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的主要种植地(适应种植地)

发布时间 : 2020-11-12
金丝皇菊全国有多少地种植 茶叶地 种植茶叶

金丝皇菊全国有多少地种植。

苦丁茶的种植地主要位于长江下游至华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 、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 、东莞 、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主要城市:海口、三亚、琼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门、香港、南宁、钦州 北海、茂名、景洪)

苦丁茶的相关知识(相关文章)

1苦丁茶的形态特征(外形特征)。

2苦丁茶的采制,性状,化学成分,性味和药用价值。

3苦丁茶的保健功效详述。

4苦丁茶的制作工序及苦丁茶的档案。

6苦丁茶的品质特点,异质茶鉴定和品质鉴别。

7苦丁茶的历史传说。

8饮用苦丁茶的注意事项。

9苦丁茶的科学饮用方法。

精选阅读

苦丁茶的种植


种植苦丁茶:

苦丁茶树系深休眠树种,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无人掌握其人工繁殖技术,导致仅有的少量母树,濒临绝迹。

一、种子育苗繁殖1、采种:每年10--11月份采集成熟果实。

2、种子处理:

(1)搓烂,冲洗果皮,捞取下沉饱满的种粒,荫干再风净,便得纯种。

(2)打破苦丁茶种子休眠。苦丁茶属于生理后熟,一般采用湿沙层积法,另外也可变温处理或以不同浓度的化学品处理,打破休 眠。

3、育苗,移苗,苗期管理与常规相同。

4、定植规格: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定植。

5、定植规格:采取是度密植矮化技术措施,株行距2米×1.5-1.8米,坑规格1米×0.8-0.7米。

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一般有扦插,压条和嫁接三种方法,经过许多试验和实践证明,苦丁茶不论采用哪种繁殖方式,成活率均达80%以上,现对本地普遍采用,操作较方便的扦插繁殖作简要介绍。

1、整修插床和插壤。插床床面宽100cm,高30cm左右,长度以方便工作为宜。插壤成份和比例按蛭石粉:河沙:火烧土=3:5:2。

2、插穗的准备(1)插穗以幼龄树为好,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枝条。

(2)插穗的修剪。插穗的长度,一般4厘米左右,每段最少留2-3个腋芽(潜伏芽),剪截时,插穗上端留一张叶的1/2或全叶(插穗留叶的多少,应看插穗大小来定,以利于光合作用为宜)下端的切口靠近腋芽基部或节间,与横切成垂直断面,则切面小,愈合快。

3、植物激素处理。苦丁茶是难生根的树种,植物激素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根的生长及成活率,使用ABT1号生根粉,效果较理想,首先根据插穗的成熟程度,将母液稀成所需的浓度,一般为:速蘸插穗浓度500-1000-2000PPM,处理时间几秒到30秒,慢浸插穗浓度50-100-200PPM,浸泡时间为0.5小时-1小时-2小时。

4、扦插。选择阴雨天或傍晚,以叶面不重叠为度,将插穗直插入基质,深度为插穗部长的2/3,短小的插穗,宜深不宜浅。

5、移植,扦插2-3个月后,腋芽开始萌生3-4毫米,证明插穗已经生根,继续管护培育一段时间,新根长到1-2厘米,即可移植到营养薄膜袋,等苗高26-30厘米,则可拿到茶园定植。

铁观音茶树品种种植的适应条件


铁观音茶树适应的生长条件主要是光照、温度、水份、风、土壤。地形等因素,称为“生态因子”。研究铁观音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在栽培中进行合理的调节,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1、光

茶树与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光照条件以满足其光合作用需求。茶树在系统发育中形成耐阴特性,要求较多多漫射光。俗语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正是由于高山多云雾,多漫射光和紫外线光,使茶叶茸毛发达,叶绿素增多,茶叶持嫩性强,咖啡碱和含氮芳香物质增加,这些都是好茶的鲜叶原料品质要求。铁观音的品质特征突出香气和滋味,要求碳氮代谢适中,各种内含物质含量比例协调,因此不需要高强度光照;

