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六种境界,你体会到了吗?

发布时间 : 2020-11-18
你是绿茶 你泡的花茶 了解茶文化的体会

你是绿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喝茶的六种境界,你体会到了吗?”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饮茶是不少中国人的爱好,而饮茶的6个境界,你是否都体会到了呢?

一、境外之境

凡开始喝茶时,茶味都是一个样——苦的。茶味单一,味蕾尚未打开,甚至喝所有茶都是如此的感觉。此时,“茶味”尚未入境,故称“境外之境”。

二、初境

喝茶一小段时间后,对茶渐渐有了分辨的能力。可以喝到茶的苦涩甘甜,可以对茶的种类有明显的分别。再细分还是无法体会茶味,但已可以渐渐入境,故称“初境”。

三、韵境

喝了更多的茶,可以更敏感地体会茶味的细节,开始能分辨入口时水与茶的结合度,茶汤的质感、厚度、绵度、饱满度,口感的留存度、生津、回甘、喉韵、舌底鸣泉等的茶味。此时,品茶者渐渐地追求茶的“韵”味,故称“韵镜”。

四、觉境

“觉”,不是睡觉的“觉”,是“发觉”的“觉”。当此时,喝茶已经是喝一种感觉:人泡茶的感觉,茶给人带来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感觉。

当此时,初境与韵境已可渐渐不再在意,而惊“觉”于生命的感知,一种美好或不良的气息都可以轻松被你捕捉。前辈们常说:此茶一看已经知道是什么样的了,不需要喝。当说的是此境。当此时,你已完成对生命的觉醒,故称“觉境”。

五、修境

既已达“觉境”,则应于觉悟后而入“修境”。茶本为药,可学之处甚多。如大地之平凡,却能生养万物,包容万物。低头向大地学习,对视则跟茶相见。

茶,性静而不燥,于平时中不见世间过,恬淡有度,平等待人。品茶或泡茶者,也该有此情志,以茶作媒,修心修身于平生,故称“修境”。

六、度境

修者,因慧根各有深浅,力度各有轻重。所修未必都能成佛成仙,然而,虽未必能达此境,也当发菩提心,发大宏愿,誓愿度尽众生,愿众生离苦得乐,皆成佛道。既以茶为缘,茶即为方便之门。

而若有修得正法者,定不能藏匿正法,应广布流传,功德不可思议。此时,茶为方便法,可度众生,故称“度境”。

cy316.com延伸阅读

喧闹的社会"佛系梗"佛系喝茶也是一种生活境界


佛系大概意思就是看淡纷争、一切随缘,以平静的心态笑看云起云落。最近佛系梗流行,社会出现了“佛系茶艺”,“佛系追星”,另有“佛系工作”、“佛系恋爱”、“佛系化妆”……

其实很简单,佛系大概就是指的就是不紧不慢,不争不抢,有也行没有也行的一种淡然又淡薄的生活态度。如果有就再加入四大皆空的元素,那这个世界就完美了,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要说哪个圈子与“佛系梗”渊源深厚、关系密切,莫非就是茶友圈,“佛系”这个词都已经成90后新标配了,也开始“佛系喝茶”了。与其说这些是丧文化,不如用“既学佛的淡定,也有追求的热情”来形容,倒是更为贴切,不是消极、逃避,而是随性、豁达。

佛系喝茶,不追求刻意的形式!自然的仪式感,自然的味道!笔者与茶打交道也有些年了,已把它当成开门七件事,对于某部分人喝茶相对来说更喜欢从茶的味道本身出发,并不想谈所谓的茶文化和禅这些。

喝茶没有年龄限制,选一个雅静之所喝茶,泡一壶茶,手执书卷,不争朝夕,不急不躁,才能完全体味到其中的苦涩与甘甜。自然也得一杯茶的缓慢时光,把有限而无尽的时间无限拉长,时间的长短,自在内心,无需慌张。

