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成都谈“茶”

发布时间 : 2020-11-20
成都黑茶 成都绿茶 成都普洱茶

成都黑茶。

林清玄成都谈“茶”

本报讯(记者 韩利)“我一共来过四次成都找茶,最早是1996年到青城山”昨晚,在成都市图书馆,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走上“金沙讲坛”,为成都市民漫谈茶文化。

昨晚,原本200多个座位的观众席上,挤了500多人,很多市民不得不席地而坐。“谈民间茶文化,就不能不讲成都,这种茶文化和日本的宫廷式茶文化不同。”林清玄对成都布满街巷的茶馆颇为了解,他讲述了成都人喝茶和日本人喝茶方式及意境的不同,他说,日本虽然很有名、很严格,却只学习到了中国的皮毛,还缺乏中国喝茶的精髓,“所以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喝茶可以很随意”。

“我们家一共18个孩子,我排行12,写小说可以称呼我为‘林十二少’”,在讲茶文化的同时,林清玄还不忘八卦自己。左一个比喻、右一个笑话……林清玄轻松幽默的演讲逗得观众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又讯(记者 宋晓松)林清玄昨日下午受邀到了新华文轩成都购书中心签售其作品《平常茶非常道》。签售前,林清玄大谈饮茶的好处:饮茶需要先烧水,然后再放茶叶,然后细细地品尝感受,这个过程可以让人心静下来。“静下心来,才会专注于一件事。”林清玄在近1小时里签售新书300本。

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图)

台湾作家林清玄昨签售新书妙语论茶继周六在杜甫草堂大讲“酒话”之后,昨日下午,一袭中式立领套装的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来到成都购书中心中庭为其新书《平常茶非常道》进行签售活动《平常茶非常道》一书收录了他关于茶和禅的心得之作。林清玄表示,有味道的人一定要如茶一般经过开水浸泡。妙语连珠剖析茶与人生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林清玄妙语连珠,赢得现场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林清玄说,每天的生活其实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的茶更有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生命沉苦时要加一点清凉的菊花,激越时要加一点内涵的普洱;在苦中犹有向上飞扬的心,在乐里不失去敏锐深刻的态度。这样,生命的茶才能越陈越醇,越泡越香。”林清玄还感叹:其实茶跟人生很相像:茶一定要用热水烫过才有味道,一定要三起三落,起的时候像万里漂萍,落的时候如刀枪林立,之后才有味道出来,整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此时茶叶本身的好坏就变得不是很重要了;人生其实亦是如此,一个人一辈子很平顺味道就不会出来。全力推广中国对于林清玄而言,“茶”就代表着“人与世界的和谐”,“‘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这就是喝茶的最高境界,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状态。”而林清玄的一大心愿就是“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们喝茶、爱茶的习惯”,他还告诉记者,自己正在尽心地推广中国。相比日本的盛行,开创茶文化的中国人似乎有些“落后”。对此,林清玄直言:“有句话叫‘近庙欺神’,靠近了就不觉得它好,中国每个人都生活在中,所以渐渐地可能就麻木了这份感觉。中国则因为明太祖把茶价定得与黄金一样高,一度造成了的‘断裂’,日本却因为引进,完整地保留住了中国唐朝的。”记者胡晓摄影陈羽啸 (本文

精选阅读

成都:茶馆品味功夫茶艺


有句老话讲:“北京衙门多,上海洋行多,广州店铺多,成都茶馆多”。

“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

东方哲人如是形容,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象水的品质一样;古希腊哲人概括,水乃世间万物之始基。文明伴水而生,城市因水而成。水,滋养了生命,孕育了文化。成都就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可以说成都是由水做成的。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就是成都水.文明精练的概括。

喝茶,就因水而衍生。据说,世界上第一片茶园就在成都西南方的蒙顶山上;世界上第一家茶馆就开在西晋时的成都;笫一碗盖碗茶就由唐代成都一位崔姓女人发明;笫一位记载茶叶的文学家是汉代成都大文豪司马相如;笫一座世界茶文化馆就诞生在成都的蒙顶山上。