2、温

铁观音茶树新梢生长适宜温度为20’C~25’C,年平均温度在13’C以上最低临界温度约为零下10’C,最高临界温度为45’C.一般认为,安溪茶区的茶树在日平均气温达10’C以上开始正常生长,但在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气温超过30’C时对其生长起抑制作用,35’C则生长缓慢,40’C以上则生长受阻。温度越高,嫩叶扩展与增厚越快,从而导致物理硬度增加,嫩叶转为绿色有加快的趋势:在15’C以下,鲜叶在相当长时间内,嫩叶仍为淡绿色。在生长适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大,给茶树积累大量物质,促进茶叶品质的提高。安溪年有效积温在6000’C左右,很适应茶树生长的要求。不同的海拔高度和不同季节,造成不同的温度差别,使鲜叶品质有所差异;

3、水分

茶树树体含量百分五十五到百分六十。而芽叶含水量高达百分八十,因此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毫升以上。安溪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1900毫米,常年湿度达百分八十,完全满足茶树的生长要求。但雨量多,湿度大,茶叶生长茁壮,芽叶肥厚,内含物多,成茶品质高:暑秋茶经常遇上干旱,茶树生长受阻,故品质降低;

4、风

闽南茶区属于东南季风气候区,季风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促进了茶树的生长。不正常的风对茶树生长有所影响。春季寒风(倒春寒),使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或停止,从而引起春茶叶张薄,内含物少,品质下降,质量降低。风对制茶有一定的影响,会改变相对湿度,促使茶青失水不正常。应根据不同风向,采取相适应的措施;

5、土壤

铁观音茶树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是:以红壤为主,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质地疏松,通气和排水性良好,PH值在4.5~6.0之间,矿物营养元素丰富,特别是土壤中锰.锌.含量较高,有机含量百分二以上,地下水位低于土表1米以上;

6、地形

在一定范围内的海报高度间,山区云雾多,日光漫射,紫外线多,茶叶能积累较多的芳香物质,茶叶肥厚柔软,持嫩性强,可以提供良好的制茶原料。在安溪的生产实践中,海拔高程在300米以下的丘陵区,铁观音茶树生长好,单产高,但品质略差。经分析,在海拔350米~850米的范围内生长的铁观音茶叶质量最好,也较稳定。但到了千米左右的高山,由于日照少,温度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弱等原因,反而影响了茶树生长及鲜叶物质的合成积累,鲜叶中的碳氮比例不当,从而使其滋味略淡。

在同一生产区域中,由于各片区茶园的地形,地势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小气候,间接地影响茶树生长,使得鲜叶质量不同。

就安溪所处的维度和气候条件而言看主要是坡度和坡向。一般山坡的太阳直接辐射量大于平地,但坡度过大,不仅水土冲刷严重,茶园土壤持水量少,不利于茶树生长。一般宜选择于坡度在25度以下,最多不超过30度。同一坡度,下坡较上坡水土条件好。从坡向而言,总体上是南北坡优于东西坡,其日照时数相对较长。从南北坡对比,有利光合积累(但北坡在夏秋季干旱季节则较湿润);以东西坡对比,东坡优于西坡,因为西坡温度较高而易于干旱,这就是安溪老茶农所说的西坡较“干烧(热)”道理。

以上“生态因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选择新茶园应全面考虑。要按照山地阶梯级茶园建设的六条标准(集中成片,等高梯层,缓路横沟,深垦下肥,良种壮苗,合理密植)建设茶园,实现茶树良种化,茶园园林化,茶园水利化,栽培科学化的现代化茶园新生产格局。但目前,各地茶业生产发展的主攻方向是继续抓好地产茶园改造,改植换种和加强茶园生态建设,建立无公害茶园,努力创建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实施“优质,精品,名牌”的发展战略。

茶树 种植


(一)品种和苗木的选择

1.品种选择与搭配

新建茶园的品种选择,主要根据本地气候、地理条件、茶类生产、消费特点、企业产品定位以及茶树品种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

(1)选择的品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良品种的优异性状只有在适宜它生长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选择品种,首先要看它是否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此外,.不同的茶树品种对土壤、地势及栽培条件也有各自的要求。如有的品种适宜在平地或丘陵地区推广,有的品种适宜在高山栽培。良种特性的发挥与土壤条件、肥培管理水平、种植和采摘方式等栽培条件有关,有些品种在高山地区和土壤较差的条件下仍能发挥出良种的优良特性,而有些品种必须在土壤深厚、施肥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优质高产。如潮州凤凰单丛茶在土肥及栽培管理较好的低海拔茶区产量高,但品质远不如在高山多雾的高海拔茶区。因此,在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时,必须对本地自然条件和品种的特性作全面的了解,以避免盲目性。

