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发布时间 : 2020-10-23
红安县禅茶文化节 茶文化 茶文化的重要

红安县禅茶文化节。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集中体现在一个“清”上,佛家文化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实际人生的落实与升华。我想,一个“雅”字可以体现它。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清正、和雅,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清、正、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天下奇观看尽无如书画好,世间美味品来不比菜根香。”与其说这是从精神享受到感官享受与众不同的微妙感受,毋宁说是一种人生的历练。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迷者迷于贪嗔痴,悟者悟于戒定慧。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三毒,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三学。人生执三毒而不觉,是迷失之人生;人生修三学而恒觉,是为觉悟之人生。迷失与觉悟,同在一件事情上起作用,同在当下一念之间迷惑与觉照。

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成,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失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

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

包容———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

分享———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

结缘———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四大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小编推荐

佛教茶文化:禅茶一脉


佛教的饮茶史至晚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眠,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饮的习惯,茶苏即此类。佛教初传中国,国人多视佛教为神仙方术一类。而当时佛教僧人多修习佛教小乘禅法,且严格遵循过午不食的戒规。为了补足午后的营养,提神益思,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同时也为了养生,迫切需要一种秘方或带有药有用功能的饮料(午后可饮果汁等)。而正是这种需要,两千年来,使茶与佛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在佛教寺院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并影响及于社会。《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由于唐宋禅僧的提倡,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普及。唐大中三年(849)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帝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

宋代禅僧饮茶已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到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处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日饭后三碗茶''之句。一些禅僧到了一日几遍茶,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正是由于饮茶的普遍性,形成了佛教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禅寺一般在法堂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如宋林逋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事即有茶头一职,司掌煮茶,献茶待客。在山门前还有施茶僧,为香客游人惠施茶水。寺院的茶一般分三种,《蛮瓯志》载觉林院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最下以自奉也。此外根据用处不同,茶有种种名目。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接受戒年限先后饮茶,称为戒腊茶,住持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为普茶;化缘所得,称为化茶;平时坐禅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焚香一枝,香后监直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

佛教寺院中以煮茶、品茶闻名者代不乏人。唐代诗僧皎然即善烹茶,他与茶圣陆羽为至交,并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五代十国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誉为汤神;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亨传学到者。同进代的还有僧人福全,擅长茶百戏,名闻一时。即以陆羽而言,不仅出身于寺院,且一生行踪几乎未脱离寺院。宋代一些寺院还举办斗茶活动。如余杭经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以鉴别各种茶叶的质量,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的点茶法。这一切都极大地繁荣了我国的茶文化。

佛教禅宗寺院大多数都建于名山胜地、绿水青山之间,而且有着农禅并重的传统。因此有条件的寺院都辟有茶园,流传至今的名茶不少即源于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例如四川蒙山茶,相传为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有仙茶之誉,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来,该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因此当地多以僧人为茶师;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擅长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优异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普陀山的普茶、黄山的云雾茶、大理的威通茶、天台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的名茶。

佛教茶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禅师们借茶说禅而留传下来的公案故事。例如《五灯会元》记载,一客人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仍继续倒,客人说:师父,茶已经满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象这只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反映了禅去执、空灵的境界。另一关于赵州茶的公案尤为著名。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僧:曾到过这里吗?回答说:曾到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回答说不曾到过。赵州仍说吃茶去。院主听了觉得奇怪,问赵州:为什么曾到者让吃茶去,不曾到者也让吃茶去?赵州叫院主,院主答在,赵州说:吃茶去。这个公案较好地反映了临济禅剿绝情识、机锋峻烈的家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当代诗人赵朴初十分喜爱这则公案,常将它用于作诗中。例如为河北赵县柏林寺赵州从谂和尚影像碑题诗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此外他还作过一首五言绝句: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曾多次将此诗写成条幅赠人或贺会,以启发人们去继承和体会古德茶禅一味的旨趣。

中国茶文化贯彻着和谐精神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

中华民族亲和力特别强,各民族有时也兄弟阋墙,家里打架,但总是打了又和。遇外敌入侵,更能同仇敌忾。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国历史上,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间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从社会观说,整个社会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谊。

茶壶里可装着天下宇宙,壶中看天,可以小中见大。中国人也讲斗争,但斗的目的是为求得相对稳定与新的平衡。目前,世界面临着残杀、战争和自然环境的大破坏、大污染,中国的茶道精神或许能给这纷乱的世界加些清凉镇静剂。据说,英国议会中开会,怕议员们吵起来,特地备茶,以改善气氛。这大概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延伸。中国这几年搞改革开放,开始青年人觉得西方文化有刺激性,向往摇滚乐、咖啡厅。搞了几年,还是觉得平和、清醒为好。于是又想起了中国的茶,想起了茶会中那安定、祥和的气氛。中国人讲人之初,性本善,中国茶道或许会更多唤起人类善的本性。地球这样小,外星纵有适于生存的地方,起码现在还没找到。既然如此,还是多一点茶人间的友善为好。可能这正是中国与东方茶事大兴的原因之一吧。