佛系茶人的茶

茶是没有好坏高低,有的只是喝茶人的分别心,每一片树叶从深山老林来到你的面前,都不是应该被珍视?你喝或者不喝,茶都在那里,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本来无一物,为何不喝茶?茶用自身忍受沸水淋湿,成全滋味,你却视而不见,非要分个高低贵贱。而我们佛系茶人,对所有茶都一视同仁,都尽量呈现它最好的一面。

佛系茶人的器

简洁、素雅。在人和器之间形成很好地共振,达到人器合一,将茶最好一面激发出来。

佛系茶人的水

水知道答案,水知道你对茶的态度,对水的真诚,水会给你温柔地回应,对水的温柔,其实也是对茶的温柔,在水里倾注欢喜心,也会迁移到茶中,让茶能接受,水的温柔试探,让茶能给水一个温柔地回答,茶汤会温润如玉。

佛系茶人衣着

只有自在的衣着,才会有一颗自在的心。

佛系茶人语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口出狂言,不恶语相向。

佛系茶艺意境

佛系喝茶,不追求刻意的形式!自然的仪式感,自然的味道!与茶打交道,把它当成开门七件事,对于某部分人喝茶相对来说更喜欢从茶的味道本身出发,并不想谈所谓的茶文化和禅这些。

正如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或许真是这样,开辟自己心灵一处净土。

有茶的生活,你处于哪种境界?


中国人有多久,茶便几近有多久。

历经千年,茶,不仅是一众文化,更是我们的生活。

许多地方,只要带着茶叶、茶点,基本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喝茶的好所在。

回看历史。

文人墨客口中的【琴棋书画洒诗茶】,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似乎茶都是无法缺少的。

茶文化发展至今,这样的文化并没有消失不见。反而更近了一步。

以茶会友、以茶代酒、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 、以茶做菜、以茶健身……

等等如一而是。

以茶融入生活,以茶成了生活。

茶,也是有境界的。

茶的起源是什么,种种传说,玄妙精彩,我们不知真假。

然而,若细想能,恐怕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便是它的起源。

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如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

这就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当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的时候,人们喝的往往不再是茶。

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

但任何事物一旦上升为道,总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玄妙。

佛教强调的“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

道家强调“天人和一”

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

朝鲜茶道的“中正”的茶礼精神

这些均成为茶的另一重境界。

“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有如是说。

一语道破喝茶之本质。

私认为比之前两种境界又有不同。

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着眼

感悟的却是人生的哲理与奥秘。

与喝茶的朴素境界有类似,却着眼不同。

正如我喜欢的另一句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也许得到的不只是闲,亦有境界。

一人品茗,一杯茶,一个世界。

二人品茗,两杯茶,一个天地。

众人品茗,一壶茶,一种氛围。

无论你是多少人,无论你是那种境界。

但我相信,在茶中总能找到我们的为人之本,处世之道。

正如开头所说。

茶,不仅仅是文化。

更是生活。

简单,是一种境界,就像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简单,是一种境界,就像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岁月那么静,那么空,那么简单。

简单是心灵的一种释然和顿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简单,是一种境界。或许,简单是浅浅的随意和从容,仿佛小桥流水般朴素与自然。

又或许,简单是性情的一种解脱和淡泊,天生质朴,隐约直白,回归心灵。

恩与怨,得与失,爱与恨,一颗平常心,让生活简简单单,握住一缕阳光的时候,便有了阳光般的心态,知足、感恩、达观。

简单,是内心里的从容和淡定就像轻轻走过的岁月,不染风尘。天涯海角,尽在心间。

繁华尘世里,享受家常的温暖,憧憬平实的梦想,自由自在,真实坦然。

简单,是淡,淡得彻彻底底。恬淡随意地生活,慢慢沉淀在记忆里的,便是浅浅的快乐,浅浅的遗憾。

简单,是静,静得妙韵嫣然。不抱怨,不心灰意冷,温润地过好每一天。我们寻找的,也只不过是内心世界的片刻安宁,以及,那样一场盛大的清欢。

简单,有时是很自我的自我,即便喜、怒、哀、乐,也看得分外薄,分外浅。

简单,有时还是很私密的私密,内心深处,永远有一个角落,是自己触手可及,别人望断天涯的空间。

纷繁尘世,谁又可以活得真正简单。只能借着一丝禅意,脱得片刻的逃离。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关于本文《简单,是一种境界,就像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道用具,你备齐了吗?