(2)选择的品种适制茶类适应市场需要,经济效益高,或者有独特的经济性状。茶叶的经济效益最终是通过市场销售来实现的。因此,在选择茶树品种时,要考虑所选品种的茶类适制性应与当地市场需求和企业产品定位相适应。不同品种的茶类的适制性、生理生化特性、外部形态特征等有明显的差异。如有的品种茶多酚含量高,适宜栽培在主产红茶的茶区,而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的茶区应该选择发芽早、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值低的品种。因此,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和茶类适制性,选用适宜本地区的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一般来说,所选品种应是省级或国家级良种,并具有生长繁育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丰产、优质等特点。此外,根据需要,可考虑品种的某些独特经济性状,如高香型、低咖啡碱型、高氨基酸型、高茶多酚型和多茸毛型等。

(3)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合理的品种搭配,不但可以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经济效益,还能充分利用初制设备,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并有利于按不同品种茶园分批分片制订科学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茶叶采制等常年管理计划。品种的合理搭配主要考虑3个方面。第一,注意萌芽期早、中、晚品种的合理搭配。不同茶树品种的春茶萌发、开采期的早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甚至可相差1个月以上。通过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不仅有利于错开采茶高峰期,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还可以充分利用加工厂房和机械设备,减少闲置和浪费。更重要的是,能保证整个春茶期间都有高档名优茶产品。一般早、中、晚品种的搭配比例为6:3:1或5:3:2。第二,注意不同抗逆性品种间的合理搭配。多品种合理搭配后,可以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存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流行的风险。日本曾经因大面积推广种植无性系薮北品种,而造成茶园炭疽病流行,损失惨重。因此,在选择茶树品种时,应根据当地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选择一些抗病虫性强、优势互补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进而减少或不施用农药,有利于发展无公害茶或有机茶。第三,注意不同适制性品种间的合理搭配。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适制性为同一类茶而品质特色不同的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其意义在于,可以实现品种间的产品原料拼配和品质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是指分别适制不同茶类(显毫型绿茶、少毫型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多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每一类品种都有一定面积的茶园,因而可以开发多茶类产品,以满足市场对不同茶类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2.无性良种苗木的标准

目前茶树的苗木主要分为有性苗木和无性苗木两种。有性苗木是指通过种子播种育成的茶苗。有性苗木的特点是变异性大,不易保留母本的特性,且品种纯度不高,不适宜作为名优茶发展用苗。无性苗木是指用茶树成熟枝条剪成短穗扦插育成的茶苗。无性苗木的特点是能较好地继承母本的遗传特性,不易发生变异,苗木品种纯度高,繁殖系数大。因此,无性系品种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如原产福建省福鼎县的福鼎大白茶品种,尽管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至今仍然是广大茶区热衷推广的良种之一。

在引进无性良种苗木时,出圃要求因品种、气候及习惯不同而有所不同,茶苗出圃的最低标准为:

(1)苗木高度(根颈与茶苗顶牙基部的长度)不低于25厘米。

(2)根径(距根颈10厘米处的苗木直径)不小于3毫米。

(3)根系发育正常。

(4)叶片完全成熟,主茎大部分木质化。

(5)无病虫为害。

不同时期扦插的茶苗,在1~1.5年内达到出圃标准。有的苗木虽不符合出圃标准,但当地气候条件能适应这种小苗移栽,往往效果也很好。从茶苗移栽的成活率和生长势衡量,大苗移栽的表现较好。但培养大苗问题很多,如苗圃中因大、小苗之间竞争,造成茶苗出圃量降低;大苗培育时间长,苗木的生产成本高;苗体大,定植较为费工。

(二)茶苗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1.清园

在开垦前应清除地面上的杂草、树桩、石头等,适当保留不妨碍种茶的树木作茶园遮阴树。

2.开挖种植沟

平地茶园(坡度在150以下的茶园)按直线开挖,大行距宽150~16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60厘米×50厘米。坡地茶园按环山等高线开挖,双行种植大行距水平距离宽15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50厘米×50厘米;单行种植大行距水平距离宽12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40厘米×50厘米。

(1)开挖时间。当年10月至次年2月。

(2)开挖方法。由下而上开挖,先挖最底沟,然后将 l~2行间5~10厘米的表土铲起回人第一种植沟:同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和钙≮镁、磷肥50千克作底肥,将底肥与表土混合回沟,边回边打碎土块,草皮与草根回人下层。为避免底肥与茶苗根系直接接触,表土回填后上面再盖一层新土。