中国茶道|佛茶茶道精神|茶文化


中国茶道|佛茶茶道精神|茶文化

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

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铜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我们常说:;禅茶一味;。在茶道中以静为本,以静为美的诗句还很多,宋代杜小山有诗云:

峨眉山万年禅茶文化


金顶的佛光,报国寺的钟声,机灵的猕猴,以及金庸笔下最具个性的郭襄、周芷若开创发展的峨眉派武功,几乎是人们对峨眉山最经典的几大印象。其实与这些美景与传说一样经典的,还有峨眉山的禅茶文化。

佛教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绚烂的两笔重彩,在历史上也一直交错发展,彼此影响,浸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灵魂之深处。

一部峨眉山禅茶史,既是茶文化的成长缩影,也是禅宗的发展足迹,更是古代寺院经济制度的侧面反映。

绵延至今"三道茶"

如今去峨眉山,都会听到一种叫"佛门三道茶"的养生秘诀:寅卯、午未、戌亥为每天饮茶最佳时间。

第一道茶,为晨饮之茶,即寅卯时辰饮茶。这道茶需在"恭前饮用".即入厕前清饮三杯,能够将杂陈于体内的毒素秽气清洗出去,起到去秽气下浊物的神奇茶疗效果。

第二道茶就是上午11点到中午1点之间饮绿茶两杯,能够起到防治口腔系统疾病,具有排毒养颜、明目醒脑的茶疗效果。

第三道茶,就不是用来喝了,是用来洗。每天睡前半小时用浓淡相宜的绿茶清洗面部,重点是眼部,能够排毒养颜,安神补脑。

相传,这个峨眉山佛门"三道茶"的茶诀,源于南北朝时期驻锡峨眉山洪椿坪的中印度高僧宝掌和尚"一日三啖"的食茶之法。宝掌法师就是史料记载中的"千年和尚",传说运用各种养生之法活了一千多岁。当然,这样的神话是否科学尚不考,但由此足以见峨眉山禅茶文化的养生传统。并且也可以推断,峨眉山僧人种茶饮茶习俗很早便有。

据可考的古典文献,峨眉山茶事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峨眉地区最早出现的原始农耕。最先将峨眉山森林中野生古茶择而饮之的,是远古农耕时期纷至沓来觅寻长生不老修行之术的中国远古原创道教人物。然而到了隋唐以后,佛教的兴盛和寺院经济的扩展以及当时的土地制度,佛门的种茶制度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峨眉山万年禅茶始于唐宣宗在位期间,由时为峨眉山南岳临济宗第三代门人的昌福禅师创立,并创编茶道律谱《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一书,以其"人水合一、人茶合一、人壶合一、天人合一"的四大茶品、茶人、茶道、茶事理念,揽天地山水、人文性情于一体,并传授茶法给众僧人,随后传给下一位主持隆元法师。

隆元法师是峨眉山本地人,对茶的种植和制作都较为精通,通过他的努力,峨眉禅茶又溶入了一些种茶和制茶的方法,并获得大量民间俗家弟子的支持和修习,此后,峨眉山禅茶遂发扬光大。

世界禅茶文化与宁波茶会碑


世界禅茶文化与宁波茶会碑

世界禅茶文化与宁波茶会碑

说起禅茶,看似平常,却有很多文化。今年的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与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可谓流光溢彩,其中禅茶东传宁波缘研讨会,“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和茶会碑揭碑仪式,更是别开生面。

世界禅茶盛会何以花落宁波?前四届举办分别在河北、台湾、江西和福建。宁波自古有“东南佛国”之称。前几年,专家学者和僧人在宁波考察时,建议以禅茶文化为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在宁波市人民^***支持下,由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宁波七塔报恩禅寺联络海内外学者、僧人,广泛征集禅茶论文,得到响应。

提交的38篇论文出自全国主要省及港澳台地区的茶界和宗教界的资深专家,还有日本、韩国等境外著名学者及僧人,多角度探讨了禅茶渊源、茶与禅的关系及其等。宁波茶文化促进会顾问杜钧宝以名山名寺产名茶的史实,阐述自古禅农种茶推进发展。太白山中的天童寺一带,至今还流传古代写僧人的茶诗:“太白山尖晚发枪,蒙蒙云气过兰香。里人哪得轻沾味,只许山僧自在尝。”天童寺方丈诚信大和尚宣讲论文,讲到唐朝怀海禅师早年住持宁波金峨寺,