成都被大西南一片崇山峻岭呵护,丰饶富足,天温和,地滋润,物产极其丰富,被誉之为天府,在这里生活,用不着劳神费力,自然小日子就过得悠哉游哉,于是乎“坐茶铺”就成了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在茶铺里,人们听着、看着、谈着、品着。听的是四面八方的信息,看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谈的是每天的趣事新闻,品的是盖碗茶中的浓香。从而品着生活、品着文化、品着休闲。

成都人喝茶讲究舒适、有味。四川产竹,椅子都是代表四川茶馆特色的竹靠椅,让茶客想躺就躺就坐就坐,讲个舒服。茶馆内卖报的、擦鞋的、修脚的、按摩的、掏耳朵的、卖瓜子豆腐脑的,穿梭往来,服务性的项目花样之多,也算成都茶馆一景。进得茶馆往竹椅上一靠,伙计便大声打着招呼,冲上茶来。冲茶这功夫是成都茶馆一绝,如同杂技表演。正宗的川茶馆应是紫铜长嘴大茶壶、锡茶托、景瓷盖碗,成都人喜欢喝茉莉花茶。伙计托一大堆茶碗来到桌前,抬手间,茶托已滑到每个茶客面前,盖碗咔咔端坐到茶托上,随后一手提壶,一手翻盖,一条白线点入茶碗,迅即盖好盖,速度惊人却纹丝不乱,表现出一种优美韵律和高超技艺。

如今全国的群众都知道成都是一个闲散的城市,生活节奏慢半拍,打麻将、泡茶馆蔚然成风。对这样的评价我这个四川人自我安慰认为是褒贬皆有。贬义就不说它了,褒义我认为是说我们日子过的悠闲、安逸、滋润,会享受小康。吃点麻辣烫,打点小麻将,喝点盖碗茶,看点歪录像。对于成都人的描述真的很准确。

四川成都最大的缺点是少太阳,不好听的话头是“蜀犬吠日”,有一定道理,也因此养成了这里人们爱聚拢在室内活动的习惯,反正外面也不灿烂,在屋头坐着还热闹一些。正如谚语说的“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过去城市内外,凡大街小巷,大、小茶馆随处可见,也是“锦城一绝”。不过这几年城市改造的步伐太快了,日新月异,很多街边边上的茶馆转眼就不见了,心里挺遗憾的。还有说法是,“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现在茶馆和麻将并列成了成都市的风景线,有人统计每天有二十万人泡在茶馆和休闲场所里。

成都茶馆的格局和气氛与其他地方的茶馆比较很有差别,说它是属于“下里巴人”类型的吧,它也都设有雅间,可供各类人等消费。四川作家陈世松写了一本书《天下四川人》有比较,他介绍北方茶馆是高方桌长条凳提梁壶泡茶,正襟危坐,喝得累人寡味。川东一带,喝老荫茶,一根根的长木板凳,纯属喝水解渴歇口气的,是“无茶无座”(成都人不认为老荫茶是茶)。南方的茶馆装潢华丽,待客以自制的点心为主,是“有座无茶”。成都的茶馆“有座、有茶、有趣”。我也有同感,这里的茶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一个“俗”字,不是庸俗,是通俗,是民俗,是俗的安逸。你看,那桌子椅子都是几千年人体工程学的光辉成果,竹制的扶手椅完全符合人的关节屈伸,但是又不像沙发或躺椅那么会使人昏昏欲睡,而是让你舒适的呆上一整天也不疲倦。就是那竹椅本身,也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要想领略老茶馆的味道你可以到公园的河边边上的茶铺去。最好的地方是都江堰的南桥边上,那里人多,风景好,河水、大树、茶座、小吃一应俱全,随时随地热闹非常。

在成都的茶馆里,人们的坐功可以自然的增长,所以“泡”字就成了茶馆的灵魂。过去泡茶馆的故事我就不说了。现在茶馆里的内容和故事尽管没有上个世纪那么丰富,也还是很有味道的。正所谓“杯里乾坤大,茶中日月长”,小茶馆大社会,这里汇聚三教九流之客,容留南来北往之风。茶馆的社会属性十分复杂,到此的人群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有雅俗共赏之意。生意人在此可以谈生意,退休者在此可以磨时光,朋友们到此可以叙旧情,恋人们到此可以诉情怀,家人们到此可以乐融融。