(三)种植规格

种植规格是指茶园中茶树的行距、株距(丛距)及每丛定苗数。不同类型的茶树品种,由于分枝习性、树姿树势等的差别,其种植密度应有所不同。如乔木型的大叶种,其行、丛距要适当放宽,行距应放宽至1.6~1.8米,丛距40厘米左右;灌木型的中小叶种,行、丛距以1.5米×0.3米,每丛定苗2~3株为宜。如分枝角度小的半开展型茶树品种,其行、丛距还可适当缩小。

不同地势、土壤和管理水平的茶园,其种植密度也不一样。坡度小、土层深厚肥沃、结构良好的土壤,管理水平较高的平地茶园,其行、丛距以1.5米×0.3米为宜,并适当增加每穴种植株数;坡度较大、土层浅薄、土质结构较差的山地茶园,行距可缩小到1.0~1.3米,丛距可缩小到20厘米左右。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种植规格。

单行条植:行距130~15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2~3株茶苗,亩植2000~3000株。

双行条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丛1~2株茶苗,呈“品”字形排列,亩植2500~3500株。

三行条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和株距各33厘米,每丛1~2株苗。亩植3000株以上。

一般大中叶品种多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植,小叶品种采用双行或三行条植。

(四)定植时间与方法

1.定植时间

茶苗定植时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才能保证有较高的成活率。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移苗定植的时间选择在茶树地上部生长进入相对休止期、地下部根系生长较为旺盛的时候,成活率往往较高,一般在春季茶苗未萌芽前或秋季的“十月小阳春”后。就广东来说,当年的11月至翌年2月,这段时间多数茶区常有降雨,能及时补充茶苗移植后的水分,并且这一时期正是茶树地上部进入生长休止期的时候,最适于茶苗移植。而幼苗移植后,它的根系经过一个冬季的生长,恢复了移植时所受的损伤,翌春就能正常生长,利于抵抗7、8月高温干旱的侵袭,因而成活率较高。但在冬季气候特别寒冷、茶树易受冻害的低洼地和降温较早的高海拔山区,还是以春季移植为好,且不宜迟于2月。

2.定植方法

按照种植规格,在定植沟内开深、宽各30厘米的定植沟(或穴),淋足穴(沟)底水,然后将茶苗置于定植沟(穴)内,一手扶直茶苗,理顺根系,一手填土,当填土至定植沟(穴)的一半时,轻提苗,舒展根系,稍压紧,再覆土至根颈处,压实,并淋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并盖草保湿。茶苗定植深度以覆土至茶苗原来的人土部位(又称泥门)为宜。种植时尽量做到带土移栽茶苗,栽植时品种不可混杂;苗木运回前要把一切栽植准备工作做好,苗木运回后应组织人力及时栽种,一时种不完的苗木要假植;苗木根部不可与肥料直接接触。对于过大的苗木,为减少枝叶失水,可结合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将离地面15—20厘米处地上部分剪去;备留小部分苗假植,以用于补缺。袋苗种植时应剪除塑料袋,然后连苗带土放人种植穴,用湿润细土填人穴中,用力压实,并注意把剪下的塑料袋拣出茶园销毁或回收。

(五)提高茶树定植成活率的措施

1.茶树苗木的选择

无性系茶苗的植株大小应适中,不宜过小或过大。因为小苗的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移栽后失水严重,且体内积累的养分少,根系幼细,移植时断根损伤大,抗逆性差,不易成活;过大苗植株和根系均较大,移植时的修剪损伤大,或者在起苗时断根多,或者种植沟较浅,从而影响成活率。因此,最好选用1.5~2年生的扦插苗,其基部主茎直径要求,大叶种在0.5厘米以上,中小叶种则要求在0.3厘米以上。

2.茶苗出圃前的炼苗处理

炼苗处理可提高苗木的素质,增强抗逆性。实践表明,经过炼苗处理后对提高移植成活率效果非常明显。经过炼苗处理的茶树,外观长势可能差些,但成活率高,这一点在购苗时也可作参考。炼苗可采用如下措施:

(1)水肥控制。由于茶苗在苗圃条件下管理,水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组织幼嫩,抗逆性差,因此,在出圃前3个月要停止施肥,也要视气候情况尽量减少供应水分,以不旱坏茶苗为宜。