构建中华茶文化精神实质的新内涵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她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历经陶炼而升华至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形成宁静清和的生活方式、精行俭德的价值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今天,如何继承优秀的茶文化传统,适应时代发展,是所有茶文化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

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结合茶文化价值理念与时俱进发展深化的自身要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先生关于“清”、“敬”、“和”、“美”的当代茶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茶文化所具有的五大功能,茶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八心”等茶文化思想与理论,顺应了新时期茶文化理论创新的需要,值得广大茶文化研究者和茶人们学习和思考。

“清”、“敬”、“和”、“美”是当代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陆羽的“精行俭德”、庄晚芳的“廉美和敬”、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以及海内外相关茶道茶艺流派的“理”、“融”、“静”、“正”、“真”等等,都是有关茶文化精神实质或称茶道精神的深刻阐述。“清”、“敬”、“和”、“美”,既是对传统茶文化精神的继承发展,也是对当代茶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升华。

所谓“清”,是指与茶叶、茶饮相关的清茶、清醇、清淡、清香,与情操修养有关的清心、清静、清纯、清净、清平、清雅、清逸、清高,与从政为官相关的清白、清风、清正、清廉、清官、清誉。“清”是茶的基本特征和人的基本品质的充分体现,一个“清”字,可以涵盖以往学者曾有提出的“德”、“俭”、“廉”、“正”、“静”、“真”等多种内涵。

所谓“敬”,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敬重的友好关系;是指人对自然、规律、历史、人民的敬畏之心。一个“敬”字体现的是茶之于礼的价值和人行于世的守则。

所谓“和”,是指基于茶文化“清”的本质和“敬”的理念之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和谐关系。一个“和”字所体现的,既是茶道,也是人道和社会运行之道。

所谓“美”,既指茶叶的色香味形、茶园的美化、茶人的美意、茶境的美妙,更是生活美满、道德美好、人性美善的概括。一个“美”字,是茶文化追求的最高愿景,是茶、人、社会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上的共同升华。

“清”、“敬”、“和”、“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当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同和重视,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始终。茶饮、茶品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和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本质上紧密相连。泡茶、饮茶、敬茶、赠茶,既是口舌之需,也是礼节,更是礼仪。因此,茶中的生活,不仅只是物质的享受,更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规矩守则。

孔子曾言:“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忠恕”二字,体现了儒家处理人类社会和平交往和人际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既涵盖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要义,也是茶文化精神之所由从生,因此,茶文化精神的实质,不仅只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更讲究的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内在秩序。

《易经》有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语道出了文化在“化成天下”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清”、“敬”、“和”、“美”的当代茶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可以从“化和心灵”和“化和社会”两个方面,认识理解和推广实行茶文化“爱心”、“德心”、“精心”、“苦心”、“凡心”、“放心”、“专心”、“和心”的八心之论。

1.茶文化的以文化人,重在化和心灵。这体现在“三悟”,即感悟人生、领悟真谛、提升觉悟,即通过品茶品人生,从茶文化中品鉴生活之道;从人生的感悟中品鉴心灵美德、领会人生价值;修炼身心、净化自我、心智开悟,以求心灵和谐之境。

一要培育爱心。“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茶文化能陶冶性情,修养品行。茶叶产自深山,无私奉献于人,施多于受的品性可以激励人们勇于社会担当,惠及社会。

二要崇尚德心。朱熹讲:“德心,善意也。”中国文化向来注重德性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先贤的一贯思想,弘扬茶文化要从提升个人的涵养入手,着力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思想品德,彰显茶文化的思想道德价值。

三要修炼静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茶道一直都把“静”作为达到物我两忘的必由之路,“心静自然凉”,茶生活营造的空灵静寂,有利于人们静心思虑,自省自察。

四要涵养苦心。茶大多初尝苦涩,却苦中有甘,可以启发正确对待人生的苦与乐,应对生活逆境,苦尽甘来。

2.茶文化的以文化人,重在化和社会。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于大力倡导以和为贵的理念,茶叶是具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等内涵的文化符号,其平易平和的姿态,让人容易亲近,可以舒缓心境,促进身心和悦,社会和谐。

一要保持凡心。无门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赞美了“平常心即道”。所谓的茶之本也不过是烧水点茶,从平凡生活中感悟从容平淡才是真。以平常心观不常事,是一种高尚的境界,积极的人生。

二要勇于放心。慧能大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参禅最高境界是不要庸人自扰。品茶强调一个“放”字,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茶香中放松自己。人生也要善于放得下功名利禄,看得开喜怒哀乐。