1.置茶器

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 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 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 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 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 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 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 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 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⑤茶刀:取、倒茶叶。

3.分茶器

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① 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 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涤洁器

① 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 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 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 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 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 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 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其它

① 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 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 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 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 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 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 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 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茶的五大精神,你学到了几种?


茶的五大精神,你学到了几种?

喝茶,可能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从对茶的色香味形的品味,慢慢进入茶的内核,领悟茶之精神。

茶水对人的滋养,从口舌到周身,到人的精神世界。茶之所以如此迷人,也正是在于其深刻的内涵。

♨无私奉献的茶

茶树对生长地没有特别要求,不论土质肥沃与贫瘠,哪怕是在荒山上瓦砾堆里,都能活下来并成长起来;对气候也没有特别要求,酷暑也好,严寒也罢,都能尽情地吸纳天地之精华,年复一年,四季常青,既绿化环境又净化空气。

它求之甚少,付出很多,叶儿采了又发,循环往复,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从采摘到制成饮品,茶叶饱受煎熬,却把清新美味无私地奉献给人类世界。

♨孤洁无欲的茶

茶树不仅不避风霜雨雪,而且春不与百花争艳,秋不与菊桂争宠,随遇而安,孤高清白,洁身自好,无欲无求,默默地扎根在寂寥的山野上。

相传2000多年前,甘露寺禅师吴理真“携灵茗之种”,在四川蒙顶山五峰之中的最高峰上清峰里,栽下了七株茶树。它“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被后人誉为“仙茶”,至今仍存,可谓是孤洁无欲的典范。

古人说,茶性俭。若用茶蕴含的这一“俭”的特性,来隐喻人之修身养性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追求简朴的生活,淡泊似茶,心洁如佛。

♨坚守清静的茶

道教典籍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道家认为,欲做到清静就须“目无所见,耳无所听,心无所知”。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清神静心,顺应四时,默默然与世无争;茶的内敛不浮华之秉性,以及茶叶在壶中静静地浮沉,并在没有喝彩声和欣赏之目光的情况下,悄然自我绽放、自我释放,不也达到了极高的清静境界吗?

当饮者悠悠然地品茶时,凝神静气地使整个身心都进入茶的世界之后,就会犹如进入了一个宁静而又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般,感到无比舒心畅快。正所谓“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谦逊大度的茶

茶生长于大自然的灵明之气里,并将其所吸收的日月之光华,内化为丰富的有益成分,遇水舍己成茶饮后,使广大饮者不仅解了渴还获得了营养,其幽雅的芳香更是沁人心脾,可谓功德无量。

但它习惯低调,不事张扬,也压根就没有想得到饮者赞美的念头。正所谓“不求果报,不为名闻”!

即或有饮者恶语谤之,依然抱着“我还是我”的态度静默不语;虽经蒸炒酵挤压揉等诸多折磨,但从不喊痛苦不诉委屈。

人类应从茶的身上受到启迪,人人都来努力做一个谦虚、有内涵、肚量大的人。

♨和敬廉美的茶

和敬,即和顺恭敬之意。茶通过毁容的方式,来把美味呈献给饮者,且无怨无悔,足见其心态平和至极,令人肃然起敬。

当我们透过玻璃茶杯,看茶叶在沸水中的变化情景时,就像在观赏一幅活的山水画一样,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会莫名地产生一种未饮先醉之感,即便你原先有郁闷的心情,此刻也会化为无形而愉悦起来。