(2)疏棚。茶苗长期在苗圃的遮阴环境下生长,耐阴性强,对阳光的适应性较差。因此,在出圃前通过疏棚,逐步增加透光度,加强幼苗的光适应,可提高苗木的素质。

3.茶苗出圃前的打顶

在茶苗出圃前半个月打顶,把主、侧枝的顶芽摘除,促使茶苗幼嫩组织老化成熟,以减少茶苗的幼嫩组织器官,提高抗逆性,同时也促进腋芽饱满。

4.种茶和起苗时间的选择

起苗时间一般根据种植时间确定,但高温干旱的夏秋季节不利于种茶,应选择冬春季节为宜,以提高成活率及减少幼龄茶树管理成本。在起苗时最好选择阴雨天气,如遇晴天干旱气候,应提前3天灌透水,使起苗时能连根带土、不断根。起苗时间不宜提早,近距离的应边起边种,远距离的应即起即运,起苗后不能超过1天停放期。

5.起苗技术与要求

起苗时不能用手拔,应用锄头挖,尽量少伤根,多带土,如外运茶苗,要尽量保留黏附在细根上的黏土,并用稻草或编织袋包住茶苗根基部,保湿防晒。

6.及时种植,保证种植质量

茶苗运回后应放在阴凉处喷水保湿,要防止风吹日晒、紧压堆闷,保证苗木鲜活,否则茶苗会因失水生活力下降而影响成活率。同时要及时种植,两天内不能定植完的茶苗应进行假植,如果假植的时间较长,则必须选择避风阴凉、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成适宜深度的沟,苗木单株排列,不重叠,且使根部舒展,培土踏实,每天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使茶苗成活,然后根据进度,边取苗边种植。

7.适当修枝

移栽完毕后,为减少水分蒸腾,可酌情用枝剪剪去部分枝叶,尤其是在茶苗枝叶繁茂或干旱的情况下移栽,修枝可起到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剪时一般在分枝部位以上留1~3叶剪。小苗剪后还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面积,剪口要平滑,离临近叶片着生处距离适度,一般1厘米左右,不可太长或太短。

8.加强水分管理

茶苗移栽后成活与否,最重要的是水分管理。茶苗移栽后1个月内,一般隔3~7天要浇水1次(干旱季节,每天浇水1次),每次浇水要注意浇透,使根部附近的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以后根据天气及茶苗状况,合理灌溉。淋水时间在每天下午或傍晚,不能在强光高温的中午淋水。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大雨、暴雨后,不能长时间积水。

9.适度遮阴

茶苗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从苗圃移栽到大田,对光的适应性差,小苗由于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容易烧伤。因此,移栽后失水严重时可采用遮阴方法,有条件的可搭建遮阴棚,也可用树枝叶遮阴。

茶叶种植


茶叶是中国人日常饮用之品,也为世界人土所普遍爱好,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这三种饮料中,以饮茶占人数最多,地区最广;茶叶对人体健康所起的特殊效用,更是其他饮料所不及的。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在远古时代,中国先民就已经懂得利用茶叶。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的古体字)而解之”。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还明确地指出:“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神农食经》也说:“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茶在中国古代,最初是直接采摘野生鲜叶作药用,以后进而为饮用,并从利用野生茶树发展成为人工引种栽培。《华佗食经》说:“(茶树)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古益州包括现在四川和云南。据说东汉末年,诸葛亮南征时,士兵多病,后访问该地人民,以树叶冲开水饮用,减少了生病。这种树叶,就是现在云南西双版纳的茶树,该地人民称为“明树”,并称诸葛亮为“茶祖”可见,茶叶早就受老百姓重视了。后来,饮茶之风从四川一带逐渐扩展开来,茶叶随之成为商品,茶树也向各地传播。到了唐朝,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达十多个省区,茶叶的收入,已成为封建王朝的重要财源。

“神农”据考证,非指一人,乃一个部落的统称,《神农本草》一书为东汉时期(公元25一22O年)所撰,是世界最早提出茶叶用於医疗的书籍。此外,西汉王褒在招买书僮的《僮约》中规定:“武阳买茶”(要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要把茶具洗于净才煮茶)。东晋郭璞注释《尔雅》,对茶树的生长、形状、饮用作了初步的描写:“苦茶。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苏,蜀人名之苦茶”。唐代陆羽(公元729—804年)的《茶经》为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这部专书,对茶叶的起源,茶树的形状,茶叶的功效,茶区的分布 ,以及烹饮的方法,作了系统的论述。据《茶经》记载,唐代产茶地区已有十三省四十二州,可见茶叶在中国源远流长,历史久远,誉中国为茶叶的故乡,是当之无愧的。