三要历练专心.煮水沏茶需要专心致志、饱含感恩,感受茶叶中蕴含的天地精华和云水灵气。做人做事也是如此,皆需专心致志、脚踏实地。

四要倡导和心。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茶文化的核心,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茶与自然的协和,茶艺手段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重分享,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重礼仪,客来敬茶,以礼待人;重沟通,以茶会友,平等处世;重包容,以茶论道,能容天下人;重廉俭,“以茶代酒”,精行俭德。这些和谐共融的价值观念,无论是对人的心灵和谐,还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作者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副部长,本文根据作者在第12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本刊略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中国国民的特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中国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茶文化之花之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常开常新,就因为茶能符合中国国民的内在追求,从而茶文化精神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佯,茶文化精神也反映了中国的囚民性。

中国茶文化之花是由具有中国特性的国民浇灌和培育出来的,即中国国民性规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内在特质(即茶文化精神),因此,要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中国茶文化,就必须首先理解和认识中国人,即中国的国民性。

一、重视现实人生是中国国民的特性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精神

在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塑造中国国民特性的主要思想是儒家和道家。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有多层含义。其中的一层,也就是对中国国民的以大塑造,就是重视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是对人生的充分肯定。中国国民不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而是在现实世界巾保持或追求幸福和快乐,即道在伦常日用中,这便是孔子的仁对中国国民的塑造。

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补充,对中国国民性的塑造也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尽管是崇尚沾净虚无,去尘离俗,恬淡无为,然而,他们仍然是重视现实人生,他们修炼长生术的目的,仍然足为了求得生命的延续,仍然是为了活得更好,更有质址,这就是道士们所向往的轻身换竹,羽化成仙。

无论儒家也罢,道家也罢,对中国国民性的塑造之一就是重视现实人生。

中国茶文化是由中国特性的国民所创造、培养和发展,因而重视现实人生也就成为巾同茶文化的内在特质之一。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种种品茶赞茶的文化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茶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得志时怡情、修性的重要手段,而茶更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失意时安慰人生、平衡心灵的重要手段。因为茶中有人生的满足,使得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即使遭受巨大的打击和不幸,也不陷入宗教的迷狂或深沉的忧郁。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失意文人品茶赞茶的历史或情感体验。

中国茶学第一人--茶神陆羽,尽管看透人生: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然而,他没有沉入佛门避世,而仍然执着现实人生。不断地对现实人生探索,而达到了人生的高境界,将儒、道、佛融于一身,才写出了茶学经典《茶经》。

自陆羽之后,历代茶人正因为重视现实人生,才有如此多的咏茶之诗和茶学著作。文人士大夫们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以茶励志,以茶修性,而失意时或经历坎坷时则从品茶的境界中寻得心灵的安慰和人生的满足。

唐代诗人韦应物说:为饮涤尘烦--饮茶能消除人世间的烦恼。韦应物是个失意文人,在现实社会无法施展才华,便消沉隐退,在茶盅中享受人生。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后半生仕途不畅时,便退隐山林,在恬淡宁静中以茶相伴、享受人生: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无忧无乐者,长短任天涯。

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宦途不得志而毕生致力于创作,创作了大量的茶诗,在茶中享受闲远古淡的人生。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是因为壮志难酬,而在茶中寻得慰藉,创作了唐宋诗人中最多的茶诗。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中国历史上失意的文人士大夫们沉湎于茶艺或茶道,在茶中享受人生,在茶中倾注中国的儒释道思想。

二、追求人格完善是中国国民的显著特性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精神

中国国民的文化心理结构奠定于孔子仁的思想,两千多年来持久而稳定地承续下来。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结晶,而中国农业社会在两千多年中没有大的变化,即封闭而稳定地发展。因而孔子所奠定的这么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在封闭而稳定的农业社会的环境中承续不断,后世的思想家们也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某一方面。

孔子仁的一大特性就是突出了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而极力强调学习和教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追求知识、勤奋学习和讲求控制、锻炼意志而达到伟大的人格: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就是孔子的个体伟大的理想人格。

孔子所树立的理想人格,经过孟子的发展得到了极大地高扬,孟子说: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竹,饿其休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听以动心,忍性,曾益共所不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这些经典名句,两千多年来,激励着中国的国民,而成为小国国民的性格,特别是成为丈人士大大的人格理想。

中国茶文化主要是由中国文人士大夫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追求人格完善成为中国茶文化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茶文化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象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水火本来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茶道,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过年过节,各单位举行茶话会,表示团结;有客来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与尊重。常见酗酒斗欧的,却不见茶人喝茶打架,那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这种和谐、友谊精神来源于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国历史上,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