在茶室里各个阶层的饮者没有贵贱之分,一律平等,宾主促膝而谈,相互尊敬,大家都把心交给茶,人茶交融,茶我一如。

当然,饮茶除了解渴,还可陶冶情操。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而茶清如露,却醇厚甘美,品后唇齿留香。假如朋友间闹别扭了,可一起坐下来,静静地共饮一壶茶,渐渐地大家激动的心情就会平和起来,心结也会随着茶香得以打开。

茶杯里的江湖,你看懂了吗?


想了解《茶杯里的江湖,你看懂了吗?》知识吗,丰富的《茶杯里的江湖,你看懂了吗?》内容等你来看!

闽南人待客,必须有茶。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喝茶也有喝茶的门道。如果你不懂规矩、不懂门道,那就是瞎混。

作为客人,你必须明白这些茶道规矩,进退才能从容。

古人说得明白:“七分茶八分酒。”倒酒倒八分,倒茶只能倒七分,不是我舍不得一点茶水,确实是因为尊敬你,怕你烫着,只倒七分,留了杯口不烫的位置,让你喝茶。

如果哪一位主人把茶杯斟满了请你喝茶,那多半是他并不是很欢迎你。

有时候,你上门造访某人,主人家已经有客人在了,如果你够格,主人是必定得重新换一包茶用来接待你的,“旧茶不待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如果你是常客,你是主人的兄弟,那就可以忽略不论。

这年头,分秒都是可以折换成金钱的,所以,若找别人闲聊,千万别耽误了主人家的正事。有些人,很客气,又很有修养,他不告诉你他正忙着,让你自己泡茶,还一次次地添水,把茶喝到寡淡无味。这时候,你别还是木头一根,人家其实已经很不耐烦了:你快点走吧!

如果主人平时是一个有品位的人,有客人来,泡茶时,他不会长时间拿着手机低头刷屏,如果他一直这样做,你呀,就知趣点。

作为主人,有半生不熟的客上门,泡茶、喝茶,同样需要察言观色。

把茶喝得“咝啦”乱响的主,多半是“吃没吃相喝没喝相”的人,他不品茗,他只牛饮,如果你需要牛饮喝水的小弟帮你做事,这种人也许凑合,但绝对没办法培养他成为与你同等次的益友。

玻璃茶几都容易弄出声响,端茶杯放茶杯之间,每每弄出响亮的磕碰声,这样的人,粗鲁、不拘小节,最容易给你惹事的,就是这样的小弟。

有的人,在你倒茶或者他接茶的时候,会用食指中指轻扣桌面。很多人懂得这样做,但不懂什么意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种说法是,古时某人与皇帝一起品茗,这皇帝是个茶痴,坚持要自己倒茶,也帮臣下倒茶。做人臣的,受不起,皇帝每倒一杯,便要起立跪倒谢恩。这是喝茶呀,跪了起,起了跪,多麻烦,最后便以两指代两膝,表示下跪谢恩。

若是进你家门的客人,有此修为,那多半是谦谦君子,至少表面上为人厚道实诚,此种人,可以交也。

关于本文《茶杯里的江湖,你看懂了吗?》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具的正确使用,你用对了吗?


我们在日常品茶时,对于茶具的选择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不仅要美观精致,而且要利于茶叶色、香、味的体现,这样一来也能为我们在日常品茶时增添不少情趣呢!