成都茶馆最有特色的是茶博士,其实就是掺茶跑堂的。唐代《封氏闻见录》:“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四川的茶倌掺茶技艺高超,还有许多绝活,前些天还有外地的几个女子到成都打擂比武,据说打了个平手。他们摆茶船,放茶碗的动作一气呵成,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的风车斗转,他是先把壶嘴靠拢茶碗,然后猛地向上抽抬,一股滚水向直泻而下的水柱冲到茶碗里,再然后他伸手过来小拇指一翻就把你面前的茶碗盖起了,那手法硬是叫绝。他们表演的花样有什么“苏秦背月”“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让人眼花缭乱。技术高超的可以扭转身子把开水注到距离壶嘴几尺远的汽水瓶里,刚好灌满,外面点滴不留,和古文里那个卖油翁的技术不相上下;他们生活在茶馆,接触社会各阶层,见闻广博,知识面广。城市里的道路交通、新闻轶事他们都晓得,因此被茶客呼为“茶博士”。如今在全国各地打工的四川茶博士很多,不过他们靠的主要是一手掺茶技艺,而不是博学多识了。

一般准备到茶馆里“泡”上半天一天的人物,都是喝二花、三花的老顾客,就是二级、三级花茶。因为花茶是老茶叶加上茉莉花熏制的,不但价格便宜,三五块钱一碗,还经得起长时间的浸泡,你就是坐在那里喝上一天,茶铺也是笑脸侍候,你随时可以大声的吆喝“掺茶”……“来了,没注意,先生对不起了”……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现在成都茶馆的茶具也发展了,因为有一些要享受阳春白雪的老板们到茶馆谈生意,要坐包间,喝几十元一杯的高档茶,而高级茶叶讲究个美观高雅,于是茶馆里就有了水晶玻璃杯子。点上一杯雀舌,那茶叶被水一冲,立刻厚厚地浮在水面上,好像一群要伸出头的小鱼苗,慢慢地它们又一个一个直立着沉下去,立在杯子底下一层,一看就是好茶。老板们喝花茶要喝“碧潭飘雪”,玻璃杯子上面飘起一层白白的茉莉花,杯底铺着一层嫩绿的茶叶,看着都爽心悦目,喝到嘴里香醇浓郁。还有近年发明的“青山绿水”,就是过去农民喝的野茶——苦丁茶的嫩叶制作的,如今成了高档的饮料,也要用玻璃杯子承装才有碧绿味道。我还听说,有一个生意人,过去租写字间办公,每月几千元的租金,后来他到茶馆里开了个雅间,在那里接待客人,每天支付茶钱就行了,还有人伺候,你说这成都人精不精明?

成都的茶馆热闹,卖瓜子,卖花生,掏耳朵,擦皮鞋,舒筋骨,搓麻将,打长牌,谈生意,闷瞌睡,写文章,百业千行都对茶铺情有独钟。四川人偏要挤到一起到茶馆里找感觉,所谓“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成都人的逍遥派头可见一斑。

