大麦茶特有的那种粮食被烘烤后散发出的煳香味道,似乎也已经成为了韩餐馆的特有风情。其实在韩国,大麦茶特别受百姓喜爱,饮用大麦茶也是很多家庭的生活习惯,尤其在夏季,经过冷凉后的大麦茶是最佳的消暑饮料之一。

韩国与中国地缘相近,很早就从中国沿承了饮茶的习惯。但是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韩国茶叶的产量与品质很难满足需求,对于普通的朝鲜百姓来说,每饮必有茶不免有些奢侈。因此,大麦茶、玉米茶、五味子茶等一些替代产品也就应运而生了。而大麦茶无疑是这些茶类饮品中最有韩国“特色”的一种。大麦茶之所以在韩国受到欢迎,这和它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首先,大麦茶的香气特别浓郁,味道也非常爽口,尤其是炎炎夏日,仅仅是闻一下大麦茶的香气,就可以让人暂时忘却酷暑而食欲大增。

其次,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大麦也是上乘的保健养生之品。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明,大麦茶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微量元素,19种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适应了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这也是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注重“食补”的大韩民族喜欢饮大麦茶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再次,大麦茶制作起来也很简单,只要家里有一口大锅就可以动手了。据韩国朋友的奶奶说,以前韩国人都是自己在家里制作大麦茶的。它的制作也不复杂,就是先将大麦粒在锅中翻炒,直到表皮焦黄为止,然后将炒熟的大麦粒和茶叶按照7:3的比例混在一起,并且碾碎就可以了。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韩国人已经很少亲自动手了,因为简易包装的大麦茶在超市里随处可见。但是,韩国人饮用大麦茶的习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笔者经常受邀到韩国朋友家里吃饭,每每饭后,主人都要端上一杯亲手泡制的大麦茶招待客人,并且不遗余力的宣传大麦茶去油腻,促进消化的功效。不难看出,大麦茶在普通韩国人的生活中还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如今,当年名不见经传的韩国大麦茶已经借着“韩流”的东风名扬海外,不仅中国、日本的韩剧迷们对这种新型饮品宠爱有加,就连远到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民众,也因为对韩剧的喜爱而爱屋及乌。想来这种香气浓郁而健康的饮品必然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普洱古树茶越陈越香的演变过程


云南是传说中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本地较原始的生态环境,充分保留了原始形态的大叶种古树原料。品茶是一种东方的生活艺术,使人回归心灵的素朴宁静。饮古树茶(大树茶),品味时间的味道,感受香气由清香到陈香,汤色由黄绿到酒红,滋味由苦涩到甘醇的人生三昧。品味古树茶的六大要素:品种、土壤、气候、茶园生态、树龄和制茶工艺。品古树茶,最好是同一古茶山100%的古树原料,这样的纯料才能品出高保真的原汁原味,也就是古树茶界常说的山韵陈香。

古树茶树龄非常重要,因树龄凝结了岁月的沧桑。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的古树茶,苦、涩、鲜、甜、酸基本味道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和树脂含量就越丰富,茶汤的粘稠度、润滑度就越高,古树茶在口腔中苦涩停留时间较短,越喝越甜,因水溶性果胶丰富,由果胶形成的鲜甜味和类似煮嫩玉米的甜香,会在每道茶汤中保留,所以古树茶即使喝到茶汤基本无味时,也会带一点淡淡的甜。

新茶期(1-3年)茶汤黄绿或黄色,香气中生青味较重、带甜香,口感苦涩稍重,干茶墨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绿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那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转化前期(3-10年)茶汤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较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转化中期(10-20年)茶汤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高手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入口化开的化韵。

转化后期(20-40年)茶汤深红色,香气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似米汤,干茶黑褐油亮,冲泡之后叶底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更明显。

陈茶期(40-60年)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很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老茶期(60-100年)茶汤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以区分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

古茶期(100年以上)茶汤酒红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古韵盈然,唇齿留香。

怎样才算茶中得道?