各种材料的茶具中,首推紫砂陶器。紫砂茶具是用一种含铁、硅量高的陶土(紫色为主,还有绿色、土黄的泥)烧制成的,不挂釉,透气性强,由于烧制温度、调配方法不同,呈现紫、绿、红、黄等。

宋代开始有产,明代大盛,清代又进一步发展。盛产于江苏宜兴、浙江长兴。

紫砂茶具的使用

紫砂茶具不仅保温性能好,传热慢,冬可焐暖,夏不烫手,而且其质地最能体现茶味茶香,壶壁的微孔不但能过滤掉一点茶的苦涩味,让茶变得更醇和可口,而且用久了吸足了茶香,再泡茶时会释放这些物质,从而使茶味愈加香醇可口。经常用来泡茶,紫砂的外表会逐渐莹润,发出玉般的光泽,但不可故意用硬布或各种油类去抹它,否则会产生不自然的“死光”,所谓养壶也要“由内而外”。

一把壶最好只泡一种茶,以免香味串杂。新壶可用热水煮洗几次,再用茶水浸泡几次,让微孔张开吐出土腥味,称之为“开壶”。暂时不用的壶,需洗净晾干储藏。搁久不用的壶若有异味,也不能用清洁剂清洗,可以用开水多泡几回。每次用完,倒去茶叶,用清水洗净,外表水珠用干毛巾擦干晾干即可。

选用紫砂壶品茶以小为好,壶小“味不耽搁,香不涣散”。一般绿茶宜用大口低身壶,红茶、乌龙茶宜用小口高身壶,普洱可选用腹大中等大小的壶。

紫砂壶可泡任何一种茶,均能较好体现色香味,但不利观赏,有点“锦衣夜行”的味道。我们不妨用紫砂壶冲泡,斟入素瓷小杯品饮,这样色香味就能兼顾了。

瓷器茶具的使用

由于紫砂陶土原材料逐渐稀缺,泥优工好的紫砂茶具越来越贵,也越来越难得,其实日常使用瓷质茶具也非常不错。瓷茶具既能较好地体现茶味茶香,又能观赏汤色茶形,而且容易清洗,非常实用。瓷器用高岭土1200℃以上高温烧制,含铁量低于3%,以江西景德镇出产的最为着名。选用时以内壁白色者为佳。独饮时用茶杯、盖碗,数人同饮可壶泡杯饮,既方便节约,同时通过共饮一壶茶也表达了不分彼此的情谊。

这里特别要推荐一下瓷盖碗,它不仅可以独饮,还可以当做泡茶器皿,分杯和朋友共享。而它的盖、托、碗三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分别象征着“天、地、人”,用盖碗泡茶,象征着人在天地之间,寓意“天人合一”,可以说盖碗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茶具,也是用处最大的茶具。

建议初饮茶者可以首先备一个盖碗,再加几个品饮小杯,考究一点再添一个公道杯,那么基本可以应付所有种类的茶叶了。旧时民间常用的竹编藤编的食篮,正好可以装下这么一套茶具。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假期,约三五好友,找一处山清水秀树木葱茏的幽静野外,喝茶聊天,“偷得浮生半日闲”,该是多么惬意啊。

玻璃茶具的使用

玻璃茶具传热快,易烫手,也不及陶瓷茶器雅致,好茶之人常不喜选用,但用它冲泡高级细嫩的芽茶却颇有观赏价值,透过透明的杯壁,但见杯中轻雾缥缈,芽叶上下沉浮,兰花朵朵,茶汤清绿,茶香沸扬。

其他材质茶具的使用

至于其他材质,如金银茶具,虽说富贵逼人,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茶叶的色香味,而且容易烫嘴,也不符合茶的清雅之性,不宜使用。玉石茶具的好处,见仁见智,不过也很少见。

列举了这么多茶具,并不是说每次都必须全部具备才能泡茶。

我们不妨做个有心人,在日常有条件的时候讲究一点,以增加雅趣,而条件不具备时,不妨“将就”一下。如果不管现实条件,过分追求茶具的精美齐全,得其形而轻其内涵,过分奢华,过于执着,均是有违茶道精神的。陆羽在《茶经》中,也写过在野外喝茶时如何简化茶具。日本茶道宗师千里休,在晚年也提倡返璞归真,茶器信手拈来,粗陶饭碗都可用。他认为关键在于你对茶器要抱有一种恭敬的态度。最珍贵的茶器应该是倾注了使用过的人的情感的茶器,值得珍惜。茶具在收藏家的手里和茶人的手里的价值并不完全一样,对茶人而言,利用茶具泡出尽可能美味让人感动的茶汤才是第一位的。所以能做到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泡好一杯茶来款待客人,所谓“朴实无华亦文雅”,这才是真正的茶人。