在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中,中华民族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茶叶采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三国时代魏国张辑在《广雅》中已有生叶制成茶饼的记载;唐宋产茶趋兴,发明了“蒸”、“焙”制茶法,制茶技艺日益提高。到了明朝,采制技术进一步革新,出现了薰花茶,制法由晒青、烘青变为炒青,同时改碾为揉,改研膏团茶为条形散茶。茶叶的外形、内质为之一变,为中国绿茶制作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十八世纪乌龙茶演变为工夫红茶,以后又创造了不少其他制法,各地的名茶品种层出不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茶叶款色品种最丰富的国家。

茶叶也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1610年,荷兰人首先从中国运茶到欧洲,当地人对茶叶惊叹不已,认为是“灵草”,是“能治百病的药”;甚至把茶叶看成是“贡熙”,是进贡绪皇帝的佳品。连往欧洲的茶叶虽然价钱昂贵,但是当地人只要能买到中国茶叶,“其价几何,在所不惜”在某些外国文学作品中,也有提及中国茶的片段,如意大利作家李达斯达觉於1735年在维也纳写的名叫《中国女子》一剧中,就有人们一边饮中国茶,一边观看欧洲戏剧的情节。

中国不但出口茶叶,而且向很多国家提供了茶树或茶籽。远在公元九世纪初,日本最澄禅师到中国留学,便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首先种植在近江台鼓地区,以后就普遍引种了。现在世界上产茶居首位的印度,也是在1780年从广州运去茶籽后才开始种植。后来,印尼、锡兰(今斯里兰卡)和俄国(今俄罗斯)等国家,相继从中国引种了茶树。今世界上各国的“茶”的名称,都源出汉语,有的是广东话的读音“Cho”或是厦门方言的读音“De”。俄语的“Chat”(茶)字,是由中国北方音“茶叶”两字转变的;英国和美国的“Tea”(茶)字,就是厦门话“茶”(De)字的读音;日语的茶字的书写法和汉字的“茶”一样;茶树最早的学名——Thea sinensis即是“中国茶”的意,甚至连茶具的叫法也相同,如马来亚语的茶壶是“teh~Kowah”,就是厦门方言“茶”的读音。

目前,中国有十五个省(区)产制商品茶,全国茶叶产量近年居世界第二位。

茶叶种植技术


问:目前有哪些比较早的绿茶新品种?

答:适制绿茶品种有:特早芽种有元霄绿;早芽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九龙大白茶、福云595等品种。

适制乌龙茶品种:特早种有乌龙早、香山早1号、早芽种有黄旦、茗科一号、丹桂等品种;中芽种有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等品种,迟芽种有肉桂、本山、杏仁等品种。

绿乌兼制品种有:黄旦、黄奇、梅占等品种。

问:最佳种植时间?

答: 一年四季中,春、秋二季都适宜茶苗移栽。早春在(2月下旬~3月上旬)、深秋在(10月中旬~11月份)为移栽的最佳时期。但秋末冬初移栽要比春季移栽好,因为秋末冬初茶树地上部分的生长已逐渐进入休眠期,而地下部根系因地温高于气温而处于生长活跃期,这段时间移栽的茶苗有利根系生长发育。有利因起苗致伤根系的恢复和再生,有利茶苗成活。

问:种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茶树栽培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移栽方法

首先把种茶土地进行翻耕,整平。①开好排水沟,防止土壤积水,然后按一定种植密度开好定植沟,有条件的可以在定植沟一侧开深45公分,宽30公分的施肥沟,施入有机肥或土杂肥,及时盖土后再开定植沟,定植沟一般掌握在深20公分,宽15公分左右,密植程度根据土壤条件好坏,茶苗多少而定。如行距4、5尺,株距1尺,每穴二株,亩需茶苗3000株,如行距4尺,株距1尺,双行条栽,每亩需苗4500-5000株。移栽时,每穴二株。方法是一手将苗扶直在种植行,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致不露须根时,再用手将茶苗向上微微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及时压紧压实,盖土直至茶苗根(泥门)上面3-5公分为止,浇足定根水,然后再覆盖松土,以防水分蒸发。

二、栽后管理

移栽后茶苗必须及时剪去尚绿部分的嫩枝,目的防止冻害,减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发。移栽后茶苗必须保持一周内土壤湿润,如遇久晴未雨,土壤干燥,每天早晚要及时浇水,促使茶苗成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