寻常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中,“茶”排位最末,但这并不表明茶的身份“卑微”。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现今人们生活中,茶的概念已远远超乎身体感官的需求,而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含量。甚至可以这样说,茶已成为成都人宣泄情感的载体之一。这是油盐柴米酱醋六位“老哥”所不能匹敌的。在成都,我可以理直气壮地举出若干事例证明我言之不谬。成都的茶馆不仅历史悠久,且店家如云。民国时期全市就有茶馆400多家,这在当时的各大城市中堪称全国之最。时至今日,成都的茶楼、茶馆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这在全国绝无仅有。为什么成都会有这么多的茶馆呢?从气候来看,成都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终年温暖湿润,温润的气候使成都人养成了喜吃麻辣的习惯。但麻辣食物吃多了会燥火,清淡的茶品正好可以调节,加之四川盛产茶叶,于是茶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百姓喜爱的饮品。“有行就有市”,铺天盖地的茶馆也就应运而生。蜀人饮茶渊源自古。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一个寡妇扬惠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据说这是蜀人饮茶最早、最明确的记载。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也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始于蜀。蜀为中国茶文化的摇篮。清初学者顾炎武考察研究中国古代茶事后得出结论:“自秦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茶坊与品茗的相映成趣,已构成成都一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古老的巴蜀文化恒定不变的传统和恒久迷人的魅力,体现了四川先民特殊的生活情趣。难怪有外地人感慨:只要看看成都遍布大街小巷、公园河边的茶馆茶楼,就可以感觉到成都是一个多么消闲的城市。有人把成都人比喻成一杯盖碗茶,不张不扬、不温不火、不疾不徐,喜怒哀乐随袅袅茶香慢慢蒸发。其实不尽然。硝烟刚刚散尽的世界杯赛给成都的茶饮业带来了更大的商机。在激情四射而又热血澎湃的6月,成都许多时尚茶楼里有了些共同的景致:午后的斜阳透过白色窗幔和绿色植物,斑驳的光影撒满茶楼,新添置的大屏幕背投彩电前聚集了无数真假球迷在快活与激动中“喜怒无常”,成都人惯常的温文尔雅的饮茶作派和含蓄内敛的盆地个性,在这期盼了44年的盛大节日里已被疯狂和张扬取代。这就是成都饮食和成都人的迷人之处了:清淡和麻辣共存,含蓄与奔放同在。

学成都人的品茶态度


很多中国老百姓都羡慕成都人。成都人过得悠闲自得,爱泡茶馆更是天下闻名。可别小瞧这小小的茶馆,一方小天地俨然大社会,聊聊闲杂,一个朋友交成了;扯扯闲谈,一桩买卖敲定了——这便是茶的妙处:多小的事儿,也能“香飘”万里之遥;多大的事儿,也能化入至柔之水。不过到了七八月份,茶馆里又多了一份谈资,奥运会。在中国大大小小的茶馆里、家庭中,人们将透过品茶,来细细品味奥运的奥妙,这是中国人对奥运的独特认知。

中国人饮茶,讲究的是一个“品”字。品茶是一门学问,更延伸成一种文化,使人获得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重享受。唐代诗人卢仝有名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有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算是道尽了其中的奥妙。诗虽“下里巴人”,却有“阳春白雪”的范儿,这正是所谓“茶诗”的奇妙之处。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茶道与奥运真是有“形而上”的精妙贯通之处。说白了,两者都衍生于人类的市井文化,体现出人性中最质朴、最本真的一面。

中国人烹茶,喜欢用秋天落入天井里的雨水,茶叶干嚼起来有苦涩的味道,但经过“天泉”冲泡之后,渐渐的有甘甜之味滋润其中,端得味甘绝伦,沁人心脾。茶细细品来,是越品越甜,越品越香,这就如同奥运会,乍看之下似乎不过是人类争夺荣誉的竞技场,但只有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她“更高、更快、更强”的“味道”和“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境。当然,古代也有“斗茶”一说,不过这是民间有钱有闲文化下的一种“雅玩”,与现代奥运的竞技并非一个概念,不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价值观,却是穿越中外古今的惊人一致。

品茶有不同的门道,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有的茶越新越好,譬如雨前龙井,这就好似第一次登上奥运舞台的冉冉新星,枝叶中透出新雨过后的芳香,那是见证万物初生的灵性与感动;而像著名的普洱茶,却是越陈越香,仿若已饱经洗礼的沙场老将,那种岁月侵润入茶的味道,让人体会到“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的醍醐味儿。其实无论四川紫笋,抑或湖北茱萸,各有各的味道与妙处,就像你喜欢看刘翔在田径场夺金破纪录,也不妨碍去为小组出线艰难的中国男篮报以掌声。奥运似戏,茶如人生,多看多品多思,才能有更多的感悟。

品茶如同相人,不同的奥运项目和选手能带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感受。如果你能从中品出生活、学习或工作的三味真谛,与身旁一同品茗的好友或陌生人聊上一聊,指点奥运江山,笑谈人生浮沉,绝对不啻为乐事一桩!所以请暂时放下胜负心,不要执着于一金一银的得失,且看那一杯杯润物无声的茶,怎能不令你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莫若就这么沏上一杯,静静的等候这场大戏的到来,用半个月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别样人生!