多饮茶,便会从茶中体悟到很多人生道理,道可道,非常道,但道的表现形式总是可见的。

比如懂得与他人分享,茶的香,独品无趣味,与他人分享才惬意,和谐氛围下,茶的香才最浓郁,是茶的香,也是赠人玫瑰,手中心中自然生发的清香。

懂得节制,好茶再好,贪多也无益,恰到好处品味,不沉迷,自我掌控。

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茶。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同一种茶,随着时光推移,品茶时感受到的味道也会不同。最贵的茶,名气最大的茶,未必就适应于每一个人,茶友相聚时,要彼此相敬,茶香共享。

保持好奇心。各种各样的茶,各种各样的茶香,各种各样的口感,茶与其他材料搭配,又有不同的味道,凡此种种,让人心头发痒,不断探索茶中的奥妙。

懂得付出。喝茶要喝出水平,首先需要有饮茶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品咂,另外好的茶通常不便宜,总要舍得投入才有好的享受。

保持耐心。好的茶要彻底出味道需要时间,若等不及,那么喝到的茶远达不到最佳的口感。

学会平等。喝茶多了,方觉得茶的滋味万千,好茶有好茶的香,一般茶有一般茶的独特,好也喝的,平实的也喝得,品咂不同的滋味,体会心头涌起的一样的芬芳。

不完美才是完美。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没有完美无缺的茶,再好的茶也有遗憾,再一般的茶也有甘甜,品得多了,便能从任何茶中品出不一样的感觉,每一种感觉,都独一无二。

朝鲜半岛的经历了四个时期


朝鲜半岛茶道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新罗统一时期。这个时期在中国,饮茶风俗普及,中国茶道——煎茶道形成并流行,茶文学兴盛,茶具独立发展,茶书画初起,茶馆萌芽,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一个高峰。

6世纪和7世纪时,朝鲜半岛的新罗为了求佛法,向中国唐朝派遣了很多僧人。这些人在唐朝接触茶后,回国时把茶和茶籽带回新罗。《三周史记·新罗本纪》中记载“茶自善德王有之”。《驾洛国记》也有“每岁时酿醪醴,设以饼、饭、茶、果、庶羞等奠,年年不坠”的记载,可见朝鲜半岛饮茶不晚于7世纪中叶。

新罗时,茶是祭祀的重要物品,国王和王子们与茶相依。和唐代陆羽同时期的新罗僧人忠谈精通茶事务,以茶供奉弥勒。花郎道把茶作为修炼之用,新罗学者“海东孔子”崔致远曾在唐朝为官,后曾携带中国茶回国,并以茶宴客。

根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记载,新罗第四十二代兴德王三年(828年),新罗使者金大廉从中国唐朝带回茶籽,种植在地理山。此后,饮茶风气开始在社会上层以及僧侣、文士之间传播。

此时,新罗的饮茶方法采用的是唐朝盛行的的饼茶煎饮法。

鲜半岛茶道发展的第二阶段是高丽王朝时期。这时王室和宫廷的茶文化已经十分浓厚,每年的两大节日燃灯会和八关会都要举行茶礼,太子寿日宴、王子王妃册封日、公主吉期等也要举行茶礼。

高丽时期佛教盛行,中国禅宗茶礼,如唐代的《百丈清规》、宋代的《禅苑清规》、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和《禅林备用清规》传到了高丽,对于高丽的佛教茶礼,如流传至今的“八正禅茶礼”的建立产生r影响。僧侣们不仅以茶供佛,也用茶来提升自己的修行。真觉国师曾作《茶偈》曰:“呼儿音落松罗雾,煮茗香传石径风。才人白云山下路,已参庵内老师翁”。

高丽末期,在儒者们的努力下,朱文公家礼得到推行。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祀礼中都要举行茶礼。道家茶礼受到了宋朝影响,在焚香、叩拜后献茶。而百姓在婚丧祭祀等礼典中都要用到茶。

高丽早期使用中国唐朝的煎茶法,中后期采用宋朝的点茶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