这一对梅兰竹菊图案的杯子和兰草花纹的盖碗,不算精致,也不是年代久远的古董,但因为它们是家里老一辈传下来的旧物,日常使用时,摩挲着杯碗,遥想着逝去的先人,心中格外亲切温馨,仿佛旧日时光重现,感觉无比美好!

对于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大家务必要做好掌握。最后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阅读!

品茶的至高境界


茶饮到一定程度,便要讲究境界。第一是识茶。中国茶品类繁多,各有特色。饮者的最起码功夫,要一尝便知什么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区别。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优劣。茶的品质差别极大,也极细。同是绿茶,龙井与碧螺春有差别;同是龙井,特级与一级有差别;同是乌龙茶,岩茶与铁观音有差别;同是岩茶,本山与外山有差别。虽然不必如专业茶师那么精确,至少也要闻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浅薄,这才能品出韵味。

有了识茶的基础,才能进入更高境界:首先是识水。茶既是一种饮料,就要讲究泡茶之水的质量。对此古人已有许多高论,经典的说法是“山泉最佳,井水次之,江水又次之”。而且要如王安石一样能喝得出江中水与江尾水的区别。今天情况已有许多变化。对于都市饮者来说,真正的泉水井水无处可觅,江水则污染得不能饮用。比较容易得到的就是优质矿泉水。注意不要用纯净水,更不宜用自来水。有了好水后,还要懂得冲泡的方法。一般来说,绿茶比较简单,八十度左右开水即可。乌龙茶的温度要求则较高,既要现烧,又不能沸滚太久。有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茶具。这便是识器。中国的茶器,是一门洋洋大观之艺术。最好的当然要数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壶价值胜过黄金。除此,还有许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镇的瓷茶器也很漂亮。对于一般饮者来说,要懂得欣赏。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与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乌龙茶要用“曼生壶,若琛瓯”,必须将茶水从壶里倒到小瓯里,考究的还配有拇指大小的闻香杯,先闻后饮,所以又叫功夫茶。绿茶就最好用玻璃杯,看茶叶在晶莹剔透中如花般绽放,未饮先醉,自然别有风味。识器的还一重意思是要能识大器。即饮茶时的外部环境。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可在陈设典雅的茶室中边饮边听若隐若现的轻音乐;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饮,随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树旁水边,席地持壶,与自然为伍。不管什么环境,当以清静、洁净为上,方有情趣。

识得水识得器,就该识人了。现在人们饮茶,已经不仅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种交际、休闲的方式。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馆大兴的根本原因。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若要使这茶饮的身心两畅,选择什么样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为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热闹,越喝越兴奋,所以人多一些,杂一些不要紧。而茶呢,一般来说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所以共饮者就不宜多,品格也要高雅。若与势利小人之流共座,就只会糟蹋好茶,败坏胃口。

饮茶的最高境界,则是识道。饮茶有道,道在何处?有人说:茶禅一味;有人说:和敬清寂;有人说:道在屎橛;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可惜都叫人一头雾水。按我的理解,如果将茶作为一种精神的物质载体,茶道就是饮者通过饮茶这个活动形式,感悟到某种人生境界。感悟越深,境界越高。这个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很难用儒、释、道任何一家的理论来固定。有时候,哪怕只要有一些小小的,甚至很世俗的感悟,也就够了。到了此种境界,就不再是一般的饮而是“品”了。饮茶之乐趣,或许也就在于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