这就是为啥伟说这是品茶中的奥运会了呢!

北京、上海、成都的著名茶馆


北京著名茶馆老舍茶馆:坐落在前门西大街3号楼,始建于1988年,是一家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作品命名的茶馆。茶馆位于三层,门口环饰着紫木透雕;位居正中的“老舍茶馆”金字牌匾下方,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铜像屹然凝视着远方。老舍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他笔下的京味《茶馆》感染了无数大众,也使这座融茶道、民族艺术于一体的老舍茶馆名扬中外。

一茶一坐: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发扬中国茶及餐饮的文化,打造第一个国际化中式餐饮的连锁休闲品牌。一茶一坐的经营理念是把“客人当朋友、伙伴当家人”。一茶一坐的经营目标是“大家的客厅”。一茶一坐2006年1月于北京开设第一家门店。在一茶一坐的门里,你会看到这样一句话,体验生活新式样,这就是一茶一坐的主旨。

圣淘沙:茶楼的茶客大厅颇具南洋风格,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环抱四周,精美典雅的茶具和紫云藤编织的桌椅摆放在其间,轻柔舒缓的钢琴曲在耳畔若隐若现。最精彩的当属这里的特色包房,中式、法式、英式、美式、地中海和东南亚等,风格各异。

仙踪林:于一九九六年踏足香港,透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完善的特许经营制度,在休闲餐饮行业独竖一帜,为消费者提供特式美味餐饮,因而能在短短几年间,于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加拿大、澳洲、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地开设一百多家分店。

紫云轩:推门入内,迎面的小院里种满了草木花卉,还有各得其所的金鱼、鹦鹉在那里悠然自得,颇有鸟语花香的意境,透露出主人别样情趣。这里的各色菜肴、甜品、饮料里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叶,这种中西合璧自创茶餐实在叫人意想不到。

上海著名茶馆湖心亭茶楼:豫园路257号。湖心亭茶楼有140多年的历史了,在上海的众多茶楼中绝对是块老牌子了。这栋暗红色的访明清建筑,幽雅地矗立在城隍庙的九曲桥边,成了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茶客们坐在四面见景的茶楼里品茶,别有一番风味。

老上海茶楼:方浜中路358号。走上老上海茶楼狭窄的楼梯,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回到了三、四时年代的老上海。曲折的楼梯、古色古香的老帐台、镂花的中式坐椅,整个茶楼散发出一股淡淡而古朴的幽香。这里,最能在茶中饮出上海的古朴风味。

怡兰茶楼:四川北路1685号。怡兰茶楼始建于1880年,目前在二楼开设了汪怡记茶艺馆。汪怡记茶庄的装饰高雅,具有浓重的华夏气息,摆设了传统的桌椅、茶具,集名茶的销售、晶饮、批发和茶艺交流为一体,深受国际茶人的厚爱。

大境阁安溪乌龙茶艺馆:这里商业气氛浓郁,茶客远道而来观赏茶艺表演和品尝乌龙茶的风味。这里的茶艺规范、茶叶的质量好,既传播了茶文化,又促进了乌龙茶的销售。

大可堂:襄阳路388号。大可堂是上海茶馆的后起之秀,但借近年普洱茶强势崛起的东风,大可堂普洱会所很快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茶馆之一,令人瞩目。

大可堂设在一座三层独栋花园大洋房内,这在上海滩是绝无仅有的。这栋法式建筑建于1933年,布局精巧,装修古香古色,中西合并;院内一方石碑,刻着余秋雨的“大可堂茶园记”。

成都著名茶馆顺兴老茶馆:位于加州酒店三楼。现代包装的老茶馆,在这里可以见识变脸、喷火、吹灯等国粹表演,绝对是外地人认识成都的好地方。

岁月茶庄:青羊宫附近,府南河旁边,分室内室外,里面有大投影,看世界杯的好地方。

文书院露天茶座:数以百计的老百姓坐在参天大树下喝茶的情景可以在这里找到,木桌、竹椅、铜壶。位于文书院内更增添了几分古朴的文化氛围。

百花潭公园露天茶座:公园挺不错,茶座就在府南河旁边,柳树就在你的头顶上,发呆的好地方。

人民公园鹤鸣茶馆:始建于二十年代,木桌、竹椅。对着湖看书,很不错。

茶交所在成都成立 助推中国茶产业变革


8月1日,茶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成功举行,联盟的成立将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传统茶产业链和茶资金链的种种矛盾和弊端,还从市场服务、行业标准、人才平台等方面,助推中国茶产业变革,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联盟的成立大会

拓宽市场方面,成立区域电商公司,打造茶行业电商联盟;发起设立茶产业基金,各成员优先分享茶交所产业链金融服务,建立成员信用评级体系;协调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促进茶企抱团创新发展。

行业标准方面,推动中国茶叶产业联盟标准制定与完善;打造与发布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茶叶价格、产品、仓储标准体系;打造中国绿、中国红、中国黑、中国白、中国青、中国黄六大茶类公共品牌与产品体系。

人才平台方面,茶交所官网增设“产业联盟”板块,设立“人才消息”栏目,为行业人才需求、交流提供专业平台;同时为联盟茶企免费开设人才“招聘发布”端口。

品牌策划方面,引进行业主流品牌策划企业;与茶产业联盟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知名包装设计与制作企业,为联盟企业品牌提供整体策划、产品包装等服务。

科研合作方面,加强科研院校机构与联盟茶企信息交流;建立科研院校技术成果与茶企共享平台。

知识产权方面,引进行业知名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为联盟茶企提供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服务。

联盟的成立大会

峰会上,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总裁傅元森、知名茶企代表分别致辞。共同探讨茶产业联盟运作方式,并达成资本融合意向。峰会强调以茶叶为基础,通过整合生产、交易、流通和金融服务等茶业产业要素资源,实现资金和产业链优化,切实解决现有茶叶市场分散、价格混乱、供需不平衡、缺乏品牌效应等问题。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2016年,我国茶园面积287万公顷、产量240多万吨,种植规模世界第一,消费量超过200万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茶产业长期存在“小、弱、散、乱”,无龙头企业,商业模式落后,产销脱节,库存积压严重,品牌缺失等突出问题。

“茶产业在A股市场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傅元森表示,本次全国茶产业联盟的成立,对解决当下传统茶产业链和茶资金链的种种矛盾和弊端指出新方向,是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实现传统茶产业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成都采茶节在邛茶走廊举行邛茶“唱主角”


每年的三月,是一个让人舒服的季节,这时候气温开始逐渐回暖,大地开始复苏。而茶产业更是迎来了它的春天。在三月,我国很多地方的茶叶开始进入采摘的季节,特别是在我国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春茶开始出现。

在这个3月,邛茶很是活跃。3月9日,2018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第八届成都采茶节新闻通气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采茶节开幕式将于3月18日在邛崃夹关黑茶广场举行。

本届成都采茶节主体活动3月8日-20日在邛茶走廊举行,配套活动将持续到清明小长假。主体活动分为三大板块:“天府文化的邛茶读本”板块、“乡村振兴的邛茶实践”板块、“邛茶走廊的农旅融合”板块。在“天府文化的邛茶读本”板块,将举行邛崃历代黑茶珍品展、丝路茶园音乐会、夹关民俗巡游等活动。在邛崃黑茶高峰论坛上,国内知名茶叶专家将齐聚夹关茶山,共同追溯黑茶之源,探讨邛崃黑茶标准并发布。

据了解,邛茶走廊优质良种茶叶基地目前已经达到10余万亩,年产茶叶达8100吨,邛崃黑茶以其香、醇、陈、红、厚的品质已经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列,成为邛茶的重要标签,成为推进邛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依托邛茶产业发展起来的茶叶主题旅游也是方兴未艾。

值得一提的是,为助力九寨沟产业重建,作为对口援建单位,邛崃市还专门邀请九寨沟参加成都采茶节,共同举办“邛九一家亲”邛崃九寨沟生态农产品联展。

相关文章